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苦难的散文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18    阅读:

篇一:苦难的散文
散文:巴金灵魂的苦难和自由

巴金灵魂的苦难和自由——纪念世纪老人巴金与世长辞

有的人走了,带着遗憾和内心的惭愧;有的人走了,带着迷惘和未知答案的问题;有的人走了,带着一半的清醒和一半的醉。巴金的一生,有人说留下了等身之著和不朽的文学丰碑,有人说留下了一个人用生命观望中国一个世纪的沧桑感悟,有人说留下的是谎言中的真实,也有人说留下了一部灵魂在苦难和自由中的挣扎史。

苦难是自由的伙伴,迷途中的人生一旦觉醒,精神上因为自责而陷入一场因为清醒而出现的苦难,最终转换成巴金重新追求精神自由的力量源泉。自由如此重要,晚年的巴金已经不屑于文字辞藻的华美精致,他只“讲真话”。时间一定会洗去《随想录》的平凡外衣,巴金的一生,在《随想录》中凝固,更在《随想录》中升华。

当巴老在50年后重返巴黎,他能够深刻的感悟卢梭、伏尔泰、雨果、左拉等人类思想启蒙巨匠的自由灵魂,他更重新拾取年轻时在巴黎创作《灭亡》精神状态,50年前后的精神苦难来自不同的思想动因,但是又具有完全一样的人生意义,苦难让人清醒,苦难让人们出发,去寻找灵魂的自由。写作再次成为巴金的灵魂自由的羽翼,而《随想录》的平凡叙述中,又贯串了多么深沉的激愤和痛苦!

《随想录》并不仅仅是一个真诚的老人在晚年的道德之作,也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巨人最后的艺术辉煌,更不仅仅是一个人生的简单总结,《随想录》本质上成为描述苦难和灵魂自由的一个死结,成为整个世纪中国的悲剧的最低音。

巴金与郭沫若、矛盾、费孝通、梁漱溟等学者达人们一样,在拨乱反正之前的20年,出现一段学术深研和创作思考生命的空白,灵魂遭遇桎梏,自由意识被一个巨大的催眠机器封死在真空,人的尊严、原则、道德成为一幕幕人间悲喜剧的虚假道具,越是君子越做小人,巴金也不例外的陷入梦幻模糊中的道德扭曲。每思及此,一个苏醒后重温噩梦的老人,苦难和屈辱死死缠绕他的整个晚年生活。

要自由,只有直面苦难。沈从文可以说自己一生带着清白无怨无悔的离开,巴金却说着自己过去的丑陋一面,说着回忆自己噩梦的“真话”,《随想录》回旋着“我不丑陋谁丑陋”、“我不忏悔谁才忏悔”的主旋律,巴老在解剖自我的苦行中,得到了解剖全民族灵魂的丰硕回报。文革博物馆只是一个小小的手术刀,部分的割去民族血液中不光彩的过去,在给我们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争取灵魂自由的一扇门。

对巴金而言,《随想录》不仅仅见证他的真诚,也不仅仅见证一个灵魂对自由的追求,更大的意义在于,《随想录》客观的见证了一段全民族灵魂失主的混沌和噩梦,他只是希望尽量的提醒大家,不要让噩梦重演。

【苦难的散文】

晚年的巴金,多次提到安乐死的愿望。一个敢于直接面对精神的苦难,敢于鲜血淋漓的解剖自我,把丑陋和赤裸身躯展示给读者的老人,他真的没有勇气面对生死、面对人生最后岁月的痛苦吗?对巴老而言,更大的生的痛苦源于精神不得自由,在《随想录》之后,更多人生意义、社会意义的难题困扰着一颗睿智通达的大脑,也许巴金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中,呼吸对他的唯一意义,就是获得感受苦难的权利。苦难不是巴金的敌人,但是通过感受苦难,他的灵魂如何解脱?我想,死亡是一个最冰冷的答案,一个最真切的答案。

篇二:苦难的散文
关于“苦难”的 7 篇作文

我们流着泪生活

259班 巩瑞鑫

【苦难的散文】

“我厌恶那种号称铁石心肠的强者,蔑视他们一路旗开得胜的骄横,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周国平)

————题记

现实,搁浅了什么?流年,沉淀了什么?须臾,又领悟了什么?寸寸光阴,片片是伤,离落指缝的细沙,搁浅了梦幻,沉淀出了苦痛,那萦绕不散的伤感,却又在须臾释然;苦难牵绊出的痛,撕扯出的伤不经意间已被尘埃掩匿,剩下的,只是记忆,对苦难,对痛,对感伤的记忆。

“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朝生幕死”的众生。当苦难袭来,我们其实不勇敢,其实很害怕。只是无法逃避,现实给出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没得选择。只能用柔弱的身心默默地去承受。

不喜欢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那是迫不得已,对既有的苦难发出的不情愿的,看似无坚不摧,实则不堪一击的呼号;那是伤痕累累后无奈的自我慰藉;亦或是站在彩虹上已忘了风的狂妄,雨的肆虐,已然在历练后成为强者的宣言。

