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人教版搭石说课稿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1    阅读:

人教版搭石说课稿篇一:搭石说课稿

《搭石》说课稿

荒湖小学 刘运安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一篇精读课文《搭石》。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搭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学着关心、帮助他人。《搭石》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镜头: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充满诗情画意;如果两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本课分2个课时展开教学,我主要说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设计理念以及本课教材语言美、情感美的特色,对于本课教学我拟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理解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难点: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传递美。

二、说教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法的设计至关重要,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并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情景表演,引导学生进入搭石的情境中,以拉近搭石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

(二)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通过默读、齐读、自由读、分组读、想像读等形式的朗读,以读促悟,感悟课文。

(三)提问教学法——通过提问,唤起学生的注意,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

三、说学法

新课标强调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采用“读——思——议——练”的方法,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朗读、思考、交流、练习,从而解读课文,感悟课文。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上课一开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搭石图片,然后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刘章爷爷家乡的搭石,知道了搭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那么,搭石究竟美在哪里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刘章爷爷的家乡,感受搭石的美丽”,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有效性。

(二)自主寻美,深入体验

通过课件出示文中“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提问学生“哪些事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我以一个问题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朗读、思考、交流等方法自主挖掘搭石的“美”,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搭石的美通过摆搭石和走搭石两部分体现出来。

1、摆搭石

(1)让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片段(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让学生找出文段中的关联词,提问..学生:这些关联词体现了摆搭石的人怎样的品质?

我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词理解文段内容,以锻炼、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体会乡亲们勤恳、无私的品质。

2、走搭石

走搭石部分作者描绘了和谐和温馨两种画面。

(1)和谐画面:

①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将课文中的片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指导学生注意朗读这段话时应体现出愉悦的心情,语速由轻快到缓和。在学生反复熟读的基础上,配上柔和的音乐,让学生背诵出来。

这个环节的设计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齐读、示范读、自由读,读出感情,进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境界。

(2)温馨画面

① 播放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画面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② 让学生找出文段中的动作细节描写. 提问学生:这样的动作细节描写好不好?为什么?

我会在尊重学生个性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谦让美和敬老美的写作方法。

(三)交流品味,加深感悟

(1)让学生分组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并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最后一段。

(2)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为什么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让学生在交流中与老师、同学、文本进行对话,丰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在学生理解最后一段话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仿写练习,指导学生学以致用,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 ,也联结着 。 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去了 ,也带去

了 。)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那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根据作者的意图,让读者在读中学会在平凡的小事上发现美,在平凡的小事上学会美,在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美就是秋天里溪水中那一排排的搭石,美就是乡亲们从搭石上协调有序的依次而过,美就是年轻人伏下身子背老人过搭石,其实生活中充满美。我在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后,呈现练笔主题“生活中的美”,指导学生参考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观察生活的一个人或一件事,用文字记录下来,将情感教育蕴于语文实践活动中。 五、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以及吸引他们的视线。板书注重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结合。将“搭石,一道风景画;走石,如画美景”,这两句话分别做河岸,再将“默默无闻、互相礼让、尊老敬老”三个词板书在河中的搭石上,再现搭石的美,同时更凸现出人性的美。

人教版搭石说课稿篇二:搭石说课稿

《搭石》说课稿

◆官渡镇中心小学:蔡青艳

《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爱”这一专题编排,捧读本文,你会感受到一种乡间的清新与一份乡民纯朴的情感。本文正是一篇乡土气息浓厚的文章,它通过质朴感性的笔触把我们带入了乡间人们秋凉摆搭石、路人修搭石、人们协调有序走搭石、相互谦让过搭石的一幕幕画面,体现了人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无限而深刻的怀念之情。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则是理解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至关重要。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线,紧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通过“读通——读懂——诵读”三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中美好的情感。

对于本文教学,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一共分为四个部分: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四、课外拓展,即兴练笔。 在谈话导入、在创设情境的环节中,带学生们走近课文,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教师再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第二个环节是整体感知,初识搭石。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并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搭石?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认读生字词,接着再交流问题“什么是搭石?”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画一画搭石图,结合“脱鞋绾裤”这个词说一说如果没有搭石,人们的生活是怎么样,再回读体会找出的句子,使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画面,更加深入地理解“搭石”的特点及作用,为下文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细读课文,体会情感。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抓住“与学生一起寻找美”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搭石之美的真正含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重点引导:

在示范品读第二自然段时,重在让学生体会上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为此,我采用想象说话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比如引导学生体会老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这样提问:老人踩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老人不是急着赶路吗,摆好搭石后,为什么还要踏上几个来回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人呢?相信经过师生这部分的问答,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在此基础上的朗读也会更有深度。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描绘的是一幅人们协调有序走搭石的情景。教学时,我主要抓住“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等,让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人们走搭石的节奏,倾听那走搭石时发出的轻而有力的踏踏声,说出眼前浮现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美,感受美,之后再指导有感情朗读。由于这一部分的语句优美,节奏感强,

