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食指的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6    阅读:

食指的诗篇一
《食指的诗》

食指的诗

向青春告别

(食指)

别了,青春

那通宵达旦的狂饮

如今打开泡药材的酒瓶 小心地斟满八钱的酒盅 然后一点一滴地品位着 稍稍带些苦味的人生

别了,青春

那争论时喷吐的烟云

依然是一支接一支地点燃 很快的度过漫长的一天 不同在,愿意守着片宁静 虽说,孤独却也轻松

别了,青春

那骄阳下、暴雨中的我们 七分的聪明被用于圆滑的处世 终于导致名利奸污了童贞

挣到了舒适还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是因为丧失了灵魂

别了,青春

1989年

命运(食指)

好的声望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 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 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

我愿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摸索漂泊。哪儿找得到结实的舢板? 我只有是街头四处流落, 只希望敲到朋友的门前, 能得到一点菲薄的施舍。 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 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 如果命运真是这样的话, 我愿为野生的荆棘高歌。 哪怕荆棘刺破我的心,

1

火一样的血浆火一样地燃烧着, 挣扎着爬进喧闹的江河,

人死了,精神永不沉默!

1967年

愤怒(食指)

我的愤怒不再是泪雨滂沱, 也不是压抑不住的满腔怒火, 更不指望别人来帮我复仇, 尽管曾经有过这样的时刻。 我的愤怒不再是忿忿不平, 也不是无休无止的评理述说, 更不会为此大声地几乎呐喊, 尽管曾经有过这样的时刻。 虽然我的脸上还带着孩子气, 尽管我还说不上是一个强者, 但是在我未完全成熟的心中, 愤怒已化为一片可怕的沉默。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2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

相信未来(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 北京

疯狗

3

--致奢谈人权的人们 (食指)

受够无情的戏弄之后, 我不再把自己当人看, 仿佛我成了一条疯狗, 漫无目的地游荡人间。 我还不是一条疯狗, 不必为饥寒去冒风险, 为此我希望成条疯狗, 更深刻地体验生存的艰难。我还不如一条疯狗! 狗急它能跳出墙院, 而我只能默默地忍受, 我比疯狗有更多的辛酸。 假如我真的成条疯狗 就能挣脱这无情的锁链, 那么我将毫不迟疑地, 放弃所谓神圣的人权。 1978年

4

食指的诗篇二
《食指的诗》

燃起的香烟中飘出过未来的幻梦, 蓝色的云雾是挣扎过希望的黎明。 而如今这烟缕却成了我心中的愁绪, 汇成了低沉的含雨未落的云层。 我推开明亮的玻璃窗, 迎进郊外田野的清风。 多想留住飘散的烟缕-- 那是你向我告别的身影。 1968年 ——《烟》 火红色的酒浆仿佛是热血酿成 欢乐的酒杯里溢满过疯狂的热情 而如今这酒杯在我激动的手中战栗 波动中有你一双美丽的眼睛 我已在欢乐中陶醉 但为了心灵的安宁 还要干了这一杯 喝尽你那一片痴情 ——《酒》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 北京 郭路生

丝罗带绾同心结,

琴瑟永奏相和歌。

相亲相爱幸福永,

同德同心幸福长。

——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

不!朋友,还是远远地离开

离开这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

我噙着热泪劝你

去寻找灿烂的未来

远远地离开它吧

离开这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

它已沦落安息

像屋檐下过夜的乞丐

失去了青春的热情

失去了言语的坦白

然而更可怕的——

是失去了正直的胸怀

朋友,你为什么流泪了

要哭就索性哭个痛快

不是哭它那逝去的青春

而是哭一颗曾战斗过的灵魂

远远地离开这沉默的海吧

但千万千万不要忘记

它也曾一度波潮澎湃

汹涌不息地奔向未来

如今,它可怕地沉默了

多少感情在它心中藏埋

它仍然积蓄着力量

它还在焦急地等待……

不!朋友,还是远远地离开

远远地离开……留下我自己

守着这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

蹒跚地踱步、徘徊

——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

给朋友们

——少用眼泪叙说悲欢

多写诗歌赞美勇敢

1

“开船嘞——”

激动的风热情地召唤

一种令人振奋的喜悦

把声音传得很远很远

不是到一起重温旧梦

而是再一次并肩作战

我年轻的战友啊

快快扬帆解缆

就这条可怜的小船

也配做红卫兵远航的兵舰

算了吧!酒桌旁的醉汉

生活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

“生活的欢乐就是挥霍金钱

勇气将能换来丰富的酒宴”

可耻

一副拜金者贪婪的嘴脸

也有人在和爱神一起消磨时间

草掩的荒径走过年轻的侣伴

他们不再渴望暴风雨的欢乐

而只沉湎于小家庭的温暖

“开船嘞——”

失望的风呜咽地呼唤

止不住的热泪扑向沙滩

把几行远行者的脚印吻舔

2

我突然心酸地觉察到

握住桨的手臂是那样弱小

远航者的行装、衣着

又是那样朴素、单薄

一套毛泽东选集

贴身放在火热的胸前

一枚毛主席像章

夕阳辉映下金色灿烂

一身洗白的军衣

曾跟从父母经受烽火的考验

一条军用的皮带

又伴随孩子历尽风浪的惊险……

高举起向岸边挥动的哟

是再见的手臂

簌簌淋落胸前的哟

是别离的泪雨

一位霜发老人匆匆赶来送行

深陷的眼眶里热泪晶莹

“孩子啊,要把握住前进的方向

必须双眼不离北斗星”

深情的嘱托絮絮的叮咛

驾海风随帆船飘零

待海风再把它们送回岸上

已化为令人心碎的桨声

3

这夜,深远的夜空星光黯淡

狂风在命运的海洋里燃起狼烟

落了帆的小船是一匹狂癫的战马

扬起的头颈上带着鲜血和勇敢

它突然跃进浪谷

沉埋在无底的深渊

在哪儿,在哪儿啊

我所期望的帆船……

呜咽的风啊掀起滔天的浪

精神的船啊划着意志的桨

这儿已不是递送微笑的沙龙

我们正踏进流着鲜血的战场

像秋风卷走了一张枯叶

命运的海洋啊

你将把这条船带向何方

地狱呢?还是天堂

“快把船靠向我们,靠向左边

这里是鱼儿群居的海湾”

