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古代夜晚的描写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03    阅读:

古代夜晚的描写篇一
《描写夜晚景色的段落》

描写夜晚景色的段落

这一天的夜,连一丝云彩都没有,天空蓝的透明透亮。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升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是一条流水,日日夜夜沙沙沙,沙沙沙,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平静又响亮的流着。

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了大地。夜空像无边无际的透明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山,隐隐约约,像云,又像海上的岛屿,仿佛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不时地闪亮起一点两点嫣红的火光。

云团缓缓地移动着,被吞没了多时的满月一下子跳了出来,像一个刚出炼炉的金盘,辉煌灿烂,金光耀眼,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荷叶上的青蛙,草丛里的蚂蚱和树枝上的小鸟,都被这突然降临的光明惊醒,欢呼、跳跃,高声鸣唱起来。

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

憩。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冬天的夜晚,很寂静。我独自一人走在这充满幽静的夜里,这条林间小道。风呼呼的吹着还带者树叶的沙沙声,就像是风的呼啸。冷冷的寒意冲上我的心头。我的头上冷汗直冒。毕竟这样的夜路我才第一次走。望着周边的树木,它们仿佛都长着眼睛一动不动的看着我,直勾勾的望着我。风把树上的叶子吹落了,踏在小道上脚下发出了沙沙的响声。

黄昏来临了,天空撒满金粉,似乎一捞就可以捞一大把一样。太阳躲在山的後面,只露出半个身体。天空的另一边,月儿已经挂在那方。紫色的芳香飘满天空,我知道,又是晚霞出来捣乱了,调皮的晚霞每天都在天空上散步,太阳已经渐渐落下,天空隐约看到一些亮晶晶的星星,似乎是天上的小眼睛在眨眼睛。十分美丽!

假期里,我到乡下去看望姥姥,有幸目睹了农家田园的乡下深晚,一轮明月带着忧愁的玫瑰花香,悬在深蓝的天空上,月光在树林里流淌,安静得只能听到风吹着青草的“沙沙”声。夜深深的睡了,柔和的月光轻轻地抚摸着树枝,落下细碎的黑影。这月色轻柔的像湖水,隐约的像烟雾。从远处传来一两声“汪汪“的狗犬声,像粗鲁的壮汉,打破了夜的沉寂„„

皎洁的月,光芒万丈,似乎有将整个天空照亮的雄心壮志;星星像是被过滤掉了似的,如若不是仔细去看,就根本找不到它的影子,瞧瞧,它正眨着眼睛看着我呢,我真想问它一句:你是在和我抛媚眼吗。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闷热的湿气,好似下雾一般。远处的灯塔那微弱的灯光,使夜更显寂静了。我耳边不时的响起一阵蝉鸣,身处这景色之中,我仿佛觉得那是一首清脆悦耳的小曲,谱写着独属这夜晚的韵味。

每家都开着灯,灯光像一串串玛瑙,是那深蓝色的衣服上的一丝色彩。星星弟弟眨着自己的小眼睛,你可以抬头看看有没有你的星座。看,那是狮子座的流星雨。下一次流星雨,就多了一些到地球上做客的星星了。月亮婆婆像一只小船,像一个甜甜的微笑,像一根等待人来吃的香蕉。在这样的时候,我在做作业,爸爸在上网,妈妈在看书,爷爷在睡觉,奶奶在看电视。而电灯在“工作”着。

你可以一个人坐在操场上,听着篮球触地的声音,看着星光灿烂的夜空,静静地发呆,想像着天上的星星变成自己的星座;靠着柠檬树,闻着身旁悄悄开放的蓝色小花散发的清香;迎着风,呼吸着从未有过的新鲜空气;看着那小猫在花丛中玩耍。去梦中,发现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天空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小孩子,它们在宁静的夜晚上空嬉戏,与月亮做游戏。它们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梦想。虽然,有时候,会遇到狂风,会遇到暴雨,会遇到乌云,还会遇到闪电。可是,不管怎样它们心中那个小小而平凡的梦想永远不会变:那就是,看到了太阳,看到明亮的世界。它们虽然习惯了黑夜,但白天对它们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它们都尽力让自己不在白天来临时睡着,而坚持到最后的总是“启明星”,可是它也只是看到了初阳散发出的那微微的红红的淡光。毕竟它还是睡着了„„

我看着路边灯光错乱的路灯,红黄蓝绿的光,感觉无比温馨。再看看天空上一闪一闪的星星,

就像来看热闹的人群,月亮姐姐也挤进星星里,开心的看着人们。地上的小汽车。摩托车在马路上快乐的行驶着,路旁的人们开心的走着,小树们也摇摆着身躯为这美丽的夜晚献舞。

夏天的夜晚,星星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一点,两点,三点。闪烁不定,就像一只只淘气,幼稚,然而又像充满神秘,智慧的眼睛.它们仿佛看到了我们,便和我们玩儿起"藏猫猫"的游戏来.它们灵巧的身躯,东躲西藏,时隐时现,弄得我们眼花缭乱。

夏天的夜晚,总是那样迷人,那是一个星期五。星期五的晚上,我在天台上,仰望着天,数着星星,数着梦,但,在最角落的那边,那颗星星好暗,好小,它好像就是我的化身。如果我闪一次,别人就跟我抢,陷害我,让我越来越黑暗。多么希望有流星雨来临,让流星雨的光芒,洒落到我身上。我一边仰望着星星的黑暗,一边仰望着月亮的光明,渐渐地,我闭上昏昏欲睡的眼睛,在天空中退隐消失了。但在我隐退之前,我要对自己说一句:“我们都有‘三颗太阳’”。

夏天的夜晚总是那么的陶醉人,漆黑的天穹里布满了点点生辉的星星,显得格外耀眼。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空中,淡淡的光像轻薄的纱,飘飘洒洒的,映在河面上,像撒上了一层碎银,晶亮闪光。夏夜的风是令人期待的,徐徐吹来,格外清新,凉爽。躲藏在草丛中的青蛙也开始放肆了起来,“呱呱呱”地叫个不停,依附在树干上的蝉也不认输,“知知知”地在叫;也不知什么时候萤火虫也飞了出来乘凉,在树上一闪一闪地,特好看。

仰望星空,星星们眨着神秘的眼睛,摆成各种形状。你瞧,天琴星座多像古代的乐器竖琴,见到它就仿佛听到了古朴典雅的音乐;天鹰星座侧像一只雄鹰,它拍着宽大的翅膀,仿佛在翱翔;飞马星座像一匹疾驰的骏马;还有天鹅星座、室女星座、牧夫星座„„啊,数都数不过来了!

