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章教学反思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0    阅读: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章教学反思篇一:《因式分解。公式》法教学反思

《因式分解﹒公式法》教学反思

《因式分解﹒公式法》是整式乘除一章中的中重要内容,是对乘法公式的再认识,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因式分解方法,它是分式化简,解方程等内容的的基础。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乘除中的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际上是逆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让学生会判断何时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由于各个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方式有所不同,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编写学案,力求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在新课引入环节,我设置4道计算题,让学生在计算中细心观察,尝试探索简便的解决方法,从而引入课题。

因式分解虽然与整式的乘法是互逆运算,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它是一个新的知识,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虽然已经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然而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对公式的逆用会产生混淆,当逆用将公式时,部分学生就比较难以接受,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难度就更大一些。因此在学案的编写中,考虑到学生会不知道如何逆用公式,我在例题中搭建了脚手架,降低难度,让学生在练习中轻松掌握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在练习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我设置了A、B、C组题,有效分层,开展课内技能训练,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

一堂课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教师的讲授是否清晰,而是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程度,以及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计算技能的形成。从整节课的实施效果看,学生从先试后学——合作发潜——循环巩固,逐步掌握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从课堂作业来看,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较好。

。通过这节课的实践证明,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信任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释放自己特有的光芒,全身心地爱上学习。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章教学反思篇二:八年级数学__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教学反思

《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教学反思

扶余二中 鲁微微

一、教学过程总结

《整式的乘除——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是八年级上整式乘除一章中,属于因式分解

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乘除中的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基础上提出

来的,实际上是逆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十分

明确,就是让学生会判断何时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并会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

公式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虽然与整式的乘法是互逆运算,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它是一个新的知识,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虽然已经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然而受思维定势的影

响,学生对公式的逆用会产生混淆,学生的惯性思维是:平方差公式是 ,完全平方

公式是 ,一旦要将公式逆向,部分学生就比较难以接受,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

生,难度就更大一些。在练习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我设置A、B、C组题,有

效分层,开展课内技能训练,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

二、及时反思

1、教学目标

学生从先试后学——合作巩固,逐步掌握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从课堂的

巡批情况看,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较好,中等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A、B组

题,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做到C组题,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够完成B组大部分题,较

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2、课堂中学生的闪光点

在新课引入时的问题探讨环节,学生在完成两题计算题时,提出了一些精彩的解法,

3、让学生做主人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课堂并不应该只是教师的舞台,它更应该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在巡批中发现学生

的精彩思路后,我选择了两位学生上台,让大家共同分享独特见解,课堂气氛变得热

烈,同学们和老师们都为他们的想法喝彩。

4、不足之处

一:在复习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时,我没有把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

符号表示形式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对比参照。

平方差公式:a2-b2=(a+b)(a-b) 完全平方公式:(a+b)2= a2+2ab+b2:(a-b)2=

a2-2ab+b2

公式逆用: (a+b)(a-b)= a2-b2 a2+2ab+b2=(a+b)2 a2-2ab+b2=(a-b)2

因此在下面的试一试中,个别对前面知识不会迁移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入手,如果能够

有上面的板书,那么学生就可以对照公式,确定a 和b,完全平方公式,然后再根据

公式进行分解。完全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

二:虽然在新课引入后设置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小组探讨:你是如何解决上面的题目?

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吗?然而学生并没有真正调动起来

三: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B组题遇到问题,我虽然及时讲评,但是却没有把知识进

一步深化。

判断:下列题目中哪些能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① ② ③ ④ ⑤ 能用公式法因式分解的有: (写序号)。

在教学中,若能借助题目引导学生探讨:能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的多项

式有什么特点?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再次调动起来。学生在探讨中还可以尝试归纳平

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这点做的不够,需要努力。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章教学反思篇三:八年级数学 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教学反思

《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教学反思

一、教学过程总结

《整式的乘除——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是八年级上整式乘除

一章中,属于因式分解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乘除

中的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际上是

逆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本课的教学目

标十分明确,就是让学生会判断何时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并会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虽然与整式的乘法是互逆运算,但是对于学生而言,

它是一个新的知识,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虽然已经掌握平方差

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然而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对公式的

