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古代城市描写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1    阅读:

古代城市描写篇一
《中国古代城市演变》

古代城市描写篇二
《古代城市IN生活:古代城市的生活写真》

古代城市描写篇三
《中国古代城市中的古典园林》

0 前言

0.1 摘要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幅员辽阔,江山多娇。大地山川的钟灵毓秀,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孕育出中国古典园林这样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它展现了中国文化的菁华,显示出华夏民族无限的创造力与灵气。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被学界公认为风景式园林的渊源。 0.2 关键词

古典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城市私园、大内御苑、文人园林、江南园林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及历史分期

1.1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概况

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代世界的主要的园林体系之一,其所经历的大约三千年持续不断的延绵发展,始终在欧亚大陆东南部、太平洋西岸的中国国土范围内进行着。换言之,中国国土的锦绣大地山川,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历来发展的自然背景,其所呈现出的平野景观、山岳景观、河湖景观、海岛景观、植物景观、天象景观等,为兴造风景式园林之利用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极为多样的临摹对象,这既是中国古典园林持续发展的自然背景,又为园林的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中国在漫长的古代岁月中始终凝聚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帝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个大帝国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方面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彪炳史册,又交织为“人文背景”,不仅孕育了古典园林的产生,并且自始至终启导、制约着它的发展。“天人合一”、“崇尚隐逸”、“寄情山水”成为了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封建农业经济、封建集权政治的产物,农业经济和集权政治成为决定园林性质的根本基因。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封建文化的一个部分,其发展兴衰与封建社会的产生、发展、兴盛、衰落亦是密切相关的,随着封建社会的繁荣而兴盛,亦因封建社会的衰微而没落

1.2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分期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三千余年慢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的漫长的演进过程,正好相当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封建大帝国从开始形成而转化为全盛、成熟直到消亡的过程。根据这个情况,可以把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分为五个历史时期:

■ 生成期 (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

■ 转折期 (公元220年——589年)

■ 全盛期 (公元589年——960年)

■ 成熟时期 (公元960——1736年)

■ 成熟后期(公元1736——1911年)

1.3中国古代主要城市中的园林

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型;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个主要类型。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有,古籍里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的都可以归属于这个类型。魏晋南北朝以后,随着宫廷园居生活的日益丰富多样,皇家园林按其使用情况又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之分,大内御苑在宫城和皇城之内、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风景优美的地方。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的,大抵都可以归入这个类别。建置在城镇立面的私家园林,绝大多数为“宅园”。宅院依附于邸宅作为园主人日常游憩、宴乐、会友、读书的场所,规模不大。还有少数不依附于邸宅的“游憩园”。

2 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

2.1 皇家园林的发展

商代和西周是典型的奴隶制国家,大小奴隶主——王、诸侯、卿士大夫——均为贵族。他们占有土地、财富和奴隶,争逐生活之享乐。从偃师商城、安阳殷墟的布局和宫室建筑的情况来推测,当有园林建置的可能。而当时的园艺技术所达到的水准,也足以为造园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

殷、周是的王、诸侯、卿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可统称之为“贵族园林”。它们尚未完全具备皇家园林的性质,但却是后者的前身。它们之中,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两处即:殷纣王修建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灵台、灵沼”。

秦始皇进行咸阳规划的范围为渭水北面和南面的两部分广大地域。渭北包括咸阳城、咸阳宫以及秦始皇增建的六国宫,渭南部分即扩建的上林苑以及其他宫殿、园林。

西汉时国力昌盛,迎来了一个皇家园林发展的高潮,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代表着稀罕皇家园林的几种不同形式,而汉上林苑规模空前绝后,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其中建章宫的园林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东汉的皇家园林数量不如西汉之多,规模远较西汉为小。但园林的游赏功能已上升到主要地位,因而比较注意造景的效果。

2.2 私家园林的发展

汉代之前的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武帝以后,贵族、官僚、地主商人广置田产,拥有大量奴婢,过着奢侈的生活,关于私家园林的情况就屡有见于文献记载,所谓“宅”、“第”即包含园林在内,也有直称之为“园”、“园池”的。其中尤以建置在城市及近郊的居多。

东汉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私家庄园大量出现,“归园田居”的隐士庄园主出现,赋予了一定程度的朴素的园林特征,从而形成园林化的庄园。

2.3 小结

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从萌芽、产生而逐渐成长,持续了将近1200年。商、周是园林生成期的初始阶段,“贵族园林”相当于皇家园林的前身,但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秦、西汉为生成期园林发展的重要阶段,相应于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确立,出现了皇家园林这个园林类型。它的“宫”、“苑”两个类别对后世宫廷园林影响极为深远。东汉则是园林由生成期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过渡阶段。

3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3.1 皇家园林的发展

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相继建立的大小政权都在各自的首都进行宫苑建置。其中建都比较集中的几个城市有关皇家园林的文献记载也较多:北方的邺城、洛阳,南方的建康。这三个地方的皇家园林大抵都经历了若干朝代的踵事增华,规划设计上达到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邺城的铜雀园、华林园、仙都苑;洛阳的芳林苑、华林园;建康的华林苑、芳乐苑等为代表的园林,在设计手法上都大有发展。

3.2 私家园林的发展

东汉末年,民间的私家造园活动已经比较频繁了,到了魏晋南北朝,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成为社会风尚,经营园林成为了社会上一项时髦活动,出现民间造园成风、名士爱园成癖的情况。这时期私家园林广泛见诸于各种文献,既有位于城市内或近郊的城市型私园——宅园、游憩园,也有建在郊外的庄园、别墅。

3.3 小结

这一时期的园林的规模由大入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地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这一时期的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这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它上承秦汉余绪,把园林发展推向转折的阶段,导入升华的境界,成为此后全面兴盛的伏脉。中国的风景式园林,正是沿着这个脉络进入隋、唐的全盛期。

4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4.1 皇家园林的发展

隋唐时期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这三种类别的区分更加明显。太极宫、大明宫的太液池、洛阳宫的陶光园、禁苑、兴庆宫等园林充分展现出了此时期强盛的国力与高超的造园技艺。皇家园林的建设已经趋于规范化,大内御苑紧邻于宫廷区的后面或一侧,呈宫、苑分置的格局。郊外的行宫、理工绝大多数都建置在山岳风景优美的地带,许多行宫、离宫所在地直到今天仍然保留着它们的游赏价值,个别的甚至

已经开发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4.2 私家园林的发展

唐代的私家园林较之魏晋南北朝更为兴盛,普及面更广,艺术水平在上代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唐代确立的官僚政治在私家园林中催生出一种特殊的风格——士流园林,著名的有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王维的辋川别业等。

在长安城内,大部分居住里坊都有宅园或游憩园,叫做“山池院”,多为皇亲和大官僚所建,如太平公主山池、长宁公主山池、徐王元礼山池等。

唐代发达的山水文学也促使文人们开始了文人园林的建设。中唐的白居易、柳宗元、韩愈、裴度、元稹等人,都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精英,不仅是具有代表性的文人官僚,也热衷于园林,无不在园林的丘壑林泉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和慰藉。

4.3 小结

隋唐园林在魏晋南北朝所奠定的风景式园林艺术的基础上,随着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臻于全盛的局面。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皇家园林在隋唐三大园林类型中的地位,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更为重要,出现了像西苑、华清宫、九成宫等这样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致处理。文人参与造园活动,把士流园林推向文人化的境地,又促成了文人园林的兴盛。

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两京,尤其重视城市的绿化建设。公共园林、城市绿化配合宫廷、邸宅、寺观的园林,完全可以设想长安城内那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

5 园林的成熟期——宋、元、明、清

5.1 皇家园林的发展

宋代的皇家园林集中在东京和临安两地,若论园林的规模和造园的气魄,远不如隋唐,但规划设计的精致则过之。园林内容比之隋唐较少皇家气派,更接近于私家园林。著名的有宋徽宗的艮岳、东京的延福宫。

蒙古族的元王朝统治中国不足一百年,皇家园林建置不多。明代御苑建设的重点在大内御苑,与宋代有所不同的一是规模又趋于宏大,二是突出皇家气派,着上更多的皇家色彩。皇家园林位于皇城范围之内,采用一池三山的布局模式,占去皇城北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段。

满族的清王朝建立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的君主高度集权统治的封建大帝国。皇家园林的宏大规模和皇家气派比前代表现的更为明显强烈。康熙中叶以后,逐渐兴起一个皇家园林的建设高潮,于乾隆嘉庆年间达到了全盛的局面。畅春园、圆明园、香山行宫等在世界园林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5.2 私家园林的发展

宋代时城市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私家园林的建设更为兴盛。《洛阳名园记》是有关北宋私家园林的一篇重要文献,对所记诸园的总体布局以及山池、花木、建筑所

构成的园林景观描写具体而翔实。代表园林有司马光的独乐园、平江府的沧浪亭等。

元明清时期,江南的私家园林空前发达,其数量之多,为国内其他地区所不能企及。绝大部分城镇都有私家园林的建置,而扬州和苏州更是精华荟萃之地,向有“园林城市”之美誉。拙政园、归田园居、寄畅园等园林至今仍为名胜景观。

5.3 小结

中国园林发展步入成熟期后,士流园林全面“文人化”,文人园林涵盖了民间的造园活动,导致私家园林达到了艺术成就的高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百花争艳的局面。文人画盛极一时,影响于园林,而相应的巩固了写意创作的主导地位。皇家园林的规模和气势更为宏大。

6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的众多类型之中,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乃是最为成熟因而也是最具个性的两个类型,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极大程度的丰富和美化了城市的环境,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之中最具美感和艺术性的一个环节,极大程度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城市建设的精巧技艺以及丰富成熟的规划建设思想与逻辑。

参考书目:

1. 中国古典园林史 周维权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彭一刚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中国城市建设史 董鉴泓 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江南园林志 童寯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古代城市描写篇四
《5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

董鉴泓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

I.......................J

提要通过对中西古代文化和城市发展特征的对比。总结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几千年阁中华文化长盛不衰未中断.城市建设制度得到延续和发展:多元融合的中华文化使城市生活表现出包容、丰富与活力;超稳定和封闭的特征使城乡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强的秩序性和统一性。认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征。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独特性的理解.这种力量超越有形的物质遗存,表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关键词中国古代城市;中国古代文

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63(2009)06-0024-04

作者简介

董鉴泓,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城市规划学刊》主编

万方数据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

历史文化特征

董鉴泓

HistoricandCulturalCharactersofthe

Development

Trajectoryof

Ancient

ChineseCities

DONGJlanhong

Abstract:Bases

on

comparison

ofculturesand

developmenttrajectoriesofancient

Chinese

andwesterncities,thepapersummariesthedistinctivehistoricandculturaI

charactersofancientChinesecities.ItisarguedthattheflourishingofChinesecul-

turcover

thousandsofyearshadhelpedmaintain

stableinstitutionforuninterrupt-

cd

urban

development.And

theChinese

culture

susceptible

tO

multi—culturalinflu—

trices

hadshaped

thriving

urbanculturethatistoleran4richandvigorous.Inad-

dition,theultra-stabilityand

occlusion

ofthe

Chinese

societyhadhelpedcreated

orderand

unanimityoftheurbanandrurallife.Therefore,tOunderstandthechar-

acte稿ofthedevelopmenttrajectOryofancientChinese

cities,it

is

indispensibletO

examinetheuniquenessoftheChineseculture,whichCanoutlastanyphysicalher-

itageofthe

country.

