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描写故乡的美文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8-09    阅读:

一篇关于故乡的美文
描写故乡的美文 第一篇

一篇关于故乡的美文【描写故乡的美文】

松花江畔的寒夜里,雪落无声。一个正为回到故乡做些例行准备的游子,却偶然读到一篇关于故乡的美文,就怎么也放不下了——【描写故乡的美文】

……这是一个流动的时代,流动的人才有资格拥有故乡。我们打包故土,远走他乡。但我们依然拥有儿时的记忆,拥有努力的方向,也更拥有未来的安逸,因此更加拥有故乡。是的,流动的人的故乡,就在心底最深处,就是一个心安理得、静夜独处时的去处。这样的故乡,我们用每一次的流血、流汗、流泪来浇灌,来呵护,因此时刻新鲜,念兹在兹。 这是一个流动的时代,让我们用流动为自己举杯。在流动着,被流动着,实在是因为我们不甘现状,因为我们向往美好。因此,如果说在春节之前义无反顾地踏上回家之旅,其实就是一次候鸟的迁徙,一次对于身份认同的追逐,一次对于传统文化的回溯;那么,那些在春节依然难以返家的人们,但愿他们能在自己的梦想与向往中,拥有一种全新的身份认同。 这是一个流动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游子,有的是因为远离故土,有的则是因为故土难离,但不约而同地,我们都在流动,或神游八极,或远走天涯。时代的发展,我们早已远离了农耕社会的图腾,有了市场经济社会崭新的理念。从这个意义上,我们都是传统的游子,但我们都选择了朝向新时代精神的回归。因为这种选择,所以流动;因为这种流动,所以心安。而心安处,即为故乡。(杨耕身《心安之处即为故乡》)

这是一篇既凝重又灵动的青春美文,充溢着对天下游子最深切的人文关怀,荡漾着为改变命运而远走天涯者的豪迈激情,也从全新的视角透析了对故乡对时代的深切体悟,老死田园者恐怕永远也难以理解和体味这种情愫。读后,首先想起两句话,一句是外国人——德国弗莱堡大学海德格尔教授的,“人类,要有诗意地栖息”;一句是中国人——作家柯灵的名言,“离故乡越远,心理的距离反而越近”。其实,每个人都有三个故乡。一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也叫故土吧,难离的故土;一是历史的或祖辈的故乡,谁知道在哪一朝哪一代,我们的某个先人一不小心也做过一回游子呢?一是每个人心底的故乡,最牵念抑或最心向往之的地方。

如此说来,流浪是一种诗意地栖息,栖息也是一种世俗的流浪。于是,人类幸运地进入了这个流动的时代!因为流动,所以看到了更多的风景;因为流动,也才有了无数美丽的乡愁。所以,我们一次次的迁徙,一次次的寻根,才使流动的人,更能品咂故乡的况味。 血液在流动,人类生生不息,生命在流动,社会发展不止。流动,使我们远离了农耕社会的图腾,去不断寻觅“梦中的橄榄树”,因此,我们更加心安——而“心安处,即为故乡。” 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于水木年华《在他乡》那忧伤而激荡的旋律里,我把这篇关于故乡的美文,赠给那些也如我一样远离故乡的朋友,和这个好不容易允许我们远离故乡的时代!

一片视角独特的写故乡的文章
描写故乡的美文 第二篇

【描写故乡的美文】

数典忘祖,是故乡给的出路 2015-04-21 18:44:35李漪然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故乡的风,故乡的云,故乡的空气,故乡的山川沟壑,故乡的狂风暴雨,故乡的雨过天晴,还有那口挥不去的乡音,抹不去的胃口,都是我们一生的底子,因为,我们就是那里的人,我们有那里的根。 我的根在山西。

