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29    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一)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论文: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论文: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

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

助。”这里所提出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

新的教学思想。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

取知识的机会。实践证明: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学生高层

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

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

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

展要求。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

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

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长

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

景下,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到我们的数学课堂,并进

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

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

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一般4至6人为一组。教

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

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

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确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

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

起探索性的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

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

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

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

1.明确学习任务。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明【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学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习的重要性,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

样完成学习任务。

2.合作探究。 确立学习任务之后,小组要通过研究学

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分

工合作,探索交流。在此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

3.交流学习。 小组成员通过探究,阐述各自观点,对

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再在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交流

成果。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

助解决。

4.反馈结果。 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

逐步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

予评价。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

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

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

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

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

行学习,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例如,在学习

“找规律”一课时,学生在小组找到规律时有的用表演,有

的唱歌,有的画画„„找到了许多教师都没想到的规律,使

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个学生都兴高采烈,洋

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

2.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能密切师生

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

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

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另外,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

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

流,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

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3.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感悟。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充

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

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和发展。例如:

在教比长短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操作交流自己比长短

的方法,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亲自参与比一比的过程,

说出了很多比长短的方法。数学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枯燥

无味的、毫无用处的,而是充满创造的具有生动情感的一门

学科。

4.形成正确的评价,培养良好品质。小组合作学习,使

每一个参与者不仅充分表现自我,而且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

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接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受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良好的心理

品质。

五、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学习非常

重要,但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在合作学

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

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就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

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

的现象。合作学习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思考、进步的

机会。

2.讨论的内容要有价值,避免走过场。在教学过程中,

合理安排学生讨论、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但也不能因此而

滥用合作。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

讨论的价值。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小组合作,学

生毫无兴趣,甚至有时会趁机聊天,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

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

3.要力戒合作学习的“假”与“浮”。我们在听课时

不难看到,有些课堂也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而且看似很热

闹,可是学生讨论才几十秒,有的学生刚投入,有的学生还

没来得及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就拍手叫停,这种假讨论的

现象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让

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下去,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种“浮

躁”的讨论也不可取。教师要始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

者和引导者,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的质

量。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二)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章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被广大教师乐于采用的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城区学校班额大,生源参差不齐,再加上小组学习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自由性。教师稍调控不当,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合

1、 我们班共有36名同学,我将其划分为四个大组,每个大组选择思想品质好、学习成绩拨尖、具有专长、反思灵敏、口齿清楚、说话流利,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做为固定的组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平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就由组长全面负责。

2、 人员搭配

根据班级学生特点:中等生偏多的情况,我们班的小组为九人一小组,优中差的比例为2:5:2。在小组中尽量使成员在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保合理和差异。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不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小组中实行小组长轮流制。

一、 小组合作学习的分工

要想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实处,必须合理分工,责任到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进行合理分工。例如:口齿伶俐的可作为本组的汇报者,朗读好的学生可作为本小组的领读者,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赖,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安排直接影响到小组学习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必要性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学习的目的

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性、自由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2、 控制时间

在每次学习前,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分配恰当的学习时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防止学生为一个问题无限制的争论。

3、 把握学习时机

往往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后,有了疑问才会产生互相交流、质疑、解惑的欲望。因此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否则就会时时合作、时时探究,就人使产生厌倦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愿望便会大大削减,达到适得基反的效果。

三、 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说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想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认真读书、认真倾听、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等等,形成了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为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往往对新奇、新鲜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在选择合作学习时,不能多而滥。在教学中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将极大激发师生全体性的发展。

㈡、选择和组织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思维加工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敢于创新的个性倾向的意志品质。

五、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发扬民主,引起竞争是鼓励合作学习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在班中,我试行了“我来评一评”活动。具体做法是:对每个小组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朗读水平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在评价中不断提高。最佳组员,最佳合作奖,最佳新奖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竞赛意识,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我相信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长期的展示和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三)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已修改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谈小组合作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尹集联校 杨晓芳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较多的老师会选择这种教学形式,于是我也立足新课程改革,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结果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果的,它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外,还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效率 提高

近几年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逐渐被我们小学教师所接受,并开始在教学中运用。正如爱尔兰作家肖伯纳有这么一段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大家交换的就是这样一个集众人智慧、人人可得的大成果。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实验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也是难免的,我们只要不断实验,不断总结,不断研究探索,一定能取得实效,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已得到众多老师的认可。合作学习的确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 如何组织学生展开有效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以下五点:

一、明确责任,各负其职

首先要组织合作小组。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检查员检查合作小组各成员在活动中是否能够各尽其责。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教师应采取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形成不同组合的小组,按学习差异搭配,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配

