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案例 >

暴富故事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04    阅读:

篇一 暴富故事
暴富传奇:那些一夜暴富的故事

   调查机构Wealth-X和瑞士银行11月19日联合发布的《世界亿万富豪人口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全球共有2170位亿万富豪,达到有记录以来最高,财富总净值为6.5万亿美元。全球亿万富豪财富总净值从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3.1万亿美元升至今年的6.5万亿美元,人数较2009年增长了60%。具体来看,美国以515位亿万富豪位居榜首。中国以157位亿万富豪位列全球第二。这些中国富豪平均年龄53岁,比全球平均水平年轻9岁。中国因此成为全球亿万富豪平均年龄最轻的经济体。

   条条大路通罗马,成为亿万富翁有各种各样的途径。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盘点一下那些一夜暴富的传奇!

   中国亿万富豪六成白手起家

   中国亿万富豪白手起家比例全球最高,主要原因是因为改革开放政策提出后,才允许私有制的产生。而亿万富豪也随运而生。尽管高达60%的白手起家率,富二代却在中国风评较差。另一方面,中国亿万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房地产,这也是大家对其诟病的一个理由。

   公司上市后持股人暴富

   成为一名百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需要多长时间?中国最大搜索引擎百度给出的时间是3小时。2005年8月5日,李彦宏一手创建的百度搜索终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百度公司一夜之间出现了7个亿万富翁、51个千万富翁、240多个百万富翁……他们中多数在6年前还是学生。

   而这样的一幕幕,差不多每个月都会上演。如果说好莱坞盛产的是明星,纳斯达克无疑是富翁的摇篮。上市的暴富神话也吸引着无数企业登录资本市场,融资的动作不断。

   温州炒家抱团炒房、炒股、炒金

   “温州炒房团”曾是楼市的一个风向标。前几年,“温州炒房团”所到之处,劲吹楼市涨价风。媒体曾对温州炒团大起底,让人们见识了温州人利用资本炒作经济,从席卷各地楼市的“炒房团”,到征战山西、新疆的“炒煤团”、“炒棉团”,再到出击股市的“炒股团”。

   他们下一步炒什么?可能是收藏品,可能是木材,可能是防治禽流感的药物,温州人的可能性似乎永远不在人们的想像范围之内。市场如布,总有资本渗透的缝隙。温州资本仿佛总能从一个地带向另一个地带蠕动爬行,直至破茧成蝶,得到重生。

   在全国排山倒海的民间资本阵营中,温州资本始终表现出了先知先觉的过人之处,也正是如此,注定了其一定以拓荒者的姿态出现在中国经济舞台上。

   手机游戏制作者暴富

   一间几十平米的出租房,几个20岁出头的IT宅男、几台配置稍高的电脑、五六个月的时间,一款新的手机游戏就诞生了。这样一款游戏可能带来上千万元的财富(

   《我叫MT》、《百万亚瑟王》、《时空猎人》、《保卫萝卜》等这些当前最热门的手游,给研发者带来巨大收益。据统计,今年第二季度,国内手机游戏用户数已经达到了1.7亿,这个IT富矿引来了无数“掘金者”。

   目前,全国手游研发团队已超万家,每个月通过各种渠道上线推出的游戏超过100款。据易观智库的统计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达到50.13亿元的规模,增长率达到66.1%,创历史新高。因此,分析人士将2013年称为“中国手游元年”。

   意外降临的财富

   美农民发现7000万年前恐龙化石一夜暴富

   在美国蒙大拿州地狱溪的一个农场,一名农民发现两头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骨骼化石:暴龙化石和三角龙化石。这些恐龙化石将进行拍卖,发现者也将因此在一夜间变成百万富翁。暴龙化石和三角龙化石于2013年 11月19日在纽约邦瀚斯拍卖行拍卖。

   此次发现的暴龙身长11.6米,在距离暴龙化石几公里的地方,这名农民发现了身长7.9米的三角龙化石。两头恐龙的化石总重量超过90万公斤。专家们表示这是一项令人不可思议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价值不可估量。

   暴龙化石占到整个骨架的40%左右,被誉为世界上20大最重要的恐龙化石之一。科学家利用其它暴龙化石与这一次发现的化石拼装在一起,拼出完成的暴龙骨架。三角龙的头部长有两个大角,鼻子位置长有一个小角,故名三角龙。此次发现的三角龙化石占到整个骨架的70%左右。