文章的第四自然段,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中却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出融融的暖意。在指导这一部分的朗读时,我重点抓住“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句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所当然”这四个字所表达的情感。首先,我让学生给理所当然换个合适的词,借此加深对词义的理解。接着,我抓住“溪边让路,背老人过溪”这两个具体事例的描写,加深学生对“理所当然”这个词的理解。我先让学生谈谈村里人把什么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你是怎么看待这两件事的?再让学生想象一下,人们还会遇上哪些情况,乡亲们也会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样,通过具体事实升华情感,既使学生对“理所当然”这个词的理解更加饱满,同时,又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文第五段的教学,重在点破文章主题,使学生明白本文看似写石,实则写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并指导学生朗读。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指导中,我以“寻找美”为主线,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情味,在畅所欲言中品味自然的美,品味村民们和谐的人性美。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对文本的解读中,达到相互学习,深入理解的目的。

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外拓展,即兴练笔。本文作者是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常的一件摆搭石、过搭石的事介绍得这么具体,这么美。这里主要引导学生留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并指导学生先说一说,再进行练笔训练,帮助提高习作能力。并将此布置为一次自主练笔的作业来完成。

老人及时调整搭石

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一行人协调有序的过搭石

两人相遇,招手礼让

遇见老人,背负过河 美 丽 的 图 画

人教版搭石说课稿篇三:搭石说课稿

准确定位 梳理画面 感悟美好

——《搭石》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主题为“准确定位 梳理画面 感悟美好”, 说课的文章是九年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搭石》。

《搭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人间真情”专题中的一篇精

读课文。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述,赞美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学习的要求及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教授两课

时,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设定为:树理文章的脉络,了解课文大意,并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

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五自然段。

3.理解“脱鞋挽裤”的意思,读懂第一、五自然段内容,初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4.初步感受作者借搭石赞美乡亲的写作方法。

其中教学重点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第一、五自然段

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初步感受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教学难点为:初步感受作者借搭石赞美乡亲的写作方法。

在解读了教材,确定了目标及重难点之后,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了以下四个部分:

1.谈话激趣,引入课文

2.解词析句,初识搭石

3.再读课文,准确定位

4.三读课文,梳理画面

5.总结课堂,期待学习

下面我就就依次阐述教学过程的五个部分。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文

首先我以课文的图片配以音乐导入新课,以这样的过渡语引出课文的学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关于家乡最美的记忆。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见底的小溪,可是作者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不是那山,那水,而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作者家乡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这样的导入直奔主题,简洁明了有效。随后我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课题:

你能解释什么是“搭石”吗?

二、解词析句,初识搭石

因为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对“搭石”很陌生,因此,正确认识什么是搭石对

正确解读课文非常重要。因此,在这个环节我主要要求学生带着疑问初读课文,圈一圈难读的词语,并用横线画出文中解释什么是搭石的句子,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认真读书后不难找到课文的这句话“进入秋天,天气变

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

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当学生找到这句话之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句话,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让学生读明白这句话,不仅仅是读得文从字顺,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读思之后透过文字理解到搭石对家乡人的重要性。此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搭石的重要性,我让学生想象:小溪里横着摆上了一排平整方正的石头,每块石头之间间隔着二尺左右的距离,于是小溪这头的可以到小溪那头去了;然而如果没有搭石人们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番场景。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会把目标焦距于课文第一段“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wǎn)裤。”此时出示“脱鞋绾(wǎn)裤”这个词,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等多种形式理解什么叫“绾”,随后,教师问学生:什么情况下要“脱鞋绾(wǎn)裤”,通过和学生配合朗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搭石对家乡人的重要性。情境创设:小溪是村民们的必经之路。在漫长的汛期里,常常都会有山洪爆发,昔日的搭石也必定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绾裤,总之,来来去去都必须——脱鞋绾裤。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学生从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感觉到没有搭石时,人们的生活是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从而体会搭石的重要性。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教师应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感

受、体验和理解文本。所以,情境设置的目的就在于此,当情境设置结束后我再

让学生读读“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学生对作者写家乡“搭石”的目的开始会从深层处理解。

三、再读课文,准确定位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我紧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首先问学生“对乡亲们如此重要的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你的感受吗?”,大部份学生会迅速找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此时,还有一小部份学生会找“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此时,教师可顺势问学生:这两句话都在告诉我们什么?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学生会很自然地说出“美”,此刻教师要迅速质疑“正是因为搭石美,所以它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教师的提问对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起到“启”的作用。此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这样的句子“搭石的(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个句式的练习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静心思考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学生默读思考自由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搭石的乡亲们,用他们美好的情感,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这部分通过读课文、析句子的方法,迅速帮助学生准确定位——作者借写搭石来赞美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四、三读课文,梳理画面

