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草原诗词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3    阅读:

草原诗词篇一
《草原 诗 歌》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作曲:阿拉腾奥勒 作词:火华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 彩蝶纷飞白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 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洒 啊 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美我爱它 草原就象绿色的海毡包就象白莲花 牧民描绘幸福景春光万里美如画 啊 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草原迎宾曲

朋友啊,来自天涯各一方

路途遥遥可平安,

今日欢歌在一堂哎呼,

但愿情谊地久天长。

远方的朋友啊请你留下,

草原就是你温馨的家

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

草原就是你温馨的家。

洁白的哈达是吉祥的彩云

千山万水伴你好运

浓香的奶酒是草原的甘霖,

溶在你心田常滋润

远方的朋友啊请你留下,

草原就是你温馨你家

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

草原就是你温馨的家

马头琴啊,为你歌唱,

圣洁的奶食请你品尝,

蒙古包是温暖的毡房哎呼

犹如你在自己的故乡,

远方的朋友啊请你留下,

草原就是你温馨你家

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

草原就是你温馨的家

敕勒歌

北朝民歌作者: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者: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草原诗一束

(一)草原啊草原

草原啊草原

我生命的摇篮

清澈甘甜的流水是哺育我的乳汁 芳草淡淡的清香润我生命的心田 圣洁坚实的马背是我成长的登攀 阿妈期待的笑脸是我力量的源泉 每当我想起草原啊草原

就想起那生命的摇篮

草原啊草原

我可爱的家园

辽阔草原给了我宽大的胸膛 秀美山川给了我健壮的脊梁

风雪严寒给了我坚强的性格 阿妈的艰辛给了我永恒的力量 每当我想起草原啊草原

就想起那可爱的家园

草原啊草原

酒香茶浓亲情无限

想你啊草原

我相恋的草原

想你是甜甜的回忆

想你是苦苦的眷恋

想起你就思念悠悠

天蓝地绿心心相连

想你啊草原

我心中的草原

想你是甜甜的回忆

想你是苦苦的眷恋

想起你就情深绵绵

伴着娘亲伴着蓝天到永远

永远的草原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绿波荡漾的草原

鲜花如海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生命的摇篮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阳光照耀的草原

雨露滋润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力量的源泉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春风拂面的草原

秋波荡漾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永远的温暖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歌美情深的草原

骏马飞奔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心中的永远

(二)乡恋

给我一片白云吧

飘向塞北高原

带着亲情

带着乡恋

给我一缕春风吧

吹到塞北高原

带着春雨

带着新绿

给我一渠河水吧

流向塞北高原

带着歌声

带着生命

给我一弯明月吧

挂到塞北高原

高原夜更美

故乡月更明

(三)家乡的牧场

家乡那片广阔的牧场

是我心中深情圣洁的蓝天

吃着母亲乳汁长大

喝着芳香奶茶长大

听那甜甜的歌谣

伴着与我同年的马儿羔羊

深情圣洁的牧场啊

给了我多少童年的美好回忆

梦中常回到那片生我养我的情深牧场

家乡那片广阔的牧场

是我心中深情圣洁的蓝天 父爱把我扶上马背

娘亲给我多少期望

广阔牧场给了我开阔的胸襟 深情牧场给了我多少勇敢力量

家乡牧场是我生命摇篮智慧的源泉 永远忘不了那片生我养我的圣洁牧场

草原诗词篇二
《描写草原的古诗》

描写草原的古诗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古诗歌——乐府·(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3.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4.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5.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6.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7.七律·乌鸦·和塞北草原

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 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 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 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8.塞北草原诗:

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 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 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草原诗词篇三
《描写草原的句子

描写草原风光的诗句

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敕勒歌》【南北】无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北山》【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4、《出塞作》【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5、《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6、《寄刘驾》【唐】曹邺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7、《塞上行》【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8、《边方春兴》【唐】高骈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9 草原诗三首

(一)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二)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三)

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描绘草原的成语:

万马奔腾 绿草如茵 一望无垠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一望无际 沃野千里 宽广无际 无边无际 草长莺飞 碧野千里 宽广无际 一望无际 无边无际 一碧千里 一马平川 广袤无垠 翠色欲流 苍翠欲滴 绿草如茵 一望无垠 绿草如茵 一望无垠

草原诗一束

〔作者:陈光林〕

(一)草原啊草原

草原啊草原

我生命的摇篮

清澈甘甜的流水是哺育我的乳汁

芳草淡淡的清香润我生命的心田

圣洁坚实的马背是我成长的登攀

阿妈期待的笑脸是我力量的源泉

每当我想起草原啊草原

就想起那生命的摇篮

草原啊草原

我可爱的家园

辽阔草原给了我宽大的胸膛 秀美山川给了我健壮的脊梁 风雪严寒给了我坚强的性格 阿妈的艰辛给了我永恒的力量 每当我想起草原啊草原 就想起那可爱的家园

草原啊草原

酒香茶浓亲情无限

想你啊草原

我相恋的草原

想你是甜甜的回忆

想你是苦苦的眷恋

想起你就思念悠悠

天蓝地绿心心相连

想你啊草原

我心中的草原

想你是甜甜的回忆 想你是苦苦的眷恋 想起你就情深绵绵

伴着娘亲伴着蓝天到永远

永远的草原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绿波荡漾的草原 鲜花如海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生命的摇篮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阳光照耀的草原 雨露滋润的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是我力量的源泉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草原诗词篇四
《《古诗词欣赏》系列---草原之美》

