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追求,散文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8-29    阅读:

篇一:追求,散文
散文诗的美学追求

散文诗的美学追求

·耿林莽

摘 要:散文诗之美,在于她提纯于高度的凝聚而精炼别致;在于她的小感触和大视野的千丝万缕联系;在于她以美的思想,统驭全局的灵魂;在于她既能以轻捷灵活、又能以简洁多变创造诗意的结构之美;在于她以语言的立体、朴素和明亮,创造非凡的意境。等等这些具有着相当美学动势的特征体现,都是散文诗所具备的生命品格,从而让散文诗作家们在创作中有着与其它文学体裁相同而又不同的美学追求。

关键词:散文诗;精炼;小感触和大视野;思想;结构与语言

散文诗是美的文学精品,然而,却不能说,美是她的特点,因为美乃是一切雅文学的共同追求。因而,便派生出这样一个要求,可否进一步来探索:散文诗的美,美在何处?这其中,有些是与其他文学品种,尤其是与自由诗共同的,也有些,是她自身所特有的,创造性的“特色”。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想就个人的阅读心得和写作体会,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供研究参考。

一 关于精炼

什么是精?精就是浓缩,提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之成为美的结晶体。物质世界中的糖精、味精、香精,无不由高度提炼而得。凡精华所在,必是强力的,高档次的。就美而言,就美文而言,就散文诗而言,她应该成为如唐诗宋词那样的美文学的高端,达到美的极致。舍此而外,别无他途。

“诗只说最主要的东西”,不可贪多求全。以小见大,以一当十,“一滴水中见大海,一粒沙中看世界”,是散文诗在选材、构思、结构和处理题材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保证其精炼性的关键一环。正是在这一点上,决定了她本质上是归属于诗,而区别于散文的。诗是浓缩的,虚拟的;散文是展开的,写实的。对于散文诗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如实地、客观地反映现实,而在于抒情地、主观地、心灵化地折射现实。譬如写黄山,如限于如实描绘风光,难免于千人一面,唯有投入自身独特的感受,才能写出“我心中”的“这一个”来。当然,散文诗也有叙事,有细节以至情节,但多是抒情地表达,即经我创造后的诗化产物,这便形成了她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的表现特色了。

二 小感触和大视野

散文诗的篇幅以短小为主,鸿篇巨制,只占很小比例。在其发展过程中,便引起了一种错觉或误解,认为她只能写花花草草、身边琐事,一点“小感触”,这种认识,至今犹有影响。据说是来自鲁迅的一段话。他在《自选集自序》中谈到《野草》的创作情况时,说到“小感触”:“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而在《野草》英译本的序中,又说:“大抵仅仅是随时的小感想,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很含混了。”

什么是鲁迅所说的“小感触”呢?稍稍联系一下他《野草》中散文诗的创作情况,便可迎刃而解了。

“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这样的战士》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至于《淡淡的血痕》,则是在北京发生了军

阀段祺瑞屠杀爱国人民的惨案后所作。”由此看来,这些“小感触”无不联系着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或者乃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实一点也不小。

至于《过客》,是以戏剧形式写出的散文诗,更渗透了他生命意识中无比辉煌的力量,有着崇高悲剧美的苍凉和悲壮。无论前面是野地、荒坟,是黄昏、黑夜,“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吧。”他“即刻昂起了头,奋然向西走去。”这里,鲁迅为我们树立的一个战士和诗人的形象。荆有麟介绍,鲁迅曾向人提及,《过客》是他“在脑筋中酝酿了接近十年”才写出的,这就更非“小感触”,而是“大思考”了。即使小感触,受启发于一时的见闻,也必与作家的人格高度和关注社会人生的“大视野”、“大情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水管里淌出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人格决定着作品的高度,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小感触”联系着社会,与人生的“大背景”,来自于作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作家的胸怀决定了他的视野,作家的思考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大情怀、大视野以及创作中艺术操作的完美结合,才能够产生出优秀散文诗来。