Keyworcls:AncientChinesecities;AncientChineseculture;characters

中华文化的长盛不衰未中断与城市的发展

1.1

中华文化的延续发展

古代四大文明中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都已消失或中断,四大文明

中只有中华文明长期存在,延续至今,未衰落及中断。

公元前3000年,在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都曾出现过城市,已知最早的城市在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早已消失。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黄河流域出现城市。虽然起源相对较晚,但中国古代城市未出现过消失或衰落的现象。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城市未曾衰落也是中华文化延续不断并发展的实证。

1.2社会变革与城市兴衰

城市的衰落、消失与古代文明的中断,多半由于民族的迁移、征战中消亡,也和该地区统治民族的更替等有关。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就在这块土地中繁衍、生存,从未大规模迁移或远出征战。

奴隶制罗马时代。罗马人的统治扩张到了几乎整个欧洲和地中海沿岸,罗马城曾有百万人口,后来由于北方民族的侵袭。罗马帝国衰落,北方的农牧民族不需要

・本文系作者根据在2009年“第六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城市.罗马城市人口降为4万人。中世纪的罗马经历了400年之久的停滞与倒退.直至17世纪罗马人口才再次增长到了10万人。罗马帝国的衰退代表欧洲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是春秋战国,没有出现城市衰落和文化中断.还出现过几次造城高潮。如齐国I临淄城人口曾达30万人,是当时最大最繁华的都城,“车毂击,人肩摩”、

“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即是描写当时的繁华景象。

还有赵邯郸、燕下都等,秦成阳在统一六国后,作为都城,当年就迁来六国富豪数万家。

“徙天下富豪十二万户于成阳”。

1.3文化延续与城市载体

由于中国古建筑为土木结构,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的灾害,存留的地面建筑很少.如作为秦围都城的成阳城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焚毁。倒是希腊罗马的一些石头建筑存在下来。

西方文化中断,但实物尚存;我们文化延续发展,但城市载体却消失。唐长安只留有大雁塔、小雁塔,隋唐东都洛阳城几乎全部在地面消失。但这些城市不久又在原地或附近重建,城市文化并未中断。

城市管理和建设制度、城市社会生活,以及城市文化的各个方面。遵循的基本准则在几千年间延续。并不断得到发展。

中国在统一国家、中央集权、强大的官僚体制下

的古代城市

2.1统一的大国

中国在历史上是统一时间最长的周家,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过多次分裂。如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六国时期等.但大部分时间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体制。往往分裂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新的统一王朝.春秋战国之后出现秦汉;魏晋南北朝之后出现隋唐;五代十六国后又出现北宋的统一,及元明清三代持续的大一统,统一程度的范围不断扩大,中央集权不断加深。

统一国家与中华文化延续发展凝聚力是有密切的关系,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书同文,车同轨”是中

华文化发展及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主要因素。

虽然中国地方方言很多,但文字是统一的,文字的统一不仅使多民族的国家实现统一的管理,而且成为中华文明的一种文化认同。

欧洲文字不统一,有的民族无文字,也是成为许多分散的小国甚至有的整个民族消失的原因。

2.2中央集权与郡县制

秦始皇实现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下的垂直的管理系统形成城镇体系。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为集权制国家提供了重要

万方数据

2009年第6期总第184期

条件。

秦汉帝国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来巩固国家的统一。郡县制管理范同涉及民政、财政、司法、教育和监察等诸多方面,而且管理层次分明.使皇权和中央的统治力自上而下地保证了政令的划一贯彻.为以后2000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这一管理体制在各朝代名称不同.但府州县的等级不变,城市成为不同地区的行政军事文化经济中心.不少城市至今还保留郡县制时名称。如长沙、九江、太原和桂林等。

2.3宏伟的都城

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都建有规模很大的都城。几个经过长期分裂后又统一的国家都新建或改建很大的都城,秦都咸阳。隋文帝建新都大兴(唐长安),北宋的东京(汴梁),元朝忽必烈建元大都,明朝也扩建南京、改建北京。但改朝换代时往往要烧毁前朝的宫殿.称“鼎新革故”。

中央集权的体制的都城.或地方政权都有着庞大的政权机构,最突出的是隋唐长安城,在宫城南面建皇城,集中着中央机关.面积约3-4km2。

唐长安城的面积达80余平方公里.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7倍。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宫城和皂城组成。

城内划分1lO座里坊。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反映出统一王朝的宏伟气魄。

2.4农业社会的特大城市与商业都会

在农业社会中出现特大城市只有中国,长安、东京(开封)都有百万人口。这些都是以超经济的力量建成。隋大兴城不是在旧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而成的城市,而是按周密规划兴建而成的崭新城市。长安征调京畿数十万农民。利用两个农闲约9个月的时间建成.这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这也是全世界古代社会的特例。

欧洲在中世纪很少有lO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幅员广大的统一国家,国内商路畅通,国际上有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国内形成许多商业都会,开凿大运河,在全国建立完备的驿传制度等。大运河及长江中下游形成城市带,以扬州、苏州为中心。

多民族融合与多元宗教并存的古代城市

3.1

儒家思想强大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主流派儒家思想的包容性、求同存异,无排他

性,使一些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虽曾一度统治过中国或在北方建立国家政权,但后来都学习汉文化,并逐渐融人中华民族大家庭。

董鉴泓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

有几个少数民族统一过北方或建立过全国政权。但都以先进的汉文化传统的城制修建都城.北魏鲜卑族拓拔宏由平城(大同)迁都洛阳,并扩建洛阳,宇文恺规划建设隋大兴城(即唐长安城);元朝忽必烈命刘秉忠主持规划元上都,除皇宫外建孔庙,后又完全按《周礼・考工记》城制规划建设元大都。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模仿唐长安城。

3.2宗教的多元化并存

中国的宗教多元化并存.从无宗教性战争,没有欧洲的十字军东征,及新旧教间的战争。在城市中佛寺、道观、清真寺、天主教堂并存,有的宗教建筑同时供奉多种宗教。

中国古代从无欧洲中世纪教皇统治的现象.至今英国国王加冕仪式仍在教堂举行。中国的宗教为皇权服务.皇帝可以封不同宗教的僧侣或道士为帝师。城市的统治中心是宫殿及衙门,不像欧洲以教堂及其广场为中心。

中国的宗教尊崇的是人,不像基督教尊上帝.伊斯兰教尊真主。马可波罗到中国后敏感地发现中国奉敬的“神”都是“人”。如道教尊老子,各行业有自己的宗祖,药神孙思邈,木工尊鲁班,笔业尊蒙恬,染坊业尊葛洪等。各地建大量的关岳庙,关羽被封为“关圣帝君”,又因被封为财神,庙宇最普遍,有的城中有近十个。还有各地方的神.如闽台地区信仰马祖。确有其人。城市的城隍庙相当于城市的守护神.多为名臣名将,如天水的纪信,上海的秦裕伯等。

中国的寺庙也不像欧洲教堂那样的神秘气氛,寺庙世俗化,也是文化或市民活动的中心,庙会成为集祭神、娱乐、商业贸易为一体的群众性集会活动.是城市商业活动中心,如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北京的隆福寺、地坛等。北宋时开封的相国寺就是市民活动中心。中国的宗教不仅多元共存,而且圣俗共处。

3.3宗教自然观影响城市选址布局

道教、儒家相似的自然观。对中国城市的选址布局。特别是园林建筑有很大的影响。

道教、儒家都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观.这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与审美意识的熏陶下孕育而成的。

中国古代城市选址首先考虑的就是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条件、资源和耕作条件,以及山川河湖等自然条件。山南水北,依山傍水,内向富足,这种城市、建筑、园林的基本意识,形成中国古代特有的对自然的亲近和认同。

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讲求“象天法地”,“在天成象,在

地成形”,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希望达到城市与

自然环境的合一,这~思想不仅在中国古都规划中有所体现。而且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在“天人合

万方数据

一”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的影响下.园林艺术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园林强调自然景观要素,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境界。

超稳定和封闭的农业社会的城市与乡村

4.1超稳定的社会结构

封闭的地理环境,超稳定的小农经济使中国很早进入封建社会,又很晚进入工业社会,封建社会比欧洲长近一千年,这期间虽有改朝换代,分裂统一,统治民族的更替,但封建社会的社会经济结构未大变。使中国比西方晚二三百年进入工业化社会,城市缺少促使发展的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因而城市的格局变化小.发展缓慢。

4.2城乡关系

封建的地主制与领主庄园制有很不同的城乡关系。中国城市在政治上、经济上都统治着乡村,不像欧洲封建领主的庄园或城馒管治着城市,俄国在19世纪还有庄园与农奴存在。以致出现城市为摆脱封建主而斗争,产生一些自由市。如德国的汉堡至今还冠有“自由市”的称号。

中国地主阶级可以离开农村集中居住在城市或市镇,城市的政府机构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4.3自给自足的内向经济

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不求人的经济.不依靠外贸及海上运输.虽然有很长的海岸线,但沿海城市很少,对外贸易的丝绸之路(陆上及海上)贸易额很小。明初一度发达的郑和下西洋.虽有经济活动,但主要是给予多运回少。实际上是一次宣扬国威的政治大游行。

宋元时代的泉州、广州曾是海上贸易城市,泉州阿拉伯商

人曾有数万人,但后来中断。明朝为防倭寇,沿海设卫所、清初海禁。只有广州还维持外贸。即使广州、泉州、宁波等也都是河口港,而不是海港城市。

中国传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1城市建设制度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对统治阶层政治制度及一般人民的影响比较深远。

一般都以后代发现的《考工记》中的城制那一段著名的记载,论述古代城市“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虽然未能在考古中证实周王城如此布局.但与当时奴隶制的社会经济判断,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宫城居中。对祖宗社稷的尊重,城市的等级制前朝后市等。

2009年第6期总第184期毒螽市两渊譬列

从春秋战国留下的城址。如齐临淄、燕下都、赵邯郸、郑化水平并不低。如汉长安按照先秦传下来的习俗,民居庭院中韩故城、西汉长安等均与此相距甚远。

必须植树.否则将要受罚。唐长安城里栽种花木的风气很盛,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渐占统宅第往往以牡丹点缀庭院,长安玄都观的桃花非常著名。隋唐治地位,在后世的都城规划中逐渐体现《考工记》的城制。如的洛阳称为“花城”。中国古城的景观从高处俯视,城市立体隋唐长安城。旁三门、左祖右社,而元大都则更全面地体现了轮廓平缓。掩映在一片绿荫中。

城制,明北京更强化这种城制。

时代在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应当继承,迟到

5.2重农轻商.重文史轻技艺

的工业化及迅猛的城镇化,对仅存的部分历史文化城镇与地段儒家重农轻商,重文史轻技艺的思想,唐宋以后实行的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予以重视。

举制,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影响科技的发展,阻碍了新的生产力及生产方式的产生,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本文由王雅娟参与合作.并代为在“第六届中国城市规划隋唐实行科举制。当时中世纪的欧洲还是贵族世袭统治。学科发展论坛”上宣讲。

科举可以公开从平民中选拔优秀的知识分子,并成为官吏,强化了官僚体制,但形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参考文献

观.使科技工作边缘化。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实行八股文,更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弱化学术文化。

【1】量鏊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f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f2]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M】.商务印书馆,1997.

