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描写边塞的古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3    阅读:

描写边塞的古诗篇一
《描写边塞的诗句》

描写边塞的诗句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就给你这些很经典的吧。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广为流传,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我想你需要知道一下的还有几个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人:王维,王昌龄,岑参,高适(并称“高岑”)王之涣诗歌5首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

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四)塞下曲高适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五)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描写边塞的古诗篇二
《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

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

《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描写边塞的古诗篇三
《关于边塞战争的古诗》

描写边塞的古诗篇四
《描写新疆边塞的古诗》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①。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②。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其三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描写边塞的古诗篇五
《在唐代诗人描写西北边塞的诗歌中》

在唐代诗人描写西北边塞的诗歌中,有一些关于西北边地山川风物名称的词语,如“白草”、“天山”等,因种种原因,在历代各种唐诗选率的诠释中,或语焉不详,令人莫名何物;或释义不清,造成歧义纷呈,阅读时,需要我们慎审地加以分析和辨证。 (共2页)

文章关键词: 边塞诗 诗选 诗歌 唐代诗人 唐诗 描写 山川 阅读 释义 西北

文章快照:

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指甘肃境内的祁连山的,有说指新疆境内的天山的.还有说是指自甘肃张掖起向西延伸至瓤疆境内的天山的。这几种说法各有所据.究竟孰是孰非,需要我们加辨证其实,古人对于天山的概念是很模糊的,是把今甘肃境内的祁连山和新疆境内的天山混而为一,看作是彼此相连的一条山。祁连山之名,首见于《史记-匈奴传》: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其夏,骠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_厅余人,裨小王以下七十余人。”司马贞《索隐》释祁连山日:“西河旧事云:„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一百余里,南北二百余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失二山.乃歌云“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祁连山一名天山,亦日白山也。”据《索隐》的说法,祁连山在今甘肃河西走廊以南,兼有天山之名。祁连山为何亦称为天山?据颜师古的说法,“匈奴谓天为祁连”,祁连是匈奴语,是“天”的意思,祁连山就是天山。查颜师古注《汉书》,凡遇祁连山皆以天山释云,凡遇天山皆以祁连山释云。因祁连山也有天山之名,所以古人把祁连山和新疆境内的天山台二为一,混而不分李白想必也是如此与李白同时的学者杜估在其《通典》中就说:“祁连自张掖西至于庭州皆周遍。”庭州在今新疆天山以北的吉木萨尔一带。直至清代,许多学者也没有把这两条山分清楚,《清一统志》仍然把两山当作一条,把甘肃境内的祁连山称为“南祁连”,新疆境内的天山称为“北祁连”。由今天地理科学知识看来,甘肃境内的祁连山和新疆境内天山是两条互不连属的山。广义的祁连山是指甘肃西部和青海东北部边境山的总称,因在河西走廊之南,亦称南山,是河西四郡和青海的界山。狭义的祁连山系指最北的一支,向西经张掖、酒泉延伸至敦煌祁连山西北与阿尔金山相接,属昆仑山系。天山横贯新疆中部,西端深人中亚西亚,向东延伸到哈密一带,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界山那么,今天我们读这些边塞诗时,应该怎样理解和确认诗中的“天山”所指呢?首先要根据诗的内容分清它是泛指还是确指有些诗中的天山,不过是西北边疆甚至是边疆的代称而已,属泛指,用不着穷究其具体所指。但唐人的边塞涛多是缘事而发,以当时发出的边事为题材,故诗中的天山多属确指。对属确指的天山,要根据诗里所表现的历史事件和相关的地名,分清它是指今甘肃境内的祁连山还是新疆境内的天山。上引李白的两首诗为例,《战城南>中的天山当指今新疆境内的天山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讲到这首诗时说:“诗的„条支‟与葱河天山等连文,表示地望相接,必指唐代条支都督府的条支,而非远在阿拉伯的大食国。”又说:条支海‟或条支都护府所辖之„海‟,如非伊赛克湖(热海),当即巴尔喀什湖。”尽管有些学者对郭沫若所说的条支都督府所在和条支海所指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诗中的条支和条支海是属于当时唐王朝版图内的西域地名。条支海既在西域,又与天山连文并举,“表示地望相接”,则诗中的天山必指新疆境内的天山无疑《关山月》中的天山,由下句“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看,与“玉门关”、“青海湾”连文相关,当指今河西走廊以南之祁连山。玉门关在祁连山以北,青海湾在祁连山以南,两地隔祁连山遥遥相望。王昌龄《从军行(四)》中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两旬.就很清楚地反映了这三地之间的关系。雪山就是祁连山。实际上,李白的《关山月》和王昌龄的《从军行(四)》所表现的.都是开元年间唐王朝抗击占据青海的吐著的战争,题材相同,主题亦相近。(作者李自仁系甘肃电走嘉峪关分校讲师)责任编辑王亦凡26

