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鲑鱼养殖技术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4    阅读:

篇一 鲑鱼养殖技术
鲑鱼的养殖技术

  说起鲑鱼,其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有北极红点鲑、溪红点鲑、大西洋鲑、白点鲑、银鲑等。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的三文鱼刺身主要是指银鲑和大西洋鲑。这几种鲑鱼的养殖技术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主要向您介绍的是银鲑鲑鱼的养殖技术。
   
  银鲑体形与大西洋鲑相同,但体色银白,无大的斑点。原产于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等水域。由于科技的发展和驯化手段的不断完善,银鲑已经可以在淡水中实现集约化养殖。它和鳟鱼一样,同属于冷水鱼,都采用流水养殖。在饲养过程中,不断地注入新鲜水和排出旧水,以保持充足的溶氧和良好的水质,再饲以营养丰富的饲料,就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首先,我们要建设一个科学的鲑鱼养殖场。
   
  一、鲑鱼池的建设与要求
   
  (一)水源要求
   
  银鲑的栖息条件要求水质清新,水量充沛,氧气充足。所以,鱼池的建设地点,首先要选择在离水源较近,进排水方便,电源充足,交通便利,并且能有效地预防洪水的地方。 
   
  其次,养鱼用水一定要选择无污染、不混浊、符合渔业用水标准的水。这里,我们选用的是山泉水。山泉水清澈洁净、无污染、周年温度变化小,即可以作成鱼养殖,又可以用来孵化苗种。银鲑对盐度的适应能力很强,从淡水到8%的盐度水中都能正常生长。需要特别要注意的是水的溶氧量。银鲑比其它鱼要求的溶氧量要高。一般理想的水中溶氧量应该不少于8-10毫克。水温一般在10℃~16℃之间。银鲑与其它冷水鱼相比较,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其更耐低温。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想要加快鲑鱼的生长,您也可以靠提高水温来达到目的(字幕--最高水温不能超过20℃)。水的酸碱度(pH值)要求是中性或弱碱性(pH值为7.5-8)。
   
  (二)鲑鱼池的建设要求
   
  流水养殖鲑鱼可以在小水体中饲养大量的鱼,为了保持水质清新,必须使鱼池的水不断地流动和交换,及时将鱼粪便、残饵和污物排出池外,所以流水池的面积、形状、进排水系统的布置,都有特定的要求。
   
  银鲑鲑鱼的养殖,一般包括鱼苗培育池、鱼种培育池和成鱼池。池子基本上都设计为长方形,鱼池面积可以根据地势、饲养鱼的规格具体而定。一般鱼苗培育池设在室内,每个池的面积在0.7-0.8平方米,长1.8米、宽0.4米、高0.6米左右。水深控制在0.2米。在池子的进水口处要放置一个小塑料筐,这样既可以增加溶氧,也可以过滤杂质。地面上要设一个排水渠,方便把废水排走。
   
  鱼种培育池和成鱼池都设在室外。鱼种培育池面积一般在9-10平方米左右,水位控制在0.4米。成鱼池一般长40米,宽4米、水深以80厘米较为合适。池底的四周都统一设有坡度,以避免死角。成鱼池也可以在池子的末端用砖墙作出一个约0.5米宽的隔断,底下是相通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池中间的净水养鱼。另外,由于鲑鱼怕光,有条件的话,最好在池子的顶部设一个遮阳棚用来遮光。遮阳篷可以采用蓝色的硬塑料材质。
   
  总之,不管鱼池的形状、大小如何,都必须做到保证水流畅通,便于水的交换、排污的方便、无死角、易管理、易捕捞,最大限度的利用水体。
   
  (三)进、排水系统设置
   
  进水口通常设计成单口或双口。由于进水应从鱼池上部流入,所以鱼池最好设置开放式的进水口,一般要求进水口至少要高出池面80厘米左右,使水流跌入鱼池,这样有利于曝气增氧。排水口可以与进水口前后对应地设置在两个宽度的中部,且设在鱼池的最低处,并兼有排污的功能。当进水口和鱼池没有落差时可使整个侧面过水,放置拦逃网,防止鱼逃逸。通常要求全部打开排水口后,在10分钟左右能排净池水为好。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把排水和排污分开进行。可以在池子末端的一个角落或中间设一个圆形排污口,上面插一根PVC管,当需要排污时只要把PVC管拔掉即可。这样,排粪污、排池水各有渠道,更有利于净化处理和提高水质。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养殖鲑鱼的水源中含泥沙过重而导致池中污物的存积,进而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所以,在每一排池子的末端要设一个排沙池或排沙渠。目的是将水源导入排沙池中,经沉淀处理后再输入鱼池,这样就充分减少了水中泥沙的含量,使鱼类有一个较干净的水体。另外,水源进入排沙池后,遇到排沙池底部的升坡而跃起形成反向流动,能量消减致使流速降低。通常流速降到每秒40厘米以下的时候较大颗粒的沉淀即从水流中分离而支流,流速降到每秒25厘米以下的时候,小颗粒浮砂可由水体中沉淀而出,因此,排砂池应该有足够的面积以使经过该池的水流减速到所需流速。而且,在没有大量沙石流入阶段,该池还是一个很好的养鱼池,可以综合利用。
   
  (四)防逃设施
   
  用于防逃的拦鱼栅孔眼大小应视养鱼的规格大小而定,在不至于逃鱼的前提下,孔眼尽可能大些为好。小规格的拦鱼栅可以用2-3毫米的铁丝网代替,大规格鱼的拦鱼栅可用8到12毫米的钢筋焊制。所有的拦鱼栅必须安装严实,以防止鱼种从缝隙中逃逸。
   
  (五)养鱼池的排列及用水方式
   
  养殖池的建造应根据水流量、地势地形和养殖计划考虑总体布局。由于鱼种比较幼嫩、抗病力差,所以鱼种培育池应设置在靠近水源处,也就是第一级养鱼池,而第二、第三级鱼池则适宜养稍微大一点的鱼种以及成鱼。这样,流水由第一排池逐池流出,最后到末级鱼池将水排出。鱼池的排列采用串联和平行池相结合的布局,串联池以三个为宜,最多不超过四个,倘若鱼池串联过多,后部池水质污染变坏,养鱼效果就会变差。
   
  二、鱼种放养前的准备
   
  鱼池建好后不能马上放养鱼苗。首先要进行试水运行工作,检查阀门开闭是否灵活,进水情况、水体交换状况、排水、排污设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检查鱼池质量、保水性能。初步掌握鱼池运行性能和流量调节的操作。
   
  三、放养密度的控制
   
  由于鲑鱼繁殖技术要求很高,一般的养殖场很难做到,所以建议您最好直接购买鱼苗。流水养殖鲑鱼,其放养密度及规格依种类、生产目的及流量大小而定。

[1] [2] 下一页

篇二 鲑鱼养殖技术
养在工厂的三文鱼养殖技术

  [每日农经]养在工厂里的三文鱼(20120208)

  宋璐璐:这来到山东烟台呀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品尝海鲜的机会了,看看这么多的品种,我是可以大饱口福了,师傅这个三文鱼多少钱一斤?

