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礼的诗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30    阅读:

关于礼的诗句篇一
《古诗文中的礼仪文化》

古诗文中的礼仪文化

(南川西路中学 李婷)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传统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中国的古诗文绵延了几千年,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保留了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礼仪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选入中学教材中的古诗文反映传统礼仪的篇目很多,而且涉及礼仪的面也很广。所以,在中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不但能将文明礼仪教育常态化,而且也是古诗文教学担负文化教育责任的重要价值体现。根据传统文明礼仪的形式以及在教材中呈现方式的不同,古诗文教学在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时,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

一、直接讲解

教材中有些涉及文化礼仪的内容,因为时代久远,流传下来已不多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会有不小的隔膜,所以阅读起来会有一些障碍。这就需要教师直截了当做一阐释。例如,在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不少学生对文中提到的“修禊事也”、“流觞曲水”一无所知。这时,教师可以在收集一些相关资料后,为学生做详细讲解:“《后汉书·礼仪志上》曰:‘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洁者,言阳气布畅,万物讫出,始洁之矣。’也就是说,‘上巳’这天,人们要相携往水边焚香沐浴,以祓除不祥,这就是‘修禊’。修禊祭祀仪式后,进行曲水流觞的活动,尤为文人所喜爱。流觞,也称‘流 杯’,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流下,停在何处,则其人取而饮其酒。”这样,学生一方面了解了中国古代的传统风俗礼仪,另一方面也体会了文本中传达的那种魏晋雅士文人的流风遗韵。

二、结合文本

古诗文中的很多篇章与传统文明礼仪的内容血肉相不可分割。这时候,教师只须结合文本,适当点拨,就能水到渠成,让学生心领神会。《陈情表》是高中语文的名篇,李密想辞谢晋武帝的再三征召,在封建社会里,辞诏的话可不是那么好说的,稍不留神便会以“不忠”之罪招致杀身大祸。为此他找到了一个响当当的政治依据,这就是晋武帝自己提出来的“以孝治天下”的口号。在这里,教师可以适时点拨“孝悌”这一传统文化礼仪: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再结合文本看,李密在结构全篇时,就是紧紧扣住了一个“孝”字,将他对祖母的深情,祖母病情加重,使他进退两难、狼狈不堪的情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以致晋武帝不仅没有对李密的“辞不赴诏”表示不满,而且还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甚至赏赐他两个奴婢,命郡县按时给他的祖母送饭。传统文明礼仪的讲解与文本紧密相连,不知不觉中达到了研习文本和渗透礼仪的双重目的。

三、当堂演示

传统文明礼仪从交际的角度看是传统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方式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因此,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现场感。教学中,择机演示一些传统礼仪规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更可强化他们对文明礼仪的记忆了解。教学《史记·项羽本纪》,其中对座次的介绍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文中写道:“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座。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由此可见,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项羽和刘邦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身份地位应该是相同的,但项羽却把自己置于尊位,而把客人置于卑位,这不但反映了刘、项的矛 盾,更表现了项羽的惟我独尊的思想性格。此时,请学生分别以古代常规的座次礼仪和项羽

鸿门宴的待客座次分别演示,让传统的礼仪形式和项羽的人物特点,在演习的举手投足间表现得形神兼备。

四、归纳比较

除了针对某一篇章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之外,我们还可以跳出文本的局限,从“面”上加以整理,并进行横向的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教师可以将古人宾主见面的常用礼节加以归纳:“拱”是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长揖”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顿首”是古时一种拜礼,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跪”是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然后让学生搜集整理关于古人分别时的常见礼仪:1 . 饮酒作别,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音乐作别,白居易的《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3.折柳相送。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4.设帐饯行。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教师与学生的归纳互动,对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明礼仪的兴趣,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古诗文中蕴涵着深邃的道德观、伦理观,包含着礼仪之邦的精髓。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在阅读古诗文中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个性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在传统礼仪的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浸染炎黄子孙的儒雅之风、彬彬之仪,并将它内化为“诚实、谦让、大方、得体” 的文明素养,外化为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宽容态度和文明举止。这样,历经千年的传统文明礼仪,就能在我们的轻唱吟咏中被淘洗,在我们的与时俱进中被打磨,并最终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力行中被塑造成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礼仪”。

关于礼的诗句篇二
《社交礼仪古诗句》

社交礼仪古诗句:

1.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行:行为。恒:恒心。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5.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6.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韩愈《原道》

