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方法 >

cctv7平菇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03    阅读:

篇一 cctv7平菇
冷凉地区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冷凉地区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 

  平菇是一种栽培广泛、产量较高的食用菌,有熟料、生料、半生料和发酵料等多种栽培方法。而采用发酵料的方法来栽培广温型平菇,可以在完全开放的条件下进行接种,污染率低,且简便易行。本期节目介绍如何在冷凉地区的秋、冬季节,采用发酵料的方法来栽培广温型平菇。 

  冷凉地区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

  一、栽培料的发酵 

  栽培配方  棉籽皮300公斤、木屑300公斤、玉米芯220公斤,麸皮180公斤、熟石灰2公斤、金宝贝食用菌栽培料发酵剂一公斤

  1、备料:按培养料重量的0.1%(即千分之一,如报废料重新利用,可按0.2%添加)备好金宝贝食用菌培养料发酵助剂;将粉碎或切断的主料预先浸泡或冲淋预湿,将水分调至60—70%,PH值8左右。水分太低,不利于功能微生物快速繁殖,发酵速度慢;水分太高,不但升温慢,还可能因通气不畅造成局部厌氧环境,使"腐败菌"繁殖而产生臭味。水分合适与否的判断办法:用手紧抓一把物料,见水印但不滴水即可。 

  2、混料:用新鲜米糠(注:"米糠"不是"统糠",米糠的营养性与透气性均好,陈旧米糠或统糠营养较差,均不利;无米糠的可用麦麸皮或玉米粉替代)将发酵助剂稀释(每1公斤金宝贝发酵助剂加5公斤米糠),再将稀释好的金宝贝发酵助剂,与提前预湿的麸皮、饼肥、粪肥等其他辅料混合均匀,然后再均匀混入主料中。 

  3、制堆:将培养料原料搅拌均匀,按常规堆制,堆内用直径10厘米左右的尖头棒均匀打孔通气,并加盖麻袋、草帘等透气性覆盖物,以便保温、保湿。 

  4、翻倒:当物料温度升至65℃左右,可进行第一次翻倒,3—4天再次翻倒,双孢菇料堆翻倒间隔略长。 

  5、控温:发酵初期温度可能迅速升至70-75℃以上属于正常,但应立即翻倒,不能长期保持75℃以上的高温,否则会造成培养料养分较大损耗,影响产量。后期根据不同食用菌种类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分别采取撤去覆盖物、增加打孔密度、补水、降低堆高、翻倒等措施将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6、调湿:伴随着料堆温度的急剧升高和热量的不断积聚,物料中的水分会大量蒸发散失,故翻倒的同时,还应视具体情况及时补水(补0.5%生石灰水为佳),最后一次补水与翻堆应同时完成,播种时应尽量避免"生水"的加入,

  7、栽培料约需发酵5-6天左右;双孢菇需10-15天左右。发酵腐熟好的培养料,水分65%左右,一般呈咖啡色,表面布满白色菌丝,无氨味有芳香气味,不粘手且富有弹性,稻草秸秆轻拉即断,表明发酵完成。 

  二、平菇栽培技术

  1、平菇季节选择 

  宜在秋末到早春进行栽培,以秋末(9月上旬—11月上旬)栽培为最好。在内部,每天翻堆1次,第5天翻时堆低一些,在50~60 ℃培养放线菌(放线菌起提高温度,降解培养基质的作用)。 

   2、平菇装袋接种 

  堆料温度降到35 ℃以下时装袋,多采用层播法接种。即先将袋的一端用绳扎好,从另一端口放入1 cm厚菌种于袋底,然后装培养料,装至袋长1/3处时,播一层菌种,厚约1㎝;再装培养料至袋长2/3处,接1层菌种;再装培养料至袋口,并播1层菌种,随后在料袋中央打孔,最后将袋口扎紧。 

  3、平菇发菌与出菇 

  发菌温度不可超过28℃,否则易有杂菌长出。气温高时,料袋堆放低一些,少些;气温低时堆放高些,紧些,尽量使温度靠近25℃。发菌期间应做到勤检查,及时翻堆,刺孔通气,并注意遮光通风。当菌丝浓白,透过袋看不到培养料,菌袋变硬时即可解袋出菇。 