  厨师 孙维春:你好,这个冰鲜三文鱼我们卖158元一斤。

  宋璐璐:我是最爱吃三文鱼了,就是有点贵,那这个三文鱼多少钱一斤?

  厨师 孙维春:这种我们卖258元一斤

  宋璐璐:258元,这同样是三文鱼这个贵100元钱呢。

  厨师 孙维春:对呀,因为这个三文鱼是活的,宰杀的。不信你看。

  宋璐璐:鲜活的三文鱼还真是有点新鲜,不过也不至于贵出100元钱?

  厨师 孙维春:因为这种三文鱼不仅是活的,而且是从工厂里直接养出来的。

  宋璐璐:不对吧,野生的三文鱼卖得贵点我还信,这工厂里养出来的应该卖得便宜才是,你这反而卖的贵,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三文鱼,我们不陌生,可是您知道吗?因为生长地理位置不同,三文鱼的种类可是多着呢,比如国外的大西洋鲑、太平洋鲑,还有我国的大马哈鱼、虹鳟鱼等。因为三文鱼具有很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高,被视为鱼中的珍品。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工程中心副主任 刘鹰:三文鱼含有比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软化人的血管,增强你的免疫力,同时可以延缓衰老

  专家说的大西洋鲑产于挪威、智利等大西洋国家,这种三文鱼每年的八九月份成群结队逆流而上从海洋游入河流。

  在河水中产完卵的三文鱼,大多因为体力消耗过度而死去了。几个月以后,新长成的小三文鱼还要从河流回游到大海。这种主要生活在大西洋里的三文鱼背部隆起,鳞片细小,体色成银灰色,

  宋璐璐:我们平常在市场上见到的三文鱼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冰鲜或是冰冻的大西洋鲑,说到这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国内养殖的那么少呢?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工程中心副主任 刘鹰:三文鱼最适的生长温度是7~18度,所以在我们中国只有局部地方能进行阶段性养殖。

  我国沿海地区有人尝试利用大型网箱养殖三文鱼,技术上虽然获得了成功,但因为水质无法保证,养殖出来的三文鱼品质不尽人意。最大的难度还是海水的温度,随着季节不同温差太大,不适应常年养殖三文鱼,所以海水网箱养殖也只能是季节性的。不过,这个在国际上都被看做一个养殖技术的难题,2010年在山东烟台被破解了。

  宋璐璐:如果我不说,你很难猜得到我身后的这些现代化厂房里养殖的就是本来应该生活在大海里的三文鱼,那么,三文鱼为什么养殖在工厂里呢?

  走进这些完全封闭的厂房里,眼前是一个接一个大的水池子,很难想象这里面游来游去的竟然是本应该生活在海里的三文鱼。

  三文鱼养殖场负责人 王顺奎:养殖在工厂里,它的养殖环境条件我完全是人工可控的,我可以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我一年四季可以供应鲜活的三文鱼上市,你什么时候来,我都可以提供你活的三文鱼吃,你说这样不好吗?

  在这个厂房里,分为两个养殖区域,一个是淡水区,一个是海水区,看得出来,他们这是在模拟三文鱼的自然生长规律呢。

  宋璐璐:这个就是水深有2米的孵化育苗池了,因为它们还在第一阶段,这水还都是淡水。你看这些鱼苗密密麻麻的好多啊,你能捞一条让我看看吗?

  三文鱼养殖场负责人 王顺奎:好的

  宋璐璐:这个得有20厘米吧?

  三文鱼养殖场负责人 王顺奎:差不多了

  宋璐璐:这是养了多久的?

  三文鱼养殖场负责人 王顺奎:这鱼苗已经养了8个月的时间了,

  宋璐璐:那还要养多久才让它们进入海洋继续生长呢?

  三文鱼养殖场负责人 王顺奎:这个非常有意思的,我们这个池子是模仿一个洋流,这个水是流动的,你看一部分鱼是顺水在游动,一部分鱼是逆水游动。

  宋璐璐:还真是,这有顺流的有逆流的。

  三文鱼养殖场负责人 王顺奎:顺水流的就证明它在河里适合到海水去养殖了,顺着河水游动到大海里去,顶着水游动的鱼证明它还不具备到海水生长的条件。从鱼的外表特征也能区分开来,这个小鱼有点发黄,这个驯化好的鱼的腹部是银白色,这个鱼鳍你看,这个小鱼是白色的鱼鳍,驯化好以后鱼鳍变成黑色的。这从外观特征上也能区分开。

  这些三文鱼幼苗在淡水里大约生活八个月以后,陆续转移到这种60平方米大小2米多深的海水池里生长。这种按照三文鱼自然生活规律,实现常年养殖的方法立即引发同行业高度关注,他们是如何解决养殖过程中海水温差过大这个难题的呢?

