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经典浪漫主义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8    阅读:

经典浪漫主义诗篇一
《以诗论诗_英国经典浪漫主义诗歌解读》

2003年7月2003年 第4期外国文学

ForeignLiteratureJul.2003No.4,2003

以诗论诗———:“以诗论诗”的现象,它主要表现在对诗人灵感来源、、想象力、诗人的主体地位以及诗人与读者关系的探讨。本文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试图得出以下结论:浪漫主义诗人对自然的看法是不一致的,这给我们提出了文学史的重新书写问题;浪漫主义诗人以诗论诗表现出来的创作焦虑和工业化密切相关;他们的艺术良心和使命感使我们感觉到“以德治国”离不开高雅文学。

关键词:浪漫主义 以诗论诗 自然 灵感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5529(2003)0420042207

  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存在着一个“以诗论诗”的现象:在布莱克、华兹华斯、柯尔律治、雪莱和济慈等每个人的主要诗作中,都有一首或几首关于诗歌创作的诗。应该说“,以诗论诗”这一现象并不为浪漫主义诗歌所独有,比如,在较早的古希腊罗马诗歌和浪漫主义之前的新古典主义诗歌中,都不难找到类似的诗歌。然而,浪漫主义诗歌所探讨的问题却常常被读者忽视。它们主要探讨诗人灵感的来源、灵感危机、想象力、诗人的主体地位以及诗人与读者的关系等问题。本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这些经典诗歌的解读,并且希望借此获得关于这些诗歌以及浪漫主义本身的一些新的认识。

关注的自然、民主和自由等问题那样明显,多半是潜藏于字里行间,又不是任何一个诗人永恒关注的主题,所以恐怕只有细心的、训练有素的读者才会发现

(Tyger”)、它。其实,布莱克的《老虎》“华兹华斯的(LinesComposedAFewMilesuponTin2《丁登寺》“)和(ThePrelude”)、ternAbbey”《序曲》“柯尔律治的(KublaKhan”)、(The《忽必烈汗》“《老船夫咏》“)和(Dejec2RimeoftheAncientMariner”《抑郁颂》(OdetotheWesttion:AnOde)、雪莱的《西风颂》“)、(OdeonAnGrecianWind”济慈的《希腊古瓮颂》“)和(OdetoANightingale”)等都是关Urn”《夜莺颂》“

于诗歌创作的诗。它们是诗人们诗学理论的载体。下面,先让我们从上述诗歌中选出一首———布莱克的《老虎》———来看看为什么它是一首关于诗歌创作的诗。

《老虎》一般被公认为是象征性很强的作品,它好像一部晦涩的现代诗常常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评论界过去一般倾向于认为它是写法国大革命的,因为该诗出版于法国大革命之后不久,加上诗中还充满了诸如“火”、“铁锤”、“锁链”、“熔炉”和“矛”

一、一个“以诗论诗”的现象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诞生200年来,人们一直由于它关注自然、关注工业文明早期的社会矛盾,讴歌自由、民主和平等而喜爱它,对它的解读也大致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浪漫主义诗歌中存在着一个“以诗论诗”的现象。长期以来我们对它一直视而不见,主要原因在于它作为一个隐含的主题并不像诗人们所

杜维平 以诗论诗———英国经典浪漫主义诗歌解读

等和革命有关的意象,老虎理所当然被当作强大的革命力量的象征。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歌颂造物主的伟大。该诗确实对造虎者表示了敬畏“:什么样不

①朽的手或眼睛/能够构建成你那可怕的对称呀?”

的美学观点一脉相承。或者说,布莱克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伯克以散文形式所表达的东西。伯克在他

(PhilosophicalIn2的《对崇高与美的哲学思想探源》

quiryintotheOriginsofOurIdeasontheSublimeandtheBeautiful,1756)一书中认为,未经驯服的力量是

事实上,该诗文本为我们提供了第三种解读它的可能,那就是,这首诗酷似一首谜语诗,是写《老虎》这首诗创作过程的。按照这一思路“,老虎”则指《老虎》这首诗。它在夜一样漆黑的丛林(象征无意识)

(burningbright)则指这首诗在诗人无里“晶光铮亮”

崇高的,因为“它从阴郁的森林中,从充满吼声的荒

⑤野中以狮子、老虎、豹或犀牛的形式向我们走来”。

二“、以诗论诗”有趣的是,。灵感的丧失,在《西风颂》《、忽必烈汗》、《老船夫咏》《、丁登寺》和《夜莺颂》等诗中,几位诗人都痛苦地谈到了这一问题。

同布莱克的《老虎》一样《西风颂》,一般被认为是写法国革命的。作为“破坏者和保护者”的西风是法国革命的化身“,因为革命在人们心目中就是破旧立新:毁灭旧的陈腐的社会因素以便使新的事物产生。这种解释完全与众所周知的雪莱的气质和政治信仰一致,而且诗中的细节似乎也证实了这一

⑥然而该诗文本也承载着另一层涵义:雪莱随点。”

意识中形成。而那具有不朽的手或眼睛的铁匠则是布莱克本人。其实,这首诗在节奏上的轻重缓急,常使人联想到铁匠造虎的过程,而那铁锤的敲击声何尝又不指涉该诗本身的节奏肌理呢?淘气的诗人,?,②者。

里的《老虎》这首

诗。以前曾有人讨论到既然he(他)指上帝,那么,字母“h”为什么不大写,其实显而易见,其原因就在于它指的是布莱克。布莱克为自己能写出《老虎》这首诗而自豪,也佩服自己敢于构建出“‘你’那可怕的对称”。在这里“,可怕的对称”表面上是指老虎身上的花纹,实际上则是指《老虎》这首诗形式上(共6个诗节)的对称性。从这句话里布莱克的诗学理论依稀可辨。

布莱克是反新古典主义的。新古典主义所张扬的清晰、对称、理性等构成崇高艺术的标准是布莱克

③所不齿的。他无意于“对白痴来讲很清晰的东西”

着年龄的增长才思枯竭,他渴求西风使他灵感再生。该诗的前3个诗节分别写西风对陆地、海洋和天空的威力。仅从第一个诗节我们便可以看出,雪莱把西风神化了,它已不单单是“秋之生命之呼吸”,更是一个“看不见的存在”,它被大写,被叫作精灵,既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想到它就是上帝。在陆地上它破坏腐朽的东西,孕育新的生命;在天空中它呼唤雷霆;在海洋里它惊扰了地中海的夏日梦,连大西洋也为之惊骇。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西风被神化,在浪漫主义诗歌里是自然而然的事,因为在中世纪天上的神是万物的主宰,到了文艺

而醉心于朦胧的艺术尝试;他也无视古典主义诗人对美的种种规范而敢于标新立异;他抛开了理性,让

④想象构成自己“作品的本质”。《老虎》这首

18世纪

的诗歌酷似20世纪的朦胧诗这一点就说明了它是与充满格言警句的新古典主义诗歌相对立的,是想象力的产物,而诗歌从头到尾使用的四音步扬抑格双行体取代了新古典主义诗歌所规定的五音步抑扬格的英雄双行体。不仅如此,每个诗行的第四个音步还不完整,这在新古典主义诗人那里显然并不美。但是布莱克似乎不在意追求美,他更专注追求一种崇高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一种恐惧,这也就是为什么跃然纸上的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老虎,而这老虎之所以叫人望而生畏则又是为了唤起一种崇高的情感。崇高在布莱克看来是高于美的。它可以唤起愉悦。这一观点是与当时流行的新古典主义观点相悖的,不过却是与艾德蒙德・伯克(EdmundBurke)

①WilliamBlake,“TheTyger”,TheNortonAntholo2

gyofEnglishLiterature(Vol.2),ed.M.H.abrams(W.

W.Norton&Company,Inc.,1986),p.41.本文所分析诗歌均出自该书。

②在19世纪,诗人一般将读者也认作羔羊,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把阅读当作一种宗教活动。

③“TheTyger”,p.81.Cranston,TheRomanticMovement(BlackwellPublishers,1994),pp.49250.

(北京大学出版⑥辜正坤主编《世界名诗鉴赏辞典》

社,1990),第979页。

④Ibid..⑤Maurice

2003年                   外国文学                   第4期

复兴时期是地上的人主宰万物,而浪漫主义诗人则让介于天和地之间的风统领万物。而到了第四节诗人说,由于“时光的重负”“,我”跌在人生的荆棘上疲惫不堪。而该诗节开始的虚拟语气的运用则表明诗人想受西风影响的强烈愿望:他甘作一片落叶、一朵云彩、一层浪,希望自己成为西风的里拉(lyre)像森林一样奏出美妙的音乐来。到了最后一个诗节诗人愿与西风合二为一以获得神力,并且让西风把“我”腐朽的思想扫出宇宙以激发新的生命,把“我”的话传给整个人类,并通过我的嘴向沉睡的大地吹响预言的号角。在这一诗节里诗人用了很多同灵感和再生有关的词,就连最后那句常被传诵当作革命胜利的预言的话———“噢,风啊,/如果冬天来了,会远吗?”也和灵感有关。感的春天,他。(捕捉到那阿比西尼亚女孩的乐曲和歌声。否则,他就会把那座宫殿建在空中而不是地上,叫所有人欣赏。虚拟语气的使用表示出诗人强烈的无助感。然而,正是因为这样,这首诗成了残篇。不过,柯尔律治的失败却是这首诗的成功!他自己恐怕不会料到这一点。

济慈的《夜莺颂》也是一首以诗论诗的作品。它表现的是诗人灵感丧失的痛苦。诗歌刚一开始,济慈便说“:我的心在痛。我的感官/倦怠麻木了,”为所以他。。那?它是灵感的世界。在这里“,月亮女王坐在她的宝座上

