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读平凡的世界3有感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6    阅读:

读平凡的世界3有感篇一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和伟大

《平凡的世界》,这书名实在是起得太好了,有一种洗尽铅华,尘埃落尽的感觉,是一个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的人,在经受了各种苦难的折磨之后,回头再望来时路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一种宽容。想当初选择读这本书,也是被这书名所吸引。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来,慨叹书名的妙处,同时也不停地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伟大?什么是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才是生活。戏台上的情节是浓缩的,天上一天,人间一年,所以才有那么紧凑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琐碎的矛盾纠葛,你牵着我,我绊着你,剪不断,理还乱,欲说还休,这才是生活。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铭心的爱,刻骨的恨,当然存在,但普通人遇到的几率又有多大呢?属于饮食男女的,不过是些筋头马脑,说来无聊,但却缠绕。有喜怒哀乐,有爱恨情仇,有凌云壮志,也有颓唐消沉,这才是活生生的人,这才是生活。百折不挠,愈战愈勇,山崩地裂不皱眉,那是神话中的英雄;现实中,纵然是强者,也难免苦痛,难免挣扎,难免有“弯”的时候,但弯而不折,生活需要的就是一个“韧”字。】

【所有的少年时代,总有年轻气盛、目空一切的一面。心中有着太多地愿望要实现,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太多的期许。少年心思当拿云啊!尽管肤浅,尽管狂妄,但毕竟有豪情。】而现在,《平》让我从空中回到了地面,知道了脚踏实地,知道了平凡中的伟大。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将从此成为一个收起锋芒的中庸的人,我是一个手中有着大把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处在我这样的一个年纪,应该是努力奋发的,应该像少平那样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再想路遥写作这本书,也不是在他的年轻岁月,而是在经历了大起大落的40多岁。

我想读了《平》,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但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岁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还是辉煌兴奋的时候,都能够想起路遥,想起《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它的内容如它的名字一样,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几十年的时光,在路遥笔下铺展开来,没有一点的矫柔造作,没有一点为了作品而作品的嫌疑。给我们展示了一副普通而又内蕴丰富的生活图景。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人的成长过程,一个平凡家庭的成长过程。

从孙少平,到孙少安;以及田晓霞,田润叶;少平的师傅以及师娘,少安的山西老婆。还有那个山村里面所有的人际关系,世故的,淳朴的,农村特有的风情和地域色彩。里面包容了路遥太多的写作功底和技巧。他对农村的热爱,对中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赞扬,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显现。他崇尚艰苦奋斗,坚信承受苦难是成功的必然。他不忘记歌颂中国农民那一颗质朴的心,敢于拼搏,敢于吃苦的精神。不忽视属于农民的那种特有的爱情传达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差距而引起内在素养不同而造成的爱情悲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世界就是农民的世界。而路遥,用敏锐的眼光注意到了这点,取材于中国西北部一个普通的农村,然后,在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中展开整个故事情节。用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小世界折射出整个中国,整个人类的平凡的世界。

生活本身就是无数庸常琐事堆砌而成,所以,世界本身就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

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通篇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家庭的成长历程。没有戏剧化的情节,同样没有传奇性的故事,全部都是按照生活的常理发展的,让读者觉得真实,觉得可信,给人美感的同时,给人以激励,给人以震撼,直写到人的灵魂深处去。

人物的刻画也极其独到。注重人物的现实性。比如,孙少安,是个耿直,质朴的农村男子,他善良,能吃苦,有责任心,同时血气方刚,真心地爱着润叶。但是,却因为他身为农家,而润叶却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他在润叶面前表现出退缩,爱,却没有勇气,爱,却自卑。这样的心理矛盾,路遥刻画得细致入微,尤其逼真。同样,也很符合现实状况以及现实心理。他,最终错过了润叶。但是,同样,因为他的小农意识的局限,他娶了山西姑娘以后,生活便代替了爱情,一切平淡了,生活便是真实的生活了。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无不让人惋惜。那么好一个姑娘,受过良好教育,活泼,勇于追求,热爱生活,爱着孙少平。却最终生命赋予她只有那么短短的二十几年。后来,少平和师傅的妻子结合。一切都很平淡,没有轰轰烈烈,故事的深刻性,我们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它在我们心里烙上了深深的烙印。

中间还有太多农村世故人情的描写,同样非常现实与逼真,向我们展示了农村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农民特有的心理。

另外。路遥取材于农村,但是,写的故事并不是单纯的农村。还有城镇。写的是生活在农村的人以及城镇的人,还有这些人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着实是一本太好太好的书。当然,自己感受才最具有说服力。里面还有太多的蕴涵丰富的内容,等待大家去挖掘。

<PIXTEL_MMI_EBOOK_2005>9 </PIXTEL_MMI_EBOOK_2005>

读平凡的世界3有感篇二
《再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再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大略看完《平凡的世界》,可用一知半解来形容读后感受,寒假再读,对其中内容有所把握,对其作者——路遥先生的创作思想也有所体会,写这篇读后感以分享自己的收获,也正好完成假期作业,可谓是一举两得!

《平凡的世界》被称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不朽的经典”,是路遥先生的呕心沥血之作。热衷于这本书,一是它的主旨是平凡,书中展现着平凡人真实、朴素、复杂、可爱的思想,描绘了平凡人艰难、曲折、动人、自强的生活;二是它的背景是农民,在面对生活的困苦境遇,农民有着战胜贫穷的精神,在那个狭隘的年代,农民也有着坚定的理想。我自己也是一个平凡的农村人,对农村的生活有体会,对农民有理解,但自己却无法将思想转换为文字来表达,只能将这份对农村及农村人的炽热挚爱之情收于心底,而路遥先生将平凡的农民和他们的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让我深受感动。

不纠结于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理不清书中波澜的人物情感,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孙少平——平凡世界的精神斗士。他是主人公之一,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农民之后,成年后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的生命是困苦的,他的经历是丰富的。他种过地,教过书,干过建筑工,下过煤井,他一直用劳动创造着生活,用双手改变着生活,当他经历了事业、感情上的种种磨难,当心中的爱和恨化作理性的清水,当青春的伤痕渐渐散去,成熟的清凉缓缓的拂过,生命的魅力和精彩得到了造就与绽放!