弄清了鲁迅所说的“小感触”的真正含义,不仅有助于澄清误解,也可以使我们加深对散文诗“体积小容量大”这一精炼性特色的理解。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取决篇幅的长短,而取决于内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水平。散文诗中出现了优秀的长篇巨制,是令人高兴的成果,但长篇必须有充实的内容和浩瀚的诗情为基础,无条件时,不宜盲目追大求全。大而无当的沙上之塔,是很容易倒塌的,绝大多数的散文诗,还将以小中见大的短章为主,这也符合广大读者的欣赏要求。

三 美在思想【追求,散文】

小感触也好,大视野大情怀也好,都离不开诗人的思想。说到这里,便想起“美在思想”这个命题,好像是诗人西川提过的。在研究散文诗美在何处这个问题的时候,这句话的提示作用,是颇为重要的。

对于散文诗作家来说,在生活中敏于发现,勤于思考的能力,也许比写作时的表现才能,尤为难得,也尤为重要。优秀的散文诗作家,必是一个敏于发现美和勤于思考问题的人。不少散文诗作品流于平庸,或常雷同类似,缺少创意,多半由于思想的贫弱和美的发现力之缺失。在构思过程中,面对原始素材与纷繁思绪,如何将其梳理、凝聚,以至创造性地组合结构,也少不了思想的凝聚力。以意为帅,才能掌控全局,使作品既凝练又舒展,既单纯又丰满。人们谈到散文诗的思想时,也有误解。特别是流行过一种“哲理性散文诗”的影响,仿佛只有将思想直接说出的散文诗,才算有“思想性”。仿佛思想性是可以外加于散文诗的一件外衣,其实不然。只有将思想置于美的内在构成中,视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成份,才能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就一章散文诗而言,选这样的题材或那样的题材,这样写或那样写,对所写的人和事,包括观察到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投入的感情色彩,更不必说对社会现实中的是非,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邪恶势力的憎恶,哪一点都与作家的思想感情密切相关。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理性化的直白语言表达,而是隐含于字里行间,通过意象,通过暗示,以夸张、变形、反讽等诸多技巧,艺术地、诗意地传达出来。所以说,思想是统驭全局的灵魂,也是流贯全身的血液,渗透在诗性语言的字里行间。

从欣赏的角度看,美在思想也是一个重要启示。有人认为散文诗的美在于某句诗语言的华丽,其实故弄玄虚的语言堆砌或炫耀,并不可取。美是真善美的统一。正义感、同情心,人文主义普世价值的深入人心,已成为现代人审美观念中经常关注的内容。在现代审美观念中,对于一章散文诗,早已不满足于一字一句的啧啧称道,而在意于一章散文诗整体上留下的思想感悟,情绪震荡和美感交流。优秀的散文诗带给人的,往往不仅是美的形象,真挚的情感,且有智性光辉的照耀。彭燕郊先生在他接受《诗刊》访谈时说过一段话,有助于我们对这一

问题的认识。他说:“诗当然不能不抒情,但现代人的抒情生活在需要思考命运的年代里的人们的抒情,应该是一种思考的抒情。诗当然应该美,以美去感染人,思想在美里,思考在诗里。思考要达到的是对世界的诗意的理解。”“思想在美里”和“美在思想”的提法不谋而合。让我们记住散文诗这一重要的美学追求目标吧。【追求,散文】

四 自由灵活的结构美

散文诗的文体命名有含混之处,使人误认为她是散文与诗的杂交或混合,其实不然。她是诗的发展和延伸,摆脱了现代格律诗韵脚与整齐句式等束缚,而取得了表现更为丰富复杂的诗性内容的自由。她向散文吸取的最主要的东西,乃是自由度的扩展和灵活舒展的散文精神,而不是那种平铺直叙,面面俱到的表达方式和由此而形成的大面积连接的块状结构,等等。因而最足以显示散文诗文体特征,人们触目可见的最鲜明的形态,便是她那灵活自由,跳跃流动,多节段、快节奏,蒙太奇式组合,留有广泛想象空间的结构美。有人称之为空白美,有人称之为建筑美,如今已为绝大多数散文诗作家所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已成为这一文本独特的美学形态。当然不是唯一,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这种结构形式,是适应其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效应”,精炼地表达丰富内容的要求而产生的。不是一五一十地叙述交代,而是以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细节或意象,画龙点睛地“点击”,以一当十地完成“任务”。从一个画面到另一个画面,一种场景到另一种场景,迅速地跳跃转换。其中有许多“留白”,跨过去,留给读者的想象去补充和连接。这是吸取了影视屏幕的蒙太奇技巧,是很现代的。读中国古典小说的人习惯了那种章回体长篇评书式的一字不漏的繁琐叙述,现代人则可以从几个镜头的快速流转里猎得许多“幕后”的新闻,“内在”的信念。散文诗这种轻捷灵活,简洁多变的结构技巧,是非常聪明的创造。自由,灵动,快捷,舒展,跳跃,流动,节制,洗练,以少胜多,用短小篇幅,纳丰富内容,足以和那些洋洋洒洒的宏大叙事相媲美。