/周围簇拥着星光灿烂的仙女”。月亮是想象力的象

《忽必烈汗》是关于诗体的诗论,认为它张扬“浪漫主义表现说,反对墨守成规的新古典主义诗歌,呼唤诗歌创作的新的理论的出现”,①但是论据欠充分。其实,跟《西风颂》一样《忽必烈汗》,也是写诗人灵感枯竭的,而这一想法只是通过梦的隐喻来实现的,也是需要读者对它进行“梦的解析”才能发现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从心理主义视角来分析这首诗并不牵强,国外早已有人把柯尔律治当成心理学家了。他的传记作家贝特(W.JacksonBate)就说“: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他

②比有史以来的任何一个人都睿智。”不仅如此,他

征,它是灵感的基础,而女王身边簇拥着的仙女“星

(starry)则使人想到灵感的火花。诗人这里光闪闪”

则没有光,他始终没有进入夜莺的世界。他只是在想象中进入了,回到现实中来,发觉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并抱怨“幻觉骗人的招术并不高明”,因为他毕竟回到现实中来了。他发觉夜莺的歌声穿过墓地,越过静静的溪流,升上山坡,就是不光顾他,这使人想到在《忽必烈汗》中,柯尔律治无法捕捉到阿比西尼亚女孩歌声那一幕。所以夜莺的世界是诗的世界,是灵感的世界。《夜莺颂》不是写死亡的。如果说写死亡也只是写灵感的死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浪漫主义诗人在谈到灵感丧失的同时,也谈到了灵感来源的问题。在诗中,他们企图以不同的方式获得灵感,而对灵感源泉问题的思考则实质上反映了他们不同的自然观。可以说,在浪漫主义诗人那里,关于灵感的获得这一问题只有雪莱才认为自然是灵感的唯一源泉,这在以上对《西风颂》的分析中已见一斑,在此不作赘述。而在其他诗人那里,灵感的获得尽管都与自然有很大关系,但是自然已经不是一切了。

华兹华斯认为,自然在幼稚的浪漫主义诗人那里才是一切。诗歌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产生的。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思想的基础,但是大脑才是最

还认为《忽必烈汗》就是被作为“探索心理的作品”而

③发表的。《忽必烈汗》是对一个梦的记录这一事实

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可能是怕读者疏忽这一点,柯尔律治给该诗起了一个副标题“:或者梦中的一个幻

(oraVisionofaDream.AFragment.)但像,未完。”

是读者对这一重要事实仍是熟视无睹,也难怪他们多次谈起这首诗都说它多不连贯和不完整。如果我们用心理主义批评的方法就会看到,该诗充满了性意象,如:忽必烈汗(国王)、逍遥宫、洞穴、喷泉等。而从第12行开始到第28行所描写的就是一次损耗精力的性经历。在这次性经历中“,一股强大的喷泉”总是在那个“深深的、浪漫的裂缝中”喷射。而它形成的那股强大的喷泉同时也是诗的灵感的源泉。在这首诗里性总是和创作连在一起,显而易见,这也是和弗洛伊德的理论不谋而合的。如建逍遥宫,也指诗的构建,而强大的忽必烈汗则与诗人相对。总之,由于灵感丧失殆尽,柯尔律治也无法在心中重新

①蔡新乐等《:〈忽必烈汗〉———以诗论诗的杰作》,

《南都学坛》1992年第1期,第63264页。

②W.JacksonBate,Coleridge(HavardUniversity

Press,1989),Prefacexi,p.75.

③Ibid..

杜维平 以诗论诗———英国经典浪漫主义诗歌解读

主要的,它可以创造自然。诚然,华兹华斯写了不少吟咏山水自然的诗,但是这绝不是他写作的目的,他自己也说,不是自然而是“人的大脑才是我要关注

①的、是我歌唱的主要范围”。他的诗作《序曲》和《丁

华斯难忘的总是“人性寂静悲伤的音乐”。

和雪莱一样,柯尔律治也认为风可以给他灵感。

(TheEolianHarp”)中表达这是在会话诗《竖风琴》“

的。只是柯尔律治并不像雪莱那样靠强劲的西风给他灵感,对他来说微风(breeze)就足够了,尽管竖风琴这一有灵性的乐器是由自然弹奏的,但是只要天籁有声,竖风琴便会奏响。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

④上它已经是诗人大脑的类比物了。“微风轻拂处,

登寺》是他关于灵感理论最好的脚注。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后者。

《丁登寺》是一首很难懂的诗,它包含了太多、太复杂的东西。正如它是一首戏剧性独白诗这一点常被人们忽视一样,它记载着有关诗歌创作的内容,人们对它也是视而不见的。在这首诗里,自然已经不像《西风颂》中那样被神化了,尽管诗人依然尊敬它。只有在童年,自然对他来讲才是“一切中的一切”。它只不过是为诗人提供了思想的粮食,的景致可以为他将来的岁月,。“这些美丽的形式)/在我懒散的时光里/产生/从血液流到心脏/甚至流到我更加纯净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这就是诗歌产生的过的大脑。”

沉默寂静的空气/。”柯尔律治认为寂静产生诗,,tran2

)“富有智性

,又是所有人的上帝。”或者说微风之所以重要是它可以带来一份沉静的愉快心情,而愉快的心情总显得更重要。从这种意义上说,微风也并不能对诗歌产生太大影响,它产生的是内心世界的东西。这一点,在《抑郁颂》中显得更重要了。

在《抑郁颂》中,风琴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这从诗歌题辞———选自《帕特里克・斯宾塞先生歌谣》中预言暴风雨到来的那个诗节———便可以看出。但是题辞本身也容易引人误入歧途,对该诗产生误读,以为诗人正等待这场风暴的到来给他灵感。阿布拉姆斯就犯了这样的错误,⑤他受题辞的误导误读了虚拟语气。而诗人希望的却是这场风暴平息下来“:它要是产生在山上该多好呀!”因为“我不能寄希望于外在的形式来获得/激情和生命,它们是源于内心世界的”。在柯尔律治看来,人是不能从自然中获得什么的。“我们只能获得我们付出的,/自然只生活在我们生命里。”自然的景观算不了什么,诗人坚信,只要诗人能看得比普通大众更有洞察力,那么“,心灵自身一定能产生/一线光、一份荣耀、一片发光的祥云/笼罩大地/心灵自身一定能发生/一种甜美而富有生命力的声音/关于生命力和构成(ele2

①“TheTyger”,p.8.

②“AdvertisementtoLyricalBallads”,SelectedPoemsandPrefacesbyWilliamWordsworth,ed.JackStillinger

程。这不是一般文学史书中所解释的“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但是,它正是华兹华斯以诗歌的形式对这句话的解释。我们往往容易误读华兹华斯,认为浪漫主义诗歌是不假思索的产物,其实,华兹华斯曾经告诫读者“:如果认为诗歌这种形式不需花太多时间,这种想法可能就是错误的,在很

②他本人对这句话也早有解多情况下都是如此。”

释“:凡有价值的诗并非任意所为,它出自一个感官异常敏感的人之手,并且经过深思熟虑,因为我们不

③断流动的情感是受我们的思想控制和支配的。”也

就是几乎在诗的开始,诗人说“:这些陡峭而高耸的山峰/在犷野、隐蔽的景致上/吸引着更加隐蔽而深刻的思想。”这句话不仅说了自然可以产生思想,它还说了自然产生的思想要高于自然,比自然深刻。而其原因在于人的大脑,大脑“用思想的眼睛看着”

(view)自然风光。它是高于自然的,因为它参与了

对自然的创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不成熟的水果“都是青一的绿色”,也都藏在灌木丛中。而篱笆也可以不是篱笆,是“一排排/淘气的小木头在撒野”。而树上升起的雾也可以像是隐士的洞穴中流浪汉在生火。

华兹华斯强调大脑的作用,认为不是大脑在被动地接收印象,而是大脑在积极主动地创造意义。这也就是说,在他那里,灵感来自大脑的思考,否则,诗歌就失去了它的政治性和目的性了,因为令华兹

(HoughtonMifflinCompany),p.444.

③“AdvertisementtoLyricalBallads”,p.448.④雪莱在《诗辩》中说,人的大脑就像竖风琴一样接

收信息。

⑤“TheCorrespondingBreeze:ARomanticMetaphor”,EnglishRomanticPoets:ModernEssaysin

Criticism,ed.M.H.Abrams(OxfordUniversityPress,

1975),pp.38239.

2003年                   外国文学                   第4期

ments)的所有甜蜜声音。”这就是诗,它产生于静谧经历,又可以被当作写作遇到了障碍。如果我们把它看作是和性经历有关,那么船就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灯塔消失在远方”则暗含性能力的丧失。船被暴风雪搁置则表明性经历的受挫,并且饥渴无法排解“:水啊水,到处都是水/船上的甲板却在干涸:/水啊水,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能解我焦渴。”而如果说航海过程是写作过程的隐喻,那么,灯塔的消失则暗示灵感的丧失。而信天翁则是想象的象征,它并不是基督的象征,只是“仿佛是一个基督”,所以,当它出现时“()的时刻,随快乐(joy)而来“,快乐就是那甜美的声音,快乐就是发光的云”“,快乐是幻想的发源地”。

很显然,同华兹华斯比起来,在柯尔律治那里,自然的作用显得更小了,因为想象力更重要了,它才是灵感的源泉。它提出了关于想象力的理论,并且

(fancy)细致地把它和幻想进行区分。他认为“幻想”

高于一般的知觉或记忆,但低于想象。幻想不是创新,而是运用某些不变的现成材料来进行组合。它是“从时间与空间解放出来的一种回忆”。他指出,幻想的意象缺乏关联,而想象则是富有创造性的。他还进一步区分第一性想象和第二性想象。第一性想象是属于知觉的、理性的的、意志方面的。、①化,。《老船夫咏》可以

,这一。尽管四处都是水,却没有赫利孔山的灵泉。老水手也就丧失了语言的能力,尤其是当众水手参与对信天翁的诅咒之后,诗人马上写了一个诗节用[f]和[s]押头韵来模拟风停帆落的惨象。