声音从右边极远的地方传来

原来是一只在命运的海洋里谋利的渔船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是海洋深处被压抑的呼唤

“让胆怯的死亡吧

活着的将更加勇敢”

看哪!我们的小船

它已昂首于浪巅

瞧她那高傲自大的神气

多像一只得意洋洋的海燕

…………

…………

朋友,请不要用目光问我

这样结束是不是有些突然

只待暴风雨式的生活过去

再给我们留下热情真挚的语言

食指的诗篇三
《食指的诗》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地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食指的诗篇四
《食指的诗》

食指的诗篇五
《食指的诗》

食指的诗篇六
《食指》

食指简介     山东鱼台人。高中毕业。1967年红卫兵运动落幕,在一代人的迷惘与失望中,诗人以深情的歌唱写下了《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和《给朋友》这两首诗的后两节,那是一组催人泪下之作。1969年赴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务农,1971年应征入伍,历任舟山警备区战士,北京光电研究所研究人员。职业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相信未来》(1988)、《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1993)、《诗探索金库·食指卷》(1998),诗歌《鱼儿三部曲》(1967)、《海洋三部曲》(1964)、《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1968)、《人生舞台》(1989)、《疯狗》(1978)、《热爱生命》(1979)、《我的心》(1982)、《落叶与大地的对话》(1985-1986)等。  笔名--食指的由来  食指之所以取名为“食指”一是因为:“食指”——时维元(母亲) “时之子”。 二、“在中国,作为诗人,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存在无形的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   2、 生平    食指在“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判。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好的声望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命运》)这种哲学悖论般的诗句对北岛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在北岛的《回答》等诗中找到风格类似的句子。  食指早期的诗歌有一种对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的精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首《疯狗》,可以说是汉语诗歌中绝无仅有的作品。那种对生存本体反思的哲学深度,足以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某些作品相提并论。   3、今日郭路生    提起食指(原名郭路生),人们首先想到他是《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的北京》的诗作者。在中国上个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他以其独具的个性和特色,引领诗坛。而当时年轻的他的命运却风雨飘摇,后来因精神分裂症住进医院和福利院,这样一住就长达20余年,诗人几乎与外界隔绝了。病魔严重地摧残了他的身体,但他没有丧失信念,灵魂深处,从没有停止心爱的诗创作。他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在福利院他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1999年《食指近作12首》

获北京市新中国成立50周年诗歌类作品惟一最高奖,1999年《人民文学》发表了他的《暴风雪》,199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食指的诗》诗集,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2000年他创作的《青春逝去不复返》、《相聚》入选2000年度中国最佳诗歌。诗人在艰难的境际里,在与疾病抗争中,竟然佳作迭出,受到中国当代诗坛的肯定。诗人的激情创作,与诗人把写诗视为生命不可分,与诗人把生命投入到与命运的抗争中密不可分。  2002年4月,诗人满含泪水,告别了居住20余年的福利院。54岁的郭路生回家了。  在百万庄的那间斗室,我拜访了诗人。一个头发花白、身着被洗得发白的夹克衫、旧军裤的汉子一脸笑容迎出来,他就是诗人郭路生。他体貌苍癯,举止清雅,看上去,精神非常好,脸上时时挂着笑,从他脸上还能看出苍苍岁月雕凿的印迹,他思维灵敏、说话幽默,眼神里有面对生活的那份坦然。现今,郭路生还保持住院20年来养成的习惯,清晨早早起床,在楼内锻炼身体,然后全神贯注修改写过去的诗稿;下午读点书,做些笔记,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都自己动手。他非常感激朋友们的无私关心。他说从住院到现在长达24年里若没有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就没有今天的郭路生,因此,他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两年前,郭路生与爱情不期而遇,找到了一个小他5岁的女友,两个人相亲相爱,生活上互帮互助,诗人的生活得到更多体贴和照顾,生活基本上有了规律,他们决心在人生的下半辈子结伴前行。他说,作家应更多关注农村、农民及大时代,作家要有服务社会的责任心与忧患意识。他要沉下心去,穷毕生之力实现他人生的再次跨越。(李胜 葛艳丽 吴宝防)

食指的诗篇七
《浅论食指及其诗歌》

第25卷第3期 许昌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Vol125No13 JOURNALOFXUCHANGUNIVERSITY No13,2006

相信未来 热爱生命

)))浅论食指及其诗歌

张凤超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漯河462000)

[摘 要]诗人食指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创作,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现代诗歌在当代中国的第一次复兴。他的诗始终贯穿着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的主题,具有浓重的/私人性0,同时又具有很强的韵律美,在新诗格律化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弥补了中国诗史一定时代在艺术方面的空白。

[关键词]食指;诗歌;主题;韵律美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24(2006)03-0055-02

但凡喜欢或读过中国当代诗歌的人,大都知道诗人食指。但是,翻开中国当代文学史,却又几乎找不到有关食指的内容,仅仅是最近几年才又重新/发现0了食指,尤其是1998年文友文学奖授予了食指,并在授奖辞中称/他在他

[1]

的时代里,独立承担了一位大诗人所应承担的一切0。第三届人民文学奖又授予了住在精神病院的食指和早在1989年就卧轨自杀的海子,使得此二人再次声名大噪。一时间,赞誉者有之,诋毁者亦有之,这也成了中国当代文坛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一、食指是一位填补历史空白的优秀诗人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11月出生于河北,早在十六七岁的青春时期,食指便写出了5海洋三部曲6、5鱼儿三部曲6、5相信未来6等三十余首为时代立言的好作品,这些诗歌不胫而走,在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中广为传诵,独领新诗之风骚。尤其是那首脍炙人口的、后来在知青中广为传抄的5相信未来6,那一行行从灵魂深处迸发出的琼浆,如寒夜中的一柄柄烛火,将千千万万灰暗的心灵照亮。诗人多多在5被埋葬中的中国诗人6一文中说:/就郭路生早期抒情诗的纯净程度上来看,至今尚无他人能与之相比。0诗人林莽说:/在我们空旷的精神世界中,是食指的诗歌为我们洒下了一线温暖的阳光。0