草原诗词篇五
《草原的诗》

《草原啊》

朋友啊

你去过草原吗

那里是绿草的天堂啊 牛马在那里欢笑 羊群在那里嬉戏

绿草如茵

野花遍地

云朵从头顶飘过 仿佛坠落于仙境 蓝蓝的天空

碧碧的清水

草地清香

家畜在那里吃草 溪水悠悠

姑娘们在那边洗衣 微风拂拂

幽燕从那里划过

牛啊牛

你吃过草

你知道草是什么味道吗

阵阵风吹

把草香卷进风中 送进每个人的鼻里

光着脚在草原上走 赤足踏进河水里面 冰凉清爽

也会有小鱼咬脚

放声歌唱

心里面

舒畅

就让我

沉浸在这草的天堂 永远永远

不要醒来

这草原啊

草原诗词篇六
《草原导游词》

《草原》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内蒙古自治区游览。我叫任美静,愿您在内蒙古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幸与大家相识,接下来将由我陪同大家,游览草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走进大草原,了解大草原。

大家快来看,在这个绿草如茵的原野,鲜花似锦的世界里,那些悠哉悠哉、憨态可鞠、成堆成群的小牛犊,那些珍珠般洁白的羊群,那些出没于林间草丛的珍稀野生动物,那婉转吟唱欢快的鸟儿,还有那些翱翔苍穹的雄鹰,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色。这里有着国家野生动物,闻名天下。

大家知道,内蒙古草原辽阔、富饶而美丽,尤其在凉爽宜人的夏秋季节,塞外草原更添风采神韵,蓝天白云,天涯的芳草,蒙古包点点,牧歌 声声,羊群好像白云在茫茫绿海中 轻飘慢移,内蒙古是个绚丽多姿、极富传奇色彩的地方,草原六大奇观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胜景,别具北国风采,塞外情韵。

好了,我们今天游览的内蒙古草原结束了,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做你们的导游。谢谢!

高阳小学

五年级

任美静

草原诗词篇七
《《草原蒙古风》解说词》

草原蒙古风(解说词)

内蒙古位于中国的正北方,象一只雄鹰展开翱翔的翅膀。辽阔的蒙古高原也只有借雄鹰的翅膀才能纵览它的苍茫与雄壮,从东到西有无边的草原, 牛羊成群芳草连天,东边有高高的兴安岭,林海茫茫河流蜿蜒;石林如天然长城连接了山林和草原,西边是大漠戈壁,胡杨金黄神密浩瀚。星罗奇布的湖泊,辉映着蓝天宝石一般湛蓝,雄鹰翱翔在万里云天,骏马奔驰在无际的草原,长调抒发着马背民族的情感,内蒙古大地丰物繁华、人文昌盛,天地人和,风光无限。百鸟鸣唱,春回草原,就象梦中走来的母亲,周而复始的四季开始了新的一轮。

草原的春天是生命的季节,春天的草原充满了生命的希望,这是初次做母亲的母羊,似乎还不习惯哺乳孩子,奇妙的劝奶歌唤醒了天性的母爱,用歌声感动牲畜,发自蒙古民族淳朴慈爱的灵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惊醒了草原的黎明,汇入了草原万物复苏的生命的和声,春风吹开了草原的鲜花,春风中长大的如花的姑娘,一代一代继续着生命的彩虹。

草原上最崇高的信仰是生命,最可敬的是母亲。牧人把草原看作是母亲,逐水草而居的四季游牧是人与大地母亲最伟大的情结。洁白的乳汁是生命的源泉,每一个早晨将洁白的乳汁撒向蓝天,是草原母亲对天地万物最吉祥的祝愿!夏天的草原是激情澎湃的交响乐,是色彩斑斓的七彩虹,草原的长调永远传唱着天地英雄。成吉思汗是蒙古

民族的伟大日出,英雄的历史是风吹不散的永远传奇。这里是英雄的故乡,草原把英雄的精神世代传扬!

蒙古人的家园在马背上,马背上的家园在天地间,马和蒙古人同是草原的主角,骑手和骏马是夏日草原上的最壮美的风景。训马是人与马的游戏,野性的三岁马总能调教成千里良驹,训马让人和马同时完成了一次嬗变,蒙古人让骏马温顺而忠诚,骏马让蒙古人无畏而勇敢!蒙古人用最美的词汇赞颂骏马,只要和马在一起总能创造出草原的英雄传奇!

雨过天晴的草原,山丹花开放,山丹花的青山里美丽的爱情飘来了!那达木大会是夏日草原上的狂欢节,异彩分成的露天骏,主角是男人与骏马,女孩是苍天大地,参演的是整个民族。热闹非凡的狂欢激扬着负于拚博精神的民族灵魂,摔跤手是真正的勇士,是荣誉与信念的化身,高天大地间把英雄气度传承!骑手和骏马共为一体的赛马,是速度的角逐,意志的挑战,是追赶太阳的信念!身躯里流淌着祖先开疆破土的血性,蒙古人和骏马一起曾把人类文明的历史改变!骏马和长调是蒙古民族的两个翅膀,雄鹰是草原的图腾,是蒙古民族灵魂的飞翔!撒满阳光的大草原是绿色的人间天堂!

