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冰心儿童散文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01    阅读:

浅析冰心儿童散文中
冰心儿童散文 第一篇

浅析冰心儿童散文中“爱的哲学”

内容摘要 冰心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作品,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开拓性。她在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以及她对新文学的贡献和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非常突出的,而在冰心的作品里,成就最显著、影响最广泛的当属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散文。此文着重从创作题材、艺术特色、语言风格三个方面来浅析冰心儿童散文中“爱的哲学”。

关键词 冰心儿童散文 创作特色 爱的哲学

一、冰心儿童散文的创作特色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生于福州。童年在烟台度过,1913年全

家迁至北京。幼年的私塾启蒙学习,为她后来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的影响。冰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她自1919年开始文学创作,到1994年基本搁笔,度过看她漫长的创作生涯。特别是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冰心可以堪称为实际的开拓者,比如《寄小读者》就是中国散文园地的一朵奇葩。冰心用她丰富的知识、纯洁的感情、新颖的形式、清丽的语言为“五四”以来的小朋友们开了一扇启迪心灵的窗口。

冰心是“五四”以来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同时也是第一个有影响的儿童

文学家。她的个性和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散文创作上,特别是她为儿童写的那些散文格外显得绚丽多彩。探讨冰心儿童散文的创作特色,评价其中的得失,对繁荣我国现阶段的儿童文学创作,特别是促进儿童散文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冰心儿童散文前后期创作风格不同。冰心早期儿童散文以虔诚地讴歌母爱和童心为主要内容。这一特色与冰心超阶级的“爱的哲学”是分不开的。她幻想把“母爱”作为改造世界的原动力,用“爱”来感化世人。这是行不通的。如果把冰心这个时期“爱的哲学”进行简化说明,大体结构是:造物者上帝赐予每个人以母亲,又为人类创造了自然;母亲以爱联络了整个社会,自然以爱联络了整个宇宙;

1中人类是母亲的儿子,又是自然的儿子。这种境界最初在《往事·以诗代序》○

表现过,她说:“人世间只有互助与匡扶,深山里兔儿相伴着狮子,海底下长鲸回护着珊瑚。”这时期作品中表现出的改良色彩,对于那些感到人生虚无的资产阶级青年来说起到了暂时疗伤的作用。他们虽然站在统一的战线,但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能在黑暗的现实中受到心灵的创伤。但是冰心提倡母爱和童真的积极面更值得关注与学习,冰心的爱的歌唱,既传达出全人类普遍认同、凡人皆有的一种高洁情愫,也表现了生活在充满虚伪、奸诈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纯真、无私的感情的渴望。这种爱的启迪正是现代人性的初步觉醒,是典型的“五四”启蒙话语。从这个层面上看,这种“爱的哲学”是积极的。也正是从冰心开始,母爱才受到理直气壮的认可和普遍的文学关注。冰心是世界文学中把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作家之一。冰心以最炽热的语言讴歌母爱,把母爱宣扬为至诚至大、至高无上的伟大力量,把母爱宣扬为孕育着一切的“万有之源”。在她的笔下,母爱是博大、深厚、忘我的,母亲的爱又是具体可感的。当不安宁的心灵需要寻求安慰和归属的时候,母亲就成为最安全的避风港湾。特别是在国外几年写的《寄小读者》集中,她用细腻温柔的笔调把这种赤字之情写得深情动人。

2中,她这样写到,“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如在《往事(一)之七》○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风雨中,红莲旁边一个大荷叶慢慢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为它承受了全部的风雨。这种联想,对崇高母爱由衷地赞叹,是多么值得尊重。

冰心还把对母亲的挚爱与对祖国的情怀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她散文中的思想情绪和爱国情愫赋予了它们更积极、更丰富的内涵。冰心总用一种亲切柔和的口气,娓娓道来,详略有致,充满了恳切的情意。这种“爱的哲学”充满了温柔的色彩。对童真的歌颂,是冰心宣扬的母爱向另一方向的自然延伸。冰心把童真看得格外珍贵。她认为“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她把儿童看做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朋友,以童真之美善反衬社会之丑恶和堕落:“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她把儿童作为纯真的象

3里,冰心借小朋友杰的话,把海想象成一位海神:“海征。在《往事·十四》○

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里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在海波之上„„”这种充满童心的想象显得奇特美丽!如此感染力正是冰心与儿童读者间的桥梁,是开启儿童思想和心灵世界的钥匙。她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寓教与情趣中,以情感人。她不以空泛的说教,生硬的训诫来教育儿童,而是侧重于爱的启迪、爱的熏陶,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培养他们成为心灵健康的现代文明人,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这种爱的启迪化作作者的真性情,化作作者的悄悄话传递给小朋友。她将自己的整个内心世界袒露在儿童面前,让自己的心灵与读者的心灵相撞,不时爆出感情的火花。这种现代民主思想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观念是水火不容的。这方面的“爱的哲学”是积极的、值得倡导的。后来,冰心有机会较广泛地接触国内外的现实生活,她的儿童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有了很大扩展,作品中有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构成了富于时代气息的广阔背景。比如在《二寄小读者》中,展现了一幅幅国际间人民友好往来的动人画面和绚丽多姿的异国风情,她描绘出了意大利西海岸绮丽的风光,英国格拉斯哥城的苏格兰民歌晚会的情景,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的盛大;也向读者诉说了意大利农民和工人的苦难生活,美国、非洲黑人的不幸命运和他们的斗争。冰心基本放弃对身边琐事的描写,而努力用她的笔来吹响时代的号角。以新的革命的思想来教育小读者,再也看不到那种悱恻动情的亲子之爱的描写,转而描绘祖国伟大美丽的生活和时代风云的变化,还在文章中揉进一些天文、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使小读者在阅读中扩大知识面,增添智慧,培养儿童的博爱之心和进取之心。冰心由一个“知心姐姐”变成一位慈祥的老师。跳出母爱的狭窄小圈子,并没有使她的作品特有的情感魅力消退,而是使她的作品题材面扩展了。继续传播她的“爱的哲学”,只是意义

更深厚,内容更广阔了。这些变化都是在“左”的文艺思潮的影响造成的结果。

二、冰心儿童散文中具有独特的风格

除了极具特色的创作题材,冰心的儿童散文也是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要诠

释冰心儿童散文中“爱的哲学”,还应该细致了解冰心在儿童散文创作过程中的艺术风格转变。柔和的笔调,微带忧愁的色彩,含蓄委婉的手法和清新明丽的语言,是冰心早期散文艺术风格的基本特色。她的散文总是以情感人。她善于攫取生活中的片段,将其融汇进自己的情感波澜中,用温柔的情思和微愁的意绪感染读者,把读者带进诗一般的美妙的境界。这种微愁的意绪正是冰心所刻意追求的自己情感的独特性,也是她作品的主旋律。冰心幼年随父母住在烟台海边,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海边那孤独的灯塔,萧索的村庄以及如诉如泣的喇叭声,都以忧郁的色彩深深地印进冰心的脑海里,化作一种潜在的情感力

量。形成她的作品的基调。《通讯·十六》便是这一时期作品里流露出来的主要情绪,去国怀乡,思念母亲。冰心写到,当客船一离开黄浦江岸,她便想起“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去苦”的诗句,这种客居生活的愁绪和童年生活的感情印记叠印在一起,表现为冰心作品中具有独特情感的“乡愁”。无边的乡愁,经过冰心着意的渲染和诗意的处理,变得格外凄恻感人。比如在《往事(二)·六》4中,她这样写着乡愁:“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掠着头发,发上掠到了乡愁;我○

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乡愁。是实实在在的躯壳上感着的苦痛,不是灵魂上浮泛流动的悲哀!”冰心的乡愁里深蕴着爱国情感。这种流贯于冰心作品之间的淡淡的乡愁,形成一种内在的旋律和笼罩整个作品的艺术气氛,使之更具艺术魅力。如果说,冰心是写母爱最成功感人的作家之一,那么。她也是写乡愁最成功最感人的一位作家。除此之外,冰心更是一位语言艺术大师。语言是冰心诠释“爱的哲学”最好的工具。

三、冰心更是一位语言艺术大师

无数文人墨客对她的语言充满羡慕,有独到的见解。王欣先生说“她感觉细腻、想象舒展、谈吐生香、举止凌风,她用平易的白话文娓娓讲述,却旋起了数千年文学的优雅柔美的乐感。”王欣先生还说,“胡适甚至撇开了自己对文言的蓄谋攻击而明确的褒扬了冰心白话文中注入古典汉语诗文的首创佳绩。”并声称:“这一语言高度至今未被超越。”她的散文作品里,不但清新柔美的句子随处可见,而且文字铿锵悦耳,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和图画美。她善于把抽象的情感表达得十分具体生动,因而能抓住儿童的心使孩子们得到美的享受。温柔多情,微带忧郁的色彩,含蓄不露的艺术表现,清新隽永的文学语言,成了冰心在作品中所努力追求和精心创造的艺术风格。这种语言魅力和作者早期的接触古典文学是分不开的。冰心7岁就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她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比较深厚的修养,在创作中合理地吸取和融入一些文言词汇和句式,精心地推敲、锻炼,变成自己独有的清新、古典的语言。在当时被读者誉为“冰心体”的文学语言。如《通讯·七》中有这样的词句,“痴绝的无数的送行者,在最远的最重的离愁,飘然西去!”这便是活用了李清照的词句,“只恐双溪舴舟,载不动,许多愁。”如果说冰心早期的创作在清丽,典雅与抒情韵味中既含着温柔、又泛着忧愁。那么解放后,她则保持了自己原有的语言个性,原来的清丽、隽永等风格也等到了发展,其中的忧愁荡然无存,取代的是喜悦、明快、刚健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是冰心前后期儿童散文创作特色的一个重要区别。解放后,冰心不但大力呼吁为儿童写作,而且身体力行,写下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大部分是儿童散文。反映了崭新的生活和崭新的时代,在《还乡杂记》等作品中,依然洋溢这“冰心体”的迷人风采,且结构更严谨,笔墨更精湛了。冰心是一位用文字代替色彩的画家,她用极淡雅简约的笔调描绘。如《在寄小读者·通讯五》写西西里岛海边生活的风味:“枕上听得见鸥鸣和潮响,用饭的时候,仿佛也在啖咽着蔚蓝的水光„„”冰心后期写的《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等篇章,感情真切,文笔扑美,具有高度文学性,既是优秀的传记作品,又是儿童散文佳作。从讴歌超阶级的“母爱”,到尽情歌颂共产党的英明伟大,讴歌祖国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再以小资产阶级的情怀描写自然,而是透过美好景物的描绘,讴歌当家作主、用辛勤劳动改造和装扮祖国的美丽河山的人民。写得朝气蓬勃,生机盎然之景,抒发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这些无不深深地刻印着伟大的民族艰难而稳健的足迹,无不凝聚着作家对历史的深刻的思考。几十年来,她也曾彷徨过,但她总是不停地进步,即使是泥泞、荆棘、她也踏过去,在时代的风雨里摸索这,