说起山西,黄土高原西风漫卷,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气候干燥,农作物单一,饮食多喜面食,调料以醋为主,好酒当数汾酒杏花村,煤炭资源丰富,土豪辈出,蓝天罕见,遥想明清,晋商驰名,后衰落,旅游资源多以人文景观为主,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一个个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这就是我脑海里最简略的山西,我爱吃面爱吃醋爱喝汾酒,但我不爱呆在山西。

我出生在山西北部出了雁门关的一个小县城,那里“十山九无头,沧河向北流”,一个又一个的大土坡,灰荡荡的,我们是山里的孩子,什么都没见过,闭塞但不安分,我总想着看碧海蓝天,总想着流光繁华。

后来,伴着高考这艘航船,我努力搏击,终是到了大城市,来了青岛,一个我年少时浮光掠影里的城市,有海,有浪,有贝壳,有可以光着脚丫释放不安分的沙,也有火树银花,川流不息,有可以淹没在人群里的繁华。 来了一个大城市,就慢慢会走过很多的大城市。

我不会忘记,在青岛第一次看见大海近乎发狂的自己,那海浪声声就像幸福的闪电,我迫不及待的告诉给我家乡的人。

我不会忘记,在济南第一次看见大明湖无边无际的荷花,我傻眼了,我竟然亲眼看见世界上真有这样的花,那么多,那么真。因为以前见得最多也就是池子里的人工栽种的稀疏的没长开的睡莲。当然了,后来去了“百湖之城”的武汉,荷花多的更是渐欲迷人眼。

我不会忘记,第一次伫立在上海外滩流连于老上海十里洋场的激动,那是一种开阔的欣喜,那是我们从小在电视里看的城市,国际化大都市,那时候三大神器还未完全成型,但东方明珠就在眼前,夜上海的年代剧就在我脑海里印证,那么真实。

我不会忘记,第一次游览杭州西湖的迫不及待,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景点林立,光这诗意的名字还有灵美的典故已足够沉醉。 我不会忘记,第一次看见苏州的欣喜,满眼的黛瓦白墙,水巷小桥,观瞻贝聿铭的苏博,围观知名的大裤衩“东方之门”,游览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拙政园,吴王阖闾墓的剑池虎丘,别有洞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天黑前赶到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可惜已关门不再纳客,只剩下渔歌唱晚。

我不会忘记,第一次看见天安门的错愕,第一次在故宫带着满脑子的甄嬛传穿过一个又一个的宫廷大门......

我不会忘记,第一次在南京、宁波、武汉、深圳、广州、珠海、佛山的光景,每一个地方我都值得纪念,因为那是我儿时在故乡许下的心愿。 我不会忘记,第一次来到香港亲身还原那种心理上的距离,这万恶的资本主义才是心里憧憬的繁华,我们吃着各种“XX记”的鱼蛋,鹅饭,云吞面,还有麦兜惦记的粗面,我们喝着手工调制的用空心铁杯盛放的原味咖啡,

绝对胜过星巴克,我们日夜奔走各种shopping,领会购物天堂的实至名归,我们在海洋公园刺激酸爽,在太平山昂坪享受自然,我们伫立维港夜景,我们穿过星光大道,我们吹着风漫步在长长的广东道上,看着道路上写着“望左望右”的字样新奇不已,听着港腔报那些文艺影视化的地铁站名,坐着夜晚12点还有的港铁回到酒店,狭小的房间瘦小的床铺都挡不住窗外港岛美丽的夜景,香港的夜那么长,那么繁华。

这些年,离开故乡越来越远,我不再好奇大城市,但我喜欢大城市的生活,繁华冷漠快节奏高成本,但总有那么多可以的选择,关乎着儿时的愿望。但我会想家,因为如今家乡建设得已然亭亭,而爸妈也垂垂老矣。 故乡,就像血缘之亲,割不断。

外面的世界,就像爱情,戒不掉。

就是这样。

  • ·怀念故乡有美文(2016-07-27)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妈妈,散文

    下一篇: 最新青春散文集

    最新成考报名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三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五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