逆用会产生混淆,学生的惯性思维是:平方差公式是 ,完全平

方公式是 ,一旦要将公式逆向,部分学生就比较难以接受,特

别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难度就更大一些。在练习中,根据

学生的个体差异,我设置A、B、C组题,有效分层,开展课内

技能训练,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

二、及时反思

1、教学目标

学生从先试后学——合作巩固,逐步掌握运用公式法分解

因式的方法。从课堂的巡批情况看,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较

好,中等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A、B组题,能力较好的学

生能做到C组题,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够完成B组大部分题,

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2、课堂中学生的闪光点

在新课引入时的问题探讨环节,学生在完成两题计算题时,提

出了一些精彩的解法,

3、让学生做主人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

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并不应该只是教师的舞台,它更应

该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在巡批中发现学生的精彩思路后,

我选择了两位学生上台,让大家共同分享独特见解,课堂气氛

变得热烈,同学们和老师们都为他们的想法喝彩。

4、不足之处

一:在复习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时,我没有把平方差

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符号表示形式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对

比参照。

平方差公式:a2-b2=(a+b)(a-b) 完全平方公式:(a+b)2=

a2+2ab+b2:(a-b)2= a2-2ab+b2

公式逆用: (a+b)(a-b)= a2-b2 a2+2ab+b2=(a+b)2 a2-2ab+b2=(a-b)2

因此在下面的试一试中,个别对前面知识不会迁移的学生不知

道如何入手,如果能够有上面的板书,那么学生就可以对照公

式,确定a 和b,完全平方公式,然后再根据公式进行分解。完

全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

二:虽然在新课引入后设置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小组探讨:你是如何解决上面的题目?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吗?然而学生并没有真正调动起来

三: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B组题遇到问题,我虽然及时讲评,但是却没有把知识进一步深化。

判断:下列题目中哪些能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① ② ③ ④ ⑤ 能用公式法因式分解的有: (写序号)。

在教学中,若能借助题目引导学生探讨:能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的多项式有什么特点?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再次调动起来。学生在探讨中还可以尝试归纳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这点做的不够,需要努力。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章教学反思篇四: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教学设计与反思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教学设计与反思

撰写人: 王兴高

教学内容分析:

因式分解是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式分解是在学习整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在多项式的除法、简便运算中等有直接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分式的约分与通分、解方程(组)及三解函数式的恒等变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因此学好因式分解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由于本节课后学习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来进行因式分解,必须以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为前提,所以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由整式乘法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种逆向思维过程,而逆向思维对初一学生还比较生疏,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再者本节还没涉及因式分解的具体方法,所以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能力目标:由学生自行探求解题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能,深化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接受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目标制定的思想

1.目标具体化、明确化,从学生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便于上课操作,便于检测和及时反馈。

2.课堂教学体现能力立意。

3.寓德育教学方法

(1).采用以设疑探究的引课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把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作为主线,训练学生思维,以设疑——感知——概括——运用为教学程序,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坚持启发式,鼓励学生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原则。

(4).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前提下,融教材练习、想一想于教学过程中,增设了由浅入深、各不相同却又紧密相关的训练题目,为学生顺利掌握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学过程安排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看谁算得快?

(1)若a=101,b=99,则a2-b2=(a+b)(a-b)=(101+99)(101-99)=400

(2)若a=99,b=-1,则a2-2ab+b2=(a-b) 2=(99+1)2=10000

(3)若x=-3,则20x2+60x=20x(x+3)=20x(-3)(-3+3)=0

二、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1)请每题想得最快的同学谈思路,得出最佳解题方法

(2)观察:a2-b2=(a+b)(a-b) ①的左边是一个什么式子?右边又是什么形式?

a2-2ab+b2=(a-b) 2 ②

20x2+60x=20x(x+3) ③

(3)类比小学学过的因数分解概念,(例42=2×3×7 ④)得出因式分解概念。

板书课题: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

三、独立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

1.下列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

①(x+2)(x-2)=x2-4

②x2-4=(x+2)(x-2)

③a2-2ab+b2=(a-b)2

④3a(a+2)=3a2+6a

⑤3a2+6a=3a(a+2)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因式分解

结合:a2-b2=========(a+b)(a-b)

整式乘法

说明:从左到右是因式分解其特点是:由和差形式(多项式)转化成整式的积的形式;从右到左是整式乘法其特点是:由整式积的形式转化成和差形式(多项式)。

(2)∵xy( )=2x2y-6xy2

∴2x2y-6xy2=xy( )

(3)∵2x( )=2x2y-6xy2

∴2x2y-6xy2=2x( )

四、强化训练,掌握新知:

练习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ax+2ay (2)3mx-6nx (3) x2y+xy2

(4) x2+-x (5) x2-0.01

(让学生上来板演)

五、整理知识,形成结构(即课堂小结)