同样,在该诗中,诗人并没有夸大风的作用,因为即使当海面上无风的时候,船也“平稳地行驶/若有神力在水下推动”。在这里诗人所试图表现的不正是那看不见的存在的作用吗?而真正能叫船前行的只是诗人的想象力了。

济慈真的认为想象力是灵感的源泉,这从我们对《夜莺颂》一诗的分析可见一斑。他认为“想象力

④所捕捉到的美是真实的”。他进一步把想象力比作

说是柯尔律治想象力理论的最好诠释。

《老船夫咏》一般被认为是一个关于爱与拯救的寓言,它讲述的是一个罪与罚的故事。“谁爱的最深,谁祈祷的最好”这行诗句常被当作该诗的主题。其实这首诗也是一个关于写作,更确切地说,是关于诗歌创作的寓言。在西方文学传统中,航海一直就是关于写作的古老的转喻,②因为写作是男人的事,航海这一性意象包含了斗争,是富有明显的阳性特征的。该诗写的是无意识和写作的关系。

该诗的题辞常被人们忽略,甚至有的选本也常把它作为累赘而删掉。事实上,它能为我们解读这首诗提供重要参考。它引的是英国17世纪一位神学家的一段话:

宇宙中看不见的存在物要多于看得见的存在物。可是,它们的派别、身份、联系、区别和作用,又有谁能知道呢?它们如何行动,它们在哪里?关于这些事情人的大脑只能兜圈子,却找不到答案。不过,有时,我认为,让心灵以图像的形式对一个更大

③更好的世界意象进行思考会更好些。

“亚当之梦”。在《失乐园》中亚当梦见夏娃被造出来,醒来便真的发现了她。“亚当之梦”在于说明梦想的就是真实的。济慈不相信理性。他说“:我还从

⑤未见到靠理性推断能发现什么。”他的《希腊古瓮

颂》便集中探讨了想象力、自然和美的关系。

《希腊古瓮颂》是关于诗歌本质的一首诗。其中的至理名言“美即是真,真即是美”颇令人费解。其实这里的美即是想象力,它是可以发现真理的,此诗中的希腊古瓮实际是想象的载体,诗人对它的赞叹过程,其实是对想象力的赞叹。尽管他对想象力只字未提,而诗人总是通过运用矛盾修饰法去体现这

引文中的看不见的世界其实就是无意识世界。而那一连串问题即表明诗人对它的关注。客观地说,柯尔律治更注重心理,尤其是无意识心理,尽管他没建立起像弗洛伊德那样的有关个体无意识的理论,但是他确实做了这方面的探索,他探索无意识心理同创作之间的关系。这一点不但从《忽必烈汗》中可以看出来,在《老船夫咏》中表现得也很明显。

老水手航海的过程既可以被看作一次受挫的性

①Coleridge,BiographiaLiteraria(J.M.Dent&

SonsLTD,1956),p.167.

②TimothyClark,TheTheoryofInspiration(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1977),p.25.

③Blake,“TheTyger”,p.335.

④TheLettersofJohnKeats(Vol.1),ed.HyderEd2wardRollin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58),p.184.

⑤TheLettersofJohnKeats,p.185.

经典浪漫主义诗篇二
《超经典时代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的新视野》

经典浪漫主义诗篇三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诗论述评_杨莉》

61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诗论述评

◎杨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关键词]强烈情感;想象力;美与真[摘

要]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大多集诗人与批评家于一身,他们不仅创作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诗歌作品,在

诗学理论上他们也颇有建树。本文拟对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学观的核心命题作一解读,以冀对其有一个总体把握。[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912(2009)03-0061-05

ASummaryofPoeticsbyBritishRomanticPoetsofthe19thCentury

YANGLi

(Jiangx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Nanchang,Jiangxi330013,China)

Keywords:powerfulfeelings;imagination;beautyandtruth

Abstract:MostBritishromanticpoetsofthe19thcenturyarepoetsandcriticsaswell,whohavenotonlycreatedalargenumberofpoeticworkswhichwonuniversalpraiseandleftagoodnameforever,butalsomadeconsiderablecontributionstopoetictheories.Thispaper,withanaimtohaveacomprehensivegraspofpoeticsbyBritishromanticpoets,intendstohaveaninterpretationofthecorepropositionsofromanticpoetics.

英国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各个阶段都有脍炙19世纪的英国诗坛更是群星人口的诗歌流传下来,

1785到1825年的40年间,璀璨,异彩纷呈。英国社会正处于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工业革命的冲击中,热情敏感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可谓才情横溢、诗兴勃发。这些诗人大多集诗人与批评家于一身,他们或以自己的作品诠释自己的诗歌创作原则①,或在文论、书信中阐发诗学主张。浪漫主义诗人不仅创作出了继莎士比亚之后最优秀的诗歌作品,而且诗学理论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范围产生了极大影响。正如

美国学者所说,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只有当他“对浪漫主义有一个真实的总体概念时,才有可能对其细

[1](8)

节提炼和升华”。为了对浪漫主义诗人的诗学观

有一个总体把握,本文拟将其置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中,相互观照,对浪漫主义诗学观的核心命题作一解读。

一、“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华兹华斯对诗作的缘起这样描述:“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

[收稿日期]2009-08-01[修回日期]2009-09-03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19世纪英国诗人诗论”(06WX28)

[作者简介]杨莉(1973-),女,江西南昌人,江西财经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①见杜维平.以诗论诗——2003—英国经典浪漫主义诗歌解读[J].外国文学,(4).文中对英国经典浪漫主义诗歌中“以诗论诗”现象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阐释,此不赘述。

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逐渐消逝,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实存在于诗人的心

中。”[2](22)

这一观点对法国古典主义理论大师布瓦洛

“理性”原则提出了挑战。在华氏看来,诗不是源自理性,而是源自诗人的心灵;诗不是“理性”规条的表现,或是对现实的模仿,而是诗人自己内心体验的表达。诗人“自我”的地位被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3]。不仅如此,华兹华斯还对日常情感和艺术情感进行了区分,揭示了日常情感向艺术情感的转化机制。

在华兹华斯看来,诗歌是一个人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只有内心的情感充溢,才能成就好诗;另一方面,思想也是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华兹华斯本能

地排斥

“琐屑而又鄙陋的思想和语言”[2](6)

。他认为,理清思想和情感二者的关系非常重要,思想是情感的代表,同时又“改变着和指导着我们的情感的不断

流注”[2](6)

。米尔(Mill)非常仰慕华兹华斯对思想和

感情的合成,认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乡村美的力量、受感情影响的思想的产物有一种“唤醒”的作用,能

“平静的沉思中”展示“一种永恒的愉悦”[4]

。这便是华兹华斯诗歌的魅力。诗人情感的回忆和思索,不仅能使自身的思想和感情得以纯化和提升,而且能给读者带来愉悦和享受。

华兹华斯的“强烈情感”并非空穴来风,大自然是情感的源泉,情感的依托。饱受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折磨、

对大革命风暴心有余悸的华兹华斯,心绪始终不安,难以平复:“在尘俗百态之中,枉然无补的/焦躁忧烦,浊世的昏沉热病,

/不断袭扰这怔忡悸动的心房。”

[5](129)

大自然适时为他提供了最好的慰藉,自然蕴藏着可供诗人汲取的情感、思想和心灵等各类滋养,是诗人摆脱革命风暴的梦魇与尘世喧嚣的理想之所。

在《文学生涯》中,柯勒律治对诗歌的要素这样描述:“诗就是人的全部思想、热情、情绪、语言的花

朵和芳香。”[6](75)

他把诗歌的热情视为诗歌根本的、不

学报

JournalofNanchangHangkongUniversity

社会科学版··········

SocialSciences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诗论述评

可缺少的条件,认为诗歌必须是热情奔放的,甚至断言:凡是不能感动我们的热情或想象力的,就不是诗。柯勒律治极为推崇莎士比亚的《维纳斯与阿都尼》,认为它“是心灵在一切最微妙的思想与情感中的波动起伏;而诗人本身却与这些激情无关,他只是被快乐的兴奋推动着,这种兴奋是在如此生动地展示他那么确切而深刻地冥思苦想过的事物时,由他

自己的精神的有力的热忱所引起的。”[6](72)

柯勒律治

对诗人自身的情感和艺术情感做出了区分,认为诗人本身的情感超脱其所展示的情感,后者给前者带来直接的快乐。这一观点在《关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

柯勒律治的演讲》中得到通俗化的阐释:“诗歌———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思想感情的文字再现的艺术……这种文字再现作用于我们的情感并能给人以

直接的快乐。”[7]

试看以下摘自《忽必烈汗》中的两

段诗文:

“以悠扬高亢的乐音,/凌空造起那琼楼玉殿,———/那艳阳宫阙,那冰凌洞府!”[5](395)

正是凭借

这样铿锵的音律、

瑰丽奇绝的想象,柯勒律治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作品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境,也创造出以三两首短篇残章奠定了在英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奇迹。

雪莱的诗学观多见于其未竟之作《为诗辩护》。在阐述诗歌的创作过程时,他写道:“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我们往往感到思想和感情不可捉摸的袭来,有时与地或人有关,有时只与我们自己的心情有关,并且往往来时不可预见,去时不用吩咐,可是总给我们以难以形容

的崇高和愉快。”[8](154)

雪莱把感情看作是成就诗歌的

要素,在长诗《伊斯兰的起义》序文中直抒己见:我努力运用韵律语言的和谐、缥缈的幻想结构、人类热情的迅速而广博的道德服务,目的是要在我的读者的心中点燃起对自由与正义原则的道义的热

情,以及对善的信仰与希望……”[8](162)

雪莱把自己的

满腔热情倾注在诗行里,其中有对人世间不平的深切感受:“你们撒的种子,别人拿收成;

/你们找到的“

财富,别人留存;/你们织的衣袍,别人穿戴;

/你们铸的武器,别人取过来。”[9](58)