5食指的诗6一书的责任编辑王清平认为,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食指诗歌的出现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现代诗歌在当代中国的第一次复兴,他的诗直接影响和推动了稍后出现的北岛、舒婷等为代表的,后来被笼统称为/朦胧诗0的现代诗歌创作潮流。可以说食指的创作为一代诗人的崛起奠定了定向的基石,他被人们称为/新诗第一人0,毫无疑问,食指是一位填补了历史空白的优秀诗人。食指曾经说过:/人们评价我的诗歌时,总说六十年代的那些,这么做我非常不满意。我疯了以后,七八十年代写的那些诗更有价值。0[2]但是,历史地看待他的诗歌,我们不能不说,诗歌的质量与诗人在他所处的时代的地位是不能等同的。食指在七八十年代及其以后的诗歌尽管在质量上有新的提高,在艺术上也有新的探索和进步,但由于诗坛的纷繁变化,由于[收稿日期]2005-12-15

[作者简介]张凤超(1965-),女,河南临颍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他毕竟是一个注重内心的诗人,与火热剧变的时代有了隔阂,还有他的精神病院生活的局限,在人们的心目中和记忆里,食指还是铭刻在/四点零八分的北京0那个永恒的瞬间。在一片炙热的沙漠里,他的5相信未来6就是那一代人心中永远的绿洲。就像郭沫若之于5凤凰涅盘6、徐志摩之于5再别康桥6、艾青之于5大堰河我的保姆6一样,食指和他20世纪60年代的诗歌将永远紧紧连在一起的,无论什么时候,也无论将来食指再有什么样的辉煌,只要翻开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史册,他在那一页的光芒总是最抢眼的。 二、食指的诗歌贯穿始终的一个主题就是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他的诗/哀而不伤0,深得传统文化温柔敦厚的真传。尽管诗人历尽艰辛,但在诗中却没有太多的悲愤,没有颓废和激烈的反抗,没有晦涩和玄虚,而是充满了执著和殷切的希望。食指的经典之作5相信未来6[3](P10)创作于1968年,在那个阴云密布的时代,在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正如诗人林莽所称:/5相信未来6是一篇预言性的诗歌力作,当-文革.的迷雾使人们陷入迷茫与混乱中,人们为命运哀叹之时,食指以一个充满希望的光辉命题照亮了前途未卜的命运。0[4]尽管/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0,尽管/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0,诗人依然用/美丽的雪花0、/凝霜的枯藤0、/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0,用/孩子的笔体0写下/相信未来0,这首诗就是现在重读依然让人动心。食指面对的是令人几乎绝望的现实,可是他的内心深处却有着纯净洁白的美丽雪花、温暖漂亮的曙光、孩子般执拗憧憬的童心,他就是这样在一片灰暗阴冷的气候里,用对未来坚定的信仰,鼓励着自己也温暖着别人,永远在心中给未来留下宽阔明亮的空间,激励人们:/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0

度过劫波之后,随着新时期的到来,1978年,诗人再次焕发创造力,并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他热情地写下了著名的诗篇5热爱生命6[3](P92):/也许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0

5相信未来6在动荡的年代为人们的心中带来希望之光,使得诗人的创作跃上了第一个高峰,5热爱生命6则是他生命中的第二座里程碑。如果说5相信未来6是柔弱的火焰,5热爱生命6就是真正的光;如果说5相信未来6是浪漫的预言,那么5热爱生命6就是响亮的答案。从诗歌来看,诗人/疯0后仍头脑清醒,仍关注生活,亲切温暖地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永远保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感。 三、食指的诗歌具有浓重的/私人性0

他的诗歌总体上是内向的,直接指向诗人内心和灵魂深处。他始终坚定地对未来寄予希望,充溢着强韧的热爱生命的张力,更能深刻地打动人、鼓舞人、激励人。早期代

[3](P47)

表作5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6,现在的读者仍被深深打动。这首诗写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中,在知青中广为流传。在即将离开故乡北京的一刹那,作者的心灵突然受到强烈的触动,这种触动包括对故乡、母亲、文明的眷恋,也许还包括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0在/一片手的波浪翻动0与/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中0,诗人突然感到:/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0/妈妈缀扣子的针线0一句,是对唐诗5游子吟6的现实诠释,更深入的表达了作者的锥心之痛。

食指的诗歌有着高度的英雄气质,在孤独中透着坚韧。在5命运6中,诗人用/辗转飘零的枯叶0比喻人生,用/抽不出锋芒的青稞0比喻未来,敏感地预示了他们这一代人在特殊时代的命运,但是,诗人没有悲哀,没有绝望,更没有妥协,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宣称/愿为野生的荆棘高歌0。这种高贵和高傲的秉性必将给诗人带来厄运,即使如此,诗人也要/挣扎着爬进喧闹的江河0,因为/人死了,精神永不沉默0!这是一种基于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信仰,是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支撑诗人在人妖颠倒的年代顽强生存下来。

食指诗歌中最为激烈最具锋芒的,要数5疯狗)))致奢谈人权的人们6[3](P88)这首诗。也许是由于极左、恋爱、/反动诗人0等等生存中的诸多因素的长期压抑,诗人终于有了一次沉郁的爆发:/假如我真的成条疯狗/就能挣脱这无情的锁链,/那么我将毫不迟疑地,/放弃所谓神圣的人权。0诗人以/疯狗0自况,带有悲凉的自嘲的意味,但在自嘲的背后,是出人意料的纵身一跃:恨不能挣脱这内内外外、一切有形和无形的锁链,恨不能更广泛地漫游人间,更深刻地咀嚼人生!他说:/痛苦对于诗人是一种财富。而诗歌是释放和治疗。0[2]/身世如秋雨般凄凉,内心却落日般悲壮。0[2]食指终生表达着这份个体怆然的悲壮,他把痛苦变成诗章,向往着未来,描绘着希望。