古时边塞诗谈

新疆是一块神奇而又瑰丽的土地。古往今来,这里高峻的群山、辽阔的草原、神秘的戈壁瀚海、丰富的自然资源、淳朴的风土人情,以它独特、粗犷、雄奇、博大、浑厚的风采,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诗情!

早在汉代初期就出现了边塞诗。"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乌孙公主歌》就是一首最早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从此,边塞诗急骤的马蹄奔驰在新疆的崇山峻岭、戈壁沙丘,随着浑圆的大漠日出、伴着丝绸之路依稀的驼铃和古战场弥漫的硝烟,一朝朝、一代代从没有停止过。到了唐代--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由于国势隆盛,为国立功的氛围弥漫了当时整个社会,昂扬的情绪铸成了边塞诗独特的力量感和进取精神。在唐代群星灿烂的诗坛上,边塞诗成了一支重要的流派,出现了众多描写边塞风光、生活的优秀诗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李欣《古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这些诗篇以它们豪放的阳刚之美千古传唱不衰。尤其是具有边塞生活体验的高适、岑参等人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艺术上有了新的创造,使古代边塞诗达到了一个高峰。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哪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

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些诗描写了军旅生活,歌颂了战士们英勇爱国的精神,表现了激烈的战斗、艰苦的生活以及惜别和思乡的心情,风格雄厚深广、奇丽豪放,不愧是边塞诗中现实主义的杰作。

唐代以后,由于新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历代君王把主要精力放到开发江南富庶之地。到了明朝,航海事业空前繁荣,我国与各国的交往重心从陆地移到海上。尤其是清代,新疆成了囚犯的流放地。这就使曾经鼎盛一时的边塞诗逐渐衰落下来。虽然这期间也出现了不少的边塞诗,其中像林则徐、邓廷桢、纪昀等为代表的不少文人在新疆流放的日子里留下了比前人更多的诗篇。这些诗篇中也不乏有特色之作,如:"亦有高楼百尺夸,四周多被白杨遮。圆形爱学穹庐样,石粉团成满壁花。""桑葚才肥杏又黄,甜瓜沙枣亦饭粮。绝少炊烟起,冷饼盈怀唤作馕。"?穴林则徐《回疆竹枝词》?雪十分贴切地反映了新疆的民俗民情,使人读来倍感亲切。"呼吸苍穹逼斗躔,昆仑气脉得来先。春风难扫千年雪,秋月能开万岭烟。西域威灵蟠两部,北都枝干络三边。会当绝顶观初日,五岳中原小眼前。"(裴景福《天山》)把天山写得很有气势。但是从总体上讲,艺术成就大多都不及唐代,它已不是边塞诗的高歌,而是古代边塞诗高峰的余波。摘自新疆重点新闻网--天山网(http