五 语言:朴素而美

无论是精炼,或是思想性,散文诗的诸多美学特征,都需由语言来体现,语言是她的唯一载体。那么,从中国当代散文诗的语言形态来考察,便可以找到其基本面目和达到的高度了。 谢冕先生在纪念艾青诞生百年时写的文章中说:“艾青的诗歌语言单纯、透明而流动……艾青创造了中国诗歌的散文美。”正是艾青所倡导的诗语言的“散文美”,为散文诗的语言走向,提供了启发。而“单纯、透明、流动”的朴素美和明亮的色彩,平易近人的亲切感,也是当代散文诗语言的基本性格和主流姿态。

散文诗语言的自由舒展,质朴亲切,是由于选择了以现代口语为主要资源,而又适当吸引了古汉语中至今犹有活力的成份,构成了一种既有汉语的民族特色,又有浓郁现代气息的诗美质地。口语进入诗,是经严格挑选,净化、洗炼加工过的,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朴素的诗味。

散文诗语言的另一特色,是其内在的音乐性。这种内在音乐性,既不同于古典诗和现代格律诗的严格韵律规格,又不同于一般散文语言的芜杂和散漫,而是“韵在骨子里”,看不见,摸不着,都在字里行间,流贯着一种随诗性起伏而跌宕而活跃着的节奏感与音乐素质。不整齐的,错综参差,比单调刻板的整齐更美:由内在节奏形成的音乐感,比生硬拼凑的外在韵律更具有自然亲切灵活多姿的生命力。

语言问题是一个最难言说清的问题,我想还是从当代散文诗的优秀作品中,寻几段“样品”来看看吧。

篝火,把自己所有的有光有热有感情的故事

在一个冬天里讲完了。

留下!

灰烬。

留下灰烬,让人们去评说它燃烧的一生。

这是李耕的《篝火已燃完》。长句与短句的交错,节奏上的骤变,增强了表达感情的力度,既简练又急迫。李耕的散文诗常将理性与情感浓缩在一起铸成警句,一如压在子弹中的“弹药”,一旦“爆炸”,震撼力更大。

一定是一壶绿茶。

【追求,散文】

在清晨,在一夜浑沌的呼吸之后。

我想告诉你,我在我心爱的墨绿色紫砂壶里,放了一撮上好的云雾,沸水的激动后,我闻着那香。

就在这简单的清晨里,我独坐;太阳肯定正在升起,升起的还有园中几株新竹,它们有过黑暗里的奋斗。

我开始喝我心爱的绿茶了。

我一定不再守候那些个苦夜,晨茶是这样美好。我不会再在夜深的时候无眠,只为了一场青春的往事。

清晨,一壶绿茶。如果我想念谁,就从这壶晨茶开始。

这是周庆荣的《晨茶》,便是另一种放松的语境了。似乎散文化了些,其实这章散文诗的整体语境完全是诗性的。我所以选出,是因为这种温暖的,放松的,更多散文气息的散文诗并不多见,完全不同于那些毫无诗意美,甚至比一般散文都不如的散文化散文诗。仔细品味庆荣的“绿茶”,当会有所领悟。

有椅子的地方,人们总会想坐坐,一片银杏叶子也想坐坐,

一片树杈间的月光也想飘下来坐坐。

这是张稼文的《在翠湖公园》,纯然口语化,异常朴素亲切,由于敏锐的诗感觉与想象力,便使之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秋天薄成了一页白纸,