跋涉着,寻找着真理,追求着光明。如果说,冰心过去那种风格只能得到旧社会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所喜爱和追求,那么可以说,冰心后来的艺术,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的艺术财富了。冰心儿童散文中“爱的哲学”,从只能充当一济良药发展到超阶级的现实扥大爱。

在冰心的创作生涯中,她的儿童散文在题材、艺术特色、语言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而易见的变化。这些变化和她的出生及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冰心出生于在一个海军军官家庭,这个资产阶级家庭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有着联系,充满了儒家色彩。她从小接触了统治者视为禁书的宣传品,在家庭的小环境中耳闻目睹的是父亲身上的传统爱国思想。之后,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中。冰心作为当时的以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封建势力和旧礼教有所否定和揭露,同情弱小者;但也对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有所肯定。在前辈们改革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情况下,她找不到出路,她彷徨、迷茫、忧愁,只只好躲进较狭隘的”爱的哲学“自我陶醉,远离现实斗争。这体现了一定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但形成冰心早期忧郁色调的本质并不是家庭,而是当时没有先进的世界观的指导,没有与广大群众密切结合,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科学的答案。解放后,冰心回到祖国,享受到了党的关怀。得到可接近劳动人民和参加政治活动的良好条件,,面对这灿烂的现实和英雄的人民,她的大多作品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她关心儿童文学,已不只是为解放思想,而是认识到如何培养革命的接班人。冰心在她的儿童散文中努力以全新的思想来教育读者,描绘社会只要祖国崭新的生活,闪耀着一种以往所没有的新思想的光芒,给小读者勾画了一幅幅国内外的美好风光。冰心用旧的手法描绘新的事物与她原有的风格有区别又有联系,逐渐形成她的新风格。解放后,冰心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战斗激情,明朗的艺术色调。含蓄地表现手法和清新秀丽的文学语言和俊朗明丽的美。

浏览阅读冰心的作品,可以发现“爱”的主旋律贯穿在她所有的作品中,她虽然很少正面地表现时代风云、重大的事件,但是。她的作品具有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的作用。纯正的审美趣味与强烈的道德力量,使她的作品永葆不凋谢的艺术青春,赢得一代代读者的喜爱。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著名作家,也是在儿童散文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并取得非凡成就的艺术大师,作为一名女作家,冰心以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为本世纪之末的四个现代化的主人们写出了很多有益的东西。从冰心半个多世纪创作的儿童散文中,我们不但能得到美的陶冶,而且可以得到许多有关儿童散文创作的宝贵的启示。所以,冰心对儿童文学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她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儿童散文大师!

注释:

冰心《往事》开明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

参考文献:

〔1〕茅盾.《冰心论》.《文学》第3卷第2号.1934年8月出版

〔2〕王欣.《冰心佳作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3〕冰心.《樱花赞》(散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63年12月

〔4〕陈恕.《冰心佳作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5〕冰心.《冰心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0月

〔6〕冰心.《冰心散文选》.人文出版社.1953年出版

〔7〕汪文顶.《冰心散文的审美价值》、《文艺评论》.1997年第五期

浅谈冰心儿童散文的艺术特征
冰心儿童散文 第二篇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浅谈冰心儿童散文的艺术特征

姓名:缪求香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詹艾斌 完成时间:

目 录

摘要……………………………………………………Ⅰ 关键词…………………………………………………Ⅰ

正文 …………………………………………………………3

一、冰心的生平简介…………………………3

二、冰心散文的内容………………………………6

三、冰心散文的主要艺术特征………………………………8

四、结语……………………………………………11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1

中文摘要

摘要:我国二十世纪最为杰出的文学作家——冰心,她作为“爱的哲学”的典型代表,用她清新婉丽的低低絮语轻轻吟唱去除成人烦杂的稚拙童心为我们一一讲述世间的母爱之美、自然之美、童真之美。她用着自己的风格前后开创了“问题小说”、“小诗”和“散文写作”三种文体,对新文化运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中又以儿童文学的影响最为深远,不仅影响了一代代儿童文学作家,更是影响了一代代的孩子。故此文将重点放在探讨冰心的儿童散文的题材、语言特色、散文影响三个方面探讨冰心对儿童的爱,从而展现一个“有了爱,就有了一切①”的纯真女诗人。

关键词:冰心 儿童散文 艺术风格 影响

浅谈冰心儿童散文的艺术特征

冰心,原名谢婉莹,出生于1900年10月5号,逝世于1999年2月28。笔名为“冰心”是取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她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及儿童文学家。福建长乐人,她的家庭是一个充满着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冰心幼年时就受到父母亲的淳淳教导和家里私塾的启蒙学习,还有舅舅的用心良苦的培养,这使冰心很早就会识读语句且开始自己的写作创作了,这无疑为冰心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冰心从小就浸在一个快乐、幸福、美满的家庭氛围中,让充分的、可贵真挚的爱随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渗入她的心田,使她辛福快乐无忧无虑健康成长,所以她的创作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围绕着伟大的母爱及儿童之爱出发。她总是用爱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民族、这个社会及身边的经历的种种,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一一记录下来,用这些文字去传达教会我们如何处事处人,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冰心的“爱的哲学”。冰心曾说她真正开始动笔创作缘由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1919年她受到爱国人士的感召开始写作,直到1994年却因为病痛基本搁笔,她笔耕不摧写了75年,所以我们把她又称为“文坛祖母”、“世纪老人”。

被众人看作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盛开的奇葩的冰心,她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取得卓越成就,深受读者喜爱的一个女作家、我国近现代第一个儿童文学家。冰心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围绕着她独有的“爱的哲学”而展开的,并以“问题小说”的新体式向读者们展现那个年代的青年人对社会问题种种思考所产生的苦闷彷徨之感,又用自己那颗充满着童真着的心与小朋友们交流,她把自己在成长道路上所欣赏到的美景,感受到的母爱,对故乡的思念与小朋友们分享,期间还有她推心置腹的与小朋友们忏悔自己的过失,自己的悔恨。她完全是将儿童看作为一个社会上独立的个体,去除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把自己作为一个刚度过孩童时期的青少年形象,将生命中所遇到的所有的真善美的东西毫不保留的捧出来与她心爱的小孩子们分享。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儿童之爱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她将儿童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促成了儿童文学的开端,而此文将重点来论述冰心对儿童的爱,深入了解冰心儿

浅析冰心儿童散文的创作特色
冰心儿童散文 第三篇

题目浅析冰心儿童散文的创作特色

学院: 吉 林 大 学

专业: 汉 语 言 文 学

层次: 本 科

学号

姓名 黄 朱 美

2008年

浅析冰心儿童散文的创作特色

摘要:

冰心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作品,都十分具有开拓性。她在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以及她对新文学运动的贡献和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非常突出的,而在冰心的作品里.成就最显著、影响最广泛的当属儿童文学。此文着重从冰心儿童散文的题材、语言风格、艺术特色三方面逐一论述。

关键词:冰心儿童散文,创作特色,爱的哲学

提纲:

1冰心儿童散文的前后期题材不同

2 冰心儿童散文的独特艺术风格

3冰心儿童散文风格变化的原因【冰心儿童散文】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出生于福建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的私塾启蒙学习,为她后来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冰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她自1919年开始文学创作,到1994年基本搁笔,度过了她漫长的创作生涯。《寄小读者》是中国散文园地里的一朵奇葩,确立了她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开拓者地位,而她丰富的知识,纯洁的感情、新颖的形式,清丽的语言为“五四”以来的小朋友们开了一扇启迪心灵的窗户。在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以及她对新文学运动的贡献和影响,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是非常突出的。

冰心是“五四”以来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同时也是第一个有影响的儿童文学家。冰心的创作风格,使她在“五四”以来灿烂的文学星河中,成为一颗独放异彩的星星。茅盾说:“在所有‘五四’时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最属于她自己。„„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她的散文的价值比小说高。”①她的个性和艺术特色更集中地体现在散文创作上。而在丰饶多彩的散文作品中,她为儿童所写的那些篇章格外显得绚丽多彩。探讨冰心儿童散文的特色,评价其中的得失,对繁荣我国现阶段的儿童文学创作,特别是促进儿童散文的发展,无疑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一、冰心儿童散文前后期风格不同。

冰心从赴美前夕的1923年7月开始写作,一直持续到学成归国后的1927年,冰心通过描写她的“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眼泪”,尽情歌颂祖国、母爱、童真和大自然,尤其是母爱,②虔诚地讴歌母爱和童心是冰心早期儿童散文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特色。而这一创作特色是和‘爱的哲学’分不开的。冰心“爱的哲学”是超阶级的。她幻想把“母爱”作为改造

世界的原动力,用“爱”来感化世人。这当然是行不通的。在“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所以与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起逃进“爱的哲学”的避风港里自我陶醉,是因为当时的资产阶级虽站在统一战线的一边,但却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受到这种阶级氛围影响的冰心,作品中自然表现出若于改良主义的色彩,对于那些“悬在天上人间的中段”的青年,当感到人生虚无时,当在黑暗的现实中受到心灵的创伤,以用本能的、天性的、无条件的、血统的母爱来疗伤,无疑是“一剂良方”。