边塞诗的成熟得益于大西北边塞卫国战事和奇丽风光

边塞诗的成熟和兴盛离不开大西北。没有大西北边塞卫国战事和奇丽风光,就不会有唐代的边塞诗派。从先秦到隋朝,零星的边塞诗从来没有中断过,但一直够不成流派。没有从初唐到盛唐经营大西北的实践,就不会有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二首》);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二首》);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李颀的“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古从军行》);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晚唐诗人继武盛唐,不断创作出大量清新可诵的好诗,使边塞诗在唐代达到长盛不衰的地步。

离开了描绘大西北的诗歌,在唐代绝不可能形成和山水田园诗派并称的边塞诗派。在我们民族中,从儿童到青年,从普通读者到研究唐代文学的专家学者,大家能够记诵的边塞诗,有几首不是描绘西北边塞的呢?由此可见,大西北边塞内外的景观风土人情对边塞诗从萌芽、发展、到走向成熟所起的决定作用。

边塞诗的内容既丰富又多姿多彩。纵观唐代边塞诗的基本主题,就是通过描绘边关将士的英雄主义,宣扬大唐的国威,或抒写士人从军报国,安定边疆的壮志豪情。王昌龄的诗是最生动的表现,例如他的《从军行七首》中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出塞二首》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另外,如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王维也用多首边塞诗来歌颂边关将士的英雄主义,他赞赏“誓令疏勒出飞泉(耿恭),不似颍川空使酒(灌夫)”的老英雄(《老将行》);他还表现“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少年英雄(《少年行四首》其二)。

岑参是在西域生活时间最长的诗人,他表现自己的这种思想真挚而感人,他说自己“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送人赴安西》),“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把爱国和追求名利、把完成王命和同家人团聚孰轻孰重区分得非常清楚。这个时候在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下,诗人们流露了强烈的重武轻文的倾向,连王维这个文弱书生都发出“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的昂扬歌声。

高适则在《塞下曲》中高声唱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李益的《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张籍的《西州》“所愿除国难,再逢天下平”。这种牺牲自我,从军报国,安定边疆的壮志豪情不仅是当时军人文士的主流思想,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它也是华夏民族昂扬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生动表现。

唐代边塞诗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刻绘大西北的瑰丽景色,表现诗人对这片热土的特殊感受及喜爱之情。不管是中原的还是南方的诗人,只要他们来到大西北,无边无际的草原、戈壁、沙海,高远的蓝天、白云、明月,一年四季飘雪的气候,无不给诗人带来异样的新奇,启发着诗人的灵感。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燕支行》)只能写于大西北,具体说只能写于出了凉州以后,见到当地的广袤的戈壁沙漠,才会产生这种诗思。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古从军行》),李白“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战城南》),“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塞下曲六首》),皎然“都护今年破武威,胡沙万里鸟空飞。旄竿瀚海扫云出,毡骑天山踏雪归”(《塞下曲二首》其二),戎昱“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塞下曲》),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稍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从军行》),等等,这些描绘边塞战争的诗之所以很成功,无不同对边塞独特景色的成功描写紧密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说,把边塞的瑰丽景色描绘出来,边塞诗就成功了一大半。

代表唐代边塞诗最高水平,并且最成功地展示大西北瑰丽神奇景色的诗人是岑参。他这方面的诗是又多又好,例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火山云歌送别》,把边塞诗的思想艺术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把古西域天山南北的童话般的神奇美景作了灿烂的展现。例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把北庭都护府冬天独特的景色,酷寒、大风、飞沙走石,用特写镜头作了精心描绘;同时结合这种景色,写了敌人正处在“草黄马肥”的良好态势下;正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刻

绘了唐军迎着“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的艰苦条件出兵,收到“不战而屈敌之兵”的效果,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唐军的英雄主义。岑参西域诗的成功的奥妙,全在于着力去表现当地的独特景色,把这种景色描绘成功了,作品的主旨也就表现出来了。他的送别诗莫不是这样,如“白雪歌送别”、“天山雪歌送别”、“热海行送别”、“火山云歌送别”等。如果没有岑参描绘西域瑰丽风光的诗,唐代边塞诗会黯然失色的。