5.3院落构成城市细胞

p1王兆祥,刘文志.中国古代的庙会【M】.商务印书馆,1997.中国的农业社会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因而宗祖家庭的【4】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fM】.中华书局,1963.

传统很强化。在城市中也以院落式的家庭为生活居住单位,也15】刘运勇.西汉长安IMl.中华书局,1982.成为城市组成单位的细胞,密集的街巷制,建筑密度高,大片【6】姚坚.唐代的长安【M】.中华书局,1960.

公共空地、绿地较少,但庭院内多种树搭蓬,因而整个城市绿

收稿:2009—10

深切缅怀葛起明先生

2009年10月30日14时52分。葛起明先生在杭州与世长辞.享年82岁。早在1945年,他在上海念中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一边求学,一边积极从事地下革命工作。1946年考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于解放初大学毕业,在北京国家计委、建委参与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与管理经验。1958年由国家建委调任浙江省城建局工作,对浙江省的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实践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80年代初。在担任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期间。曾兼任《城市规划汇刊》副主编,对《城市规划汇刊》的运行与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扶持与指导。1988年从浙江省城乡建设厅领导岗位上离休后。仍一直关心与参加各个领域里的城乡建设事业和工作。

葛起明先生一生爱岗敬业,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友善待人,他是国家特许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资深会员,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兼职教授等。

我们要学习他对城乡规划事业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光明磊落、执着追求的思想品德.继续为推进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不懈努力。

《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

2009—11—03

万方数据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董鉴泓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学刊

URBAN PLANNING FORUM2009,(6)0次

参考文献(6条)

1.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M].商务印书馆,1997.3.王兆祥,刘文志.中国古代的庙会[M].商务印书馆,1997.4.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中华书局,1963.5.刘运勇.西汉长安[M].中华书局,1982.6.姚坚.唐代的长安[M].中华书局,1960.

相似文献(2条)

1.期刊论文 李婧.郭海鞍 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影响 -建筑知识2006,26(1)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城市形态的浅析,来分析中国古代文化对古代城市形态的影响,试图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文化原因.

2.学位论文 马明 中国古代城市设计“象天法地”原则的环境美学阐释 2008

城市起源于几千年前,它现在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场所。城市美学就是以城市环境意象及其审美特征为研究对象的新兴美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城市的独树一帜的认识,特别是在城市规划设计原则上。“象天法地”就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原则之一。这一原则指导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城市营建活动,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被完善、发展。本论文试图从城市美学的角度,讨论这一规划设计原则,展示这一原则在中国古代城市设计与规划中的运用及其审美内涵与审美价值。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城市美学及研究现状;二、古代城市设计与“象天法地”设计原则;三、中国古代城市“象天法地”设计原则的审美内涵;四、“象天法地”与中国历代名城的审美特征。 第一部分,首先简单介绍在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的背景下,生态美学、环境美学应运而生,并指出城市美学是在这两者的基础上产生的。城市美学是以城市意象及其审美内涵为研究对象的美学研究新方向。它提出如何设计美化城市、如何对城市进行审美欣赏,这些成为人们关注的新课题。最后,梳理了十几年来中国城市美学研究的状况。 第二部分,探讨了城市的起源,并指出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伴随着城市的如现而出现,分析了中国早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然后,指出“象天法地”这一城市设计原则产生在春秋时期的吴国,伍子胥以这一原则为指导兴建了吴国阖闾大城。根据这一原则营造出的城市意象主要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 第三部分,首先探讨了“象天法地”原则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所蕴含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揭示出中国古代的礼制思想、阴阳五行思想和天人合一观念对这一原则形成和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然后分析了“象天法地”原则在具体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其中包含了三个主要的方法,即“天圆地方”、象天之象和象地之象。 第四部分,以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城市西汉长安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城和明清北京城为例,说明这些城市都是以“象天法地”为营建原则的。这些城市除了具备完善的功能外,还蕴含这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出独特的中国传统特色。这种独特的民族特色使得这些城市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具有不可阻挡的魅力。 总之,通过分析探讨“象天法地”原则,我们不仅可以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中国古代城市之美,而且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精髓,也有利于全面的认识和反省当代的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本文是在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做出一点思考和分析,疏漏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教。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3月19日

古代城市描写篇五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

董鉴泓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

I.......................J

提要通过对中西古代文化和城市发展特征的对比。总结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几千年阁中华文化长盛不衰未中断.城市建设制度得到延续和发展:多元融合的中华文化使城市生活表现出包容、丰富与活力;超稳定和封闭的特征使城乡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强的秩序性和统一性。认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征。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独特性的理解.这种力量超越有形的物质遗存,表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关键词中国古代城市;中国古代文

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63(2009)06-0024-04

作者简介

董鉴泓,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城市规划学刊》主编

万方数据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

历史文化特征

董鉴泓

HistoricandCulturalCharactersofthe

Development

Trajectoryof

Ancient

ChineseCities

DONGJlanhong

Abstract:Bases

on

comparison

ofculturesand

developmenttrajectoriesofancient

Chinese

andwesterncities,thepapersummariesthedistinctivehistoricandculturaI

charactersofancientChinesecities.ItisarguedthattheflourishingofChinesecul-

turcover

thousandsofyearshadhelpedmaintain

stableinstitutionforuninterrupt-

cd

urban

development.And

theChinese

culture

susceptible

tO

multi—culturalinflu—

trices

hadshaped

thriving

urbanculturethatistoleran4richandvigorous.Inad-

dition,theultra-stabilityand

occlusion

ofthe

Chinese

societyhadhelpedcreated

orderand

unanimityoftheurbanandrurallife.Therefore,tOunderstandthechar-

acte稿ofthedevelopmenttrajectOryofancientChinese

cities,it

is

indispensibletO

examinetheuniquenessoftheChineseculture,whichCanoutlastanyphysicalher-

itageofthe

country.

Keyworcls:AncientChinesecities;AncientChineseculture;characters

中华文化的长盛不衰未中断与城市的发展

1.1

中华文化的延续发展

古代四大文明中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都已消失或中断,四大文明

中只有中华文明长期存在,延续至今,未衰落及中断。

公元前3000年,在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都曾出现过城市,已知最早的城市在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早已消失。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黄河流域出现城市。虽然起源相对较晚,但中国古代城市未出现过消失或衰落的现象。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城市未曾衰落也是中华文化延续不断并发展的实证。

1.2社会变革与城市兴衰

城市的衰落、消失与古代文明的中断,多半由于民族的迁移、征战中消亡,也和该地区统治民族的更替等有关。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就在这块土地中繁衍、生存,从未大规模迁移或远出征战。

奴隶制罗马时代。罗马人的统治扩张到了几乎整个欧洲和地中海沿岸,罗马城曾有百万人口,后来由于北方民族的侵袭。罗马帝国衰落,北方的农牧民族不需要

・本文系作者根据在2009年“第六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城市.罗马城市人口降为4万人。中世纪的罗马经历了400年之久的停滞与倒退.直至17世纪罗马人口才再次增长到了10万人。罗马帝国的衰退代表欧洲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是春秋战国,没有出现城市衰落和文化中断.还出现过几次造城高潮。如齐国I临淄城人口曾达30万人,是当时最大最繁华的都城,“车毂击,人肩摩”、

“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即是描写当时的繁华景象。

还有赵邯郸、燕下都等,秦成阳在统一六国后,作为都城,当年就迁来六国富豪数万家。

“徙天下富豪十二万户于成阳”。

1.3文化延续与城市载体

由于中国古建筑为土木结构,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的灾害,存留的地面建筑很少.如作为秦围都城的成阳城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焚毁。倒是希腊罗马的一些石头建筑存在下来。

西方文化中断,但实物尚存;我们文化延续发展,但城市载体却消失。唐长安只留有大雁塔、小雁塔,隋唐东都洛阳城几乎全部在地面消失。但这些城市不久又在原地或附近重建,城市文化并未中断。

城市管理和建设制度、城市社会生活,以及城市文化的各个方面。遵循的基本准则在几千年间延续。并不断得到发展。

中国在统一国家、中央集权、强大的官僚体制下

的古代城市

2.1统一的大国

中国在历史上是统一时间最长的周家,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过多次分裂。如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六国时期等.但大部分时间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体制。往往分裂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新的统一王朝.春秋战国之后出现秦汉;魏晋南北朝之后出现隋唐;五代十六国后又出现北宋的统一,及元明清三代持续的大一统,统一程度的范围不断扩大,中央集权不断加深。

统一国家与中华文化延续发展凝聚力是有密切的关系,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书同文,车同轨”是中

华文化发展及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主要因素。

虽然中国地方方言很多,但文字是统一的,文字的统一不仅使多民族的国家实现统一的管理,而且成为中华文明的一种文化认同。

欧洲文字不统一,有的民族无文字,也是成为许多分散的小国甚至有的整个民族消失的原因。

2.2中央集权与郡县制

秦始皇实现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下的垂直的管理系统形成城镇体系。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为集权制国家提供了重要

万方数据

2009年第6期总第184期

条件。

秦汉帝国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来巩固国家的统一。郡县制管理范同涉及民政、财政、司法、教育和监察等诸多方面,而且管理层次分明.使皇权和中央的统治力自上而下地保证了政令的划一贯彻.为以后2000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这一管理体制在各朝代名称不同.但府州县的等级不变,城市成为不同地区的行政军事文化经济中心.不少城市至今还保留郡县制时名称。如长沙、九江、太原和桂林等。

