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源 > 高考信息 >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6    阅读: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一)
2016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2016年高考即将到来了,为了让考生们能够对全国31个省市的真题进行对比分析,的小编特地给考生们汇总了2016年高考物理真题,里面包含了各省市的高考物理真题,希望会给考生们的考试后估分带来帮助哦:
2016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省份 高考物理真题
北京 2016北京高考物理真题
天津 2016天津高考物理真题
河北 2016河北高考物理真题
山西 2016山西高考物理真题
内蒙古 2016内蒙古高考物理真题
辽宁 2016辽宁高考物理真题
吉林 2016吉林高考物理真题
黑龙江 2016黑龙江高考物理真题
上海 2016上海高考物理真题
江苏 2016江苏高考物理真题
浙江 2016浙江高考物理真题
安徽 2016安徽高考物理真题
福建 2016福建高考物理真题
江西 2016江西高考物理真题
山东 2016山东高考物理真题
河南 2016河南高考物理真题
湖北 2016湖北高考物理真题
湖南 2016湖南高考物理真题
广东 2016广东高考物理真题
广西 2016广西高考物理真题
海南 2016海南高考物理真题
重庆 2016重庆高考物理真题
四川 2016四川高考物理真题
贵州 2016贵州高考物理真题
云南 2016云南高考物理真题
西藏 2016西藏高考物理真题
陕西 2016陕西高考物理真题
甘肃 2016甘肃高考物理真题
青海 2016青海高考物理真题
宁夏 2016宁夏高考物理真题
新疆 2016新疆高考物理真题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二)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13)

一、直线运动

一、选择题

1. (全国新课标I卷,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

A. 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 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答案】BD

【解析】根据vt图,甲、乙都沿正方向运动。t3s时,甲、乙相遇,v甲=30m/s,

1

v乙=25m/s,由位移和vt图面积对应关系,0-3s内位移x甲=330m=45m,

2

1

x乙=310+25m=52.5m。故t0时,甲乙相距x1x乙-x甲=7.5m,即甲在乙前方

2

7.5m,B选项正确。

11

0-1s内,x甲=110m=5m,x乙=110+15m=12.5m,x2x乙x甲=7.5m,

22

说明甲、乙第一次相遇。A、C错误。

乙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为xx甲x甲=45m5m=40m,所以D选项正确;

2.(全国新课标II卷,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

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答案】BD

【解析】由已知 设fkR ① 则受力分析得

F合mgf ② F合ma ③

4

mR3 ④

3

由①②③④得

ag

k4

R2 3

由m甲m乙 甲乙 可知a甲a乙 C错 由v-t图可知甲乙位移相同,则

v甲v乙 B对 t甲t乙 A错

由功的定义可知 W克服=fx x甲x乙 f甲f乙 则W甲克服W乙克服 D对

3.(全国新课标III卷,16).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答案】A

112

【解析】设初速度为v1,末速度为v2,根据题意可得9mv12mv2,解得v23v1,

22

根据vv0+at,可得3v1v1+at,解得v1A正确;

at1s

,代入sv1tat2可得a2,故2t2

4.(上海卷,1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的路程,

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24816

(A)m/s2 (B)m/s2 (C)m/s2 (D)m/s2

3399【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

16

的瞬时速度,在第一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1v1m/s;在第二段

4

16

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2v2m/s;则物体加速度为:

2

vv844a21m/sm/s,故B正确

t33

5.(江苏卷,5)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

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方向向下,与题目中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为负值,C、D错;小球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依据v2-v02=2ax与时间的关系为二次函数,故A正确,B错。

可知速度

6.(海南卷,1)在地面上方某一点将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随后的运动中 A.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都在不断变化 B.速度与加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一直减小 C.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率的该变量相等 D.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动能的改变量相等 【答案】B

y

O

【解析】物体做平抛运动,说明加速度不变,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尽管在变化,A错;如图所示,tan

v0

,随着时间t的变大,tanθ变小,则θ变小,选项Bgt

正确;根据加速度定义可知vgt,则在等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等,C错误C错误;依据动能定理,在等时间间隔内,动能的该变量等于重力的功,由于平抛在竖直方向上,在等时间内位移不等,故D错误。

二、计算题

1(上海卷,31)(12分)风洞是研究空气动力学的实验设备。如图,将刚性杆水平固定在风洞内距地面高度H=3.2m处,杆上套一质量m=3kg,可沿杆滑动的小球。将小球所受的风力调节为F=15N,方向水平向左。小球以速度v0=8m/s向右离开杆端,假设小球所受风力不变,取g=10m/s2。求: (1)小球落地所需时间和离开杆端的水平距离; (2)小球落地时的动能。

(3)小球离开杆端后经过多少时间动能为78J?