  4、平菇出菇管理  

  出菇期间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温度控制,一般情况下,菌丝长满后应给予低于20℃的温度和尽量大的温差,有利于刺激原基的形成; 

  (2)湿度,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用喷雾器对菌袋、空间和地面喷水; 

  (3)注意通风换气; 

  (4)要有适当的散射光。 

  5、平菇后期管理 

  平菇出菇潮次分明,每潮菇采收后,要将菌袋口残留的死菇、菌柄清理干净,以防腐烂招致病虫害。然后整理菇场,停止喷水,降低菇场的湿度,以利平菇菌丝恢复生长,积累养分。当平菇出完2~3潮菇后,菌袋因缺水而变软,大部分营养物质被消耗,此时必须补充养分和水分。常采用菌袋浸泡补水、注射器补水、覆土补水补养以及抹泥墙栽培等方法进行。 

  

篇二 cctv7平菇
用沙棘种香菇 每亩产值六七万元利润三万元

  [每日农经]沙漠里种出美味香菇 20160811

  沙漠种出好香菇,全靠沙棘来帮忙。在沙漠里,为什么用沙棘可以种出香菇来?为什么香菇里开花的菇卖相更好卖价也更高?

  农户:小张,这里有沙棘,快过来。

  记者 张苑:来了。

  沙棘一直是沙漠地区用来防风固沙的秘密武器,它的枝条还可以当柴烧。

  张苑:今天我们砍这个沙棘,当然不是用来当柴火烧的,而是有一个更大的用处。现在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了吧。

  张苑:看,这个就是用沙棘做的菌棒,种出来的香菇,菇面有点发白,浅色的,周围还有一圈白色,捏上去肉肉的,特别紧实,还有弹性。

  据说在沙漠腹地能长出这么厚实、饱满的香菇,那可是难点一大堆啊。

  贾老师:一是这里气候干燥,香菇需要湿润的环境,通过补水,通过增加环境的湿度,解决了这个。再有沙生植物的单宁酸脂比一般植物的都高,我们通过碱性发酵以后,把单宁酸脂转化成单宁酸,最后克服了抑制香菇生长的成分。

  香菇历来都是被局限在少数地区用段木或原木进行栽培的,贾老师不仅用沙棘、沙柳等树木栽培出香菇,而且还让这些香菇开了花。

  单宁酸脂:您发现这些香菇有什么不一样了吧,它的表面都裂开了,有点像龟的背壳,而且感觉特别干。

  技术员:当地的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人工调节风力才形成这种花菇。

  花菇可是菌中之星,因菇面有花纹而得名。天气越冷,花菇产量越高,质量越好,肉厚、细嫩、鲜美,吃起来有爽口感,据说价格也是普通香菇的两到三倍。

  技术员:头茬和二茬菇达到80%,都是花菇,再往后第三茬第四茬也有,已经很少了,达到60%左右。

  花菇是可遇不可求的,多数的香菇,菇面还是光滑的,当菇盖展开70~80%时,菇盖的边缘仍然内卷,就要采收了。如果等菌盖90%展开才采收,那就叫开伞了,很快就会老化、枯死。

  

  单宁酸脂:采蘑菇了!别小看我身边这些大姐,她们都是采香菇的高手,从早上六七点开始,采一个上午,一个人就可以采十几筐,最快的记录是十分钟就采满这一桶,那我今天就跟大姐们比试一下好不好。

  这些大姐真是眼疾手快啊!随着手起手落,不一会工夫,鲜嫩的香菇就装满一桶。

  张苑:猜猜十分钟的时间我采了多少?虽然没有满,这也不少吧,而且我是第一次采啊。大姐们,你们怎么样?

  大姐:也就刚采一桶吧。

  大姐:也就冒个尖。

  大姐:今天没发挥好。

  大姐:我这个还凑合吧。

  张苑:大姐们太谦虚了。看来我还得再练练。

  夏天温度高,香菇生长速度快,及时采摘的香菇菇肉肥厚、香气浓,一旦错过最佳采摘期,菇肉变薄,虽不影响产量,但是卖不上好价钱。

  张苑:大家看这个是平菇,这个是香菇,很容易就能看出两者的区别,对吧,但是它们俩有很大的不一样,下面起请出一位帮手。怎么样?