2.3宏伟的都城

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都建有规模很大的都城。几个经过长期分裂后又统一的国家都新建或改建很大的都城,秦都咸阳。隋文帝建新都大兴(唐长安),北宋的东京(汴梁),元朝忽必烈建元大都,明朝也扩建南京、改建北京。但改朝换代时往往要烧毁前朝的宫殿.称“鼎新革故”。

中央集权的体制的都城.或地方政权都有着庞大的政权机构,最突出的是隋唐长安城,在宫城南面建皇城,集中着中央机关.面积约3-4km2。

唐长安城的面积达80余平方公里.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7倍。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宫城和皂城组成。

城内划分1lO座里坊。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反映出统一王朝的宏伟气魄。

2.4农业社会的特大城市与商业都会

在农业社会中出现特大城市只有中国,长安、东京(开封)都有百万人口。这些都是以超经济的力量建成。隋大兴城不是在旧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而成的城市,而是按周密规划兴建而成的崭新城市。长安征调京畿数十万农民。利用两个农闲约9个月的时间建成.这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这也是全世界古代社会的特例。

欧洲在中世纪很少有lO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幅员广大的统一国家,国内商路畅通,国际上有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国内形成许多商业都会,开凿大运河,在全国建立完备的驿传制度等。大运河及长江中下游形成城市带,以扬州、苏州为中心。

多民族融合与多元宗教并存的古代城市

3.1

儒家思想强大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主流派儒家思想的包容性、求同存异,无排他

性,使一些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虽曾一度统治过中国或在北方建立国家政权,但后来都学习汉文化,并逐渐融人中华民族大家庭。

董鉴泓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

有几个少数民族统一过北方或建立过全国政权。但都以先进的汉文化传统的城制修建都城.北魏鲜卑族拓拔宏由平城(大同)迁都洛阳,并扩建洛阳,宇文恺规划建设隋大兴城(即唐长安城);元朝忽必烈命刘秉忠主持规划元上都,除皇宫外建孔庙,后又完全按《周礼・考工记》城制规划建设元大都。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模仿唐长安城。

3.2宗教的多元化并存

中国的宗教多元化并存.从无宗教性战争,没有欧洲的十字军东征,及新旧教间的战争。在城市中佛寺、道观、清真寺、天主教堂并存,有的宗教建筑同时供奉多种宗教。

中国古代从无欧洲中世纪教皇统治的现象.至今英国国王加冕仪式仍在教堂举行。中国的宗教为皇权服务.皇帝可以封不同宗教的僧侣或道士为帝师。城市的统治中心是宫殿及衙门,不像欧洲以教堂及其广场为中心。

中国的宗教尊崇的是人,不像基督教尊上帝.伊斯兰教尊真主。马可波罗到中国后敏感地发现中国奉敬的“神”都是“人”。如道教尊老子,各行业有自己的宗祖,药神孙思邈,木工尊鲁班,笔业尊蒙恬,染坊业尊葛洪等。各地建大量的关岳庙,关羽被封为“关圣帝君”,又因被封为财神,庙宇最普遍,有的城中有近十个。还有各地方的神.如闽台地区信仰马祖。确有其人。城市的城隍庙相当于城市的守护神.多为名臣名将,如天水的纪信,上海的秦裕伯等。

中国的寺庙也不像欧洲教堂那样的神秘气氛,寺庙世俗化,也是文化或市民活动的中心,庙会成为集祭神、娱乐、商业贸易为一体的群众性集会活动.是城市商业活动中心,如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北京的隆福寺、地坛等。北宋时开封的相国寺就是市民活动中心。中国的宗教不仅多元共存,而且圣俗共处。

3.3宗教自然观影响城市选址布局

道教、儒家相似的自然观。对中国城市的选址布局。特别是园林建筑有很大的影响。

道教、儒家都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观.这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与审美意识的熏陶下孕育而成的。

中国古代城市选址首先考虑的就是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条件、资源和耕作条件,以及山川河湖等自然条件。山南水北,依山傍水,内向富足,这种城市、建筑、园林的基本意识,形成中国古代特有的对自然的亲近和认同。

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讲求“象天法地”,“在天成象,在

地成形”,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希望达到城市与

自然环境的合一,这~思想不仅在中国古都规划中有所体现。而且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在“天人合

万方数据

一”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的影响下.园林艺术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园林强调自然景观要素,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境界。

超稳定和封闭的农业社会的城市与乡村

4.1超稳定的社会结构

封闭的地理环境,超稳定的小农经济使中国很早进入封建社会,又很晚进入工业社会,封建社会比欧洲长近一千年,这期间虽有改朝换代,分裂统一,统治民族的更替,但封建社会的社会经济结构未大变。使中国比西方晚二三百年进入工业化社会,城市缺少促使发展的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因而城市的格局变化小.发展缓慢。

4.2城乡关系

封建的地主制与领主庄园制有很不同的城乡关系。中国城市在政治上、经济上都统治着乡村,不像欧洲封建领主的庄园或城馒管治着城市,俄国在19世纪还有庄园与农奴存在。以致出现城市为摆脱封建主而斗争,产生一些自由市。如德国的汉堡至今还冠有“自由市”的称号。

中国地主阶级可以离开农村集中居住在城市或市镇,城市的政府机构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4.3自给自足的内向经济

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不求人的经济.不依靠外贸及海上运输.虽然有很长的海岸线,但沿海城市很少,对外贸易的丝绸之路(陆上及海上)贸易额很小。明初一度发达的郑和下西洋.虽有经济活动,但主要是给予多运回少。实际上是一次宣扬国威的政治大游行。

宋元时代的泉州、广州曾是海上贸易城市,泉州阿拉伯商

人曾有数万人,但后来中断。明朝为防倭寇,沿海设卫所、清初海禁。只有广州还维持外贸。即使广州、泉州、宁波等也都是河口港,而不是海港城市。

中国传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1城市建设制度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对统治阶层政治制度及一般人民的影响比较深远。

一般都以后代发现的《考工记》中的城制那一段著名的记载,论述古代城市“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虽然未能在考古中证实周王城如此布局.但与当时奴隶制的社会经济判断,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宫城居中。对祖宗社稷的尊重,城市的等级制前朝后市等。

2009年第6期总第184期毒螽市两渊譬列

从春秋战国留下的城址。如齐临淄、燕下都、赵邯郸、郑化水平并不低。如汉长安按照先秦传下来的习俗,民居庭院中韩故城、西汉长安等均与此相距甚远。

必须植树.否则将要受罚。唐长安城里栽种花木的风气很盛,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渐占统宅第往往以牡丹点缀庭院,长安玄都观的桃花非常著名。隋唐治地位,在后世的都城规划中逐渐体现《考工记》的城制。如的洛阳称为“花城”。中国古城的景观从高处俯视,城市立体隋唐长安城。旁三门、左祖右社,而元大都则更全面地体现了轮廓平缓。掩映在一片绿荫中。

城制,明北京更强化这种城制。

时代在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应当继承,迟到

5.2重农轻商.重文史轻技艺

的工业化及迅猛的城镇化,对仅存的部分历史文化城镇与地段儒家重农轻商,重文史轻技艺的思想,唐宋以后实行的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予以重视。

举制,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影响科技的发展,阻碍了新的生产力及生产方式的产生,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本文由王雅娟参与合作.并代为在“第六届中国城市规划隋唐实行科举制。当时中世纪的欧洲还是贵族世袭统治。学科发展论坛”上宣讲。

科举可以公开从平民中选拔优秀的知识分子,并成为官吏,强化了官僚体制,但形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参考文献

观.使科技工作边缘化。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实行八股文,更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弱化学术文化。

【1】量鏊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f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f2]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M】.商务印书馆,1997.

5.3院落构成城市细胞

p1王兆祥,刘文志.中国古代的庙会【M】.商务印书馆,1997.中国的农业社会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因而宗祖家庭的【4】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fM】.中华书局,1963.

传统很强化。在城市中也以院落式的家庭为生活居住单位,也15】刘运勇.西汉长安IMl.中华书局,1982.成为城市组成单位的细胞,密集的街巷制,建筑密度高,大片【6】姚坚.唐代的长安【M】.中华书局,1960.

公共空地、绿地较少,但庭院内多种树搭蓬,因而整个城市绿

收稿:2009—10

深切缅怀葛起明先生

2009年10月30日14时52分。葛起明先生在杭州与世长辞.享年82岁。早在1945年,他在上海念中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一边求学,一边积极从事地下革命工作。1946年考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于解放初大学毕业,在北京国家计委、建委参与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与管理经验。1958年由国家建委调任浙江省城建局工作,对浙江省的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实践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80年代初。在担任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期间。曾兼任《城市规划汇刊》副主编,对《城市规划汇刊》的运行与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扶持与指导。1988年从浙江省城乡建设厅领导岗位上离休后。仍一直关心与参加各个领域里的城乡建设事业和工作。

葛起明先生一生爱岗敬业,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友善待人,他是国家特许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资深会员,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兼职教授等。

我们要学习他对城乡规划事业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光明磊落、执着追求的思想品德.继续为推进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不懈努力。

《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

2009—11—03

万方数据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董鉴泓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学刊

URBAN PLANNING FORUM2009,""(6)0次

参考文献(6条)

1.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M].商务印书馆,1997.3.王兆祥,刘文志.中国古代的庙会[M].商务印书馆,1997.4.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中华书局,1963.5.刘运勇.西汉长安[M].中华书局,1982.6.姚坚.唐代的长安[M].中华书局,1960.

相似文献(2条)

1.期刊论文 李婧.郭海鞍 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影响 -建筑知识2006,26(1)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城市形态的浅析,来分析中国古代文化对古代城市形态的影响,试图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文化原因.