有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

憬:“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

风呵,春日怎能遥远?”[9](73)雪莱的笔墨恣肆汪洋,洋

溢着诗人澎湃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把他作为“纵容自己感情的泛滥”(利维斯语)的典型大加批判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样的评价足见雪莱对感情的重视。

济慈虽没有诗歌理论方面的专门论述流传于世,但散见于书信中的诗学观给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他认为诗中必须存有打动读者的激情,在致其弟乔治及弟媳的一封信中,表述了对自己的短诗

《拉米亚》的信心:“我确信其中存在着能以某种方式攫住读者心灵的激情火焰———给他们快乐或痛

苦的感受,他们要的就是这种感受。”[10](407)他不止一

次地表达类似的艺术观:一门艺术的卓越之处都在

于具有那种“动人的强劲”[10](58)

。济慈坎坷而短暂的

生命里,美要么是昙花一现,要么是遥不可及,但他把人世的苦难,把自己对真、善、美的渴望和追求都写进了诗里。其诗歌中真情的流露,

总是让人心动:在这里,人们对坐着互相听呻吟,瘫痪病颤动着几根灰白的发丝,

/青春渐渐地苍白、瘦削,死亡;/这里,只要想一想就发愁,伤悲,/绝望中两眼呆滞;/这里,美人保不住慧眼的光芒,

/新生的爱情顷刻间就为之憔悴。”[11](12)

济慈对人生之不幸所怀有的强烈的

忧患感由此传达出来。《秋颂》让人感受到他对秋、对自然那温暖醇厚的情感:“雾霭的季节,果实圆熟的时令,

/你跟催熟万类的太阳是密友;/同他合谋着怎样使藤蔓有幸/挂住累累果实绕茅檐攀走;/让苹果压弯农家苔绿的果树,

/教每只水果都打心子里熟透……”

[11](21)

关于浪漫主义诗人对激情的强调,雅克·巴尊做出了解释:在浪漫主义时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扫荡了一切,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旧世界的废墟上建立一个新世界,重建任务明显需要活力、道德和天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诗论述评

才,而激情正是时代的需要,而非无用的特性[1](13-14)。无论是对大自然的强烈情感,还是对人间天堂的深情向往;无论是对自由和正义的美好憧憬,还是对真与美的热切追求,浪漫主义诗人们用自己的文字和行为抒发着变革时代胸中满溢的激情。

二、想象力的魅力———“甘愿暂停不相信”

《文学传记》中柯尔律治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尤其是想象力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作了精辟的论述。在

《古舟子咏》的写作计划中,柯勒律治希望赋予浪漫的、超自然的人物以“一种人的情趣和一种貌似真实的样子,足以为这些想象的影子获得那种产生诗的忠诚的甘愿暂停不相信”。想象力在柯尔律治看来是诗歌的灵魂,认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描述对象的超乎寻常的同情与

“在幻想和想象方面的超乎寻常的心灵活动”[12](106)

二者缺一不可。

并就幻想与想象的差别进行了区分:想象比幻想更

高级,前者“本质上是充满活力的”[6](61)

,而后者“只与固定的和有限的东西打交道”

[6](61)

。真正的诗人都有想象力,庸才只有幻想。

柯尔律治的《忽必烈汗》便是想象力发挥到极致的产物。在鸦片酊刺激下的柯勒律治昏昏入睡,睡梦中的他诗兴大发,醒后凭回忆只记下了54行。然而,就是这样的断章,其乐感、气氛之美令人叹服。柯勒律治“把他以非凡的敏锐力所理解的现实生活和自然现象移植于幻想的境遇之中……诗人的想象力能洞察常人健全头脑所无法理解的美和奥秘,其诗

情画意好似宗教境界中的神启灵感。”[13](74-75)

柯勒律

治不为现实所囿,任凭想象力驰骋,把自己带到一个神秘的异域空间,也把读者引入一个诗意的世界。

华兹华斯对威·泰勒“想象力是一种描绘的能

力,幻想力是一种唤起和结合的能力”[14](41)的片面区

分提出了质疑。在高低层次上,他与柯勒律治观点一致,认为想象力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字眼,意味着心灵在那些外在事物上的活动,以及被某些特定的规

律所制约的创作过程或写作过程”[14](42)

,是一种“赋予”、“抽出”和“修改”的能力,能“造形”和“创

造”[14](46)

。想象力是一种高层次的、有意识的精神活

动,而幻想只是一种低层次的、随机的心智活动。华兹华斯认为,正是诗人的想象重新塑造了诗歌所表现的对象。想象力的产生并不借助于关联意象,它来自人的一种内在力量,在不需要外在刺激的情况下就能够进行他的创作活动。

济慈曾把想象力比作“庙宇”,而他本人则是

庙里的和尚”[10](507)。想象力是济慈精神的家园,是

他躲避人世险恶和灾难的港湾。济慈一生饱受人世间苦难的折磨,因此甘愿听从想象力的召唤,从而达到人间天堂的极乐境界。

在其致约翰·泰勒的一封信中,道出了这样的心声:“既然奇闻逸事最为诱人,是诗韵铿锵的最可靠的保证,我也就努力说服自己

解除想象的桎梏,让它自己当家作主。”[10](445)济慈认

为自己和雪莱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别:“他写他看到

的东西———我写我想象的东西。”[10](413)

其实,雪莱也

没有轻视想象的作用,相反把诗看作是“想象的表现”

,“诗以不断使人感到新鲜乐趣的思想来充实想象,因而扩大想象的范围……如果诗人把他自己往往受时空限制的是非观念,具体表现在不受时空限

制的诗创作之中,他便犯了错误。”[8](129)雪莱在此以

是否“受时空限制”为依据,道出了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的差异,也道出了想象力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三、“美即是真,真即是美”

济慈一生多劫难,然而,他对“美”的追求却从未止步。生活中的磨难让他渴望在富于永恒之美的艺术世界里寻找安慰。济慈在《希腊古瓮颂》的结尾说道:“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对这一众所周知的观点,傅修延的《济慈评传》提出了“美=真”与美≠真”这对范畴,清晰地勾勒出了济慈审美追求中的基本趋向与游移轨迹。正是有感于现实世界的

学报

JournalofNanchangHangkongUniversity

社会科学版··········

SocialSciences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诗论述评

丑陋,济慈弃医从文,从艺术世界中去寻找美、感受美。《评传》认为,是丧母之痛使济慈终生怀有一种“美≠真”的审美恐惧,在《夜莺颂》、《致幻想》、《无情的妖女》以及济慈写给恋人芳妮·布劳恩的信中都流露出了这样的倾向。

然而,希腊艺术的鬼斧神工、与贝莱思想的碰撞,最终导致济慈对美与真的关系做出了“美=真”的理解:“我对什么都没有把握,只除了对心灵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的真实性—想象力以为是美而攫取的一定也是真的—不管它以前存在过没有—因为就像对爱情的看法一样,我对我们所有激情的看法都是,它们发展到极致时

都能创造出纯粹的美……”[10](134)

在《希腊古瓮颂》

中,古瓮上的石雕攫取了男女追逐时那最美妙的一瞬,一切都是那样新鲜、热烈,这动人的一刻经由艺术家之手而化作了永恒。

柯勒律治对艺术的美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把真正诗人的作品比作一朵草地上自然生长的花,

它的美“是由土壤内生的”[15](111)

。柯勒律治所理解的

美远不止“美即是自然”这样简单。李枫认为,柯勒律治所追求的美是“诗意道说”之中所闪现的“神性之美”,对此他作了如下的解释:

“诗意道说”是以诗意的心态和语言思忖着、适应着、热爱着自己心底对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即“神”的无限向往的言说……在这样的言说之中,“看的广度、思的深度和说的纯朴以一种不可言传的方式亲密而永久地闪现出来。”在这样的“闪现”之中,人能够体会或传达那集“至真至善至美”于一体,“隐藏着运思之道说的一切神秘的神秘”的“道”(Logos或Tao),从而感受到其所向往的“神性”之美。

[13](259)

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最初都同情和向往法国革命。在理想幻灭之后,华兹华斯的选择是从大自然中寻求慰藉,而深受德国古典哲学影响的柯勒律治则选择了对神的皈依,对“神性之美”的追求。

雪莱自称是无神论者,他的诗学观更富现实主

““

第11卷第3期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诗论述评

65

义色彩。雪莱曾说过:“诗是生活的惟妙惟肖的表

[8](125)象,表现了它的永恒真实。”不仅如此,诗还能化

《为诗辩护》,雪莱心目中的诗歌集多种功能于整个

一体:它是邪恶时代美与真的源泉;它是世间万物的美容师,是美与真的传达者。

上述几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必有这一诗派的相似性,在诗学核心命题上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这体现在其对诗歌的强烈情感、对想象力的重视上,及其对美与真的探索中。但是,诗人们在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具体观点的阐释上还是存有(雅克一定的差异。对于这种“家族式的相似”·巴尊语)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我们应予以理解和认同。作为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这一大家族中的成员,由于各自所受教育及人生经验的不同,他们在诗“家族式的相似”的同时,必然也有着学理论上共享自己独特的个性。

丑为美,为生活增添诗意。为此,他把诗与史实故事进行对比,“一个史实故事有如一面镜子,模糊而且歪曲了本应是美的对象;诗也是一面镜子,但它把被

[8](126)歪曲的对象化为美”,进而以史诗中的人物来说

明自己的观点,认为史诗人物的罪恶犹如他穿着的服装,服装也许“最野蛮”、“最乏味”,但“庄严的

[8](128)体态和优雅的举动”,美的真相和光彩却无法遮

蔽。诗歌不仅美化其中的人物,还“显露出世间隐藏

[8](129)着的美,使得平凡的事物也仿佛是不平凡”。诗

“诗使万象化成美能够赋予或增强大千世界的美,

丽;它使最美丽的东西愈见其美,它给最丑陋的东西

[8](155)添上了美。”雪莱关于诗歌美与真的论述贯穿了

【参考文献】

[1](美)雅克·巴尊著,侯蓓译.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英)华兹华斯著,.抒情歌谣集》1984.曹葆华译《序言[C]//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3]易晓明.论华兹华斯诗歌情感的时间建构[J].外国文学研究,2000:87.