但是冰心提倡的母爱和童真还是有它积极可取的一面,不能一概予以否定。冰心的爱的歌唱,既传达出全人类普遍相通、凡人皆有的一种高洁情愫,也表现了生活在充满虚伪、奸诈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于纯真、无私的感情的渴求。③这爱的启迪正是现代人性的初步觉醒,是典型的“五四”启蒙话语。也正是从冰心开始,母爱才受到理直气壮的认可和普遍的文学关注。冰心是世界文字中把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作家之一。冰心以最炽热的语言讴歌母爱,把母爱宣扬为至诚至大、至高无上的伟力,把母亲宣扬为孕育着一切的“万有之源”。在她的笔下,母亲的爱是博大、深厚、忘我的,母亲的爱又是具体可感的。“我的头发„„就是你(母亲)付给我的万缕柔丝”。母亲的爱“包围着我”,“听得到她心脉的和缓跳动”。她因此常常沉浸在母爱的怀念之中。当不安宁的心灵需要寻求安慰和归宿的时候,母亲就成为最安全的寄寓之所。

特别是在去国三年所写的《寄小读者》通读集中,她以悱恻缠绵的笔触把这种赤子之情写得十分动人。《寄小读者》是冰心“最自由、最不假思索”的作品。在《通讯,十》中,她几乎是怀着一种颤抖的欣喜,津津回味着母亲对她述说过的有关她幼年的事,“当她说这些事的时候,我总是脸上堆着笑,眼里满了泪。听完了,用她的衣襟来印我的眼角,静静地伏在她的膝上。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有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而在《往事(一)之七》中,她更是发出了这样的呐喊;“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风雨中,红莲旁边一个大荷叶慢慢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为它承受了全部的风雨。这一带有偶然性的自然景象立即触动了作者温柔的情怀,联想到柔弱的自己与恩慈的母亲之间的亲情,由衷地发出对崇高母爱的赞叹。这种感情是多么的纯洁、美好,也是值得珍重的。

有时,她对母亲的挚爱又和祖国的抒怀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如她在给母亲的信里写道;“故国纵是一无所有,然已有了我的爱,便是有了一切!„„飞扬的尘土呵,何时容我再嗅着我故乡的香气„„”(《寄小读者·通讯二十》)而在返家的途中,她是那样欣喜若狂;“亲爱的母亲,我的脚已踏着了祖国的田野„„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在最短的时间中,即又飞进母亲的怀里。祖国的海波,一声声的洗淡了我心中个个的梦中人影。”(《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八》)。对于“可爱的海棠形的祖国”,她怀着深切的眷念之情。贯穿在冰心散文中游子的那种“仰首欲攀低首拜”的思绪和爱国情愫,像

一根红线串联着她所有的作品,赋予它们更积极、更丰厚的内涵。因此,郁达夫评论道:“对父母之爱,对小弟兄小朋友之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 同病者之爱,使她的笔底有了象温泉水似的柔情。”同时,冰心总是用一种亲切细腻的叙述口气,娓娓道来,详略有致,充满了恳切的情意。这种叙述语气,是冰心儿童散文的重要特色,加强了她作品的“温柔”色彩。

对纯真童心的歌颂,是冰心宣扬的母爱向另一方向的自然延伸。冰心把童真看得格外珍贵。她认为“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她视儿童为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朋友,以童真之美善反衬社会之丑恶及世风的堕落:“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她把儿童作为纯真的象征。她自己在青山沙穰疗养院里养病时,也就“不妨重做小孩子”!“一切思想,也都照着极小的孩子的径路奔放发展”,“有时对自己说些极痴的话„„偶然睡不着,就自己轻轻的为自己唱催眠的歌”,从思想到行动都进入了“童心完全来复”的境界。在《往事·十四》里,她借小朋友杰的话,把海想象成一位女神:“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在海波之上„„”这种充满童心的想象显得奇特美丽I难怪会使儿童读者感到亲切,受到感染。而这种感染力的实现,正是借助于作者的“童心来复”。童心是沟通作者和儿童读者间的桥梁,也是开启儿童思想和心灵世界的钥匙。冰心的儿童散文,抒情阐理的方式和语气也特别注重儿童的特点,遵循“童心”特有的逻辑。她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寓教育于情趣中,以情感人。她从不以少年儿童的教育者出现,不是以空泛的说教,生硬的训诫来教育儿童,而是侧重于爱的启迪、美的熏陶,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培养他们成为心灵健康的现代文明人。她象一位知心的大姐姐,在与孩子们促膝而谈,“用孩子的口气,说天真的话。”特别是她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翘首远望,怀念着军阀混战中的破碎的山河,字里行间流动着淡淡的乡愁„„这些都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播下了爱的种子。这种爱的启迪点点滴滴化作作者的真性情,化作作者的悄悄话而传递给小朋友。她的现代民主思想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观念是水火不相容的。她以自己“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而自傲,甚至自勉“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一世界为止”。她将自己的整个内心世界袒露在儿童读者面前,让自己的心灵与读者的心灵相撞,不时爆出感情的火花。

解放后,冰心有机会较广泛地接触国内外的现实生活。因而冰心儿童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有了很大扩展,作品中就多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生活图画。她回国以后献给读者的第一件礼物——《陶奇的暑期日记》,写的是一个小孩子在一个半月中的生活记事,然而作者却尽可能地在作品中展示出广阔的生活,幸福的小伙伴们丰富多彩的暑假活动,正面表现了新中国儿童的幸福生活和他们在党的抚育下健康成长。除此以外,作品还广泛地涉及了旧社会的黑暗与痛苦,解放以后祖国沸腾的社会主义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行为,以及

从侧面表现了日本人民的灾难和美帝国主义的罪恶,这一切都构成了作品的富于时代气息的广阔背景。在《还乡杂记》中,她以明快的调子、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故乡的深刻变化,赞美了勤劳的故乡人民,在《二寄小读者》中,展现了一幅幅国际间人民好往来的动人画面和绚烂多姿的异国风情,她描绘出了意大利西海岸绮丽的风光,英国格拉斯哥城的苏格兰民歌晚会的情景,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的盛大;也向读者诉说了意大利农民和工人的苦难生活,美国、非洲黑人的不幸命运和他们的斗争。而《三寄小读者》则是循循善诱地向儿童讲小道理,进行“五爱”教育。她已经基本放弃对身边琐事的描写,而努力用她的笔来吹响同时代的号角。在创作中努力以新的革命的思想来教育小读者,作品中闪耀着一种以往所没有的新思想的光芒。冰心这个时期作品里明显的变化就是再也看不到那种缱绻动情的亲子之爱的描写。此时的冰心,正努力用她的笔来描绘祖国伟丽的生活和时代风云的变化。冰心还常常在文章中巧妙的糅进一些天文、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使小读者在妙趣横生的情境中扩大知识面,增添智慧,培养儿童的博爱之心和进取之心。

如果说,跳出母爱的狭窄小圈子,使她作品的题材面扩展了,那么,避开写母爱,则使她早期散文所特有的情感魅力消减了。同时,童心也在悄悄地变化。作者不再是那位“模仿小孩子的口气,说天真的话”的大姐姐了,变成了一位慈祥的老师,而在《三寄小读者》中,甚至出现了大段的“社论”式的语言,儿童文学的意味便淡了许多。这些变化都是“左”的文艺思潮的影响造成的结果。冰心以觉醒的眼光发现了母亲,发现了儿童,则照亮了一片被遮蔽的生命世界。他们是“五四”文学旗帜下的两大重要命题,体现了“五四”文学现代化的实绩。它对现代人性建设的努力,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贡献,应该得到历史的承认。

二、冰心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的散文艺术大师。

郁达夫对她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冰心女士散文的倩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柔和细腻的笔调,微带忧愁的色彩,含蓄委婉的手法和清新明丽的语言,是冰心早期散文艺术风格的基本特色。

﹙1﹚散文有诗一般美妙的境界

冰心的散文总是以情感人。她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将其融汇进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用温柔的情思和微愁的意绪感染读者,把读者带进诗一般美妙的境界。这种微愁的意绪正是冰心所刻意追求的自己情感的独特性,也是她作品的内在旋律。冰心幼年受到祖父和父母亲的溺爱,刚懂事时,她随着父母住在烟台海边。冰心爱海,为人所共知。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在她稚嫩的目光中,世界便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湛蓝的大海。”单调而孤寂的生活,使她的思想发展不同于常态的小女孩。她与大海为友,常对着大海沉思默想。那漫长的海岸,孤独的灯塔,萧索的村庄以及如咽如诉的喇叭声,都以忧郁的色彩深深地印进了童年冰心的脑海里,化作一种潜在的情感力量。一经触动,便会形成强烈的旋律,影响着作品的基调。《寄小读者》等三组散文大部分是在客居美国时写的。她说;“去国以前,文

论文《浅析冰心儿童散文的创作特色》
冰心儿童散文 第四篇

目录:

1、激励推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1

2、互换角色,让学生体念教师的滋味„„„„„„„„„„„„2

3、课堂沙龙,让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3

4、开门授课,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6【冰心儿童散文】

5、走出课堂,让学生享受活动的快乐„„„„„„„„„„„„7

6、鼓励赏识,让学生品味人生的价值„„„„„„„„„„„„7

浅析冰心儿童散文的创作特色

论文摘要:

冰心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文学成就是多

方面的,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作品,都十分具有开拓性。她在

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以及她对新文学运动的贡献和影响,在中国现

代文学史上是非常突出的,而在冰心的作品里.成就最显著、影响最

广泛的当属儿童文学。此文着重从冰心儿童散文的题材、语言风格、

艺术特色三方面逐一论述。

关键词:冰心儿童散文,创作特色,爱的哲学。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出生于福建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

海军军官家庭。幼年的私塾启蒙学习,为她后来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冰

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她自1919年开始

文学创作,到1994年基本搁笔,度过了她漫长的创作生涯。

《寄小读者》是中国散文园地里的一朵奇葩,确立了她在中国儿童文学史

上的开拓者地位,而她丰富的知识,纯洁的感情、新颖的形式,清丽的语言为“五

四”以来的小朋友们开了一扇启迪心灵的窗户。在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以及她

对新文学运动的贡献和影响,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是非常突出的。

冰心是“五四”以来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同时也是第一个有影响的儿童文

学家。冰心的创作风格,使她在“五四”以来灿烂的文学星河中,成为一颗独放

异彩的星星。茅盾说:“在所有„五四‟时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最属于她

自己。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她的散文的价值比小说高。”①她的个性和艺术特

色更集中地体现在散文创作上。而在丰饶多彩的散文作品中,她为儿童所写的

那些篇章格外显得绚丽多彩。

探讨冰心儿童散文的特色,评价其中的得失,对繁荣我国现阶段的儿童文

学创作,特别是促进儿童散文的发展,无疑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一、冰心儿童散文前后期风格不同