2.学位论文 马明 中国古代城市设计“象天法地”原则的环境美学阐释 2008

城市起源于几千年前,它现在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场所。城市美学就是以城市环境意象及其审美特征为研究对象的新兴美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城市的独树一帜的认识,特别是在城市规划设计原则上。“象天法地”就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原则之一。这一原则指导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城市营建活动,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被完善、发展。本论文试图从城市美学的角度,讨论这一规划设计原则,展示这一原则在中国古代城市设计与规划中的运用及其审美内涵与审美价值。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城市美学及研究现状;二、古代城市设计与“象天法地”设计原则;三、中国古代城市“象天法地”设计原则的审美内涵;四、“象天法地”与中国历代名城的审美特征。

第一部分,首先简单介绍在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的背景下,生态美学、环境美学应运而生,并指出城市美学是在这两者的基础上产生的。城市美学是以城市意象及其审美内涵为研究对象的美学研究新方向。它提出如何设计美化城市、如何对城市进行审美欣赏,这些成为人们关注的新课题。最后,梳理了十几年来中国城市美学研究的状况。

第二部分,探讨了城市的起源,并指出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伴随着城市的如现而出现,分析了中国早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然后,指出“象天法地”这一城市设计原则产生在春秋时期的吴国,伍子胥以这一原则为指导兴建了吴国阖闾大城。根据这一原则营造出的城市意象主要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

第三部分,首先探讨了“象天法地”原则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所蕴含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揭示出中国古代的礼制思想、阴阳五行思想和天人合一观念对这一原则形成和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然后分析了“象天法地”原则在具体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其中包含了三个主要的方法,即“天圆地方”、象天之象和象地之象。

第四部分,以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城市西汉长安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城和明清北京城为例,说明这些城市都是以“象天法地”为营建原则的。这些城市除了具备完善的功能外,还蕴含这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出独特的中国传统特色。这种独特的民族特色使得这些城市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具有不可阻挡的魅力。

总之,通过分析探讨“象天法地”原则,我们不仅可以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中国古代城市之美,而且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精髓,也有利于全面的认识和反省当代的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本文是在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做出一点思考和分析,疏漏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教。

本文链接:

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b0206126-8529-4d65-9c45-9e360141b17d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2日

古代城市描写篇六
《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的文学史意义》

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的文学史意义

[摘要]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文学史意义在于,从空间视角重新认识和研究古代文学,充分发掘和利用长期以来被忽略的城市文学资源,有助于建构起时空并置、更加完整和系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此外,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文学还可以为当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个广阔的历史视野与意蕴深厚的历史文本。

[关键词] 城市文学;文学史;空间形态;当代意义

近年来,在中国古代文学地域性研究呈现热潮的背景下,中国古代城市文学开始进入当代研究者的视域。城市文学属于古代文学的特殊分支,在内涵上与乡土文学、山水文学相对应而存在,具体是指以古代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形态为观照视角,以人与城市关系为枢纽,以城市的物质构成、生活状态、文化品质、人文景观以及城市居民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文学,其内容围绕凸显城市特点这一中心向不同层面展开,具体包括勾勒城市风貌、书写城市印象、表现异于乡村的都市生活形态、彰显由城市激发的物质欲望、描写个体都市体验、刻画各类市民形象以及以文学的方式对城市进行文化定位与评判等等。

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文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首先,古代城市文学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中国古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充分重视并认真研究古代城市文学,才可能建构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文学史。

文学史写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文学发展历史自身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文学史写作必然是多样化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自清末黄摩西撰写第一部《中国文学史》以来,先后有数以百计的同类著作问世,内容由简到繁,容量由少到多。无论单本断代史抑或多卷本通史,无不将时间(具体言之是朝代)作为写作纲目,通行的写法是以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为线索,依次介绍历朝历代主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重要作家及其优秀作品。考察时代对文学的影响,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理念贯穿于各种文学史写作始终。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悠久,覆盖地域广阔,文体繁多,内容丰富,作家队伍浩大,成员无数,名家名著层出不穷,任何一部文学史都难以将其全部囊括,挂一漏万势所难免。随着文学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了弥补通史写作相对粗疏和过于简括的不足,及时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学界前辈与时彦不断推出各种分体文学史,如诗歌史、赋史、词史、散曲史、散文史、小说史等。此类著作仍以时间为贯穿全部材料的线索,只不过是就某一类特定文体的历史演进状况作出较为详细描绘和评价,由于笔力相对集中,对对象特征的挖掘也因此更加系统和深入。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视角之所以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民族的时间意识和历史意识高度发达,而空间意识和宇宙意识则相对薄弱。将时间作为文学研究的唯一观照角度,便于撰写者们把主要精力或全部精力放在勾勒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把握文学的时代风貌之上,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即容易忽略文学存在的空间布局及其形态,从而导致诸多研究空白长期得不到填补。

文学的价值及其发展规律既可以在时间的延续中体现,也可以通过空间分布形态去认识。“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任务,是清理并描述中国文学演变的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1]而文学的演变包括了文学空间分布形态的演变,如果通过对文学创作中心空间移位的研究,对作家地域分布规律的把握,对地理环境与作家审美心理对应关系的揭示,同样能够发掘出文学发展的某种规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地域观照、空间批评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被带进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探讨地域、空间对古代文学创作及其发展的影响,遂成为文学史写作的一个新思路,在这一背景下,各种地方(省市)文学史相继推出。当学者们开始从空间视角去重新认识各种文学现象时,又明显表现出对产生于乡村的田园文学和山水文学的浓

厚兴趣,在高度自觉的研究意识指导下,逐步建立起完整而科学的研究系统,并由此取得丰硕成果,诸如山水诗史、游记文学史之类著作的出现即为标志。相比之下,对文学产生的另一空间背景城市以及城市文学则普遍缺少关注和重视,不仅参与研究者少,而且缺乏明确的研究意识与系统的研究方法,城市文学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城市文学特色没有得到总结和提炼。毋庸讳言,城市文学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此外,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城市文学与乡土文学具有相互影响与渗透之关系,二者共同造就了古代文学地图的丰富多彩,欲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内部构成体系,同样不能缺少城市文学研究这一重要环节。研究城市文学史,从另一个向度呈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乡土文学文化特质的认识,更准确地把握中国文学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其次,城市作为古代社会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文化空间,不仅铸就了古代城市文学特殊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格,而且成为许多重要文学样式的策源地及其发展繁荣的催化剂。研究古代城市文学,是推动古代文学史研究多元化格局形成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古代文学史研究的深化。

城市文学的本质与特色,归根结底决定于城市文化的本质与特色。古代城市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兼备军事防御、政治统治、文化整合、经济推动多重功能,尤以政治功能最为突出和重要。虽然它与西方近现代城市以乡村为对立面,以脱离自然、悖离传统为崛起前提完全不同,尽管城乡之间在很多时候并无截然划分的空间界限,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仍然逐渐具备了区别于乡村的鲜明特质:第一,以人与人、人与物为主要关系结构。城市居民的异质性构成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了人际之间的血缘、地缘关系,交换关系占据了较大比例,功利色彩较为明显和浓厚。第二,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改变自我居住地的创造性产物,其诞生与不断发展充分显示了人的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与此相联系,城市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彰显创造力量,淡化无为意识,崇尚功利追求,张扬世俗精神。第三,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城市通常作为帝国的行政中心而存在,“政治,而不是商业,决定着中国城市的命运。”[2]因此,城市极易激发人们对于政治的联想和欲望,而城市居民较之乡民,也更容易遭受政治的辐射和影响,更易于感受皇权的存在和威慑。城市生活浓厚的政治色彩、商业色彩以及世俗化色彩,经由创作主体心灵的感受与投射,赋予城市文学文本相应的文化风貌,功利性(包括政治功利和物质功利)、世俗性、娱乐性构成了古代城市文学最核心的意义要素,以富为美,以俗为美,成为城市文学审美取向最突出的特征。对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才可能在与乡土文学的联系和比较中,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学既二元对立又多元并存的文化风貌。

再次,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文学还具有现当代文学史意义,可以为现当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个广阔的历史视野与意蕴深厚的历史文本。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城市文学创作和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审视既有成果,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现当代尤其是当代城市文学研究的话语体系,主要建构在西方现代城市理论基石之上,而西方城市文学则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参照系。与重视横向移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纵向比较的环节显得十分薄弱,在当代学者的研究观念里,历史上“乡土文学异常发达使得中国在某种程度是成了一个乡土文学的国度”[3]。“历史经验”的缺失,源于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的不足或者不力,现当代城市文学研究缺少了历史的纵向座标与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资源,中国文学史因此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断层”现象。

城市文学的研究价值并不与其历史地位和历史评价构成正比关系,事实上,中国古代作家群体因与城市的不解之缘,而成为城市文学创作的主力军。尽管由于农业文化传统所铸就

的“乡土情结”的巨大影响,“叶落归根”、“富贵而归故乡”被古代社会绝大多数成员视为理想的人生归宿,城市只不过是个体生命中的“驿站”,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城市的观照和书写。无论匆匆过客抑或成功地进入者,城市总会在留下他们足迹的同时,向其心灵世界投射自身的影像。城市之于文人作家生命的重要性,不仅仅因为标志另一种外部生活环境或另一种生活方式,还在于它参与了个体的人格建构,并成功地转化为艺术创作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城市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不但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古代作家的生存状况与历史遭际,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生长于农业文明的港湾里,社会的个体成员毫无例外地具有“农村”背景,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向往和欣赏城市生活,纷纷离开农村,选择新的生活环境与新的生活方式,显然具有“告别”昨天的文化意味。当然,这种“告别”尚未形成解构和颠覆,不过,其中所表现出的对后起的文化方式的认同趋向,正随着历史的发展由隐而显,由弱变强,逐渐汇入了当代人的观念形态之中。人类在进行改变生活空间、建设城市的实践活动的同时,也以渐进的方式不断改变着自身。研究古代城市文学,发掘内化于文学空间的思想文化价值,无疑可以更加清楚地勾勒出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足迹,为现当代城市文学研究提供广阔的历史视野。古代作家群体在城市观照和评判方面表现出来的某些共同的“先天性”缺陷,也完全可以成为现当代城市文学研究的纵向参照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术界不断传出关于强调“打通”文学研究的时代壁垒,提倡建立大文学史、中国文学通史的研究体系的呼声。深入系统研究古代城市文学,为后世中国文学研究提供文学资源与文化资源,无疑是“打通”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p1.

[2] [美]乔尔·科特金著,王旭译.全球城市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p84.

[3] 蒋述卓等.城市的想象与呈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p3.

古代城市描写篇七
《古代都邑赋的城市文化观念》

第3l卷第6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01.3lNo.6

20lO年6月

Jou丌lalofHunaIl

UniversityofScienceaIIdEngineering

Jun.20lO

古代都邑赋的城市文化观念

涂敏华

(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都邑赋是记载都邑文化的载体.它以京都或一般邑城为摹写对象,在刻画都邑地理形胜、建筑宏伟的同时,体现出尊重礼制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集中体现了都邑的政治意蕴,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纵观都邑赋对于都城建置的描写,可以看出诸多城市建设理念如:拱卫环周、四塞之地的都城选址原则;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原则;崇尚。大壮”之美的思想.