梳理画面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认知概述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了让学生准确梳理文章,教师问学生关于乡亲们与搭石,文章写了几个画面,让

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了出课文有摆搭石、一行人走搭石、两人过搭石、背老人过搭石这几个画面。随后,让学生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总结课堂,期待学习

无论是摆搭石、走搭石还是背老人过搭石,那一排排平整方正的石头,那一排排间隔二尺左右的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所以,有关搭石的每个画面在作者心中都是一道——引导学生再次说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那么,在家乡这道道风景场面中,哪个场面如画一般镌刻在我们心中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五、板书设计

《搭石》这篇课文我紧扣“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个重点出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能简洁明了地展现课文灵魂。

21

搭石 人

一道 美 风景

总之,这节课我紧扣“准确定位 梳理画面 感悟美好”这个主题,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脱鞋挽裤的意思,初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的同时初步感受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并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朴实无华,省时高效。

人教版搭石说课稿篇四:搭石说课稿

《搭石》说课稿

利辛师范附小 施 超

今天,我说的《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课文。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通过本课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二、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乡亲们秋凉摆搭石、路人修搭石、人们协调有序走搭石、相互谦让过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因而,根据本课教材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身边事物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则是理解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五、教学方法、学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至关重要。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线,紧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通过“读通——读懂——诵读”三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中美好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

1、带有音乐的美丽乡村画面。

2、生字词卡片。

六、教学基本流程:

对于本文教学,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一共分为五个部分: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四、课外拓展,即兴练笔;五、布置作业。

在谈话导入、创设情境的环节中,播放配有音乐的美丽乡村画面,一边深情描述,将学生带入美好的情境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着教师再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1 搭石

第二个环节是整体感知,初识搭石。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并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搭石?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认读生字词,(可指名读 正音,小老师教读,把不认识的写在黑板上等)接着再交流问题“什么是搭石?”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结合“脱鞋挽裤”这个词说一说如果没有搭石,人们的生活是怎么样,再回读体会找出的句子,使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画面,更加深入地理解“搭石”的特点及作用,为下文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细读课文,体会情感。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抓住“与学生一起寻找美”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搭石之美的真正含义,即蕴含其中的人性美、人情美。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重点引导:

在示范品读第二自然段时,重在让学生体会上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为此,我采用想象说话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比如引导学生体会老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这样提问:老人踩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老人不是急着赶路吗,摆好搭石后,为什么还要踏上几个来回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人呢?相信经过师生这部分的问答,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在此基础上的朗读也会更有深度。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描绘的是一幅人们协调有序走搭石的情景。教学时,我主要抓住“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等,让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人们走搭石的节奏,倾听那走搭石时发出的轻而有力的踏踏声,说出眼前浮现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美,感受美,之后再指导有感情朗读。由于这一部分的语句优美,节奏感强,所以,我用多媒体出示这段话时,根据语句节奏,停顿处分行,这样,展现在学生眼前的俨然成了一首清丽的小诗,伴随着清新的音乐,让学生带着读诗的感受来读这段话,如此,画面美、语句美,朗读美,自然地流露其间。

文章的第四自然段,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中却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出融融的暖意。在指导这一部分的朗读时,我重点抓住“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句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所当然”这四个字所表达的情感。

首先,我让学生给理所当然换个合适的词,借此加深对词义的理解。接着,我抓住“溪边让路,背老人过溪”这两个具体事例的描写,加深学生对“理所当然”这个词的理解。我先让学生谈谈村里人把什么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你是怎么看待这两件事的?再让学生想象一下,人们还会遇上哪些情况,乡亲们也会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样,通过具体事实升华情感,既使学生对“理所当然”这个词的理解更加饱满,同时,又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文第五段的教学,重在点破文章主题,使学生明白本文看似写石,实则写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并指导学生朗读。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指导中,我以“寻找美”为主线,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情味,在畅所欲言中品味自然的美,品味村民们和谐的人性美。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对文本的解读中,达到相互学习,深入理解的目的。

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即兴练笔。本文作者是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常的一件摆搭石、过搭石的事介绍得这么具体,这么美。这里主要引导学生留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并指导学生先说一说,再进行练笔训练,帮助提高习作能力。并将此布置为一次自主练笔的作业来完成。

第五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我是这样设计作业的:

1、课文回顾,重点字词填空。

2、口头作业:师说生判断。

3、找出课文中表现人性美的句子并抄写一遍。

(板书设计)