[4]Curran,Stuart.TheCambridgeCompaniontoBritishRomanticism[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

2001:6.

[5](英)华兹华斯,柯勒律治著,杨

2001.豫译.华兹华斯柯勒律治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6](英)柯勒律治著,1984.刘若端译.文学生涯[C]//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272-273.[7]潞潞.面对面———外国著名诗人访谈、演说[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4.[8](英)雪莱著,缪灵珠译.为诗辩护[C]//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9](英)雪莱著,1958.查良铮译.雪莱抒情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0](英)约翰2000.·济慈著,傅修延译.济慈书信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11](英)约翰·济慈著,屠

1997.岸译.济慈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2](英)柯勒律治著,1984.刘若端译.诗的定义[C]//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3]李枫.诗人的神学———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英)华兹华斯著,.抒情歌谣集》1815年版序言[M].//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北京:曹葆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15](英)柯勒律治著,1984.刘若端译.诗的本质[C]//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经典浪漫主义诗篇四
《从中国诗歌里看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

从中国诗歌里看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

在谈论中国诗歌创作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之前,我想先得看看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定义是什么。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而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由此可见浪漫主义偏向于抒发个人主观情感、心理感受及理想抱负,现实主义则是注重对现实社会生活环境和人们生存现状的描写。可以说虽然同为艺术创作类型和思潮,二者却各走各路分向而驰以至于截然不同。

我们要知道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说法是在20世纪才从外国传入中国的,也就是说这两个概念是西洋舶来品,传入我国后遂得以广泛流行为人所用。如此说来在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说法,我们现在说古代的谁谁是浪漫主义诗人或现实主义诗人都是我们在知道这两者的定义之后给古人的文学创作风格类型下的定义贴的标签。言归正传,我们现在就通过一些具体例子去看看中国诗歌创作历史上得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滥觞,第一位诗人是屈原,他的《离骚》开创了“楚辞”和“香草美人”的传统。其诗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多用香草美人比喻君王美政,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个人情感。套用二者概念可得《诗经》和屈原的诗歌都是浪漫主义作品。不过在屈原生活的时代由于诗歌才处于起步成长阶段,绝大部分诗歌都是表现诗人的主观情感个人理想,鲜有现实主义诗歌作品的出现。因此我们直接跳到诗歌的鼎盛时期——唐代去比较二者的区别。众所周知唐代“诗仙”李白是浪漫主义代表诗人,其诗讴歌理想抒发悲愤,这点表现在“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和“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中,而最有名的诗句莫过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了,他渴望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心理可见一斑。还有,李白为人狂放不羁生活上纵酒狂歌“一生好人名山游”(《庐山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他笔下的峨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巍峨雄奇,吐纳风云,汇泻川流;他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万物,席卷一切。表现了诗人桀傲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

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难怪他会被后世人当做中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了。再来说说比李白小十来岁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诗圣”——杜甫。杜甫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是对当时百姓悲苦惨淡生活状况和社会动荡混乱局面的真实再现,有着极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浪漫主义的本质是表现和抒情,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浪漫主义强调想象具有创造性,并把自然视为人的本性。浪漫主义通过对自然的强调,要求文学表现真实的情感,把诗的抒情视为人对自身热情和生命力的释放,“表现”是浪漫主义的本质特征。而现实主义的内涵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因此,“再现”便成为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

经典浪漫主义诗篇五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异同》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异同

——以“九叶派”诗歌为例论述与浪漫主义诗歌异同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是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其中,以“九叶派”为标志,说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已达到高峰。故此,论述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我是九叶诗派为例来阐述的。

一, 九叶诗歌特征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共同点

九叶诗人并不都是从一开始就倾向于现代主义诗歌的,相反,其中的不少诗人都曾经有过接近乃至崇尚浪漫主义的创作经历。这就与浪漫主义诗歌有了共同处。袁可嘉说:“大一那年我主要沉浸于英国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我诵读拜伦、雪莱、济慈、华兹华斯等人的作品,深受感染,以为天下诗歌至此为极,不必再作他想了。自己也学着写些青春期感伤诗。”就其基本内涵而言,浪漫主义诗歌是与自我、青春、热情、理想的人生要素密切相关的。因此,一般来说,对于个人,初入人生、诗坛的人首先走上浪漫主义的道路就成为非常自然的事情;而对于一个民族,在任何新的变革之处,诗歌艺术也比较容易形成激情昂扬的浪漫主义的潮流。浪漫主义主要不体现体验和认识的深度,而体现生命的向上的激越。 浪漫主义主张表现自我,张扬个性,这些特征在九叶诗人的创作中还是可以或多或少地找到的。郑敏表达生命的压抑与痛苦,那是因为诗人比较看重自我与生命的升华;陈敬容表现对新生的焦渴,包含着对现实与人生的一种梦想和期待;甚至注重自我生命解剖的穆旦,在满含痛苦挣扎的诗篇中,也融合着对生命的期待。九叶诗人以现代主义追求替代或超越浪漫主义的艺术经历,并不是他们没有对现实和生命的热情、挚爱,而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赞同诗歌的激情外露,不赞同感伤和口号式的空洞。

二, 九叶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的不同点

在诗歌内容必须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这一点上,“九叶派”与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九叶派”继承了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关于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传统。

九叶派”是将客观现实主观化与主观自我客观化相结合,其中心还是主观自我。诗人将客观现实的题材经过主观自我的处理,也即主观化后,将所感受到的经验、情思加以沉淀、体味,然后,又超越内心,以知性的眼光来观照,来思考。在抒情这一点上,“九叶派”与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划清了界线。抒情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核心和灵魂。当然,不止是浪漫主义诗歌,抒情一向被认为是所有诗歌的核心和灵魂。而对于浪漫主义诗歌来说,抒情更是不可须臾离开的本质。没有抒情,就不能称为浪漫主义诗歌。

九叶派”与浪漫主义诗歌流派的对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诗歌观念的对立。浪漫主义诗歌流派以抒情作为核心和灵魂,是继承了“诗即抒情”的传统的诗歌观念。而“九叶派”对这种传统的诗歌观念进行大胆的挑战,提出拒绝单纯抒情的全新的诗歌观念。九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尽量避免原生态的情感直接入诗,而先在理性和思想的审视中,加以沉淀、过滤和升华,然后,还不能尽情宣泄,而是将之融会到诗人的理性思考、判断和评价之中。这种思考、判断和评价又水乳交融般和情感的载体、对应物交相渗透。所以“九叶”诗人乃至给予他们深刻影响的里尔克、冯至所创作的诗,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生活和情感的简单的反映,而要远为复杂得多。

经典浪漫主义诗篇六
《经典古诗36首》

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6首诗词排行榜来源: 周洁的日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3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白居易赞他:“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35.《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34《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是宋朝词坛的一颗明星。她以他自成一格的词作,独树一帜,赢得了当时和后世的好评,在诗歌使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可谓的评。

33《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

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 “ 老骥伏枥 ”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

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 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

3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词中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

经典浪漫主义诗篇七
《李白在唐诗中最经典诗句》

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唐诗中最经典诗句

1、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最狂傲不羁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最无奈的诗句: 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5、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最细腻的景物描写: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7、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最摧人泪下诗句: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最有意境的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最悲凉一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最萧索的:拔剑四顾心茫然

最猥琐的一首:

美人来时花满堂

美人去后空留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

至今三载闻余香

最有气魄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最色的: 日照香炉生紫烟

最血腥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最有骨气得一句:誓不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最无奈得一句:眼前又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最坚强的: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最无实意的:噫吁唏。

最沉郁的诗句: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最白居易风格的: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气魄最大: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渡玉门关。

最煽情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拽的: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最浪漫深情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最清纯的: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最幽怨的: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最苍凉大气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最豪气干云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无奈的诗句宾友日疏散,玉尊亦已空。

最财大气粗的一句:千金散尽还复来。

最有杀气的: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最潇洒的: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最有境界的:

罗帷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最违背党的民族政策的,最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最清高自赏的: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大江茫茫去不还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青莲居士谪仙人,

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需问,

金粟如来是后身。

看看李白的自我介绍

其他流传广泛的诗句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乃知兵者是凶器 拔剑四顾心茫然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

李白简介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

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集》。

【主要作品】

客中作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静夜思 将进酒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送友人 登金陵凤凰台 月下独酌 清平调 其一 清平调 其二

清平调 其三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春思 赠汪伦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关山月 子夜吴歌 长干行 蜀道难 长相思 其一 长相思 其二

行路难 玉阶怨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怨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经典浪漫主义诗篇八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条件 (一)、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自我崇拜、自我怜悯、自我感伤的情感热流。 (二)、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康德。黑格尔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的” 成了一个十分流行的术语。卢梭:“碧叶纳湖的沿岸比起日内瓦湖的沿岸来更荒野,更是浪漫的,因为岩石和树林更紧密地围绕着湖水。” 歌德:古典诗、浪漫诗 席勒:朴素的诗、感伤的诗

二、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一)思想特征:1.创作自由:天才观 2.民主主义立场 3.偏重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4.热爱自然。(二)、艺术特征:1.强调情感性——主观性。2.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对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3.惯用对比和夸张,大力提倡想象。

4.充满忧郁感伤的情调。

三.不同倾向

德国前期浪漫主义:“颓废”。 英国湖畔派:回归自然的宁静与欢欣。 法国:自由与激情。

第二节 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德国文学部分:

一.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霍夫曼:奇特构思,人的精神世界的冲突,有深度。诺伐利斯: “死亡诗人”