到一组,可形成帮带机制,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按性别差异搭配,性别的差异必然会带来知识组成的差异、认知方式和认知风格的差异,合作小组中既有女生又有男生,必然在交流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异性效应;按个性差异搭配,不同个性的成员可使合作交流不至于过于热烈或过于沉闷,通过合作交流,认识不同成员个性中的优点,帮助成员纠正自己个性中不利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分组,可因时、因地、因人和主题而采取一种或多种形式。

二、创造机会,巧妙设计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出发,紧扣课程标准,目的明确,选好讨论题目。问题设计内容要科学,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太容易,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问题设计苍白、难度很低或难度过高都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讨论学习,因此要精选问题,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此,我在讲授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时,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通过了解人类运用仿生学进行创造的实例——流线体、薄壳结构,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学生创造发明提供有益的启示,并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学习这篇课文的三、四、五自然段时,因为这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因此,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给学生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重点学习自已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筛选有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我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最后落脚在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上,并让学生互相评议,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我先说“同学们,第三自然段这三个例子写得很具体很有趣,下面请小组讨论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或者说最喜欢的一个认真读一读,注意要一边读一边想,争取把每句话读懂” ,然后按这种方法学习四、五自然段,这样学生个个都成为了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生字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记忆字音、字形,并把自己富有创意的记法告诉给其他同学,这样

,他们学得轻松、快乐,记得也会更深刻。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能引起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境,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讨论的热情,使每个学生的高级思维得到发展。

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行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

(二)、智慧碰撞:交流地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种独具特色地解法,也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地想法。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教师在巡视时把有特点的题目记住,并在全班交流时进行展示评议。这样几个学生的思维火花便燃点成熊熊的智慧之光。

(三)、障碍排除: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有学生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参与交流。这时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拨,才能使学生排除障碍。如在小组合作编两步应用题时,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因不懂此类应用题的结构时,及时给予点拨,使他们能顺利与其他同学交流,参与学习。

(四)、深入引导: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时,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往往容易出现交流与讨论浅层次、表面化。如教师要求学生对一个问题寻求多种解法,学生往往满足于解法地数量,而忽略了解法的类型和独特性。这是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注意的。同样在合作编题中,教师发现学生编题的数量较多,但基本上是从同一个角度去思考,于是便提醒学生能否换个角度思考。这样的深化引导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

四、以反馈、评价促成效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每位学生做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每位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团体,并且谈话内容应与讨论问题有关,而不是与问题相违背的内容,这样不但有利于目标的获得,而且能保证团体的凝聚力。另外,积极倾听,适时反馈。合作学习是一个互动沟通的过程,因此积极地参与合作讨论不仅表现为积极发言还要注意其他团体成员的发言,适时作出合理的反馈是很重要的。

为保证小组讨论学习取得理想效果,关键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不仅个

人努力上进,而且乐于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一)、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比关注结果更能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注重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尽可能多地去发现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讨论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交流的能力,尽力去捕捉每个成员的潜在优势,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在评价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寻找更高的发展目标。

(三)、注重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又要重视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做到个体与集体的有机统一。

五、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关注。一是让学生关注别人的发言,学会倾听。组内每一个同学的发言,都有其自己的见解,意见和观点。因此,要让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同时也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共鸣,促进小组合作交流,从中受益。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让学生关注别人的成果,学会共享,学会创新。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人人发言,畅所欲言,很多同学发表的个人见解,提出的不同问题,包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等都是创新的成果。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问题中的中心点,给予学生极大的热情和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大胆创新,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促进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效益。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生机。有价值的合作学习,课堂上反映出的是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开放的、张扬的教学氛围。如果合作学习的引入适时、适当、科学有效,课堂教学就能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就从实质意义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合理分工,科学指导,并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把握住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王国章、吴永玲:《合作学习及其尝试》《教育改革》1995年第1期。

[2] 《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 陈燕 杭州大学教育系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四)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衡山县星源实验小学 廖欢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己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而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 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

一、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我们班有51个人,分成了七个小组。老师选了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探索

性的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任——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

1、明确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

2、合作探究。确立学习任务之后,小组要通过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分工工作,探索交流。在此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

3、交流学习。小组成员通过探究,阐述各自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再在全班汇报自己的小组的交流成果。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4、反馈结果。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例如,在学习“找规律”一课时,学生在小组找到规律时有的用表演,有的唱歌,有的画画„„找到了许多教师都没想到的规律,使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每个学生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

2、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能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另外,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不好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3、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感悟。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和发展。例如:在认识角时,我就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进行折角,讨论画角的方法,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亲自参与了认识角的过程,数学对于他们而言,不再是那么鼓噪无味,而是充满创造性的具有生动

情感的一门学科。

4、形成正确的评价,培养良好品质。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仅充分表现自我,而且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独立学习和和合作学习的关系。合作学习非常重要,但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就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口中得知信息的现象。合作学习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思考、进步的机会。

