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上元夜的赏析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01    阅读:

篇一:《诗歌赏析专练》

诗歌赏析专练

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舟行 [明]吴承恩

①②白鹭群翻隔浦风,斜阳遥映树重重。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

【注释】①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寺方。 ②挂龙: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

云,顶部向上突起作峰状可塔状,云底乌黑色,民间称为“挂龙”。

(1) 首句中的“翻”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翻”字写出了白鹭在水边迎风轻巧、敏捷地翻飞翱翔,描绘(突显)了一幅充满生

机的画面。 (评分说明:“白鹭”、“水边”、“翻飞”、“充满生机”作为赋分点,缺一

项扣1分,扣完为止。)

(2)从“闲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

诗人以闲适的心情,倚窗而立,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和多变,心中充满对大自然的热爱。(评

分说明:“闲适的心情”、“倚窗而立”1分,情感1分)

2、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更深”是夜深的意思。(“阑干”是横斜的样子)

(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 表达了诗人惊喜(喜悦、喜爱)之情。

3、 野 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满溢(满),植物 丰茂(茂盛、果实丰硕)的景象。

(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意思符合即可)

4、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

愉快(髙兴、愉悦等)。 “人意好”(“好”“意 好”)

(2)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找出来并简析。

示例:“乱”。(1分)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繁花密林中 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

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意思相近,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得分)

5、 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上元夜的赏析

(1)诗歌首句“去雁(仅答“雁”不给分)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2)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

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

6、 《塞下曲》(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①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单调、清冷 的特点。

(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 ①“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②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③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

活的艰苦。④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

(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

① 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 b边塞生活的艰苦 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② 化用典

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

①7、 秋夜曲 张仲素

②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

水。

(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①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野何其漫长;②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③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

(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

限的关心之情。(,“思念”“关心”各1分)

8、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明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9、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与急

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

10、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刘攽(bā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全文:雨停了,风住了,池边垂柳苍翠欲滴。忽然一阵风起,万千杨柳枝条袅娜飘动。杨柳似有知,风雨中洗尽污浊,欣喜中乘风起舞。舞动时抖落一身水珠,洒向

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声。

(1)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后池水平静、上元夜的赏析

明净(清澈)的状态(答山1点给1分)

(2)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

哪个季节的图画? 垂杨、荷叶,春季(答对1点给1分)。

11、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上元夜的赏析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燕子衔泥筑巢(1分,答:“燕子于飞”不得分),鸳鸯在恬然静睡(1分)。

(2)本诗描绘的事初春景物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

色彩明丽,充满生机,柔美和谐(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满2分为止,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看到初春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喜

悦、闲适的心境之情。(答出“安适”、“喜悦”的意思即可)

12、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上元夜的赏析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春风、柳条、藤蔓、黄莺(至少三个,)。

(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

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13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描绘了怎样的一种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参考:秋天的傍晚,山中空旷静寂,山雨过后,远山如洗,愈显苍翠。明月的清辉洒

落松间,淙淙的清泉轻流石上,竹林里隐隐传来一阵阵浣纱女归来的欢歌笑语,莲叶的摆

动下正有小渔舟缓缓穿行。这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清静

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14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⑴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⑵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⑴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

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

非的感慨。”

15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①“山青花欲燃”这句诗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诗作出分析。

②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①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 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

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②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16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古诗鉴赏专题

(一)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诗题“野步”意为郊野漫步。“羡”与“醉”两字说明诗人已经被美景深深吸引。(2分)

2.从前两句中选择一个能体现春的气息的字眼,并加以分析。(2分)

示例:“翠”字描绘出麦色,充满了浓郁的春天的气息。“噪”写出蛙声一片让人感受到

万物复苏的活力。“肥”写出了水草的肥美,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斜”写出了春风徐来,

麦浪波动的美好景象。

(二)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①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② 上祝明妃③ 。

【注】①与画眉,指与女伴一起梳妆打扮。②拂云堆,古地名,堆上有明妃祠。③明妃,

指舍身报国、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8.下列对诗歌前两句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C )

A.“作”字传神,既显示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表现出她“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

B.“画眉”借取《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的意境,反映了木兰女儿身的特质。

C.梦里,木兰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表明她想恢复女儿身,不愿继续“替爷征”。

D.诗人运用现实与梦境结合的手法,使木兰的形象更为丰满,更为真切,运笔巧妙。

9.诗歌后两句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情感?(2分)

(1)思乡之情。(1分)(2)对王昭君舍身报国的敬慕之情。(1分)

(三) 元夜① [唐]崔液

玉漏银壶② 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注释]①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②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

壶之法计时。

8.诗中“且莫催”一词表现了元宵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1分)