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7.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9.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10.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11.精诚所加,金石为亏。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12.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真诚能感动一切。

13.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1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1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16.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17.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18.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

窃:谦指个人的意见。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19.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20.神莫神于至诚。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

21.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

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22.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23.感人以诚不以伪。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伪:虚假。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

24.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25.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2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27.至诚无息。《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28.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杂:杂乱。为事:干事情。

29.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

30.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31.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澜《古谣谚》

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

32.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新唐书·陈子昂传》

廉:清廉。 贪:贪污。信:诚实。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疾:憎恨,厌恶。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33.天不容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34.巧伪不如拙诚。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

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35.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36.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汉·荀悦《申鉴·俗嫌》

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

37.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汉·王符《潜夫论·叙录》

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38.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

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

39.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左氏辨》

容:仪表容貌。

4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和:和顺。 同:随声附和。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

41.一事真,百事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

一件事属实,其余的事也不会虚假。

42.一言不实,百事皆虚。清·邱心如《笔生花》第28回

只要一句话说得不真实,那么,说许多事情别人都认为是虚假的。

43.智者不愁,多为少忧。汉·乐府古辞《满歌行》

聪明、有才智的人,谋划周到,不用发愁,多做实事就少一点忧虑。

44.百种奸伪,不如一实。清·李光地《性理精义》

再狡诈、虚伪,也不如诚实。

45.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

46.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47.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宋·包拯《明刻本附录》

清心:摒除私心杂念。直道:率直地为人。无私和正直这是修养处世的根本。

48.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明·王文禄《海沂子·真才》

直:刚直,坦直。立地参天:脚踏实地而高入云霄。心地刚直:可以光明磊落地自立于世。

49.聪明正直者为神。唐·柳宗元《骂尸虫文》

谓聪明正直的人为最好。

5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道义上的结合。比:勾结。君子在道义上合群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能在道义上结合。

51.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淮南子·缪称训》

为人纯正,行动坦直,所有的邪恶的行为就自然会止息。

52.厉鬼不能夺其正,利剑不能折其刚。明·谢榛《四溟诗话》

刚正耿直的品质不为邪恶威武所屈折。

53.日间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行为正直,心无愧惧。

54.立身制行,本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不正则为奸,为慝。清·赵尔巽《清史稿》 立身:指为人。制行:指处事。慝(tè):奸邪。为人处事,思想端正不端正,训有忠诚正直和奸狡邪恶的区别。

55.心正不怕影儿斜。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正:纯正,端正。思想纯正行为也就正派。

56.正不容邪,邪复妒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回

容:让,允许。复:再。妒:妒忌,忌恨。正直和奸邪互不相容。

57.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比喻人的根基牢固,为人正直,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58.心正何愁着鬼迷。明·周螺冠《锦笺记》第二十出

心地端正就不怕受鬼迷。

59.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直:正直,合理。宁可正当地去争取,也不可委曲地谋求。

60.好谀是人生大病。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喜欢奉承是人的一大弊病。

61.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公正无私,才能不怕人生道路的艰险。

62.正者吉之路,邪者凶之征。晋·傅玄《履铭》

品行端正使人吉祥,德行邪恶终归招致凶险。

63.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崔彦昭传》

标:标杆。心正必无恶行。

64.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宋·苏轼《私试策问》 身:自己。人:别人。

65.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五代·后周·冯道《偶作》

只要自己内心没有邪恶之念,就是在极险恶的环境中也能立身。

66.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为人宁愿正直地安贞守拙,也不可靠邪门歪道谋取赢余。

67.且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把善良美好之心,传留给后代继承。方寸:指心。

68.宁为直伐,不为曲全。明·王廷陈《矫志篇》

愿刚正不阿而遭杀戮,不卑躬曲节以求全。

69.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有修养有名望的人务求实际,而不图外表好看;致务于自身的修养锻炼,而不计较自身以外之物。

70.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汉·崔寔《政论》

不能违背人生准则以迎合时俗的好尚,不能以欺诈的行为以取得虚名。

71.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为人纯正,可以安定天下。

72.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唐·孟郊《游终南山》

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

73.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唐·李白《古风三十二首》

难为桃李颜:很难具有桃红李白的鲜艳色彩。比喻为人孤傲正直,不愿以诌容媚色取悦权贵。

74.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不愿俯首低眉侍奉权贵而使自己曲心抑志,郁郁寡欢。

75.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唐·白居易《折剑头》

不要轻视那折断了的直剑,它比弯曲的全钩还要强硬!