搭 石

一道美丽的风景

﹛ 美。

人教版搭石说课稿篇五:搭石说课稿

《搭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爱”这一专题编排。捧读本文,你会感受到一种乡间的清新与一份乡民纯朴的情感。本文用清新的文字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和人性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

(2)读中感受美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中流淌着的和谐美、人性美;

(3)发现“生活之美”:体会作者于小事中发现美的方法找寻生活中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人物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则是理解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三、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四、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创设情境”“读中感

悟”“想象理解”等教学方法重点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去品味语言,什么文章的美。

(二)学法

1、从重点问题入手,联系上下文,加强字词句的理解;

2、以“读”为主线,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五、说教学过程

对于本文教学,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一共分为四个部分: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四、课外拓展,即兴练笔。

第一个环节是谈话导入,创设情境。播放配有音乐的美丽乡村画面,一边深情描述,将学生带入美好的情境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教师再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第二个环节是整体感知,初识搭石。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并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搭石?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认读生字词,接着再交流问题“什么是搭石?”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画一画搭石图,结合“脱鞋绾裤”这个词说一说如果没有搭石,人们的生活是怎么样,再回读体会找出的句子,使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画面,更加深入地理解“搭石”的特点及作用,为下文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细读课文,体会情感。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抓住“与学生一起寻找美”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搭石之美的真正含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重点引导:

在示范品读第二自然段时,重在让学生体会上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为此,我采用想象说话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比如引导学生体会老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这样提问:老人踩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老人不是急着赶路吗,摆好搭石后,为什么还要踏上几个来回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人呢?相信经过师生这部分的问答,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在此基础上的朗读也会更有深度。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描绘的是一幅人们协调有序走搭石的情景。教学时,我主要抓住“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等,让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人们走搭石的节奏,倾听那走搭石时发出的轻而有力的踏踏声,说出眼前浮现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美,感受美,之后再指导有感情朗读。由于这一部分的语句优美,节奏感强,所以,我在投影仪出示这段话时,根据语句节奏,停顿处分行,这样,展现在学生眼前的俨然成了一首清丽的小诗,伴随着清新的音乐,让学生带着读诗的感受来读这段话,如此,画面美、语句美,朗读美,自然地流露其间。

文章的第四自然段,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中却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出融融的暖意。在指导这一部分的朗读时,我重点抓住“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句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所当然”这四个字所表达的情感。

首先,我让学生给理所当然换个合适的词,借此加深对词义的理解。接着,我抓住“溪边让路,背老人过溪”这两个具体事例的描写,

加深学生对“理所当然”这个词的理解。我先让学生谈谈村里人把什么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你是怎么看待这两件事的?再让学生想象一下,人们还会遇上哪些情况,乡亲们也会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样,通过具体事实升华情感,既使学生对“理所当然”这个词的理解更加饱满,同时,又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文第五段的教学,重在点破文章主题,使学生明白本文看似写石,实则写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并指导学生朗读。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指导中,我以“寻找美”为主线,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情味,在畅所欲言中品味自然的美,品味村民们和谐的人性美。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对文本的解读中,达到相互学习,深入理解的目的。

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外拓展,即兴练笔。本文作者是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常的一件摆搭石、过搭石的事介绍得这么具体,这么美。这里主要引导学生留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并指导学生先说一说,再进行练笔训练,帮助提高习作能力。并将此布置为一次自主练笔的作业来完成。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也为了能吸起学生的注意,本文教学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将“摆搭石、走搭石、让搭石”与“默默无闻,互相礼让,尊老爱老”这些词分别卸载“搭石”左右两侧。这样再现搭石的美,更凸现出人性的美。

人教版搭石说课稿篇六:《搭石》说课稿(8分钟)

《搭石》第二课时说课稿

教科院 陈白莲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一篇精读课文《搭石》。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搭石》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从而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搭石》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镜头:如上了年岁的人“修”搭石,一行人“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赞美了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本课分2个课时展开教学,我主要说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设计理念以及本课教材语言美、情感美的特色,对于本课教学我拟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理解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3、体会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难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情景表演,引导学生进入搭石的情境中,以拉近搭石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

(二)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通过默读、齐读、自由读、分组读、想像读等形式的朗读,以读促悟,感悟课文。

(三)提问教学法——通过提问,唤起学生的注意,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

三、说学法

阅读教学必须摆脱以情节分析为主线,以提问应答为载体的低效模式。新课标强调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采用“读——思——议——练”的方法,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朗读、思考、交流、练习,从而解读课文,感悟课文。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上课一开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搭石图片,然后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刘章爷爷家乡的搭石,

知道了搭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那么,搭石究竟美在哪里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刘章爷爷的家乡,感受搭石的美丽”,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有效性。

(二)自主寻美,深入体验

通过课件出示文中最后一段文字(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提问学生“为什么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我以一个问题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朗读、思考、交流等方法自主挖掘搭石的“美”,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搭石的美通过摆搭石和走搭石两部分体现出来。

1、摆搭石

(1)让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片段(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

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让学生找出文段中的关联词,提问学生:这些关联词体..