【答案】(1)4.8m (2)120J (3)0.24s 【解析】(1)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时间为

t=

0.8s 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a=

F

=5m/s2m

12

at=4.8m2

水平位移x=v0t-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2)由动能定理mgH-Fx=Ek-Ek0

Ek=120J

(3)小球离开杆后经过时间t的水平位移x=v0t-由动能定理Ek-121mv0=mg?gt222

Fx

12

at2

带入数据得t1=0.4s(舍去),t2=0.24s

二、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

1. (全国新课标I卷,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 A. 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B. 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 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D. 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答案】BD

【解析】由题意,在F保持方向不变,大小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物体a、b均保持静止,各绳角度保持不变;选a受力分析得,绳的拉力Tmag,所以物体a受到绳的拉力保持不变。由滑轮性质,

所以b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C选项错

误; a、b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不变,所以OO的

张力不变,A选项错误;对b进行受力分析,并将各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上图所示。由受力平衡得:TxfFx,FyNTymbg。T和mbg始终不变,

当F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支持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选项正确;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D选项正确;故答案选BD。

2. (全国新课标II卷,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

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答案】A

【解析】动态平衡问题,F与T的变化情况如图: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三)
2015-2016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分类汇编(共18个专题)

2015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目录

2015年高考物理--光学 ................................................................ 3

2015年高考物理--静电场 .......................................................... 10

2015年高考物理--直线运动 ....................................................... 24【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2015年高考物理--磁场 .............................................................. 30

2015年高考物理--电磁感应 ....................................................... 45

2015年高考物理--动量专题 ....................................................... 59

2015年高考物理--恒定电流 ....................................................... 67

2015年高考物理--机械能 .......................................................... 84 2015年高考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 100 2015年高考物理--交变电流 ...................................................... 108 2015年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 ............................................... 113 2015年高考物理--抛体和圆周运动 ........................................... 122 2015年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 ..................................... 132 2015年高考物理--原子物理 ...................................................... 139 2015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 ...................................................... 144 2015年高考物理--力学实验 ...................................................... 160 2015年高考物理--相互作用 ...................................................... 168 2015年高考物理--选修3-3 热学 .............................................. 174

2015年高考物理--光学

(2015新课标I-34(1))【物理—选修3-4】(15分)

(5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布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1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2相比Δx1______Δx2 (填“>”“<”或“=”)。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nm,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1m,测得第一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nm,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 mm。

【答案】(1) > (2分) 0.300 (3分)

【考点】实验三: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解析】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Δx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λ为光的波长,L为屏与双缝之间距离,d为双缝之间距离),红光波长长λ红 >λ绿 ,所以红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较大,即Δx1 > Δx2 , 条纹间

-2距根据数据可得Δx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2.1mm = 2.1×10m ,根据Δx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可得d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代入数值得:d = 3.00×10m = 0.300mm .

【2015新课标II-34】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 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 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 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答案】AB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故C错误;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故A正确;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故B正确;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因为a光的折射率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故D正确;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故E错误。

考点:光的折射;光的干涉

【2015重庆-11(1)】.[选修3-4]

(6分)虹和霓是太阳光在水珠内分别经过一次和两次反射后出射形成的,可用白光照射玻璃球来说明.两束平行白光照射到透明玻璃球后,在水平的白色桌面上会形成MN和PQ两条彩色光带,光路如题11图1所示.M 、N、P、Q点的颜色分别为

A。紫、红、红、紫 B.红、紫、红、紫 C.红、紫、紫、红 D.紫、红、紫、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白光中的可见光部分从红到紫排列,对同一介质的折射率n紫n红,由折射定律知紫光的折射角较小,由光路可知,紫光将到达M点和Q点,而红光到达N点和P点,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光路、折射率。

(2015四川-3).直线P1P2过均匀玻璃球球心O,细光束a、b平行且关于P1P2对称,由空气射入玻璃球的光路如图。a、b光相比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 B.玻璃对a光的临界角较小