76.用心莫如直。唐·李翱《答朱载言书》

为人应正直。

77.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唐·寒山《联句》

清:清澈。皎洁:明亮洁白。比喻内心至为澄明洁白。

78.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唐·元结《自箴》

汝若全德:你如果是道德完美。汝,你。必忠必直:一定是忠诚、耿直的人。全行:品行无瑕。必方必正:一定是正直的人。方:正直。

79.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比喻男子汉的志气要坚定正直,心怀坦荡无私,这样就懂得人生的真谛了。

80.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唐·孟郊《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

正路方登,直流才饮,喻为人应正直。

81.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唐·宋之问《题张老松树》

无寸枝:不分枝杈。孤直:孤高直挺。喻为人有如老松,孤高正直。

82.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宋·苏轼《老人行》

始终如一地保全自己的节操。

83.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唐·马总《意林》

以形正影不斜喻人品正直则言行不至偏颇。

84.守正直而佩仁义。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85.《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

学:书名。修身:修养自身品性。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平天下:使天下太平。正心:使心思端正。诚意:使意念真诚。

86.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宋·王安石《洪范传》

宜:应该,应当。

87.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宋·梅尧臣《古意》 光:光亮。刚:刚强。魄:月之光。比喻要保全坚贞刚直的气节。

88.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朋友》 淡如水:清淡得象水一样,形容淡泊而纯真。君子的心地如水那样淡泊纯真,感情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小人说得好听,却口是心非,言行相悖。

89.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用源头和流水的关系,比喻要有正直的思想才能做正直的事。

90.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心地纯正,邪恶的人自然不能侵扰;行为端庄,凶恶之人怎能欺侮?

91.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明·洪自诚《菜根谭》

心地:心里。随在:处处。喻处处以正直平和之心对待别人,将会处处得到别人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

92.不愧于人,不畏于天。《诗经·小邪·何人欺》

对人问心无愧,对天不存畏惧。即立身处世正大光明。

93.人不可以无耻。《孟子·尽心上》

人不可没有羞辱之心。

94.欲人不闻,莫若不言;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想要人不知道,最好是自己不说,自己不做。

95.磊磊落落向曙星。古乐府《两头纤纤》

胸怀坦荡可同闪亮的晨星相媲美。

96.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三国·魏·嵇康《卜疑集》

对己无所愧疚,对外不违时尚。

96.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五代·荆南·孙光宪《北梦琐言》

好事往往不为人所知道,而坏事却传播得非常迅速广远。

97.心不负人,面无惭色。宋·普济《五灯会元》第4卷

负:违背。惭:惭愧。不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就不会有惭愧之感。

98.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声音即使再小也不会听不到,行为即使再隐蔽也不会不表现出来。

99.持身如玉洁冰清,襟袍如光风霁月。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比喻人品高尚,胸怀广阔。玉洁冰清:宝玉般纯洁,冰雪般清白。光风霁月:霁(jì),雨雪停止。

100.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关于礼的诗句篇三
《学校礼仪(诗歌)》

小学生校园礼仪三字歌

入校门,衣冠整;情绪昂,步履正。见师长,问您好;遵校纪,护校风。 铃声响,进课堂;互致礼,起勿响。坐姿正,勿摇晃;专心听,细心想。 要发言,先举手;起立答,声洪亮。写作业,贵独立;老师见,心欢喜。 课间时,要活动;文明玩,会放松。遇老师,要让路;与师谈,要谦恭。 花儿美,草青青;爱校园,护环境。班集体,是个家;同学们,爱护它。 同学间,互关心;善理解,乐助人。要诚实,懂谦让;团结紧,有力量。 敬人者,人恒敬;集体荣,我才荣。食堂里,有规矩;勿喧哗,食不语。 爱公物,异粮米;讲卫生,防病疾。节水电,当仔细;好习惯,在自己。 有集会,守时间;明纪律,姿态端。降国旗,止步行;爱祖国,记心中。 少先队,是先锋;红领巾,飘在胸。手高举,把礼敬;经火炬,伴我行。