从冰心赴美前夕的1923年7月开始写作,一直持续到学成归国后的1927

年,冰心通过描写她的“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眼泪”,尽情歌颂祖国、母爱、童

真和大自然,尤其是母爱,②虔诚地讴歌母爱和童心是冰心早期儿童散文的主要

内容和重要特色。而这一创作特色是和„爱的哲学‟分不开的。冰心“爱的哲学”是

超阶级的。她幻想把“母爱”作为改造世界的原动力,用“爱”来感化世人。这当然

是行不通的。在“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所以与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一起逃进“爱的哲学”的避风港里自我陶醉,是因为当时的资产阶级虽站在统一战

线的一边,但却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受到这种阶级氛围影响的冰心,

作品中自然表现出若于改良主义的色彩,对于那些“悬在天上人间的中段”的青

年,当感到人生虚无时,当在黑暗的现实中受到心灵的创伤,以用本能的、天性

的、无条件的、血统的母爱来疗伤,无疑是“一剂良方”。但是冰心提倡的母爱和

童真还是有它积极可取的一面,不能一概予以否定。冰心的爱的歌唱,既传达出

全人类普遍相通、凡人皆有的一种高洁情愫,也表现了生活在充满虚伪、奸诈的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于纯真、无私的感情的渴求。③这爱的启迪正是现代人性的

初步觉醒,是典型的“五四”启蒙话语。也正是从冰心开始,母爱才受到理直气壮

的认可和普遍的文学关注。冰心是世界文字中把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作家之

一。冰心以最炽热的语言讴歌母爱,把母爱宣扬为至诚至大、至高无上的伟力,

把母亲宣扬为孕育着一切的“万有之源”。在她的笔下,母亲的爱是博大、深厚、

忘我的,母亲的爱又是具体可感的。“我的头发……就是你(母亲)付给我的万缕

柔丝”。母亲的爱“包围着我”,“听得到她心脉的和缓跳动”。她因此常常沉浸在

母爱的怀念之中。当不安宁的心灵需要寻求安慰和归宿的时候,母亲就成为最安

全的寄寓之所。特别是在去国三年所写的《寄小读者》通读集中,她以悱恻缠绵

的笔触把这种赤子之情写得十分动人。《寄小读者》是冰心“最自由、最不假思

索”的作品。在《通讯,十》中,她几乎是怀着一种颤抖的欣喜,津津回味着母

亲对她述说过的有关她幼年的事,“当她说这些事的时候,我总是脸上堆着笑,

眼里满了泪。听完了,用她的衣襟来印我的眼角,静静地伏在她的膝上。这时宇

宙已经没有了,只有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

部分”。而在《往事(一)之七》中,她更是发出了这样的呐喊;“母亲啊!你是荷

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风雨

中,红莲旁边一个大荷叶慢慢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为它承受了全部

的风雨。这一带有偶然性的自然景象立即触动了作者温柔的情怀,联想到柔弱的

自己与恩慈的母亲之间的亲情,由衷地发出对崇高母爱的赞叹。这种感情是多么

的纯洁、美好,也是值得珍重的。

有时,她对母亲的挚爱又和祖国的抒怀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

如她在给母亲的信里写道;“故国纵是一无所有,然已有了我的爱,便是有了一

切!……飞扬的尘土呵,何时容我再嗅着我故乡的香气……”(《寄小读者·通讯二

十》)而在返家的途中,她是那样欣喜若狂;“亲爱的母亲,我的脚已踏着了祖国

的田野……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在最短的时间中,即

又飞进母亲的怀里。祖国的海波,一声声的洗淡了我心中个个的梦中人影。”(《寄

小读者·通讯二十八》)。对于“可爱的海棠形的祖国”,她怀着深切的眷念之情。

贯穿在冰心散文中游子的那种“仰首欲攀低首拜”的思绪和爱国情愫,像一根红线

串联着她所有的作品,赋予它们更积极、更丰厚的内涵。因此,郁达夫评论道:

“对父母之爱,对小弟兄小朋友之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 同病者之爱,

使她的笔底有了象温泉水似的柔情。”同时,冰心总是用一种亲切细腻的叙述口

气,娓娓道来,详略有致,充满了恳切的情意。这种叙述语气,是冰心儿童散文

的重要特色,加强了她作品的“温柔”色彩。 对纯真童心的歌颂,是冰心宣扬的母爱向另一方向的自然延伸。冰心把童真看得

格外珍贵。她认为“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她视儿童为世界上

最纯真、最可爱的朋友,以童真之美善反衬社会之丑恶及世风的堕落:“真理,

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她把儿童作为纯真的象征。她自己在

青山沙穰疗养院里养病时,也就“不妨重做小孩子”!“一切思想,也都照着极小的

孩子的径路奔放发展”,“有时对自己说些极痴的话……偶然睡不着,就自己轻轻

的为自己唱催眠的歌”,从思想到行动都进入了“童心完全来复”的境界。在《往

事·十四》里,她借小朋友杰的话,把海想象成一位女神:“海霞是她的扇旗,海

鸟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

珞;翩翩地飞行在海波之上……”这种充满童心的想象显得奇特美丽I难怪会使

儿童读者感到亲切,受到感染。而这种感染力的实现,正是借助于作者的“童心

来复”。童心是沟通作者和儿童读者间的桥梁,也是开启儿童思想和心灵世界的

钥匙。冰心的儿童散文,抒情阐理的方式和语气也特别注重儿童的特点,遵循“童

心”特有的逻辑。她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寓教育于情趣中,以情感人。她从不以

少年儿童的教育者出现,不是以空泛的说教,生硬的训诫来教育儿童,而是侧重

于爱的启迪、美的熏陶,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培养他们成为心灵健康的现代文明

人。她象一位知心的大姐姐,在与孩子们促膝而谈,“用孩子的口气,说天真的

话。”特别是她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翘首远望,怀念着军阀混战中的破碎的山

河,字里行间流动着淡淡的乡愁……这些都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播下了爱的种子。

这种爱的启迪点点滴滴冰 的真性情,化作作者的悄悄话而传递给小朋友。

她的现代民主思想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观念是水火不相容的。她

以自己“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而自傲,甚至自勉

“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一世界为止”。她将自己的整个内心世界袒露

在儿童读者面前,让自己的心灵与读者的心灵相撞,不时爆出感情的火花。解放

后,冰心有机会较广泛地接触国内外的现实生活。因而冰心儿童文学作品反映的

社会生活面有了很大扩展,作品中就多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生活图画。她回国以后

献给读者的第一件礼物——《陶奇的暑期日记》,写的是一个小孩子在一个半月

中的生活记事,然而作者却尽可能地在作品中展示出广阔的生活,幸福的小伙伴

们丰富多彩的暑假活动,正面表现了新中国儿童的幸福生活和他们在党的抚育下

健康成长。除此以外,作品还广泛地涉及了旧社会的黑暗与痛苦,解放以后祖国

沸腾的社会主义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行为,以及从侧面表现了日本人

民的灾难和美帝国主义的罪恶,这一切都构成了作品的富于时代气息的广阔背

景。在《还乡杂记》中,她以明快的调子、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故乡的深刻变化,

赞美了勤劳的故乡人民,在《二寄小读者》中,展现了一幅幅国际间人民好往来

的动人画面和绚烂多姿的异国风情,她描绘出了意大利西海岸绮丽的风光,英国

格拉斯哥城的苏格兰民歌晚会的情景,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的盛大;也向读者诉

说了意大利农民和工人的苦难生活,美国、非洲黑人的不幸命运和他们的斗争。

而《三寄小读者》则是循循善诱地向儿童讲小道理,进行“五爱”教育。她已经基

本放弃对身边琐事的描写,而努力用她的笔来吹响同时代的号角。在创作中努力

以新的革命的思想来教育小读者,作品中闪耀着一种以往所没有的新思想的光

芒。冰心这个时期作品里明显的变化就是再也看不到那种缱绻动情的亲子之爱的

描写。此时的冰心,正努力用她的笔来描绘祖国伟丽的生活和时代风云的变化。

冰心还常常在文章中巧妙的糅进一些天文、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使小读者在

妙趣横生的情境中扩大知识面,增添智慧,培养儿童的博爱之心和进取之心。

如果说,跳出母爱的狭窄小圈子,使她作品的题材面扩展了,那么,避开写

母爱,则使她早期散文所特有的情感魅力消减了。同时,童心也在悄悄地变化。

作者不再是那位“模仿小孩子的口气,说天真的话”的大姐姐了,变成了一位慈祥

的老师,而在《三寄小读者》中,甚至出现了大段的“社论”式的语言,儿童文学

的意味便淡了许多。这些变化都是“左”的文艺思潮的影响造成的结果。冰心以觉

醒的眼光发现了母亲,发现了儿童,则照亮了一片被遮蔽的生命世界。他们是“五

四”文学旗帜下的两大重要命题,体现了“五四”文学现代化的实绩。它对现代人

性建设的努力,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贡献,应该得到历史的承认。 二、冰心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的散文艺术大师

郁达夫对她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冰心女士散文的倩丽,文字的典雅,思想

的纯洁,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柔和细腻的笔调,微带忧愁的色彩,含蓄委婉的手法和清新明丽的语言,是冰心

早期散文艺术风格的基本特色。

毕业论文-- 浅析冰心儿童散文的创作特色--黄朱美
冰心儿童散文 第五篇

题目:浅析冰心儿童散文的创作特色 学院: 吉 林 师 范 大 学

专业: 汉 语 言 文 学

【冰心儿童散文】

层次: 本 科

学号: 0741106

姓名:2008年12月

浅析冰心儿童散文的创作特色

摘 要:

冰心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作品,都十分具有开拓性。她在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以及她对新文学运动的贡献和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非常突出的。而在冰心的作品里,成就最显著、影响最广泛的当属她的儿童散文。此文着重从冰心儿童散文的题材、语言风格、艺术特色三方面逐一论述。 关键词:冰心儿童散文,创作特色,爱的哲学