四、食指的诗歌具有很强的韵律美

食指诗歌创作继承了新月派/理性节制感情0的美学原

则和形式格律化的主张,他坚持诗歌是/窗含西岭千秋雪0

的艺术,应该在形式上对音步句段(大体整齐,精炼,字句经得起推敲)和韵律(隔行押韵,尽量照顾平仄,朗朗上口)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他认为/电影有个银幕,电视有个荧屏,戏剧有个舞台,绘画有个画框,所有艺术都存在个形式

[5]

问题。在规矩方圆中驰骋纵横才是大家0。他的诗歌很讲究韵律,讲究形式美。即使生活本身是丑恶的、痛苦的,诗歌最终仍将是美的,给人以美感和向上的力量的。在这一点上,食指明显地区别于后来众多的先锋诗人,他对形式的坚守是坚定和固执的。以他的5相信未来6为例:/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0诗中每行有六个音步,这在汉语诗歌中(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是十分少见的,这样就使得诗句中承载的浓重的情绪,通过延宕的节奏逐步、缓慢地释放出来,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达到感人的效果。阅读中为了能够一口气将这样的句子读出来,读者不得不进一步拖延每一个音步所停留的时间,从而产生一种无限延长的幻觉,体会到其中声音的均衡、内涵的精美。同时,他的诗基本上都是四行一个小节、上下行之间音步的整齐对应以及象绝句一样的押韵,从整体上造成另一种时间和空间,将那些沉重负载的情感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人们可以触摸、可以观照的对象。在食指和谐优美的多音步格律中,原本是晦涩的东西得到澄清,郁结的东西得到释放。

食指认为:/就新诗发展到今天的情况来看,有个回归本土的问题,,新诗的发展在内容上要参照中国诗学理论的观点,才能健康向上,为人民所喜爱。0[5]他所说的回归本土和新诗需要中国诗学理论的指引,都是新诗如何借鉴古典诗词的韵律美、节奏美、形式美,以及新诗如何与中国读者审美心理、审美习惯相吻合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外来文化的结合问题。这一问题做好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作品才能够不断出现,中国新诗也才能够茁壮成长。他一直在实践着自己的信仰,也一直在探索着新诗中国化之路。他三十年如一日地对时代进行着人文关怀,隐蔽性地存在于中国诗史中,以自我为坐标,/在僻静荒凉的一角0,用记录式的笔法抒写历史,弥补了一定时代在艺术方面的空白,实现了艺术的多元化,他无愧于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参 考 文 献]

[1]伊沙.一个也不放过#到精神病院送奖[M].西宁:青海

人民出版社,1999.

[2]杨子.食指,将痛苦变成诗篇[N]南方周末,2001-05-25.[3]食指.食指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汪剑钊.中俄文字之交)))俄苏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

新文学#文革中的地下诗歌[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

[5]食指:新诗发展要回归本土[N].光明日报,2004-12-01.

[责任编校:孙向召]

Believeinfuture,ardentlylovelife

)))OnShiZhiandhispoems

ZHANGFeng-chao

(LuoheTechnicalandVocationalCollege,Luohe462000,China)

Abstract:ThecreationofShiZhi,apoet,inthemiddleandlate1960srepresentedthemodernpoetry.sfirstrenais-sanceinmodernChinaintherealsense.Thethemeofbelievinginfutureandloveforliferunsthroughhispoems.Be-sides,hispoemshaveatensepersonalcolourandstrongrhythmicbeauty.ShiZhi.sexplorationsofwritingthenewversefollowingtherulesandformsofclassicalpoeticcompositionhasmadeupforChineseepic.sgapsinarttoacer-tainextent.

Keywords:ShiZhi;poem;theme;rhythmicbeauty#

食指的诗篇八
《食指》

食指的诗篇九
《食指》

食 指

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头十七年与新时期的分野是以一位诗人在文革时期的崛起为标志的, 这位诗人就是食指。20 世纪60年代中期, 当主流诗人们还在遵命文学的旗帜下欢跃翔舞的时候,食指, 这位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天才诗人,就以他纯净的精神力量、坚韧的人格操守、严谨的创作态度写出了数十首记载所处时代的精神苦难、 展现个体的自由意志与独立精神的光辉诗篇,在充满空洞欢呼的红色颂歌时代,恢复了诗歌艺术难得的尊严与光荣。食指的崛起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大事件,他出现的意义就在于:分开了新诗创作失去自我与 表达自我的两个时代。他的诗歌上承新文化传统,下启朦胧诗运动, 代表了发轫于五四时代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歌在当代中国的第一次复兴, 并直接影响和推动了稍后出现的以芒克、多多、北岛、顾城、舒婷、江河等为代表的现代诗歌创作潮流。所以, 研究和探讨食指诗歌的诗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平

原籍山东,1949年11月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母亲是在部队行军途中生下他,所以父母给他取名路生。他自幼酷爱文学,刚上中学就迷上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波德莱尔和惠特曼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他曾师从著名作家何其芳,刚15岁他便开始创作《海洋三部曲》长诗。 文革前夕,在北京一些高干子弟中形成一个“文艺沙龙”——“太阳纵队”,发起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郭世英(郭沫若的儿子),还有牟敦白、张朗朗等,他们经常通霄达旦探讨当时敏感的一些哲学问题和文学观点,郭路生也曾出入这个沙龙,深受他们思想探索精神的影响。文革期间这个文艺沙龙被查禁,郭世英在1968年4月被北大的造反派“迫害致死”,张朗朗流亡南方,在好友王东白的本子上写下“相信未来”四个字。郭路生则以此为题,写出那首著名的诗《相信未来》。这首词藻华丽的诗明显受到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在当时知青中广为传抄、朗诵的诗的影响:高贵、坚贞、悲壮而又温情脉脉,所表达的那种夹杂着悲怆和忧伤的乐观旷达,传递出一代人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特定的精神状态:对前途的迷茫的希望和失望。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命体验和自我情感的体验,没有虚假的标语口号,抛弃了政治禁锢和意识形态的桎梏,从而恢复了诗的人性与文学性。