敖包是草原上的星斗,是游牧的心灵坐标,每一次的祭拜都是天地人心的对话,感受着遥远神助的力量。红山玉龙这是最早的龙的形象,内蒙古东部草原孕育了伟大中华民族的图腾。记忆和信念穿越时间与祖先的目光汇合,落日凝视着轮回的沧桑,历史在时光中铺展着

悠长的画卷。如果说熬包是草原上的星斗,那些千百万年来从草原走过的先民就是天上的银河,从远古走到今天,在同一片大地上他们用生命标注了悠久深厚的文明坐标,星火相传,渊远流长!在这片土地上传说和现实相互映衬,信仰与理想对接传承。

草原的历史是永不静止的河,时刻与今天保留着心灵的交流。鸿雁飞越大地长天,秋风浸染了辽阔的高原,秋风落叶是金黄色的思恋,生命的赞歌如金子一般,它发自神奇的马头琴弦。

马头琴弦用三百六十根马尾做成,隐喻着三百六十天四季轮回的圆满。马头琴最适合表达蒙古人的心声,那是深藏于草原大漠的记忆,是一个游牧民族对大自然的炙爱情感,据说这层层沙浪是大海的脚印,这扎根沙漠的胡杨 ,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它是大漠生命的奇迹。祭祀神树不再是单纯的膜拜,那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大自然的礼赞!大草原、大森林、大沙漠,大山、大湖、大河,还有赖以生息繁衍的蒙古人,就象一首永不终结的史诗,一曲唱不完的长调,回荡在天地之间。

红色盖头装扮金色的秋天,幸福的姑娘赛过了正开的花朵。爱情意味着一对生命之花最孤立的绽放,婚礼是生命最成熟的欢歌。鲜花绽放在草地,雪花来自苍天,白雪为大地披上银装,冬天就变成了童话的故乡。

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人世代生息在大兴安岭,大兴安岭珍藏着北方民族共同的童年梦幻,内蒙古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夙愿,这三角形的嘎仙洞铭刻着历史,剽悍的先民从这里出发,把游牧文明的火种向四方递传。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使用驯鹿的民族,驯鹿是雪原的精灵,和主人共同演绎着森林的童话。北方民族血液里都流淌着飞雪的纯洁与漫漫,厚厚的积雪覆盖了草原,牧歌与游牧人相依相伴温暖了冰雪严寒,国门开放的边境城市飘飞着异国的浪漫,浪漫伴着激情,传统伴着时尚,阳光在冰雪中旋转,人们在快乐中飞翔,天地洁白的世界,一个吉祥的祝福在飘荡。

四季轮回的天地时续,草原春节报晓着春的消息,春潮激荡着草原城市,城市是草原之光,现代化是草原未来的期待,民族文化延续着历史的光荣和梦想,历史悠久的内蒙古也是新时代的内蒙古,新时代的大草原和蒙古民族正与世界同步,肩负着历史使命,迎接明天的辉煌!

鲜花在草原上尽情开放,雄鹰在春风里自由翱翔,悠扬的长调,多情的骏马,四季美丽的大草原,面向世界的内蒙古,为你奉上秋叶甘甜的醇香奶酒,献上洁白如银的吉祥哈达!

草原诗词篇八
《草原民俗导游词》

草原民俗

各位贵宾:

大家上午好,今天带大家到草原体验草原民俗,用一首诗来介绍就是,说的蒙古话,穹庐为居家。男儿有三艺,妇孺能飞马。进门便是客,渴了喝奶茶。烧火用牛粪,奶肉不分家。喝酒用大碗,吃肉用手抓。敖包作神拜,户户养牛马。简单的给大家解释一下。蒙古文字就是中间一根棍,两边全是刺,画上一个圈,加上一个点,就是蒙古字。男儿三艺驾驶骑马、射箭、摔跤。后面三句主要介绍的是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热情好客的民风。敖包、牛马一会我会给大家详细介绍啊。一会我们到了景区呢,大家就可以体验一下蒙古族的下马酒,祭敖包,参观一下蒙古包,再给大家介绍几个草原人民的好朋友,说到草原民俗,第一个要给大家介绍的当然就是下马酒了。

下马酒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呼伦贝尔人欢迎宾客都必用美酒相待,以表达自己好客的心情。这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呼伦贝尔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尊贵的客人来到草原,草原上的主人在献上哈达的同时必奉上一杯下马酒,据说,下马酒是从成吉思汗时代传下来的。蒙古人性格豪爽,喜欢看着客人接过酒后一饮而尽。当然如果你实在不胜酒力,也可用唇抿一下再交还到主人的手中。

下马酒是蒙古族民俗,更是一种文化,从而更能显示出蒙古族是一个豪放勇敢的民族,饮洒也正体现了这个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他们喝酒讲究礼俗,认为“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酒给宾、主带来了隆重的气氛,带来了欢乐,深深表达着蒙古人对宾客的尊敬和深情厚谊。因此,蒙古人向客人敬献醇香的下马酒,也被当作是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

相传,成吉思汗有两件心爱的宝物,一件是象牙做的扳指儿,套在右手大拇指上做射箭时钩弦之用。另一件则是雕花的饮酒杯,喝酒时用。然而,成吉思汗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两件宝物,在一次与他自小结义的兄弟札木合聚时却救了他的命。札木合见成吉思汗势力大,就想杀了他,就准备和他合聚时杀了他。成吉思汗在三思熟虑后,终于骑马去了,到了那里,成吉思汗接过来迎宾酒,用扳指一蘸,象牙扳指变了色,成吉思汗耐住火,把酒敬了天,札木合又连敬两杯,都有毒,他大怒,拿出银酒杯来干杯,札木合没办法,只好放弃。就这样,成吉思汗逃过了一劫,下马酒也成为时尚,敬自然三杯酒和下马酒就这样传了下来,这个故事也成为传奇。还有一个传说就是,很早很早以前,女真人的祖先经常用毒酒害死蒙古部的首领。有一次,女真头人将斟满毒酒的玉杯献给蒙古部首领时,其随从亦达木抢先接过酒杯,将无名指伸进酒杯试验是否有毒再向主人敬献,随从的手指刚伸进酒杯,立即被毒液腐蚀成一根白骨。躲过一死的首领为纪念随从的救命之恩,用随从亦达木的名字命名了无名指,并由此形成了用无名指沾酒弹拨的敬酒习俗。