提 纲:

1、冰心儿童散文的前后期题材不同

2、冰心儿童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3、冰心儿童散文风格变化的成因分析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出生于福建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的私塾启蒙学习,为她后来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冰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她自1919年开始文学创作,到1994年基本搁笔,度过了她漫长的创作生涯。《寄小读者》是中国散文园地里的一朵奇葩,确立了她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开拓者地位,而她丰富的知识,纯洁的感情、新颖的形式,清丽的语言为“五四”以来的小朋友们开了一扇启迪心灵的窗户。在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以及她对新文学运动的贡献和影响,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是非常突出的。

冰心是“五四”以来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同时也是第一个有影响的儿童文学家。冰心的创作风格,使她在“五四”以来灿烂的文学星河中,成为一颗独放异彩的星星。茅盾说:“在所有‘五四’时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最属于她自己。„„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她的散文的价值比小说高。”①她的个性和艺术特色更集中地体现在散文创作上。而在丰饶多彩的散文作品中,她为儿童所写的那些篇章格外显得绚丽多彩。探讨冰心儿童散文的特色,评价其中的得失,对繁荣我国现阶段的儿童文学创作,特别是促进儿童散文的发展,无疑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一、冰心儿童散文前后期风格不同

从冰心赴美前夕的1923年7月开始写作,一直持续到学成归国后的1927年,冰心通过

描写她的“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眼泪”,尽情歌颂祖国、母爱、童真和大自然,尤其是母爱,②虔诚地讴歌母爱和童心是冰心早期儿童散文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特色。而这一创作特色是和‘爱的哲学’分不开的。冰心“爱的哲学”是超阶级的。她幻想把“母爱”作为改造世界的原动力,用“爱”来感化世人。这当然是行不通的。在“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所以与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起逃进“爱的哲学”的避风港里自我陶醉,是因为当时的资产阶级虽站在统一战线的一边,但却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受到这种阶级氛围影响的冰心,作品中自然表现出若于改良主义的色彩,对于那些“悬在天上人间的中段”的青年,当感到人生虚无时,当在黑暗的现实中受到心灵的创伤,以用本能的、天性的、无条件的、血统的母爱来疗伤,无疑是“一剂良方”。

但是冰心提倡的母爱和童真还是有它积极可取的一面,不能一概予以否定。冰心的爱的歌唱,既传达出全人类普遍相通、凡人皆有的一种高洁情愫,也表现了生活在充满虚伪、奸诈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于纯真、无私的感情的渴求。③这爱的启迪正是现代人性的初步觉醒,是典型的“五四”启蒙话语。也正是从冰心开始,母爱才受到理直气壮的认可和普遍的文学关注。冰心是世界文字中把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作家之一。冰心以最炽热的语言讴歌母爱,把母爱宣扬为至诚至大、至高无上的伟力,把母亲宣扬为孕育着一切的“万有之源”。在她的笔下,母亲的爱是博大、深厚、忘我的,母亲的爱又是具体可感的。“我的头发„„就是你(母亲)付给我的万缕柔丝”。母亲的爱“包围着我”,“听得到她心脉的和缓跳动”。她因此常常沉浸在母爱的怀念之中。当不安宁的心灵需要寻求安慰和归宿的时候,母亲就成为最安全的寄寓之所。

特别是在去国三年所写的《寄小读者》通读集中,她以悱恻缠绵的笔触把这种赤子之情写得十分动人。《寄小读者》是冰心“最自由、最不假思索”的作品。在《通讯,十》中,她几乎是怀着一种颤抖的欣喜,津津回味着母亲对她述说过的有关她幼年的事,“当她说这些事的时候,我总是脸上堆着笑,眼里满了泪。听完了,用她的衣襟来印我的眼角,静静地伏在她的膝上。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有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而在《往事(一)之七》中,她更是发出了这样的呐喊;“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风雨中,红莲旁边一个大荷叶慢慢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为它承受了全部的风雨。这一带有偶然性的自然景象立即触动了作者温柔的情怀,联想到柔弱的自己与恩慈的母亲之间的亲情,由衷地发出对崇高母爱的赞叹。这种感情是多么的纯洁、美好,也是值得珍重的。

有时,她对母亲的挚爱又和祖国的抒怀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如她在给母亲的信里写道;“故国纵是一无所有,然已有了我的爱,便是有了一切!„„飞扬的尘土呵,何时容我再嗅着我故乡的香气„„”(《寄小读者·通讯二十》)而在返家的途中,她是那样欣喜若狂;“亲爱的母亲,我的脚已踏着了祖国的田野„„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

溅跃的浪花„„在最短的时间中,即又飞进母亲的怀里。祖国的海波,一声声的洗淡了我心中个个的梦中人影。”(《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八》)。对于“可爱的海棠形的祖国”,她怀着深切的眷念之情。贯穿在冰心散文中游子的那种“仰首欲攀低首拜”的思绪和爱国情愫,像一根红线串联着她所有的作品,赋予它们更积极、更丰厚的内涵。因此,郁达夫评论道:“对父母之爱,对小弟兄小朋友之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同病者之爱,使她的笔底有了象温泉水似的柔情。”同时,冰心总是用一种亲切细腻的叙述口气,娓娓道来,详略有致,充满了恳切的情意。这种叙述语气,是冰心儿童散文的重要特色,加强了她作品的“温柔”色彩。

对纯真童心的歌颂,是冰心宣扬的母爱向另一方向的自然延伸。冰心把童真看得格外珍贵。她认为“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她视儿童为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朋友,以童真之美善反衬社会之丑恶及世风的堕落:“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她把儿童作为纯真的象征。她自己在青山沙穰疗养院里养病时,也就“不妨重做小孩子”!“一切思想,也都照着极小的孩子的径路奔放发展”,“有时对自己说些极痴的话„„偶然睡不着,就自己轻轻的为自己唱催眠的歌”,从思想到行动都进入了“童心完全来复”的境界。在《往事·十四》里,她借小朋友杰的话,把海想象成一位女神:“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在海波之上„„”这种充满童心的想象显得奇特美丽I难怪会使儿童读者感到亲切,受到感染。而这种感染力的实现,正是借助于作者的“童心来复”。童心是沟通作者和儿童读者间的桥梁,也是开启儿童思想和心灵世界的钥匙。冰心的儿童散文,抒情阐理的方式和语气也特别注重儿童的特点,遵循“童心”特有的逻辑。她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寓教育于情趣中,以情感人。她从不以少年儿童的教育者出现,不是以空泛的说教,生硬的训诫来教育儿童,而是侧重于爱的启迪、美的熏陶,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培养他们成为心灵健康的现代文明人。她象一位知心的大姐姐,在与孩子们促膝而谈,“用孩子的口气,说天真的话。”特别是她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翘首远望,怀念着军阀混战中的破碎的山河,字里行间流动着淡淡的乡愁„„这些都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播下了爱的种子。这种爱的启迪点点滴滴化作作者的真性情,化作作者的悄悄话而传递给小朋友。她的现代民主思想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观念是水火不相容的。她以自己“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而自傲,甚至自勉“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一世界为止”。她将自己的整个内心世界袒露在儿童读者面前,让自己的心灵与读者的心灵相撞,不时爆出感情的火花。

解放后,冰心有机会较广泛地接触国内外的现实生活。因而冰心儿童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有了很大扩展,作品中就多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生活图画。她回国以后献给读者的第一件礼物——《陶奇的暑期日记》,写的是一个小孩子在一个半月中的生活记事,然而作者

却尽可能地在作品中展示出广阔的生活,幸福的小伙伴们丰富多彩的暑假活动,正面表现了新中国儿童的幸福生活和他们在党的抚育下健康成长。除此以外,作品还广泛地涉及了旧社会的黑暗与痛苦,解放以后祖国沸腾的社会主义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行为,以及从侧面表现了日本人民的灾难和美帝国主义的罪恶,这一切都构成了作品的富于时代气息的广阔背景。在《还乡杂记》中,她以明快的调子、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故乡的深刻变化,赞美了勤劳的故乡人民,在《二寄小读者》中,展现了一幅幅国际间人民好往来的动人画面和绚烂多姿的异国风情,她描绘出了意大利西海岸绮丽的风光,英国格拉斯哥城的苏格兰民歌晚会的情景,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的盛大;也向读者诉说了意大利农民和工人的苦难生活,美国、非洲黑人的不幸命运和他们的斗争。而《三寄小读者》则是循循善诱地向儿童讲小道理,进行“五爱”教育。她已经基本放弃对身边琐事的描写,而努力用她的笔来吹响同时代的号角。在创作中努力以新的革命的思想来教育小读者,作品中闪耀着一种以往所没有的新思想的光芒。冰心这个时期作品里明显的变化就是再也看不到那种缱绻动情的亲子之爱的描写。此时的冰心,正努力用她的笔来描绘祖国伟丽的生活和时代风云的变化。冰心还常常在文章中巧妙的糅进一些天文、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使小读者在妙趣横生的情境中扩大知识面,增添智慧,培养儿童的博爱之心和进取之心。

如果说,跳出母爱的狭窄小圈子,使她作品的题材面扩展了,那么,避开写母爱,则使她早期散文所特有的情感魅力消减了。同时,童心也在悄悄地变化。作者不再是那位“模仿小孩子的口气,说天真的话”的大姐姐了,变成了一位慈祥的老师,而在《三寄小读者》中,甚至出现了大段的“社论”式的语言,儿童文学的意味便淡了许多。这些变化都是“左”的文艺思潮的影响造成的结果。冰心以觉醒的眼光发现了母亲,发现了儿童,则照亮了一片被遮蔽的生命世界。他们是“五四”文学旗帜下的两大重要命题,体现了“五四”文学现代化的实绩。它对现代人性建设的努力,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贡献,应该得到历史的承认。

二、冰心儿童散文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风格,是一位散文艺术大师

【冰心儿童散文】

郁达夫对她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冰心女士散文的倩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柔和细腻的笔调,微带忧愁的色彩,含蓄委婉的手法和清新明丽的语言,是冰心早期散文艺术风格的基本特色。

﹙1﹚散文有诗一般美妙的境界

冰心的散文总是以情感人。她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将其融汇进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用温柔的情思和微愁的意绪感染读者,把读者带进诗一般美妙的境界。这种微愁的意绪正是冰心所刻意追求的自己情感的独特性,也是她作品的内在旋律。冰心幼年受到祖父和父母亲的溺爱,刚懂事时,她随着父母住在烟台海边。冰心爱海,为人所共知。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在她稚嫩的目光中,世界便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湛蓝的大海。”单调

2015教学设计与反思
冰心儿童散文 第六篇

第1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反思

许多教育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但不能否定教材的编排具有逻辑的意义,因此,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正如:我校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教“10以内数的组成”,她的教学是这样设计是“7的组成”,她的设计如下:

师:你们到过市场买过菜吗?