夜晚的月亮是戴着面纱的美人,明眸皓齿,明亮淡雅,站在小路上,仿佛身上披了一层银纱。黑色的天,深邃的让人害怕,难道它真的比传说中的嫦娥更漂亮吗?我不知道,可是曾经跌落的流星知道。

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到处都有蟋蟀的叫声。夜的香气弥漫在空中,织成了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里面。眼睛接触到的都是罩上这个柔软的网的东西,任是一草一木,都不像在白天里那样现实了,它们都有着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样都隐藏了它的细致之点,都保守着它的秘密,使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月亮已经挂在天边,朦胧的月光洒满大地,“小眼睛”也越来越光亮了,犹如一颗颗雪白的珍珠洒在一条条黑绸带做背景的天空里。一阵阵晚风吹着,花儿骄傲的抬起头、小草也板起身子,与晚风翩翩起舞,树叶的沙沙声是花儿、小草舞蹈的伴奏乐„„夜晚的天空铺满了纯白的光线,那是来自于像洁白玉盘似的月儿散发出来的。

在等流星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天上有许多的小星星在向我眨着眼睛,密密麻麻的又亮,又美。在我观赏着这美丽的星空时,不经意间,我看到了传说中的‘北斗七星’果然,由七颗闪人的亮星有序地排成了一个勺子,逼真极了。

在清风徐徐的夜晚,如水的月光流入诗人的心里,成为不朽的诗篇。还记得月光奏鸣曲,那

婉转的音符至今还回悬在我的耳朵里。石榴树下的爱情,葡萄树下的友情,因有月亮的见证才把真心交给对方,相约到永久。真正的爱情在暴风雨的夜晚是能见到彩虹和月亮的。

在月光的照耀下,我隐隐约约的看到了娇美的荷花,她像从牛乳中洗过似的,那么冰清玉洁、那么亭亭玉立,让人不禁生爱怜之心。我看着看着,心里什么也没有想,直到眼前昏花了。我才回过身来。我发现荷花又变的略加清晰了。我抬头望了望月亮,她似乎比刚才更亮了,我想:“可能是让我更好的欣赏这美景吧!”

小城的夜晚,黑蒙蒙的一片,看不见星星的踪影。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望着窗外,黑压压的楼房连着天,稀落的亮着。几扇昏黄的灯光,像垂死的老人最后的呻吟般微弱。屋内刺眼的白灼伤了眼球,仿佛这白色比那黑暗来的更诡异,可我偏偏被这片诡异包裹着,似乎很容易就能冲出去融入黑暗,却又发现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句子

古代夜晚的描写篇二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更定”及古代夜晚计时方法》

“更定”及古代夜晚计时方法

李勤昌

【内容提要】:《湖心亭看雪》被人教版、语文版、鲁教版收入7~9年级学生课本。而对该文中的“更定”一词说法是年年在变,没有确定的说法,迷糊或误导了几批学生。所有工具书也没有收录该词。该文应用翔实确切的文章和史载资料,对“更定”和古代“更”的时间作了清楚明确的分析论述。明确表明:“更定”是指晚上“入更”时间,相当于现在晚上7点钟作用。“定”应该解释为“确定”。并对“入更”时间为晚上八点(20点)和“二更”“三更”的说法进行了分析论证。希望引起有关专家的注意,再作深入研究,找到一个准确的说法,以免再误传知识。

一、课文注释关于“更定”和其他报更时间注释的分歧。

(一)、对“更定”的说法分歧。

张岱《湖心亭看雪 》“是日更定矣”句中的“更定”一词,因为该文的入选课标教材而引起研究,但至今没有一个明确清楚的说法。语文教材的说法也是年年一变。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八年级下》2003年版第202页注释(3)的说法是:“‘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古时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每晚八点左右开始击鼓报更,称‘更定’”。这一注释在2007年11月第4次印刷时,分作两次注释:(3)“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4)“定”,止,停。语文版教师用书第452页“课文翻译”中将该句译文改为:“报更的鼓声停了”。“关于思考与练习一· 1” 中又说:“在‘更定’(约早晨六点钟)时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的注释也是变换不定:二OO四年版的说法是“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定,完了,结束。”二OO五年版改为“指凌晨时分……。”二OO六年版改为“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而鲁教版教材的课下注释和教师用书的说法也不一致,教材135页注释为:“更定”,初更开始。晚上八点钟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叫做更定。教师用书232页的解释为“凌晨后”,234页解释为“凌晨时分”。

以上几种教材说法的分歧是:一、“更定”究竟是晚上还是早晨;二是“更定”的准确时间是什么。因为各种工具书都没有收录“更定”一词,古人对“更定”的正确理解,今人无从而知。而《古代汉语》词典对“定”的解释,有“确定”的意思,也有“止,停”的意

思。从文中描写景象看,好像早晚都能见到。这也许就是对“更定”一词含义难定的原因。

(二)对其他“更鼓”时间的说法分歧:

对“二更(鼓)”、“三更(鼓)”的时间说法不一致。

(1)张岱《西湖七月半》:以故二鼓,人生鼓吹。

人教版2004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第三册201页课下注释“二鼓”含义为:即二更,约晚上十点开始。而对“杭人游湖,巳出酉归”中“巳”的注释为“上午九点至十一点”,“酉”的注释为“下午五点至七点”。可见,对“二鼓”的解释与时辰是不一致的。

(2)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六册(1988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91页说:古代以干支记时,年、月、日、时都可以用干支表示,有以皇帝的年号来记年。夜间又有特殊的计时方法,从二十点打鼓报更,每两小时一次,叫一更(鼓)、二更(鼓)、三更(鼓)、四更(鼓)、五更(鼓)。这一说法与干支计时法明显相左。

(3)薛金星、张晓慧主编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手册》2003年7月版第91页:“每更约戌时入更,也就是晚上7点开始为一更天,约两个小时,亥时(21点至23点)为二更天。

(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三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42~843页 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古人对于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 二十四点)是子时,上午两点是丑轼……第二种说法: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晚上十一点(即二十三点)为子初,夜半十二点为子正;上午一点为丑初, 上午两点为丑正……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了。