现了摆搭石的人怎样的品质?

我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词理解文段内容,以锻炼、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体会乡亲们勤恳、无私的品质。

2、走搭石

走搭石部分作者描绘了和谐和温馨两种画面。

(1)和谐画面:

①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将课文中的片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以诗的形式在课件上出示,配上柔和的音乐,由我示范朗读。

指导学生注意朗读这段话时应体现出愉悦的心情,语速由轻快到缓和。在学生反复熟读的基础上,配上柔和的音乐,让学生背诵出来。

这个环节的设计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齐读、示范读、自由读,读出感情,进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境界。

(2)温馨画面

① 播放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画面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② 让学生找出文段中的动作细节描写(走到溪边——止步——招手示意——让„„先走——等——说上——相背而行——伏下——背),提问学生:这样的动作细节描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我会在尊重学生个性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谦让美和

敬老美的写作方法。

(三)交流品味,加深感悟

(1)让学生分组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并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最后一段。

(2)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为什么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让学生在交流中与老师、同学、文本进行对话,丰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在学生理解最后一段话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仿写练习,指导学生学以致用,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 ,也联结着 。

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去了 ,也带去了 。)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李镇西老师强调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为了更好的将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我在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后,呈现练笔主题“生活中的美”,指导学生参考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观察生活的一个人或一件事,用文字记录下来,将情感教育蕴于语文实践活动中。

五、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以及吸引他们的视线,我的板书设计注重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结合,以高度概括、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

搭石

小路

(画面美)(心灵美)

摆、走搭石 ——联结—— 一心为他人着想

情感

人教版搭石说课稿篇七:《搭石》说课稿(新)

《搭石》第二课时说课稿

06教本2班

陈白莲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一篇精读课文《搭石》。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搭石》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从而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搭石》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镜头:如一位上了年岁的人“修”搭石,一行人“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赞美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本课分2个课时展开教学,我主要说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对于本课教学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利用字典自主查找理解“绾裤、谴责”等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理所当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在以上三个目标中,第2、3个教学目标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难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说教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课文视频,展示图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以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

2、读书指导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通过自由读、分组读、表演读、想像读等形式的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

3、小组讨论法——我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讨论,并适当地加以点拨,以真 正体现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

三、说学法

阅读教学必须摆脱以情节分析为主线,以提问应答为载体的低效模式。新课标强调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采用“读—

—议——演——练”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解读课文,感悟课文。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绘画、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而情景和协作对学习成功至关重要。”

复习旧知后,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搭石图片,然后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刘章爷爷家乡的搭石,知道了搭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那么,搭石究竟美在哪里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刘章爷爷的家乡,感受搭石的美丽)。

(二)自主寻美,深入体验

基于语文新课标的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并且,基于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感受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挖掘搭石的“美”。

通过课件出示文中最后一段文字(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带着问题“为什么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法感受文中体现的无私美、和谐美以及敬老美。

1、感受无私美

①让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重点研读“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

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提问学生:作者抓住哪些关联词语表现了家乡老人可亲..

可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让学生四人为一组,互相交流答案。

②指导学生学会朗读的轻重音变化,读出感情。

2、感受和谐美

①让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要求一边读一边在书中划出最能体现画面美的词语或句子。

②将课文中的片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以诗的形式在课件上出示,配上柔和的音乐,由我示范朗读。

③指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节奏变化,凸显前部分的轻快和后部分的缓和。

3、感受敬老美

①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②播放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文段中的动作细节描写,想象画面。

③让学生两人为一组表演段落中描写的情景,通过表演动作体现谦让和尊老的美

德。然后请一组学生示范表演,我进而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

(三)交流品味,加深感悟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感悟:

①让学生分组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并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最后一段,然后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读后的感受、收获,并回答问题“为什么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②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感悟,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我设计了一个仿写练习:

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 ,也联结着 。

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去了 ,也带去了 。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李镇西老师强调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为了更好的将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在《爱的奉献》音乐背景下,我通过语言描述(搭石,由普普通通的石头摆成的小路,在刘章爷爷善于观察的眼睛里,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体现了乡亲们的无私美、和谐美以及敬老美,让我们感受到了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德。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不起眼,但却让你感受到美的事呢?大家不但有发现美的慧眼,也有感受美的心灵,课后,就让我们拿起笔来,把你的发现和感受写下来吧。),在总结全文的同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将情感教育蕴于语文实践活动中。

五、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以及吸引他们的视线,我的板书设计注重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结合,以高度概括、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