生:有着不同的回答。

师:你们都有爱吃鱼吗?(爱)。

师:很好。因为鱼含有丰富的钙、铁、蛋白质等,对我们身体有用的物质。

师:请同学们看上黑板,下面老师让大家来数一数黑板上的鱼(出示7条鱼的教具),谁来数一数黑板上老师挂了多少条鱼?

生: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7条)。

师: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你是怎样数的吗?请同桌同学相互讨论写出你们的算式,看谁写得最多、最快。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然后各自说出自己的算法

生:我把它看成3条鱼加上4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3+4=7。

生:我把它看成2条鱼加上5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2+5=7

生:我把它看成1条鱼加上6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1+6=7

师:你们说的都对。

师:最后反馈小结。

教师做了:1、在教学中既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数“7”的合成,达到了预先教学的效果。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3、在教学中也提出了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4、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5、整个课堂教师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这样的教学,如果能上用多媒体展示小朋友参与到菜市场购买鱼的情景,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会更生动些。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教学设计:

师:前面我们学习过正方形、三角形、矩形、梯形,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取决于什么?它们的公式各是怎样的?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取决于什么?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取决于正方形的边长,即:C=4a

师: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生: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因为四条边长相等。

师:矩形的周长又取决于什么?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矩形的长和宽的和:即:C=2(a+b)

师:矩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宽的和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生:周长总是等于宽与长的和的2倍;因为矩形两条对应边相等。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圆的周长取决于什么呢?为什么?

生:(通过思考后,发现圆的直径不同,圆的大小也不同)圆的周长取决于的直径,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

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有没有象正方形、矩形那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倍数关系呢?如果有我们就能够根据这个倍数关系来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对不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学生自我质疑、最后发现公式)

在这个教学笔者做到了: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质疑、实验后归纳出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为3倍多一点。笔者趁机引入π,顺利地完成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教学。2、笔者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4、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了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维。教师的教学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问题同样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我校四年级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分数的加法时”的设计。

师:出示苹果的教具问学生你们都有吃过苹果吗?

生:吃过。

师:如果你妈妈买回的苹果只有一个,而你又要把苹果分给你的爸爸和你的妈妈,你会怎样分呢?

生:思考后汇报,有的平均分三等份,有的分成四等份。

师:提出分成四等份的情况,如果你爸吃了一份,吃了几分之?(四分之一),如果你妈妈也只吃了一份,剩下的由你自己吃,你应该吃了几分之几?

师:出示条件:有一个苹果,小明吃了这个苹果的2/4,爸爸吃了这个苹果的1/4,

师:看了这些条件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小明比爸爸多吃了几分之几?

生:爸爸比小明少吃了几分之几?

生:小明与爸爸一共吃了几分之几?

生:剩下几分之几还没有吃?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

然后按照学生所提的问题一一解决。让学生从这些问题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得到分数的加法规律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其教学特点是:1、重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4、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5、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7、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

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第2篇:《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一、复习回顾

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最大的书》这一课,知道了我们平时读的书,书上有字、有画、有丰富的知识,读书能更好的建设祖国。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这些词语会读了吗?指名读(4名)——齐读

师:点击“刨根问底”,谁来说说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

师:是呀,川川就是这样不停地向叔叔提出问题,我们去看看他俩都谈了些什么?

二、学生分角色读课文1-4小节的对话,了解岩石书

1、师:打开19课,我们一起来读1-4小节,谁来读川川?谁来读地质勘探队员?

再请一位小朋友来读叙述部分。其它小朋友有一个任务,边听边想,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师:读得真不错。从刚才的对话中,你们知道了什么?(岩石就是一本书。这本最大的“书”就是岩石。)

师随机板:岩石“书”。

2、认识岩石书,朗读指导。

师: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这本“岩石书”呀(

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男女声比赛读——评价

三、感知“书”的内容。

1、生分角色读课文5-8小节。

师:当川川明白岩石就是一本书后,好奇心可来了,他又向叔叔提了什么问题?下面就请两位小朋友来读读5—8小节,谁来读叔叔的话?谁来读川川话?小朋友读叙述部分。

2、师生共同研读“书”的内容。

师:你们读得真投入!读了这本书,你们知道了什么?

(1)如若生回答:我知道了这书中有雨痕、波痕,还有矿物。引出“字”

师概括:其实这些就是书中的“字”(师板书字:雨痕、波痕、“矿物)。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那你们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你们太会想象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呢?

师:(师点击课件)这三幅图你能认出哪个是雨痕,哪个是波痕,哪个是矿物吗?

师:我们看看答案吧,真棒,全找对了!看,它们多有意思啊!谁能用书上的文字来介绍一下它们呢?(两位学生介绍)

师:真能干,介绍得非常流利。

下面谁来读读书中叔叔的话呢?老师来当川川,读川川认真地问:“这上面有字吗?”生:“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

师:哦,你这个叔叔当得有板有眼的。(再请一组学生朗读,一生读川川的话,一生读叔叔的话,师评价:你看,“认真”一词读得真有味道,这真是一位充满求知欲望的小男孩!)

引:这本厚厚的书上除了有字,还有什么?

(2)生:书上有树叶、贝壳、小鱼。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就是书中的“画”。(师板:树叶、贝壳、小鱼)。

师:你们看,(出示课件)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这里的小鱼没有鳞片。这里的小鱼是死的,看不清楚。这里的小鱼是不动的,好像凹进去了。平时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平时的贝壳可不是这样的。……)

师: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什么呢?(指名回答:“化石”。)

师:你怎么知道的?对该生进行表扬

师:(出示句子),谁来读读这些化石呢?

生:读“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师:是呀,当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化石心情是怎样的?很激动,好,请你也带着这份激动读读发现的化石……

(3)拓展

师:孩子们,其实像这样的图画,岩石书里还有许多,想不想看?

师:(师点击课件,出示各种化石),你们认识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吗?

师:对!这么有意思的东西,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介绍呢?(出示句式:你看,这儿有(),有(),那儿还有()哩!),小朋友先试着说一说

师:现在你就是地质勘探队员,我来作川川,向你请教,谁来和我合作。师生对话表演。

师:这上面有图画吗?

生:有,你看,这儿有乌龟,有蝴蝶,那儿还有可爱的对虾哩!

师:大大方方的,挺不错。……

师:谁如果能一边介绍一边加上动作就更好了!生边介绍边指着画面(3位)——同桌介绍师:小朋友介绍的真投入。

(4)师:川川此时真的被岩石书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可不明白这些神奇的字、画,又能说明什么呢?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此时你的脑海里似乎出现了怎样的一幅幅画面?(师配乐朗读第10节)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描述各种画面……

师:是呀,陆地变成大海,大海又变成高山,那是神奇的地壳运动,这不是一下子的事情,它要经过漫长的岁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10小节,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地壳运动要经过漫长的岁月。

生:“很久很久”,“很多很多万年”,“慢慢”。

师:谁来读读这些词,让我们感受时间的漫长呢?(2位)

师:把这些词放回课文中,一定会读得更好,谁来读读第10小节?请两位学生读。(师评价: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地壳变化的漫漫过程!)

师小结:是呀,只要研究这本厚厚的岩石书上的字、画,我们还真能探究地壳运动的漫长过程呢!

四、了解“书”的作用

师:爱提问题的川川还真不罢休呢,他又向叔叔提了什么问题?(指名读川川和叔叔的话)

师: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生:读懂这本岩石书,我们可以找到地下的宝藏。

师:还告诉我们地下藏着哪些宝藏呢?(石油、铜矿、铁矿、天然气)

师:那你知道川川长大想干什么呢?(做地质勘探员)

师:对!这真是一位有理想的小男孩。

五、整体回味课文,引向更广的“书”。

师:让我们再次来读读这篇课文,看,这篇课文的对话特别多,我请一位小朋友读川川的话,其他小朋友读叔叔的话,合作读。

师:现在你能明白刨根问底的意思了吗?(生说)

师:是呀,川川不停地提问题,不断的解决心中的疑问,这就是“刨根问底”!川川刨根问底的精神,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读懂了这本最大的书上有字、有画,读懂这本最大的书能找到地下的宝藏。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其实在我们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书”呢?你们看,(点击课件),这美丽的星空就是一本书,读懂它我们可以找到北斗七星的位置;我们居住的舟山群岛也是一本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发展历史;这朵娇艳的蓝玫瑰是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地下有铜矿;小燕子是书,低飞时就是在告诉我们要下雨了;这可爱的胖猪是书,它爱睡懒觉是因为它的大脑里有一种特殊的麻醉作用的物质,让它常处于昏睡状态。其实我赵老师也是一本书,我脸上悄悄出现的皱纹告诉你们我已不再年轻,我的穿着打扮告诉你们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孩子们,茫茫宇宙,万物生灵,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带上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颗善于探究的心,我相信你们肯定能发现更多的秘密。

六、做课堂作业。

1、说一说

师: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还能怎么说?(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做一做

教后反思:

四月底由我执教了二年级语文组的展示课《最大的“书”》,经历了备课、试教、课后反馈,我觉得这次的教学活动让我感触较深,特别是老师们中肯的评价和好的教学建议让我收获很大。