  厨师:不行,这个捏不烂。

  张苑:刚才那个平菇已经被捏碎成渣了,但是这个香菇呢,虽然有些变形,但是整个菇体还是比较完整的。看里面的肉[养殖网:

  香菇的水分少,肉质厚,比较抗造,所以采摘起来不用小心呵护。不止采摘方便,分选的时候也方便不少。

  工人:我们是按A、B、C三个等级,A品菇是没开伞,菇面好,直径在3~5厘米,菇肉厚,菇腿短;B品菇菇面小,开伞的伞面大,菇腿长;C品菇是开大伞的,菇面菇腿也不好看。

  等级不同,一斤的价格要差上一元钱,一些C级品因为品相不好,一般不对外销售,而是将香菇盖切成丁,加工成香菇酱,价值提升了几倍。

  销售经理:一提到沙漠的菇,大家都很感兴趣,现在好的菇平均每斤在4.5元左右,二类的每斤在3.6~3.8元之间。

  

  张苑:香菇是种很常见的食材,今天有四位大厨用这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诱人的美味,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些搭配,我们就看一下,今天谁做的菜最好吃!大家准备好了吗?

  厨师:好。

  香菇几乎与任何食材都可以搭配,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激发,营养得到最大化,而口感也变得更加的美味。

  张苑:我最喜欢吃这个鲜香菇酿大虾,我觉得这个是最有创意的。其实我觉得不管香菇跟哪种食材搭配在一起,都不会改变菌类那种鲜香的味道,吃上去肉肉的感觉,特别厚实,特别柔软,又有点小韧性,有点像吃上去不太腻的肥肉的感觉。

  香菇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的菌类,它很容易吸味,可以吸收调料及配料中的丰富的味道。

  消费者:嚼上去更脆一点,而且更有弹性。

  消费者:吃起来肉质很滑而且香味很浓

  农民的大棚里,一个个香菇争相从发菌棒上挤出来,煞是好看。这是今年出的第二茬菇。

  农户:一年放两茬就收入六万,这一个菌棒收入六元左右,一个棚里放一万棒,成本是三万,利润是三万。

  每亩地产值六七万元,利润达到三万元,这无疑是让农民捧起了“金饭碗”。如今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库布齐沙漠周边已经有200栋香菇大棚了。

篇三 cctv7平菇
平菇熟料袋式栽培的定点出菇技术

・食用菌・

北方园艺2008(9):194

湿。特别是采用套环纸通气

平菇熟料袋式栽培的定点出菇技术

李全忠

(青海省尖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尖扎811200)

发菌的菌袋,其袋El料面往往较干燥,为使其顺利出菇。封口纸要保持湿润,必要时可将水分喷入袋口料面。为降低水分管理强度,便于套环口附近定点出菇,在气温适宜的条

中图分类号:S64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一Q009(2008)09一0194—01件下,菌墙在淋水喷湿以后,

可采用塑料膜整体覆盖保湿,

在从事食用菌技术推广中,发现有的平菇种植户虽

结合每日揭膜1次,不但可以减少喷水量,还能调节出然培养的菌袋很成功,但因出菇管理经验不足,致使菌袋在长时间通气发菌过程中,因袋口套环部位水分散失过多,迟迟不显原基,造成出菇困难。而在菌袋周身却形成了很厚的菌皮,甚至出现原基,不仅造成培养料养分的无效损耗,而且出菇后期招惹害虫,对平菇生产极为不利。原基发育受多种生长因素综合作用,通过空气、温湿度及散射光的综合调控,创造适宜的条件,使菌袋在套环口附近定点出菇,才能充分利用袋内养分,提高产菇品质和效益。

菇部位的C02浓度,刺激原基分化。

当袋口或套环内形成大量的原基后,因原基体小嫩弱,对水分反应十分敏感。原基期的水分管理仍然是以保湿为主,在菇蕾直径2CT[1以前禁止向幼蕾原基直接喷水,常见的平菇原基大批死亡,多是用水不当造成的。当菇蕾