这年年底,和全国许多知青一样,他要去山西杏花村插队,这一时刻可以说让人永远铭记:1968年12月10日下午四点零八分,因为一首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凡是经历过的人没有不为此诗掉泪的。那时每天下午四点零八分都有一班火车把北京知青送走。当时的电影故事片显示了这样的情景:在火车徐徐离站时,知识青年从车窗中探出上身,脸笑得像打蜡的大苹果,人人手持红宝书,整齐地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而实际情景是车上车下哭成一团。有的学生被打成反革命,关在学校,连家也不能回,被工宣队直接押上火车。他们的父母抱着为他们备好的行李,来见最后一面,哭成了泪人。有的父母是剃了阴阳头的黑帮或反革命,被单位造反派押来见自己孩子最后一面。有的人当时就哭昏了,被抬到临时设立的急救台抢救。随着汽笛的拉响,哭声顿时变大,知青们冲向窗口,每个人都像郭路生诗中所描写的——哭喊着想抓住自己亲人的手,可是太挤了,已分不清哪只手是自己亲人的,只能任意抓住一只手,因为这是他们“最后的北京”。多少年过去了,每当读这首诗,许多亲历者仍有像诗中描写的“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的感觉。再没有人能像郭路生那样生动确切地写出当时的情景和气氛了。对在那次离别后失去父母亲属的或再不能回到北京的知青来说,那确实是“最后的北京”。

去杏花村的知青都尽力带去了各自的“珍藏品”,如外国名著、唱片及电唱机和手

摇留声机各一部,这些东西在当时都属于被禁之列。每天下工后大家分堆儿读名著、唱苏联歌曲。农村隔三差五地有电。逢有电日就用电唱机听唱片,无电日就用手摇留声机听,到处飘荡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流浪者》、《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把我们住的两排小农舍变成“文艺沙龙”了。但大家最感兴趣的事是听郭路生念诗。诗人朗诵诗歌的场地是破旧的砖砌厨房;厨房左侧是一个大灶和用木架支起的长条案板,大灶上方的窗户早就没了窗纸,右侧是一口大水缸及一副扁担和两个水桶。朗诵会都是在晚饭后,郭路生总是站在大灶旁,身着褪了色的布衣裤,背对窗外的黑夜,灶台上小油灯的微光映出诗人瘦长的身影。烧粥的大锅仍有余热,不断升腾出蒸汽。观众席在水缸和案板之间,座位是水桶、扁担和南瓜。郭路生通常选一些自己的旧诗来朗诵,有时也发表新作。最爱听并一遍又一遍要求郭路生朗诵的总是《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相信未来》,因为它们不仅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还表达了我们的感情。郭路生是唯一念诗能把大家念哭的人。一次他朗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当时的两个女生还没听完就跑出厨房,站在黑夜中放声大哭。这首描写知青上山下乡告别北京的惊心动魂的诗,以后在广大知青中不胫而走,广为流传。以后郭路生在山西汾阳插队时经常给知青们朗诵他写的诗,每次听到《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时,知青们往往泪流满面,因为它抒发一代人辉煌梦想破灭和苍凉青春的呼喊。

郭路生的诗很快如春雷一般轰隆隆地传遍了全国有知青插队的地方。“有知青的地方就有郭路生的诗歌”,他的诗不但在陕西内蒙广为传抄,还传到遥远的黑龙江兵团和云南兵团。于是,不断有人给郭路生写信。有索诗的,有谈诗的,有对诗的,更有崇拜他的女性写信求爱并寄来照片的,有些还是名人之女。郭路生还险些因为诗而大祸临头。据说有一个内蒙知识青年为投机政治,给中央写了一封信并附上郭路生的诗抄,说“当我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决心作脱胎换骨的改造时,竟有人写这种资产阶级的、消磨革命意志的诗„„”此信一直送到当时的“文艺旗手”江青手中。幸好江青看后只是轻蔑地说:“不过一个小小的灰色诗人而已!”就撂下了。没人能证实这段传闻,但足可说明当时郭路生的名声之大。

后来71年入伍,创作大量反映部队生活的诗。73年2月退伍,抑郁寡欢,北医三院确诊其为精神分裂。 关于食指精神分裂的原因,有多种说法:一说“文革”的极“左”思潮影响到部队,食指内心的理想与现实发生了极大的冲突;二说是因入党外调学校档案里有“文革”初期他因写诗被审查的材料;三说诗人恋爱受挫。75年病愈,与李雅兰(李立三之女)结婚,七年后离异。“文革”结束,创作《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又名《有这样的婚礼》,陈凯歌报考电影学院时曾以此诗为面试时的朗诵作品。78年再次焕发诗人创造力,并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90年进入北京第三福利院养病,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华人文化世界》以《一代诗魂郭路生》为题发表了林莽、何京颉、李恒久等五人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2001年,人民文学诗歌奖将奖颁给了两位特殊的人物,一位是食指,一位是海子。一位自杀者一位精神病人。很多年时间过去了,诗人的自杀与发疯,给人恍如隔世之感,甚至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著名作家蒋子龙认为:“现在的文人为什么自杀和发疯的少了呢?有外国作家这样解释:„现代社会里,文人艺术家们精神不健康者明显减少,原因是他们都变得很现实,不再像19世纪或20世纪上半叶的同行们那样为理想而奋斗,因此就少了许多苦闷和烦恼。‟又岂止是文人,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也同样变得很实际了,难得再有发神经病的。他们现在比较普遍的病是因养尊处优而过于肥胖。” 现在平静的享受生活,度过晚年。

二、文学史意义(可以更好)

食指早期诗歌的价值首先在于:在那个人们的政治热情被无限煽动、盎惑利用,人的精神自我普遍丧失的年代,诗人的作品表现出一定的自我意识的清醒。只有保持人的精神独立性,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拒斥极权政治,尤其是反动政治对人性的异化。只有人各葆有其坚强的自我意识,整个民族才能不陷入盲从与混乱之中。在当时的政治阴霾下,诗人写下了坚定有力的“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的诗句。诗人清醒地认识到“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拔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历史的发展清楚地印证了他的预言。只有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才能保持诗的文学自觉。 到了朦胧诗论争时期,是“人的觉醒和诗的觉醒,人的解放和诗的解放”的时期。这时朦胧诗人们仍在呼唤人的“自我”意识。 “他(朦胧诗人们)打碎了迫使他异化的模壳,„„相信自己的大脑和神经,相信自己应作为自己的主人走来走去。 ” (顾城语)食指是他们的先导。