然而每一个来过草原的人都要接受蒙古族最隆重的接待礼仪——下马酒。以示草原人民的热情。其饮法是:首先客人左手端乘酒银碗;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天空,称为“敬天”;然后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地面,称为“敬地”;再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前方平弹,称为“敬祖先”;最后双手端碗,一饮而尽(一饮而尽视为对蒙古族主人的尊敬),意为“苍天永安、大地永安、人生永安快乐”之意。 喝完下马酒咱们就要去祭敖包了,我在这里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时,在古代,由萨满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人旺年丰。蒙古族青年男女在活动中互表爱慕之情。蒙古族的祭祀,最隆重的是祭敖包。敖包亦作“鄂博”,是土堆子的意思,即用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土堆。早先蒙古族以为天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特别加以崇拜。由于天地神没有偶像,人们就堆敖包以象征,从而敖包就成了人们的崇拜物。人们通过祭敖包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牛羊兴旺,国泰民安。敖包有盟、旗、苏木敖包,也有姓氏敖包和一家所祭的敖包。每个敖包都有固定的祭祀日期。其数目各地不等,有的单独一个敖包,有的是敖包群,蒙古族地区多在农历七月十三日。祭祀时,先在敖包上插一树枝或纸旗,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旗上写经文。仪式大致有四种:血祭、酒祭、火祭、玉祭。血祭是把宰杀的牛、羊,供在敖包之前祭祀。以为牛、羊是天地所赐,只有用牛、羊祭祀才能报答天地之恩,酒祭是把鲜奶、奶油、奶酒洒在敖包上祭祀。火祭是在敖包前笼一堆火,将煮熟的牛、羊肉丸子、肉块投入其中,人们向火叩拜。玉祭是古代人们以最心爱的玉器当供品祭祀。这些祭祀方式,都是表示对天地的虔诚,祈求天地给人们以平安和幸福。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有的青年男女则偷偷从人群中溜出,登山游玩,倾诉衷肠,谈惰说爱,相约再见的时日。这就是所谓的“敖包相会”了。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巴彦呼硕敖包?巴彦呼硕敖包被称为天下第一敖包啊。巴彦呼硕敖包是呼伦贝尔草原上最古老的敖包,是鄂温克草原最大的官祭敖包,敖包的祭祀是世界上唯一保持原始祭天的方式,每年的农历5月13日,都会在这里举行由喇嘛主持的祭祀敖包活动。12月份,在敖包山下举行冬季那达慕。那达慕有雪地赛马、雪地赛骆驼、马拉雪橇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项目。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草原上的人们》的外景地就在这里。大家耳熟能详的影片主题歌《敖包相会》也正是从巴彦呼硕敖包唱遍于祖国的大江南北。半个世纪在弹指间流过,人们或许淡忘了影片的情节和人物,但《敖包相会》仍在广泛传唱着,"十五的月亮"仍在升起。为了纪念鄂温克草原上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为了纪念鄂温克草原上土生土长的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先生,也为了印证敖包文化从这里扬名,旗政府请《草原上的人们》小说原著作者玛拉沁夫老先生题写了"天下第一敖包"刻在了石碑上。有兴趣的朋友有时间可以去参观一下啊。

那达慕

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之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在蒙古族最早的史书《蒙古秘史》中,便记载了人们唱歌跳舞举行集会的盛况。成吉思汗时代,更有每次战胜敌人之后集会庆祝的传统。开始以单纯的歌舞娱乐形式为主,不久便增添了摔跤、射箭、赛马为基本内容的比赛项目。而且竞技在那达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以“男子三项竞技”(摔跤、赛马、射箭)为主要活动内容的那达慕,在800多年前形成。在那达慕盛会上,只有竞技项目的优胜男子,才能成为最耀眼的明星。现在的那达慕盛会上,除赛马、摔跤、射箭、蒙古象棋比赛外,又增加了田径、球类、拔河、荡秋千、跳板、射击、自行车和摩托车比赛等项目,还有团体操、武术擒拿和民族服饰等表演。发奖仪式更为隆重,有音乐伴奏,由本地区最高领导人和高贵的来宾为获奖者进行颁奖。

蒙古包

现在给大家猜一个谜语:圆圆天窗顶子尖,炊烟升起连云天。拱起屋顶像把伞,气象如意伞上现。网状围墙能承重,一房只需四五片。三尺七寸低梁门,迎客总在正南边。大家猜出来了么?对,谜底就是蒙古包。

呼伦贝尔草原蒙古族牧民的传统住房是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语称“格日”。 说起蒙

古包的构造,那真是简单极了。但它是以最简洁的手法和最省料的工艺完成了一种极富于表现力的创造。蒙古包建筑奇特、明快,既实用又美观。草原辽阔,风雪大,圆形蒙古包阻风力小,包顶不积雪;由于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徙,蒙古包拆、搭方便,省时省力。蒙古包壁用柳条编制,用皮钉钉成可折叠的“哈那”。一般蒙古包有5个“哈那”。包顶是直径l米的天窗“陶那”,连接“哈那”和“陶那”的是用2米多长的柳条制成的椽子——“乌尼”,各结合处都以皮条紧缚,成为伞架形,外覆毛毡,用牛毛绳缚紧,门向南开。蒙古包里饮炊和取暖用的铁炉,蒙古人称之为“吐勒克”,炉筒从天窗伸出。