  宋璐璐:我现在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能一年四季在厂房里养殖三文鱼,我身后这些不起眼的小房子,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三文鱼养殖场负责人 王顺奎:这小房子里实际上是一口深水井 像这样的深水井在我们厂区里一共有30多口。

  宋璐璐:这些水井还有不同之处是,你们往这边看,是一望无垠的大海,这些水井就全部在大海边上,而且还有一个就是,这些水井的深度有要求。

  三文鱼养殖场负责人 王顺奎:在我们这里的井只有打到80~100米之间,才能有充足的水量,并且水温一年四季恒定在13~15度之间,这个温度正是三文鱼生长的最适温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年四季在工厂里进行三文鱼养殖。

篇三 鲑鱼养殖技术
鳜鱼的淡水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是淡水鱼类中的名贵鱼类,肉质纯白细嫩,味道鲜美可口。7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鳜鱼人工繁殖的研究,现已形成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池塘养殖成鱼技术。湖北、江苏、广东和湖南等省市养殖水平、规模效益要高一些。近两年来,北京市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库区农户开始网箱养殖,养殖主要品种有大眼鳜、翘嘴鳜、斑鳜等,其中以翘嘴鳜养殖最为普遍,养殖效果最好。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鳜鱼体肥肉厚,高而侧扁,口大,端位,口裂略倾斜,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下颌稍突出,上、下颌前部的小齿扩大成犬齿状,眼上侧位,前鳃盖骨后缘具4~5枚棘,鳃盖骨后部有2个平扁的棘,圆鳞细小,背鳍长,前部为棘,后部为分枝软条,身体呈黄绿色,腹部黄白色,体两侧有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条纹和斑块。

(二)生活习性

鳜鱼广泛分布在江河、湖泊、水库中,喜欢栖息于清洁、透明度较好、有微流水的环境中。常钻入洞穴石缝中或草丛内,夜间喜出来觅食,冬季潜入深水处。鳜鱼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食活饵料,常吞食超过自身长度的鲢鱼、草鱼、青鱼、团头鲂、鳊、细鳞斜颌鲴等活鱼苗。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其摄食对象有所不同。全长15厘米以下的鳜鱼喜食虾类及小型的鱼等,25厘米以上则喜食较大型鱼类鳊、鲤等,也喜食扁而细长的餐条鱼。

(三)繁殖习性

鳜鱼繁殖季节一般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雌鱼两年达性成熟,雄鱼一年可达性成熟。成熟的亲鱼在江河、湖泊、水库中都可自然繁殖,一般在下雨天或微流水环境中产卵,受精卵随水漂流孵化。

●人工繁殖

(一)亲鱼培育

性成熟的亲鱼须经过强化培育,培育的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重点放在秋季和春季。强化培育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有充足的饵料鱼;二是要保证良好的水质,最好定期冲水,创造微流水的环境以保证亲鱼的良好发育。特别应注意的是,在进行亲鱼培育前一定要确定好养殖对象,一般应选择翘嘴鳜亲鱼进行繁殖,以提高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

(二)亲鱼选择

在天然水域捕捞或池塘养殖的鳜鱼,经过人工强化培育后,无病无伤的健壮个体均可做为人工繁殖用的亲鱼。雄鱼体重要求在1~2公斤,雌鱼体重2~3公斤。雌雄鳜鱼的区别为雄鱼下颌长,越过上颌很多,体色较鲜艳,斑纹清晰,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雌鱼下颌短与上颌差不多长。性腺发育良好的雌鱼特征为腹部卵巢轮廓明显,腹部柔软,生殖孔突出红肿,卵透明呈黄绿色。判断雄鱼是否成熟,主要是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即可证明性腺成熟良好。

(三)人工催产

人工催产季节为5~8月。注射药物有HCG、LRH-A和鱼脑垂体,混合或单独注射均可,其中以HCG1000国际单位、LRH-A50微克/公斤剂量雌鱼效果最好,雄鱼剂量减半,均用胸鳍基部一次注射法。雌雄比例为1∶1.5。在水温25℃时,

雌鱼约24小时左右就可发情产卵。在产卵池中有一定的流水刺激更好。

(四)人工孵化

孵化方式采用环道流水孵化。由于鳜鱼受精卵为无粘性的半浮性卵,且比家鱼卵大,所以流水孵化时流速要相应大些,防止卵的沉积。鱼卵孵化出膜的时间与水温密切相关。在环道流水孵化中,水温24~28℃时约需28小时,30℃时约需24小时。

●养殖技术

(一)苗种培育

1.池塘培育

鱼苗池要彻底清整,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饲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刚孵化出膜3~5天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鲂鱼苗。6~8天的鳜鱼苗还可吃3~5日龄的四大家鱼苗。9~15日龄的鳜鱼苗可吃1厘米长的饵料鱼。据生产经验,培育1尾3厘米长的鳜鱼苗(夏花鱼种),前10天平均每天摄食各种鱼苗40尾,后10天平均摄食略小于自身规格的鱼苗15尾。如饵料鱼数量不足,则会导致鳜鱼苗自相残杀。因此在培育鳜鱼苗的同时,也要开展饵料鱼苗的培育工作。在实际生产中,可灵活掌握投喂数量和种类,以满足鳜鱼苗的摄食为标准。

2.鱼池微流水培育

鳜鱼苗培育要求有较高的溶氧。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微流水小水泥池培育,也可利用家鱼人工繁殖中的产卵池、环道等设备,一般小池的面积以20平方米左右为好,每平方米可放鳜鱼苗1000尾左右。要保证水质清新,有微流水,使水处于经常的交换状态。利用人工繁殖的环道培育鳜鱼苗,因水的交换量大,溶氧丰富,放养密度可加大至每立方米水体3~5万尾。因环道流水的水质清新无污染,操作管理方便,同时病害也少,所以用这种流水方式培育鱼苗的成活率较高。

【鲑鱼养殖技术】

3.网箱培育

在水质较好的水体中,可设置网箱分级培育,可提高鳜鱼苗的成活率。一般为了操作方便,可采用三级网箱培育法:一级网箱目大为50目,规格为2米×1米×1米;二级网箱目大为0.2厘米,规格为5米×1米×1米;三级网箱目大为0.5厘米,规格为10米×1米×1米。网箱布均用锦纶或维纶网片,网箱框架采用浮架式装置。放养在一级网箱的鳜鱼苗密度为每箱1~1.5万尾;饲养15天左右,体长可达1.8厘米左右,即可转入二级网箱培育,每箱可放养1000~2000尾;饲养7~10天,体长可达3厘米左右,再转入三级网箱,每箱密度为500~1000尾。再培育15天后,即可成为10厘米左右的鱼种了。网箱培育鳜鱼的关键是保持清洁的水质和足量适口的饲料鱼。