1.因式分解的概念 因式分解是整式中的一种恒等变形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两种相反的恒等变形,也是思维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式,因此,因式分解的思维过程实际也是整式乘法的逆向思维的过程。

3.利用2中关系,可以从整式乘法探求因式分解的结果。

4.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以不变应万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六、布置作业

1.作业本(一)中 7.1节

评价与反馈

1.通过由学生自己得出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的结论,了解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2.通过例题及练习,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暴露问题和认知误差,及时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的遗漏和不足,从而及时调控教与学。

3.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综合运用知识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及时批阅,及时反馈讲评,同时对个别学生面批作业,可以更及时、更准确地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况,矫正的针对性更强。

4.通过课堂小结,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熟悉程度和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教师恰当地给予引导和启迪。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章教学反思篇五:《因式分解》教学反思

《因式分解》教学反思数学组 张东明  教学设计及课堂实施情况的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   1。 能够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知道它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2。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教学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用提公因式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是:正确找出多项式中的公因式和公因式提出后另一个因式的确定。   教学过程为:在引入"因式分解"这一概念时是通过复习小学知识"因数分解" ,接着让学生类比得到的。此处的设计意图是类比方法的渗透。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则通过把等号两边的式子互相转换位置而直观得出。 在学习提取公因式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到公因式的结构组成,并且引导学生得出提取公因式法这一因式分解的方法其实就是将被分解的多项式除 以公因式得到余下的因式的计算过程。此处的意图是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而实际上,学生的学习情绪还是调动起来了的。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尽管 语言的组织方面不够完善,但是均可以得出结论。 接着通过例题讲解,最后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老师当堂批改当堂讲评。   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能走下讲台,做到课内批改大部分学生的练习,且对于个别学习本课新知识有困难的学生能单独予以辅导。在批 改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做错及存在的问题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 或是马上板演为全体学生讲解清楚。  上完本课,教学目的能够完成,教学重难点也能逐个突破。  二、不足之处:   本课的设计,过多强调学生用高度抽象的语言来描述概念。  教学设计引入的 1 过程可以简化。对于因式分解的概念,学生可通过自己的一系列练习实践去体会到此概念的特点,故不需在开头引入的地方多加铺垫,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在设 计的时候脚手架的搭建层次也不够分明。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章教学反思篇六: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2009-2010第二学期

八年级数学

课后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一:如何教学“认识不等式”

对于不等关系,学生在前面的数学学习中早就有所接触,本节课的内容是要使学生对不等式有较完整的认识,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不等式是由表示问题情境中的不等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不等号和不等式的概念;根据给定的条件列出不等式;在数轴上能表示出一些简单的不等式。

鉴于此本节课我以几个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不等式是为了描述客观世界中不等式数量关系而产生的数学模型,经历不等式的产生过程;此后学生在原有等式的基础上进行不等式概念的自我建构,内化概念;对于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学生以往的学习中也早有经历,教学中我着重通过例题的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总结并掌握列不等式的基本步骤和注意的地方,将问题的解决提升为一种方法,然后让学生课堂练习进行及时反馈,强化知识点,达到教学重点的突出;数轴是研究数和数量关系的重要工作,不等式在数轴上的表示更是解不等式组的重要基础,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突破教学难点,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我设计着先让学生回顾数轴及实数1、-2在数轴上的表示,学生很容易就能在数轴上找到一个相应的点进行对应,之后我就进行追问不等式x<1在数轴上的表示,学生这时产生了知识上的冲突和探索的欲望,我再引导学生跟x=1在数轴上的表示进行比较和区别,让学生逐步感受x<1在数轴上的表示是点汇集成一条线的过程,从而突破了教学上这一难点,从学生后面两个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的自我探索的结果来看,这一设计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的。最后例2不等式的应用,学生做起来并不困难,重要的是通过问题的解决向学生渗透一种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例2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与开头呼应。

一节课下来总体感觉比试课的时候要好得多,也暴露出自己在教学上的一些问题,值得深思。课后各位老师给予了中肯的点评:教学设计比较优秀,主线很明朗,很多地方有闪光点,从引入到认识不等式到列不等式到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整个过程都很流畅,教师基本功很扎实。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跟学生的交流不够,教学中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停留在传授式教学,学生接受的多,思考的少。因此导致了课堂内容单调,没有达到一种"开花"的效果。

教学反思二:探索学生的解题过程

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我在教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主线展开教学,教学效果良好。现把教学时的所见所想总结了出来。