小学生交谈礼仪三字歌

文明语,记心间,十四字,挂嘴边。请和您,最常用,字虽少,意简明。 致歉意,贵心诚,表谢意,话先行。谈话时,身端正,话诚恳,意简明。 听人言,要专注,不插话,获友情。手势语,含义广,宜含蓄,用恰当。 笑甜美,挂脸上,人见爱,心宽广。肢体语,流传广,宜优雅,重大方。

小学生仪表礼仪三字歌

新时代,讲文明,好少年,树新风。懂礼仪,在言行,好习惯,贵养成。 坐立走,要规范,古有训,记心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姿态正。 要做到,有技巧,眼平视,面含笑。身立正,精神好,挺起胸,要记牢。 重仪表,讲身份,穿和戴,有学问。首整洁,次美观,要自然,要大方。按校规,穿校服,不攀比,宜朴素。仪容美,贵洁净,勤洗手,衣冠整。背容直,头容正,胸容宽,肩容平。爱清洁,保健康,讲卫生,促成长。进校

背好书包进学校,服装整洁领巾飘。

见了老师有礼貌,清晨问早午问好。

同学之间打招呼,挺胸抬头面带笑。

升旗

立正肃立升国旗,仰望国旗徐徐起。

少先队员行队礼,高唱国歌情无比。

热爱祖国记心里,革命传统不忘记。

上课

上课铃响进教室,安静坐好迎老师。

站立问声老师好,精神饱满学知识。

坐如钟,站如松,读写姿势要坚持。

课间

下课起立师先行,用品提前准备好。

上下楼梯右侧行,讲话走路都要轻。

环境卫生保持好,室外游戏讲文明。

做操

做操站队快静齐,动作到位要用力。

做好眼操保视力,穴位准确不忘记。

两操坚持志不移,努力达标练身体。

集合

集合活动要守纪,队伍排列“快静齐”

不说话来不乱挤,不乱走动有秩序。

鼓掌热情懂礼仪,人人心中有集体。

放学

环境卫生定好岗,每天值日要做到。

清理书桌把地扫,不让纸屑到处跑。

课桌课椅排整齐,离校门窗要关好。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校园文明懂礼仪。你拍二我拍二,同学互助好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自己事情自己干。你拍四我拍四,做事不能自顾自。 你拍五我排五,礼貌诚信好相处。你拍六我拍六,行为规范要遵守。 你拍七我拍七,互助友爱要牢记。你拍八我拍八,尊敬师长人人夸。 你拍九我怕九,文明用语不离口。你拍十我拍十,文明礼貌要坚持。

文明礼仪歌谣

懂文明,讲礼仪,全校师生同做起。升国旗,应敬礼,高唱国歌要肃立 待客人,要热情,举止文明衣得体。讲友善,懂宽容,明理诚信树新风。 省资源,节水电,爱护公物永不变。学习中,讲情趣,不良场所我不去。 生活中,懂规矩,态度和蔼人心聚。树校风,强校纪,儒雅文明记心里。 望对方,面带笑,跟人说话有礼貌。孝父母,敬师长,尊老爱幼永不忘。 同学间,互帮助,以诚相待益无数。有垃圾,不乱扔,共同营造好环境。 爱清洁,讲卫生,争做文明小学生。学做人,讲礼貌,"礼仪之邦"人知晓。

关于礼的诗句篇四
《诗礼家庭》

阳光下成长

冬去春来,晃眼间十二年,说长未长,说短也不短。十几年的时光在不经意间已如弹指一挥,转瞬而过。成长的过程坚实而厚重,来去匆匆之间,抓住的只是人生中的沧海一栗。因此,总觉得我的成长历程毫无经历可言。但要说到成长,这些年来,确实由懵懂变得慎重。也可以说是因为天真在成长之路上跌跌撞撞,开始懂得大人们的忙碌和辛苦,开始理解挣钱的不容易,开始知道给妈妈分担家务,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吧。

在我学毛笔字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挫折。一开始学的是怎样拿笔,老师说:“要想写好毛笔字,一定要先会拿笔。”可我总是拿不好笔,还总是把手整的很脏。老师总是批评我:“心艺呀心艺,你妈大老远的把你送过来容易吗?你妈妈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给你练毛笔了,你还不好好写,你对得起你妈妈吗?”听完后我总是说:“哎呀!她不过上班随便把我也送过来,没事的。”虽然我是这样说的,但我却不是这样想的。我想的是:“我一定要好好学,不然我就对不起我妈妈。”我的成长经历不止这些其他的我也就不多说了。

我的成长经历虽然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我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的。