搭石

修搭石——无私美

走搭石——和谐美

联结小路——联结情感

人教版搭石说课稿篇八:搭石说课稿

《21、搭石》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X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第21课《搭石》。(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对本课做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以“人间真情”为专题,重在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而《搭石》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的传统美德强烈感染着学生的心。

根据《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目标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预设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重点: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难点: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传递美。

二、说教学方法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采用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批注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让语文课真正变成学生的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到知识。

三、说教学流程

阅读教学要抓住作者思路,才能省时高效。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环节:

1、情景导入,引出搭石

开始上课由我直接介绍搭石,在学生了解了搭石在家乡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的基础上追问:“你愿意和老师一同去品位这美丽的风景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搭石的兴趣,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到本课的学习中。

2、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让学生带着“搭石,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个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以课件的形式出示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研读感悟,主题升华 文中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美。我以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美景。”贯穿整堂课的教学。下面我主要展示摆搭石和走搭石两个教学环节。

1、摆搭石

课件出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片段,想象画面,思考: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怎样?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让学生找出文段中的关联词,提问学生:这些关联词体现了摆搭石的人怎样的品质?

2、走搭石

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片段。以动作来演示“协调有序”,以图片来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以诗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配上柔和的音乐,让学生读出美感。

这个环节的设计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齐读、示范读、自由读,配乐读,读出感情,进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境界。

4、拓展延伸

这里我紧扣文中最后一自然段,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搭石,静静的躺在溪流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这正是乡亲们相爱相亲、友好互助的情感纽带,从而明白作者借赞美物而赞美人的写作方法。在全文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有一句话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能够平凡的生活中观察“美”、发现“美”!指导学生课后进行练笔训练,并将此布置为一次练笔作业回家完成.

四、说板书设计

最后谈谈这节课的板书要点,这节课的板书第一抓住关键环节“摆搭石”“走搭石”进行板书;第二,根据这是一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文章,赞扬了乡亲们的“心灵美”因此我把整个板书联成心状,以达到画龙点睛之效,深化主题。

搭石

摆搭石 走搭石

无私奉献 友好互助

美(一道风景)

人教版搭石说课稿篇九:搭石《说课稿》

《搭石》第二课时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一篇精读课文《搭石》。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搭石》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从而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搭石》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镜头:如上了年岁的人“修”搭石,一行人“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赞美了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本课分2个课时展开教学,我主要说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设计理念以及本课教材语言美、情感美的特色,对于本课教学我拟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理解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3、体会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难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情景表演,引导学生进入搭石的情境中,以拉近搭石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

(二)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通过默读、齐读、自由读、分组读、想像读等形式的朗读,以读促悟,感悟课文。

(三)提问教学法——通过提问,唤起学生的注意,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

三、说学法

阅读教学必须摆脱以情节分析为主线,以提问应答为载体的低效模式。新课标强调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采用“读——思——议——练”的方法,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朗读、思考、交流、练习,从而解读课文,感悟课文。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上课一开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搭石图片,然后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刘章爷爷家乡的搭石,知道了搭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那么,搭石究竟美在哪里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刘章爷爷的家乡,感受搭石的美丽”,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有效性。

(二)自主寻美,深入体验

通过课件出示文中最后一段文字(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提问学生“为什么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我以一个问题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朗读、思考、交流等方法自主挖掘搭石的“美”,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搭石的美通过摆搭石和走搭石两部分体现出来。

1、摆搭石

(1)让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片段(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

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

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让学生找出文段中的关联词,提问..

学生:这些关联词体现了摆搭石的人怎样的品质?

我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词理解文段内容,以锻炼、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体会乡亲们勤恳、无私的品质。

在示范品读第二自然段时,重在让学生体会上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为此,我采用想象说话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比如引导学生体会老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这样提问:老人踩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老人不是急着赶路吗,摆好搭石后,为什么还要踏上几个来回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人呢?相信经过师生这部分的问答,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在此基础上的朗读也会更有深度。

2、走搭石

走搭石部分作者描绘了和谐和温馨两种画面。

(1)和谐画面:

①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将课文中的片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以诗的形式在课件上出示,配上柔和的音乐,由我示范朗读。

指导学生注意朗读这段话时应体现出愉悦的心情,语速由轻快到缓和。在学生反复熟读的基础上,配上柔和的音乐,让学生背诵出来。

这个环节的设计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齐读、示范读、自由读,读出感情,进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境界。

(2)温馨画面

① 播放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画面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② 让学生找出文段中的动作细节描写(走到溪边——止步——招手示意——让„„先走——等——说上——相背而行——伏下——背),提问学生:这样的动作细节描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我会在尊重学生个性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谦让美和敬老美的写作方法。

(三)交流品味,加深感悟

(1)让学生分组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并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最后一段。