蒙古包还有急事的功能啊。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过去很少有钟表,他们创立了自己的蒙古包计时法。蒙古族牧民利用蒙古包上的天窗观察时间。他们根据从蒙古包上的天窗射进蒙古包内的阳光落下的角度,能够准确的断定时间,据说误差不超过5分钟。在蒙古包周围还画有12个生肖图,而且方位是固定的,具有一定的含义。比如,鼠在蒙古包的北部,而且在鼠的图像下放着最值钱的东西。

马头琴

马头琴的琴首雕有纤丽的马头,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一种弓弦乐器。这种弓弦乐器,相传成吉思汗时期就已在蒙古草原流传,因琴头以马头为饰而得名。琴箱用松木制成,蒙马皮或羊皮;弦两根,琴弦和弓弦均用马尾;音量较小。马头琴表现力丰富,善于演奏抒情乐曲,据说有的不给小驼羔吃奶的母骆驼,听到了感情深沉的马头琴声,竟然感动得掉下眼泪去哺育小驼羔。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先生出生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是成吉思汗大儿子朱赤的后代,在从事马头琴艺术创作的50余年来,在蒙古民族传统马头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起到了杰出的贡献。为马头琴做了三次革新提高和发展。创作的经典马头琴曲有《草原连着北京》、《草原赞歌》、《万马奔腾》、《初升的太阳》等等,喜欢的朋友有时间可以欣赏一下咱们大师的创作啊。

长调

长调,蒙古族在长期游牧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几种民歌的总称,也是蒙古音乐草原风格的标志。长调之乡就在咱们呼伦贝尔的陈巴尔虎旗。长调是蒙古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牧区。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优秀的长调民歌有流行于阿拉善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呼伦贝尔的《辽阔的草原》,锡林郭勒的《小黄马》、科尔沁草原的《威风矫健的马》等等。蒙古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尤以游牧文化最为灿烂。而蒙古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2005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咱们著名的音乐家宝音德力格尔就是长调文化的奠基人啊。

三河牛

三河牛体格高大结实,肢势端正,四肢强健,蹄质坚实。三河牛是多品种杂交后经选育而成的。三河牛产奶性能好,年平均产奶量为4000千克,谢尔塔拉种畜场的8144号母牛,1977年第五泌乳期(305天)的产奶量为7702.5千克,360天的产奶量为8416.6千克,是呼伦贝尔三河牛单产最高记录。三河牛耐粗饲,耐寒,抗病力强,适合放牧。呼伦贝尔也是很多大企业的奶源基地,比如伊利啦,光明啦,雀巢啦。

三河马

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草原人民的好朋友,也就是马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优越的地

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曾养育、生存过拓跋、匈奴、鲜卑、金、女真、蒙古等众多马背民族。他们在此发展壮大,或称霸中原,或驰骋欧亚,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在这些马背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也创造了繁荣的养马业,并培育出了闻名中外的优良马种——三河马。为什么叫三河马呢?因为它主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三河--海拉尔河,克鲁伦河,哈拉哈河地区,所以叫三河马。三河马外貌清秀,体质结实,动作灵敏,具有奔跑速度快、挽力大、持久力强等特点,是优良的乘挽兼用型马。与河曲马、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马。三河马是俄罗斯后贝加尔马、蒙古马及英国纯种马等杂交改良而成的,后期又相继引进盎格鲁诺尔曼、盎格鲁阿拉伯、英纯血等种马,进一步杂交改良后形成。据说,已有100多年的驯养史的三河马,最多时有14种血统。具有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抗寒力强、耐粗饲等优点。三河马以外貌俊美、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抗寒恋膘、抗病耐粗、性情温顺、速度快、具有良好的持久力而著称,是国内各马匹品种中的佼佼者,和国外品种亦敢比高低。

呼伦贝尔羊

大家来到呼伦贝尔都品尝过这里的羊肉了么,咱们呼伦贝尔羊是不是很好吃呢?呼伦贝尔草原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是世界著名的高原牧场,草原上均为多年生草本优质牧草,无污染,营养丰富,呼伦贝尔羊形成并繁衍于此,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耐寒耐粗饲,能够抵御恶劣的环境,善于行走采食,保育性强,抓膘速度快,羔羊成活率高,肉质好且无膻味,呼伦贝尔羊产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新巴虎右旗、陈巴尔虎旗、和鄂温克族自治区旗,数量260万只左右,也是该区产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著名品种之一。呼伦贝尔羊体格强壮,结构匀称,由半椭圆状尾(巴尔虎品系)和小桃状尾(短尾品系)两种品系组成。有这么几句话形容咱们草原上的羊啊,头顶工艺品,脚踩黑宝石,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黄丸,尿的是太太口服液。简单解释一下啊,头顶工艺品就是我们羊的羊头可以做工艺品,脚踩黑宝石就是我们草原的下面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吃的中草药,喝的矿泉水就是说我们草原上的草营养丰富,种类繁多,还有丰富的矿泉水,连羊都跟着享福,可见咱们这草原羊不但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还有装饰作用,功能多多呀。咱们的呼伦贝尔羊吃的是草原上的羊草,羊草叶量多、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各类家畜一年四季均喜食,有“牲口的细粮”之美称。牧民形容说:“羊草有油性,用羊草喂牲口,就是不喂料也上膘。”没吃过的朋友可要抓紧时间了。