二.狂飙突进运动:赫尔德、歌德和席勒。

英国文学部分:湖畔派——恶魔派

18世纪后期的感伤主义诗歌和哥特小说就已预示了浪漫主义的开端。

浪漫主义的先驱:彭斯和布莱克

彭斯:《苏格兰方言诗集》 布莱克:《天国与地狱的婚姻—想象力的赞美诗》、《天真与经验之歌》

一、湖畔派:英国浪漫主义的开创者

湖畔派指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诗人结成的诗歌流派。

二、代表人物:华兹华斯

(一).生平 华兹华斯(1770—1850),浪漫主义运动的开拓者。对英国的诗歌、英国诗歌的语言有重大的贡献 1798,《抒情歌谣集》

(二).关于序言:华兹华斯的诗学主张

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而这种情感又是经过在宁静中追忆的。 ——《<抒情歌谣集>1800版序言》

题材:微贱的田园生活 诗人特质:心中的热情 语言:纯朴有力的日常语言

(三).影响华兹华斯的因素:法国大革命 远游山水 妹妹多萝西

(四).华兹华斯笔下自然的特点

1.以英国独特自然风景、生物为对象 2.“自然诗人”:自然与人生

《丁登寺》 作品分析:强调诗教。自然的祭司,自然神的信徒。 暗示机制:从自然中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契合,悟出一种永生的境界。自然能让他反思和憧憬,体悟出一种永恒的宇宙精神。 浪漫主义的宇宙观:大自然是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来源。人和万物建立一种欢乐、创造性的关系。 自然赋予了人类以生命,必然又将这个精致的造物融入大自然之中。《露西组诗》

3.把农人、乡村生活作为大自然描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坎伯兰的老乞丐》 华兹华斯描写下层民众的生活,重点是关注其生命的尊严、价值,在他们身上寻找神性的存在。

补充:“儿童观” :“孩子乃成人之父” 《每当我看见天上的彩虹》 小孩是人的本初状态,在人性上更贴近自然状态,天真、自然、活力、深邃,暗示不朽。自然是现代文明前人类的童年阶段,显露了上帝的神秘。成人要保持对自然的虔诚,顺应自然。

三、恶魔派:英国浪漫主义的高峰

恶魔派的代表是拜伦和雪莱。由于拜伦对湖畔派诗人的保守立场作过批评,称 “桂冠诗人” 骚塞是叛徒。为此骚塞称拜伦、雪莱是 “恶魔派”。这个称号在英国文学史上被沿用,它象征积极反抗现实的斗争。

四、倾倒一世的诗才:拜伦(1788-1824)

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篇洋溢着民主理想和民族解放斗争的激情,是西方文学史上用生命去殉从理想的著名代表。

(一).重要作品:成名作: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 东方叙事诗:诗中塑造了一批叛逆者形象,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压卷之作《唐璜》

拜伦式英雄:拜伦在《东方叙事诗》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拜伦式的英雄”,是的一系列叛逆者形象。诗中的主人公是与社会对立的、孤独的反叛者。这些形象反映了诗人自身的苦闷失望情绪和渴求斗争的意愿,表达了广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思想感情,但带有无政府主义和忧郁悲观的情绪。

1.经典诗歌分析:《若国内没有自由可为之战斗》 2.成名作:《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共四章,描写了主人公在拿破仑战争影响的欧洲各国的游历。这种旅行之歌在英国产生了轰动 3.压轴之作:《唐璜》 诗体小说:《唐璜》(1818-1823) 拜伦的浪漫主义杰作。作品表现了对自由的真诚追求和唤起人民的积极行动。 关于“唐璜”:唐璜是传说中的一个生活在14世纪的西班牙贵族,本来是西班牙传说中的色鬼、恶棍。拜伦赋予了该形象以崭新的意义。

这个作品“既有史诗的规模、容量和气魄,又有小说的纷繁纠葛和意趣;既有戏剧的紧张冲突与效果,又有政论的犀利哲思与睿智,更有游记的千姿百态与情致。” 歌德:“《唐璜》是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温柔到了优美感情的最纤细动人的地步。”

法国文学部分:天使派——恶魔派

一、天使派

(一)夏多布里昂 法国浪漫主义的开拓者 《阿达拉》和《勒内》是法国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

(二)、拉马丁 《沉思集》

二、恶魔派代表人物:雨果 恶魔派代表人物:青年雨果、乔治·桑、梅里美

(一)、生平和创作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西方文学史上人道主义作家的著名代表。

(二)作品列表

早期(20-50年代):

《克伦威尔·序》(1827.12);《欧那尼》 (1830)《巴黎圣母院》(1831) 30到40年代诗歌和戏剧创作:

5部诗集:《东方集》、《秋叶集》、《晨夕集》、《心声集》、《光与影集》。

6部戏剧:《国王取乐》、《吕克莱斯·波基亚》、《玛丽·都铎》、《安日洛》等。 后期(50-80年代):

小说创作的顶峰:《悲惨世界》 、《笑面人》 、《九三年》、《海上劳工》 《欧那尼》(1830),雨果的浪漫戏剧代表作。 时间:没有明确标志。

地点:五幕的场景都不同,分别在5个地方。公爵卧室、广场、山间别墅、墓室、欧那尼阳台。 情节:两条情节线,欧那尼和莎尔的爱情,欧那尼与国王的斗争,为父复仇。“反自然”的离奇情节。主人公:绿林好汉 情感:以爱情为主线,充满感情奔放 台词: 粗鲁

(四)、代表作品:《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雨果的最有影响、最成熟的浪漫风格作品。

雨果浪漫主义作品的特点:鲜明的对照。主要是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照。突出人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的真面目。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与共。 ——《克伦威尔》序言

其他:大仲马 大仲马(Dumas 1802——1870),一生写了500多部小说。 大仲马的主要文学成就是通俗历史小说。他说:“什么是历史,那不过是我挂小说的一颗钉子。”《三个火枪手》(1844) 《基督山伯爵》(1845)

凡尔纳: “科幻小说之父”,一生创作的科幻小说多达六十余部。科幻小说自19世纪以来,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学样式。《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环游世界八十天》

美国文学部分

一、前期浪漫主义代表:欧文和库柏 美国文学之父: 华盛顿·欧文 代表作:《见闻札记》( 散文小说集) 《睡谷的传说》

詹姆斯·费尼莫·库柏 代表作:《皮袜子五部曲》开创了美国西部文学的传统 西部英雄:纳蒂·邦波

二、独一无二的浪漫主义主将: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

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短篇小说和文学评论三个方面。

侦探小说鼻祖、科幻小说先驱之一;恐怖小说大师、短篇哥特小说巅峰;象征主义先驱之一,唯美主义者。小说《黑猫》

《厄歇尔府的倒塌》:创造原则:“效果至上”:“心灵的恐怖” 爱伦坡对哥特小说的影响:内在化方面 意象:“乌鸦” 全诗的气氛 永不复返

无可名状和难以言说的忧郁:忧郁美是心理层次的潜意识对现世中的痛苦和悲凉消逝在空无的一瞬间的感悟。“永不复返”:阴郁和绝望的声音,包含着一种对历史和人生本质的现代意识。

三、黑色浪漫主义小说家: 霍桑 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代表作:《红字》、《戴黑面纱的教长》。 黑色浪漫主义的代言人 用极度渲染的象征手法,展示人物内心的冲突与震撼,揭示人性的矛盾与复杂,对摧残人性的罪恶予以批判。这种对人性道德的探索源于现实的精神世界,又升华为理想的现实寓言。 海丝特形象 海丝特与丁梅代尔的爱情 霍桑的女性观 与19世纪中期的女性运动

四、 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

惠特曼(1819——1892),19世纪自由体诗歌的先驱者 代表诗集:《草叶集》 《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它的主题是歌唱自我、自由、民主。代表诗篇有《自我之歌》、《啊,我的船长》。核心意象:“草叶”第一重意蕴:野草。

第二重意蕴:惠特曼自指。第三重意蕴:美国人民。 基本主题是:自我、自由和民主。 自我 《草叶集》是一个以草叶为象征的有机生命体,“洋溢着希望的绿色素质” 民主

其他:作为思想家的作家:爱默生和梭罗 《爱默生散文选》 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 浪漫主义诗歌大师:艾米莉·狄金森

经典浪漫主义诗篇九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09行管 曹艳艳

李白,盛唐诗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中国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珍珠,诗风上承屈原,在留给后世的900多首诗歌里,他多用瑰丽的想象、奇特的夸张结合比喻与拟人等手法把浪漫主义风格推向高潮,难怪余光中先生曾盛情赞美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那么,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究竟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上过张教授的“唐宋诗歌导读”以后我也有颇多的感触。下面,让我来浅析一下。

一、瑰丽的想象。想象是浪漫主义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然而想象不一定都瑰丽, 李白却做到了这一点。如《蜀道难》中的两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诗人利用两位古代君王的名字为我们拉开了想象的帷幕,我们看到了蜀地的先王们开国之艰辛,汗水从他们的额上滑落,烈日照在他们黑黝黝的脸庞上,沾满泥土的双手上磨出了血泡,衣衫早已褴褛不堪,我们还仿佛听见隆隆的凿石,辛勤的蜀人嘴里喊着嘿呦嘿呦„„想象是多么奇妙!再来看一首《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无疑是夸张手法运用的典型,但它同时也蕴含着想象的成分,诗人在庐山瀑布前伫足,看紫气氤氲,香烟缭绕,飞流直下的瀑布雄伟绮丽,他由此想到了银河,从地上的想到了天上,由凡界想到了仙界,由流动的液体想到了凝固的气体,两者同样雄壮、同样震撼人心!这样的想象不可谓不瑰丽啊!