(2)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为什么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让学生在交流中与老师、同学、文本进行对话,丰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在学生理解最后一段话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仿写练习,指导学生学以致用,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 ,也联结着 。 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去了 ,也带去了 。)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为了更好的将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我在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后,呈现练笔主题“生活中的美”,指导学生参考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观察生活的一个人或一件事,用文字记录下来,将情感教育蕴于语文实践活动中。

五、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以及吸引他们的视线,我的板书设计注重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结合,以高度概括、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

搭石

小路

(画面美) ︱ (心灵美)

摆、走搭石 ——联结—— 一心为他人着想

情感

设想总是偏向完美,而课堂是瞬息万变的。教学的效果又是动态生成的,但目标永远的课堂的指针。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有具备了强烈的目标意识,才能把课堂中的活动都落实为有效的教学手段。 此外,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中能看到预设与生成的动态过程,并能随时调整课堂,努力使每个学生都

有所得,有所提高。

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平凡也是一种美,美的极致便是安详,美是一种毫无目标的的愉悦。人如果能抛弃偏执,丢下无谓的烦忧,哪怕一片树叶,一朵小花,都能发现它的美,只要用心,生活中的美和喜悦便会不请自来。生活不都是快乐和幸福,同样生活也不可能全是落寞和寂寥。用一种欣赏平凡事物中的美!生活中有许多不起眼的美,美蕴含在一些平凡事物中,你留意到了吗?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不起眼的美。

人教版搭石说课稿篇十:搭石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搭石》,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说我这节课的设计,课件出示(一、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过程;四、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搭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爱”为

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搭石》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

背老人过搭石等画面的描述,赞美家乡人乐于奉献、和睦谦让的品质。

学情分析

经过前3年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为

我们开展有效地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搭石以及搭石所描绘的场景里我们现在城市生活较远,学生很难理解,这需要老师的适当点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学习的要求,我对教材的理解,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出发,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

1.理解脱鞋挽裤、协调有序等词,能正确书写“懒惰、山洪暴发”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初步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感受作者对家乡人乐于奉献、和睦谦让品质的赞美。

只有明确了教学重,难点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确定本节课的重点:理解拖鞋挽裤、协调有序等词,感受作者对家乡人乐于奉献、和

睦谦让品质的赞美。

确定本节课的难点:理解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

三、说教学流程

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思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有整体感受,有助于理解重点学习内容所处的语言环境,也为作文安排思路、提供范例。因此,阅读教学要抓住作者思路,才能省时高效。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的几个环节:

1.图片导入,引出搭石

2.初读课文,初识搭石

3.精读课文,紧走搭石

4.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1.图片导入,引出搭石

我将以课文的图片配以音乐,导入新课,我选择这样的过渡语: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见底的小溪,可是作者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这样的导入简洁明了,直奔主题,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接着我将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课题。

2、初读课文,初识搭石

这个环节我主要要求学生带着疑问初读课文,圈一圈难读的词语,并用横线画出描写搭石的句子,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不难找到课文的这句话“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这句话

教学我将采用讲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再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是怎么样的。

学生会把目标焦距于课文第一段: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wǎn)裤。我先介绍铺搭石的原因,随即创设情景,采用复沓的教学方法,和学生配合朗读,让学生理解搭石的重要性。情境创设:小溪是村民们的必经之路。在漫长的汛期里,常常都会有山洪爆发,昔日的搭石也必定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绾裤。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学生从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感觉到没有搭石时,人们的是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从而体会搭石的重要性。

接着我再让学生读读什么是搭石,我想一定别样一番滋味。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不应该在文本和学生之间做说破道尽的媒人,而应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和理解。

3.精读课文,紧走搭石

课文从摆搭石、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这个三个画面的描述,这一课时我主要争对走

搭石这一画面展开。我主要争对这句话展开分析,

(1)我先分析“行”这个多音字的读音。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所以对于“协调有序”这个词的教学我将采用情境创设法。我先让学生谈谈对协调有序这个词的理解,学生可能懂,但是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 于是我创设情境,开火车师生合作学习。让一组第一个同学做前面的,第二个同学做后面的,第三个同学做前面的,第四个做后面的,依次类推。

前面的抬起脚来,(一组一桌小朋友读)

后面的紧跟上去(一组二桌小朋友读)

前面的抬起脚来,(一组三桌小朋友读)

后面的紧跟上去(一组四桌小朋友读)

前面的抬起脚来,(一组五桌小朋友读)

后面的紧跟上去(一组六桌小朋友读)

前面的抬起脚来,(一组七桌小朋友读)

后面的紧跟上去(一组八桌小朋友读)……

(红色为教师话,教师开始速度放慢,后面逐渐加快,出现节奏感)