   暴龙和三角龙化石是在蒙大拿州地狱溪一个面积20平方英里(约合52平方公里)的农场发现的。在此之前,很多恐龙化石猎人都在这里搜寻化石,但未能发现这些化石。此次发现的化石将进行拍卖,发现者也将因此在一夜间变成百万富翁。

篇二 暴富故事
暴富传奇创业故事“疑点”揭秘

  如今,大量的小生意暴富故事充斥在各种媒体上,快速的暴富吸引了众多创业者的眼球,成为很多人选项的依据和模仿的对象。但事实上,很多创业故事本身就存在疑点,最常见的就是虚假、夸大,还有的对隐形门槛避而不谈,实际上一般人很难模仿。

  (注:不排除有些暴富故事是真实的,但由于内容的疏漏或者当前市场的变化,导致疑点的存在。故此,故事中隐去姓名、公司名。)

  烤猪蹄店:离谱的销量,违规的加盟

  【暴富故事】

  据报道,2014年3月,某地一对夫妻开了家烤猪蹄店。生意简直像火箭发射一样迅速蹿红,刚开业,店外就出现了排队等候购买的人群。一只猪蹄10元钱,从10:30营业到24时,每天卖出1500多只猪蹄。节假日,销量则超过2000只。

  生意不错,两人忙不过来,便招了十几位店员。除掉材料成本、店面租金、人员工资等,一个月下来纯利润超过10万元。

  成功后,夫妻俩又做起加盟生意来,才两周时间已有近十家店加盟。

  【疑点揭示】

  离谱的销量

  一天卖出1500多只猪蹄,这个销量单独看可能不觉得什么,但如果跟同行对比,就值得怀疑了。

  成都某烤猪蹄店是当地最火的一家,开业两年多。而且成都是公认的国内餐饮发达地区,“馋虫”多,特色小吃历来火爆。该店的烤猪蹄工艺与合肥那家大同小异,价格相同,经营规模也基本一致,但他们每周才卖约1500个猪蹄。合肥店并没有特殊的促销活动,消费环境也没什么突出的地方,两家店的差距怎么可能这么大呢?

  违规的加盟

  《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规定,特许经营者必须在中国境内拥有至少两家经营一年以上的直营店才能进行加盟推广。而本故事中,他们只有一家店,并且经营不足一年就进行加盟推广,明显违规。

  毁损的加盟商

  据记者调查,有人在网上投诉合肥这家店,他说:“表面上很火爆,其实排队都是花钱请的。他们根本不是靠开店赚钱,而是骗高额的加盟费。其实他们的店是在亏本操作,就是为了给加盟商造成一个错觉。他们根本就没有注册公司资质,就是只有店面。我身边有两个朋友受骗了,交了好几万的加盟费,回来一个也没做起来,技术也没学到,回来之后就没人管他们死活了。”

  母婴店:钱来得太容易,咋赚的钱不清

  【暴富故事】

  据报道,山东一个“80后”小伙子,3年前只是个司机,月薪2000元,家境并不好。可到今年5月份,他已拥有了四家孕婴店,第五家店也要开业了,总营业额在2000万元以上,开孕婴店总资产超过千万元。

  他是怎么暴富的呢?

  涉足孕婴行业,是因为妻子的怀孕,他经常跟做孕婴生意的人打交道,一起聊天学习。入行开店的时候,已经对孕婴产品什么是高端、新品都弄得一清二楚,而且大体知道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他的第一家店100多平方米,开在三线小城市,投入20万元左右。资金来源,自己攒了3万元左右,家里给凑了3万元,又向亲戚朋友借来2万元,剩余的12万元,全部靠贷款。

  店开了,他没有辞掉他的工作,而是找了个店员帮他看店,他在业余时间经营这个店。经营了8个月,稍有盈利。于是就辞掉了司机的工作。

  随后,他作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不理解的举动——开第二家店。第二家店400多平方米,总投资四五十万元,这些钱绝大多数是借来的。他说这是为了扩大规模。如他的预计,他已经开业的四家店都在盈利,他的品牌也越做越大,回头客也越来越多。现在不但还清所有的贷款,还有了很多积蓄。