二、对教材和教师用书注释和上述说法的质疑。

(一) “晚上八点(20点) 入更”之说的不妥。古时夜晚报更计时,其标准在全国各地基本是统一的。如果“晚上八点”是以首都所在地为准,当时的北京与杭州相差半个时区左右,那杭州应 该是晚上八点半左右。就南方的冬季特点看,晚上八点左右即使有月光,可见度也是不高的,如果是无月的夜晚就更没法看到了,那又怎么划船到湖心亭呢?何况还 “雾淞沆砀”呢?所以,不管有月与否,说晚上八点去看雪是不合情理的。这也许就是很多同学、教师和教材认定“更定”应该在上午的原因吧。其次说击鼓报更是 “晚上八点”也是不妥的,这与古代报更计时显示的是时辰这一原则是相悖的。只从看到的景物和赏景情趣来说,说是晚上看景也还通,只是时间而已。

(二)“早晨六点”之说的不准确。古代以地支方式计时,沿用时间贯穿古代,因此击鼓报更所显示的时间应该与地支的计时标准相一致。而地支的计时时点没有在偶数位上的,比如寅时是早上3~5点,卯时是上午5~7点,报更时间也应与此相对应;而说六点左右,相差太大了点。古代一刻相当于现在14.4分钟,与现在比一刻相差0.5分钟,一小时差2分钟,一天也只差二十多分钟,所以报更时间不可能相差一个小时左右。

(三)含糊说法。语文版2007年重印修改,没有明确“更定”是何含义,是“一更”时间停还是“五更”时间停?人教版2004年版也同。人教版2005年版说指“凌晨时分”,“凌晨”的准确时段是什么?这些说法都显得含糊。而“更”是古代一个确切的计时方法,“更定”也应该表达的是一个确定的时间,这样才合理。

(四)质疑王力第一种说法:

干支计时法既然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那么每个时辰的起始时间是多少?如果夜半十二点是子时,那么两个小时是指晚上十二点到上午两点,还是晚上11点到上午1点?按王力的近代时辰细分分法说,晚上十一点(23点)是子初,夜半十二点为子正;上午一点为丑初,两点为丑正。那么子时的起始时间应为二十三点,终结时间为第二天上午一点;丑时的起始时间为上午1点,终结时间为3点。两种说法在与现在时间的对应上分歧是很大的,这也涉及到今人对古代报更时间的理解。古代夜晚是到点击鼓报更的。按第一种说法,子时在夜半十二点,第二中说法,子时应该从夜晚11点开始,如果击鼓时间与时辰对应,那子时的击鼓报更时间是在晚上十一点还是十二点?还有,王力的说法一与现行初高中教材中关于古代地支时辰与现在时间的对应的注解是很矛盾的,见前面引文可知。可惜王力主编的该书没有涉及夜晚击鼓报更的计时方法。

以上种种说法我们该采用什么说法呢?

三、疑问解答。

(一)“更定”该早晨还是晚上?

我们先来看一篇张岱的文章:

虎丘中秋夜(《陶庵梦忆》卷五)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鹅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句字,藻鉴随之。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萧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阒,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该文的时间词语很明确:霞铺江上、天瞑月上、更定、更深、二鼓人静、三鼓。从该文看,“更定”在“二鼓”“三鼓”前,在“月上”之后,看来不应该是早上了。

(二)“更定”究竟该是什么时间?“定”是什么含义?

我们还是从史书上找依据吧。《宋史 · 志第二十三 ·律历三》:

“漏 刻,《周礼》,挈壶氏主挈壶水以为漏,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所以视漏刻之盈缩,辨昏旦之短长。自秦、汉至五代,典其事者,虽立法不同,而皆本于《周 礼》。惟后汉、隋、五代着于史志,其法甚详,而历载既久,传用渐差。国朝复挈壶之职,专司辰刻,署置于文德殿门内之东偏,设鼓楼、钟楼于殿庭之左右。其制 有铜壶、水称、渴乌、漏箭、时牌、契之属:壶以贮水,乌以引注,称以平其漏,箭以识其刻,牌以告时于昼,牌有七,自卯至酉用之,制以牙,刻字填金。契以发 鼓于夜,契有二:一曰放鼓,二曰止鼓。制以木,刻字于上。

常以卯正后一刻为禁门开钥之节,盈八刻后以为辰时,每时皆然,以至于酉。每一时,直官进牌奏时正,鸡人引唱,击鼓一十五声,惟午正击鼓一百五十

声。

至昏夜鸡唱,放鼓契出,发鼓、击钟一百声,然后下漏。每夜分为五更,更分为五点,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每更初皆鸡唱,转点即移水称,以至五更二点,止鼓契出,凡放鼓契出,禁门外击鼓,然后衙鼓作,止鼓契出亦然,而更鼓止

焉。

五点击钟一百声。鸡唱、击鼓,是谓攒点,至八刻后为卯时正,四时皆用此法。禁钟又别有更点在长春殿门之外,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会灵观、祥源观及宗庙陵寝亦皆置焉,而更以鼓为节,点以钲为节。……

殿前报时鸡唱,唐朝旧有词,朱梁以来,因而废弃,止唱和音。景德四年,司天监请复用旧词,遂诏两制详定,付之习唱。每大礼、御殿、登楼、入阁、内宴、昼改时、夜改更则用之,常时改刻、改点则不

用。

五更五点后发鼓曰:

朝光发,万户开,群臣谒。平旦寅,朝辨色,泰时昕。日出卯,瑞露晞,祥光绕。食时辰,登六乐,荐八珍。禺中巳,少阳时,大绳纪。日南午,天下明,万物睹。日昳未,飞夕阳,清晚气。晡时申,听朝暇,湛凝神。日入酉,群动息,严扃守。

初夜发鼓曰:

日欲暮,鱼钥下,龙韬布。甲夜己,设钩陈,备兰锜。乙夜庚,杓位易,太阶平。丙夜辛,清鹤唳,梦良臣。丁夜壬,丹禁静,漏更深。戊夜癸,晓奏闻,求衣始。”