1、以“刨根问底”展开有序教学。

在这一课时中我把教学目标定位成: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2、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抓住“刨根问底”展开教学,全文始终围绕“川川是怎样刨根问底的?”这个主问题展开教学,第一大块川川刨根问底中了解岩石就是一本书;第二大块川川刨根问底中知道岩石书上有字有画,岩石书能说明地壳运动的漫长过程;第三大块川川继续刨根问底,了解“书”的作用,在回味整课对话中,让学生再次感受“刨根问底”的意思。每一大块的内容都是以对话展开,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采用分角色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一生与全班学生对读来感受这一课对话的特点,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2、让课堂教学始终充满语文味。这是一篇带有科普味道的课文,怎样让这样的课文充满语文味?在这堂课里我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其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是其方法之一,而让学生探究岩石“书”的内容时,我采用了想象和拓展说话,比如让学生想象雨痕、波痕的样子,通过一番想象,学生区分“雨痕、波痕、矿物”就水到渠成,然后运用书上的语言介绍这些“字”,让教学始终围绕语言文字展开教学,又如让学生欣赏岩石“书”上还有哪些画,在孩子们的好奇的猜测中,进而让学生围绕这些图片进行拓展说话“你看,这儿有(),有(),还有()哩!然后我还跟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对话练习进行到底!整堂课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

3、唯材“适”用,让课堂更加充实。在这堂课里,我选择了适合课文内容的相关资料进行拓展,有对岩石“书”中还有哪些画进行拓展,有对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书进行拓展,特别是对大自然中的书进行拓展,我选择了“美丽的星空、我们居住的舟山群岛、燕子低飞、小猪爱睡懒觉、老师”等图片,从不同层次进行拓展,在欣赏中学生充满了惊讶,轻轻地低呼着“这也是书呀?”在我的徐徐地叙述中,孩子们的视野更开阔,他们明白了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书,都需要孩子们细细去读,从而激发他们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这堂课里,我们班的学生学得比较投入,对课文比较感兴趣,我看到了学生在不断地进步,这是我比较欣慰的地方。尽管整堂课也是落实了重难点,但是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机智还有待于提高,比如说在教学“岩石书能说明什么”这一块内容时,我觉得自己在处理时缺乏机智,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到整个地壳运动的过程,但是学生没有说出我预期的答案,还一个劲儿在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对于学生随机生成的问题没有及时的引导,错过了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机会,老师们给我提出建议:让学生阅读文本后借助简笔画演示地壳运动的整个过程,这样能突破教学难点。我觉得这点子非常好,唉,怪就怪自己对学生这头把握不够多,缺乏相应的针对措施,我想这就是我对文本的研读还不够,课堂的机智还不够,这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

第3篇:《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教科书”的“珍贵”为线索,记叙了1947年,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同学们渴望得到教科书,在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教科书,张指导员在取书的路上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精神,在他们对后代的殷切期望中我们会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二、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远离战争,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因此学习时,一定要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或者,组织学生看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借此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课文真挚感人,这样的故事也很能吸引学生,学生有阅读的愿望。教学要在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读能力,课后应引导学生去读更多的文章,去了解更多的战争中的感人故事,去了解战争中坚持学习的困难,进而从内心深处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教学设想与目标

教学时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要以“情”贯穿始终,初读课文时,可设置情境,通过播放战争场面的课件、教师动情的背景介绍,激起学生的情感

。再读课文时,则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心情,通过重点句子的研读,与人物的情感发生共鸣。为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导学生排演课本剧、编儿歌、办小报,调动学生自身体验来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困难,体会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3、认识省略号及其用法。

四、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CAI课件。

学生:搜集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六、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珍贵的教科书》这一课。

师:什么是“教科书”?

生:就是课本。

师:“珍贵的教科书”和“教科书”意思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教科书”前加了“珍贵的”三个字,说明这教科书是很贵重的。

生:说明这教科书是很宝贵的。

生:说明这教科书是很有价值的。

师:课文里讲到的教科书为什么如此珍贵呢?

(二)创设情境,初读课文

1、简介背景,

[课件播放:战争场面]

师:让我们来到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在1935年,那时候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党中央和毛主席到了陕北,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革命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军民奋勇战斗。1945年,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战争胜利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可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一心想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血腥统治中国,发动了全国内战,妄想消灭共产党。1947年,反动派调动了20多万人的军队进攻延安。为了有力地打击敌人,党中央和解放军暂时撤离延安,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NextPage]2、自由朗读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这个感人的故事。文章哪些地方特别让你感动?在这些语句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文,圈点勾画。

(三)合作探究,再读课文

1、学习小组同学分角色再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能体现教科书的珍贵?

2、汇报交流:哪些地方能体现教科书的珍贵,读出来,读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看法。

(1)生:这是在艰苦条件下得到的书,所以珍贵。

师:从哪里看出来?再读一读,读出渴望之情。(生带着渴望之情再读第二自然段)

(2)生:书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党中央节省文件用纸而印制的。

师:党中央的文件是用来指导革命的,这书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多么珍贵啊,再读一读。(生慷慨激昂地朗读第4自然段)

(3)生:(读第10自然段)这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珍贵。

师:这一段非常感动人,我们一起读读。(师指导读“快卧倒”)后面是一个省略号,说明喊了几次?

生:很多次

师:但文章中没能写出来,就用了省略号。

师:这本书连一页也没缺少,叫什么?

生:完整无缺!

(4)师引读: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地喊叫:“指导员,指导员……”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激动地说——

生接读:指导员,书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

师: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

生接读: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师:这是指导员流尽最后一滴血,用尽全身力量留给大家的一句话,我们再来读读。

生齐读: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师:将来干什么?没说呀,指导员这时候——

生:牺牲了。

师:话还没说完,他要说什么,你们知道吗?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打败敌人,为我报仇,为国争光。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出力,就只能*你们了。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师:让我们把指导员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酝酿好感情,再来读一读课文。(生满怀深情地朗读全文)

(四)表达感受,深化情感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发现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已被张指导员的精神深深地感动,那么我们怎样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来呢?

生:我们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生:可以编课本剧表演。【冰心儿童散文】

生:可以画出这感人的情景。

生:可以编成诗歌。

生:可以利用搜集的资料办一期以“战争中的延安小学”为主题的小报,

师:这些方法都不错。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准备准备吧。

[NextPage]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准备,师巡视并帮助、辅导。

生汇报交流。

(五)拓展延伸

课后作业:一起推荐一起阅读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作品,如:《红岩》、《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保卫延安》、《小兵张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别忘记一起交流感受。

七教后反思

备课时很担心,怕学生无法真正领会革命先辈那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学时,和学生一起读、一起演、一起感动,自己也像置身炮火连天的小山村,脑海中是活生生的张指导员,不用再刻意地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切都水到渠成,让我深深地感到用真情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情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课始巧画“?”

课始,通过“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直入中心,为学生体验情感奠定了基础。

二、课中逐层画“!”

以课件强烈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心灵,使学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抓住重点,反复诵读,在想象中、联系生活经验的感悟中,将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立体的形象,使文章的内涵与学生的感悟融为一体,鼓励学生用个性化方式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演课本剧、编儿歌、画画、办报等实践活动将理解与运用巧妙整合。

三、课尾画个“……”

本单元主题是“读书”,学习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思考空间。本课的学习激起的是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推荐阅读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作品,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

八案例点评

1、朗读中想象

硝烟弥漫的战争是我们的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如何把这样的生活用朗读展示出来呢?这就需凭借想象来实现,于是,教者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忘情地读,带上表情、加上动作读,边读边想边品味,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达到了“情动而辞发”的效果。

2、积淀中创造

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造。在积淀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引发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鼓励学生放飞思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创意地表达。学习的方式是多元的、鲜活的,也是我们所期望的。

3、自主与合作

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充分的读书时间、充分的讨论时间、充分的活动时间。学生读懂的,不讲;小组讨论能解决的,不讲;解决不了的,教师精要地讲。想起叶圣陶先生说的:“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在这样的场合里,教师如一个讨论会的主席……”

4、课内到课外

教师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课前立足课本,放眼课外,让学生广泛涉猎相关资料,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促进对课文的理解;课后没有用“哈达式”的长长的习题卷将学生的激情消磨殆尽,而是指导学生扩展阅读相关名著名篇,使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世界,沟通了课内与课外,拓展了学习的领域。

第4篇:《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及反思

《从现在开始》一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文章借森林里竞选“万兽之王”一事,告诉人们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尊重别人,与人和睦相处,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和谐社会当以人为本,《从现在开始》一文把现代人社会生活以人为本的准则渗透到了小学生的学习中。为实现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及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笔者设计自己为白鸽记者采访这次“万兽之王”竞选大会的实况,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贯穿于一体,力求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成统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朗读中感悟,从亲身体验中感受,从竞选中提升自己,体现了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致力于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以生为本,顺学而导,以学定教”,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教学目标

1.识字: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学会欣赏汉字,在写字中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2.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生活情趣和道理;结合重点词句朗读感悟,初步培养语感。

3.明理: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尊重别人,与人和睦相处,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对童话中的“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趣

我是记者白鸽姐姐,刚刚从网上获释一则可靠的消息:森林里今天要进行竞选“万兽之王”的大会,小朋友们想不想去领略一下竞选的热闹与激动,亲身体验一下竞选的滋味(

二、字词乐园,轻松过关

1.课件展示:森林“万兽之王”竞选大会,彩旗飘扬,《运动员进行曲》音乐声从耳际响起。大会门口海报:森林“万兽之王”大会隆重开幕,敬请动物门购票入场。动物们必须认读以下生字、生词,读对者获门票一张。

2.出示生字生词卡片,用“开火车”形式认读,读对者赠送卡片(即门票)。

1)带拼音认读生字;2)去拼音认读生字;3)在句子中认读生字;4)认读生词

三、朗读感悟,活现赛事

门票已经有了,我们赶紧入场吧!大赛的实况是怎样的,你们可要擦亮双眼仔细观察,用耳朵认真倾听,用心细细体会。听主持人在说些什么?

1.听课文录音思考:

1)原来是谁担任万兽之王?你是怎么知道的?

2)有哪些动物参加了竞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汇报交流。

1)原来是狮子担任万兽之王,从第一自然段中知道的。(师板贴:狮子)

2)我们来见识一下狮子大王的威风,大家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3)狮子大王下达了什么命令?