  回首自己的创业之路,他说,开孕婴店成功的秘诀并不在于钱的问题,而是在于要看得准,看准后就全力干,想挣钱就一定要扩大规模,做成品牌。

  【疑点揭示】

  钱来得太容易

  三年开了四家店,每家投资都有几十万元,绝大部分都是贷款。一个当司机的“穷小子”哪来的这么强的融资能力。现在国家虽然鼓励发展小额贷款,但看看现实情况,小微企业融资难依旧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因此,不得不让人怀疑,文章的目的其实是让你觉得开店成功率极高,“赶快来加盟吧”。

  咋赚的钱不清

  母婴用品店虽然属于市场前景较好的行业,但竞争已经越来越大,要想成功也需要较强的经营能力。而本故事中,根本看不出任何的高明经营手段。似乎只要开店摆上产品就不愁卖。这怎么可能呢?因为要想短时间开四家店,并迅速成功,进货渠道是重中之重。他只是简单地跟几个同行聊聊就能获得吗?显然不现实。其中隐含的意思基本就是:“来加盟吧,我的货源有保证,保你赚钱!”

篇三 暴富故事
9个经典趣味经济学小故事

9个经典趣味经济学小故事

9个经典趣味经济学小故事

1.【销售定位】

男生对女生说:我是最棒的,我保证让你幸福,跟我好吧。——这是推销。男生对女生说:我老爹有3处房子,跟我好,以后都是你的。——这是促销。男生根本不对女生表白,但女生被男生的气质和风度所迷倒。——这是营销。女生不认识男生,但她的所有朋友都对那个男生夸赞不已。——这是品牌。

2.【复利经济学】

给你两个选择,1.今天一次性给你10亿元;2.今天给你1元,接下来连续30天每天都给你前一天2倍的钱。你选哪个?很多人选了1,可是我告诉你,选2的结果是21.47亿。这题目告诉我们,不要期望一夜暴富,起点哪怕低到仅有“1元钱”,但只要你每天努力多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就能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暴富故事】

3.【第二杯经济学】

对于肯德基而言,一杯饮料的成本包括了店租、水电、人工和原材料,你在买第一杯的时候已经把所有这些费用都分担了,后面半价的第二杯只需要原材料的成本,即为边际成本,而这个很低。所以也许第二杯肯德基从你身上赚的钱更多。同样,也可以解释麦当劳的这一现象!

4.【奢侈品定义】

经济学老师一日讲到奢侈品,为了便于理解,说道:“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奢侈品么,假设你跟你的女朋友逛街,你女朋友盯着一个东西超过30秒,你付钱买了下来,那么这个东西就是奢侈品。”同学们都会心一笑。还没完,“继续逛,你的女朋友又盯着一个东西超过30秒,同学们,那你的女朋友就是奢侈品啊!”

5.【E时代的经济学】

你决定上网聊天,这叫创业;上来一看,MM真多,这叫市场潜力;但GG也不少,这叫竞争激烈;于是你决定吸引MM眼球;这叫定位;你说你又帅又有钱,这叫炒作;你问:“谁想和我聊天”,这叫广告;你又问:“有美女吗?”,这叫市场调查;有20个人同时答:“我是美女”,这叫泡沫经济。

6.【利息】

银行家的儿子问爸爸:“爸爸,银行里的钱都是客户和储户的。那你是怎样赚来房子、奔驰车和游艇的呢?”银行家:“儿子,冰箱里有一块肥肉,你把它拿来。”儿子拿来了。“再放回去吧。”儿子问:“什么意思?”银行家说:“你看你的手指上是不是有油啊?”

7.【经济学家眼中的爱情】

在经济学家眼中,爱情是一种具有互补效用的非耐用消费品,是实现人们幸福感的众多消费品之一。所谓互补效用,是说某一产品单独存在,价值不会太高。当另一产品出现时,彼此的价值会同时提升。以笔为例,如果只有笔而没有纸,没有人会用笔。有了纸后,笔和纸的价值都提升了。

8.【市场营销】

学生:老师,这份报告需要写多长才行?老师:文章就象是姑娘的裙子,短得盖不住主题,或是太长就失去吸引力,都是不可取的。——点到为止,剩下的部分自己想像吧。营销之道亦是如此,过于露骨,会影响品牌价值;过于保守,起不到营销效果。

9.【情感经济学】

如果你有6个苹果,请不要都吃掉,因为这样你只吃到一种苹果味道。若把其中5个分给别人,你将获得其他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将来你会得到更多,当别人有了其它水果时,也会和你分享。人一定要学会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放弃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

篇四 暴富故事
青城山传奇故事——普照寺暴富

似乎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故事,虽说有时带着夸张的色彩,但这些故事无不述说着一段历史。你知道关于青城山的传奇故事吗?