2、讨论的内容要有价值,避免走过场。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学生讨论、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但也不能因此而滥用合作。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的价值。因为是二年级的学生,所以每次讨论的时候,就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认真讨论,而是借机讲话,因此,老师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

3、我们在听课时不难看到,有些课堂虽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而且看似很热闹,可是学生讨论才几十秒,有的学生刚投入,有的学生还没来得及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就拍手叫停,这种假讨论的现象不可取。对我来说,我有时候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让学生漫无边际的说下去,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这种浮躁的讨论也不可取。

参考文献:

1、《合作教学操作全手册》李春华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6

2、《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蔡祖泉著。

3、《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研究的结题报告》张标著。

4、《美国合作学习的理念与模式》张岚著。

5、《论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王坦著。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五)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教学论文

随着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在悄然发生变化。为了避免课堂教学中 “注重形式,缺乏实效”的现象,现根据自己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对本学期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 1、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有充分的理由。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有些课堂尽管采用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但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

有的所提的问题虽有思考性,但学生刚刚转过身,还未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

有的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一开始讨论,学生就显得手忙脚乱,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惟命是从;要么一哄而起,使得小组讨论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把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和庸俗化。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采用小组学习策略准备不足,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等的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把问题情景、自主学习、协作环境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只有这样小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应让更多的人表现自我、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关注学习有困难、默默不语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与同伴的帮助鼓励下,积极地在合作学习中表现自我,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3、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仅仅只是座位方式的变革。

不少教师只要一提到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想到的就是座位方式的改变。如果问及为什么要改变座位方式,却说不出很充分的理由。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光有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几个人一组围座一起,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既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也未曾注意让小组学习中

每个成员机会均等的参与。为了避免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学习状况,我们就应该恰当的采用小组合作。

4、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要认真的做准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

(1)为什么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

(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

(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

(4)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如果这样做课前准备,小组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5、合作的方式和习惯需要长期培养。

(1)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

( 2 )让学生学会思考,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 3 )要让所有的人积极参与,特别关注小组学习中保持沉默的学生。

6、融入竞争机制,优化合作学习。

有竞争才有提高,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能起到纠正、提高、深化的作用,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

扎赉特旗职业高中

刘达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六)
小组合作学习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的培养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的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审美能力。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活动、探索中获得知识远比手把手教会他们“是什么”要重要。通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发现学生普遍觉得小组学习更有动力,更加愉快。

但同时也注意到小组学习期间,有些学生从学习小组中游离出来,或不参加小组的讨论,成为旁观者,或离开本小组去参加其他小组的讨论,甚至有几个人都从各自的小组中游离出来另行组织活动;还有些小组的活动偏离了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谈论其他问题,成为“消极的学习者”。学生的主动学习减少了,更有甚者,当小组学习任务设计的糟糕时,学生通常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履行表面的程序上,而不是思考任务的意义。

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汇报,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这些开展合作学习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堂问题的出现有学生的因素,也有教师的因素,教师的教学设计、激励评价方法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直接关系。

一、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的产生新的想法。但是,这一切成立的基础就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大家一块儿解决问题,学生应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学生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耐心扶助,注意解题思路、思考方法的指导,与学生一起分析思考的方向,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其次,要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习惯,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曾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因此,合作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第三,要培养学生正确交流的习惯,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的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来、我来。有的学生干脆一幅“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模样”。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培养学生的交流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探索真理。交流的过程亦即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带来视界的敞亮。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

二,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设计的学生合作学习活动要有较强的依存性。

我们应当认识到合作学习并非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代替,也并非所有的学习任务都适合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同时频繁的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会使学生厌倦,而使学习的效果不佳。合作活动的设计要使小组成员有较强的依存性,可以通过在任务的设计中给学生以明确的分工来实现,小组的分工可以有两种形式,即可以是共同工作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也可以是承担一个总任务下不同的子任务。让不同的学生获得其他学生不具有的材料,只有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全部材料,这就是一种较好的分工方式。增强依存性还可以通过改革评价方式来实现。当我们要以小组内任意一位学生的认识来评价整个小组的认识时,小组成员就必然会很好的进行相互帮助,而不会有学生被其他成员所忽视。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只有个别学生积极学习,而其他学生坐享其成的现象,对学生的评价除小组的整体评价外,还要把成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贡献,以及最后个人的掌握情况相结合。增强依存性还要求教师的主要工作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要密切注意各个小组的活动,一旦发现合作终止或出现争端时要及时的介入(争论是必要的,它是合作学习产生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争论只能针对问题与观点,而不能针对人),传授合作的方法,并使其回到积极合作的学习状态中来。

  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掌握它们。”形式多样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的心智得到了启迪,因此,不失为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办法。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三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五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