花朵、蝉鸣都已被拿走,

河流消瘦下来,直到瘦成白纸上的一道折痕,

一只鸟正从这个秋天逃离,它的速度快过了一枚黄叶坠地的速度,

雪白的纸上,一丝秋意渐渐浓重。

这是陈劲松的《纸上的秋天》,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充满诗的想象,并使其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从这里看出,当代散文诗的语言走向,已经完全摒弃了语词雕琢和刻意装饰的老路,将“功夫”放在深厚内在诗意的追求上了。

至于散文诗语言的内在音乐性,我们还是来读读郭风名篇《叶笛》中的片断吧。

像民歌那么朴素

像抒情诗那样单纯,

比酒还强烈。

完全无韵,且不整齐,恰恰在这种语言节奏的变化中,产生了起伏跌宕的音乐美。

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

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

有太阳的光明。

一种复沓的旋律,都是由多音节的长句逐渐递减为单纯的短句,这种搭配便形成了多变的美感。散文诗语言的这种既有诗的散文美,又富于音乐感的美学优势,是很值得珍视的。

2011年1月30日

篇二:追求,散文
经典散文集锦

经典散文集锦:读者杂志卷首语大荟萃[一]

1. 还生命以过程

余秋雨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住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摘自春风文艺出版社《文明的碎片》)

2. 有所敬畏

周国平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不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

相反,那种不知敬畏的人是从不在人格上反省自己的。如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放肆。只要不受惩罚,他敢于践踏任何美好的东西,包括爱情、友谊、荣誉,而且内心没有丝毫不安。这样的人尽管有再多的艳遇,也没有能力真正爱一回;结交再多的哥们,也体味不了友谊的纯正;获取再多的名声,也不知什么是光荣。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抛弃。(摘自《追求》)

3. 上帝只掌握一半

罗秋菊

自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刹那起,你就注定要回去。这中间的曲折磨难、顺畅欢乐便是你的命运。

命运总是与你一同存在,时时刻刻。不要敬畏它的神秘,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它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

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于它,任凭它的摆布。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觉,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

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就越庞大,你获得的就越丰硕。在你彻底绝望的时候,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你一生的努力就是: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 这就是命运的一生;这就是一生的命运。

4. 心灵的轻松

刘湛秋

生命是一个人自己的不可转让的专利。

【追求,散文】

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消费的过程。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我们无法买进,也无法售出;我们只有选择、利用。

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时间,就是最佳地运用时间。由于我这种意识的强烈萌生,我越来越吝啬地消费我自己。

我试图选择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提倡并创作轻诗歌。我所说的轻并非纯粹的游戏人生和享乐,而是追求心灵的轻松和自由,过自我宽松的日子。而这种感觉会导致行为的选择更富有人性和潇洒。一个人自己活得很累,会使你周围的人和社会

也感到很累。如果说,我能有益于他人和群体,就是因为我能释放出这种轻松的气息,使别人和我有缘相聚(无论多么短暂)都能感到快乐。【追求,散文】

只有轻松才能使人不虚此生,才能使整个世界变得和谐。以恶是治不了恶的。 对于我们这群黄土地的子孙来说,古老的文明、漫长的历史已使我们背负够重的了,复杂的现实和人际关系使我们体验够累的了。

我愿意以轻对重,以轻对累。对我自己,无论处于佳境还是不幸,我都能寻找到自我轻松,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对周围群体,当我出现在他们面前,能带给他们所需要的轻松,从而增添或缓解他们生活中的喜悦和痛楚。

当然,这也是我在非常窄小天地里的一个愿望,为社会、世俗所囿的我,深知——追求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时候和某些方面,也许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5.想念

徐智慧

常常会无端地想念一些人。

想起一些人时,总感觉自己的生命是切成一段段的,每一段都和一些人联在一起。没有这些人,生命似乎也就苍白贫乏,没有着落。但也不单是朋友,一些不是朋友而不得不与他们发生联系的人,甚至一些憎恨的人,也常常要想起他们,所以,生命便可以分解成这样:一些被你所爱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恨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无所谓爱或恨的人分去了。你的生命被这三种人分解去了。你在漫长的岁月里想念他们,因此你觉得自己的生命实在而丰足。