忌打狗和对狼的禁忌习俗

在呼伦贝尔草原,凡是游牧的蒙古人家,都养着2个以上的狗,而且这些狗的个头都比较大,样子凶猛。蒙古人认为,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尤其在游牧生活中,狗是其主人的好帮手。所以,蒙古人对狗充满了人性化的关爱。在日常生活中,到牧民家做客或相互串门时,要在蒙古包的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看住狗后再下马,以防狗扑过来咬伤人。不能见狗咬,就骂狗打狗想。这便是打狗要看主人之礼。

在远古时期,狼是部分蒙古人的图腾。所以,呼伦贝尔的蒙古人忌讳直呼其名。蒙古人称狼为“赤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蒙古人都避讳这种叫法。如必须要说到狼,则要用别的词来代替。因而有了“野狗”、“天狗”、“阿布该”(那东西)、“可十白的东西”等各种代名词,现在呼伦贝尔牧区主要称狼为“脑海”(狗)。

敖鲁古雅鄂温克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旅游区位于根河市境内,面积40平方公里,分1个主体区、6个分区,主体区位于根河市西郊的敖鲁古雅部落内,

由3个鄂温克猎民家庭组成。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的三少民族之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杨树林茂盛的地方”之意。"鄂温克"在鄂温克语中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分布于中国、俄罗斯两国的跨国界民族,在中国境内约有3万人,生活在内蒙古的人数接近90%,其余的散居在黑龙江及新疆。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在300多年以前从列拿河一带迁到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当时有700余人。在列拿河时代,他们就开始驯养和使用驯鹿,后来由于列拿河一带猎物少了,他们便顺着石勒喀河来到了大兴安岭北麓的额尔古纳河流域。他们常年生活在深山密林,穿兽皮、吃兽肉,住“撮罗子”,受外界影响较少,在解放前基本仍处于原始公社末期氏族公社的阶段。解放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彻底结束了不分冬夏穿兽皮、餐风露宿的原始生活,在奇乾建立了奇乾鄂温克族乡人民政府。1965年9月1日,35户鄂温克猎民敖鲁古雅河畔安家,实现了定居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传统上以狩猎为主。由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在生活、生产中大量使用驯鹿,所以他们又被称为"使鹿部落"。仙人柱是鄂温克猎民住的圆形帐篷,汉语称"撮罗子"。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我国最后一个游猎民族的代表者,仍保留着最传统、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地政府将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的森林文化、驯鹿文化、饮食文化、狩猎文化以及传统的“瑟宾节”和宗教活动、婚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等,同现代旅游相结合,开展了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家庭游。“瑟宾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呢?“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每年6月18日到19日,鄂温克族自治旗群众都要欢度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瑟宾节”,数以千万计的各族民众兴高采烈地参加节日期间举行的赛马、夺宝、抢枢、搏克、拉棍、拔河和赛骆驼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朋友们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可与猎民同吃同住,还可参与猎民的生产生活,捕鱼、狩猎,饲养驯鹿,在原始自然的生态中居住“撮罗子”,使用桦树皮制作的生活用品,体验真正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生活。,尽情体验鄂温克人生活乐趣,有幸作几日鄂温克猎民家庭的临时成员,真是不负此生!朋友们,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体验鄂温克人的游猎生活,别有风趣,何乐而不为?

草原诗词篇九
《导游词-草原》

各位团友,大家早上好!昨晚休息的好吗?有没有人去骚扰你们?那你有没有去骚扰别人?现在我们的人都到齐了吗?没到的请举举手。既然人到齐了,那我们就要启程了。我想各位团友可能都是第一次来到我们内蒙古吧,那您一定对我们这里的环境会感觉比较陌生。在我以前接待过的游客当中,有人对我说“我们来之前还以为内蒙古到处都是大草原,城市面貌也与我们生活的地区大不相同,可能还会有人骑马在城市里走来走去。没想到来了之后看到,这里的城市也和我们那里没太大的区别。”那确实如此。内蒙古的大城市,像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地也都十分的繁华,街道干净整洁,社会秩序良好,市民的穿着也跟汉族没什么两样。我们这里虽然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但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汉化的程度其实都相当高。这是因为,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无论是蒙古族,还是回族、满族等其它少数民族,从小到大接受的都基本上是汉族式的教育,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蒙古族孩子会进入专门的蒙族学校学习。所以当我们只是走马观花似的观察城市的表面情况的时候,就见不到多少与其它城市存在明显差异的地方。只有到了城市以外的草原牧区,才能接触到比较多的蒙古族特色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大家来我们内蒙古旅游,主要是为了一睹草原的风采,感受一下蒙古族特色的民族风情,对不对。那我下面带大家将要前往的,就是大家向往以久的大草原。在我们内蒙古有无数的草原,今天我们要去的是哪一座草原呢?今天我们要去的草原叫做希拉穆仁草原。(“希拉穆仁”是蒙古语,意思是黄色的河流。因为在这座草原上有一条河叫希拉穆仁河,草原因此而得名。)不过这样的名字不太好记,要是等您回家之后,您的亲友问起来,你去哪儿玩啦?你可能就说不出来了。为了方便记忆,你可以记成稀稀拉拉没有人的草原,简称“希拉没人草原”。不过这只是个玩笑。希拉穆仁草原坐落在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境内的希拉穆仁河畔,是内蒙古五大草原之一――乌兰察布大草原的一部分。它距离呼和浩特市大约80公里,是离呼市最近的草原民俗风情旅游区,也是内蒙古最早开辟的草原风情旅游区之一。早在1977年5月,缅甸总统吴奈温和夫人一行到这里参观,给予了希拉穆仁草原很高的评价。后来蒙古人民共和国总统博克班吉、柬埔寨国王希哈努克、以及我国前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林伯渠、乌兰夫、江泽民等许多贵宾都曾经先后到这里参观、考察、游览,使得这里成为了内蒙古最知名的旅游区之一,蜚