C.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 D.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较短

【答案】

C

考点:对折射率、临界角、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2015山东-38(2)】半径为R、介质折射率为n的透明圆柱体,过其轴线OO’的截面如图所示。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细束光线,以角i0由O点入射,折射光线由上边界的A点射出。当光线在O点的入射角减小至某一值时,折射光线在上边界的B点恰好发生全反射。求A、B两点间的距离。【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答案】

R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四)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6个专题)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16个专题)

目录

专题一 直线运动„„„„„„„„„„„„„„„„„„„„„„„„ 1 专题二 相互作用„„„„„„„„„„„„„„„„„„„„„„„„ 5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 8 专题四 曲线运动„„„„„„„„„„„„„„„„„„„„„„„„16 专题五 万有引力与航天„„„„„„„„„„„„„„„„„„„„„23 专题六 机械能守恒定律„„„„„„„„„„„„„„„„„„„„„27 专题七 静电场„„„„„„„„„„„„„„„„„„„„„„„„„35 专题八 恒定电流„„„„„„„„„„„„„„„„„„„„„„„„47 专题九 磁场„„„„„„„„„„„„„„„„„„„„„„„„„„50 专题十 电磁感应„„„„„„„„„„„„„„„„„„„„„„„„61 专题十一 交流电与传感器„„„„„„„„„„„„„„„„„„„„„67 专题十二 力学实验„„„„„„„„„„„„„„„„„„„„„„„„69 专题十三 电学实验„„„„„„„„„„„„„„„„„„„„„„„„78 专题十四 选修3-3„„„„„„„„„„„„„„„„„„„„„„„„89 专题十五 选修3-4„„„„„„„„„„„„„„„„„„„„„„„„93 专题十六 选修3-5„„„„„„„„„„„„„„„„„„„„„„„„98

专题一、直线运动【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一、选择题

1. (全国新课标I卷,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

A. 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 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答案】BD

【解析】根据vt图,甲、乙都沿正方向运动。t3s时,甲、乙相遇,v甲=30m/s,

1

v乙=25m/s,由位移和vt图面积对应关系,0~3内的位移:x甲=330m=45m,

2

1

x乙=310+25m=52.5m。故t0时,甲乙相距x1x乙-x甲=7.5m,即甲在乙前方

2

7.5m,B选项正确。

0~1内,x甲=110m=5m,x乙=110+15m=12.5m,x2x乙x甲=7.5m,说明甲、乙第一次相遇。A、C错误。

甲、乙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为xx甲x甲=45m5m=40m,所以D选项正确。

1212

2.(全国新课标II卷,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

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从静止开始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答案】BD

【解析】由已知可设fkR ① 则受力分析得:

F合mgf ② F合ma ③

4

mR3 ④

3

由①②③④得

ag

kR2 3

由m甲m乙 甲乙 可知a甲a乙 C错 由v-t图可知甲乙位移相同,则:

v甲v乙 B对 t甲t乙 A错

由功的定义可知 W克服=fx x甲x乙 f甲f乙 则W甲克服W乙克服 D对

3.(全国新课标III卷,16).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速度为( )。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答案】A

【解析】设初速度为v1,末速度为v2,根据题意可得

匀加速直线该质点的加

112at9mv12mv2,解得v23v1,根据vv0+at,可得3v1v1+at,解得v1

222

1s

代入sv1tat2可得a2,

t2

故A正确;

4.(上海卷,1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的路程,

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24816

(A)m/s2 (B)m/s2 (C)m/s2 (D)m/s2

3399【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

16

的瞬时速度,在第一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1v1m/s;在第二段

4

16

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2v2m/s;则物体加速度为:

2

vv844a21m/sm/s,故B正确

t33

5.(江苏卷,5)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答案】A。【难】上半段为上升过程,下半段为下落过程。

【解析】由题意知,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方向向下,与题目中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为负值,C、D错;小球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依据v2-v02=2ax可知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二次函数,故A正确,B错。上半段为上升过程

6.(海南卷,1)在地面上方某一点将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随后的运动中( )。 x

OA.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都在不断变化 B.速度与加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一直减小 C.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率的该变量相等 D.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动能的改变量相等。 【答案】B