上 面引文详细说明了“漏壶”的原理;鼓、钟在报时的作用,更、点的关系;白天夜晚的时辰时间;初更发鼓的时间和五更结束后发鼓的时间、方式、情形以及各自的 唱词。“常以卯正后一刻为禁门开钥之节,盈八刻后以为辰时,每时皆然,以至于酉。每一时,直官进牌奏时正,鸡人引唱,击鼓一十五声,惟午正击鼓一百五十 声。”和“牌以告时于昼,牌有七,自卯至酉用之”一段明确了白天的时间段:“卯时”到“酉时” 。“至昏夜鸡唱,放鼓契出,发鼓、击钟一百声,然后下漏”一句明确了入更的起算时间,即下漏时间,白天报时,晚上报更;从该句可以推测“更定”指的就是 “下漏”情形和这段时间。唱词把白天黑夜的时辰时间完整的连贯了起来。“五更五点后”就是“五更”结束了,更鼓结束发鼓的时间为“以至五更二点,止鼓契 出……而更鼓止焉……五点击钟一百声。鸡唱、击鼓,是谓攒点,至八刻后为卯时正”,也就是寅时结束卯时开始这点上,所以“五更”应为寅时,即现在时间3~5点,“更”结束的发鼓时间应该是现在时间5点左右,而不是6点左右。白天的时辰应该为:卯(5~7点)、辰(7~9)、巳(9~11)、午(11~13点)、未(13~15点)、申(15~17点)、酉(17~19点。晚上入更的时间为戌时,即现在时间19点至21点,那么入更的发鼓时间为19点左右,而不是20点(晚上8点)左右。由此推算,那么作者在晚上7点 后进湖,在文中描写的景象结合时间和雪光映照的情景看是符合实际的。何况作者描写的景象是在船和湖心亭上见到的综合,不是专指在湖心亭上看到的。作者“强 饮三大白而别”,可以推想作者在湖心亭待的时间不长,是因为在晚上,联系《陶庵梦记》中作者描写的众多游玩情形看,如果是白天,作者不会急于离开的。从19点起算,五更的时间和地支时辰的对应依次为:一更(甲夜),戌时,19~21点;二更(丙夜),亥时,21~23点;三更(乙夜),子时,23~1点;四更(丁夜),丑时,1~3点;五更(戊夜),寅时,3~5。这样,击鼓报更的时间就和时辰时间完全对应了,而且也和现在的很多说法一致。

“六 点”“八点”之说,看来可能是受了王力第一种说法的影响,而这种报更时间是与王力地支计时法二的说法相悖的。地支计时法也是古代汉武帝时代就开始的,而后 人推算的古代计时法和今天的时间对应也是根据古代壶漏计时方式和地支计时方法推断的,所以可以肯定王力说法二是和今天的说法一致的,那么“六点”“八点” “入更”的说法就不合理了。

“更定”应该是指“至昏夜鸡唱,放鼓契出,发鼓、击钟一百声,然后下漏”这一情形,即进入夜晚记更时间开始,也就是现在的晚上7点(19点)中左右。“定”应该理解为“确定”。

古代夜晚的描写篇三
《古代描写爱情的诗句》

古代描写爱情的诗句

1 柳永 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佚名 诗经·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 秦观 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5 佚名 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6 郑愁予 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 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8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9 曹植 明月上高楼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10 纳兰性德 虞美人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11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2 席慕蓉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13 陈衡恪 题春绮遗像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14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5 徐干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16 司马光 西江月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17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 张先 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9 黄景仁 绮怀诗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0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古代夜晚的描写篇四
《中国古代的禁夜令》

中国古代的禁夜令

在唐朝首都长安,每晚“执金吾”以鼓声周知百姓,便代表“禁夜”即将开始;次日晨,钟楼响钟,代表禁夜结束。试想,一年中只有3天不“禁夜”,其余362天的夜间,民众不得在所居住的坊里以外从事任何活动,当代人读至此,大概无不一身冷汗。

《太平广记》的《李娃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荥阳公之子自打见了李娃一面后,念念不忘,经打听,知道这位女郎乃倡家,遂携重金造访。小婢急告李娃,说上次假装丢失马鞭,故意逗留不走的公子上门来了。李娃亦钟情于这位来京应试的举子,可想而知,这对青年男女的见面,该是多么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谈笑间不觉“天色日暮”而街坊“鼓声四动”——所谓“禁夜”的时辰已到。李娃之母曰:“鼓已发矣,当速归,无犯禁。”生曰:“幸接欢笑,不知日之云夕。道里辽阔,城内又无亲戚,将若之何?”李娃也愿意他留下来,说:“不见责僻陋,方将居之,宿何害焉。”生数目姥,姥曰:“唯唯。”于是,男子得以留宿。

在唐朝首都长安,每晚“执金吾”(类似警察或城管的执法人员)以鼓声周知百姓,便代表“禁夜”即将开始;次日晨,钟楼响钟,代表禁夜结束。唐代韦述的《西都杂记》称:“西都禁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试想,一年中只有3天不“禁夜”,其余362天的夜间,民众不得在所居住的坊里以外从事任何活动,当代人读至此,大概无不一身冷汗。

据说北京前门大街的宵禁,晚清还在断续施行,直到辛亥革命成功才彻底去除。可见禁夜令在中国,至少有3000年历史。犯夜的处罚,据《大清律例?夜禁》称:“凡京城夜禁,一更三点,钟声已静之后,五更三点,钟声未动之前,犯者,笞三十。二更、三更、四更,犯者,笞五十。外郡城镇,各减一等。”在《太平广记》的《温庭筠》中,这位晚唐知名诗人就曾因“醉而犯夜,为虞侯所系,败面折齿”。

说“禁夜”乃第一恶政,实不为过,以治安为名,冠冕堂皇地限制人身自由,它是封建统治者最乐用,也是最常用的专制手段。为何会有“禁夜令”?至今尚未有人考证出来。我认为,这种精神折磨的始作俑者几乎是御用文人无疑,因为文人巴结上统治者后,为了得以在权力的盛宴中啖到一点残羹剩饭,马上会从“帮闲”的说嘴阶段过渡到“帮凶”的动手阶段,以半个主子自居。先是琢磨出一个“牧”字,来描写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以讨好统治者,麻醉被统治者。何谓“牧”?牧牛牧羊之牧也,于是帝王也好,官员也好,便堂而皇之地按照牧养牲畜的办法,白天赶出去自行觅食,晚上撵回来关进圈舍,以统治百姓。

法国启蒙主义者卢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有思想,有人格,有灵魂,有尊严。被剥夺了自由——哪怕只是一天的1/2或1/3,哪怕只是

呆在自己家里,也与坐牢无异。所以,对老百姓的残害似乎不大的禁夜,其束缚手脚、桎梏心灵、钳制精神的副作用不可谓不小。

在中国历史上,实施禁夜令最坚决的莫过于唐朝,取消禁夜令最彻底的莫过于宋朝。一般而言,对唐朝,人必称盛唐;对宋朝,人必称弱宋。唐朝之盛,盛在其武功雄伟,军威将强,征服藩属,拓土开疆的光荣上;宋朝之弱,弱在其国土仄狭,强邻压境,纳贡求存,苟且偷活的猥琐上。盛唐,是收保护费的,弱宋,则是交保护费的。不过,从治和乱的角度来评价,唐朝的乱世之长,治世之短,适与宋朝的治世之长,乱世之短相反。