教材问题:现有两根木条 a和b,a长10cm,b长3cm,如果再找一根木条c,用这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框,那么对木条c的长度有什么要求?教材还设置了一个探究问题:用三根长度分别为14cm,9cm,6cm的木条分别试试,其中哪根木条跟a和b一起钉成三角形木框? 教学过程:让学生用纸条代替木条进行探究,很快发现14cm的木条太长,6cm的木条太短,9cm的木条可以与木条a和b钉成三角形木框。通过探究,感知木条c要有一个范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接下来回忆三角形的三边的数量关系。内容实际有两部分,一是"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本学期第七章《三角形》中作为重要结论学习,学生有较多的经验;二是"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本章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得到的。

然后学生探索解题。设木条c长为xcm,根据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列出不等式。课本给出两个不等式x<10+3,x>10-3。最后,类比方程组的概念,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现在我们分析学生的探索解题过程。备课时设置了如下问题:学生能否列出和课本相同的

不等式?如果得不到我们如何引导?如果得到的是其他的不等式我们如何处理?列出了不等式,是否也能说出列不等式的理由?

通过教学时的观察,学生做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1.有一部分学生列出的不等式10+3>x和10-3<x。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列出这样的不等式的同学,自然是直接运用了数量关系"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些同学受到复习内容的影响较大。

2.列出不等式x<10+3和x>10-3的同学思维要多一步,根据不等式的对称性由不等式10+3>x和10-3<x转化而来。或是把"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转化为"三角形的一边应小于另外两边之和,且大于另外两边之差。"更简单一些说,三角形的第三边不能太长,最长也要小于已知两边的和,不能太短,最短也要大于已知两边之差。这些同学思维较灵活。

3.有一部分同学列出了x+3>10,10+3>x,x+10>3中的两个或三个。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他们列不等式的依据是"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如果给与指导,他们就会加以筛选,只列出前两个。根据经验,在三条线段中只要看较短的两条线段的和是否大于最长边,就可以判断这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4.利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也可以列出一些不等式。它们是10-3<x,3-10<x,x-10<3,10-x<3,x-3<10,3-x<10。学生很少有这样做的,如何筛选也比较困难。 可以看出,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与思维品质的不同,其解题的方法也不相同。面对学生各种解法,我让同学们先小组讨论,充分暴露思维过程,然后全班讨论,对各种解法及思维过程给与评价。

教学反思三: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暴露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思维。

暴露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必须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教师要经常把自己置于困境中,然后再现从困境中走出来的过程,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通过多维的交流,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在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思路,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着重培养思维的敏捷和灵活,使他们在分析中学会思考,需要把面对的问题通过转化、分析、综合、假设、对比等方法求得简捷,在运用中变得灵活,在疏漏后学会缜密。

二、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思维。

系统性、逻辑性是数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数学本身的知识间内在联系是很紧密的,各部分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按照思维过程的规律进行思维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学应从较好的知识结构出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上,依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迁移条件,引导学生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连接点,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抓住逻辑推理的新起点。这样就自然地把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科学地联系起来。新的知识一经建立,便会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建成新的知识系统。

教育学家说过"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那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就应该是我们日常教学永恒不变的追求。

教学反思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课时安排

讲完这章书以后,我对这章书的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做了如下的反思。

1、课时安排

虽然教学时已经强调了不等式的性质3,但测验时,发现学生对不等式的性质3还是掌握不牢,尤其是普通班的学生容易在这点上出错。因此,我们都认为对于普通班来说“不等式的简单变形”应该增加1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和例1、例2;第二课时强化训练并且与方程的“移项”、“化系数为1”做比较,让学生去发现他们的异同,使学生明确只有当不等式两边所乘以(或除以)的数是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才改变。

2、教学方法

本章内容教学时,要注意用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类比;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进行类比

(2)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通过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可以直观地研究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不等式中字母参数的取值范围。

( 3 )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时,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找解集的一般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有大有小画数轴,相对取中,相背为空”。

(4)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因为学生已经有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经验,所以可以让学生主动出击,结合刚刚学过的不等式的性质,先试后学。让学生自己感受解不等式的解法。在黑板建立一个错题档案,即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在黑板板演。

教学反思五:怎样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

1. 不等式与方程。不等式的一个极端状态即为方程,解集的一个极端即为方程的解,因此,下题也可以这样做: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 ﹤ 的解集为x﹤7,求a的值。

解:由题意可知x=7是方程 = 的解,把x=7代入方程中,即得a=5。

2. 解不等式组的方法与前面学过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所不同。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两个方程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相互关联,而解不等式组是独立地解其中每一个不等式,在解的过程中,各不等式彼此不发生关系,“组”的作用在最后,即在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都求出来之后,才利用数轴从“公共部分”的角度去求“组”的解集。因此,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通常采用“分开解,集中判”的方法。