直径2∞以上时,随菇体的快速增长,喷水量要相对增

加,并可直接向菇体喷水,每次喷水量以菇体湿润为原则。

光照调控

出菇室要给予200~1

000

【cctv7平菇】

lx的散射光照。在没有

温度调控

平菇袋在发菌满袋并移入出菇室以后,将出菇室温

测光仪的情况下,采用目测方法,即在室内能以正常速度阅读报刊为宜。为实现套环口定点出菇目的,可用与菌袋等宽的木板或黑色塑料布覆盖菌墙上层袋面,从而创造袋口相对袋内略强的光照条件,使袋口料面受散射光刺激,优先分化原基。

度控制在8~20℃范围以内,最适温度12~18℃。同时,将出菇室温差拉大到8~10℃,刺激原基分化。具体操作因季节不同而异。冬季,北方因气候严寒,要注意菇房保暖,室内少喷水,喷热水。而夏季因气候炎热,应将出菇室门窗昼夜打开,让空气形成对流,并用凉水向空间和地面多次喷洒,以降低袋温。

通风调控

菌袋在原基分化期不需通风,具有适宜二氧化碳浓

度的半封闭式管理,能促进原基的分化,还可以调节原基发生密度,用塑料布整体覆盖,既能保湿又能增加膜内二氧化碳浓度,对原基形成极为有利。一旦袋口出现原基,并且数量达到预期要求,就必须进入开放式出菇管理,以保证原基的良好发育。原基期的供氧通气管理,应缓慢进行,菇房通风口开敞程度应从小到大逐渐开放。通风口内应设风障,以避免通风时风力过强,气流过快,而造成菇蕾失水干枯。菇体快速增长时期,要保持充足的新鲜空气,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3%,即栽培人员长期在菇房操作没有异常感为限。

HuangsongdianAuriculariaauriculaIndustry

Ji—ze

湿度调控‘

原基分化需要较大的空气湿度,当80%的菌袋满袋

以后,要及时将菌袋搬入出菇室,并对菇房地面、墙壁、棚壁、棚顶和空间喷水。出菇室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只要袋口未见原基,对袋口也要喷水增

作者简介:李全忠(1964-)。男。青海民和人。农艺师,主要从事食用茵技术推广工作。E-mail:1yw_35@163.oom。收稿日期:2008一04一02

PresentSituationandForecast

on

TANGYu-qin。XU

(JfiinAgricultureScienceandTechnologyCollege。Jilin。Jilin132101.China)

Abstract:Combinedwith2005~2007years“aprogramunderwhichofficials”socialpracticeexperience,Elaborateddevel—

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t

on

theJilinProvinceJiaoheRivercityHuangsongdiantownAuriculariaauricula,andaimedproducesexisted

to

at

thequestionwhich

present

put

forwardsomerationalizationproposal,itwasforthe

to

purpose

ofin—

structingtheJilinProvinceAuriculariaauriculaindustry

continuethehealthydevelopment.

Keywords:Auriculariaauricula;Huangsongdian;Moldmushroomspawn;Mixedfungus;JiaohecityofJilinprovince

】94

万方数据 

篇四 cctv7平菇
激素在平菇栽培中的应用

篇五 cctv7平菇
《食用菌种植技术大全》-蘑购城

《食用菌种植技术大全》-蘑购城

《食用菌种植技术大全》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CCTV7农广天地正版技术光盘--食用菌系列栽培技术》(14个光盘)食用菌作为无污染的健康食品,已经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我们邀请了最专业的农业专家,帮助您解析食用菌的秘密,精心制作了19种食用菌的全套栽培技术,供您选择。

第一集 点草成金秸秆育菇

第二集 野草育菇

第三集 香菇的塑料袋装栽培技术

第四集 大棚草菇栽培技术

第五集 食用菌巴西菇栽培技术

第六集 平菇、金针菇栽培技术

第七集 平菇、金针菇栽培技术

第八集 食用菌系列

第九集 香菇高产栽培

第十集 花菇立体栽培技术

第十一集 黄背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第十二集 食用菌制种技术及设备使用

第十三集 食用菌液体制种技术

第十四集 玉米香菇立体栽培

第十五集 附土栽培二茬白灵菇生产技术

第十六集 灵芝栽培技术

第十七集 杏鲍菇栽培技术

第十八集 灵芝造型栽培

第十九集 滑子磨袋栽培技术

第二十集 阿魏菇高产栽培技术

第二十一集 乌拉尔甘草人工栽培技术

第二十二集 黑木耳的代料栽培

《食用菌栽培实用新技术》图书

绪论

第一章 食用菌基础知识

第一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二节 食用菌的生长条件

第三节 消毒与灭菌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cctv7平菇】

第四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食用菌的菌种制作 制种的基本设备 母种制作 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 菌种的保藏 香菇栽培 概述 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段木栽培技术 代料栽培技术