“凡唐之世治如此其少,乱日如彼其多。其治安之久者,不过数十年”,“唐自高宗以后,非弑械起于宫闱,则叛臣讧于肘腋,自开元二十余年粗安而外,皆乱日也”。所以,唐诗人元稹的《行宫》诗,才有“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憧憬太平往事之语。而宋朝“自景德以来,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蕃麻,田野日辟”。当神宗朝发动对西夏的战事,大宋臣民已过了百十年的和平岁月,根本不知兵戈为何物。

北宋的首都开封,人口过百万,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唐朝的首都长安,占地面积大于开封,人口也过百万,但“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坊和市分开,实施封闭式管理。日暮鼓动,坊市禁闭,路人绝迹,唯有逻卒。宋朝的首都开封和杭州,则是不夜之城,由于坊市合一,没有营业时间和营业地点的限制,夜市未了,早市开场,间有鬼市,甚至还有跳蚤市场。

人来客往,买卖兴旺。“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你看不到唐时长安那堂皇气派的王者风范,但市民之忙忙碌碌,力夫之竞竞营营,店铺之财源滚滚,车马之喧嚣过市,仕女之丰彩都丽,文士之风流神韵,建筑之鳞次栉比,街衢之热闹非凡,绝对是唐朝的长安、洛阳见不到的繁荣发达景象。

两相比较,宋朝经济之繁荣,物资之丰富,商业之发达,远超唐朝。禁夜和不禁夜带来了天壤之别——后者可说是开启了全日制的中国。一个实施禁夜令的朝代,就等于给精神带上了枷锁,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从谈起。

大宋王朝之所以能以突飞猛进的姿态,创造出比其前朝和后代都要巨大的财富,应该说是取消禁夜令,把夜晚还给老百姓的结果。某种程度上,这有点类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调动了中国人前所未有的能量而出现的改革奇迹一样。人心齐,泰山移。人的能动性要是激发出来,确实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难怪日本历史学家内滕虎次郎的“唐宋变革论”认为,唐朝是中世纪的结束,宋朝是近世的开始。

因此,宋朝绝非是积贫积弱、耻辱蒙羞的王朝。积弱是事实,耻辱蒙羞也是事实,北宋最后两个皇帝被敌国捉走当了俘虏,死在异国他乡;南宋第一个皇帝被打败只能逃到海上存身,倒数第三个皇帝被元人抓走,最后一个皇帝逃到海上,也不得不被大臣背负着跳海。在中国封建王朝中,再没有比两宋王朝更让人泄气的了。然而在强敌压境,战乱频仍,俯首服低,花钱买和平的三百年间,宋朝人却创造出经济上的极大丰足,文化上的极度辉煌,这是他朝难以望其项背的。

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个——罗盘、火药、印刷术,就是这个王朝对历史作出的伟大贡献。人称盛唐的李氏王朝,却在这方面交了白卷。美国历史学家墨菲说:“在很多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年代。后来的世世代代历史学家批评它,是因为它未能顶住异族入侵,而终于被他们痛恨的蒙古人打垮。但宋朝却从960年存在到1279年,长于三百年的平均朝代寿命。”他认为宋朝“完全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

日本学者加藤繁在《宋代都市的发展》中也谈到:唐代“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北宋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加藤繁所说的“北宋末年”,准确地说应为唐朝末年,直至五代,禁夜令流于形式,渐渐式微,民众也不太在乎了。《花间集》中张泌那首《浣溪纱》就是一个例证,其首句“晚逐香车进凤城”,明显犯了夜禁。同为晚唐诗人的张泌,要比温庭筠幸运得多,究竟小30岁,加之又逢乱世,显然已不大坚持夜禁,他这才敢放心大胆地寻欢作乐,不必担心受到“败面折齿”的笞责。

从前人的一些记录中,我们可以约略领略北宋鼎盛时期的汴京夜晚。如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时已南宋,对于他曾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汴京盛况还是魂牵梦萦:“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朱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据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和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南宋的都城临安,其城郭之美,物品之丰,人烟之盛,商贾之富,娱乐之盛,并不亚于汴京。而“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的夜市规模,也远超开封。

汴京鼎盛时拥有100万人口,而杭州的常驻人口为150万,加上流动人口和不断从北方逃奔故国的遗民,当超过此数,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固然,林升的那首《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了醉生梦死的杭城人,但生于斯死于斯的百姓,却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然而,这个好的开端,却被身后的辽、金、元,以及西夏、党项等强邻扼杀。正如古希腊亡于古罗马,古罗马亡于日耳曼一样,文明永远屈服于野蛮。满腹诗书,体单力薄的文弱书生,打不过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赳赳武夫。这也是汉化得多一点的辽国,败于汉化得少一点的金国;而汉化得少一点的女真人,却败于完全没有汉化的蒙古人的道理。但生活在这个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的宋人,却可以一天掌握自己的24小时,不视人眼色、不仰人鼻息、不受人制约。陈寅恪所言:“华夏民族文化历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然而,宋朝的意义远不止此,严复曾说过:“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宋人所造就十八九。”这才是我们认识宋朝的真谛。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杂志2011年第1期,原题为“宋朝的夜市——这才开始了全日制的中国”

古代夜晚的描写篇五
《中国古代的禁夜令》

中国古代的禁夜令

在唐朝首都长安,每晚“执金吾”以鼓声周知百姓,便代表“禁夜”即将开始;次日晨,钟楼响钟,代表禁夜结束。试想,一年中只有3天不“禁夜”,其余362天的夜间,民众不得在所居住的坊里以外从事任何活动,当代人读至此,大概无不一身冷汗。

《太平广记》的《李娃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荥阳公之子自打见了李娃一面后,念念不忘,经打听,知道这位女郎乃倡家,遂携重金造访。小婢急告李娃,说上次假装丢失马鞭,故意逗留不走的公子上门来了。李娃亦钟情于这位来京应试的举子,可想而知,这对青年男女的见面,该是多么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谈笑间不觉“天色日暮”而街坊“鼓声四动”——所谓“禁夜”的时辰已到。李娃之母曰:“鼓已发矣,当速归,无犯禁。”生曰:“幸接欢笑,不知日之云夕。道里辽阔,城内又无亲戚,将若之何?”李娃也愿意他留下来,说:“不见责僻陋,方将居之,宿何害焉。”生数目姥,姥曰:“唯唯。”于是,男子得以留宿。