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最终可归结为四种基本类型来判定:(不妨设a﹤b)

可用顺口溜来帮助记忆结果: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于)小(的)小(于)大(的)取中间,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解无边(即无解)。

3. 解不等式组是中考命题的要点,解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的特殊解及应用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关于不等式(组)的应用题也作为中考重点搬上了试卷,主要考查对数学的应用能力,利用不等式(组)取定最佳方案、获得最大收益、确定最优工作途径等,这类题目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常作为压轴题。

中考中关于不等式(组)的基础题,以填空、选择、解不等式(组)及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形式出现,这也是今后中考必考的内容。

如:(04 山西)商场出售的A型冰箱每台售价为2190元,每日耗电量为1度,而B型节能冰箱每台售价虽比A型冰箱高出10%,但每日耗电量却为0.55度.现将A型冰箱打折出售(打一折后的售价为原价的1/10),问商场至少打几折,消费者购买才合算(按使用期为10年,每年365天,每度电0.40元计算)?

解: 设商场将A型冰箱按x折出售,则由题意

2190x 十365x10xlx0.4≤2190x(1+10%)+365x10x0.55x0.4∵x≤8,因此至少打8折。 教学反思六: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

讲解因式分解的定义的时候,同学们都很清楚。而我也强调的就是因式分解与乘法公式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并且在练习中一再将公式罗列出来。然后讲授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包括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讲课的时候是一个公式一节课,先分解公式符合条件的形式再练习,主要是以练习为重。讲课的过程是非常顺利的,这令我以为学生的掌握程度还好。

讲完因式分解的新课,我随堂出了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才发现效果是不太好的。他们只是看到很表层的东西,而对于较为复杂的式子,却无从下手。

课后,我总结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1、思想上不重视,因为对于公式的互换觉得太简单,只是将它作为一个简单的内容来看,所以课后没有以足够的练习来巩固。

2、在学习过程中太过于强调形式,反而如何创造条件来满足条件忽略了。导致他们对于与公式相同或者相似的式子比较熟悉而需要转化的或者多种公式混合使用的式子就难以入手。

3、灵活运用公式(特别与幂的运算性质相结合的公式)的能力较差,如要将9-25x2化成32-(5x)2然后应用平方差公式这样的题目却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和我布置的作业及随堂练习的单一性及难度低的特点有关。

4、因式分解没有先想提公因式的习惯,在结果也没有注意是否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比如最简单的将a3-a提公因式后应用平方差公式,但很多同学都是只化到a(a2 -1)而没有化到最后结果a(a +1)(a -1)。

因式分解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难点,我认为我对教材内容的调整是比较适合的,但是我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没有注意到计算题在练习方面的巩固及题型的多样化。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去调整教学进度,多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教学反思七:因式分解——公式法

这节课上的主要内容是因式分解中的公式法。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正好是逆反的关系,所以备课时我想让学生们自己将新旧知识前后比较,去理解,去寻找因式分解的方法。所以授课中我将48位同学分成了6个小组,想让他们充分发挥集体的合作力量,一起讨论,思考,去寻找思维的交点。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节课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数学不象语文,英语等学科可以展示出很多美丽的图片和优美的语句,这块代数内容更加显得“单调”了。理性思维重,感性感受轻。所以设计中将天平侧重在了学生自己的尝试和练习中。先打出公式a2-b2=(a+b)(a-b),让他们借助这根拐杖做题(例如m2-16),接下来的练习中让同学们自己在小组当中探讨,再组与组之间竞争,比方法比速度比准确,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每题结束后再由我来归纳注意点,层层递推,形成宝塔型。 在教学过程中的欠缺:

1.平时语速比较快,第一次开课,说话很紧张,语速又踩了油门更快了,使的学生有时来不及回味和消化。

2.在一些需要思考的题目中设疑不够,在引导方面需要改进。

3.语言不够简练,说得太多,把学生这个主演的角色换了过去。

4. 在练习中要让学生们拓宽思维,不一定要照着老师的思维去走,比如:简便计算:382-372,我本意是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但有学生提出把它看成 (37+1)2-372,将它展开后也同样很简便。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尤其显得重要!,

5.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当新知识进来,就不知不觉对旧知产生了阻力。比如:有一题4a3-4a,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章教学反思篇七:《整式的乘除——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教学反思