幽幽的想念不为人知,带着往昔的感情色彩,或爱或恨或浓或淡或长或短。当你想念着一个人时,便觉得在极深极深的心底,有一些莫名的颤动,若隐若现,欲升还沉,你想紧紧地抓住他们,但他们稍纵即逝。

当你想念滑过你生命的那些人时,所有的爱憎都蒙上一层淡淡的晕光。透过晕光,你再看他们,爱和憎都化做一种体验生命的深广的欣慰了。

6.无需太多

陈桂芳

那天偶过花店,他察觉到我对黄玫瑰的喜爱,第二天便送了一束给我。

可不知怎的,我老想着花店橱窗里的那一朵,总觉得这一束不如那一朵清丽可人。 有一天,我俏皮地问他:“你真的爱我吗?”其实,只要他讲一个“爱”字,我就满足了,可他不仅说“爱”,且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爱的理由,听着、听着,我心

不在焉了„„

无需要太多!人,有时真的并不是非要得到或听到许多的。一朵花,一片绿叶,一个会心的微笑,一缕柔情,一点真心,一句关切的问候,一声同情的惋惜,便可使我们如品香茗、似饮甘醇了。

只要在我心身透支时,有一双温暖的手向我伸出,我便能借助这一臂之力走出困境;只要在我苦恼时,有一位善解人意的朋友在我身边,我就能吐出所有心事求得心灵上的舒展;只要在我忧郁时,天边有一抹淡淡的斜阳,便能照亮我那双迷茫的眼睛。只要?

不必希求太多——向朋友、向爱情,尤其是向生活。是否记得?我们曾经多么专注地设计美妙的未来,我们是如何细致地描绘多彩的前途,然而,尽管我们是那样固执、那样虔诚、那样坚韧地等待,可生活却以我们全然没有料到的另一种面目呈现于面前。

【追求,散文】

无需痴想太多!只要我们每一刻都在认真地做人,认真地生活。

7.幸福的柴门

栖云

假如通往幸福的门是一扇金碧辉煌的大门,我们没有理由停下脚步;但假如通往幸福的门是一扇朴素的简陋的甚至是寒酸的柴门,该当如何?我们千里迢迢而来,带着对幸福的憧憬、热望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带着汗水、伤痕和一路的风尘,沧桑还没有洗却,眼泪还没有揩干,沾满泥泞的双足拾级而上,凝望着绝非梦想中的幸福的柴门,滚烫的心会陡然间冷却吗?失望会笼罩全身吗?

我决不会收回叩门的手。岁月更迭,悲欢交织,命运的跌打,令我早已深深懂得什么是生命中最最值得珍惜的宝贝。只要幸福住在里面,简陋的柴门又如何,朴素的茅屋又如何!幸福的笑容从没因身份的尊卑贵贱失去它明媚的光芒。我跨越山川大漠,摸爬滚打寻求的是幸福本身,而不是幸福座前的金樽、手中的宝杖。幸福比金子还珍贵,这是生活教会我的真理。

8.平静

[美]戴尔。卡耐基 ○效轩译

我相信,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在这里,外界的因素与此并无多大的关系。

大约300年前,当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就发现了这一真理:“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

以拿破仑和海伦?凯勒的生平为例,就可以证明弥尔顿的话是何等的正确:拿破仑拥有了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等等,然而他却对圣海琳娜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凯勒是个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可她却说:“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我活了50多岁,如果问我在生活中学到了什么的话,那么,我的回答就是:“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物可以给你带来平静。”

9.幸福三要素

余也鲁译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的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

有事做。

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无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诗句: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不要怜悯我,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做的时候,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工作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能爱人。

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焕发、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最完美的祷告,应该是:“主啊,求你帮助我有力量去帮助别人。”

10.生命与美丽

雪子

  • ·笑看人生(2015-08-07)
  • ·爬山与人生(2015-08-07)
  • ·人生选择为话题(2015-08-08)
  • ·美丽人生(2015-08-08)
  • ·略谈人生观(2015-08-10)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三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五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