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主要在于对少平的认识,对少平的认识又在于对少平的爱、少平的苦难哲学和他的劳动精神的体会:

少平的爱

对于爱,艾青曾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书中的爱包含着路遥先生对黄土高原深深的热爱,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的象征,在那里审视自己,观照社会。

显然,少平的爱是路遥先生情感的表达与寄托。孙少平和田晓霞,一个是

揽工汉一个是省报记者;一个高中毕业一个是大学本科;一个是世袭农民,一个出身干部家庭;一个是平凡的穷小子,一个是美丽的富女孩;一个是„„从哪方面看,他们也休想结合在一块。可是,事实是,他们两个孤独的心不但从高中就走到一起,并且开始了一段长达七八年的马拉松式的爱情长跑——从最初的朦胧的彼此认同到生活理想的共鸣价值观念的相互认同,再到一次又一次彼此的思念和爱慕,再到灵魂的高度契合,他们成就了一段不可复制的爱情神话。最终田晓霞死了,他们的爱情令人悲痛。“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继续繁衍和发展,直至遥远的未来。可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又多么短暂,不论是谁,总有一天,都将会走向自己的终点。死亡,这是伟人和凡人共有的最后归宿。热情的诗人高唱生命的恋歌,而冷静的哲学家却说:死亡是自然法则的胜利„„是的,如果一个人是按自己法则寿终正寝,就生命而言,死者没有什么遗撼,活着的人也不必过分地伤痛。最令人痛心和难以接受的是,当生命的花朵正蓬勃怒放的时候,却猝然间凋谢了。”田晓霞的死,可能是路遥的一种对世俗的妥协,但那段纯真的感情,读来不禁令人泪流满面。除了爱情,孙少平的爱还有对他的家庭,他的弟弟妹妹的无限关爱。对晓霞的爱是纯真的痴情,对家人是无私奉献爱的亲情。

少平的苦难哲学

关于苦难的哲学,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从艰苦奋斗的经历经验中少平看到的自己收获的成果。他虽然挣扎在最底层,为生存而生存,他在文革中胆战心惊过,在生意场上失败过,在煤井中与死神搏斗过,在生活中与最爱的人生离死别过,但他没有自暴自弃,颓废萎靡,而是坚强地活着,战胜苦难。现今生活中,很少孩子会经历苦难,因为父母或者为他们解除了障碍,或者送他们走上了康庄大道,而他们真正面对苦难时很少能独挡一面,畏首畏尾,怨天尤人不说,自我放弃,轻生自杀者也常见,他

们承受不了苦难,却选择了最极端的方法去逃避。这显然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向孙少平那样,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学会刚强,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自己奋进。正如萨迦格言所说: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趟过这一个低谷,迎接的便是平原或者顶峰!

在路遥先生的经历中,他的遭遇比少平还苦,但他从中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艰辛。“„„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这段话是书中少平写给他妹妹孙兰香的信中的一段,也是路遥先生的自我勉励,这段话更给了广大出生于贫苦家庭的人以慰藉,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更高追求的勇气。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一直明烛,带着苦难哲学上路。

少平的劳动精神

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也就是孙少平对劳动的认识,所以他重视劳动,他过得充实,他的生活充满前进的动力。想想路遥先生的劳动,他年轻时为生存,后来一心扑向写作,有一段写作经历我印象很深刻:他为了了解七八十年代当时社会大事,人文风情及相关细节,他三个月读完了相关的近十年的人民日报以及地方性报纸等,手指都磨破了,每翻一页纸手都钻心的疼,最后只能用手背翻。要完成这百万字的巨著,是要耗费大量身力和心力的,当他写完这部书时,四十岁的人已经像一个瘦弱的老头一般。他将全部心血用在了写作上,以至年仅43岁早逝。他将生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劳动——写作,他的早逝无疑是文学界的一大损失。路遥先生在后记中写到“希望将自己的心灵与人世间无数的心灵沟通”,他的劳动成果是丰硕的,他的作品被广泛览阅,他也长久的活在读者心中。

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是要靠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在农村,土地是农民的根,农民在土地上辛勤的劳动,不分昼夜,他们的脸上挂着的是汗水,洋溢着却是生活的充实;在城市,他们追求高档享受,他们付出了脑力劳动,身心应该需要调节。相反,不付出劳动,守株待兔,大家都懂,亡羊补牢,逝者无补。从上学这段期间来看,相同层次的同学,进不同的高中,进不同的大学,

都是因为个人所付出的劳动不同,对于那些不在上学的,他们是对学习没兴趣,本质还是热爱劳动的,他们离开校门,进入社会,他们用劳动换来了属于自己的财富。个人各有各的路,但每个人的路都是靠劳动铺就的。用央视的一句广告语来讲: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平凡的人,像路遥先生,像孙少平,他们双手带来的劳动改变了他们苦难的命运,而我们同样也是,只有劳动才会将我们的平凡加以点缀,从而活得有滋有味。

厚重的《平凡的世界》,刚硬的孙少平,永远铭记于心的路遥。在这个平凡的世界,我们每一天过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的戏剧,但是我们可以怀着满腔赤诚的爱,用苦难哲学,去为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理想而劳动、而奋斗,那么我们的生活虽不一定非凡,但肯定是充实而又意义的。从今后,常读《平凡的世界》,要做一个像孙少平一样的人······

读平凡的世界3有感篇三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大二了,也即将步入大学的第三年。大学之前的我,迫于学习的压力和学习方法的不当,并未读多少书,上了大学这两年,我尽量在多读些书,并沉浸在书的海洋中,思考读书给予我的启示,享受着读书带给我的快乐。在我读的几十本书中,作者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风格,包括各种各样的题材。可能由于文化的差异,例如《悲惨的世界》、《我的大学》、《老人与海》等外国作品,我并不是特别喜欢,我还是比较偏爱我们中国的作家及他们的作品,感觉更加易懂,更加亲切。在所有作者及书籍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路遥老师及他的作品,而这也恰巧是我大学第一位接触的作家,他的《平凡的世界》、《人生》等也是我大学最开始读的书,也是我最喜爱的几本书。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汉族,中国当代土生土长的农村作家。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七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篇小说奖,同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全景式的表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路遥因此荣获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病逝世,年仅43岁,一位文学巨匠就此陨落。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坚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是在于那个结果。所以他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他始终以深深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每当他的创作进入低谷时,他都是一个人独自去陕北故乡的“毛乌苏沙漠“,他在那里审视自己,关照社会。他的作品让我们进入他的内心世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文学的执着和创作时的艰辛,正是这样才使我们看到了鲜花和掌声之后的艰难之路。