第四章 双孢蘑菇栽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 栽培技术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cctv7平菇】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平菇栽培 概述 平菇的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平菇增产新措施 金针菇栽培 概述 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木耳栽培 概述 木耳的生物学特性 木耳的段木栽培技术 木耳代料栽培技术 银耳栽培 概述 银耳的生物学特性 银耳栽培技术 草菇栽培 概述 草菇的生物学特性 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栽培中易出现的问题

第十章 猴头菌栽培

第一节 猴头菌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 猴头菌的代料栽培

第十一章 灵芝栽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灵芝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 灵芝栽培技术

第十二章 珍稀食用菌栽培

第一节 鸡腿菇栽培

第二节 巴西蘑菇栽培

第三节 白灵菇的栽培

第四节 茶薪菇栽培

第五节 杏鲍菇栽培

第六节 灰树花栽培

第十三章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第一节 代料及段木栽培中常见杂菌

第二节 食用菌子实体上常见病害

第三节 食用菌害虫及其防治

第十四章 食用菌贮藏与加工

第一节 鲜菇的贮藏

第二节 菇类的干制

第三节 菇类的盐渍

第四节 食用菌罐藏技术

附:常见食用菌产品的分级标准

参考文献

《图说食用菌制种关键技术》图书 食用菌菌种生物学特性,制种设施与设备,消毒与灭菌,菌种分离与培养,菌种制作,菌种保藏,菌种的杂菌控制与害虫防治等。全书为彩色印刷,除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外,还将制种的关键技术用彩****片表示,力求达到看图学技术,照图操作的目的。适合食用菌专业户,食用菌生产场及加工厂和相关人员阅读。

目录

一、 菌种生物学特性

(一) 营养生理特性

(二) 生长的环境因子

(三) 主要食用菌、药用菌菌种特征

二、 制种设备及设施

(一) 制种设备

(二) 培养设施

三、 消毒与灭菌方法【cctv7平菇】

(一) 常用消毒与灭菌药品种类及用途

(二) 消毒与灭菌方法

四、 菌种分离与培养

(一) 组织分离法

(二) 孢子分离法

五、 菌种制作

(一) 母种制作

(二) 原种制作

(三) 栽培种制作

(四) 特殊菌种制作

(五) 液体菌种制作

(六) 菌种鉴定与质量检测

六、 菌种保藏方法

(一) 继代保藏法

(二) 液体石蜡保藏法

(三) 蒸馏水保藏法

(四)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五) 麦粒菌种保藏法

(六) 木屑基质菌种保藏法

七、 菌种的杂菌控制与害虫防治

(一) 杂菌探制

(二) 害虫防治

主要参考文献:

蘑菇的中棚高效栽培法 文献:林下香菇高效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篇六 cctv7平菇
红平菇

创新助手报告

——主题分析报告

创新助手平台提供

北京万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cctv7平菇】

2014-06-25

报告目录

报告核心要素......................................................................................................... I

一、主题简介........................................................................................................ 1

二、主题相关科研产出总体分析........................................................................ 1

2.1 文献总体产出统计 ................................................................................ 1

2.2 学术关注趋势分析 ................................................................................ 2

三、主题相关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2

3.1 中文期刊论文 ........................................................................................ 2

3.1.1 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分布列表 ................................................. 2

3.1.2 中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 3

3.1.3 发文较多期刊 ............................................................................. 4

3.1.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4

3.1.5 发文较多的人物 ......................................................................... 6

3.1.6 核心期刊分布数量对比 ............................................................. 6

3.1.7最近相关中文期刊论文 ............................................................ 10

3.1.8被引较多的相关期刊论文 ........................................................ 14

3.2 学位论文 .............................................................................................. 18

3.2.1 近十年学位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18

3.2.2 学位论文增长趋势 ................................................................... 19

3.2.3 硕博学位论文数量对比 ........................................................... 20

3.2.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20

3.2.5 发文较多的人物 ....................................................................... 20

3.2.6 最近相关学位论文 ................................................................... 21