(二)成鱼养殖

1.池塘养殖

(1)鱼池鳜鱼适宜用小池塘养殖,鱼池面积一般为1~3亩,池水深1.5米左右。鳜鱼苗种入池前,要彻底清塘,常用药物为生石灰,每亩施150公斤;漂白粉用量为池水呈20毫克/升的浓度即可。一般在清塘10天后药性消失。在桶中盛池水后放进几尾鱼,如24小时无异常,则可进行放养。

(2)放养依据养殖条件的优劣和技术水平高低,一般每亩放养3.3厘米的鳜鱼夏花鱼种1000~1500尾。

(3)饵料鱼鳜鱼的天然食性是摄食活鱼,饵料鱼的来源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鲑鱼养殖技术】

购买家鱼水花密养,随时投喂;二是培育和收集野杂鱼苗,每亩养鳜池应搭配饵料鱼培育池3亩左右,可放入鲤鱼、鲫鱼或一些繁殖时间较早、繁殖量较大的野杂鱼类,繁殖大批鱼苗供鳜鱼摄食;三是为了节省鱼池,可直接在鳜鱼池中投放一些麦穗鱼、餐条鱼等小型鱼类,繁殖次数较多,可满足鳜鱼的需求。

(4)投饲把体重0.5克(体长约3厘米)的鳜鱼苗养至500克的商品鱼,需消耗饵料鱼约5000尾(约3公斤)。要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及天气情况及时投放饵料鱼,最好是3~5天投放一次,使池塘中的饵料鱼保持一定的密度。在饵料来源充足的情况下,应尽量投一些饵料鱼,让鳜鱼有充足的食料,吃不完的饲料鱼,在捕捞时与鳜鱼同时捕起出售。

(5)管理主要是早晚巡塘,观察鳜鱼的摄食情况、生长情况及水质情况。

要保持良好的水质,使水中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一般每两个星期换水一次,同时在水质变浓时要及时冲水。夏季天气炎热时一定要使用增氧机增氧。为了避免水质过肥,可在水中培育一定的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有利于鳜鱼的生长。 此外还要注意防逃防盗,进出水口都要用筛绢网布包牢,防止鱼苗随水逃走。在成鱼阶段和即将起捕之时,要派人值班,以防盗鱼事件发生。

2.网箱养殖

养殖鳜鱼的网箱面积一般以20平方米左右为好,太大了不便管理,太小了水质易变坏。网目大小为2.5~3厘米。网箱应设置在具有微流水的环境中,以水库的水质最好。放养的鳜鱼种一般在10厘米左右,放养的规格要整齐一致,不然会发生大吃小的现象。一般在4月份放养。每平方米放养15尾左右,到11月份起捕,可获得每尾重0.5公斤以上的鳜鱼。

网箱养鳜最重要的是解决好饵料鱼的问题。据北京市养殖经验,所投放的饵料鱼重量与所获鳜鱼产量的比例关系约为3∶1,就是说每投喂1.5公斤的鲜活饵料鱼,可产0.5公斤的鳜鱼。饵料鱼的种类,可因地制宜地投喂鳊、鲫、罗非鱼苗等,也可掺入少量的活蚯蚓。饵料鱼的投放应采取少吃多餐法,每天投喂3次(即早、中、晚各一次)。

网箱养鳜的密度大,一定要加强管理,要勤洗箱、勤消毒,至少每星期洗刷一次。洗箱时,先将鳜鱼转至备用网箱,彻底清除网箱中的杂物及剩饵,要刷掉网箱上的青苔,以防堵塞网眼。每月用生石灰消毒网箱一次。在管理上还应随时注意网片有无破洞,如有应及时缝补。为了预防水老鼠及其他敌害咬破网片,可在网箱外面再挂一道胶丝网,挡住敌害的通道。

●疾病及其防治

(一)水霉病

在鳜鱼繁殖过程中,如果受精卵的孵化用水混有污物,会使鱼卵受损,从而感染上水霉菌。感染了霉菌的鱼卵,肉眼观察卵膜外长有毛绒状物,同“家鱼”卵水霉病相似,严重时会造成大批死亡。

在鳜鱼的鱼苗、鱼种和成鱼养殖过程中,因操作、运输不当使鱼体受伤,易发生此病,肉眼观察病鱼体表和擦伤处,有白色絮状物。一旦患有此病,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最后消瘦而死亡。

防治方法:

(1)对鳜鱼的孵化用水用60目尼龙纱绢网过滤,以防杂物进入。

(2)用0.01%孔雀石绿溶液泼洒,停水3~5分钟,每天2~3次;或用2%的食盐水泼洒停水5分钟。

(3)勿选受伤的鱼作亲鱼。亲鱼下塘前,用1%孔雀石绿软膏或适量的磺胺药物

软膏涂抹鱼体。

(4)在鱼苗、鱼种及成鱼阶段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或者用1%食盐水加数滴食醋浸洗病鱼5分钟。另外,在捕捞及运输过程中,防止鱼体擦伤。

(二)纤毛虫病

这是鳜鱼夏花培育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是车轮虫等寄生于鳜鱼体表、鳍部和头部。该病蔓延迅速,寄生数量少时,对鱼体活动影响不大;寄生数量多时,鱼不肯进食。肉眼可见鱼体上有白点状物,口不能合上,游动失去平衡,继而死亡。该病危害性极大。

防治方法:

(1)对流水池每天用3%食盐水全池泼一次,停水3~5分钟,可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2)对流水池用1.6×10-6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停水3~5分钟,疗效明显;静水池用0.7×10-6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3)夏花下塘时用2%食盐水浸洗病鱼2分钟。

篇四 鲑鱼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技术

【鲑鱼养殖技术】

鳜鱼又叫桂花鱼、季花鱼,因其肉质细嫩丰满、洁白、味道鲜美、无小刺、营养丰富而著称,故为鱼中上品、宴中佳肴,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唐朝就有诗人张志和以“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佳句赞美鳜鱼。

鳜鱼是原产于我国的淡水鱼品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在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等地区形成了一定生产规模。作为高档鱼品种,目前,鳜鱼已经成为全国大多数水产市场中的必备商品,也是很多大型超市活鱼柜台的必备商品之一。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层次日益多元化,鳜鱼的市场消费量也会逐步扩大。鳜鱼的养殖与市场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鳜鱼的人工繁育相对于其它鱼类技术难度要大,繁殖场所设施设备费用较高,所以,我国商品鳜鱼养殖户 通常直接购买从人工繁殖基地繁育好的 体长约3厘米或以上规格的鳜鱼鱼种 再饲养成体重500克以上的商品鱼。

这一过程需要约150~180天,最快能达到80天。那么怎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上市标准又能做到商品的安全无公害呢?

