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沉沦》读后感

编辑:lin13459411179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0-05    阅读:

《沉沦》读后感

  《沉沦》描写的是一个患忧郁症的留日学生走向沉沦的故事,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 ,揭示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与超我矛盾冲突,主人公的愤激和反抗,最终往往变成自戕,爱国心又常与个人欲望相联系,再加上作品笼罩着一层悒郁颓丧的气氛,就让《沉沦》这部著作有了很大的争议。这说明出身于没落地主家庭的郁达夫不仅接受了欧洲资产阶级所谓世纪末文艺思潮的影响,而且沾染了中国士大夫的“怀才不遇”式的哀愁(郁达夫以放浪形骸的方式表示对统治势力的反抗和蔑视,这里面也有中国古代某些文人的影响)。

  本文的时代大背景设定在清朝末年,中国最虚弱,民族最迷惘,国家的统治阶级最沉沦的时代,在世界上,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而国家的统治阶级清朝政府仍然是沉醉在自己伪造的上朝天国中,那个脱离社会的象牙塔中,虽然那时东渡求学的爱国青年很多,然而本篇的主人公虽然东渡,却不是去寻访救国的道路的,封闭孤独的生活加上长期压抑的青春的冲击,使他不免忧郁竟至于性格扭曲的发展,最后就到了自己也不相信的猥琐沉沦,以至于才21岁的他就要走向自我毁灭。

  从本文的各种创作手法来说,与郁达夫其他的小说作品一样,《沉沦》也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也叫“自我小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因此,小说大胆而深刻的揭示任务复杂而丰富的心理活动,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最能把读者引入文中,身临其境的一大特点,若要深刻理解,读完这篇小说有所得,有所悟,就必须探究人物内心的矛盾心理以及造成这种心理的自身与社会原因。

  《沉沦》的主人公“他”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在“他”四处求学中接受的则是较为开放的进步思想。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下长大的主人公既有中国文人某种气质,同时又有一些自由与叛逆的思想。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下,他的自由思想被压抑。当他离开W学校“打算不再进别的学校去”,他选择了蛰居在小小的书斋里。他的内心里也因此而压抑,产生了的苦闷”与“外族冷漠歧视”的“他”渴望真挚的爱情,并愿为此抛弃一切。然而这种渴“忧郁症的根苗”。此后的留学生涯他的忧郁症就更加严重起来。在异国他乡,饱受“性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他的内心逐渐失去理智的控制,他开始自渎,窥视浴女,甚至到妓院寻欢,只为了寻求自己感官上的一时愉悦与满足,最终深陷在邪恶的沼泽里不能自拔。那饮鸩止渴的行为显然让“他”更加苦闷,愉悦过后是更大的空虚,欲望越来越大,他开始寻求更大的刺激,而他的经济状况却穷困潦倒,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他”只有投海自尽来结束这个恶性循环。

  通读《沉沦》这部有所争议的文学著作,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在自裁前,那一段血泪交加的的哽咽:“这干燥的生活.......祖国啊,祖国啊,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这也是作者自己内心世界最强烈的呼喊,很确切的表达出了作者深切的爱国之情,以及对祖国的萎靡不振,不图自救各种激愤,这是一个爱国者的最强音,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中国的沉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沉沦,这是一部充满血性的著作,一部灵魂的救赎录。

  • ·吃狼奶的羊读后感(共5篇)(2015-08-30)
  • ·兔王圆点点读后感(共8篇)(2015-08-30)
  • ·吃狼奶的羊 读后感(共3篇)(2015-08-30)
  • ·吃狼奶的羊读后感600字(共9篇)(2015-08-30)
  • ·吃狼奶的羊 读后感(共2篇)(2015-08-30)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范文三篇
  • 领航读后感1500字左右大学生范文六篇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后感【三...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十一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读后感范文...
  •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通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