普照寺是坐落在青城山大观镇境内的著名佛教寺院,最早建寺的年代已无从考察,只知原寺明末毁于兵燹。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873年)都江堰贡生高履和曾在《普照寺源流记》中说:“寺历数朝,世有传人,明末火于献。”明确指出普照寺是被张献忠焚毁的。清代康熙年间开始恢复,是一座仅占地半亩的简易小庙。乾隆中期,约在1776年左右,普照寺开始扩建。道光年间,方丈鉴山在未向社会各界民众化缘的情况下,突然大兴土木,修成占地400亩,殿宇五重,与二十四诸天暗合的24个天井,与黄道貌岸然周天同数的365间堂舍的宏伟大寺院。如果没有数万银子是很难建成的。按正规渠道的说法,是因为有神相助。清同治年间(1868年)任灌县知县的钱璋在《重建普照寺并建藏经楼记并赞》的文章中说:“道光庚子,接代鉴山主方丈事,念累世之祖劬思懋建,真功德精诚所结,可格苍穹,即于是冬天示神奇,山裂石出,不劳雕琢,不烦辇运,自致良材以显名胜。灵峰于是因旧基而重新之,不加募助,添修广厦数十楹。”一下子修起几十幢房子,都是“天示神奇”,石头自己裂开,不雕刻、不搬运,自己就到工地上了,而且凭空就造成了一座大寺院,这绝对是不可能的。而民间流传的另一种说法是当时普照寺有一个叫果时的小和尚,到与普照寺相邻的雪山寺割猪草时,发现一处地方青草长得十分茂盛,而且今天割了第二天又很快长出来。此事被方丈知道了,心知有异,不事声张,暗地组织寺内和尚挖掘,却挖出一窖金银!这才有了普照寺大兴土木的资金来源。

当然,关于青城山的传奇故事是不只这一个的,在每一个动人的传奇故事里,都有一份是属于青城山的神秘。【暴富故事】

(sc-you)

篇五 暴富故事
一个草根微商暴富梦破 几个月8万亏一半

【暴富故事】

一个草根微商暴富梦破:几个月8万亏一半 作者

【暴富故事】

: 每日经济新闻-金喆 来源: 新浪科技

从面膜到美妆产品、保健品,微商从诞生到落寞也就两年时间。这两年里,暴富传说一度刷屏,不断冲击大众的神经。但是,从今年4月媒体集体炮轰朋友圈“杀熟”之后,微商风光不再。【暴富故事】

互联网的确颠覆了一些传统行业,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但在微商这个领域,一度群魔乱舞,混乱不堪。如今,经历层级动销模式,面临式微的结局,靠发展代理赚钱而根本不管产品的营销,已经被市场证明:这种游戏肯定玩不下去。不少传统微商开始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

至少在半年前,微商的造富神话还一度震惊众人。如今微商遭遇的大溃败,让不少人成为这座庞大金字塔底的“炮灰”。

近日,在微商行业摸爬滚打超过一年的小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享她曾经的“创业梦”。

“梦起”:群里晒卖货战果

小依接触微商的时间并不早,在2014年11月,那时面膜宛如一个人见人爱的吸金机器,一个月就能开豪车、买别墅的励志故事遍地开花,微商成为不少

草根向往的职业。

就这样,小依在网络上搜索了当时最出名的微商,并加入了其中一个自称为该品牌一级代理的群。群主小阳自称是面膜产品的总代理,小依入群后购买10盒面膜便可获得微信群的培训机会,购买20盒才能成为二级代理,获得公司内部群的听课资格。