人们没有踩脚、没有人掉入水中,这样动作,那样默契,那样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协调有序。这样的情境创设,关注了每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课堂。学生仿佛自己就在走搭石,在情境中体会了什么是协调有序,避免老师讲解的枯燥乏味。接着我将质疑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协调有序?学生可能会说是因为乡亲们十分谦让,心里装着别人等等,只要学生体会到了乡亲们相互谦让的品质,都给予认可与鼓励,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子”的喜悦。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强调语文教学要从教内容到教语言形式的华丽转变。所以对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处理,不采取面面俱到的分析,而采用联想法,让学生看动画自己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是怎样一幅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进而让学生体会乡亲们之间和睦、谦让之美。

4.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在学习了一行人走搭石的描写之后,我让学生拿出笔写写_走搭石, _ ,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升华了情感,让学生体悟到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四、说板书设计

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说过好的的一堂课要善于抓点,抓好一个点可以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搭石》这篇课文我以“家乡一道风景”这个点出发,引导学生找出以下三幅风景美的句子,所以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能简洁明了地展现课文灵魂。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搭石》是人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说教材:

《搭石》是一篇乡土气息浓厚的文章。课文通过质朴感性的笔触勾画出秋凉在即家乡人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乡亲们无私

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说学生:

中年级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

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特点,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

染,熏陶.

2、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

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重难点: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2、运用想象的方法,丰富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说设计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个学生能过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学生在读、找、画、议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

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说教学方法、学法:

1、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在本文中采用了"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

2、以“读”为主线,紧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通过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美好的

感情,从而提升阅读的乐趣。

说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欣赏美景,将学生快速带入美境中. 这个美丽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提起家乡刘爷爷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接着就板书课题:搭石

二、整体感知、初始搭石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检查生字的读音

(读后交流思考的问题)

找到文章中的句子读一读,并理解“脱鞋挽裤”,体会人们过溪的艰辛、麻烦与不便。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这篇课文文字并不艰深,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你认为美得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是一个透过文字直抵内心的引子。学生潜心全文,完全可以得出各具个性的阅读体验。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

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 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

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所蕴含的美

为了让人物形象在脑际丰富起来,为了让学生对“搭石”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教学中,我们运用多种手段。

如在品析第二段时,重点抓住“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理解老人一心想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老人的心灵美,读出对老人的赞美。为了让学生个人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种纯朴的风乡我追问“如果中年人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做呢?青年人呢?向你们这样大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有会怎样做呢?”又如在感受“协调美”中,我创设走搭石上这一环节指几行学生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语速一次比一次快。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并理解“协调有序”。在感受“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一美的画面时通过欣赏图片加深体会与理解感受这种人影合一的美。再如体验“敬老美”中,我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一做年轻人。过了小溪后问他“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为什么”又引导学生说,“这个老人年轻时肯定也„„”“这个年轻人老了以后,肯定有„„”这种超文本的学习,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课文的内容,是学生能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五、以“发现美”延伸课文

美无处不在,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中哪里也可以找到美?

六、以“写美”留住美

发现了美,感知了美,就要把这种美倾注于笔端,永存在心间。因此在本节课的末尾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写写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地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感悟美。 最后,伴着“爱的奉献”的乐曲,师生共同走搭石离开课堂,更给人以“曲已尽,意未终”的感觉。课堂教学在学生踏着搭石离去中结束,体现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板书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将“搭石”写在中间,再将"善良美、协调美、谦让美、敬老美"四个词板书在河下一行。将“一道风景线”写在第三行,再现搭石的美,同时更凸现出人性的美。

搭石

善良美 协调美 谦让美 敬老美

一道风景线

四年级组《搭石》语言朴实,处处流淌着作者家乡美丽的民情。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入手,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思中感悟。完成了教学目标,起到了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语言,激励学生发现美的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从中受到美好情感的感染和熏陶。

一、说教材分析:

《搭石》是一篇乡土气息浓厚的文章。课文通过质朴感性的笔触把我们带入了乡间秋凉时节人们摆搭石、赶路人修搭石、协调有序走搭石、相互谦让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人们纯朴、勤恳、敬老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无限而深刻的怀念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①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① 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② 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蕴含的美。

③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家乡的这道独特的风景和乡亲们的无私奉献、礼让、互助、为他人着想等美好品质,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三、说重点难点:

从重点词句品析中,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们心灵的美,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四、说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线,紧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用“创设情境”、“读中感悟”和“想象理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中美好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本篇课文我是按照:情境导入,引出搭石——整体感知,出示目标,初识搭石,找寻风景——欣赏风景——总结情感,领悟精神,布置作业,等展开教学的。

(一)情境导入,引出搭石

1.配乐出示风景优美的 “小山村”图片,教师深情描述,将学生带入美好的情境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课题。

2.随机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学贵有疑: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