9. 9.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后两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元宵之夜,没有哪一家人望见月亮能在家闲坐,没有哪一处地方没有赏灯的人群;到处是

灯火闪烁,到处是赏灯的人流。(意思相近即可)

(四) 渔家傲 咏梅 宋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①腻②。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③,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释:①琼枝:像美玉制成的枝条。②腻:光洁细腻。③绿蚁:代指酒。

5. 发挥想象,用诗意的语言描绘“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的景象。(2分)

一片白雪覆盖大地,一树报春的红梅点缀其间,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那么光洁细腻。

6. “此花不与群花比” 的“比”字有何妙处?(2分)

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梅花傲霜斗雪,不与群花争艳(孤芳自赏)的姿态;抒发了词

人对梅花的情有独钟。

(五) 新 晴 (宋·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9.第二句中“无人”写出了 的情境。(1分)

10.本诗中“偷”字用得好好,请说说好在哪里。(3分) “偷”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

修辞方法,(1分)写出了春风悄然而来的情景(1分),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1分)。

(六) 春思二首(其一)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歌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两个字是 愁和恨。(2分)

(2)开头两句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写景有什么作用?(2分)“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诗人无法排遣的深愁苦恨。

七.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末明初〕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①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② ,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湘君:传说舜南巡死后为湘水男神,称湘君。②天在水: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

(1)请描绘“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2分)

飒飒西风,强劲地吹拂在洞庭湖渺渺茫茫的水面上,水面上的波纹荡漾而来,又急遽而去,仿佛湖面上起了皱纹。(内容1分,描写1分)

(2)请联系“满船清梦压星河”全句的意境,赏析句中“压”的妙处。(2分)

八 迎 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8.用自己的话说说“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一句的意思。(2分)

天上飘着细细的春雨,燕子的小翅膀被淋得湿漉漉的,嘴上衔着的用来筑巢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

9.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C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现的是春燕与人之间一种亲近和谐的关系。

B.首联写燕子秋去春来,筑巢于屋檐之下的生活习性。

C.颔联中“不下旧帘遮”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贫困窘,令人略感凄凉。

D.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自然朴实,笔调平易浅近。

九 示秬秸① 【北宋】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 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jù)秸(jiē):张耒(lěi)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任太常寺少卿。

(1)诗中对两个儿子提出明确告诫,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1分)

(2)赏析下面诗句(3分)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空寂,衬托出卖饼儿生活的艰辛,流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的同情。

十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诗中一个“ 弄”字生动地写出了山林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1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喜爱之情和对客人的挽留之意。

十一、柄柄芰① 荷枯,叶叶梧桐坠。 蛩② 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

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不是路行人,怎谙③ 秋滋味。

【注】这是《水浒传》中的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时(四更之后),作者安插在小说中的一首诗歌。①芰(jì):古书上指菱。②蛩(qióng):这里指蟋蟀。③谙(ān):熟悉。

篇二:《古诗鉴赏专题》

古诗鉴赏专题

(一)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诗题“野步”意为郊野漫步。“羡”与“醉”两字说明诗人已经被美景深深吸引。(2分)

2.从前两句中选择一个能体现春的气息的字眼,并加以分析。(2分) 示例:“翠”字描绘出麦色,充满了浓郁的春天的气息。“噪”写出蛙声一片让人感受到万物复苏的活力。“肥”写出了水草的肥美,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斜”写出了春风徐来,麦浪波动的美好景象。

(二)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注】①与画眉,指与女伴一起梳妆打扮。②拂云堆,古地名,堆上有明妃祠。③明妃,指舍身报国、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8.下列对诗歌前两句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C ) ...

A.“作”字传神,既显示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表现出她“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

B.“画眉”借取《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的意境,反映了木兰女儿身的特质。

C.梦里,木兰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表明她想恢复女儿身,不愿继续“替爷征”。

D.诗人运用现实与梦境结合的手法,使木兰的形象更为丰满,更为真切,运笔巧妙。

9.诗歌后两句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情感?(2分)

(1)思乡之情。(1分)(2)对王昭君舍身报国的敬慕之情。(1分)

(三) 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注释]①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②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壶之法计时。

8.诗中“且莫催”一词表现了元宵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1分)

9.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后两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2分)元宵之夜,没有哪一家人望见月亮能在家闲坐,没有哪一处地方没有赏灯的人群;到处是灯火闪烁,到处是赏灯的人流。(意思相近即可)

(四)渔家傲 咏梅 宋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①腻②。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③,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释:①琼枝:像美玉制成的枝条。②腻:光洁细腻。③绿蚁:代指酒。