声海内外。说到草原,大家总会想起1500年前,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敕勒歌。这首民歌的歌词是这样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诗一般的民歌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想象丰富、优美,寥寥数语就描绘出一副大草原的美丽富饶的壮丽画面,长久以来成为描写我们内蒙古大草原的最佳的历史广告。我很荣幸地告诉大家,历史上的敕勒川现在就在我们脚下。很久很久以前,因为有一个叫敕勒的古老的游牧民族在此地放牧,这里因此而得名。不过,时至今日,沧海桑田的岁月变迁,已经使历史上的天堂草原今非昔比,大相径庭。我们前方的大山就是阴山,阴山南侧的这片地区,已经变成了城市和农耕区,只有在阴山北侧还保留着辽阔的草原,传承着古老的牧业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现在就让我们亲自去感受一下草原今天的模样,做一天蒙古人。到时候我们可以在草原上尽情欢畅的呼吸,骑一骑曾伴随成吉思汗征战世界的蒙古俊马,到草原上风景比较优美的天鹅湖、沼泽地去追寻一下传说中的往事、记忆中的风云和想象中的美景。或者到当地牧民的家里去做客,然后登上神秘的敖包山,在离草原上世代信仰的天神――长生天最近的地方许个心愿。晚上我们可以像蒙古人一样一边开怀畅饮,一边引吭高歌,尽情的娱乐。吃过晚饭我们还可以参加当地旅游接待点组织的篝火晚会,欣赏一下蒙古族小姑娘、小伙子的即兴歌舞表演。之后,我们会夜宿蒙古包,体验一下以天作被,以地当床的感觉。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大概的活动内容。出门旅游,首先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今天,呼市的气温是……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出了市区,大家往前看,是什么。(接千里屏障话阴山)……好,各位朋友。我们到草原的路还有很长一段。老这么坐着会让大家身心疲惫,昏昏欲睡。我建议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以提高大家的精气神,好不好。……如果说北方草原是内蒙古旅游的载体,那么蒙古族的民俗风情就是草原旅游的灵魂。蒙古族创造的大大小小的文化集合共同组成了内涵丰富的游牧文明。他和我们中原地区汉族创造的农耕文明一样,都是伟大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中华文明之所以“从未中断”,也与草原游牧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都属于农耕文明,但是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原因何在?我认为,民族文化决定了民族性格,民族性格决定了民族的生

死存亡。农耕是自给自足的和平劳动,这样的生存状态必然软化民族性格。而游牧是一种时刻在与严酷的自然环境、以及狼群野兽进行搏击式的竞争生活,这样的民族存在必然强化民族的性格。因此,具有强悍的性格和军事才能的草原民族,就能够经常击败农耕民族、入主中原,甚至统治整个华夏。虽然每一次入侵都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但是在精神性格上,却给予了农耕民族必要的、抢救性的“输血”和“壮骨”,所以每一次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中国都会出现强盛的王朝:生产力增强、民族精神昂扬、领土扩张。正是这一次次狼性血液的输入,才一次次地把衰弱下去的农耕民族激活,一直坚持到现在与西方文明并存。可见游牧文明对中华文明的突出贡献和重要地位。游牧文明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大家一定都对它的具体内容很感兴趣,一定都想知道草原上的蒙古民族是如何生活,如何生息繁衍的。那就让我先从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来给大家说一说草原游牧文化的独特之处。与我们的城市生活相比,牧区的蒙古人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呢?我总结了十六句话,简单概括了一下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一些特点。这十六句话就是:穿的蒙古袍,说的蒙古话,户户养牛马,穹庐做居家。生火用牛粪,处处喝奶茶。进门就是客,见面先唱歌。喝酒用大碗,吃肉拿手抓。男儿会三艺,妇孺能飞马。石堆当神拜,病了看喇嘛。家财随身带,四季走天涯。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蒙古人是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北方草原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冬天寒冷夏天多蚊虫,春秋两季又多风沙。于是适应游牧经济和所处的自然环境的蒙古服饰就应运而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防寒功能和便于骑乘。蒙古族服饰可以分为帽子、袍子、腰带、靴子和佩饰五个部分。蒙古人的帽子样式新颖、独特,款式多种多样,冬天有用皮子做成的暖帽,夏天有用布和绸缎做的凉帽。在大多数帽子上都缀有彩色的飘带。这样当人骑在马上飞奔或者有风吹来的时候,彩带随风飘舞,就会显得英姿飒爽,豪气风发。更重要的是,蒙古人认为人的灵魂是活在人的大脑里的,帽子可以保护他们的灵魂不受妖魔的骚扰,所以帽子对于蒙古人来说,是十分高贵的,我们要是见了戴帽子的蒙古人,是不能随便碰人家的头和帽子的。蒙古人身上穿的长袍宽而肥大,而且是高领、长袖、右侧开襟,基本保持了元朝时蒙古族服饰的风格。这样的服装便于他们骑马活动,在外出和放牧的间隙还可以脱下来铺在地上当褥子,既保暖又防潮