每天晚上7点,小阳就会在群里语音“讲课”,主要内容是面膜产品和销售技巧,课时大约40分钟。

小依了解到,小阳从2014年6月开始卖面膜,现在是某热门品牌的总代,也就是除了厂家以外她就是NO.1,所以在拿货价上非常有优势,比厂家指导价便宜50%以上。

小阳每天晚上都会在群里晒她一天的战果,几百上千元的转账金额和朋友圈里数不完的点赞和好评,其他资深群友也会分享其卖货经历。

小依算过一笔账,她以80元/盒的价格拿货,按照90元的价格卖给身边的朋友。如果一周能卖10盒,一个月就能增加400元的额外收入,卖得多就赚得多。

小依在广东佛山一家制衣厂上班,每月到手的工资只有3000元,当时她认为这份兼职能带来不错的收入。因此在QQ群里连续听了4天课后,小依向小阳转账1760元,正式成为小阳名下的一位代理。

“梦想”:层级营销忽悠术

第一天,发自身使用分享,用悬念来吸引朋友;第二天,发好友咨询的聊天截图,侧面影响朋友;第三天,继续发自身使用分享,并统一回复可以代购;第四天,发朋友的使用感受和产品介绍,揭开悬念……

小依告诉记者,这是一名微商菜鸟的“入门课程”,怎样在朋友圈引起大家的关注。那时候微信好友数量只有100人左右,并且都是自己的朋友和同事。由于朋友圈内做微商的还不多,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人捧场,手里的面膜陆陆续续在一个星期就卖完了,赚了200元。

有了之前的经验,小依又找小阳拿了一箱面膜,里面有48盒。按照小阳的

方法,接下来小依时不时晒一些自拍和交易截图,有时半夜发心灵鸡汤。这些内容都来自小阳的内部微信群,拿到素材后经过软件加工就能制造每天财源滚滚、快递发货不断的假象。

小阳还告诉小依,这样零散卖货只是小打小闹,真正赚钱的方法是发展代理,“这样每天不干活都有钱收”。据小阳透露,她每月的出单量在万盒以上,公司定期带他们去五星级酒店培训。

“我身边很多姐妹的情况差不多,有的在珠三角的工厂打工,有的在老家带孩子,收入比较低,都希望能赚钱。他们看到我朋友圈在咖啡厅看书、喝咖啡、坐在宝马上自拍的照片后,都跑来问我。”说到这,小依有些愧疚,但她依葫芦画瓢说服这些好奇的朋友找她拿货。

为了专注于自己的微商事业,小依辞掉了制衣厂的工作,并且如小阳“指导”的那样,开始发展下级代理,她的努力有了一定的收获:3名下级代理。

“梦破”:重回制衣厂工作

尽管有了3名代理,小依并没有感受到小阳所说的“月入斗金”。

【暴富故事】

2015年2月,小阳在微信群里通知大家,她和团队成员打算重新创业,拿到了山东一家面膜品牌的总代理授权,如果群成员有意向,可以直接转成这个品牌的一级代理。

一位老成员告诉小依,实际上小阳在上家品牌属于三级代理,拿货价不占优势,大部分面膜卖出去的价格不超过100元。也就是说,小依基本就在这个品牌的“底层”挣扎。

小依一边继续在朋友圈推销没卖出去的20多盒面膜,一边开始接受小阳的新品牌培训。为了拿到一级代理权,她向小阳转账3万多元面膜款。为了进一步了解产品,她趁春节后的休息时间前往山东参加了半个月的培训。

小依说,每天的培训内容就是“骗人”,比如把产品照片包装得高大上,把自己的照片跟名车、别墅元素P到一起,用软件制作转账截图等。

“每天的(培训)内容跟微信群差不多,就是教你怎么忽悠,让大家上当。”小依说,她从山东回来后没多久,央视就曝光“毒面膜”,一下子让大家对微商高度

警惕起来,整个行业开始走下坡路。 现在,小依家中还有30

多盒没卖出去的面膜,且还有价值1万多元的货没有收到。有一天,她的上家小阳突然没像往常一样“讲课”了,之后便消失在那个群里。小依发现,除了微信和QQ,她从未与这个上家在现实中见过面,仅有的手机号也提示关机。