5. 发挥想象,用诗意的语言描绘“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的景象。(2分) 一片白雪覆盖大地,一树报春的红梅点缀其间,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那么光洁细腻。6. “此花不与群花比” 的“比”字有何妙处?(2分) 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梅花傲霜斗雪,不与群花争艳(孤芳自赏)的姿态;抒发了词人对梅花的情有独钟。

(五) 新 晴 (宋·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

9.第二句中“无人”写出了 安静(幽静 ) 的情境。(1分)

10.本诗中“偷”字用得好好,请说说好在哪里。(3分)

“偷”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1分)写出了春风悄然而来的情景(1分),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1分)。

(六) 春思二首(其一)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歌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两个字是 愁和恨。(2分)

(2)开头两句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写景有什么作用?(2分)“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诗人无法排遣的深愁苦恨。(写法1分,内容1分。意同即可)

七.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末明初〕唐温如 ②①①②③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湘君:传说舜南巡死后为湘水男神,称湘君。②天在水: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

(1)请描绘“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2分)

飒飒西风,强劲地吹拂在洞庭湖渺渺茫茫的水面上,水面上的波纹荡漾而来,又急遽而去,仿佛湖面上起了皱纹。(内容1分,描写1分)

(2)请联系“满船清梦压星河”全句的意境,赏析句中“压”的妙处。(2分)

“压”,将清梦化无形为有形(化虚为实)(1分),与 “满船”相应,言清梦之多之重

八 迎 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8.用自己的话说说“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一句的意思。(2分)

天上飘着细细的春雨,燕子的小翅膀被淋得湿漉漉的,嘴上衔着的用来筑巢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

9.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2分)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现的是春燕与人之间一种亲近和谐的关系。

B.首联写燕子秋去春来,筑巢于屋檐之下的生活习性。 C.颔联中“不下旧帘遮”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贫困窘,令人略感凄凉。

D.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自然朴实,笔调平易浅近。

九 示秬秸

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jù)秸(jiē):张耒(lěi)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任太常寺少卿。 (1)诗中对两个儿子提出明确告诫,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1分) (2)赏析下面诗句(3分)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或:运用比喻,将“霜”比作“雪”),表现了环境的清冷空寂,衬托出卖饼儿生活的艰辛,流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的同情。

十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诗中一个“ 弄”字生动地写出了山林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1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喜爱之情和对客人的挽留之意。 十一、柄柄芰荷枯,叶叶梧桐坠。 蛩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

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不是路行人,怎谙秋滋味。

【注】这是《水浒传》中的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时(四更之后),作者安插在小说中的一首诗歌。①芰(jì):古书上指菱。②蛩(qióng):这里指蟋蟀。③谙(ān):熟悉。

9.诗歌着力描绘“秋滋味”,烘托出宋江怎样的心情?选择恰当的一项(A ▲ ) (2分)

A、凄凉苦涩 B、寂寞难耐 C、洒脱浪漫 10.请简要说出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的原因,并写出他们逃离后直接投奔了何人。(2分)

宋江杀死了阎婆惜,官府追缉得很紧(1分),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后投奔了柴进

十二、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1)本诗多处妙用虚词,其中“如何 ”一词表达了强烈的反诘的语气,凸显出“秋柳”的无奈之情。(1分)

(2)请简要分析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2分)

(2分)诗中借春柳之荣(繁盛得意),写秋柳之衰(憔悴零落),突出了秋日之柳的处境凄惨(表达了对秋柳悲叹之情)。 ③①②① ①②【北宋】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

篇三:《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4题。(7分) 秋 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1.赏析颔联。(3分)

2.诗人“黯然”的原因有哪些?结合全诗试作分析。(4分)

1.不用一个系词(全由名词叠加而成),不着半点雕饰,运用白描手法,选典型的季节风物,表达作者对生活和风景的热爱。 (联系课内: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2.(1)感叹国事,双鬓苍苍。(颈联)

(2)羞于过食厚禄而于国无补的苟且生活。(颈联)

(3)想归隐田园而暂不得的无奈。(尾联)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① 赵 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本词作于宋南渡

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1)这首词炼字很有特色,前两句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4分)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请作简要赏析。(4分)

(1)“惊”字用得最好。(1分)“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1分)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态,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2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如答其它的字,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2分。

(2)参考答案一: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词人通过回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反衬

篇四:《夜雪阅读答案_夜雪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

<夜雪>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诗词全文如下: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
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描写的是“夜雪”,全用侧面烘托手法。夜雪阅读答案_夜雪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在众多的咏雪诗中,此诗新颖别致,清新淡雅,韵味无穷。
[鉴赏]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夜雪阅读答案_夜雪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不仅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而且新颖别致,立意不俗。试想,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全诗朴实自然,却韵味十足;诗境平易,而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三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五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