关键词:都邑赋;城市文化;天人合一;周礼;周易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3—2219(2010)06一0025-04

都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都邑赋是记载都邑文们往往表达都城地形险要、龙盘虎踞、固若金城,体现了帝化的载体。它以京都或一般邑城为摹写对象,在刻画都邑地都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地理上的防御条件。杜笃(<论都赋》极理形胜、建筑宏伟的同时,体现出尊霞礼制的城市规划和建力主张部长安反对都洛阳便是出于对“四塞之地”为都的“执设理念,集中体现了都邑的政治意蕴,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著”:

其对于都城建筑,宫殿营造的铺写,为后世人了解古代城市既有蓄积,厄塞四临:西被陇、蜀,南通汉中,史提供了可贵的材料。

北据谷口,东阻嵌岩.关函守蛲。山东道穷;……纵观都邑赋中都城建置的描写,可以看出其城市建设理城池百尺,厄塞要害.“1(本文所引都邑赋原文如念如下:

无特殊说明,皆出于陈元龙编《(历代赋汇》.)

班固的《西都赋》开篇便介绍长安城的地理环境,也是

一拱卫环周,四塞之地的都城选址原则

强调其“四塞之地”貌:

国君选择帝都一般从军事安全、经济富庶、交通方便等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日长安.左据函谷二方面考虑。学者多认为:。军事上固若金汤,经济上富甲天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下,地形环境上山川秀丽,交通上四通八达”是中国古代定带以洪河泾渭之川.都的最佳原则…。这些原则,不是每个帝都都无一例外地完如左思《蜀都赋》:

全遵从,具体每个帝都会稍有不同,但基本上能体现着共同廓灵关以为门,包玉垒而为宇.带二江之双流,的传统文化思想如天人合一等观念的承袭。这些原则在京都抗峨眉之重阻.……于是乎金城石郭,兼币中区,赋中多有表现,只是各要素在各个朝代被重视的程度不同而既丽且崇.实号成都.

已。本文仅举地形险要为例来看都邑赋所展现的都城选址的又如元代黄元仲《大都赋》突出大都为四塞之地,远近原则。

多层高山险阻将之环卫其中:

都邑赋往往一开篇就对都城的地理形胜和山川物产做近则东有潞河之饶,西有香山之阜,南有柳林详尽的铺叙,这既是出于对都邑自然之美的赞叹和物产丰富之区,北有居庸之口.远则易河.滹水带其前,龙的自豪,同时也是对当地的地理位置险要、易守难攻的军事门、狐岭屏其后,混同、鸭绿浮其左,五台、常山地位、物力自足的说明和介绍。此二者中犹以前者为蘑,他

阻其右.所谓子孙万世帝王之业,与海岳相为长久者也.

收稿日期:20lO—03一19

李洧孙<<大都赋》亦云: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漳州师范学院博士科研资助(项目顾瞻乾维,则崇冈飞舞,盔岑矩郁,近掎军都,编号:L20766)。

远揉恒岳.

作者简介:涂敏华(1977一).女,福建漳浦人,漳州9币简练的字句描绘了北京附近的崇山峻岭,从近及远地展范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示大都为多碴险关所保护的情貌。

25

明代李时勉《北京赋》:

日惟北都,在冀之域.右挟太行,左据碣石.背叠险兮重关,面平原兮广泽。宗恒岳其巍巍,镇巫闾而奕奕.冠九州之形势,实为天府之.……郁王气之所钟,于今兹有待也.“"”6

几乎每个朝代,政权建立之初、有外患时,国都的军事安全往往显得尤其重要,也是古人定部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唐代安史之乱,有人议论迁都的事。郭子仪极力反对的理由就是:“雍州之地,古称天府,右控陇蜀,左扼崤函,前有终南太华之险,后有清浊渭河之固。如此险要之地不都,去之必亡。”141这表明占都城必选险要之地、前后左右都有所依怙之地。以此相应,都邑赋每每一开篇就不厌其烦地描写都邑的前后左右、或东西南北的地理环境,这种写法能令读者感到都邑处在正中心的位置,仿佛四周空间还很寥廓,四维拱卫环绕,很有安全感,这透露出赋家以帝都为中心的观察视角,也是传统的帝都皇权中心观的一种显现。

那些地形不怎么险要、处在平原,没有高山围护阻挡的都邑,都邑赋里又是如何处理的呢?赋家巧妙地以象天法地,天人感应来表达帝鄙中心论,即说明此鄙乃与天之中心对应的那个中心,未必是我们所见到的版图的中心。比如宋代的汴梁,杭州均处在平原地带,赋家们就会强调这里乃天下之中心,与天相应。因此能以礼制服人,以礼治国。

二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原则

象天法地的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都城的选择,与天子在政治上的中心地位相协调,认为所都之地应该是于天之中心所对应的天下居中的位子。另一方面体现在城市选定之后的城市建设格局分布及具体的宫殿建筑问题上。

王者必即土中,以天下之中心为都,这种观念由来已久。天地四方,以中为贵。<<周礼・大司徒》云:

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万物阜安,乃建王国焉.。

此段文字认为地中可以用土圭之法和正日影的方式勘测得到。都城应建于天下之中心的地区。而从彼时中国版图们的一大根据。张衡《东京赋》在反驳部西京派们时就提及西京所在关中一隅,而东京(即洛阳)才是天下中心。<<东京赋》云:

昔先王之经营洛邑也,掩现九陕,靡地不营.土圭测景,不盈不缩,总风雨之交,然后以建王城.这明显是继承周礼以来的传统择部观念。赋认为洛阳“居中御外之便,披【J|带河之险。”客观上地形险要,军事上易守难攻,加上本来就“居天下之中”,这些邪足洛阳被夏,总八方之极。”(极,即中)而实际上洛阳地处伊洛盆地。其险峻程度肯定不如长安。赋家似也意识到这点,因此在东京赋里,他们强调的不是都城的伟丽和险峻,而足更强调居天下之中,与天合一的观念,且大力渲染所营造的礼制建筑,如明堂辟雍等,来塑造其以礼治国的国都形象。如班固(<东都赋》后借东郡主人之口诵了《明堂诗趴<<辟雍诗趴<<灵台诗》等五首描写礼制建筑的涛,再次强化东部的制度之美及其教化功能。长安和洛阳其实各有千秋。由此二者所说,我们可以总结出:长安乃形胜之地,霸者可都;洛阳乃天下中区,德者可以王之。这从“崤函帝宅,河洛王里”的古语同样可以看出二都之区别。而从以长安为都到以洛阳为都,则说明了当政权巩固时,以军事安全为第一要素的选都原则开始让位于以礼制治国的儒家观念。实际上,这触及国都功能定位的问题,国都威震四方,以权力中心辐射天下的能力及其政治上的教化作用,是立国之根本。

对于那些不在国家版图中心的都城,赋家们更热衷于透过测土圭和考极星的说明来渲染都城如何对应天之中心,从而确认其为地之中心,如汴京、大都、金陵等。这种诠释方式既是汉代以来谶纬学、堪舆学兴起的产物,也是君权冲授、皇权至尊的封建观念深入人心的产物,古人似乎也愿意从这一层面上来认识都城选址的神圣意义。

在《周髀算经》里,地之中心在昆仑。《山海经・西次三经》有云:“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也。”(这里的帝应

该是指。天”。)

元李洧孙<<大都赋》:

昔《周髀》有言,天如盖倚而笠欹,帝车运手中央,北辰居而不移,临制四方,下直幽都,仰现天文,则北乃天之中也,维昆仑之结根,并河历上古而龙蟠,乡离明而正基.厥土既重,厥水惟甘.俯察地理,燕乃地之盛也.

作者在这里认为大都(今北京)乃天之中也,地之盛也。又如宋代的汴京,也被认为是牟正位”。北宋宋祁《王畿千里赋》云:

王有一统,人无异归.中四方而正位,画千里以外畿.总大众之莫居,式昭民极.据方来而处要,以重皇威……以谓地非中夏,无以示天子之常尊:土不一圻,无以待诸侯之入计。尔乃测圭于地,考极于天,风雨之所交,道里之必均焉.

赋以<<周礼》所介绍的勘测方法,测圭于地,考极于天,都得到肯定的答案,认为汴州乃在天下之中心。

又如周邦彦《汴都赋》云:“今天下混一,四海为家,令走绝微,地掩鬼区。惟是日月所会,阴阳之中,据要总殊。捅键制枢,拱卫环周,共安乘舆。”说汴梁在“日月所会。阴阳之中”,这样的地方足天下中心,才能建部。

不仅都城的选择体现帝鄙中心观念,鄙城格局规划和营造也充分体现以皇宫为中心、天人合一的观念。《汉书・篮

来看,洛阳确实处于中心,这成为东汉迁都之争时,都洛派选为都城的主要原因。班固(<东鄙赋》也说:“光汉京于诸

26

仲舒传》:“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1通过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君主政治制度的结合,已达到军事的统一,版图的统一,文化的统一,进而达到天下的“大二统”。

汉代班固《西都赋》云:。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仿太虚之圆方。”说明其建造宫殿建筑也严格遵照天圆地方,天地合一的原理,“象天法地”的营造方式。所以宫殿一般都堂堂正正,四四方方;乃至整个都城的格局也是如此,都城状如棋盘,往往是正南正北,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

然迄今为止的考古遗迹和历史资料,都很难找到与《周礼洚所规定的各项数量尺寸完全不差的都邑。当然具体操作过程中。它未必就真正做到“方九里”或者一定纵横各有九条大道。如左思联蜀都赋》:。辟二九之通门,画方轨之广涂”,蜀鄙有18个城门(就不是取周礼》规定的12个城门)。可见蜀鄙的城市建筑格局也是整齐而宏大的,这点在扬雄那里已有所表现。扬雄的《蜀都赋>>:。其都门二九,四百余闾,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说明蜀都当时是有十八个城门。“外择轨躅八达,里闭对出。比屋连甍,千庑万室。亦有甲第,当衢向术。坛字显敞,高门纳驷。”如班固<<西部赋》:・“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同门,内则街衢洞达,闻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可见当时长安城城门共有十二个,但城市主干道是三条大道直贯南北,而不是<<考工记》要求的纵横各九条。张衡《西京赋》里也说西安每面城墙有三个城门,三条大路,可以使12辆马车并行。街衢整齐,住宅高低一致。(“观其城郭之制,则旁开三门,参涂夷庭,方轨十二,街衢相经。廛里端直,甍宇齐平。”)虽然具体的建筑数目和尺寸未必完全遵照<<考工记》,但是总体布局还是相对一致的。比如棋盘式的城市布局、中轴线设计,以及“面朝后市,左狙右社”的具体规划,显得主从分明,井然有序。这种城建思想在魏晋以后的王朝都城规划中都有更明显的体现,几乎被作为中国古都王权礼制的标准模式一直沿用到明清。元大都堪称此营造思想的典型代表,城中象征皇权威仪的主体建筑大多集中于此轴之上,或以此轴为对称中心,分布于其东、西两侧。大殿内的金龙宝座也就自然坐落在中轴线上,面对着开向正南方的殿门。宫城之外为垒城,再外为都城,“居中立国,面南而王”的一种帝王之大气俨然升起。中轴线使得古都庄严肃穆,充满了礼仪的规范和神圣的气氛。