关于礼的诗句篇五
《诗经中的人格与礼》

诗经中的人格与礼

引论:诗经中的艺术境界、艺术形象是作品主人公的性格与情感,在特定环境中的艺术显现。周代的礼体现的是以徭役地租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观念形态,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该时代思想的基本性质,也决定了这一生产方式的观念同另一生产方式的观念形态之间的界限。礼是基于当时社会关系的抽象总结和概括而形成的。人们的精神创作是一个历史过程,《诗经》中描绘的人格形象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的活动的产物,诗中的人格是主体性格在具体的礼的条件下的不自觉的艺术再现。

摘要:礼 人格美 威仪 仪式 德

周代社会中礼的目的是建立尊卑有序,贵贱有等的秩序。因此行礼的过程便是精洁其心灵的过程,也是对礼的再认识,对自己的等级名分的在肯定。礼对周代人,开始时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通过长期约束,使礼的规定变为人们的习惯。同时,礼又要求人们发挥内在的积极性与自觉意识,以配合外在约束力的作用。使人们主动就犯从而实现主体心灵的定性。强化人们的从属意识,麻木乃至泯灭他们的独立性的意识。达到初始状态下所设想的和谐有序的状态。因此周人与外界环境的和谐,是礼的规定下的和谐,是主体屈从于客体的和谐,是压抑天性的和谐。周代人性格的内涵,主

要地不是与他们个人的气质联系在一起,而是个性化了的阶级气质。例如,《左传》中,重耳流亡时,收到很好的礼遇,正是由于当时对贵族的普遍的尊重感和敬畏感,对于王公平民来说,敬畏贵族(哪怕是落魄的)就是一种像是集体潜意识的阶级化气质。而《公羊传》中,臧氏之母舍子救主的故事,更极端地反映了人们的阶级感下的道德和自我价值指向。从而成为周代的社会关系以人身的依附关系与严格的等级关系为特征的证明。礼的本质是“章疑别微”,是让人们明确尊尊,敬让之道。主体的个性受制于礼的规定,礼也反过来凝聚为主体的个性,个性就是个性化的礼,是礼的特殊的现实形态,尊尊的宗旨集中体现为”人臣之义”,从而构成了当时人们的个性的核心。人臣之义要求在人们的认识和行动中,把君主的地位提升到至高无上的程度,将其作为血统,地位,权利乃至国家信仰的混合体,君主的存在及其利益,表现为臣民活动的目的,臣属的存在于人生意义,要体现为对君主的效忠。

周代社会在礼的普遍统摄下,将人们的价值观指引为某种人格美的实现。可以说人格美是礼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礼的宗旨的必要保证。

周王朝没有外化之民,人人都在礼的制约、规定之内。不仅要求百姓,而且要求贵族率先执礼。人格美外化为威仪,人格美的阶级特点突出表现为它是一定的等级的标志。《左

传》襄公计一年中说,“有威可畏谓之威,有仪可象谓之仪”这样的威仪是礼追求的境界。主要表现为“庄敬的仪容”“服饰”“仪仗”等部分。人们相信通过这种威仪的象征物可以洞见心灵。从而形成了礼对德的统摄《都人士》中“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绸直如发,我不见兮,我心不说。……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发则有。我不见兮,云何盱兮!”人与人的交往,了解变得十分便捷,即可以通过威仪洞见心灵。从而在礼的基础上,实现彼此的了解。朋友间的信任,友好,敬爱,依恋之情,也是在这种基础上建立的。怅惘之情也同宾客的仪容,言行中体现出的“人格美”相连,是忧愁他们走之后,见不到这样高贵的仪容和高尚的人格美,是令诗人产生创作冲动的诱因。与此同时,礼还实现了对美的统摄。《都人士》中对君子女头发的赞美,不同于《旧约全书》中所惊叹的“你头上的发是紫黑色,王的心因这下垂的发绺系住了我”的宗教道德意义上的赞美,也不同于《陌上桑》“头上倭堕髻”的对于美本身的欢愉,而是由于这是合于礼仪的发饰。“卷发如蜇”在当时表达一种高贵的身份和庄重之感的发髻。体现的是礼之美与秩序之美。《裳裳者华》中“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为其有之,是以似之”高度的礼仪修养换来了诗人的无比钦佩。这