读的路遥老师的第一部作品就是他的《平凡的世界》。全书共三册,路遥老师在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以孙少平等人为代表,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自强与自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 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虽然这部小说在正统文学史上地位不大,但却被很多人喜欢。《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这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读完这本书后,人的灵魂也得以净化,还会改变现在很多的想法。

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但是自尊自强,而后他对处境相同的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产生感情,被坡脚女子侯玉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与郝红梅关系慢慢恶化,后来郝红梅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少平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教师。但他并没有消沉,他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部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与村支书田福堂女儿,县城教师润叶是青梅竹马,却遭到田福堂反对。经过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相亲并结了婚,润叶也只得含泪与向前结婚。这时的农村生活混乱,旱灾又火上加油,田福堂为加强自己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结果不料出了人命,为了“学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1979年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百废待兴又矛盾重重,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推广责任制。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他的女友晓霞从师专毕业后到省报当了记者,他们相约两年后再相会。润叶远离她不爱的丈夫到团地委工作,但命运弄人,钟情痴心的丈夫李向前酒后开车致残,润叶十分内疚回到丈夫身边,开始幸福生活。她的弟弟润生也已长大成人,他在异乡与命运坎坷的郝红梅邂逅,终于两人结为夫妻。往昔主宰全村命运的强人

田福堂,不仅对新时期的变革抵触,同时也为女儿、儿子的婚事窝火,加上病魔缠身,弄得焦头烂额。1982年孙少平到了煤矿,尽心尽力干活,成了一名优秀工人。可是,就在孙少平与田晓霞产生强烈感情的时候,田晓霞却因抗洪救灾英勇牺牲了,后来田福军给孙少平发了封电报,少平悲痛不已。少安的砖窑也有了很大发展,他决定贷款扩建机器制砖,不料因技师根本不懂技术,砖窑蒙受很大损失,后来在朋友和县长的帮助下再度奋起,通过几番努力,终于成了当地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头人。但是祸不单行,少安的妻子秀莲,在欢庆由他家出资一万五千元扩建的小学大会上口吐鲜血,确诊肺癌。晓霞在抗洪采访中为抢救灾民光荣献身;润叶生活幸福,生了个胖儿子,润生和郝红梅的婚事也终于得到了父母的承认,并添了可爱的女儿。27岁的少平在一次事故中为救护徒弟也受了重伤,英俊面容尽毁,却遇少时玩伴金波之妹告白,少平为她的前途与自己的感情选择拒绝……他并没有被不幸击垮,少平从医院出来,面对了现实,又充满信心地回到了矿山,迎接他新的生活与挑战。

这本书使我感动的是书中人物的情与爱,为里面敢爱敢恨的年轻人而感动。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被带到了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来到了贫穷的村落,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劳的耕作,每天吃不饱饭没有衣服穿,自己的孩子还上不起学。像大多数读者一样,我最喜欢的是主人公孙少安和孙少平。由于家庭贫困,成绩突出的兄弟俩都没能完成学业,早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哥哥孙少安办起了砖场,历尽千辛万苦使自己的家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弟弟孙少平回到农村后也历尽波折,从农民到乡村教师,又到揽工汉,再到煤矿成了一名矿工,由于表现突出当上了班长。他们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在困难面前从不认输。他们一点一点、坚韧不拔地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我很喜欢路遥对于这部小说的出发点——“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路遥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因为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给予我了一种来自灵魂的震撼,对我的行为、态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书中各人物悲惨的命运令我感到我们现在生活的是多么幸福,更重要的是,它告诉了我们:我们为了什么去生活,怎样去生活!生活没有如果,他们的命运告诉了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制于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我们更幸福。主人公孙少平,脚踏实地,重情重义,忍辱负重,不卑不亢。孙少平那种以上进求尊严,从不好高骛远的情怀也深深的打动着少女的芳心。田小霞的出现,让他的人生有了目标与方向,从此他也可以自信去面对生活的不幸与艰辛。晓霞是他精神最大的支柱与鼓舞,让孙少平有了奋起的支点和勇气,成为照亮彼此前进路上的一盏灯。他们的爱让人奋进,是纯真、向上的,在物质上他们没有太多的要求,而在精神上却很丰富,是跨越了所有界线的心与心的交汇。这种爱情最真挚的追求,也正是我们年轻人所缺少并该学习的。

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后并努力奋斗,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充实,精神才会更年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孙少平一样,善良、敢爱敢恨、明辨事理、坚韧、自信、自强、拼搏,每一个平凡的人可以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但我们可以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读平凡的世界3有感篇四
《《平凡的世界》再读有感》

《平凡的世界》再读有感

一直都听朋友推荐《平凡的世界》,却也总没有机会去读,在那个习惯做梦的年纪里,总是一天天沉溺于自己幻想的世界。也怪自己一直看的东西少,也便总觉得心里空荡,连思考都显得没有深度。 后来,终于有机会读了,一读就从此再也放不下。一直都想为它写点东西,却总怕自己拙劣的笔无法触及作者思想精髓之万一,亵渎了这不朽之作。

说来奇怪,我们和那个年代隔着几十年的时光,可我却是着魔一般被那个世界人们的一颦一笑却牵挂,他们的喜怒哀乐好像早已融入了我的血脉,让我的灵魂也飞回了神仙山脚、哭咽河畔的双水村。 一切都好像身临其境,对他们的酸甜苦辣都感同身受,为他们的苦而落泪,为他们的笑而欣喜。就连在梦里,也夜夜回到他们身边,看他们的辗转反侧,看他们的沉沉入睡……

坦率地说,这已经不知道是我第几次在读这部书了,可是,不得不说,它的吸引力却是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的细节都让我的泪水不由得盈满眼眶。

也许很多人会说,我就是那电影院里被娇情的剧情赚取眼泪的庸俗女子中的一员罢了。我并不否认。我是个地地道道的俗人,路遥笔下的普通的平凡的一分子。

其实,静下来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在想,为什么自己会为了那么多不曾谋面、甚至不知存在与否的人们感动落泪,却很少会去认真

想想身边的人们那些让人辛酸的历程。这才发现,在心底里,我早已把少平当成了父亲在读。他的经历,他的苦难,多么像父亲啊!我那最最尊重、最最亲爱的父亲啊!

人啊!是多么地不可思议!