【解析】物体做平抛运动,说明加速度不变,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尽管在变化,A错;如图所示,tan

y

v0

,随着时间t的变大,tanθ变小,则θ变小,选项

Bgt

正确;根据加速度定义可知vgt,则在等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等,C错误C错误;依据动能定理,在等时间间隔内,动能的该变量等于重力的功,由于平抛在竖直方向上,在等时间内位移不等,故D错误。

二、计算题

1、(四川卷10题17分)

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水平面夹角为的斜面。一辆长12 m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23 m/s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低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4 m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38 m,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4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0.44倍。货物与货车分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

。求:

(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制动坡床的长度。

解:(1)设货物的质量为m,货物在车厢内滑动过程中,货物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μ=0.4,受摩擦力大小为f,加速度大小为a1,则

联立①②并代入数据得:a1=5 m/s③ a1的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

(2)设货车的质量为M,车尾位于制动坡床底端时的车速为v=23 m/s。货车在车厢内开始滑动到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s0=38m的过程中,用时为t,货物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s1,在车厢内滑动的距离s=4m,货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货车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s2。货车受到制动坡床的阻力大小为F,F是货车和货物总重的k倍,k=0.44,货车长度l0=12m, 制动坡床的长度为l,则

联立①②③-⑨并代入数据得:

专题二、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

1. (全国新课标I卷,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 A. 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B. 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 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D. 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答案】BD

【解析】由题意,在F保持方向不变,大小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物体a、b均保持静止,各绳角度保持不变;选a受力分析得,绳的拉力Tmag,所以物体a受到绳的拉力保持不变。由滑轮性质,

b所以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C选项错误; a、b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不变,所以OO的

张力不变,

A选项错误;对

b进行受力分析,并将各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上图所示。由受力平衡得:TxfFx,FyNTymbg。T和mbg始终不变,当F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支持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选项正确;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D选项正确;故答案选BD。

2. (全国新课标II卷,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五)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二、相互作用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二、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

1. (全国新课标I卷,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 A. 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B. 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 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D. 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答案】BD

【解析】由题意,在F保持方向不变,大小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物体a、b均保持静止,各绳角度保持不变;选a受力分析得,绳的拉力Tmag,所以物体a受到绳的拉力保持不变。由滑轮性质,

所以b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C选项错

误; a、b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不变,所以OO的

张力不变,A选项错误;对b进行受力分析,并将各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上图所示。由受力平衡得:TxfFx,FyNTymbg。T和mbg始终不变,

当F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支持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选项正确;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D选项正确;故答案选BD。

2. (全国新课标II卷,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

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答案】A

【解析】动态平衡问题,F与T的变化情况如图:

可得:FF'F''

TT'T''

3(全国新课标III卷,17)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A.m/3 B.m/2 C. m D.2m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Oab为等边三角形,aOb120,则Tmg,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绳子上张力的合力等于mg,所以小物块的质量为m,C正确 4.(上海卷,15)如图,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三角板A端,使其绕B点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小角度,力F对B点的力矩为M,则转动过程中

(A)M减小,F增大 (B)M减小,F减小

(C)M增大,F增大 (D)M增大,F减小

【答案】A

【解析】受力如图所示,对三角板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拉力,由于缓慢转动,三角板近似平衡,所以有:GNF,在转动过程中,支持力减小而拉力F在增加;力矩是力与力到作用点的距离的乘积,应用极端思维法,当三角板被竖直时,力与转动轴的距离为零,此时力矩为零,故此过程中力矩在减小,选项A正确。

5.(江苏卷,1)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40 m/N (B)40 N/m (C)200 m/N (D)200 N/m 【答案】D

【解析】根据胡克定律Fkx,代入数据可得k200N/m,故选D 6.(江苏卷,9)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

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答案】BD

N

f

G

【解析】鱼缸受力如图,f向右,A错误;鱼缸与桌布,鱼缸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在桌布上加速和在桌面上减速的时间是相等的,B对;如增大拉力,鱼缸与桌布之间的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大小是不变的,C错误;若减小拉力,桌布的加速度会减小,鱼缸与桌布可能相对滑动页有可能相对静止,鱼缸在桌面运动的时间变长,所以鱼缸由可能画出桌面,D正确。

7.(浙江卷,17)如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质量为M0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0,输出电压为U0,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输出电压为U,则该同学的身高和质量分别为