这取决于生态环境的好坏、饵料鱼是否充足、适口,水质是否良好以及管理是否科学等。

本片就将向广大养殖户们介绍运用科学的方法人工养殖鳜鱼的技术措施。

鳜鱼的生物学特征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鳜鱼,鳜鱼为鲈形目、鮨(易)科、鳜鱼属。体肥肉厚、背部隆起、头大,吻尖,身上的鳞片小而圆,背鳍较长,身体呈黄绿色,身体两侧有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条纹和斑块。

鳜鱼属于淡水性鱼类,喜欢栖息在清洁的静水或有微流水的环境中,尤其是水草茂盛的湖泊中,适宜于在池塘中养殖。

鳜鱼的繁殖季节在4~8月份。虽然能够适应7~32℃的水温,但在18~25℃、饵料充足时,生长最快。因此,5~10月份是养殖鳜鱼的最佳时间。

鳜鱼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欢吃先活的诱饵,瞧,它隐藏在水草当中,把自己装扮得好像一片枯叶,趁小鱼不备,一口将它吞下,真是凶猛又狡猾的鱼类!

鳜鱼还非常贪吃!在鱼苗阶段能吞食相当于自身长度70%~80%的其它鱼类的鱼苗,1尾全长11.5毫米的鳜鱼苗胃内一次能容纳5尾刚吃进的7~10毫米的其他鱼苗。当体长达到1.3厘米时,鳜鱼苗就可以从正面吞食饵料鱼了。

鳜鱼最喜欢捕食那些比它小1/2、1/3、体型为纺锤形或棍棒形的鱼类作食物。因此饵料鱼的规格必须适合鳜鱼的口味,这就叫作适口性。了解了鳜鱼对食物的偏好,对养好鳜鱼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鳜鱼的品种较多,如翘嘴鳜、大眼鳜、斑鳜等,其中翘嘴鳜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养殖最为普遍,养殖效果最好。

见过了本片的主角,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养殖鳜鱼都需要那些必备条件。

鳜鱼养殖场的环境要求

近年,我国鳜鱼发展迅速,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养殖形式多采用主养的方式。它能够按照鳜鱼的生物学特征和生长要求进行科学的管理,成活率高、产量高、经济效益高、对供应市场和提供出口有力。

为了满足市场对水产品安全卫生的要求、获得高收益,必须做到安全无公害的生产,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无公害鳜鱼养殖场应选择周围无污水、粉尘、有害气体等污染源的地方。

养殖场应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供给,以无污染的江河水、湖水或大型水库水为好。

这种水溶氧量高、水质良好、适宜鱼类生长。

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池塘的土质最好为壤土,其次是沙壤土和粘土。养殖池的底质应无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无异色、异臭,并应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中的规定。

大气质量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鳜鱼为淡水名贵鱼类,养殖池塘一般条件比常规鱼饲养池要高。除以上满足以上条件外,还要求池塘淤泥少于20厘米。池塘形状应整齐有规则,最好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为好,应避免换水时出现涡流和净水区域,池塘面积一般以0.4~0.6公顷较为适宜,水深以1.5~2米为好。池塘向排水口处,要有一定的坡度,便于干塘捉鱼。

为保证池水交换充分池塘应设有进水、排水口。并且进水、排水口用滤网过滤。

适口饵料鱼的准备

前面我们介绍过鳜鱼终生以其他鱼虾为饵,饵料鱼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鳜鱼养殖的效果和商品的质量。

要想提高鳜鱼产量,我们必须在鳜鱼的不同生长阶段及时、持续的为其提供相应规格的饵料鱼。要做到这一点,规模养鳜鱼 通常采用专池培育的方法。也就是为鳜鱼专门设置饵料鱼饲养塘。自繁自养,不外购来路不明的饵料鱼。同样饵料鱼的养殖环境也要是无污染的,饵料鱼所用的饲料要无毒无害,以确保鳜鱼食物上的无公害化。

凡是没有硬棘的小鱼虾,都可以作为鳜鱼的饵料。但是从来源的难易、成本的高低、鳜鱼的喜食程度等多方面考虑,最好以团头鲂、草鱼、鲢鱼等作为鳜鱼的饵料鱼。

一是。这几种鱼体型细长,鳜鱼喜欢吃;二是,价格便宜、成本低;三是,来源广、可以高密度培育、群体产量高。那么,要养殖多少饵料鱼呢?我们可以这样计算,每养成1尾500克左右的商品鳜鱼需要消耗饵料鱼约3000~5000尾,重1.6~2千克。所以按比例计算1公顷鳜鱼主养池需要配备约3~4公顷饵料鱼池。

农民朋友在养殖鳜鱼前一定要根据养殖规模、鳜鱼产量、放种与收获的时间安排预先制定饵料鱼的生产计划。

采取一次高密度放养,分批起捕、按需拉网的方法,保证饵料鱼与鳜鱼同步生长。

饵料鱼规格为鳜鱼体长的26%~36%适口性最好

要想控制饵料鱼的规格,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密度和调整投喂饲料数量来加以控制,简单的说我们可以通过加大饵料鱼的密度,减少投喂,就可以放慢饵料鱼的生长速度。

了解了养殖鳜鱼的必备条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科学的饲养商品鳜鱼。

鳜鱼苗的选择

前面我们提到过商品鳜鱼养殖是从3厘米或更大规格的鳜鱼鱼种饲养成体重500克以上的商品鱼。这些鳜鱼鱼种应当来自有资质的规模化的人工繁育基地。购买鱼种时要尽量选择大小整齐、差异小的苗种,以便于管理、成活率高,其次要选择体型完整、颜色正常、无畸形、健康、有活力的鱼种。这里提醒初次养殖鳜鱼的农民朋友注意,选购鱼种时最好选择5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放养,这样的鱼种更容易成活。

购进鱼种前您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当水温到达到20摄氏度以上时就可以放鱼种了。