《整式的乘除——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教

学反思

内容摘要:《整式的乘除——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因式分解中的内容,本文中的教学设计在示范课教学中实施,教学效果良好。本文借助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过程分析,对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并对教学加以改进,成就有效教学。

关键字:公式法 因式分解 课堂教学 反思

在本学期的学校公开日,我上了题为《整式的乘除——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公开课,效果良好。在这次活动中,我把这节课的一些感受和想法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一、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总结

《整式的乘除——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是八年级上整式乘除一章中,属于因式分解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乘除中的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际上是逆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让学生会判断何时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并会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由于各个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方式有所不同,依据“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编写课堂学习卷,力求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在新课引入环节,我设置2道计算题: (1)已知x1003,则x29______________; (2)已知a99,则a22a1______________。

让学生在复杂计算中细心观察,尝试探索简便的解决方法,从而引入课题。

因式分解虽然与整式的乘法是互逆运算,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它是一个新的知识,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虽然已经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然而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对公式的逆用会产生混淆,学生的惯性思维是:平方差公式是ababab,完全

2

2

22

平方公式是aba2abb,一旦要将公式逆向,部分学生就比较难以接受,特别

2

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难度就更大一些。因此在学习卷的编写中,考虑到学生会不知道如何逆用公式,我在例题和A组题的大部分题中都搭建了脚手架,降低难度,让学生在练习中轻松掌握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在练习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我设置A、B、C组题,有效分层,开展课内技能训练,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

二、及时反思

一堂课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教师的讲授是否清晰,而是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程度,以及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计算技能的形成。

1、本课教学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

从整节课的实施效果看,学生从先试后学——合作发潜——循环巩固,逐步掌握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从课堂的巡批情况和课后的试卷分析情况看,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较好,中等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A、B组题,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做到C组题,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够完成B组大部分题,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2、课堂中学生的闪光点

在新课引入时的问题探讨环节,学生在完成两题计算题时,提出了一些精彩的解法,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

第(1)题:已知x1003,则x29______________;

学生A:可以令x100310003,那么题目中的x9可以化成以下结果:

2

x2910039100039

10002210003329 1000000600099100000060001006000

学生B:x3x3x9 x9x3x3

2

2

22

x29x3x3

1003310033

100610001006000

第2题:(2)已知a99,则a2a1______________。 学生C:a991001,则

2

a22a199299110012991

100221001122991100002001198110000

22

学生D:a1a2a1 a2a1a1

2

2

2

2

a22a1a1100210000

3、实物投影让学生展现光彩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并不应该只是教师的舞台,它更应该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在巡批中发现学生的精彩思路后,我选择了两位学生上台,通过实物投影让同学们和老师们共同分享自己的独特见解,课堂气氛变得热烈,同学们和老师们都为他们的想法喝彩。此时,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这个时刻,他们光彩夺目!

4、遗憾之处

没有一节课能够做到真正的完美,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和遗憾,正是提升我们教学水平的动力。

遗憾之一:在复习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时,我没有把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符号表示形式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对比参照。

22

991

因此在下面的试一试中,个别对前面知识不会迁移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入手,如果能够有上面的板书,那么学生就可以对照公式,确定a和b,然后再根据公式进行分解。完全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

遗憾之二:虽然在新课引入后设置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小组探讨:你是如何解决上面的题目?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吗?然而学生并没有真正调动起来,能力强的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规律,而能力弱的学生则认为:“用计算器就可以了。”似乎在这里如此设计并不能达到讨论的效果,反而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在课后收集其他老师意见后,我将“小组探讨”改为“思考”,这样改动后,在另一个班级实施教学时,学生的热情反而得到激发,课堂学习

气氛浓厚,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遗憾之三: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B组题遇到问题,我虽然及时讲评,但是却没有把知识进一步深化。

判断:下列题目中哪些能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22

①x49 ②y24y4 ③n2n1 ④bb1 ⑤a

2

11a 216

能用公式法因式分解的有: (写序号)。

在教学中,若能借助题目引导学生探讨:能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的多项式有什么特点?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再次调动起来,课堂学习气氛会再起高潮。学生在探讨中可以尝试归纳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尽管学生在个体上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但是成功的教学可以使95%的学生学有所得。通过这节课的实践证明,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信任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释放自己特有的光芒,全身心地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林少杰:“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2、王建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3、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4、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附录:

课题:《整式的乘除——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一、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二、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采用“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编写学习卷,搭建“脚手架”,注重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课内有效辅导。 三、教学设计 (一)教材处理