就从这一点,我就永远地尊重并感激路遥先生。

是啊,多少年过去了,世界却好像还是路遥笔下的那个样子。那些艰难的为了生计而在黄土地上苦苦挣扎的本分的庄稼人;破褥烂被、大声骂大声笑、在马路边上等待有人来买他力气的揽工汉;一技在身、走南闯北敢于吃苦的手艺人;天真无邪、给家里带来希望和活力,却也过早地体恤父母疾苦的懂事孩童;敏感自尊、渴望被人赏识、却也情窦初开的梦幻少年;肩负全家责任,勇于驾驭生活之舟的壮年;繁华落尽、荣耀不再、慈眉善目的老者……

而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那个年代刻骨铭心的爱情。

他们的爱情多少次都让我的灵魂为之震颤,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这一辈人就没有这么浓厚浓重的感情!不!爱情之火在每一个人富饶的心灵之土上都会如火如荼,自烧成一片火海!

我们的热烈,我们的奉献,我们的坚定也是不容任何人亵渎的。只是,而今的我们需要在肩上强行加上太多太多的东西了。爱情永远都不会只是两个人的事情,那是关系到两个家庭、甚至子孙后代幸福的大事。所以,才有了那么多无奈、那么多遗憾……

当路遥以过来人的身份回顾身边人们的幸福与泪水的时候,他当然有资格说这些人的结合完美与否。就像晚熟的木讷的惧怕女人的润

生遇上饱经生活之苦的自卑的红梅,他的男子汉的勇气才终于回来了,我想也只有这样的结合对他们两个才是完美的;就像三十出头却不得不天天在几百米井下用生命和血汗掏煤谋取生计的王世才班长,也只有年轻贤惠温柔有加的惠英嫂才会让他在一天的极度劳动后,有了暂时的安慰和心灵的休息;就像稍有胆识、却也不得不用汗水和眼泪去浇灌生活的少安,也只有热烈的爱着他的忠实助手秀莲才能实现他生命的意义了……他们的结合,是有生活之风霜见证了的。是足以永生的。

我们当然欣赏并且羡慕这样的结合,但,我想说的也正是这些:当生活的苦难降临在你我头上的时候,我们只有想着彼此,共同经历、度过了这些泪水相伴的无数个不眠之夜,我们的爱情也才有了固若磐石的根基。所以,不要再幻想完美的爱情了,用微笑来扛下生活的苦吧。我们也会有和他们一样的幸福!

人的一生,或许就是这样,困顿而后振奋,苦难而后成长。就像少安一次次在绝境中重新跨上驾辕的位置;就像少平一次次用带血的劳动去遗忘心中无边的伤痛;就像向前一次次用无言的劳动为心爱的人做着所有能做的一切……

也许就个人而言,生活好像每一天都还是昨天的样子,为生计、为爱情、为荣光、为儿女、为明天而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可是,新的希望,也正是在这每一天的不息劳作中重现的啊!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那个年代。文化大革命隔浅了一代年轻人,连那么多曾经为了革命抛撒过热血的人,也不得不永远长眠在了这片

灰色的土地。于是,就有了应运而生的革命激进者,聪明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走上了领导人的位置;也有了在黑暗中挣扎,找不到出路却也绝不愿沉沦的思想的巨人们。当乌云散去,天空重见光明的时候,中国也仍然要靠这些人用双手去重建。就像福军。

我不禁在想,也许福军也是路遥的一个化身。也正因为在如此的苦顿和压抑中没有消亡,才有了思想更高层次更深更透彻地剖析啊!有这样一部用心血和智慧结晶而成的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巨著问世,也便不足为奇了。

仔细读它,发现它涉及的方面真的是好多啊,气象学、医学、天体物理学……而其中处世的哲学绝对是人生真真正正的缩影。小到一个村子里的各各弯弯道道,大到官场上,代表不同利益的各个官员们。那一心只做老百姓好儿子,毫无官架的田福军;为领导而生,溜须拍马的忠实秘书张生民;曾经错误却也甘于改正、终却不得放开手脚的周文龙;小肚鸡肠,满心只有自己得失,人之将老却忌妒一切新生事情的可恶的张有智;个人风光高于一切,颇具小农意识的草根领袖田福堂;在穷困中奋起,却永远心系他人疾苦的农民孙少安……

真是一本处世的大书。

在那个村庄走出来的青年身上,我们更会发现,教育永远会是不变的主题。那大山里飞出来的美丽凤凰兰香,永远牵动着我们每一个读者那真诚地为其祝福的心。而从猫蛋、虎子、明明这些可爱孩子们的身上,我们又欣喜地看到了下一代更加振奋人心的美好未来。这些都是多么让人兴奋!

同时,我也不觉感慨。我们这一代年青人的身上,这求知的迫切、劳动的气质,都好像一点点远去了。

我们退步了。

我为我们这一代人感到悲哀,为自己感到悲哀!

我也有着穷困家庭成长起来的孩童那特有的敏感和脆弱的心灵,也有那难以启齿的可笑的自尊和青春的躁动,更有那被早早感知的责任和生活的使命。可是,那种用劳动换取尊重,用付出回报希望的气魄和毅力,却并没有随之降临在我的身上。

我们就是这样,永远会尊重那些在血汗中站起来的生活的强者,并在他们的幸福面前,真心地敬献我们的祝福。

当然,我们也会从他们的人生阅历中,找回真正的自我,去流泪流汗,去挥洒热血,去实现我们的价值!

世界很小,却也很大。我们都是再小不过的一分子。也许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在自己小小的舞台上演好该演的角色。其实就这么简单。

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告诉我的。以后我想我还会再读,等到那时,我还会把自己的感触记下。也许,会别有意味的。

期待。

2009-10-28

读平凡的世界3有感篇五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今年寒假哥哥送我一本书让我认真的读一读,说是这本书是路遥的代表作之一,曾经获得矛盾文学奖,会教会我很多人生中的道理。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我躺在温暖的床上,手捧这本大约有六百多页的书,在橘黄色灯光的笼罩下,我翻起了这本书的第一页。

从晚上九点钟一直到凌晨五点钟,我完全被那雄壮的黄土高原和那淳朴厚实的青年“少平”所吸引,当然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这个农村少年,他的经历让我彻底的折服。