鳜鱼苗种的运输

鳜鱼鱼种多采用塑料袋充氧运输,鳜鱼耗氧量高,所以装运密度应小于同规格家鱼的数量。每只氧气袋注水8~10千克,一般2~3厘米的鱼种装150~200尾,5厘米鱼种左右的装100尾。运输时间可达4~8小时,如果装运时间越长,密度应相对减小。装运大规格鳜鱼鱼种时应套两层塑料袋,避免运输途中塑料袋被鳜鱼硬棘扎破。

充氧、扎紧袋口后便可装车了运输了。

商品鳜养殖

放养鳜鱼可以用水泥池塘也可用传统的土质池塘。放养鱼种前,必须对池塘进行清整,挖去过多的淤泥,用生石灰彻底消毒,一般每公顷用1200~1500千克或漂白粉5~7克,可杀灭各类敌害生物及病原体,以减少养殖期间病害的发生。

鱼种到达目的地后,先将氧气袋放入待放养的池塘内,约15分钟,目的是让鳜鱼逐渐适应池塘内的温度。鳜鱼鱼种经过长途运输,或多或少都会受一点损伤,鱼体受伤后很容易继发水霉病,所以在放养前应对所用鳜鱼进行消毒,用浓度为3%~5%的食盐水,水温不低于10℃,浸泡10~20分钟;可有效防止鳜鱼继发感染。

放养鳜鱼——目前普遍推广的养殖形式有两种:一种是 利用鳜鱼鱼种直接养成商品鱼的直接放养法

另一种是 先培育成大规格鱼种再放养的分布放养法。我们先来看看直接放养法。

直接放养法比较适合小规模养殖。在清整消毒后的池塘,每亩放养100万~150万尾刚孵化的鲮鱼等水花,培育成饵料鱼苗。

培育10~15天,饵料鱼苗长到1.5~2厘米,先将池塘水排去一半,再灌入新水,使池水清爽,就可以放养约3厘米规格的鳜鱼鱼种。

一般每公顷放养鳜鱼种13500~18000尾。直接放养法的优点是放养初期饵料鱼丰富,鳜鱼生长快、操作简便、节省池塘,但它的缺点是放养的鱼种规格小,成活率一般为70%~80%,对池塘中存鱼的数量难以把握。

对于池塘较多、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户比较适宜采用分布放养法。先将3厘米左右的鳜鱼夏花培育成体长5~10厘米的大规格鱼种,方法与直接放养的步骤相似,先培育饵料鱼,然后放养鳜鱼种,但鳜鱼种放养的密度要比直接放养法大得多,每公顷放养规格3厘米的鳜鱼种4万~6万尾, 40天左右,大多数鳜鱼种可长成5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成活率可达85%以上。

然后将大规格鱼种按每亩600~1000尾的比例,分别放入已培育好饵料鱼的成鱼塘直至养到500克的商品鱼上市销售。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分布放养法。

鱼种培育

生产上将3厘米左右的鳜鱼夏花培养成6~15厘米或每尾50~100克的鱼种过程,称为鱼种培育阶段。

在这一阶段,由于鳜鱼的体型较小、体格较弱,因此是养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我们将购买来的3厘米左右的鳜鱼鱼种按照每1000平方米放养3000~4500尾的比例投入池塘。注意:初期水位要浅一些,约50~70厘米为好,以利于水温提高,相对增加饵料鱼密度,以后随着水温升高、鳜鱼长大应分期加注清水。

提供充足、适口的饵料鱼是决定鳜鱼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前边我们已经了解到,每养成1尾500克左右的商品鳜鱼需要消耗饵料鱼约3000~5000尾,重1.6~2千克。那到底这么多饵料鱼应该怎样饲喂呢?

【鲑鱼养殖技术】

我们把体重0.5克的鳜鱼夏花养到500克的商品鳜鱼,每天的投喂量应由占鳜鱼体重的70%开始,逐渐减少到10%~8%。由多渐少。

在鱼种培育阶段,3到10厘米的鳜鱼鱼种,每尾每日的摄食量应为3~6尾。饵料鱼的大小应占鳜鱼体长的70%左右。

投喂次数一般应根据水温、鳜鱼池饵料鱼密度、生长速度和溶氧量等灵活掌握。投喂间隔采取5天投喂一次为好,因为投喂饵料鱼后2~3天,饵料鱼活动比较迟钝,有利于鳜鱼捕食。如果间隔过长,就容易造成鳜鱼捕食困难,增加体能消耗。

投喂的饵料鱼最好先进行消毒再投入鳜鱼池。

鳜鱼对水质的要求比其他鱼类要高得多。这是关系到养殖鳜鱼成败的又一个关键要素。鱼种培育阶段坚持每天早、中、晚各寻塘一次,早晨观察鱼类活动,是否出浮头情况发生;午后查看水色、水质变化情况、傍晚观察鳜鱼摄食情况是否正常。

由于专养池放养密度高,饵料量较大,残饵和大量的粪便对池塘水质的影响较大,因此要求每周注新水2次,每两周换水1次,保持水质清新,控制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

在鳜鱼池塘每亩投放1斤左右的鲢鱼20尾,让鲢鱼清洁池底的粪便,以起到稳定水质的作用。

鳜鱼对酸性水质特别敏感,当水体的PH值低于5.6时,鳜鱼就无法忍受了,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施放石灰水调节PH值。

鳜鱼对水体溶氧量要求也比较高,在每升水3毫克以上才能正常生活。因此,每个池塘还要配备增氧机,春末和夏季每天中午开机1~2个小时。凌晨2点到5点开机3小时左右,如果遇到特殊天气,如阴天下雨,应延长开机时间,保证溶氧量充足是提高鳜鱼鱼种生长率和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培育40天左右,当大多数鳜鱼鱼种长到5厘米以上、50克左右的大规格鱼种时,农民朋友就可以起网将它们转入成鱼塘了,放养数量一般为每亩600~1000尾。这项工作可根据池塘情况而定,但最迟不要超过10厘米。

成鱼养殖

这时,鳜鱼的体格比以前要强壮的多,养殖成活率也相对提高,但管理上仍然不能放松!