本课是承接整式的乘法后的内容,是整式的乘法公式的逆运用,与整式的乘法有密切的联系,从地位上看,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公式的深入学习,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提供基础,它在整章书中起着承上的作用,并体现“化归”的数学思想。本节课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观察、独立尝试、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体会并理解因式分解(公式法)的

意义,感受整式的乘法和分解因式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知识技能,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重点: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逆用;

难点: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通过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逆向得出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

2、会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等能力。 对应的新课程标准: (三)教学准备

编写课堂学习卷和课堂检测卷; (四)信息化教学环境和资源 数码投影仪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章教学反思篇八:《因式分解》教学反思

《因式分解》教学反思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关心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变化的,课堂教学也是变化无穷的,而我们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如何充当,如何处理突发问题,下面以《因式分解》一节课的反思谈谈“以学生为主”自己的一些感悟:

这是《因式分解》的第一节课,内容为因式分解的概念和用提取公因式进行分解因式,这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学会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在学生对因式分解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例举了5a+5b,5a-20b,5am+5bm,4am2+8bm,5am3-25bm2等进行因式分解,一直例举了5a(x+y)+5b(x+y),a(x-y)+b(x-y),到这里学生还勉强接受,再例举下去,对于a(x-y)+b(y-x)与a(x-y)2-b(y-x)2等就模糊了,这连续的例举让学生们有点招架不住了。自己认为这样做感觉不错,但课后我认真总结与反思这一节课,觉得有以下不足:

一。“以学生为主,老师为导”的理念

落实得不够。特别是在老师出题这一环节上,我想在学生自己自学理解了公因式后,应让学生自己探究,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在各个小组中要求学生自己编出能用提公因式法分解的题目,再根据学生所编的题目让别的同学说出公因式,分解因式,然后各小组选出最有代表的一题参加小组竞赛活动,看看哪个小组出的题能难倒对方。我想这样做既改变了教的方式,又能促进学生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这样学生学习才不会感到枯燥,学习才有味。

二。这节课我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不够,应针对学生进行备课。对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基础不是很好,在刚刚接触因式分解这

个概念后,学生还理解不够,基础也不够扎实,对于公因式是单项式的容易接受,但提出了多项式是公因式的分解,对于部分的学生来说是有点接受不了,所以这节课的效果不是很好。我想应在课前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从学生的学习接受知识和乐于学习的角度去备好每一节课。

三。课堂上不能“过于求全”。我们总认为每一节课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这样才觉得完美,其实不然,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学会每一个知识点,老师讲清每一个知识点,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再根据学生、课堂的实际情况去处理好问题与时间,这节课完成不了的内容下节课再讲,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也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的思想。

我们老师应走出演讲者、唱主角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要代劳,我们教师应在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与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章教学反思篇九:《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教学反思

《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教学反思

(08—09第一学期)

曲桂英

在本学期的学校公开日,我上了题为《整式的乘除——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公开课,效果良好。在这次活动中,我把这节课的一些感受和想法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一、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总结

《整式的乘除——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是八年级上整式乘除一章中,属于因式分解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乘除中的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际上是逆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让学生会判断何时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并会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由于各个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方式有所不同,依据“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编写课堂学习卷,力求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在新课引入环节,我设置2道计算题: (1)已知x1003,则x29______________; (2)已知a99,则a22a1______________。

让学生在复杂计算中细心观察,尝试探索简便的解决方法,从而引入课题。

因式分解虽然与整式的乘法是互逆运算,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它是一个新的知识,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虽然已经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然而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对公式的逆用会产生混淆,学生的惯性思维是:平方差公式是ababab,完全

2

2

22

平方公式是aba2abb,一旦要将公式逆向,部分学生就比较难以接受,特别

2

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难度就更大一些。因此在学习卷的编写中,考虑到学生会不知道如何逆用公式,我在例题和A组题的大部分题中都搭建了脚手架,降低难度,让学生在练习中轻松掌握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在练习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我设置A、B、C组题,有效分层,开展课内技能训练,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

二、及时反思

一堂课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教师的讲授是否清晰,而是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程度,以及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计算技能的形成。

1、本课教学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

从整节课的实施效果看,学生从先试后学——合作发潜——循环巩固,逐步掌握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从课堂的巡批情况和课后的试卷分析情况看,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较好,中等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A、B组题,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做到C组题,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够完成B组大部分题,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2、课堂中学生的闪光点

在新课引入时的问题探讨环节,学生在完成两题计算题时,提出了一些精彩的解法,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

第(1)题:已知x1003,则x29______________;

学生A:可以令x100310003,那么题目中的x9可以化成以下结果:

2

x2910039100039

10002210003329 1000000600099100000060001006000

学生B:x3x3x9 x9x3x3

2

2

22

x29x3x3

1003310033

100610001006000

第2题:(2)已知a99,则a22a1______________。 学生C:a991001,则

a22a199299110012991

1002100112991

2

2

22

100002001198110000

22

学生D:a1a2a1 a2a1a1

2

2

a22a1a1100210000

22

991

3、实物投影让学生展现光彩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并不应该只是教师的舞台,它更应该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在巡批中发现学生的精彩思路后,我选择了两位学生上台,通过实物投影让同学们和老师们共同分享自己的独特见解,课堂气氛变得热烈,同学们和老师们都为他们的想法喝彩。此时,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这个时刻,他们光彩夺目!

4、遗憾之处

没有一节课能够做到真正的完美,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和遗憾,正是提升我们教学水平的动力。

遗憾之一:在复习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时,我没有把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符号表示形式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对比参照。

因此在下面的试一试中,个别对前面知识不会迁移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入手,如果能够有上面的板书,那么学生就可以对照公式,确定a和b,然后再根据公式进行分解。完全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

遗憾之二:虽然在新课引入后设置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小组探讨:你是如何解决上面的题目?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吗?然而学生并没有真正调动起来,能力强的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规律,而能力弱的学生则认为:“用计算器就可以了。”似乎在这里如此设计并不能达到讨论的效果,反而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在课后收集其他老师意见后,我将“小组探讨”改为“思考”,这样改动后,在另一个班级实施教学时,学生的热情反而得到激发,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遗憾之三: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B组题遇到问题,我虽然及时讲评,但是却没有把知识进一步深化。

判断:下列题目中哪些能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222

①x49 ②y4y4 ③n2n1 ④bb1 ⑤a

2

11a 216

能用公式法因式分解的有: (写序号)。

在教学中,若能借助题目引导学生探讨:能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的多项式有什么特点?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再次调动起来,课堂学习气氛会再起高潮。学生在探讨中可以尝试归纳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尽管学生在个体上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但是成功的教学可以使95%的学生学有所得。通过这节课的实践证明,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信任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释放自己特有的光芒,全身心地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林少杰:“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2、王建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3、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4、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附录:

课题:《整式的乘除——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一、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二、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采用“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编写学习卷,搭建“脚手架”,注重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课内有效辅导。 三、教学设计 (一)教材处理

本课是承接整式的乘法后的内容,是整式的乘法公式的逆运用,与整式的乘法有密切的联系,从地位上看,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公式的深入学习,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提供基础,它在整章书中起着承上的作用,并体现“化归”的数学思想。本节课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观察、独立尝试、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体会并理解因式分解(公式法)的意义,感受整式的乘法和分解因式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知识技能,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重点: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逆用;

难点: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通过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逆向得出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

2、会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等能力。 对应的新课程标准: (三)教学准备

编写课堂学习卷和课堂检测卷; (四)信息化教学环境和资源 数码投影仪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章教学反思篇十: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doc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教育局和学校提出的具体目标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以人为本,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规范“自成教育”体系,配合学校做好“数字校园”和“人民满意学校”办学,积极深入探索“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和“分组合作”学习方式,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放眼于学生终身能力培养,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的栋梁之材。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二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实数。从平方根于立方根说起,学习有关实数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

第十五章 教材通过实例引出本章学习主要内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和因式分解。教材还提供了“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数学活动”等板块,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三、进一步落实“自成教育”

自信成功,自学成才,自立成人。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培养激发学生兴趣,保护自尊,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上学期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能力学习;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结合教学,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习习惯上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独立思考,及时总结,纠错改错,

提前预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等习惯,应得到进一步强化。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得到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落实

通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落实最终实现能力的培养。认真落实“双思三环六步”教学模式。钻研教材,突破重点、难点,抓住关键,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因人而宜,制定课堂上有效的辅导、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五、教学常规落实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学习,团结协作。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上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上好每一节课。布置作业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认真批改作业。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有效,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反馈,针对作业中的问题确定个别辅导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指导. 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六、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深入探究“合作分组教学”。做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教学相长。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扩充整合教材内容,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调动积极性,搞好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数学教研活动,认真听课评课,提高认识,日益提高教学水平。日常教学中,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协作进步,共同提高。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新课标理念,改进教法,坚持做好业务学习笔记,和教后反思,搞好课题研究。

七、深入业务学习

进一步探索“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充分备好每个教案,做到备学生,备教材,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