礼仪修养又是通过外化来体现的。《瞻彼洛矣》《宾之初筵》《小宛》等都体现了礼的外化显现的威仪的高贵。

同时,礼还外化为仪式的方式,为人们的德行的衡量标准之一。《既醉》中说“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椒,公尸嘉告。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命有仆。其仆维何?厘尔女士,厘尔女士,从以孙子。”认为通过祭祀可以得到安宁,长寿,子孙也可以得到长久的幸福。妻妾儿郎可以万世相传。《抑》“无竞唯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訏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德行是做好一切事物的前提法则,而德行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祭祀祈祷。周人认为,某些人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主要原因并不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独特的军人的素质,而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较高的礼的修养。人们认为一个和与当时所崇尚的人格美的理想的人,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其杰出作用,他们在战场上的作用只是他们的既有修养在一时一事中的表现而已。

除了外化为某种象征物外,礼还内在地表现为一种对性格的影响。《荡》中,表现了对于强力的批判。“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哮于中国,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

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烝民》中“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批判强力跋扈,赞美温和的品质,柔则茹之,刚则叶之。礼对这种性格的塑造是为了尚德不尚力,使人们安守本分。从而实现了礼对人们从外到内的改造。德是心灵合于礼的定性的标志,周代社会设想的德是一种建立在假设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都能安守本分,各尽其责的空想上的。它要求并不是要求臣子完全地卑躬屈膝,而是要求臣子弥补君过,补过是具有懿德的大臣在政治活动中的最高表现,也是周代人臣之义的典范。同时要求君主被礼所浸透,成为礼化的人。《假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千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旧章。”由赞内美到祝福恩泽及子孙,做永远统治者。到内美的修炼以使自己处于道德高位,最终将内德外化为要求群臣效忠的约束力而实现其王化理想,“修道以来远人”。可以说,君子要修内美,因为内美本身是一种要求群臣效忠而实现其王化理想的约束力与资本。

为了确定礼的人格美的地位,周代人往往确定一个典范,先王被理想化,偶像化,人们又通过偶像将理想推向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以实现其思想统治。《思齐》中,文王极其家族都受到了超乎寻常的赞美。人们笃信精神遗传,不是从

关于礼的诗句篇六
《曲阜孔府诗礼堂》

  曲阜孔府诗礼堂   山东省的曲阜是一座顶顶有名的城市。当然,曲阜的出名是因为它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著名的孔府、孔庙和孔林都在这里。不过,曲阜是一座学风很盛的文化城,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就有诗赞云:“至今齐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早在孔子以前,曲阜就很出名,春秋时鲁国都城就建在曲阜,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有三个就在这定都,那就是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以及少吴氏。春秋末期,鲁国文化教育发达,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其影响遍及中原,曲阜成了当时的一个文化教育中心。因此,作为一个风格独特的文化城,曲阜有着很深远的历史根基。   在曲阜城中央,有一处庞大的建筑群,这就是仿皇宫之制的孔庙。在孔庙建筑群内有一座富丽的厅堂,名曰“诗礼堂”,据说是当年孔子教儿子孔鲤读《诗经》学《礼记》的地方,后来成了给赴曲阜祭孔的帝王讲经和演习礼乐的专用场所。在这里发生过不少悲喜酸甜的故事。公元1684年,清朝康熙皇帝赴曲阜祭孔,孔子的第64代孙孔尚任受族人推荐,被选为皇帝的讲经官。后来讲经需要两人,孔尚任又拉了族兄孔尚铲作助手。为了给皇帝讲经更出色,兄弟二人反复预习礼仪。那天,兄弟二人来到诗礼堂,孔尚任一抬头看见了堂上挂有杜甫的一联名诗“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禾”。孔尚任心中大喜,拉住孔尚铲的手就说:“我们要做官了!”孔尚铲闹不明白,问是怎么回事。孔尚任指着杜甫的对联说:“那不是好兆头吗?前面一句暗喻我们给皇上讲经,后面一句是说咱们官运亨通,官至六品以上。”原来清初对官服有规定,六品以上的官员的衣服胸前得有白鹭图案作装饰。正如孔尚任所料的那样,孔尚任兄弟的讲经深得康熙的欢心。康熙听完后当即降旨,破格提拔孔尚任兄弟为国子监博士,官至六品,几年之后,孔尚任还被提升为户部员外郎。   孔尚任虽然做了清朝的官,但思想心情极为矛盾。此时高明朝灭亡尚不远,他心中还有怀念前朝的心绪。因此,孔尚任在做官之余,还写了一部剧本,他呕心沥血十几个春秋,三易其稿,写成了《桃花扇》。这个悲剧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明末的社会动乱。剧中反映了民族气节,因而得罪了满清皇朝,孔尚任最终被罢了官。这位在诗礼堂讲经而发迹的官员又因诗文而被罢官,说起来这命运也真作弄人。