贪吃的鳜鱼能吞食占自身长度70%的饵料鱼,这在其鱼苗阶段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但是随着鳜鱼逐渐长大,给他投喂的食物也随之加大,当鳜鱼长到10厘米以上时,摄取的食物就不能无所顾忌了,否则很容易卡住,吞不下又吐不出来,很容易造成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控制好饵料鱼的规格十分重要,只投喂占鳜鱼体长26%~36%的饵料鱼。有人说了:“我总不能挨个挑吧~”

其实方法很简单,我们可以作一个网箱,网眼的密度根据所需饵料鱼的大小而定,将要投喂的饵料鱼过筛,符合条件的饵料鱼就会从网眼中游走,而大规格的则留在网箱中投喂大规格的鳜鱼。

当然,饵料鱼也不能太小,否则鳜鱼要吃好多才能饱,既消耗体力和时间又影响生长。

投喂次数与鱼种培育阶段相同,保证鳜鱼每天都能吃饱,但,9月以后,水温下降,鳜鱼生长速度减慢,摄取食物量减少,一般5~7天投喂一次。

随着温度降低,逐步改为半个月投喂一次,投喂量以维持水体内有一定的饵料鱼密度,增加鳜鱼的捕食几率为原则。

要经常观察鳜鱼,注意鳜鱼生长速度是否一至,适量搭配不同规格的饵料鱼,供给体型大小不依鳜鱼食用。

春季和秋季每10~2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30~40厘米。夏季勤换水,5~7天换水一次。

其他管理方法与鱼种培育阶段相同。总之,必须保持池塘水质处于良好的状态,才能获得养殖成功。

疾病防治

池塘养鳜,便于人为控制养殖数量,但密度的增大,势必容易导致疾病发生。如果不加注意将造成鳜鱼大量死亡。

要避免疾病的发生,首先就要根据生态特点创造良好的养鳜水域环境,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确保苗种来源清楚,品种纯正,放养的苗种规格整齐、体制健壮、无病无伤、生命力强; 在养殖全过程中,做到水源清洁清新、搞好水质调控,确保水深、溶氧量、PH值、透明度、氨氮和重金属离子等保持在标准允许范围内。

饲喂健康、活泼生猛的适量的饵料鱼,提高鱼体自身免疫力。饵料鱼要加强消毒,并做到有病的诱饵鱼不投喂,确保鳜鱼健康生长。【鲑鱼养殖技术】

除了鳜鱼苗种放养前清塘消毒外,每年4~9月份定期每15~20天,其中6~8月份每隔10天,对养殖水进行消毒。用生石灰每升水20毫克,全池泼洒。

只要满足上述要求就能够避免疾病的发生,既减少渔药的购买费用,又做到了鳜鱼的无公害养殖。

经过4~5个月的饲养,大部分鳜鱼的体重可达到500克左右的商品规格,这时就可以把达到商品规格的鳜鱼捕捞上市了,没有达到上市规格的可放回养殖池继续饲养。

拉网捕捞是比较困难的,经常是一网捞上来只有几只而已。但徒手捕捞却很容易,现将鳜鱼养殖池的水放浅,再将鳜鱼赶到池底凹塘中让它们集中起来,然后用脚感觉鳜鱼的位置,有在池底群集穴居的习性,白天常潜伏在凹塘内, 好了,鳜鱼的养殖技术我们就向大家介绍到这里,随着市场对鳜鱼需求量的逐渐增多,养殖鳜鱼的规模也随之加大,只要严格按照科学的养殖方法进行生产,相信你一定会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篇五 鲑鱼养殖技术
桂鱼季花鱼鳜鱼养殖技术(全面版)

篇六 鲑鱼养殖技术
鳜鱼池塘养殖技术

篇七 鲑鱼养殖技术
北方鳜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2013年第1期总第361期【鲑鱼养殖技术】

互动网址:http://www1

2316acorn

北方鳜鱼池塘养殖技术.耍煮

■李军

鳜鱼也称翘嘴鳜、桂鱼,在北方地区也称鳌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鳜鱼终生以活鱼虾为食,养殖鳜鱼的难点和关键点是饵料鱼配套问题,也是生产中的薄弱环节。鳜鱼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具有独特性,技术要求高,成本也相应较高,如养殖技术不当,就会前功尽弃。

苗养成全长1厘米的鱼苗,饲养天数为5~7天。放养密度为3000~4000尾/平方米。这一阶段的关键是让鳜鱼开口,投的苗要适口。开口饵料鱼是团头鲂或鲮鱼苗,开口后投喂草鱼、鲢鱼、鲫鱼、鲤鱼、鳙鱼等鱼苗。黑龙江省白鲢的产卵期与鳜鱼基本相同,其怀卵量大,可选用鲢鱼为作鳜鱼的饵料

饲养天数为8~10天。放养密度为500~800尾/平方米。投喂饵料鱼苗的数量为鳜鱼苗的5~5倍。

5.水质调节与鱼病防治。培育期间始终保持微流水,保持水质清新。每天镜检鳜鱼苗,发现鱼病及时治疗。饵料鱼苗人池前用浓度3%~5%的食盐水或浓度8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浸洗,时间为3~5分钟。

一、鱼苗培育

鱼。投喂的饵料鱼苗的数量为鳜鱼苗的5~6倍。鱼苗体长达到1厘

鱼苗培育阶段是指鱼苗开口到体长3厘米阶段,一般在鳜鱼苗种生产场家进行。

1.池塘条件。圆形或长方形水泥池均可,面积20~100平方米,池深1~1.2米,水深保持0.8~1米。水泥池注水前要用漂白粉、强氯精等消毒剂消毒。新水泥池需注满水3个月降低其碱性后才能使用。

2.饲养管理。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投足适口的饵料鱼苗。

第一阶段:把开口摄食的鱼

米时,再转入另一已消毒的水泥池中,转移时鱼苗要带水过数和带水运输。

第二阶段:把全长1厘米的鱼苗养成全长1.9厘米的乌仔,饲养天数为6~8天。放养密度为

二、鱼种培育

鱼种培育阶段是将3厘米左右夏花培育到50~100克鱼种。鳜鱼种的养殖可采取池子塘主养、套养2种,池塘主养成活率较高,一般70%~90%;套养成活率较低,一般20%~40%。

(一)池塘主养

1.池塘条件与放养。池塘面积3~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水深1.5米,池底平整,水质

500~2000尾/平方米。投喂的

饵料鱼苗的数量为鳜鱼苗的6~8倍。当长到1.9厘米的乌仔时,再转入另一已消毒的水泥池中。

第三阶段:把全长1.9厘米的乌仔养成全长3厘米左右夏花鱼种,

}。2

万方数据

2013年第1期总第361期

互动网址:http://www.12316a.com

清新,排灌方便,能经常保持微流水。鳜鱼夏花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每亩放养规格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2000~4000尾。