童年的他是那样的懂事,他放学后从不象其它孩子那样到处疯跑,而是自觉的拿起背篓和镰刀为自己家的牲口去割草;晚饭时会准时回家吃饭,从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吃完饭自觉的完成自己的家庭作业,总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含辛茹苦的父母。看着他,我不禁想到了那个年龄的自己,无地自容是我那时最真切的感受。学会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孩子是我学到的第一点。

青年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他们县城最好的高中,这也是我最羡慕的地方。学校中的他虽然在物质方面与其它同学相比落后很多,没有漂亮的文具,没有体面的衣服,没有吃上美味可口的饭菜,没有温暖的被窝,但是他有一样别人没有的东西,那就是永远也不服输的意志。无论春夏秋冬,他每天在宿舍中第一个起床,背诵英文;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在他的努力下,他成功的竞选为班长;虽然贫困,但是只要同学有困难,他会第一个伸出援助的双手。也就是这一点让我感动,与他相比他没有的我都有,但是他的精神让我钦佩,在他的身上

我学会了坚强 勤奋 和善良。

虽然他最后因为贫穷和家庭的缘故与大学失之交臂,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相反他更加的热爱生活。他去了矿区,成为一名采矿工,在矿区由于他的勤奋和聪明,成为工友们心中最受欢迎的人。在他的身上我又学会了什么才是笑对人生,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用一颗充满希望的心,充满力量的心去迎接生活中的困难,这样就没有什么能够打到你。

小说最终以悲惨的结局而收尾,我们没有看到少平人生的辉煌,相反只是看到了他的人生变得更加的悲惨。我想这是作者的良苦用心,他把最美好的事物撕碎给我们看,无非是想告诉我们,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即使我们的命运是那样的悲惨,我们还是要用一颗不平凡的心去面对它,去挑战它,去呐喊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证明这个世界我们曾经来过,这里有我们的轨迹,我们有自身存在的价值。

读平凡的世界3有感篇六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繁华的世界,我们,每一个,渺小而平凡。

平凡的世界,洗尽铅华,尘埃落定。

这部号称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著作,影响了中国一代青年。再路遥的笔下,再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敢于奋斗,勇于进取的年轻人,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声音。书里是对于新农村的全景式的描写,突出了从以前的农业模式向新的经济形势的转变,是改革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孙少平,孙少安,金波,田润生,田晓霞等许许多多各具特点的年轻人,他们是整个时代的代表,是整个时代的主人公。

黄土地是另一个世界,那里有苦难与磨砺,有奋斗与觉醒,有善良与残忍,有爱与痛苦。少平与少安一家的沉降起伏,几多辛酸几多无奈。

黄土养育了西北汉子的粗旷与豪迈,他们的身上从来找不到云端的飘逸,永远是脚踏实地的坚定。即便在生活的最底层,即便一无所有,主人公还在为自己考双手收获的那么一丁点的幸福,痛并快乐着。 路遥的文字,向来厚实,就像黄土地般的厚重。但这种朴实却令人着迷,类似黄沙吹入眼中,无意去哭,但在合上书时却早已泪眼朦胧。揉揉眼睛,发现身边已是另一个世界。

孙少平与孙少安两兄弟是全书的主人公。尤其是孙少平更是全书注重刻画的一个新时代有思想,有理想的青年。

少平的出场,伴随着饥饿与贫穷,为了馒头,为了学费,甚至为

了尊严,为了生存下去,整部书徐徐开始了讲述。

孙少平少高中时,家境是艰苦的。高中时,中午只能吃两个黑馒头,即书中所写的“非洲”。但是生活上的艰苦,并没有使他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这个衣着不合体的高个学生,再精神上却是富有的。他阅读的第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关于这个情节的设定,着实令人心里一惊,但无疑两个主人公的信念一样坚韧,百折不挠。他积极阅读,再拓展知识的同时,也树立了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使后来去黄原县城揽工的日子里,他也没有放弃阅读,一本一本的书带领着这个农村出来的年轻人走出了现实的小圈子,进入了人生这个大舞台,可以说是于都使得孙少平变得和其他的人不一样,这不仅表现在他的处世态度上,也表现在他的行为语言上。

孙少平有着庄稼汉子勤劳朴实的一面,又有着知识分子肯学上进的一面。他的身份虽然在变,可是他的思想却一直没有变。对比着看来,现在的人,对于信念的坚持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我们其实都再社会或者是周围的影响下改变着什么。如果我们都能像孙少平一样再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追逐自己的理想,执着于完成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标的话,我相信许多人的人生一定会和现在的状态不一样,会好很多。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因此而产生浮躁等不好的情绪。也许我们都需要精神上的洗礼,对于信念的执着我们都应该向孙少平学习。

书上写孙少平第一次去黄原县城揽工,无处安身,于是找到了贾冰一家。当然,小说描写的很真实,贾冰的家人可能是见惯了老乡来

家中投宿,所以态度上不是很热情,只是孙少平和其他人不一样,第二天一早就去找到了工作,然后带着一盒饼干来到贾冰的家,送给他的孩子吃。贾冰夫妇这才感受到这个后生和其他人不一样,很懂人情世故,很有做人的原则。于是孙少平给了认识他的人很好的印象。后来临走前,少平向贾冰借书,贾冰很爽快地答应了,后来贾冰还给少平再县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看来真的是将心比心,世界上的人只要你真心去对待,一定会获得回报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少平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的建立,自己这一方一定要努力去做好,这样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双方之间才能建立一种超越了年龄和社会地位的联系,这种联系对于一个初涉社会的青年来说太重要了。

书中后来写到了孙少平去到了他的一个远方的舅舅家,他的舅舅叫马顺。可是他舅和舅妈对他并不好,他只有主动去担水,才得到了他们的一点好脸色。后来在曹书记家上合口石的时候,少平点出了他舅舅马顺犯下的一个很大的错误,于是虽然帮助了主家,可是却惹怒了他舅一家。他就再也呆不下去了。于是继续他的揽工汉生涯,期间得到了曹书记的帮助,在黄原落了户。书中的孙少平是一个明晓是非的人,在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他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社会上有许多的事发生了,却没有人站出来。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有人可以站出来,需要大家都尽自己的一份努力,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文明,更加美好。

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是一个极富正义感的青年。在和包工头胡永州的斗争过程中,他表现的时一种正义,不畏邪恶的正义,