,元大都也不完全按照Ⅸ周礼・考工记》的规则来建造,其突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城门不是每面城墙三个,一共十二个,而是一共十一个。元代黄文仲(<大都赋》云:“辟十一门,四达憧憧。盖体元而立像,允合乎五、六天地之中。”赋家在此不仅记录了营造京城的实况,而且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设立了十一个城门的原因。即<<周易》中。天地之数,阳奇阴偶”的思想,即天数l、3、5、7、9和地数2、4、6、8、10,取“天地之中和”,即取天数的中位数“5”与地位

嵌周札)>周王札制国都规划的基本理念为“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为民立极。”‘6’9瑚都城规划和建造都要先辨方正位,要从地理方位和对应天象上考虑。<<史记》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三光者,阴阳之精气在本地,而圣人统理之”。‘71P201这段话充分反映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传统思想。古人认为,天界以北极帝星为中心,紫微垣即天帝所居,俗称紫宫,对应地上的帝都皇城,北京紫禁城的名字由此而来。早在左思《吴部赋》时,就有“宪紫宫以营室”之句。元代李洧孙《大都赋》也有。上法微垣,屹峙禁城”之句。紫微受到众星之胡贡,其对应地上则意味着万众归一,因此帝王所居之宫殿常以“紫徼”来命名。紫微中的四象又称四宫,即东宫苍龙,西官自虎,南宫朱雀,北官玄武,都邑赋中亦常常描写以天上四宫为名的建筑。这部分的例子不胜枚举,体现了天地人一一相应的精神。

而在具体到都城的格局问题上,京都赋常常以“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来概括。杨维桢《镐京赋》云:

于是辨方位,建国鄙,经历九轨,城隅九雉.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翼翼巍巍,四方所视。又如李庾《两都赋》:

其制度也,拥乾体,正坤仪.平两曜.据北辰,斥成阳而会龙首.右社稷而左宗庙。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观点来自<<周礼・考工记》,展现了以王宫为轴心、其他建筑设施对称分布的都城营造方式。鬏周礼》云:

匠人建国,水地为悬……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这是古城建领域里高频率被征引的一条材料。按照这条资料所述,城市~般应呈方形(长方形或昔正方形);每面城墙各开三个城门;城内纵横各有9条街道(“九”是《周易》中最大的阳数,九九为极阳之数,一般仅帝王之尊能称此数);每条街宽度应能使9辆马车能够并排走;左边建太庙,右边建社稷坛,前面办理朝歧,后面作为贸易市场。当

中位数“6”相加,合为“ll”。因此。北京城Il座城门的设计含有天地相合之意。当然,对于此,也有人从佛家思想去解释的18】,在此我们仅从文学的角度讨论赋作中的城建思想,此处不述。但无论足佛家思想还是周易五行阴阳学说,还是儒家强调均衡对称的“中正平和”的礼制文化,都表明了京都建筑营造蕴藏荇丰富深厚的哲学内涵。

我们刚才已经提到都邑赋中所展现的都邑并非每一鹰城都严格按照《考工记)>来营造,有时也因地制宜,傲一些调整。而这些调整往往体现出占人对<<周易》里关于阴Rl压

27

行思想的崇尚和信奉。联管子・乘马》:“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因天才,就地利”,重环境求实用的思想与追求天地人和谐合一的哲学思想的相辅相成,把环境的优点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对于《考工记》的规则的一种超越,这种因地制宜的更为科学的城建理念在都邑赋中也是有所显现。比如南京城作为都城的时候,因地制宜地颇有一番改造。

载高祖看到宫阙造得过于壮丽华美,很不高兴,觉得不能“治宫室过度”,萧何说。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今后世有以加也。”高祖始悦。所以,。大壮”乃是为了“重威”,成为王道政治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李洧孙(<大都赋》:“爱取法乎大壮,盖重威于帝京。”<<国语・楚语上》云:“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日美。”都邑赋家们常常不厌其烦地写上下左右内外,东西南北,远近大小各个角度去摹写,造出一种气势,通过这种描绘,给人以极致的震撼。正所谓“赋家之心,苞括天地”,黄文仲

三崇尚“大壮’’之美的思想

《大都赋》说大都“街东之望街西,舅而见,髯而闻;城南之走城北,出面晨,归而昏”。可见大都之大。

历来都城格局,宫殿建筑相对比较稳定。追求大壮的审美标准也是千载如一的,以众多整齐划一且壮丽的建筑,彰显帝王权贵的天下独尊之威,即通过外在的物质形式起到一种震慑作用,都城之大壮也成为帝王的权威的典型象征,被纳入到维护皇权的政治体系中。

《周易・系辞下》中关于古代人观象制器中有一段活:。上古穴居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官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从卦象看,联大壮》,下天上雷,反映了一种壮丽之美,按照汉代注<<易》的方法,下卦乾为天,上卦震为雷,下为纯阳,上卦震为木,这样就给人以安稳而庄严的感觉。同时,乾卦、震卦为阳卦,两者均在地上,取其阳。以后人们把“大壮”引入与建筑直接相关的意思,说。大者壮也,剐以动”(<(系辞下>>)。对于后世部邑规划和建置有深远的影响。

,班固<<白虎通义耽。皇,君也,美也,大也,天人之总,美大之称也。”191作为古代城市文化的形象性描述,都邑赋尤其是京都赋所描写的建筑、城市格局也与帝王之大之美相应,尚大尚美,赋作展现出“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特征.都邑赋的写法本身就颇能显示都邑的“大壮”之美,它总是从都邑的形胜写起,一般都从上下前后左右,或从其东其西其南其北写起,给人一种置身于极大的空间中的感觉。同时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使用铺排,夸张以及令人眩目的色彩、形象的动词来渲染建筑高大,都城宏伟,从各个不同角度描绘其高,其大,其广,其丰,如班固《西部赋》通过描写人的感受来侧面烘托都城之巍峨伟峻,比如赋作说站在井乾楼令人。魂倪倪以失度。”站在神明台上则会“愕眙而不能阶。”

之所以要。大壮”是有内涵的。((史记・高祖本纪》记

参考文献:

会科学版),2003,(1).

【l】朱耀廷.古代的定都与迁都f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哲学社

【2】陈元龙.历代赋汇【M】.南京:凤凰出版集团,2006.

【31曲德来.历代赋广选新注集评【M1.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4】刘昀.旧唐书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孔颖达周礼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8.【8】沈榜.苑署杂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9】班固.自虎通义【M¨E京:中华书局,1981.

(责任编校:王晚霞)

TheCity’sCulturalIdeaofAncientDuyiFU

。l’UMjn・hua

(ZhangzhouNormalUniVersity,zhangzhouFuji锄,363000,Ctlina)

Absl愀t:DuyiFU

dcscrjbedthcrespectcd

is

supporterofDuyi’s

cult峨whatDuyi

FUTellsaboutistheconditionsof

alSoembodiedthe

capjtal卸d

ordin叫ci嗽It

geography

of

Duyi锄d

rites.All

themagnificentsⅡ1Jcture.Me扑while,itcity’sconstnJctionpl锄which

feudaI

e咖cs卸d

the

theScconcentmtiVeappeared【he

politicalmeaningsandtlleintensepoliticalcolou璐of

can!;ee

Duyi.Loobng

over

d印ictionofDuyicity'so唱anizationaIsystem,we

ofworld

thatthe

ci哆’sconstnlctionidea'forexample'the

州nciplc

of

address蚓cction,the州nciple

h姗onize,alla(1Vocatedthe

m卸is

an

ideaofgreataesthetics.

Keywords:DuyiFU;Ci哆;Culturc;theorythat

integralpartofnatu陀:Zhouli:Zhouyi

古代都邑赋的城市文化观念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涂敏华, TU Min-hua

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漳州,363000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31(6)0次

参考文献(9条)

1.朱耀廷 古代的定都与迁都 2003(1)2.陈元龙 历代赋汇 2006

3.曲德来 历代赋广选新注集评 20014.刘昫 旧唐书传 19755.班固 汉书 19626.孔颖达 周礼注疏 1980

7.司马迁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 19888.沈榜 苑署杂记 19839.班固 白虎通义 1981

相似文献(3条)

1.期刊论文 侯立兵 都邑赋:传统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2)

历代文献中存有许多都邑赋.都邑赋与传统城市文化存在诸多关联,蕴藏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是古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都邑赋与城市文化"研究中尚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到古为今用,实现优秀传统城市文化的现代转化,是当代城市文化建设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期刊论文 侯立兵.HOU Li-bing 新兴都邑赋与城市文化传承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1)

新兴都邑赋具有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以文学方式集中展演当代城市的群体形象,以延续或补白的方式传承城市文化遗产,以个体视角充分体现对当代城市的复杂感知,以发掘民族、地域文化彰显城市个性.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有识之士的提倡与参与、赋体自身的文体特性是都邑赋复兴的综合成因.