关于礼的诗句篇七
《关于学习的古诗词

三字经

1学与思,琢与磨,知与行,相交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成于勤,毁于惰,荒于嬉,败于奢。

省吾身,思己过, 言必行,行必果。

败与胜,非天命, 得与失,乃互生。

2若不教 行乃偏 教之道 德为先

昔贤母 善教子 孟断机 岳刺字

养不教 亲之过 教不学 儿之错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理

为人子 方少时 尊长辈 习礼仪

古代的“劝学诗”集锦

一、立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二、勤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三、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四、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五、体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六、乐趣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民国 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关于礼的诗句篇八
《文明礼仪诗歌》

文明礼仪诗歌

1、《礼仪是什么》

礼仪是恭谦,行为要规范;

礼仪是束缚,日久成习惯;

礼仪是形式,互敬成自然;

礼仪是约定,照做成经典;

礼仪是程序,活动有规律;

礼仪是律已,时时被激励。

礼仪是约定,照做成经典;

礼仪是程序,活动有规律;

礼仪是律已,时时被激励。

2、《礼是人的魂》

礼是人的魂,无魂在世脚无根; 礼是一杆秤,无秤难知轻与重; 礼是世间理,无理万事难说起; 礼是文之精,有文有化有人生; 礼是道之法,各行其路无关卡; 礼是德之形,大家相处情意浓。 家庭是个小集体,

人人都要讲礼仪,

家庭和睦邻里好,

共同建设新社区。

为人父母要慈爱,

教育责任要担起,

以身作则育后代,

倾尽心血教子女。

教他们,树立完美的理想和品格, 教他们,心里播下无私和正义。 父慈子要孝,养育之恩莫忘记, 倾听长辈的教诲,不顶撞,不偏激, 不同意见多沟通,平心又静气, 平日里,体贴父母勤做家务,

维护长辈的尊严与名誉。

夫妻之间多恩爱,

相敬如宾,和睦共处莫猜疑。

尊重对方的隐私,

孝敬双方父母,不偏也不倚。

事业上多支持,生活上,多体恤。 多宽容,多谅解,

做一对白头偕老的好夫妻。

兄弟姐妹要谦让,

互相帮助多联系。

兄要慈,弟要恭,

心胸博大,受点委屈别在意,

做事光明又磊落,

切莫薄情又寡意。

邻里之间多互助,宽以待人严律己。 长久相见要问候,热情谦恭不失礼。 千万不要揭人短,谈东道西不相宜。 公益之事抢在先,不为琐事伤和气 不夸富,不攀比,

互相帮助,相互体谅是正理。

学礼仪,讲礼仪,

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共同建设文明新社区!

3、《文明礼仪伴我行》

文明是一朵花,

一朵永久芳香的花。

我们用真诚去浇灌,

用热情来哺育,

让礼仪之诗永久珍藏在彼此的心里。 礼仪是一首诗,

一首淡雅清晰的诗。

我们用理解去融化,

用关爱来抚慰,

让礼仪之诗永久珍藏在彼此的心里。 我们是跨世纪的少年,

我们要做新时代文明的代言。

雨露下,我们播撒文明的种子; 阳光里,我们装扮心中的春天。 带给别人一个微笑,

别人给你快乐无限。

带给别人一个温暖,

别人给你灿烂心情。

带给别人一片真诚,

别人给你深深思念。

送给别人一份谦让,

别人给你敬重万千。

让我们把春雷藏进队鼓,

敲响时代的鼓点。

告诉祖国,告诉妈妈,

文明礼仪伴我长大。

让我们插上文明的翅膀,

飞向蓝天,飞向未来告诉太阳,

告诉月亮,我们是新世纪即将展翅的雄鹰。 做文明的使者,让我们用微笑铺设文明路; 做礼仪的少年,

让我们用真心搭建礼仪桥。

文明礼仪伴我行,中华美德放光芒。 文明礼仪伴我行,到处盛开文明花。

4、《文明礼貌》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有礼貌。 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牵的牢。 爱护公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