他帮助了小翠,可是小翠已经堕落了,因为她的家里,也因为她的自身原因,她已经深陷而不能自拔。即使孙少平一两次可以帮助她,可是如果一个人不能自救,那么别人给予他的再大帮助也是徒然。作者路遥对于小翠真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任何人都要树立一个自尊自强的信念,再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失掉人的最宝贵的品格。即使是出淤泥也要不染。心中一定要有一个声音,不断提醒自己,要自强,不要破罐破摔 。

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孙少平不愧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男儿。在亲情上,他深知家中的疾苦,从不因为自己而给家中添加负担。出去工作了以后,总是想着往家里寄钱。再到了铜城大牙湾煤矿,拿到了第一笔钱,他舅给家里寄钱了,他想象着父亲拿到汇款单到邮局取钱的幸福画面,真的是一种荣誉感。友情方面,少平有一个最好的朋友——金波。他们两人之间尽量为对方着想,他们深深地了解对方。记得在孙少平去黄原揽工的时候,又一次去金波的住处,金波一见少平,就去食堂打了半脸盆白面片,他知道少平的饭量,而且回来的时候,换了一身很朴素的衣裳,头发也弄乱了,为的是和少平一样,不让他感到差距。他们之间互相的理解和信任才是真正可贵的。后来吃完饭,金波知道了少平的处境,邀请少平到邮局扛包,可是少平太了解金波了,于是说,好朋友各闯天下,不要在一起,看对方的难过。少平何尝不是替金波着想呢。好朋友的友谊真的是人生最美好的财富和回忆啊。关于孙少平与郝红梅的短暂交往以及最终他因自己贫穷而自卑的日子,是他日后有所成就的奠基。他经历了贫穷、饥饿和孤独

的折磨;经历了初恋的煎熬和失恋后的痛苦——当这幕小小的青春悲剧结束以后,他内心中感情的河流反而趋向于平静,而思想和理智的成分却增多了。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看成是一段美好而经典的爱情,相信感动了阅读的每一个人。他们相互之间有太多的共同点,从相识到相知到相爱,充满了知识分子心心相吸的感觉。他们是思想领域的好伴侣,现实生活中也相互体贴。田晓霞欣赏孙少平的上进与好学,还有思想上的独具想法,不盲从,有自己的原则和信念,执着的精神,不屈的意志。而那个年代,一颗温暖的心温暖了另外一颗心。田晓霞对于孙少平的帮助很大,借给了少平很多的书,可以说,在思想的世界里,他们都是彼此的支柱。田晓霞从来没有嫌弃过孙少平的揽工身份,相反他们的感情在一天天加深。后来到了煤矿,田晓霞看望少平一段,将他们的爱情写得很细致。再麻雀山上,那个夕阳的傍晚,一切的回忆仿佛都在提醒读者,这是一段最美的回忆。后来田晓霞因公殉职,少平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这段感情的结局是所有人不愿看到的,那就让我们将它深深地留在心底吧。每个人都想到自己的“田晓霞”,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擦身而过,把握现在,珍惜现在。

孙少平是一个责任心很重的人。他对惠英和明明是一种责任,所以后来他回到了煤矿。至于金秀对于他的爱情,他心里清楚,这只是一种类似兄妹感情过渡来的爱情,所以他选择拒绝。我觉得这是少平的原则,也是他的责任,他不会去接受这样一段感情,正如他不会忘记田晓霞一样,这都是一种责任,做人的责任。

读平凡的世界3有感篇七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中学时代,偶然有机会阅读到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现如今该作品被毛卫宁导演拍成了电视剧,天天下班追着剧看,又一次重温了那个年代黄土高原上的艰苦岁月。总感觉看到的是平凡的世界,读的是不平凡的人生,品的是人性的真、善、美。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个人对于浩瀚的世界来说,都是无足轻重的。然而这个世界又是平凡的,无非上演一些生与死、贫与富、悲与欢的故事。但是从这本书的故事中,我明白了,平凡的人坚持做平凡的事,终究是不平凡的。

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为我们解说了生活中的平凡与苦难。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高原上的平凡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了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的戏剧。或喜剧?或悲剧?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故事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故事、平凡的生活和平凡人的感情,然而却深深感染了我,细细评读他们的人生之路,平凡中彰显人格的高大。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孙少平。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最深刻的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对于出身,孙少平是不幸的,他出生在世世代代的农民家庭,有着许多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幸,即使是高中毕业,依旧得回家务农,他又是幸运的,在高中苦难的日子里与书成为挚友,从书中寻找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自己变得和普通农民不一样。对于爱情,孙少平是不幸的,苦涩的初恋转瞬即逝,然而高中时代,对于初恋郝红梅他至始至终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但是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始终有高干之女田晓霞的鼓励和支持。与田晓霞刻骨铭心的爱情,虽然是个悲剧,但是田晓霞洋溢的激情深深刺激着他追寻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即使是晓霞不在了,他依旧活在少平的心中。对于事业,孙少平是不幸的,高中毕业后,他没有机会像其他同学一样依靠家里关系安排体面工作,即使有这样一个机会,他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良心;也没有像田晓霞一样去参加高考,因为他没有钱。他只得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成为名副其实的"揽工汉",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因为,通过好心支书、体检医生、班长、惠英嫂子、矿区区长的帮助,他最终成为大亚湾煤矿区二班班长,成为一名端着国家饭碗的煤矿工人。煤矿下的生活再苦再累再危险,他都甘之若饴,因为他热爱这片矿区,在这里,他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里,他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重担。回想孙少平人生,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在他的奋斗史中遇

到那么多的好心人的帮助,他们彰显了人性的真善美。

最让我感动的是孙少安。一个地地道的农民,一个烂包光景家庭中的长子,一个生产小队的队长,他本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人,然而他的心中却只有家和他生活的双水村,甚至没给自己和老婆留一席之位。对于弟弟妹妹上学,他支持的义无反顾,尽管这个烂包的家庭无力承担,尽管家里的光景都在靠他一个人担着,他也毫不畏惧。他只希望弟弟妹妹不要像他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这就是一个家的长子为我们做的榜样,俗话说"长兄为父",他孙少安做的堪当楷模。对于奶奶,他更是孝字当先,在家里困难的吃不上白面馍馍的时候,他总会把仅有的一白馍馍留给奶奶吃,因为他知道奶奶老了,吃白馍馍的日子不多了。当老婆秀莲因担心他劳累身体吃不消,把白馍馍留给他吃时,他恼羞成怒好几次差点打了秀莲,他希望自己的老婆能懂得自己的心。对于双水村,他更是充满了责任和义务,尽管他连个大队支书都不是,他也希望全村人都富裕起来。起初办个砖厂赚了钱,一家人特别是老婆秀莲要求箍新窑时,他却拿出钱来扩大砖厂,安置全村闲置人员来砖厂上班,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后来砖厂赔钱了,他也是一个人硬撑着,最后在全村人的努力下,砖厂转危为安。这更好地诠释了"鱼帮水,水帮鱼"的道理,也彰显了人性的真善美也。这就是孙少安,也许在他的字典里就只有别人,而没有自己。