食指早期诗歌的价值还在于:他的诗艺也启发了后来的诗人们。相对于后来的朦胧诗人和新生代诗人,食指的诗风是相对朴素的。但他也用到了使用幅度并不大的象征、变形等手法。由于整个国家长期处于文化封闭状态,以及当时社会状况原因,食指接触和可利用的文学资源很少。但另一方面,这恰恰说明他的新的诗歌意识和技巧既不是对传统手法的继承,也不是对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简单模仿,甚至很难说是借鉴,而是从自身流淌出来的歌唱自由的青春生命之歌。他的作品不是依据某种理念或文学模式创作出来的,因而显得异常真实、真诚和可贵。

食指的后期诗歌也自有其价值。他的后期诗歌创作虽然未发生象继起的朦胧诗人后来所发生的明显的现代主义转型,但也“显得沉稳和有更多的哲理意味” 。他的诗在完成了早期的历史性使命后,又向深处开掘,回顾和沉思痛苦,思考诗人的责任,探索生命本真,直面死亡,等等。

三、创作道路

食指的创作道路食指曾这样概括自己诗歌创作道路的三个阶段:年轻的时候比较忧郁和优美;后来疯了,写的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比较愤怒比较火;到后来进福利院,这之后比较沉静,带有哲理性,这个概括是真诚而清晰的。

早期作品从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 诗歌忧郁而优美: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 相信未来!这首《相信未来》是食指最广为人知的早期代表作,它准确恰当地传达了一代人的初步觉醒, 以人的尊严、权利、自由和对未来文明事物的瞩望为其内核 以忧郁的激情 不带摧折性的工稳语感 单纯明净的物象为其形体 诗没有暴烈的呐喊与哭诉 而是将视线投向人性和审美的 未来 食指的可贵在于 他不采取以恶抗恶的宣泄 他理解到任何形式的话语暴力 都有违人性 美与文明 因此 这种纯洁 柔韧自尊 高傲的人性立场和较为纯正的艺术语言 可以说是调整了一代人的情感。

诗人患病之后的作品从70年代中期至90 年代中期。诗歌苍凉 愤怒和自省。“受够无情的戏弄之后 我不再把自己当成人看 仿佛我成了一条疯狗 漫无目的地游荡人间,我还不如一条疯狗 狗急它能跳出墙院 而我只能默默地忍受 我比疯狗有更多的辛酸”。从上述诗句可以看出,这一阶段食指诗歌从经验状态上呈现出更多的苍凉 愤怒 决绝 自省等复杂成分,从表意到抒情 从语句到结构 都呈现出极为清晰甚至极为理智的特征 此期间的代表性作品《热爱生命》、《归宿》、《在精神病院》等大多有着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和化苦难的生命为艺术的神奇!。

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是食指诗歌创作的第三个阶段:诗歌境界开阔,简洁清明!世纪初(02年),食指走出精神病福利院,从精神和身体状态上看 历经痛苦磨难的诗人

终于接近甚至抵达了较为明静平和的港湾。诗歌创作境界更为开旷,意象更为简洁,语调在一如既往的沉郁顿挫中显得更为自如。这个阶段 诗人处理的题材集中在由个人命运引发的对时代命运的感悟、对新的历史语境下的义利之辨。诗人的使命意识体现在拯救和挽留人文精神以及对往事的回忆、 对孤独、衰老的哲思等方面。“化苦难的生活为艺术的神奇,净化被金钱异化的魂灵。如此,我便没有虚度,自幼追求艺术的一生。”这首诗歌可以看做是诗人的自勉。

四、艺术特色

一、觉醒与感伤并存的情感模式

无论是在六七十年代那个充满政治口号的赞歌与颂歌时期,还是在八十年代实验之风席卷全国的风潮中, 食指都以独立、自由人的精神歌唱着。他的诗, 真实地记录了由红卫兵走向知青的那一代人觉醒的心路历程,以及个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追求, 真诚地表达了青春的追求、 困惑、 痛苦、 失落以及不悔,自觉地担负起了时代的代言人、 青年的号令者身份。通览他的诗作,我们可以发现, 虽然他有觉醒后无路可投的压抑和痛苦,但在压抑和痛苦中他仍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他的诗总是愤怒与感伤相伴随, 他的觉醒始终受到光辉理想的投射,他永远把对未来的信任和向往包匿在人生的喟叹中。而最足以体现他的觉醒与反叛意识的当属《疯狗》,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被政治神话愚弄的耻辱感以及对这种愚弄幡然醒悟的清醒与愤怒:“受够无情的戏弄之后, 我不再把自己当成人看, 仿佛我成了一条疯狗, 漫无目的地游荡人间。,,假如我真的成条疯狗,就能挣脱这无形的锁链, 那么我将毫不迟疑地 放弃所谓神圣的人权。” 这样大胆、直露的诗在当时的政治语境中是惊人的, 悲伤中透出一种凛然的力量。可以说, 食指的诗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追寻真理与理想的青年们充满热情的向往、 遭受挫折后的彷徨、苦闷中的觉醒振作的精神履历。

二、向内转的情感走向

他的诗歌总体上是内向的, 直接指向诗人内心和灵魂深处。正是他, 在 60 年代中期, 最早把真情和自我带入诗歌,让自我不再成为单纯的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也不再是高昂虚飘的大我虚假的欢歌笑语的负载, 而有着生动鲜活的内蕴。存在于他诗歌中的自我,充满了使人性沦丧的非人时代的愤怒,充满了对个人命运的痛苦咏叹,充满了青春的绝望和觉醒后的尖锐的话语抗争。在颂歌泛滥的时代, 食指率先勇敢地站起来, 唱出了自我真实的声音。他以他的诗句向人们表明: 艺术不再是工具,而是人的自由意志与独立精神的体现。而存在于他诗中的大我也不再是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的简单抄袭, 不再是莺歌燕舞、笙歌处处的虚幻假象,而是张扬着强烈愤怒的个性和对社会具有攻击性的精英意识。在当代诗歌中, 他第一次摆脱了大我的桎梏,把情感定位转向自己,转向内心的失落状态,从而使一代红卫兵与知青通过食指的诗,得到了经验与情感的自我认定。白洋淀诗群的重要成员宋海泉在他的文章中谈到食指时, 就表达了这样清醒而准确的认知:“有人评论郭路生为‘文革诗歌第一人’,应该说这是一个恰当的评价,是他使诗歌开始了一个回归:一个以阶级性、 党性为主体的诗歌开始转变为一个以个体为主体的诗歌,恢复了个体人的尊严, 恢复了诗的尊严。