3.3 中文会议论文 ...................................................................................... 21

3.3.1 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21

3.3.2 中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 ........................................................... 22

3.3.3 中文会议论文主办单位分布 ................................................... 22

3.3.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23

3.3.5发文较多的人物 ........................................................................ 23

3.3.6最近相关中文会议论文 ............................................................ 24

3.4 外文期刊论文 ...................................................................................... 24

3.4.1 近十年外文期刊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24

3.4.2 外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 25

3.4.3 最近相关外文期刊论文 ........................................................... 25

3.5 外文会议论文....................................................................................... 25 I

篇七 cctv7平菇
平菇筒袋栽培技术

平菇筒袋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平菇筒袋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平菇生长条件、菌种制备、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出菇与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平菇;筒袋;栽培技术

平菇属于真菌科侧耳属,丛生,多呈漏斗状,贝壳状,肾状等。平菇抗菌性强、生长快、产量高,容易人工栽培成功,非常适于农村家庭种植。平菇的一生分为2个阶段,即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形成阶段。菌丝体是平菇的营养体,主要功能是分解、吸收养分水分;子实体是平菇的繁殖器官,也就是人们食用的部分。

1平菇生长条件

平菇是一种腐生菌,所需营养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碳源,是平菇的能量来源,主要来源于秸秆、木屑等。二是氮源,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原料,主要来源于麦麸、稻糠等。三是矿物质元素,它能够促进菌丝的生长发育,主要来源于石膏、硫酸镁等。平菇的原基分化需要变温刺激,根据出菇时的适宜温度分为高温品种(25 ℃)、中温品种(20 ℃)、低温品种(16 ℃)。平菇生长所需的水分来源于2个方面:一是培养基含水量(60%~65%),二是空气相对湿度,菌丝体阶段60%~70%,子实体阶段85%~90%。平菇是好氧性菌类,菌丝体阶段和子实体阶段都需要一定量的氧气。平菇菌丝体阶段不需要光,子实体阶段需一定散射光。平菇菌丝适于在偏酸性培养基中生长,最适pH值为5.5~6.2。

2菌种制备

把富含碳源、氮源、矿物质元素的原料,经人工加入适量的水和辅料,放入各种容器中经灭菌后成为适合菌丝生长的场所。一是母种(一级)的获得。母种制作要求无菌环境严格、工艺复杂,要经过反复提纯复壮进行生产实验后才能正式成为母种,才能够扩大生产。因此,农户生产时要到高校或科研单位购买。二是原种(二级)的制作。培养基的制备为玉米粒80%,木屑20%。菌种瓶洗净后培养料装至瓶肩处,表面压平压实,将瓶外壁擦试干净,用聚丙烯塑料袋封口。用手提高压锅高压灭菌。指针在0.5 Pa时排冷空气,当指针在1.2~1.5 Pa保持1 h,达到灭菌效果。将冷却后的菌种和要转接的母种及接种工具放入接种箱内,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30 min,然后接种。接种后的原种放入培养室进行菌丝培养,在20~26 ℃条件下,一般25~35 d平菇菌丝就可长满原种瓶。三是栽培种(三级)制作。筒袋栽培技术特点是熟料栽培即先灭菌后装袋。熟料栽培转化率高,可达120%~150%。培养基配方:木屑78%,稻糠20%,石膏或石灰1%,糖1%。采用常压土蒸锅蒸气灭菌,灭菌容量大、成本低。培养料拌匀后,1层料1层料均匀撒播至锅顶后当温度达到100 ℃时排1次冷空气,最后保持8~10 h达到灭菌效果。栽培种用聚丙烯塑料袋(高压)或聚乙烯塑料袋(常压)盛装。规格为宽17 cm、长50 cm。灭菌后的培养料

  • ·cctv7鹿茸(2017-06-21)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有机无土

    下一篇: 月琴绑弦方法

    最新成考报名

  • 无本赚钱最快的方法_现今无本赚钱点子
  • 在家赚钱的十种方法_在家赚钱的项目
  • 微信公众平台怎么赚钱
  • 有什么挣钱的门路
  • 有什么好的商机
  • 什么生意挣钱 什么生意赚钱
  • 怎么样赚大钱 怎么样能赚大钱
  • 挣钱小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