二、大胆的夸张。夸张是李诗中更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往往是借助联想与想象而得以实现的,运用夸张手法,不仅能更加鲜明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还能起到渲染气氛、增强艺术效果之功效。如《将进酒》中的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青丝骤成白发,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人生短暂、时不我待之意,其实是想表达自己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和对自己年岁蹉跎、壮志难酬的悲哀。再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赠汪伦》里的后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夸张地形容潭水之深,而诗人真正的目的却是后面那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潭水再深,也深不过朋友不辞劳苦踏歌送别、追随者我的行船依依不舍的那份情谊。夸张之中体现真情。

其实,想象与夸张作为两个最典型的代表浪漫主义风格的因素,经常是像双胞胎一样结合在一起的。用想象的时候常会夸张,用夸张的时候也常用想象。前文所提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落九天”与“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就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此外,李白还常用比拟的手法,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就将倒映在江中的月影比作天上飞下的明镜,将云彩的兴起于变化比作海市蜃楼。又如“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将秀丽可人的山峰比作金色的莲花,其温婉靓丽的状态可见一斑„„ 实际上,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更是贯穿于他诗作的字里行间,有时是不加粉饰的自然流露,细细一读就能被他的气势所感染。如《南京别儿童入京》里的最后两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两句并没有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只是使人兴之所至,信手拈来的诗句,但我们读到这里,就很难不受到他那种气势的感染,心潮澎湃!又如《行路难》中的末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完全的抒情,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在初离朝廷时的复杂心情:示意、迷茫、愤懑,尽管这样,李白终究是李白,一味的抒失落之情不是他的风格,尽管世路艰难,有太多的不如意,他却绝不会放弃继续追求梦想的权利,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他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自负、自信与不屈!好一个李白!

李白是一个极具个性的诗人甚至可以说是艺术家,作为盛唐的诗人,他的诗中体现出了盛唐的宏伟气势,与时代背景极其映衬,而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的诗几乎每一首都

能体现这种风格,不管是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抑或是比拟、自然的抒情,都将这种风格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诗风壮浪恣肆,诗情一泻千里,强烈的感染力和强大的号召力,所有的这一切,让他对“诗仙”这个称号当之无愧!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做到了不只是沿袭传统,而且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让我们在很多时候读他的诗的时候都忍不住发出一句感叹:“果然李白!”他独特的风格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他那“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凛然风骨,都曾深刻地感染了后世的文人。难怪连诗圣杜甫对这位诗仙如此仰慕,赞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醒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壮哉,李白!

经典浪漫主义诗篇十
《经典抒情诗歌》

十四行诗之一

对天生的尤物我们要求蕃盛,以便美的玫瑰永远不会枯死,但开透的花朵既要及时凋零,就应把记忆交给娇嫩的后嗣;但你,只和你自己的明眸定情,把自己当燃料喂养眼中的火焰,和自己作对,待自己未免太狠,把一片丰沃的土地变成荒田。你现在是大地的清新的点缀,又是锦绣阳春的唯一的前锋,为什么把富源葬送在嫩蕊里,温柔的鄙夫,要吝啬,反而浪用?可怜这个世界吧,要不然,贪夫,就吞噬世界的份,由你和坟墓。

\

十四行诗之八

我的音乐,为何听音乐会生悲?甜蜜不相克,快乐使快乐欢笑。为何爱那你不高兴爱的东西,或者为何乐于接受你的烦恼?如果悦耳的声音的完美和谐和亲挚的协调会惹起你烦忧,它们不过委婉地责备你不该用独奏窒息你心中那部合奏。试看这一根弦,另一根的良人,怎样融洽地互相呼应和振荡;宛如父亲、儿子和快活的母亲,它们联成了一片,齐声在欢唱。它们的无言之歌都异曲同工对你唱着:“你独身就一切皆空。”

十四行诗之十八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它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被机缘或无常的夭道所摧折,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落,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这诗将长存,并且赐给你生命

十四行诗之二五

让那些人(他们既有吉星高照)到处夸说他们的显位和高官,至于我,命运拒绝我这种荣耀,只暗中独自赏玩我心里所欢。王公的宠臣舒展他们的金叶不过像太阳眷顾下的金盏花,他们的骄傲在自己身上消灭,一蹙额便足凋谢他们的荣华。转战沙场的名将不管多功高,百战百胜后只要有一次失手,便从功名册上被人一笔勾消,毕生的勋劳只落得无声无臭:那么,爱人又被爱,我多么幸福!我既不会迁徙,又不怕被驱逐。

十四行诗之四六

我的眼和我的心在作殊死战,怎样去把你姣好的容貌分藏;眼儿要把心和你的形象隔断,心儿又不甘愿把这权利相让。心儿声称你在它的深处潜隐,从没有明眸闯得进它的宝箱;被告却把这申辩坚决地否认,说是你的倩影在它里面珍藏。为解决这悬案就不得不邀请我心里所有的住户——思想—协商;它们的共同的判词终于决定明眸和亲挚的心应得的分量如下:你的仪表属于我的眼睛,而我的心占有你心里的爱情。

十四行诗之──六

我绝不承认两颗真心的结合会有任何障碍;爱算不得真爱,若是一看见人家改变便转舵,或者一看见人家转弯便离开。哦,决不!爱是亘古长明的塔灯,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又是指引迷舟的一颗恒星,你可量它多高,它所值却无穷。爱不受时光的播弄,尽管红颜 和皓齿难免遭受时光的毒手;爱并不因瞬息的改变而改变,它巍然矗立直到末日的尽头。我这话若说错,并被证明不确,就算我没写诗,也没人真爱过

约翰·安特生,我的爱人,

记得当年初相遇,你的头发漆黑,你的脸儿如玉;如今呵,你的头发雪白,你的脸儿起了皱。

祝福你那一片风霜的白头!约翰·安特生,我的爱人!约翰·安特生,我的爱人,记得我俩比爬山,多少青春的日子,一起过得美满!如今呵,到了下山的时候,让我们搀扶着慢慢走,到山脚双双躺下,还要并头!约翰·安徒生,我的爱人!我的心儿在高原 我的心儿在高原,我的心不在这儿,我的心儿在高原,追逐着鹿儿。追逐着野鹿,跟踪着獐儿,我的心儿在高原,不管我上哪儿。别了啊高原,别了啊北国,英雄的家乡,可敬的故园;不管我上哪儿漂荡,我上哪儿遨游,我永远爱着高原上的山丘。别了啊,高耸的积雪的山岳,别了啊,山下的溪壑和翠谷,别了啊,森林和枝桠纵横的树林,别了啊,急川和洪流在轰鸣。我的心儿在高原,追逐着鹿儿,我的心儿在高原,不管我上哪儿。

黄水仙

我独自徘徊,像一片孤云,高高地飘过溪谷和小山。忽然间,我看见一群,一大片,金黄的水仙;在湖水畔,在树木前,微风中摇曳,舞蹈蹁跹。如同夜晚的星辰闪现,不停歇地在银河眨眼。它们无尽头向前铺展,沿着这个海湾的边缘。我一眼瞥见千枝万朵,摇摆着头,轻盈舞蹁跹。水仙旁的湖水微波荡漾,水仙比闪光水波更欢畅,诗人有这样快乐的伴侣,我怎能不欢喜在心上。我凝视又凝视,却没有料想,这个情景给予我多少宝藏。以后常常的,每当我躺在床,我的情绪感到空虚和怅悯,水仙就在我的心上闪光,我孤寂的心顿感欢畅。这时候,我的心儿充满了欢喜,这时候,我的心儿随水仙舞起。

孤独的收割人

你看!那高原上年轻的姑娘,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她一边收割一边在唱歌,你停下吧,或悄悄他往!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你听!你听她的歌声,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在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疲惫的旅人憩息在绿荫旁,夜莺在这时嘀呖婉啭,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在最遥远的赫伯利群岛,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啼破了海上辽阔的沉寂,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谁能告诉我她在唱些什么?也许她在为过去哀伤,唱的是邈远的不幸的往事,和那很久以前的战场?也许她唱的是普通的曲子,当今的生活习以为常? 她唱生活中的忧伤和痛苦,从前发生过,今后也这样?不论姑娘在唱些什么吧,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样,我见她举着镰刀弯下腰去,我见她边干活儿边歌唱。我凝神屏息地听着,听着,直到我登上高高的山岗,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消失,却仍长久地留在我的心上。 (顾子欣译)

《露西组诗》之三

我在陌生的人群中游动,那远隔大海的他乡异土;■,英格兰!直到这时我才深知,我爱你爱到何等程度。那忧郁的梦终于过去!我不愿再次离你远游。因为如今我的心里,对你的爱恋愈益深厚。在你的群山万壑之间,想望的欢欣曾把我激动;我珍爱的人儿飞车纺线,旁边是英格兰的炉火熊熊。晨光曾照耀,黑夜曾掩藏,露西游玩过的树荫;而你那绿油油的草场,露西的明眸曾最后眺临。(高建为译)

小夜曲

盖伊伯爵啊!时间快到了,太阳已离开了草原,柑桔花把芬芳送进闺房,微风吹拂着海面。整天歌声缭绕的云雀此时停止了吟唱,歇息在情侣的身旁;微风,鸟儿,花儿都在向神剖白,可是盖伊伯爵在何方?乡村姑娘偷偷躲进了林荫,去倾听牧羊人向她求婚;高贵的骑士在那高高的格子窗前,把歌声献给含羞的美人。爱情的星宿高于一切星星,此刻正治理下界天廷,远远近近受到感应——可是盖伊伯爵啊,何处把你找寻?(罗义蕴译)

拜伦(1788—1824),英国19 世纪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著有诗集《懒散的时刻》,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其创作情感炽热,语言豪放。

雅典的少女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雅典的少女呵,在我们别前,把我的心,把我的心交还!或者,既然它已经和我脱离,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请听一名我别前的誓语,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我要凭那松开的鬈发,每阵爱琴海的风都追逐着它,我要凭那长睫毛的眼睛,睫毛直吻着你颊上的桃红,我要凭那野鹿似的眼睛誓语,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还有我久欲一尝的红唇,还有那轻盈紧束的腰身,我要凭这些定情的鲜花,它们胜过一切言语的表达,我要说,凭爱情的一串悲喜,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雅典的少女呵,我们分了手;想着我吧,当你孤独的时候。虽然我向着伊斯坦堡驰奔,雅典却抓住我的心和灵魂:我能够不爱你吗?不会的!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梁真译)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像夜晚皎洁无云而且繁星满天。明与暗的最美妙的色泽在她的仪容和秋波里呈现,仿佛是晨露映出的阳光。但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