在唐朝首都长安,每晚“执金吾”(类似警察或城管的执法人员)以鼓声周知百姓,便代表“禁夜”即将开始;次日晨,钟楼响钟,代表禁夜结束。唐代韦述的《西都杂记》称:“西都禁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试想,一年中只有3天不“禁夜”,其余362天的夜间,民众不得在所居住的坊里以外从事任何活动,当代人读至此,大概无不一身冷汗。

据说北京前门大街的宵禁,晚清还在断续施行,直到辛亥革命成功才彻底去除。可见禁夜令在中国,至少有3000年历史。犯夜的处罚,据《大清律例?夜禁》称:“凡京城夜禁,一更三点,钟声已静之后,五更三点,钟声未动之前,犯者,笞三十。二更、三更、四更,犯者,笞五十。外郡城镇,各减一等。”在《太平广记》的《温庭筠》中,这位晚唐知名诗人就曾因“醉而犯夜,为虞侯所系,败面折齿”。

说“禁夜”乃第一恶政,实不为过,以治安为名,冠冕堂皇地限制人身自由,它是封建统治者最乐用,也是最常用的专制手段。为何会有“禁夜令”?至今尚未有人考证出来。我认为,这种精神折磨的始作俑者几乎是御用文人无疑,因为文人巴结上统治者后,为了得以在权力的盛宴中啖到一点残羹剩饭,马上会从“帮闲”的说嘴阶段过渡到“帮凶”的动手阶段,以半个主子自居。先是琢磨出一个“牧”字,来描写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以讨好统治者,麻醉被统治者。何谓“牧”?牧牛牧羊之牧也,于是帝王也好,官员也好,便堂而皇之地按照牧养牲畜的办法,白天赶出去自行觅食,晚上撵回来关进圈舍,以统治百姓。

法国启蒙主义者卢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有思想,有人格,有灵魂,有尊严。被剥夺了自由——哪怕只是一天的1/2或1/3,哪怕只是

古代夜晚的描写篇六
《古人关于月亮的描写》

古人关于月亮的描写(诗、词)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后出塞五首〉其二)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宿江边阁》)

水静楼阴直,山昏塞月斜。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遣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千里寄相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鬓湿臂寒,看月之久也。月愈好而苦愈增,语丽情悲。末又想到聚首时,对月舒愁之状,词旨婉切,见此老钟情之至。(《杜臆》)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李白二首》其一)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抒怀》)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江汉》)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谁好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丈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客夜》)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

照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词:《苏幕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范仲淹:《御街行》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 词:《蝶恋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吴文英 词:《唐多令》

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技上月三更 唐 崔涂:《春夕》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遥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周邦彦 词:《兰陵王》 孤灯不如思欲绝,卷惟望月空长叹……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李白:《长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词:《临江仙》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皇甫冉:《春思》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卢纶:《晚次鄂州》。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共看明月应泪垂,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岳飞 《满江红》

回 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妾身,不愿似天家,金 缺。文天祥 《满江红》 拜将名歌,怀贤阁杳,空指冲冠鬃,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胡世将 词:《酹江月》

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孤忠耿耿。剑铓冷侵秋月。

(南宋)黄中辅 词:《念奴娇》。

想故国,高台月照,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南宋)刘辰翁 词:《柳梢青》 璧月初晴,黛云远澹,春事维主?……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 刘辰翁

龙虎敬,风云天。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反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东晓碾关山月。问姮娥,于我肯从容,月圆缺。 王清惠;《满江红》

古人关于月亮的描写(文)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抽豪进牍,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

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

西冥。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朓警阙,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

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祗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驰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诉皓月而长歌。歌曰: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徨如失。又称歌曰:

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

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善。”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

古人笔下月亮的特点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代夜晚的描写篇七
《古代房屋、建筑、环境的描写》

1. 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五间抱厦上悬“怡红快绿”匾额。整个院落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园锦簇,剔透玲珑,后院满架蔷薇、宝相,一带水池。沁芳溪在这里汇合流出大观园,有一白石板路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对岸。2. 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3. 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4. 其院中只觉异香扑鼻,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牵藤引蔓,累垂可爱。奇草仙藤的穿石 绕檐,努力向上生长,5. 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迥非素常逞妍斗色之可比。既领略得如此寥落凄惨之景,是以情不自禁,乃信口吟成一歌曰: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6. 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7. 走进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上有一条巨大的雕龙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的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金銮宝座,梁材间彩画绚丽,鲜艳悦目,红黄两色金龙纹图案,有双龙戏珠,单龙飞舞;有行龙、坐龙、飞龙、降龙,多姿多彩,龙的周围还衬着流云火焰。 8. 屋里阳光充足,并有华贵的摆设,窗上都摆着镶嵌钻石的各式钟表。每间屋里

都有一张华丽的床,床上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桌子上还有一只白色的蜡烛,蜡烛上刻着一条张牙舞爪的龙。屋内都是按以前的原样摆设的。 9. 走过大成门,来到我国三大殿之一的大成殿。这座巍然而立的重檐九脊顶的庞大建筑,斗拱交错,黄瓦盖顶,像是一座金銮殿。前面并排有十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两条巨龙,一条在上面,一条在下面,它们盘绕升腾,腾云驾雾,向中间游去;中间呢,有一颗宝珠,围绕着一些火焰。喔,两条巨龙在争夺宝珠呀! 10. 园内,那玲珑精致的亭台楼阁,清幽秀丽的池馆水廊,还有大假山、古戏台、玉玲珑等古代园林的杰作,都使我留恋往返。特别是那饶着围墙屋脊建造的雕龙,鳞爪张舞,双须飞动,好像要腾空而去似的,更令人感动不已。 11. 一进豫园,迎面就看见"三穗堂",堂前栽着几颗苏铁树,还有一些有名的树,四周那点点绿叶,在细雨中发清发亮。顺着"三穗堂"的小路走过"仰山堂",跨过石门,果真如匾额上写的"渐入佳境":十多米高的大假山峥嵘挺拔,气势雄伟。山下的荷池曲径,小桥流水"丁冬,丁冬"的水声夹杂在阵阵的欢声笑语之中,交织成一曲动人的"春曲";山上峰回路转,逶迤曲折,常春树和迎春花黄绿相映,显得格外动人。站在山顶的"望江亭"上,俯看豫园,青山绿水,亭台楼阁如画美景,尽收眼底,豫园啊,你的精巧的园林建筑果然吸引人们,而你那常驻的春景,更让人心驰神往! 迈进园林,那一株株高大得桔冠宛如一把把撑开得绿伞,它们挨地开枝,枝干多得不计其数,枝上的叶子挤挤挨挨,一簇堆在令一簇上,叶面在春雨的滋润下长出一层新绿,新绿在阳光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摘一片在手心中一揉,强烈的叶香沁人心脾。最诱人的应算桔花了,绿叶丛中点缀着一朵朵,一簇簇,活像满树的雪花,那浓浓的幽香更令人陶醉。 12. 穿过庭院,迈上九重石阶,就到了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据说,这是明代仿唐建筑,殿高十多米,四个飞檐挂有铜铃;微风拂过,就"丁丁冬冬"地奏起来,真棒!进入大殿,只见一尊五米高的如来佛正含笑坐在莲花台上,听爸爸讲,这尊大佛全用赤金贴塑。我凑上去仔细地观赏着,佛像呈铜色,大佛两旁有弟子、菩萨、力士、天王、罗汉等,个个慈眉善目,容貌安详。 13 . 这是一座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大经堂里非常昏暗,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里面有许多大柱子,我和几个同学好奇地数了数,竟然有一百六十根!再仔细看,每根柱子都裹着彩色毛毯,交缀以刺绣飘带,上面还有各种剪贴的佛教故事呢。堂内是木板