3.学位论文 侯立兵 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 2005

本文是一篇以汉魏六朝赋为基本文本的赋学论文。在材料梳理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论文分别从文学源流、文学生产学、哲学、接受学、民俗学、文体学、题材学和意象学等视野对这一时期的赋体文学进行了多维考察,并以文化阐释、人本立场、文学本位和多维透视为本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方法。

首先,考察了赋在汉魏六朝期间嬗变的主要规律;集中论述了献赋、试赋、酬赋、和赋的留存状况、表现形态和文化生成等相关问题;分析了赋作群、同题赋等现象,并从社会环境和心理动因等方面分析了模拟之风盛行的原因。阐述了赋学批评的诗学视阈、功利与审美的矛盾、事类与情义的关系三个主要问题;分析了儒释道玄入赋的问题,以时间段分别论述了儒道与两汉赋、玄学与魏晋赋、佛教与南朝赋的关系;考察了设论、七体、连珠三种特殊的赋体;剖析了书法赋对于传承书法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具有重要价值,阐述了都邑赋与传统城市文化之关联,阐发了其所承载了宇宙观念、伦理内蕴和民俗文化,进而指出了其对于当代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考察了汉魏六朝赋中的鸟意象、蝉意象和扇意象文化内涵。最后,从方法论的高度归结出对赋体文学乃至整个古代文学研究的启示,那就是要坚持文学本位与多维视野的有机结合。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9日

古代城市描写篇八
《古代世界最繁华的都市》

中国古代繁华的城市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比西方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比西方高出很多。中国在15、16世纪以前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富有的国家,也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当时中国的城市相对于西方而言非常繁华。我们常说繁华如烟,转瞬即逝,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很难想象千百年前这片土地上的繁盛,然而即使是从当时留存于世的为数不多的艺术作品当中,也能略窥出一些形貌。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些艺术作品中的代表作,它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的胜景。画面巨细靡遗地再现了这一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的繁华景象,其艺术价值当然毋庸置疑,而这幅画呈献给后世的种种关于当时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细节,还要远远超过单纯的艺术享受。

《清明上河图》(局部)中繁华的汴梁城

又如北宋词人柳永在名篇《望海潮》中就有对南宋都城临安(即杭州)的描述,这些描述即使在今天看起来依然让人无限神往。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嗽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钱塘自古繁华”自然不用多讲。“烟柳画桥”说明杭州的绿化非常好,而且河流很多,河流之上还建有雕画的桥梁。“风帘翠幕”指的是外观家家户户都装饰得非常漂亮,连帘幕都十分讲究。“参差十万人家”虽然作为文学上的描写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可以推测当时的临安城至少有百万人口,那时又没有计划生育,各家都是子女成群,而且当时又盛行一夫多妻,所以不只孩子,连妻子各家也不止一个,因此十万人家有百万人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讲的是不管是在商店还是家里都堆满了绫罗绸缎以及奇珍异宝,一些富裕的家庭还会相互攀比。从“菱歌泛夜”中可以看出当时临安人的夜生活也是非常丰富的,到了晚上

还会去湖上采菱放歌。至于“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的声色犬马之乐,虽说可能并非寻常百姓都能体会得到,但也至少体现了当时娱乐生活的奢华情调。

也许柳永的词句还多少有些艺术夸张的成分在里面,那么由当时远渡重洋前来的欧洲人所描述的中国就应当比较客观了。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的时候来到中国,在扬州等地不仅做生意而且还当上了官,后来他回到意大利去,在《东方游记》中形容苏州“周围四十里”,并且认为苏州大到人口无法计数。提到杭州时,他认为杭州是全世界最漂亮、最繁荣的城市,杭州的繁华让他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个城市怎么可能有办法养活如此多的人口!”

古代城市描写篇九
《城墙内的城市_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的再认识》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二○○九年第二期

城墙内的城市?

———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的再认识

鲁西奇 马 剑

(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厦门,361005;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内容提要]自两汉以迄于明清,历代王朝对于州县治所修筑城郭的政策与重视程度历有变化,州县治所城垣之实际兴筑、维护亦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认定历史时期大部分州县治所在大部分时段里均有城垣环绕,形成"城墙内的城市";相当部分筑有城垣的治所城市,都普遍形成了规模不等的城下街区,有些城市城下街区的面积、居住人口、商业规模都超过城内。因此,不宜以"城墙内的城市"概括中国古代治所城市的形态特征。

  [关键词]治所城市;城墙;城下街区

[中图分类号]K2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22x(2009)0220007210

一、问题之提出

一般认为,着城墙。说,,以致城市和城墙的传统用词是合一的,‘城’这个汉字既代表城市,又代表城垣。在帝制时代,中国绝大部分城市人口集中在有城墙的城市中,无城墙型的城市中心至少在某种意义上不算正统的城市。”陈正祥也说:“城(walledtownorwalledcity)是中国文化的特殊产物,很突出的标志,构成了汉文化圈人文地理的独有景观。”因此,在众多研究者的笔下,中国古代的城市一般被描述为四周

用夯筑或砖砌的高大城墙环绕着(一些城市还筑有二至三道城墙),城墙的四方开着三、四至七、八个城门(较少的城有少于三个或多于八个乃至多达十二个城门),城墙外通常有护城河(并不一定环绕城墙,往往借助自然河流作为城壕,靠山的部分或多未掘壕)。城郭的形状通常呈不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个别呈圆形;城的规模(通常用城墙的周长来衡量)虽然因城的行政等级而异,但一般较大,“城内土地

[收稿日期]2008209215

”,“远较欧、民居、店铺,还有大片的空地(包括园圃、山林、川泉,甚至农田)。城内的格局则受到其行政职能与城门数量的制约:官署衙门等公共权力建筑物一般位于城的中北部,谯楼则常位于正中央;城门的数量与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内的街道布局。

无庸置疑,上述认识是建立在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实地观察与研究基础之上的,揭示了历史事实的重要方面。然而,仔细分析上述认识,我们注意到,其所依据的文献主要有两方面:(1)以明清地方志为中心的官方文献。几乎每一种地方志都有关于城池、公署廨舍、坛庙、桥梁以及城内街衢的详细记载,这是我们认识治所城市空间形态与内部结构的主要依据。然而,出于对权力机构的重视以及这些权力与信仰设施所具有的显而易见的象征意义,在这些历史文献中,城池、公署等权力设施的地位、作用乃至其空间形态都被明显地夸大了。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注意一下各种明清地方志所附地图中城池在舆地图上以及官廨衙署在城池

・7・

图上所占据的完全不成比例的空间位置,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文字记载与古地图对城池的强调与夸大强化了中国古代城市“为城墙所环绕”的特征及其作为军政中心的政治控制功能,相应地,也就引导人们忽视了某些细节,比如城墙外街区的存在以及城市的其商业经济功能。(2)早期来华传教士及其它西方人士有关中国城市的记述,这是西方学者认识并描述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依据。这些主要出自目击者的记述,感性色彩随处可见:当这些西方人来到一座繁荣富庶的城市里,显然更易于被宏伟壮丽的城垣及宽敞高大的廨舍所吸引,而对欧洲城市中同样具有的熙熙攘攘的市场和拥挤的居民区则较为忽视。无需引述马可・波罗那些颇有争议的夸张性描写,即使是最为直接可靠的西方目击者留下的记录,对城垣、道路及廨舍的描述也占据着突出的优势地位。这与中国传统文献中对城池、官署的重视相互印证,为中国古代城市主要表现为“概性的描述和典型城市的个案研究,前者以观察资料为基础,后者则主要集中在一些历史上的重要城市(特别是都城)的研究上。事实上,虽然中国城市史与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一直较受学术界关注,但有关地方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的研究却相对薄弱。研究的薄弱也是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感性阶段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所谓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之一乃是“城墙内的城市”这一论点,并未得到切实而全面的实证性证明,而只是以一些直观认识与典型个案研究为基础的,其中还存在若干疑点:(1)在中国古代,具体地说,从秦汉以迄于清代,大部分治所城市由城墙所围绕的时间究竟有多长,即是否在大部分时段里,大部分治所城市均筑有城垣,而且这些城垣确实在发挥作用?(2)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筑有城垣的治所城市是否占据全部治所城市的大多数?(3)古代治所城市的街区与居民是否全部・8・

或大部分均包括在城墙所围绕的范围内,换言之,是否全部或大部分城区均由城墙所包围?

显然,要切实地回答这些问题,最可靠的途径乃是进行更多的、细致的个案研究,通过大量个案研究的积累,逐步形成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过程的总体性认识。斯波义信曾经指出:“在中国城市史的研究方面,通常总是以长安、洛阳或北京之类的模式,千篇一律地概括中国的城市,而且满足于这种研究的思想非常根深蒂固,因此很难作出,诸如一般的和正规的城市论、城市形态论或城市生态论之类的研究。”他认为,只有通过对诸多个别城市的研究和比较,找出普遍性与特殊性,才能提炼出有关中国城市发展史的正确论述。遵循这一研究理路,我们对古代汉水流治所城市的城郭形成与演变、,。本文即以此,。

二、城墙之有无

在中国古代史上,历代王朝是否一直奉行修筑城垣的政策?如果王朝奉行这一政策的话,那么,它是否在各地均得到普遍执行,即事实上地方城市是否普遍修筑起城墙?对此,近年来,已有学者提出了质疑,并得出了一些初步认识,认为“至少在中国王朝后期的宋、元两朝以及明代的前中期这长达五百年的时间内,中国很多地方城市长期处于城垣颓圮、甚至无城墙的状态”。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研究以及对其它地区城市的认识,我们认为,可以将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城墙的修筑、存废情形,大致区分为四个时期:

(1)汉晋南北朝时期,各王朝普遍奉行筑城政策,事实上各地城市也普遍兴筑起城垣。

《汉书・高帝纪下》记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冬十月,“令天下县邑城。”颜师古注云:

“县之与邑,皆令筑城。”论者多据此认为汉代奉行筑城政策。从今见史料看,这一政策也确实得到较普遍的执行,大多数郡县治所均筑有城郭(虽然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沿用先秦特别是

战国时期所筑之旧城),而且经常得到维护、修⑧

缮。在汉水流域,南阳郡治宛(在今河南南阳)、汉中郡治西城(西汉,在今陕西安康)与南郑(东汉)、江夏郡治西陵(在今湖北云梦县城关镇)及宜城、冠军、博望、育阳、西鄂、棘阳、比阳、堵阳、湖阳、郦、安众、新都、邓、襄乡、舂陵、朝阳、临沮等县均筑有城郭,且已得到考古勘查或发掘之证明,从而进一步说明汉代郡县治所较普遍地筑有城垣,没有城垣的县治当不会太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谓中国古代史上的“城居时代”:一方面,自汉末三国以迄于隋唐之际,中原板荡,变乱频仍,“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坞堡,据险自守,以避戎狄寇盗之难”;西迁、北徙、南来的移民,亦大多据城壁以自保,从而形成以城邑、坞堡、戍垒为中心的聚居状态。另一方面,各政权对于地方的统治,或藉豪族所筑之坞堡,郡县,;“敛民保城郭,以为据守之资。于是,城郭。据刘淑芬统计,这一时期魏晋北朝所筑城郭见于记载者共有137座;而章生道的统计则表明,自西晋以迄于隋统一(265-289年),南北方新筑的城郭共有169座,其中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者有121座。显然,这一时期南方地区新筑的城郭要比北方地区多得多。因此,虽然很难估计此一时期所筑城郭的总数,但认为此一时期各地均普遍兴筑各种类型的城壁坞堡、著籍户口多居于其中或附城而居,当无大误。

(2)隋唐五代时期,王朝虽然提倡筑城,但各地往往因地制宜,或沿用旧城垣,或新筑、增筑城垣,或根本没有城垣。

《隋书・炀帝纪下》记大业十一年(615年)二月庚午诏称:“今天下平一,海内晏如,宜令人悉城居,田随近给,使强弱相容,力役兼济,穿窬无所厝其奸宄,萑蒲不得聚其逋逃。”于是,“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男女,无少长,皆就役。”则隋炀帝时尝奉行筑城政策。然其时

ζλ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三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五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