从事微商8个月,小依累计投入近8万元,亏损一半。她身边当年一起卖面膜的“战友”,也没有一例真正发财,只有产业链顶端的生产者和第一批推动微商的人才积累了原始财富。现在,小依又回到制衣厂上班,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但因为做微商,她已被朋友圈的不少朋友屏蔽。

电商资讯第一入口

第十届中国网上零售年会,重庆不见不散

篇六 暴富故事
三个年轻人的故事

篇七 暴富故事
一夜暴富的“赌石”人生

所谓“神仙难断寸玉”。翡翠带给赌石人的,有一夜暴富的激情,也有两手空空的迷茫。 赵林深打算不久后再去云南赌石,不仅仅赌自己现在做的硅化玉,还要赌翡翠。 赵林深第一次赌石就赌到一块有着56条虫化石的硅化玉。 这块重达500公斤的石头,表面上似乎看不出异样,然而北京市收藏家协会赏石部主任刘根旺在鉴定后表示:这块树化玉在目前国内市场上实属罕见,估计价值在600万元以上。 “十年来,我最后悔的是去云南当兵而没有在云南做翡翠。”赵林深在自己位于北京大钟寺爱家国际收藏市场内的玉器店里,这样对来人述说着。门面的玻璃橱窗上写着“本店转让”四个大字,因为赵林深急着要去云南再赌一把,而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赌石热点的市场转移 赌石古已有之,不过最早赌的是和田玉,现在说的赌石,往往说的是缅甸的赌石,主要赌矿石中有没有翡翠。 由于所赌砾石的表面一般都有一层风化皮壳的遮挡,看不到内部的情况,人们只能根据皮壳的特征和人工在局部的开口,来推断赌石内部有无上等翡翠。这就使得翡翠原料交易中,对翡翠原料品质的鉴别成为一件颇为困难的事。赌石业素来有“神仙难断寸玉”的说法,所以赌石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而且带有很多悬秘的意味。 赵林深之所以急着赶去云南,是因为每年12月15日到来年4月14日傣族泼水节期间,正好避开云南和缅甸的漫长雨季,是开矿和赌石的黄金时间。过了这段时间,云南和缅甸的矿石开采就会减少很多。 赵林深是十年前接触到赌石业的,当时他还是云南边陲的一位武警,每天都要稽查毒品,因此也经常能看见很多老板做翡翠生意,时常看着宝玉和钞票的进进出出,也多多少少明白了赌石这一在缅甸和云南边境存在多年的交易游戏。 已经有着久远历史的赌石业到底起源于何时,这个问题恐怕没人能说清楚,但可以追溯到的最远的年代可能是春秋时期的和氏璧,楚国的石匠卞和因为这块石头失去了两条腿。后和氏璧被制成秦始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到五代后唐时期又神秘失踪。卞和可谓拜石者的祖先。 而今,从缅甸到云南再到内地广东,赌石市场已越来越火爆,在财富梦想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热钱和人都云集到这个行业。 和翡翠打了16年交道的宋兴春最喜欢赌石的地方还是缅甸。他每年都要去缅甸,因为在那儿,赌石有更大的利润空间,那里的石头是直接从山上开采下来的。而且在缅甸有着和中国不一样的赌石风情。 缅甸赌石现场,往往人满为患。一个地方的市场久了也就有了自己的一套独特规矩。缅甸的规矩是必须带现金。这是一个军政国家,银行业不发达,在此赌石绝对不能赖账,也不能偷盗,不然就要剁手。此外,缅甸赌石不是明拍,而是暗标,卖主把石头放在中间,给每个人一个信封,各写各的价格,谁的价格高就卖给谁。 “那里很安静,不能凑头不能问,因为赌石就如赌命,不能有人打搅,要人家看完了才能换人看,规矩很严。”宋兴春这样描述缅甸赌石的感受。他现在已经是北京一家赌石俱乐部的负责人。 近几年,赌石市场的热点从云南转移到广东,广州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翡翠玉市,广东平洲也成为了国内最大的赌石市场。这里赌的基本都是开了口的班明料,而明拍看的就是谁袋子里的钞票鼓,因此其中所蕴涵的故事远不及中缅边境。 成王败寇的游戏规则 在赌石这个圈子里,基本只说成功的,很少有人说失败的。或许是因为成功的故事别人都知道,而失败的则无人提及。当然也不排除失败者希望有更多的人进入这个市场,所以总是努力给人一种永远乐观的期望。 宋兴春在自己16年的赌石经历中,就有过欢喜有过惨痛。 “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这是赌石业流传的行话。谁也不知道自己花高价买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只有开过后,心里的石头才能真正落地。第一刀下去也许什么都没有,第二刀下去也许满眼是绿。同样的,第一刀下去可能是绿,但第二刀下去什么也没有,最后一无所得。 有一次宋兴春和他的朋友一块去云南瑞丽。花1000美元从缅甸人手中买了块三角形的4.5公斤重的石头。从表面上看,是黑乌沙皮的一种,一般认为是可以出高绿的。但切开一看里面是白的,什么都没有。 当时他和他的朋友都很生气,认为赌垮了。行话中所谓赌垮就是赌输了,反过来说就是赌涨了。 “看到我们的表情,当时旁边有人问我卖不卖?我们当时觉得既然垮了就原价卖出算了,结果人家付了钱当着我们的面就从大头切开。我们是从小头切