三、革命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相结合的诗歌风格

在食指的诗歌中, 思想情感上的先锋性、 反叛性与艺术形式上的传统性、保守性构成了他的诗学悖论。不过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食指诗歌的特殊风格: 散发出一种革命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紧密结合的气息。

思想情感上的先锋性与反叛性集中体现在他诗歌意象的选择上。食指在表达他的情

感与思想的时候,并不是空洞抽象的阐释, 更多的是借助生动、 新颖、鲜明的意象来暗示。他的诗歌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创造使主观情感客观化的新颖蕴藉的意象来对抗十七年诗歌中的浅白直露。食指认为写诗要为感觉寻找一个形象 , 通过形象让人感觉到这颗心。为此他偏好在诗中大量铺排意象, 将自我的崇高人格、激烈情感渗透到客观对象中。在意象的择取上,他突破了十七年诗歌中围绕工人、农民、士兵选取颂赞或暗示性意象的樊篱,丢弃了惯常使用的红日、红旗、青松、风暴、海浪、山峰等崇高意象,更多注意从日常生活中择取意象,体现出对神性的反叛,对世俗本真的回归。而且食指诗歌意象创造的魅力在于他不过多申诉纯粹的个人苦痛, 而着力于表现普泛的沉落灵魂的呼喊,并以真率朴素的态度对未来作积极的向往。例如他的《相信未来》就将蜘蛛网、 灰烬的余烟、美丽的雪花、深秋的露水、凄凉的大地、涌向天边的排浪、孩子的笔体这些意象进行有意识的组合,一扫旧诗歌好择取高大显著意象的窠臼,给读者带来与以往诗歌截然不同的感觉。由于有敏感尖锐的思想与执着昂扬的情感的渗入与照耀,食指诗歌的许多意象都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而食指在艺术上的传统与保守表现最明显的是诗歌形式上的整饬。整饬是中国诗歌一以贯之的形式传统,也是新诗得自古典诗歌最显著的精华。食指自觉地沿袭了这种传统,他主张:诗要写得像宗白华说的:新诗要像古典诗那么美,这才叫中国诗。为此他特别注意诗歌的建筑美和音乐美。他的诗歌基本上遵循了格律诗的规范,格式对称,变化不多,基本是四行一节,讲究节与节的均齐,句与句的和谐。而且,他的诗歌尤其注重押韵。这些都鲜明的体现出他诗歌与古典诗歌的联系。

郭路生的诗并不意味着现代诗歌的开始,但是他为文革政治抒情诗,画上了最后的句号。不错,食指的出现,确实宣告了文革时代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自我迷失的政治抒情诗的终结,也同时标志着凌厉张扬、自我凸显的新的政治抒情诗的崛起。他以他丰富的精神思索和不惧强权的锐语,构成了红卫兵和知青时代的文化象征, 并以他的直觉、 经验、真情,以及独立的自由意志与高贵的人格力量构筑了一套崭新的诗歌话语, 后来的朦胧诗人带来了新的诗歌范式,从而使新诗在朦胧诗人手中实现了最终的现代转型。

食指的诗篇十
《食指《相信未来》》

食指《相信未来》

但凡喜欢或读过中国当代诗歌的人,无一不知道诗人食指。有人说,食指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食指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更有人不乏景仰地把诗人食指称为一代诗魂,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地影响、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出生于山东朝城,生长在一个正统的革命干部家庭里,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了他,起名路生。小学时就热爱诗歌,20岁时写的名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阿城插队内蒙古时托人抄录了食指的全部诗作;陈凯歌考电影学院时曾朗诵食指的《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1973年食指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入北医三院就医。出院后继续写作,1978年再次焕发创造力,并首次使用食指笔名(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损伤不了诗人的健全人格)。1990年至今在北京第三福利院接受治疗。2001年4月28日与已故诗人海子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著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食指的诗》。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出生于山东朝城,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所以起名路生。 1955年:七岁的郭路生入学,三年级时写下第一首诗:“鸟儿飞上了树梢,三八节就要来到。在这愉快的节日里,问一声老师阿姨您好。”

1964年:初中升高中的失利,让他初尝人生磨难,知道未被录取,第二天头上突然长了许多白发。

1967年:去农大附中途经农田,见到一条沟不叫沟、河不像河的水流,两岸已冻了冰,只有中间一条瘦瘦的河水,联想到见不到阳光的冰层之下,鱼儿(包括自己)在怎样的生活。写出《鱼儿三部曲》第一部。

1968年:创作黄金年,代表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1969年:与21名北京知青落户杏花村插队。有意锻炼自己,当时十分工值一元一角,那年他挣到了二百元。

1971年:在济宁入伍,创作大量反映部队生活的诗。

1973年:2月退伍,抑郁寡欢,北医三院确诊其为精神分裂。

1975年:病愈,与李雅兰(李立三之女)结婚,七年后离异。

1976年:“文革”结束,创作《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又名《有这样的婚礼》,陈凯歌报考电影学院时曾以此诗为面试时的朗诵作品。

1978年:再次焕发诗人创造力,并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

1990年:进入北京第三福利院。每天擦楼道,洗餐具,保持最低的生活费,抽低价的烟。

1992年:获荷兰诗歌节和英国一所大学邀请,因身体原因未成行。

1993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五月出版《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

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华人文化世界》以《一代诗魂郭路生》为题发表了林莽、何京颉、李恒久等五人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1968年底,在毛泽东的指示下,全国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1700万青年学生先后离开城市,来到边疆和农村,这其中绝大部分是“文革”初期积极投身于运动的“红卫兵”。艰苦的生活环境、背井离乡的惆怅和一辈子扎根农村的忧虑,在这种幻灭感和挫折感下,知青们开始用文字来倾吐心声。数量最多的是诗歌,这意味着,“文革”中的“地下文学”,其主干是“地下诗歌”。