唐代边塞诗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当时的民族交往和互相影响,以及边境不同民族的风情。唐代中原同西北的民族关系是融洽的,虽然存在过战争,但和平基本上是主流,常建《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岑参《赵将军歌》“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则通过军中“赌博”这种游戏,表现了不同民族将领之间的友好关系。李端《胡腾儿》是一首反映西域各族同中原人民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代表作: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音语,拈襟摆袖为君舞。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冒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丝桐忽揍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胡腾舞本是西域的舞蹈,后传入中原,成为当时很受欢迎的艺术。这首诗对跳胡腾舞的西域艺术家的形貌、衣着进行描摹,描写他“帐前跪作本音语”,用自己的民族语言作开场白,然后翩然起舞,感动得曾任安西都护府长官的客人泪流满面,洛阳一带的诗人也纷纷写诗相赠。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吐蕃攻陷河西、陇右一带,割断了唐王朝同西域各族人民的联系。诗用“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表现对这位同故乡失去联系的舞蹈家的同情,也委婉地表达了各族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愿望。王建《凉州行》“凉州四边沙浩浩,汉家无人开旧道。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着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缫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描绘凉州蕃人学习汉语、农耕文化、养蚕缫丝的真实情况。司空图《河湟有感》“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河湟一带地方的汉族受吐蕃统治时间长久,接受了吐蕃文化影响,学会了“胡儿语”,从而出现了“却向城头骂汉人”这种奇特现象。

晚唐诗人周朴《塞下曲》“石国胡儿向碛东,爱吹横笛引秋风。夜来云雨皆飞尽,月照平沙万里空”;贯休《边上作三首》其一“山无绿兮水无清,风既毒兮沙亦腥。胡儿走马疾飞鸟,联翩射落云中声”,是唐代诗人为西域人民画像的优秀作品。

唐代边塞诗的内容是丰富的,受篇幅影响,我只能简单谈这点初浅的感受,以就教于这方面的专家学者。

边塞诗在清代的兴盛与发展

边塞诗是大西北的歌,它在清代又取得堪与唐代比美的成绩。清代经营西北,尤其重视西域,所投入的力量、所取得的成绩,超过以前的所有朝代。从康熙时代起,在新疆先后发生过噶尔丹、阿睦尔撒纳、大小和卓、张格尔等的叛乱分裂活动,近代又有浩罕军官阿古柏的入侵。为了反对民族分裂,清军多次出关,粉碎了他们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在清代出关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可以说是成千上百,他们留下的歌咏边塞的诗作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同类作品的总和,在思想艺术上也有超越前代的地方。有位学者在谈论清代边塞诗时说:“到了清代,统治者为了削平四夷,安定八方,对边疆各族有过几次大的征讨。康熙对噶尔丹的用兵,雍正对青海各族的平定,乾隆对准葛尔、维吾尔的征服等。这些对外战争,在一些文人的边塞诗里都有反映。……清代边塞诗,已是我国边塞诗史上的微波末流了。”无论对战争的性质还是对边塞诗成就的评价,都同历史不符合。

描写边塞的古诗篇六
《边塞诗》

描写边塞的古诗篇七
《边塞诗》

边塞诗

定义 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以描述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和其他边塞问题为主的诗歌。

(1)意象---雄浑磅礴瑰丽

地域:蕃州、酒泉、玉门、青海、楼兰、长城„„

器物:胡琴、琵琶、羌笛、玉帛、弓剑、金甲„„

称谓:飞将、骄虏、都护、匈奴、乌孙、单于„„

风光:雪山、朔云、黄沙、塞鸿、边草、明月„„

(2)风格——雄壮豪迈。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感情 1、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2、征人的离情别绪,怀乡思亲。

3、渴望和平,对战争的厌恶、反对。

4、欣赏边塞的奇异风光,展现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注:有些诗歌是多种感情交织在一起的,鉴赏时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风格 境界阔大 气势宏伟 景物奇丽 情调激昂

【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关山月(二首)