2.饵料鱼的解决方法。原池培育:这种方法可解决初期的饵料鱼。在鳜鱼夏花放养前10~15天,先分批放入草鱼、鲢鱼、鲂鱼等鱼苗,

饵料鱼以3天投一次为好,因为投放后2~3天,饵料鱼活动比较迟钝,有利于鳜鱼捕食。时间间隔过长,容易造成鳜鱼捕食困难和增加体能消耗。

日常管理要坚持巡塘,注意观察鱼活动情况。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

2.鱼种放养。春季每亩放养规格50~100克的鳜鱼种500~800尾。春季或前一年的秋季,江河可收购到野生鳜鱼种,这

样的鱼种在北方地区也称“鳌花

包”。至秋季出池,鳜鱼出池规格可达400~500克,出池产量可达

每亩200~300千克,鳜鱼成活率

一般可达90%以上。

鳜鱼种放养前,放养一些活的小型野杂鱼类,野杂鱼类的重量为鳜鱼重量的5~6倍,其规格不超过鳜鱼种体长的60%。6月中旬以后,3~5天喂一次活饵料鱼,饵料鱼的规格为鳜鱼体长的30%~59%,保持池内饵料鱼的重量为鳜鱼重量的5~6倍。饵料鱼既可专池培育,也可从湖泊、水库捕捞,也可同时采取以上2种方法相结合。

鳜鱼种人池后,每隔5~7天加注一次新水,到6月份水深达到1.5~2米,以后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夏季坚持每天中午开增氧机,每天开机1~2小时,保持水中溶氧4毫克/升以上。

米。调节pH值,鳜鱼对酸性水质

十分敏感,每隔一段时间施生石灰水调节水质。此外。还要配备增氧机,鳜鱼不耐低氧,天气闷热时,坚持开增氧机。

4.鳜鱼种的并池越冬。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ooC左右时,即可开始并塘。要注意带水操作,避免鳜鱼缺氧和相互扎伤,拉网前半个

每平方米放养3∞~500尾,肥水

发塘,并每天泼洒豆浆,当饵料鱼规格长到1.5厘米左右时,正好做为鳜鱼夏花下塘的适口饵料。

配备饵料鱼培育池:以1:2~3配备饵料鱼池。放养鲫鱼、鲂鱼、鲢鱼、草鱼等种类的夏花,密度为5万尾/亩。然后以分期拉网、少量多次为原则,保证鳜鱼饲养后有充足的饵料,又使饵料鱼后其生长良好。

培育小规格的家鱼鱼种:有计划加大家鱼种培育池放养密度,在不同时期分批捕小留大,取出一定数量的小规格鱼种喂鳜鱼,从而提高鱼种池的利用率。

捕捞野杂鱼:如在湖泊、水库等捕捞野杂鱼方便的地方,可采用此法。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收获鳜鱼,提高养殖效益。

5.饵料鱼的投喂方法。饵料要求:作为鳜鱼的饵料,一要求鲜活,因为鳜鱼不食死鱼:二要适口,饵料鱼苗的体长为鳜鱼种体长的50%~60%:三要无硬刺,如黄颡鱼、鲶鱼等:四要保证及时供应,特别是饲养初期。

按鳜鱼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及存塘量,同时参考气温变化等因素,确定投喂量。一般鳜鱼鱼种体长6厘米以前,平均每天每尾鳜鱼投喂8~10尾饵料鱼苗。鳜鱼鱼种体长6厘米以上时,平均每天每尾鳜鱼投喂4~5尾饵料鱼苗。

月应控制池塘中饵科鱼的数量。越

冬放养密度为3000尾/亩,并投放一定数量的饵科鱼。北方高寒地区冰封期较长,谨防越冬池缺氧。

(二)池塘套养

选择野杂鱼丰富的亲鱼池或成鱼池套养,每亩放养规格3厘米左右夏花鱼种50~100尾。鳜鱼种出池规格50~100克。夏季要采取措施保持池水有较高溶氧,以免鳜鱼浮头死亡。另外,鳜鱼对药物敏感,用药时要慎重,特别是一些杀虫剂。

(二)池塘套养

选择成鱼池或亲鱼池套养鳜鱼。具体放养量可根据池中野杂鱼的多少而确定放养量,每亩水面放养规格3~4厘米的鳜鱼夏花鱼种

三.成鱼养殖

鳜鱼成鱼养殖是将50~1∞

克的鳜鱼种养至规格400~500克的成鱼,可采取池塘主养和池塘套养两种方法。

(一)池塘主养

1.池塘条件。池面积以5~15亩为宜,池深2米以上。鱼种放养前1周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池塘注水O.8~1米深。池塘配备一台功率3千瓦的增氧机。

20~30尾,或规格50克左右的1龄鳜鱼种5~10尾。到秋季出池,每亩可产规格300~500克的鳜鱼2.5~3.5千克。在饲养过程中必须注意3点:一是严格控制套养池内主养鱼的规格;二是鳜鱼对药物较为敏感,用药种类及药量要精确:三是水质清新,不宜过肥,避免低氧。(黑龙江省勃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邮编:154500)

万方数据

73

北方鳜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李军

黑龙江省勃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154500

农村养殖技术

JOURNAL OF RURALANIMAL-PRODUCTION TECHNOLOGY2012(1)

本文链接:

  • ·农广天地养殖视频石蛙(2017-06-13)
  • ·河豚鱼养殖技术(2017-06-13)
  • ·鹌鹑养殖(2017-06-13)
  • ·景海滨獾子养殖基地(2017-06-13)
  • ·藏香猪养殖视频(2017-06-13)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Z世代请签收这份来自数字化科技美妆...
  • 做点什么小生意赚钱_赚钱的小生意
  • [野生金钱龟图片 价格]野生金钱龟价格
  • 【五金建材加盟店】五金建材加盟
  • 傣妹火锅_傣妹火锅加盟
  • 【派乐汉堡店加盟费】派乐汉堡加盟费...
  • [悠百佳零食加盟靠谱吗]悠百佳加盟详情
  • 当归价格多少钱一斤|当归价格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