A.v(t0-t),

1M0M

U B.v(t0-t),0U

2U0U0

1M0M

(UU0) D. v(t0-t),0(UU0)

2U0U0

C. v(t0-t),

【答案】D

【解析】当侧重台没有站人时,2xv0t;U0kM0g站人时:2(xh)vt;

Uk(M0gmg),解得:m

M0

(UU0),故选D U0

8. (海南卷,2)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和b叠

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和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1、f2和f3表示。则

A.f1=0,f2≠0,f3≠0 B.f1≠0,f2=0,f3=0 C.f1≠0,f2≠0,f3=0 D.f1≠0,f2≠0,f3≠0 【答案】C

G

N

【解析】整体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知,f30,ab为整体受力如图,ab有整体下滑趋势,则f20,同理ab之间也有摩擦力f10,故选C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六)
2015-2016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分类汇编(共18个专题)

2015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目录

2015年高考物理--光学 .................................... 3

2015年高考物理--静电场 ................................. 10

2015年高考物理--直线运动 ............................... 24

2015年高考物理--磁场 ................................... 30

2015年高考物理--电磁感应 ............................... 46

2015年高考物理--动量专题 ............................... 60

2015年高考物理--恒定电流 ............................... 68

2015年高考物理--机械能 ................................. 85 2015年高考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 101 2015年高考物理--交变电流 .............................. 109 2015年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 .......................... 114 2015年高考物理--抛体和圆周运动 ........................ 123 2015年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 .................... 133 2015年高考物理--原子物理 .............................. 140 2015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 .............................. 145 2015年高考物理--力学实验 .............................. 161 2015年高考物理--相互作用 .............................. 169 2015年高考物理--选修3-3 热学 .......................... 175

2015年高考物理--光学

(2015新课标I-34(1))【物理—选修3-4】(15分)

(5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布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1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2相比Δx1______Δx2 (填“>”“<”或“=”)。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nm,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1m,测得第一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nm,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 mm。

【答案】(1) > (2分) 0.300 (3分)

【考点】实验三: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解析】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Δx =

红光波长长λ红 (λ为光的波长,L为屏与双缝之间距离,d为双缝之间距离),>λ绿 ,所以红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较大,即Δx1> Δx2 , 条纹间距根据数据可得Δ

x =

-2 = 2.1mm = 2.1×10m ,根据Δx = 可得d = ,代入数值得:d = 3.00×10m = 0.300mm . -4

【2015新课标II-34】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 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 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 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答案】AB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故C错误;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故A正确;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故B正确;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因为a光的折射率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故D

正确;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故E错误。

考点:光的折射;光的干涉

【2015重庆-11(1)】.[选修3-4]

(6分)虹和霓是太阳光在水珠内分别经过一次和两次反射后出射形成的,可用白光照射玻璃球来说明.两束平行白光照射到透明玻璃球后,在水平的白色桌面上会形成MN和PQ两条彩色光带,光路如题11图1所示.M 、N、P、Q点的颜色分别为

A。紫、红、红、紫 B.红、紫、红、紫 C.红、紫、紫、红 D.紫、红、紫、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白光中的可见光部分从红到紫排列,对同一介质的折射率n紫n红,由折射定律知紫光的折射角较小,由光路可知,紫光将到达M点和Q点,而红光到达N点和P点,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光路、折射率。

(2015四川-3).直线P1P2过均匀玻璃球球心O,细光束a、b平行且关于P1P2对称,由空气射入玻璃球的光路如图。a、b光相比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 B.玻璃对a光的临界角较小

C.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 D.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较短

【答案】

C

考点:对折射率、临界角、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2015山东-38(2)】半径为R、介质折射率为n的透明圆柱体,过其轴线OO’的截面如图所示。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细束光线,以角i0由O点入射,折射光线由上边界的A点射出。当光线在O点的入射角减小至某一值时,折射光线在上边界的B点恰好发生全反射。求A、B两点间的距离。

【答案】

R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高考加油短句干净
  • 高考励志语录短句干净
  • 高考最近很火的励志句子
  • 2024年高考冲刺口号句子
  • 经典鼓励高考祝福语文案
  • 适合发朋友圈的高考文案说说
  • 2024年关于高考的朋友圈文案精选
  • 2024年最新高考冲刺励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