最让我喜欢的是孙兰稥,也许是因为向往她的美好结局吧!虽然他出生在农民家庭,但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找到自己的真爱,从此改变了人生的轨迹。面对这么一个集智慧与爱情于一身的人,有哪个女孩会不心动呢?最终她拥有了幸福的生活,不是因为她有多么发光的背景,只是因为她的坚强以及对命运的不屈服。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曙光,她向我证明了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这成了我每次跌倒后再站起来的勇气和动力。兰稥,一个平凡的山村姑娘,她的骨子里却透出一种不平凡的毅力,让人欣佩。

«平凡的世界»读完了,而我们平凡的生活远没有结束并且会持续很久,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21世纪,在这样一个平稳的时代,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能不会遭受少平、少安那样的苦难,但是新的世纪会有新的挑战,比如就业难、住房难等等,我们虽是平凡的一员,但是我们一定要跨过泥泞,做不平凡的自己。我们要始终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越努力就会越幸运。

读平凡的世界3有感篇八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最近几天,我一口气看完了《平凡的世界》二三部。这本书好像有魔力似的,让人手不忍释卷。

这本书以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西北黄土高原的农村为故事背景,围绕着孙家人的家庭命运,而展开的一系列的真实可亲的生活故事。描绘了一幅广袤的生活图景,真实地向当今读者呈现出文革时期的农村生活面貌以及社会变革、市场经济对农村地区的生活冲击。

读平凡的世界3有感篇九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汇总》

原创的、、

平凡中的伟大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这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读完这本书后你现在的很多想法都会改变。

在这本书中,带给我影响最大就是孙少平。他的家很贫穷。他穿的是破旧的衣服,吃的是丙菜。但并没有抱怨这个世界带给他这么多的不公,他只是怀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

我佩服他,佩服他可以蜷缩在破旧的被褥里,就着昏暗的光亮读书,心中却

依旧为可以读书感到崇高和兴奋。

我欣赏他,欣赏他可以这边脱掉肮脏的工作服,那边就可以和田晓霞谈论文学,和顾养民探讨人生。

我敬佩他,敬佩他可以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为了生计去做最底层的工作。

他像不倒翁,像弹簧,不管你怎么推他,怎么压迫他,都不能真正的打败他。他是一个真正伟大的人!

他经得起磨难,受得住苦。而我呢?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吃着鱼肉海鲜,穿着名牌衣服,而我每天依旧抱怨,抱怨他人,抱怨生活。比起孙少平,我实在是太幸福了,我应该感到知足。

《平凡的世界》让我知道了平凡中也有伟大。同时也告诉了我,我很幸福,我应该学会知足常乐。

《平凡的世界》能够让我在今后的日子里,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够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平凡的世界》这部得到了矛盾文学奖的小说,在中国,这是极权威的大奖。很多我佩服和欣赏的作家也没有得过,这应该是官方对这本书的最大肯定。同时,有很多人同我一样,喜欢看这本朴实厚重的农民小说,概因其文中饱含了作家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一个时代的反映和思索。《平凡的世界》不但创造出逼真的现实感,还成功地创造一种乌托邦式的意识形态幻觉。《平凡的世界》里那套扎扎实实的现实描写背后有一种非常光明乐观的信仰:聪明、勤劳、善良的人最终会丰衣足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书中一个个推动故事发展的情节安排(孙少安、孙少平不断获得善人帮助、大人物赏识、润叶、田晓霞等高干女儿‚七仙女式的爱情‛)都是基于这种信仰,这给了读者极大的心理满足和阅读快感。如果把《平凡的世界》与《人生》做一下比较就可以看到,《平凡的世界》不仅是细演的人生,更是完美的人生。

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曾经过的日子,农民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贷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中国的现状,在于历史的延续,在于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劳动者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平凡的世界》就白纸黑字的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臵,无论多么贫寒,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在, 1

只要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首先,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 座村落中的一座。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

其次,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经过的日子,农民的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但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对农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和理解。而且间接知识也能够带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部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也能让我们深刻的理解我们那些可敬可爱的农民的平凡与伟大。

我们生存的现实年代,每一时刻都在告别贫困的困扰,可生存环境的改变,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面对不段涌现的新课题,在普通人的视线里,生活似乎也不是那么平坦得一马平川。面对新的困难,一样会有新的无奈;面对新的理想,一定会新的彷徨;面对新的世界,也一样会有新的自卑心理在作怪,人类的懦弱是本性,任何人都不能逃避。

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旅途中,只有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积极的去面对,才会有发展,才会有未来。困境里的自卑,无奈中的反抗,积极中的进取都是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激励因素。

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我们就应该像孙少平那样,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人奋进。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那么人性里的自卑并不可怕,为理想而拼搏的路上,有这样的自卑陪伴,我们并不会失落,只要正确的面对它,转为坚强的动力,那么,自卑中的所得都是胜利和拥有的感觉,自卑里的坚强都是催人奋进的凯歌,

这书名实在是起得太好了,有一种洗尽铅华,尘埃落尽的感觉,是一个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的人,在经受了各种苦难的折磨之后,回头再望来时路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一种宽容。想当初选择读这本书,也是被这书名所吸引。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来,慨叹书名的妙处,同时也不停地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伟大?什么是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才是生活。戏台上的情节是浓缩的,天上一天,人间一年,所以才有那么紧凑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琐碎的矛盾纠葛,你牵着我,我绊着你,剪不断,理还乱,欲说还休,这才是生活。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铭心的爱,刻骨的恨,当然存在,但普通人遇到的几率又有多大 2

呢?属于饮食男女的,不过是些筋头马脑,说来无聊,但却缠绕。有喜怒哀乐,有爱恨情仇,有凌云壮志,也有颓唐消沉,这才是活生生的人,这才是生活。百折不挠,愈战愈勇,山崩地裂不皱眉,那是神话中的英雄;现实中,纵然是强者,也难免苦痛,难免挣扎,难免有‚弯‛的时候,但弯而不折,生活需要的就是一个‚韧‛字。」