戴叔伦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有人说,这两首诗分别从动和静的角度来写边关的凄凉和险势,但情景关系所表现的侧重点不同。请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南朝诗人徐陵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关山月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1)有人说,此诗的三四句委婉别致,尤为动人,请简析这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2)“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联系全诗,说说诗人的追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王翰的《凉州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 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有的认为略带悲凉之意,有的则认为实乃豪放之语。请联系全诗,说说你的理解。

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1)这是唐代诗人李益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边塞诗。请具体说说它的语言特点。

(2)全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穷边词(其二) 陇西 行

姚合 陈陶

将军作镇古汧州, 誓扫匈奴不顾身,

水腻山春节气柔。 五千貂锦丧胡尘。

清夜满城丝管散, 可怜无定河边骨,

行人不信是边头。 犹是春闺梦里人。

(1)同为边塞题材的作品,这两首诗描述和表现的内容却完全不同。请试作比较。

(2)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曲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1)这首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2)定远候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用此典故有何用意?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游宫·记梦 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这首词以“梦”为题,上片和下片叙写的角度和表现的内容有何区别?

(2)对末三句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幼立志而终生不辍 B.年华老去而未能如愿

C.壮志未酬而雄心不已 D.现实无望而心如死灰

8.阅读下列唐诗并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这首诗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呈现出怎样的景象?

(2)诗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9.阅读下列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1)题目中的“边事”指边塞的军旅生活,诗人主要运用

了 和 的表达方式,集中表现它 的特点。

(2)关于此诗的评析,一般有两种观点,或认为它所抒之情一洗悲慨之意,显得平和美好;或认为它与之前的边塞诗一脉相承,表现的仍是非战思想。你支持哪种观点?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8.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注】热海:今苏联哈萨克伊塞克湖

此诗的边塞之景,新奇独特,有声有色。请结合诗句做简要赏析其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

1.前一首写边地秋风萧瑟,征人难以返乡,月下读书,不经意间思乡情浓,诗人的静中之思表现的是边地生活的凄寒与无边的寂寞情怀;后一首写边地古城,深秋繁霜侵袭,雁过连营,夜半号角声起,心中无限悲凉。诗人触动给读者的动中之思,表现的正是边关的险势。 2.(1)诗的前六句主要是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和追想,三四句的意思是说,离人惆怅之时,思妇应该也守候在窗边难以成眠吧。诗人从亲临者的角度以己度人来表达痛苦与无奈之情,尤为动人。(2)诗人述说“客子”之忆和“思妇”之思,叙写战争的进程,重在表现战争的漫长和造成的深沉痛苦,思乡与无奈之情明显,表达了反对战争、期待和平的强烈情感。

3. 诗的前两句写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全诗表现的是具有浓郁色彩的边塞军营生活。 后两句是说,醉卧在沙场上本就没有什么,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风格豪放,这样说来,后两句实为豪壮的激励之语。

4.(1)李益所处的时代,唐王朝已开始走下坡路。这首诗以“天山雪”和“海风寒”来营造清冷的氛围,以塞北沙漠三十万征人“一时回首”的哀怨来抒发感慨,情调感伤。(2)全诗借“《行路难》”、“月”等意象,勾勒出长期戍守在西北边塞沙漠地带的士兵,听到笛声,一时间都回首怅望故乡的情景,抒发了世路艰难的人生感慨。

描写边塞的古诗篇八
《古代边塞诗》

《从军行》之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之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之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如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博克达山 》 宋伯鲁

月窟通天柱,神池戴地灵。 水分双派碧,山带百峦青。 松雪留仙蜕,莲花入帝瓶。 三峰绝依傍,终古插苍冥。

发二台 洪亮吉

看山不厌马蹄遥, 笠影都从云外飘。 一道惊流直如箭, 东西二十七飞桥

〖出塞〗作者: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 葱岭秋尘起, 全军取月支。 山川引行阵, 蕃汉列旌旗。 转战疲兵少, 孤城外救迟。 边人逢圣代, 不见偃戈时。