当时,流传最广的一首诗,大概就是 郭路生 食指的《相信未来》。政治运动摧毁了一代人的梦想,那似乎是一段的看不到明天的枯萎期、也是热爱生命,力争自由民主的人们,在逆境中重新思索人生价值的特殊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惊醒和呼唤的作用。其中也渗透着强烈的公民意识和道德热情,面对“文革”期间的文化专制主义,给以有力的抨击,和抗议。

郭路生一首《相信未来》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在中国大地不胫而走,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但是在那特定的年代也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殉道者的命运。

《相信未来》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在中国大地不胫而走,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但是在那特定的年代也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殉道者的命运。江青读到了《相信未来》,为诗歌独立不羁的个性所震惊、恼怒。她一定要找到“相信未来,相信生命”的“反动”诗人。诗人自己回忆:“1969年,我下乡第二年回来,„四三派‟的人回来聚会,要我去。我给他们背了几首诗。那些诗他们要走了一些,作为一个动态写进报告里,给了上边。江青说,这是一个灰色的诗人。江青又说„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你不歌颂文化大革命,不相信现在相信未来,这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于是,一顶反动诗人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年仅十九岁的郭路生头上。厄运降临了。诗人曾被严格审查、批判。但在阴云密布的时代,这首诗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人字里行间。

郭路生生长在一个正统的革命干部的家庭里,就在他受到一个又一个打击之后、就在他比常人更先看到了整个社会都在被一种政治所扭曲并在他的诗中抒发着强烈的不满之时,他对国家还是不改初衷的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蜘蛛网——黑暗势力,陈旧贫穷)(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生活贫困)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铺平失望的灰烬”——抛弃失望;但保持乐观)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美丽的雪花——纯洁美好)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葡萄化为露水”——青春逝去)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情感失落;内心的失落)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又孕育着新的希望)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撑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比喻的精妙所在

手指——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

手掌——托起太阳的大海用孩子的笔体写下:

笔杆——海上现出的曙光“相信未来”

面对困难,信念更强,豪情更浓——表明信念)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的)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作品由“我”转向了“她”——未来,从未来看现在,现在就变成了历史,诗人期待的是后人的“睫毛”与“瞳孔”能拨去历史的尘埃,不在乎“腐烂的皮肉”而要挺直“我们的脊骨”,等待历史“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尽管有“迷途的惆怅”,有“失败的苦痛”,但历史不可抹去,未来一定光明。

未来的人一定能看清历史,辨明是非

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相信未来

脊梁不断,历史自有公正评价)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最后一节,诗人放弃了意象的转换,直抒胸臆,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着和热烈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这一节句式短促有力,节奏也明显加快了,它是作品内在情绪的必然发展,也是其理想与信念的升华。

发出呼唤,为未来战斗——决心奋发)

1968年 北京

意象分析:

天边的排浪:象征着时代的暗流。 以作者当时的心境(1968年),可理解为时代的潮流曙光:象征希望。 以当时人们所处的文革环境,内心是比较灰暗的。文革期间几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空白期,然而民间的创作却顽强地生存着。食指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民间诗人,一位填补了历史空白的优秀诗人。

诗一开头就用“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等几个意象,给人们描绘出了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无论是经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会在心底涌起苦不堪言的强烈感触。而诗人却“用美丽的雪花写下来:相信未来”,“雪花”既象征纯洁、质朴,也传递着清楚、明了的意识;把不屈于现实的坚定,表现得格外真切:这是从艰难生活中升起的信念!

第二诗节,用“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鲜花”“别人的情怀”“凝露的枯藤”写出了生命由鲜亮而黯淡,由热情而失意,由饱满而枯竭的经历,激起了人们对人生中一切失意、落寞、不快的联想,而诗人“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来:相信未来”的人格力量又不能不强烈震撼每一个人的心灵:这是从人生苦难中升起的信念!

第三诗节,“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撑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力量之大,范围之广,气势之猛,表现了诗人的满腔豪情。“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一句,把“曙光”比拟成“笔杆”,富有想象力,“用孩子的笔体写下来:相信未来”,表达的是诗人的真挚和坦诚思想:这是由真实内心升起的信念。

这三个诗节,一咏三叹,“相信未来”就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奏出了诗人心底的最强音。在那个阴云密布、精神痛苦的时代,《相信未来》在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我想,那个年代过来的大多数知青也可以说是一代人,在任何时候重读《相信未来》都依然会怦然心动!食指“相信未来”,那种残忍的、固执的、痛苦的、伤痕累累的相信,就是一个人在痛苦现实中对未来坚定不屈的信念。也是这首诗最为动人的内核。

这首诗如果只有前面的三节,还不足以表现食指深刻的思想,而接下来的三节,食指将自己对“未来”的“相信”和对人类的清醒认识结合起来。

首先,诗人相信 “未来人们的眼睛”能“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睫毛”“瞳孔”两个意象承“眼睛”而来,形象地描绘出未来人思考的神情,而“拨开”和“看透”又歌颂了人类智慧的伟大,诗人“相信未来”的原因就寄托于这思考的形象中。

其次,诗人不在乎人们对我们肉体和经历的褒贬。“腐烂的皮肉”“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三个具体的形象或神情,传递着现实人们的种种苦态;“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四个细节,呈现出人们对过去历史种种评价的表情,形象传神,用笔精当。

再次,诗人坚信未来“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脊骨”就是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中体现出来的不屈的信念和精神。这三节,曲折地挖掘了人类内心深处对未来的共同信念,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诗人才毫不怀疑地“相信未来”,并且“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诗的最后一节,用热情的呼告,满怀激情地鼓舞人们“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诗以无可反驳的气势,无所畏惧的精神,向苦难的现实宣战。对“未来”的信念像大海上的太阳那样喷薄而出,强烈地震撼着每一读者的灵魂。

艺术性评析:

全诗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诗人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通读该诗,虽然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撼人心魄的信念——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

热爱生命

食指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地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物是人非诗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