地,上面铺地毯,是喇嘛们打坐诵经的地方。大经堂的屋顶别具一格,各式各样的倒钟,玲珑别致的宝塔以及巧夺天工的**、金鹿等,把大经堂装饰得富丽堂皇而又富于宗教气氛。 14. 那幢涂抹着浓浓奶白色的哥特式建筑,尖利地突兀破云。一砖一石,古老的洪钟,虔诚的神乐,划破天空的白鸽,遨游。 15. 走近一看,五亭桥的桥身是由巨大的石头砌成的,成一个“工”字形,桥下有十五个桥洞。据说,每当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时,每个桥洞里都倒映一个月影,形成“每洞含一月”的天下奇观。桥的中间是一座大亭子,大亭子的四个角连了一座造型相似的小亭子,这座桥也因此而得名——五亭桥。五座亭子既是隔开的,又是相连的。再看看亭顶,金碧辉煌的琉璃瓦,绿色的檐上雕着各种各样的精美的花纹。五座亭子各有四个翘角,每个翘角上都系着一只铜制的风铃;一阵风吹过,风铃发出“叮叮、叮叮”悦耳的铃声。每个亭子的四周都是用四根大红柱子支撑着。这一切把五亭桥打扮得分外华丽。如果人们把瘦西湖比作是一位窈窕淑女,那么五亭桥就是束在淑女腰间的镶有五颗宝石的彩带了。 16. 那是一个巨大的古宅,在苍色的山岩的脚下。宅后一片竹林,鞭子似的多节的竹根从墙垣间垂下来。下面一个遮满浮萍的废井,已成了青蛙们最好的隐居地方。我怯惧那僻静而又感到一种吸引,因为在那几乎没有人迹的草径问蝴蝶的彩翅翻飞着,而且有着别处罕见的红色和绿色的蜻蜓。我自己也就和那些无人注意的草木一样静静地生长。 17. 18. 院子西面,几根长的竹竿架上,爬满了花藤,稠密的绿叶衬着紫红色的花朵,又娇嫩,又鲜艳,远远望去,好像一匹美丽的彩缎。. 19. 那是一间低矮破旧的南房,屋里终年不见阳光,昏暗潮湿,墙皮早已脱落了,墙上凹凸不平。 20. 屋顶上的瓦片压得密如鱼鳞,天河决口也不会漏进一点儿去。 21. 绿树掩映之中,整齐的瓦房和陈旧的草屋交错杂陈,恰似一盘杀得正酣的象棋子儿。 22. 村里的农舍几乎全被积雪笼罩了,只留下几个黑洞洞的窗户,像一双双大睁着的眼睛,诧异地打量着这个白雪的世界。 23. 站在半山腰上向村子望去,一座座低矮的小茅屋,像雨后钻出地面的一朵朵小蘑菇,散落在山坳里。 24. 则是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行,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接着又写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 25. 只见佳木

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阔,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26.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分碎影,好梦正初长。27. 御花园的亭台楼阁之间点缀着生机勃勃的翠竹和奇形怪状的石头,那些怪石堆叠在一起,突兀嶙峋,气势不凡。 28. 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29. 御花园里,古柏参天,每一棵都长得十分茂盛。各式各样的怪石异花点缀在园内。 30. 置身此地,静听着流泉拨清韵、古槐弄清风。呵,这是怎样一种美的享受啊。 31. 那清晨的阳光丝丝缕缕、如同细雨般滴落在眼前这好似梦幻的房子上、洒遍每一个被年代尘封的角落、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的清新气味、顺着这味道寻去、映入瞳孔的是外墙上遍布青苔的欧式建筑、手指轻轻抚摸着微凉的岩石、格外美妙、窗外置着 有着曼妙身躯的铜制栅栏、顶头微微的卷边 像向日葵叶子似的分支、令刻板的建筑与身旁的树林融为一体、大门的漆油虽然因古老而被腐蚀、但却有种沧桑的美感、金色的门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细小的光、虽细小 但仿佛能 射进人心里、即使冷冷的晨露沾在身上、也会因那光的照耀而蒸发、门被推开的吱嘎声、虽然刺耳、但却出其意料的能让人的心沉静下来、房顶的砖 即使有少许脱落、可仍旧油难以言喻的美感、望着这巨大而精致的历史沉淀、突然发现 世界那么大 我们只是一粒尘埃。 32. 就在永息湖畔,竟然盛放着大片大片的金色花朵,就像一颗颗金色的星星躺在碧绿的叶片之间,但没有一种星,可以如此璀璨夺目,流光溢彩,妖艳得仿佛可以夺去人的呼吸。 33. 金顶石壁,绘着各种各样的鸟类图案,色彩斑斓。地板上铺着色调柔锦织缎绣的地毯,偶尔燃烧着几朵艳红色的火焰。34. 纱幔低垂,营造出朦朦胧胧的气氛,四周石壁全用锦缎遮住,就连室顶也用绣花毛毡隔起,既温暖又温馨。陈设之物也都是少女闺房所用,极尽奢华,精雕细琢的镶玉牙床,锦被绣衾,帘钩上还挂着小小的香囊,散着淡淡的幽香。35. 徽派建筑所共有的灰瓦白墙和高大的门楼,门楼墙壁有精致的雕花,屋顶的雕花更为精致美丽,整个建筑里有一套贯通的水系,再加上绿树成阴、群山呼应,让你有种置身仙境感。36. 一幢幢具有乡村风情的精致别墅散