〖嘲雪〗作者:李贺(790~816)中国唐代诗人。

昨日发葱岭, 今朝下兰渚。 喜从千里来, 乱笑含春语。 龙沙湿汉旗, 凤扇迎秦素。 久别辽城鹤, 毛衣已应故。

〖登单于台〗作者:李士元,唐代诗人。 悔上层楼望, 翻成极目愁。 路沿葱岭去, 河背玉关流。 马散眠沙碛, 兵闲倚戍楼。 残阳三会角, 吹白旅人头。

〖执契静三边〗作者:李世民,唐太宗。 霜野韬莲剑, 关城罢月弓。 钱缀榆天合, 新城柳塞空。 花销葱岭雪, 縠尽流沙雾。 秋驾转兢怀, 春冰弥轸虑。

〖重游圭峰宗密禅师精庐〗作者:温庭筠(约812~866)中国唐代诗人。

百尺青崖三尺坟, 微言已绝杳难闻。 戴颙今日称居士, 支遁他年识领军。 暂对杉松如结社, 偶同麋鹿自成群。 故山弟子空回首, 葱岭唯应见宋云。

胡无人 李白

严风吹霜海草凋。 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

将军兼领霍嫖姚。 ( 兼领一作谁者 ) 流星白羽腰间插。 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 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 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 旄头灭。

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 埋胡紫塞旁。

胡无人。 汉道昌。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塞下曲·其一》 作者: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 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 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 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 非战之情。写边塞秋景,写戍边征人,劝世上少年。

《塞下曲·其二》 作者: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 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 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 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 白骨乱蓬蒿。 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 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这末了四句与诗人《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

《古意》 作者:李颀

男儿事长征, 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 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 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 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 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 使我三军泪如雨。 诗题为“古意”,标明是一首拟古诗。首六句写戍边豪侠的风流潇洒,勇猛刚 烈。后六句写见得白云,闻得羌笛,顿觉故乡渺远,不免怀思落泪。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 军师西门伫献捷。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 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 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 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 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 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 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 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 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 今见功名胜古人。 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扫清边尘,立功异域。 诗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 寒与牺牲。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凯旋,以颂扬作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 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 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 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 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燕歌行·并序》 作者: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 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 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 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 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全诗简炼地描写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开头八句写出师,说明战争的方位和性质:“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第二段八句,写战斗危急和失败,战士 们出生入死,将军们荒淫无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三段十二 句,写被围战士的痛苦:“铁衣远戍辛勤久”,以及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死 节从来岂顾勋”,“相看白刃血纷纷。”另方面也写征夫思妇久别之苦,边塞的荒 凉,渴望有好的将军来领导。

《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葡萄入汉家。 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 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 穆

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 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 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

《书边事》 作者:张乔 调角断清秋, 征人倚戌楼。 春风对青冢, 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 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 长愿向南流。 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 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伸述民族团 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 象。尾联抒写作者“蕃情似此水,”“长向南流”,民族团结的心愿。

《苏武庙》 作者: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 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 空向秋波哭逝川。 这一首凭吊古人的诗。诗颂扬了富有民族气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晚 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心向祖国的时代的需要。

《塞下曲·其一》作者:卢纶 鹫翎金仆姑, 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 千营共一呼。 这组诗,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诗是歌咏边塞景物。第一首写将军动员 出发时的声势。

《塞下曲·其二》 作者: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第二首写将军夜里巡逻边境高度警惕。 《塞下曲·其三》 作者: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第三首写将军雪夜带领轻骑即将出征的情景。

《塞下曲·其四》 作者:卢纶 野幕蔽琼筵, 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 雷鼓动山川。 第四首写凯旋归营,设宴劳军的欢乐场面。语言精炼含蓄,情态活跃鲜明,细吟 组诗,军营之生活,守边之艰苦,胜利之欢腾,无不历历在目,令人感奋。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 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 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 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 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 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 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 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征人怨》 作者: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 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