5、《文明乘车歌》

同学们,要记牢,上下车时队排好。 上了车,不乱跑,准备零钱去买票。 车厢里,不大叫,安安静静秩序好。 有座位,不去抢,老人孩子照顾到。 下车时,不拥挤,耽误时间易摔跤。 讲文明,讲礼貌,开开心心上学校。

6、《校园美》

教学楼,真热闹。

杨柳青青花儿俏。

同学们,蹦又跳。

讲文明,懂礼貌。

见老师,问声好。

见同学,问声早。

爱环境,出新招。

有垃圾,专人管。

见废纸,弯腰捡。

护环境,人有责。

校园美,齐欢笑。

7、《校园文明礼仪歌》

小学生,要倾听,安全意识记在心。 遇老师,要敬礼,礼仪常规挂在心。 同学间,不矛盾,和和气气团结好。 拐角处,莫急跑,以免把人来撞倒。 走廊上,空间小,不跑不跳不打闹。 上下楼,要小心,一律靠着右边行。 体育课,听指挥,麻痹大意惹祸端。 用午餐,要文明,随便浪费可不行。

8、《人人从我做起来》

要让大地绿起来,

要让天空蓝起来,

要让江河清起来,

要让空气净起来,

要让花儿开起来,

要让鸟儿唱起来,

要让环境好起来,

人人从我做起来。

9、《中学生文明礼仪诗歌》 追着小鸟,走进密林,

追着小溪,走进深山,

追着蝴蝶,走进花丛,

让我们走进礼仪之窗。

让小锤去敲醒每一个人, 让我们带着礼仪走进学校, 让校园充满欢声笑语,

高高扬起我们的双臂,

去拥抱一个美丽的梦。

把自己变成文明树,

去体验文明的欢乐; 把自己变成礼仪花, 去感受礼仪的乐趣。 走进礼仪之窗,

沐浴文明礼仪。

等你从礼仪之梦醒来, 你会悄悄告诉小伙伴: 什么是礼貌,什么是尊重, 什么是自爱,什么是自律……

10、《好习惯“三字歌”》

小学生 要做到 孝父母 遵教导 会使用 文明语 遇外宾 要知礼 帮残疾 乐助人 不打架 不骂人 要诚实 不说谎 损公物 要赔偿 捡东西 要上交 借东西 要归还 不挑吃 不挑穿 惜粮食 节水电 爱整洁 常洗澡 勤刷牙 习惯好 不旷课 不迟到 对老师 有礼貌 好习惯 要养成 人人夸我顶呱呱

关于礼的诗句篇九
《礼仪诗歌》

文明礼仪小诗歌

新世纪 好少年 讲文明 懂 礼貌

见老师 老师好 一句话 不离口

谢谢你 对不起 常用语 成习惯

红领巾 佩带好 仪表正 人人爱

胸挺直 腿站好 手放平 收起腹 站如松 坐如钟 卧如弓行如风

不追逐 不打闹 讲团结 会合作

勤学习 爱动脑 虚心问 不骄傲 诚实好 不撒谎 不贪心说真话

早睡觉 早起床 好习惯 早养成

读书好 好读书 读好书 爱读书

文明礼仪好习惯, 人人都当好少年。

文明礼仪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树立现代文明意识,争做文明人;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我们二年级四班全体学生围绕礼仪教育主题郑重向全体同学倡议:

一、在校园里,我们是文明的学生。 我们能做到: 师生见面点头问好,师长见面鞠躬行礼。 课间不追撵,不打闹,上下楼道靠右行。 不说脏话,不喧哗,轻声细语讲文明。

二、在家庭中,我们是文明的孩子。 我们能做到: 尊老爱幼。

三、在社会上,我们就是文明的使者、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小公民。我们能做到:

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和希望,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抵制不良信息、告别不文明行为为将来能肩负起建

二年级四班全体

2013年12月2日

小小公民

小小学生讲公德,爱家爱当爱祖国 尊敬老师由礼貌,团结合作争第一 社会是个大家庭,人人都要多关心 花草树木有感情,请你别伤它的心 随地吐痰不文明,果皮纸学不乱扔 过马路走人行道,这条千万别忘掉 红灯亮时请等候,绿灯闪烁方才行 我们都要讲公德,人人才能夸你棒 夸你棒 .

文明

礼仪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梦想现代诗

下一篇: 优美诗词大全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