落在苍翠树木的掩映之中,置身其中恍如远离了所有的都市尘嚣,宁静幽远的感受令人神驰。37. 浪漫与庄严的气质,挑高的门厅和气派的大门,圆形的拱窗和转角的石砌,尽显雍容华贵。38. 在幽静的山林一套欧式别墅映入眼帘,仔细观察是用一块块木板搭接而成,尖尖清新不落俗套,白色灰泥墙结合浅红屋瓦,连续的拱门和回廊,挑高大面窗的客厅,让人心神荡漾。 39. 古典、开朗两相宜,尖塔形斜顶,抹灰木架与柱式装饰,自然建筑材料与攀附其上的藤蔓相映成趣,经典而不落时尚。40. 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41. 果见正房厢庑(wǔ)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一时进入正室,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42. 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43. 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chén)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wěi)彝,一边是玻璃(hǎi)。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zàn)银的字迹。44. 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jì),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gū)——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45. 房正面纸门儿,镶的炕床,挂着四扇各样颜色绫缎剪贴的张生遇莺莺、蜂蝶花香的吊屏儿,桌上鉴柱镜架,盒罐锡器家活堆满,地下插着棒儿香,上面设着一张东坡椅儿。 46. 梳头桌子上放着象牙镶嵌的豆柏楠减妆一个,上面铺了一张斑竹万字床,挂了项月白百蝶湖罗帐子,床上铺了一领绝细的席子,放了一个长藤枕,两眼花丝细的单被,把沉速香薰得喷鼻子香的枕头边放着一个宋朝金胎雕漆双头牡丹花小圆盒,盒儿里面盛着真正缅甸国来的缅铃一个。47. 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笼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

古代夜晚的描写篇八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江花月夜》精品课件》

古代夜晚的描写篇九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检测:古代诗歌阅读F Word版含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F组

1.(2013·襄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归 朝 欢

柳 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①只轮:代指车。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1)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词的下阕具体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荆州三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①蜀先主即刘备,先主庙在夔州,作者曾任夔州刺史,此诗当作于此时。②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至光武帝时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③象贤:学习先祖的贤才。

(1)首联“千秋尚凛然”的“尚”字有何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②①②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颔、颈两联的表现手法及其各自的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3·南昌模拟)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金陵晚望

高 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 陵 图

韦 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①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1)高诗前两句写景,试分析其表现手法和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诗说“一片伤心画不成”,韦诗却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各有何道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3·咸宁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幽州夜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3·宜昌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①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洲。②沿洄:分别指顺流和回旋的水流。

(1)首联中“凄凄”“泛泛”两个叠词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艺术特色。(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组

1.(1)【解析】本词考查鉴赏诗歌中形象的能力。作者习惯于即景生情,总是首先很工致地以白描手法描绘旅途景色,创造一个特定的抒情环境。词的上阕前四句以密集的意象,表现江

②①

乡冬日晨景,所写的景物都是主体真切地感受到的。从上阕所写的冬日早行和商贩往来道途等情况,以客观的描述表现了旅途的困苦劳顿,令人感到厌倦。抓住景物分析即可。

答案: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荒寒的氛围,暗示行旅的艰辛,烘托旅人黯淡的心情和对羁旅行役的厌倦之情。(2分)风声渐渐,白霜满地,说明时值初冬,天气寒冷;宿雁惊起,残月当空,天刚破晓,旅人就踏着白露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萧索清冷的晨景,更衬托出词人行旅的艰辛,心境的悲凉。(2分)

(2)【解析】本诗考查鉴赏诗歌中形象和思想感情的能力。此词转入主观抒情,写主人公因厌倦羁旅行役而思故乡。抓住关键句分析即可。“转觉归心生羽翼”很明显地一种急迫的归乡心理;“愁云恨雨两牵萦”喻儿女离情,像丝缕一样牵萦两地;“新春残腊相催逼”对于岁月飞逝感到惊心,有年光逼人之感;“浪萍风梗诚何益”中“萍”和“梗”是漂泊不定的典型意象,以喻羁旅生活像浮萍和断梗一样随风水飘荡无定。

答案:“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回故乡,突出了归乡之情的急迫;“愁云恨雨两牵萦”突出了乡愁的浓重。(1分)“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了时序代谢,日月相催,与“岁华都瞬息”一起表现出了词人年华易逝的伤感。(1分)“浪萍风梗诚何益”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命如“浪萍风梗”,浪迹无定之苦和羁旅生活的厌倦。(1分)最后几句写出了自己归乡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思念。(1分)

2.(1)答案:①尚,“尚且、还、依旧、依然”之意,先主之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其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似存;(1分)②境界雄阔,凸显了先主万古长存的英雄气;(1分)③表达了作者面对先主的崇敬景仰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五铢钱”是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时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此诗题下诗人自注:“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这是借钱

币为说,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势分三足鼎”,化用西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语,“业复五铢钱”,纯用民谣。两句典出殊门,互不相关,可是对应自成巧思,浑成自然。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功业之不能卒成,为之叹惜。这一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正反相形,具有词意颉颃、声情顿挫之妙。

答案:分别是用典和对比的手法。(1分)颔联用典故颂扬了刘备兴复汉室的英雄之志,意蕴丰富;(2分)颈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与他的短于教子和子嗣不肖相对比,抒发了“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感叹。(2分)

3.(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联描写金陵一片衰败的景象,由“伴”和“陪”可以看出拟人手法的运用。

答案:采用拟人手法,情景交融,(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傍晚浮云落日映照金陵古城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沧桑凄凉之感。(2分)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观点态度的能力。高氏在金陵处处感到一片衰败景象,而他却没有看到表现六朝衰亡的图画!因此,所谓“画不成”是带有激愤情绪的反语。韦庄也并非不懂。他只是以此作为缘由,揭示所谓“画不成”的原因。为什么就画不成社会的“一片伤心”呢?只是因为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专去画些粉饰太平的东西,而不愿意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罢了。

答案:“一片伤心”是抽象的情感,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2分)但是这六幅图通过老木寒云表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现实忧思,“画”出了伤心之情。(2分)

4.(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本诗开始二句描写“夜饮”环境,渲染气氛。正值秋深风凉之时,在幽州边城的夜晚,风雨交加,吹动树林,只听见一片凄凉动人的萧瑟之声。这一切,形象地描绘出了边地之夜的荒寒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悲愁的心绪,已经见于言外。而这“夜饮”,就是为了要驱走这恶劣环境带来的悲苦,宴会还没有开始,从着

古代夜晚的描写篇十
《古代诗歌阅读每天一练》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三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五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