(屏幕显示文字):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

4)用生活中打扫卫生的例子理解“轮流”的意思。

5)指导朗读。

a指名读;b学生评议;c白鸽姐姐采访一下:你为什么这样读?

d读活动物,读出狮王的威风与帝者的风范。e齐读,读出狮大王的威风。

3.有哪些动物参加了竞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回答,老师板贴:猫头鹰袋鼠小猴子

1)第一个上任的是哪位大王?从哪段文字看出来的?齐读这一段。

2)白鸽姐姐带大家见见这位神气的大王。(课件展示:猫头鹰上任动态画面)

3)他当上万兽之王后是怎样发布命令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猫头鹰大王的神气的?

4)指导朗读猫头鹰下达的命令。

a生试读;b师范读;c谁能超过白鸽姐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d生赛读;学生评议,这样读有什么好处?e加上动作、表情演读。

5)听到这道命令,森林里的臣民同意吗?跟你的同伴们说说你的看法。

6)刚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心里话就是书上写的哪个词?(议论纷纷)把你们议论的话告诉大家吧!

7)你们就这样熬了一个星期的夜,眼圈红了,走路都想睡觉了,你们会对猫头鹰大王说些什么呢?我来采访一下几只小动物。

小青蛙:我受不了,我的眼睛在夜里看不到害虫,我都快饿死了;

大象:要我的命了,没法过日子了,你害苦我们了,你下台吧,猫头鹰大王。

小白兔:你怎能把自己的生活方式硬加到所有动物身上呢?你太过份了,我们不要你当大王!

过渡语:这真是叫苦连天呀!一个星期总算熬过去了,第二个大王走马上任了,他是谁呢?读读第三段就明白了。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一部分,袋鼠大王又是怎样下令的?

2)指导朗读袋鼠大王说的话。

a个别读b学生自评c你们朗读时注意了哪个词?d齐读,读出袋鼠的激动。

3)森林里的臣民们怎样走路了?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袋鼠大王一声令下全体动物跳着走路的画面)你们也来学学这样走路。

4)我来采访一下,你们现在有什么感受?

小熊:累死我了!小鹿:难受极了!小马:我……我喘不过气来了!

5)让袋鼠做你们的大王,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过渡语:狮子大王可了解你们啦!他也不愿意看到你们吃苦受累,所以第三任“万兽之王”就要闪亮登场了!

1)老师引读:大家经过两周的折腾,真是害怕下一任大王又会像前面两个大王一样只顾自己过得舒适,不为大家着想啊!猴大王上任了,大家担心:

生读大家担心的句子。用什么语气读?再读,是真的担心极了!

2)小猴子让大家担心了吗?为什么?

3)指导朗读猴子大王说的那句话。

a想当猴大王读一读;b个别读c师评议d你能说说要用怎样的语气读猴大王的话?e齐读,读出猴子的和气、干脆、机灵。

4)大家听了这句话都怎么样了?你们能做一做欢呼的场面吗?

过渡语:白鸽姐姐把这欢呼的场面拍摄下来作为我采访的素材,以后发给你们。这欢呼声中新大王产生了吗?

1)默读第五自然段,再看看第一自然段,静静地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问问身边的同学。

2)生质疑:课文开头狮子大王说让动物轮流当大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为什么又说不用再轮下去了呢?

3)释疑:学生试答,师从猴子的话和大家的欢呼进行点拨。

4)狮子大王是怎样宣布的呢?(笑眯眯郑重)

5)大家一齐来学着狮子大王笑眯眯的郑重地宣布。

四、拓展思维,明理导行

1.猴子大王走马上任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祝贺、建议、夸奖的话都可以说,说句知心的话。)

2.你还想对哪只动物说什么?(建议、安慰、批评的话也可以说,试着大胆地说出真心话。)

3.从现在开始,让你当一星期“万兽之王”,你会怎样下达命令?

4.从现在开始,让你当班上的班长,你会怎样管理班级?

五、实践活动,竞选提升

白鸽信箱:你有新消息“万兽之王”猴子大王发布第一道大王令:本大王日理万机,一个人掌管整个森林,有时应接不暇。想通过竞选,选几名真才实学的动物当我的得力助手,做我的副首领和各级地方首领,请动物们积极参与。题目分为面试和笔试。

面试题(口答)照样子说一说:

神气极了荡来荡去立刻喊起来

可怕极了跑来跑去立刻欢呼起来

————极了——来——去立刻—————

————————————————————

笔试题:学会欣赏,在学写汉字中体会汉字的形体美,注意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1)具体指导“之”字的写法:点不宜太小,捺要写平。

2)比较“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不宜过上,不宜过下,不偏左,不偏右,要占在正中间。

3)师范写。

4)学生描红一个,写两个。教师巡视并强调写字姿势。(一拳、一手、一寸的要求)

5)检查,评议,展示欣赏,表扬。

六、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1.小小演员:把故事编成课本剧,在班上演一演;

2.故事大王:把故事讲给亲人朋友听一听;

3.小小书法家:把生字写正确美观参加班级书法大赛;

4.小小记者:帮帮白鸽姐姐把大会实况写一写;

5.小小演讲家:从现在开始,你有什么美好愿望,怎样实现这个愿望,说一说。

结束语:

猴子大王高兴极了,他又下了一道命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成为了我的副首领和各级地方首领,分管一方动物。不过千万别忘了本大王的指示:让动物们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学会尊重他人,与人和睦相处。

教学反思:

1.凸显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笔者设计本课时,注重从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把课堂教学思想定位在“以生为本,顺学而导,以学定教”。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亲身体会。如白鸽姐姐的几次采访内容都让学生说出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的理解等。强调学生主动性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作业设计具有选择性,为的就是在学习文本、明理导行的价值观引导上和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紧密相连。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充满儿童情趣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合作、快乐的探究,获取新知,明白事理。如教师始终和学生一道与文本、作者进行平等的对话,白鸽姐姐也是动物中的一员。她的采访贯穿于全过程。

2.重视朗读形式多样化,强调在朗读中感悟

课堂上,“读”占鳌头,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朗读:个别读,齐读,自由读,引读,表演读,默读等,充分顾及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多样性,独特性。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学习资源,让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自行发现,自发建构起来。读完之后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这样读有什么好处?说出朗读后的个性化感悟、体验和感受。以朗读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为辅助,引导学生联系教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读活动物,以声传情,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人物个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狮子大王的王者风范,猫头鹰大王的神气,袋鼠大王的激动,小猴大王的和气、干脆、机灵等等。

3.强调识字、写字的训练,在正确美观的书写中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课标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要“多认少写,识、写分开”。本课设计让本课生字、生词多次重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于重现中识字。书写指导做到有观察,有比较,有范写,意在举一反三。因时间关系只教了独体字的写法,其他结构的字如有时间一个举一例,就更能体现书写指导的作用。

第5篇:《忆读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冰心老人的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内容简单扼要,又明白浅显。初一上学期就接触这样的文章可以说是很好的,因这可以借此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阅读课外书籍。学习本文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各部书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分析:

学生刚上初中,一下子面对那么多的学科,对于初中的学习生活可能还不大能够适应,引导他们如何学习那是很重要的。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学习和阅读的经验,可引导他们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学习和阅读。此文较简单,适合学生自己阅读。引导学生联系平时读书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后面推荐的名著,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还可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有关“读书”和有关“书”的格言。

设计理念: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提到: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出“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在阶段目标中又提出了“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

2、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书籍”和“书”的名言拿出来交流。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冰心的一首小诗引入: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本诗通过比喻揭示:成功来自艰辛的奋斗的道理。(激励青年努力学习,艰苦奋斗。)

二、课前准备:

摘录有关“读书”或“书”的名言。

将它们拿出来交流。分小组,各小组先检查一下准备情况,然后讨论所摘录的是否符合“读书”“书”的范围。然后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来。

教师小结:其实这些名言正如冰心老人告诉我们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作业:

1、冰心奶奶读书的体会是什么?(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哪些内容可以说明“读书好”?

3、抄写本文的字词及整理出五条有关“读书”和“书”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分析新课:(本环节由学生讨论整理)

1、本文的主要内容。(结尾一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读书有哪些好处呢?试着概括一下。

“读书好”这是全文的重点。

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②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帮助。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3、“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读好书”在冰心看来又应是如何的?

三、就课文中出现的名著来让同学们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内容。

如有关于《水浒传》中的人物名称及其绰号。

有关《红楼梦》中人物命运。

有关《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分类。等等。

四、让同学发问。

作业:

片段作文训练: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读一本好书如同与高尚的人交谈,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仔细品读,你或许会有独特的读书体验,或许会产生一些感想,把你的感想或体验写下来,与人共享。

要求1、题材不限,题目自拟。2、字数200字左右。

教学反思

本文内容浅显易懂,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课文中的一些书籍学生平时较少接触,了解的东西少,所以在第二节课时就比较难上。我就将该部分的内容转为请同学讲讲自己看过的,记忆深刻的书或一篇文章。这样一变学生的热情就来了,一改刚才死气沉沉的状态纷纷举手发言,有的甚至自己站起来抢着向同学叙述自己所看到的精彩的内容。有描述樱桃小丸子的任性,有的则描述蜡笔小新的调皮淘气,有的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景色,有的则描述自己家里的可爱的小猫小狗……我看了这样的情形不禁暗暗高兴,不按已定的教案来上课那也是很好的,最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我在另一个方面上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并能够将自己所读到的文章说出来与大家共享。这就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课标》中“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个目标。但课后还要多引导学生去阅读,特别是阅读一些名著,加深他们的文学修养。像中国的四大名著,文言文较多,学生看起来较难懂,可以先引导他们去读读简单的儿童版,然后再引导他们读读原著,这就可以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

片段作文训练是为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做好准备的,有的同学就做得很好,能够及时的完成,而有的同学却没有完成。从中可以看出有完成的同学是有所思考的去读书,读过之后才有所得;没有完成的同学可能是没有去看什么书或者是看了却没有思考结果是写不出来。看来,不仅要引导同学去阅读,更要教他们如何阅读,读后应做什么。

不足之处:在课堂的导入方面相对来说较难,如第一课时的导入可以换成俗语或谜语来导入如: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请打一物)谜底为书。而第二课时则可以用同学们没积累到的有关书的名言来导入。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优秀征文...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三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
  •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征文十五篇
  •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小学生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