不想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那是被苦难冲破了忍耐的底线,推到了极端而无所畏惧的呐喊。那已然没有了人最本质的软弱,人只有软弱才显得可爱,强者,必定是可畏,可敬,但绝不是可爱 的。强者,已忘却了依赖的温度,抛弃了泪水的味

道,也搁浅了爱——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只剩下受人景仰、敬畏,但绝不是羡慕的威严,只剩下自以为是的傲气和蔑视一切的冷漠,他们也必定是不幸福的。

【苦难的散文】

面对苦难,一声叹息,是眼泪望不穿的信念,一支哀歌,是眼泪道不明的伤感。面对苦难,泪水是无奈的寄托,亦是最佳的宣泄。只有泪水能读懂那无法言说的苦闷,只有泪水,是面对苦难时,对人性最真实的写照。“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

面对苦难,我们仍旧畏惧,但绝不能颓废,即使终究流泪,但我们绝不是逃避。我们仍旧会笑,笑过我们可能还会再哭,泪水会洗尽所有铅华和悲哀,我们流着泪笑着,在苦难中牵手一起走过。因为,我们才是兄弟姐妹。

学习小组评语:【苦难的散文】

文章紧扣主旨,语言干练而精辟,可见小作者对“面对苦难”认识之深,领悟之深,实为成功之作。“泪水是无奈的寄托,亦是最佳的宣泄。”太赞了!

指导教师评语:

这是一篇真正理解,并解释了命题用意的好文章!

指导教师 史虎旺【苦难的散文】

直面苦难

259班 武磊

“我厌恶那种号称铁石心肠的强者,蔑视他们一路旗开得胜的骄横,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周国平)

——— 题记

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

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调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尽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可轻言放弃。

张海迪曾说过:“生命很痛,但痛我也要活着,我要活得好好的。我还要活出生命的诗意。”史铁生也曾说过:“生命的苦难是一场必然降临的节目。”

苦难——强者,趋之,弱者,避之。逃避者,易脆弱地挽起沧桑的皱纹,萎顿潜伏的热情;挑战者,弹开蛰居的勇气,如黄山松那刚毅的根,与石也融洽,汲取着风霜雨露的精华,于是坚韧,于是挺拔。

人生的本质绝非享乐,而是受难。苦难不是博得同情的资本,重要的是奋斗。我不相信命运,因为就像从来没有救世主一样,靠的永远是自立与自强。别人真正欣赏的不是你的苦难,而是你【苦难的散文】

的奋斗。因为,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的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现出来。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

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它改造着你的人生。错的时间,错的地点,遇上苦难,不是天意弄人。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上苦难,也不是挫败。总有人误读苦难的色彩。有人说苦难是黑色的,于是他们屈服了,他们被命运的浪花打向礁岩;有人说苦难是灰色的,于是他们逃避着,不曾见得人生的真面目;其实,苦难是金色的,它是炼金的烈火,是淘沙的巨浪,是结成珍珠必备的一粒沙砾。平原不出骏马,陡崖间方见骐骥,小林中多见寒鸦,山顶端可寻鸾凤。

苦难,是过去的历史。勇气与它干杯,就有勇气把它灌醉,醉了明天,快乐无限„„

学习小组评语:

本文语句优美,立意深刻,在字里行间透漏出作者深刻的文化底蕴,以张海迪等人为例充分说明了伟大的人是苦难的终结者。

指导教师评语:

伟大的人也许还不是苦难的终结者,但他一定是能承受苦难的坚强者。人类的生存靠的是坚强,我们的尊严靠的是坚强。苦难是不可避免的,但坚强地面对却正是平凡的弱者的选择,他们是伟大的。

指导教师 史虎旺

四海之内皆兄弟

259班 张杰

“我厌恶那种号称铁石心肠的强者,蔑视他们一路旗开得胜的骄横。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我的兄弟姐妹来自五湖四海,我的兄弟姐妹存在于将来过去,我的兄弟姐妹不分高低贵贱,我的兄弟姐妹不分老幼男女,无论他们与我相距多远,我们都永远在一起。

我的兄弟叫鲁迅。作为文学史上的丰碑,风雨如晦的岁月,他的身边是狰狞的魑魅魍魉,他的眼前是血腥的剑影刀光,他的身后是如磐的黑暗力量。面对苦难的无底之渊,他的生命也脆弱,他的臂膀也单薄,但是他在无边的黑暗中燃起了一片灯火,用如椽的巨笔唤醒了困顿的人们。

我的兄弟有“许三多”,在无数的暴风雨的夜晚,在不尽的训练的营房,面对着身边亲密战友的一个个离去,他的心磨励了,他的毅志坚强了,他深深悟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他坚持着,努力着,成功了!在无数次的被人嘲笑后,在无数次失败之后,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军人。他没有一路旗开得胜,但他却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成功的杠铃,撑起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我的姐妹是海伦。上帝对她是不公平的。当她刚刚从时空隧道中轮回出来,上帝就“赐予”了她黑暗的世界。她的眼前是一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勇敢,美文

下一篇: 期待,美文

最新成考报名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三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五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