增加或减少一分色泽就会损害这难言的美,美波动在她乌黑的发上或者散布淡淡的光辉在那脸庞,恬静的思绪指明它的来处纯洁而珍贵。

呵,那额迹,那鲜艳的面颊,如此温和、平静,而又脉脉含情,那迷人的微笑,那明眸的顾盼,都在说明一个善良的生命:她的头脑安于世间的一切,她的心流溢着真纯的爱情! (梁真译)

我见过你哭

我见过你哭——炯炯的蓝眼滴出晶莹的珠泪,在我想象里幻成紫罗兰滴着澄洁的露水。我见过你笑——湛蓝的宝石光泽也黯然收敛,怎能匹敌你嫣然的瞥视,那灵活闪动的光焰!有如夕阳给远近的云层染就了绮丽的霞彩,冉冉而来的瞑色也不能把霞光逐出天外:你那微笑让抑郁的心灵分享它纯真的欢乐,这阳光留下了一道光明在心灵上空闪射。 (杨德豫译)

夜风轻柔地叹息,更加轻柔地在波浪上低语;因为睡眠把我的芳妮眼睛合拢宁静一定不会离开她的边际。或者吹奏着从天国上空偷来的动听的风神的乐曲;余音缭绕耳畔使她沉醉,爱情的梦把她的灵魂抚慰。但夜风又克制自己,只在最温柔的低语中叹息;不让微风的翅膀敢于把那棕色的头发吹起。夜风吹拂着凉意!啊!不要吹皱那洁白的眼皮;因为只有振奋人心的晨光,才能唤醒深藏在眼底的喜气。祝福那嘴唇和湛蓝的眼睛,亲爱的芳妮,愿以你的睡眠为圣!愿那双唇永不吐出一声叹息双眼睡醒再也不哭泣。

雪莱(1792—1822),英国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诗风壮阔,充满政治邀清,代表作有《西风颂》、《自由颂》、《云鸟曲》及《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西风颂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有如鬼魅碰上了巫师,纷纷逃避: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呵,重染疫疠的一群:西风呵,是你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像是墓中的死尸,冰冷,深藏,低贱,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姊妹吹起她的喇叭,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唤出嫩芽,像羊群一样,觅食空中)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不羁的精灵呵,你无处不运行;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没入你的急流,当高空一片混乱,流云像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脱离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成为雨和电的使者:它们飘落在你的磅礴之气的蔚蓝的波面,有如狂女的飘扬的头发在闪烁,从天穹最遥远而模糊的边沿直抵九霄的中天,到处都在摇曳欲来雷雨的鬈发;对濒死的一年你唱出了葬歌,而这密集的黑夜将成为它广大墓陵的一座圆顶,里面正有你的万钧之力在凝结;那是你的浑然之气,从它会迸涌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哦,你听:是你,你将蓝色的地中海唤醒,而它曾经昏睡了一整个夏天,被澄澈水流的回旋催眠入梦,就在巴亚海湾的一个浮石岛边,它梦见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在水天映辉的波影里抖颤,而且都生满青苔,开满花朵,那芬芳真迷人欲醉!呵,为了给你让一条路,大西洋的汹涌的浪波把自己向两边劈开,而深在渊底那海洋中的花草和泥污的树林虽然枝叶扶疏,却没有精力;听到你的声音,它们已吓得发青:一边颤栗,一边自动萎缩:哦,你听!唉;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是一个波浪,和你的威力同喘息假如我分有你的脉搏,仅仅不如你那么自由,哦,无法约束的生命!假如我能像在少年时,凌风而舞便成了你的伴侣,优游于太空(因为呵,那时候,要想追你上云霄,似乎并非梦幻),我就不致像如今这样焦躁地要和你争相祈祷。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我跌在生活的荆棘上,我流血了!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伏的生命原是和你一样的;骄傲、轻捷而不驯。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乐音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虽忧伤而甜蜜。呵,但愿你给予我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来的炉火向人间播散!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 (查良铮译)

给华滋华斯

自然底歌者呵,你不禁哭泣,因为你知道,万物去而不复回:童年,少年,友情,初恋的欢喜,都梦一般地逝去了,使你伤悲。我和你有同感。但有一种不幸你虽感到,却只有我为之慨叹。你曾像一颗孤独的星,把光明照到冬夜浪涛中脆弱的小船,又好似石筑的避难的良港屹立在盲目挣扎的人群之上;在可敬的贫困中,你构制了献与自由、献与真理的歌唱——但你竟舍弃了它,我不禁哀悼过去你如彼,而今天竟是这样。 (查良铮译)

济慈(1795—1821),英国优秀的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抒情诗《秋赋》、《希腊古瓮颂》、《夜莺颂》等,主张“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艺术观点,形象鲜明,文辞华美,色彩感极强。

秋赋

雾的季节,成熟和结果的季节,它是那催熟一切的阳光的挚友;共谋着怎样在农舍屋檐外层层叠叠让果实挂满藤蔓,带来祝福的时候;苔藓斑驳的农家果树被苹果压弯。每一只果实

都打心里熟透;让葫芦变大,楱子丰满果仁清甜,还让花蕾不断露头,好再开花,晚花让蜂儿不失望,直到误以为温暖的日子过不完;其实夏日早已将那湿漉漉的蜂房装满。谁没常看见你在仓库里奔忙?一出门人们就看见你无忧无虑地坐在粮仓的地上,你的头发任轻风微微飘起;或者躺在收割一半的田沟里鼾睡,使你沉醉的是罂粟花的香郁你的镰钩放过了下一垄庄稼和紧缠的花朵;有时你像在田里拾穗——涉过小溪田头将谷穗托举;或者几个小时守望那榨果机压取苹果水,耐心等候那最后的果汁滴下。春天的歌儿在哪里?啊,在哪里?你有你的音乐,不要去想念它们,当一天将结束,团团的晚霞飘起将割过的田地交给玫瑰色的黄昏;尔后小虫们唱起哀歌在河上这苍黄的一团,时而高,时而低全看风势的大小;肥壮的羊群咩咩地在山溪边解渴;篱下的蟋蟀鸣叫,红胸脯的知更唤你用它温柔的高音吹哨,在田园里天空上燕子集合了,在啾啾地鸣叫。(郑敏译)

希腊古瓮颂

你委身“寂静”的、完美的处子,受过了“沉默”和“悠久”的抚育,呵,田园的史家,你竟能铺叙一个如花的故事,比诗还瑰丽:在你的形体上,岂非缭绕着古老的传说,以绿叶为其边缘,讲着人,或神,敦陂或阿卡狄?呵,是怎样的人,或神!在舞乐前多热烈的追求!少女怎样地逃躲!怎样的风笛和鼓铙!怎样的狂喜!听见的乐声虽好,但若听不见却更美;所以,吹吧,柔情的风笛;不是奏给耳朵听,而是更甜,它给灵魂奏出无声的乐曲;树下的美少年呵,你无法中断你的歌,那树木也落不了叶子;卤莽的恋人,你永远,永远吻不上,虽然够接近了——但不必心酸;她不会老,虽然你不能如愿以偿,你将永远爱下去,她也永远秀丽!呵,幸福的树木!你的枝叶不会剥落,从不曾离开春天;幸福的吹笛人也不会停歇,他的歌曲永远是那么新鲜;呵,更为幸福的、幸福的爱!永远热烈,正等待情人宴飨,永远热情地心跳,永远年轻;幸福的是这一切超凡的情态:它不会使心灵餍足和悲伤,没有炽热的头脑,焦渴的嘴唇。这些人是谁呵,都去赴祭祀?这作牺牲的小牛,对天鸣叫,你要牵它到哪儿,神秘的祭司?花环缀满着它光滑的身腰。是从哪个傍河傍海的小镇,或哪个静静的堡寨的山村,来了这些人,在这敬神的清早?呵,小镇,你的街道永远恬静;再也不可能回来一个灵魂告诉人你何以是怎么寂寥。哦,希腊的形状!唯美的观照!上面缀有石雕的男人和女人,还有林木,和践踏过的青草;沉默的形体呵,你像是“永恒”使人超越思想:呵,冰冷的牧歌!等暮年使这一世代都凋落,只有你如旧;在另外的一些忧伤中,你会抚慰后人说:“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就包括你们所知道和该知道的一切。 (查良铮译)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英国19 世纪著名小说家、诗人。代表作长篇小说《呼啸山庄》。与夏洛蒂、安妮姐妹三人合出版过一本诗集。一生短暂多病,诗作常以死亡为主题,凄清缠绵。

你冷吗,在地下,盖着厚厚的积雪,远离人世,在寒冷阴郁的墓里?当你终于被隔绝一切的时间隔绝,唯一的爱人啊,我岂能忘了爱你?如今我已孤单,但难道我的思念不再徘徊在北方的海岸和山岗,并歇息在遍地蕨叶和丛丛石南把你高尚的心永远覆盖的地方?你在地下已冷,而十五个寒冬已从棕色的山岗上融成了阳春;经过这么多年头的变迁和哀痛,那长相忆的灵魂已够得上忠贞!青春的甜爱,我若忘了你,请原谅我,人世之潮正不由自主地把我推送,别的愿望和别的希望缠住了我,它们遮掩了你,但不会对你不公?再没有迟来的光照耀我的天宇,再没有第二天黎明为我发光,我一生的幸福都是你的生命给予,我一生的幸福呵,都已和你合葬。可是,当金色梦中的日子消逝,就连绝望也未能摧毁整个生命,于是,我学会了对生活,支持靠其他来充实生活,而不靠欢乐。我禁止我青春的灵魂对你渴望我抑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