。而且当您第一次来到牧区的时候,还会有一种强烈的对比,这里无论男女老少都盛装艳丽。在他们的服装上,本属于女性绣花镶边的权利也均给了男人。因为他们长年累月地与朝霞、红日、蓝天、绿草、白雪、黄沙为伴,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使他们对于纯净艳丽的颜色,产生了浓厚的性趣。所以他们的蒙古袍都有着鲜艳明快的色彩。穿蒙古袍一般要扎上腰带,蒙古人的腰带有3-4米长,一般用绸缎做成。不过男子扎腰带的方法和女子不一样。男子的腰带要扎在胯骨部位,然后再把袍襟向上提一提,这样就会使人的身材显得强壮彪悍。而女子则应把腰带扎在腰部靠上一些的位置,再把衣襟拉展,使衣服紧贴身体,这样一来就会显现出女子苗条健美的曲线。扎腰带除了美观之外,还很实用。它可以保护人的骨骼和内脏少受骑马颠簸的影响,还能防风保暖,怀里也可以当成一个口袋,揣放一些小东西。穿蒙古袍还应该穿蒙古靴才会显得协调一致。蒙古靴俗称马靴,一般用牛皮制成,结实耐用。骑马和走草地的时候可以保护脚不受意外的伤害。而且走草地经常会遇到小河、沼泽地或者水气比较重的时候,马靴的靴腰一般比较高,可以起到雨靴的作用。蒙古族的饮食很有特点。我们都知道中国有著名的八大菜系――川、鲁、粤、湘、闽、浙、徽、淮扬。这八大菜系享誉全球,是我们华人的骄傲。但蒙古人在高原特定的自然环境里,长期从事游牧和狩猎的经济活动。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技能所开发创造的饮食文化,一点儿也不逊色于中原地区的餐饮文化。他们创造的蒙餐体系不同于中原地区八大菜系中的任何一派,而是独树一帜,别具风格。蒙古人的饮食简单概括起来,可以用四种颜色来代表,就是“白红青紫”。白食就是指奶制品,红食就是指肉制品。草原游牧民族历来不经营农业,他们家家户户都饲养着马、牛、羊、骆驼等牲畜。他们食肉饮奶的历史大概和我们吃粮食的历史一样长,因此他们从生活实践当中积累了一整套生产、储存,加工、制作的独特的方法和程序。就拿白食来说,他们可以用各种动物的奶,根据原料、发酵程度、制作方法、食用要求的不同,制作成几十种奶食品。常见的有黄油、白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粉、奶饼、炼乳等。这些奶食品颜色、口味、硬度和食用方法都不一样,种类达几十种。刚做出来的时候,香香的、软软的,再在上面撒上一些白糖,或者蘸一些芝麻,就着奶茶一起吃,那种味道真是好极啦!奶食品既可以当点心,也可以充当居家和外出放牧时的干粮,是最受牧民喜爱、也是生活中

必不可少的食品。用奶制作的食品不仅好吃,更好喝。蒙古人很早就掌握了用奶制作各种饮料的方法。他们会用不同动物的奶按季节做出不同口味、形态、功能的奶饮料。奶茶是草原上最普便的饮料。它一般用牛奶、砖茶、盐和水按一定比例熬制而成。说它普便,但却一点儿也不普通。熬奶茶和喝奶茶在草原上是作为一种文化表现一直传承到今天的。奶茶营养丰富,可以提神、暖胃、助消化、利尿、解毒、解渴、养肝、明目。除了这些作用之外,还可以治病。因为制作奶茶的砖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单宁、儿茶酚、鞣酸、芳香油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喝奶茶可以为牧民补充他们平时因吃不到蔬菜而缺少的这些营养,达到防病祛病的功效。所以在草原上有一句谚语: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蒙古人要是三天不喝茶就会头疼,一周不喝茶就会生病。家里娶了新媳妇,新媳妇要在进门后的第二天起个大早,为家里人熬一锅香喷喷的奶茶。然后先敬公婆一碗。如果她熬出来的奶茶像模像样,公婆就会把一只平时熬奶茶用的勺子交给新媳妇,表示对她的认可,同时也意味着把支配家里人生活的权力交给了她。草原上最受人们喜爱的饮料是奶酒。奶酒是把各种动物的奶放在容器里,然后让它在自然的环境里经过人工发酵而成的。经过短暂发酵制成的奶酒,清淡如玉,微甜带酸,醇香清凉,还带着一点辛辣,非常的可口。其中尤其以马奶为原料制成的马奶酒,因其独特的口感、稀少的产量和草原人民对马的感情,更是被列为草原八珍之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在他的旅行游记中写到:“蒙古人饮马乳,其色类白葡萄酒,而其味更佳,其名曰糊迷思。”糊迷思就是马奶酒的蒙古名字,但是它还有另一层含意,就是喝了之后迷迷糊糊还想喝,所以叫糊迷思。(这是我的理解。)在过去,马奶酒是草原上珍贵的佳酿,只有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才可以享用。另外蒙古人还非常喜欢喝的奶饮料还有酸奶。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经验的积累,草原人民发现马奶酒和酸牛奶都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马奶酒可以消炎活血、镇咳平喘,可以有效防治哮喘、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酸牛奶具有帮助消化、促进微循环,改善肠道功能的作用,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这些方法都是草原上传统的生物疗法,是草原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我提一个问题。我们常说的人生四大喜事是什么?是久旱逢甘雨,……那有没有人知道,被草原上的人认为是大喜事的事情是什么?我告诉大家,是驯服马群里的烈马,和朋友们在一起大碗的喝酒、大块的吃肉,一起唱歌跳舞

草原诗词篇十
《放歌草原(散文诗)》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爱情的诗歌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