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 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 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 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

《渭城曲》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一题作《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 煌。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 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 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 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 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出塞》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

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

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 要,境界孤危。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为边塞诗的绝唱。

边塞诗咏红柳精选 1.红柳 【清.邓鑚先】

长榆浅草遍天涯,废垒荒营一径斜。 紫塞萧萧秋去马,丹枫点点暮归鸦。 玉颜秋黛飘香粉,羌笛悲声怨晚霞。 瀚海阑干多少恨,襟痕烛影隔窗纱。

2.红柳花 【清.祁韵士】

自生自长野滩中,吐穗鲜如百日红。 最喜迎人开口笑,却羞卖俏依东风。

3.红柳 【清.纪晓岚】

依依红柳满滩沙,颜色何曾似绛霞。 若与绿杨为伴侣,腊梅通谱到梅花。 注:“通谱”,指可把红柳和腊梅、梅花一样的顽强高洁品性歌咏。

4. 红柳 【清.纪晓岚】

茸茸红柳欲飞花,歌舞深处看柳娃。 双角吴童真可念,谁知至竟不辞家。 注:“柳娃”,《历代西域诗钞》注解:“红柳娃产于深山中,色泽肤理,无一非人,明秀端正如三四岁小儿,每折红柳为圈,戴之而舞,其声呦呦。或至行帐窃食,为人掩得,辄涕泣拜跪而求去,不放之则不食死,放之则且行且顾,俟稍远乃疾驰。颇不易见,亦无能生畜之者。邱县丞天宠云,顷搜驼深山,曾得其一,细谛其状,殆僬侥之民,非山兽也。”由此可见,纪晓岚也有幸见到过这样一个煞是可爱的侏儒红柳娃。

描写边塞的古诗篇九
《边塞诗》

描写边塞的古诗篇十
《边塞诗欣赏》

秦时明月汉时关

——边塞诗鉴赏

课 型:专题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形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难点: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归纳法、研讨法、演练法

教 具:投影仪

预 习:复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复习高适诗《别董大》、王维诗《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诗《塞下曲》名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引导归纳以上诗句给人的感受

二、简介“大唐盛世”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

三、介绍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1. 边塞诗派 举例: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归纳特征

(1) 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 穷兵黩武

将士 艰苦生活

报国豪情

家乡 思乡念亲

友人 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2) 风格——雄壮豪迈。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四、赏析方法

1.词句分析法

2.形象分析法

六、常用词语(略)

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胡 羌 羯 夷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

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雄奇 奇丽 奇寒 辽阔 壮阔 广阔

豪迈 豪气 豪情

报国之志 杀敌豪情 昂扬精神

七、常用典故

五、分析举隅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形象----景物: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

人物:劝别友人,前路莫愁。

内容---- 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表达: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三、四

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六、课堂演练: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将军不畏艰苦,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末句,用比兴的手法,写唐军荡平敌寇的雄心壮志,豪气干云的盛大气势。

全诗虚实结合。

七、课时小结

第二教时

一、 复习上课内容

1边塞诗的特点

2边塞诗的感情分析

3感情分析题的文字表述

二、学生完成以下练习

塞下曲

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一、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吹一夜满关山”指的是什么?此句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貂锦指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认为呢?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这首诗的内容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湟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1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争论。有人说它低沉、伤感,是首反战诗,也有人说这是一首赞美边防战士英雄主义气概的诗。关键在对诗中“马上催”三字有不同的理解。你是怎样理解的?对于这首诗的主要思想,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板演

四、 师生共同评点板演情况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诗的鉴赏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后人称这些诗人为“边塞诗人”。后来,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然大观,边塞诗成为唐代这个诗歌王国的一朵奇葩。当然,我们寻常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可归为这一类。要理解、鉴赏这类诗歌,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虽然诗人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

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时代特征。

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工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虽小,情意深厚。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3.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很不一样,有的豪迈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优美的唐诗

下一篇: 形容迷茫的诗句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