「所有的少年时代,总有年轻气盛、目空一切的一面。心中有着太多地愿望要实现,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太多的期许。少年心思当拿云啊!尽管肤浅,尽管狂妄,但毕竟有豪情。」而现在,《平凡的世界》让我从空中回到了地面,知道了脚踏实地,知道了平凡中的伟大。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将从此成为一个收起锋芒的中庸的人,我是一个手中有着大把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处在我这样的一个年纪,应该是努力奋发的,应该像少平那样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再想路遥写作这本书,也不是在他的年轻岁月,而是在经历了大起大落的40多岁。

我想读了《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但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岁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还是辉煌兴奋的时候,都能够想起路遥,想起《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它的内容如它的名字一样,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几十年的时光,在路遥笔下铺展开来,没有一点的矫柔造作,没有一点为了作品而作品的嫌疑。给我们展示了一副普通而又内蕴丰富的生活图景。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人的成长过程,一个平凡家庭的成长过程。

从孙少平,到孙少安;以及田晓霞,田润叶;少平的师傅以及师娘,少安的山西老婆。还有那个山村里面所有的人际关系,世故的,淳朴的,农村特有的风情和地域色彩。里面包容了路遥太多的写作功底和技巧。他对农村的热爱,对中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赞扬,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显现。他崇尚艰苦奋斗,坚信承受苦难是成功的必然。他不忘记歌颂中国农民那一颗质朴的心,敢于拼搏,敢于吃苦的精神。不忽视属于农民的那种特有的爱情传达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差距而引起内在素养不同而造成的爱情悲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世界就是农民的世界。而路遥,用敏锐的眼光注意到了这点,取材于中国西北部一个普通的农村,然后,在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中展开整个故事情节。用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小世界折射出整个中国,整个人类的平凡的世界。

生活本身就是无数庸常琐事堆砌而成,所以,世界本身就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通篇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家庭的成长历程。没有戏剧化的情节,同样没有传奇性的故事,全部都是按照生活的常理发展的,让读者觉得真实,觉得可信,给人美感的同时,给人以激励,给人以震撼,直写到人的灵魂深处去。

人物的刻画也极其独到。注重人物的现实性。比如,孙少安,是个耿直,质朴的农村男子,他善良,能吃苦,有责任心,同时血气方刚,真心地爱着润叶。但是,却因为他身为农家,而润叶却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他在润叶面前表现出退缩,爱,却没有勇气,爱,却自卑。这样的心理矛盾,路遥刻画得细致入微,尤其逼真。同样,也很符合现实状况以及现实心理。他,最终错过了润叶。但是,同样,因为他的小农意识的局限,他娶了山西姑娘以后,生活便代替了爱情,一切平淡了,生活便是真实的生活了。

参考资料:网上的一些资料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坐在明亮的落地窗前,我拿着书单在上面勾画着将要去买的书,几乎是每一本没看过的都被打上了钩…

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以住在黄土高原双水村的孙、金、田三家为主线,讲述了文革前后这三家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在县城里读书的孙少平在高中初次体会到了感情的波折,高考

落榜,使这个一心想干大业的青年只能回家生产,最终与村主任的女儿田晓霞结为夫妇,但好景不长,晓霞在抗洪抢险的采访中光荣牺牲……少平的哥哥少安从西安取()回了贤惠漂亮的媳妇秀莲,有了一个胖儿子。然而苦难的命运再次波及这个不幸的家庭,秀莲在由他家出资两万元扩建的小学欢庆会上口吐鲜血,确诊肺癌……虽然说这个家庭如此的不幸,但无论是少安还是少平,这两兄弟又重新振作了起来,自信满满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路遥以朴实平滑的文笔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充满了悲剧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它的书名中提到过的一样——‚平凡‛,却使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为之震撼。是什么使命运的惊涛骇浪再三波及这个小小的不幸的双水村?又是什么使这个小村庄中的人没被命运打垮,反而重新站了起来?前者的答案或许有太多的因素,天灾?人祸?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后者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村民心中的那颗朴实、善良、热爱生活的心拯救了他们。在那个年代,平穷、困苦使黄土高原的人们一无所有,但他们那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永远都不会褪色。或许这就足够了,这就足以使他们走出困境,迎来美好的明天。

他们在生活中所遭受的挫折可能是在从小在蜜罐中长大的我们所无法理解,但是对于出身贫穷,十来口人只有一床被子,缺吃,少穿的家里的路遥来说这其实是他自己的写照。

路遥读完小学一年级后,家里已经养不起他了,于是,父母决定把他们的第一个儿子路遥,过继给远在百里之外的哥哥。慈爱、质朴的养母,和她的老伴,对路遥如亲生儿子一样,管他吃,管他穿,什么都由着他。初中三年,是路遥人生中最困顿和难熬的一段经历。那时,学校的饭菜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路遥所吃的全是丙级饭:稀饭、黑窝头、野酸菜。而所有这些,还是他要好的同学们凑集起来的。这读起来不禁让人想到了小说中的孙少平,也是如此的寒酸。这就是路遥的少年时代,是这种亲生经历的体会使他用平凡的笔描绘出了如此不平凡的人物。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多么朴素的情感,多么可爱的人啊。他坚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是他如此坚定的信念创造了如此多的使后人议论至今、回味无穷的作品。

虽然今天的我们已经远离了路遥那个年代所遭受的平穷和饥饿,但生活中也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也许是在竞争上的失败,事业上的停顿,也许是朋友之间感情出现裂痕,也许是身体出现重大疾病,这种种都有可能使我们彷徨、无奈,这是人性的弱点。面对这些困境又有多少人能走出来呢?有太多的人根本比不上双水村哪些朴实可爱的村民,现在的我们不是没能力解决问题,而是因为我们缺少一颗火热的心,我们对生活的热爱远远不及双水村的人。如果面对困难我们能以一颗积极火热的热爱生活的心去面对,那么希望就会永远存在。

合上书本我感慨万千,思绪久久拉不回来。我的心灵为之而震撼、颤抖。那文末的省略号包含的太多太多了。主人公以后的生活我们无法预料,但一定是充满着光明的,因为他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让我们的心为了自己,为了明天,火热地燃烧吧!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