开的,结果人家从大头切开一个0.8公分的口子后,马上就出高绿了。” 这可让宋兴春和他的朋友不是滋味,他们打算买回来。但对方已经低于10万不谈。好说歹说,宋兴春他们总算以8万买了回来。 “我们买回来后还是很兴奋,当场有一行家,姓马,他立马翻了5倍,40万元人民币又从他手上买走了。据说,后来人家从这块石头里加工出了一个手镯,价值180多万,而整个石头的价值,估计有800多万。”说到这,宋兴春还是觉得有点遗憾,“几百万就这样从咱们身边溜走了。” 还有一次,他们4个人花了36万元买了块7.5公斤石头,回来后和很多专家探讨,专家说不切,兴许还能卖到40来万,但宋兴春忍不住还是切开一看,结果大失所望,玉薄得像竹叶一样,什么都不能做,36万的石头一文不值。 神仙难断寸玉的疯狂 翡翠带给赌石人的,有一夜暴富的激情,也有两手空空的迷乱。 在云南腾冲街头就有这么一个疯子,他的手总是不断地切啊切啊。人们都说,赌石总是一个疯子在买,另一个疯子在卖,还有一个疯子在等待。而腾冲这个姓崔的疯子确实是因为赌石而疯掉的。 腾冲本身就是一个赌石历史很久远的地方,这个姓崔的人原来是开饭店的,赚了点钱。因为生长在腾冲,耳濡目染受到环境的影响,自己也想赌一把。不过他平生只赌了一次,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那一次,他最初是看到一个缅甸人手上有一块石头,很多专家和行家都在争那块石头,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那都是一块好石。当有人叫价600万时,他偷偷跑到那个缅甸人旁边,说我给你800多万,你不要再叫了。他把自己所有的家产,包括房子、饭店、存款等都抵押上去买下了这块石头。 一般行家是不会在切赌石的时候自己去看,因为害怕心理承受不了,不管是大赚还是大亏。而那个姓崔的回家后就在那看,看着工匠切下第一刀,没有。再切一刀,还是没有。最后全部切了也都是石头。当时他就疯了。 所以现在在腾冲街头,你还经常可以看到他不断用手做着切上切下的动作,嘴中念着切切切的声音。 赌石界都知道一个叫赵兴龙的人,这个籍贯湖南的珠宝专家和缅甸的军界政界都很熟,他现在的身份已经是湖北ST多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的兴龙实业在珠宝业内也是赫赫有名。就是这样一个有传奇色彩的人,曾经因为看石头把眼睛看瞎,后来又通过手术复明了,据说现在眼力比原来还好。他原来赌石也曾赌到一无所有,后来又翻身到7000多万。 也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多神秘的传奇,司马迁笔下的那位“赌玉大师”卞和要抱着“和氏璧”痛哭。所谓“神仙难断寸玉”,也正是因此,赵林深放弃了自己的店面,打算去云南淘自己的第二桶金。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安踏公司创业故事介绍
  • 小本创业案例精选
  • 小本创业故事大全
  • 养猪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 烟台汽车工程学院丁波:创客应自强
  • 养鹅大王的致富经
  • 商业保险在企业用工风险中高效配置的...
  • 《一个人的电商》初刻:电商创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