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2    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二:黄平_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现浅谈如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教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直观性,许有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仅凭老师的口述,学生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应精心选择使用多媒体数据,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创造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发现探究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接受者。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学习word制作表格时,学生学起来很简单。但是否很简单,通过布置一个任务(制作课程表),学习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巩固练习和归纳总结,道理是很显然的。这

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时间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自主的参与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布置任务:应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个人网页,链入班级主页。在大多数学生基本完成任务后,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自己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的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通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五:段晓波_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七:小学信息技术PowerPoint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PowerPoint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在PowerPoint中插入声音及声音的播放控制。(新授内容)

2.实践应用插入图片、背景、设计版式、艺术字、自定义动画(已有知识),制作声形并茂的配乐古诗演示幻灯片。

【教学设计】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课所教授的是四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PowerPoint的制作技巧,所以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利用“对抗赛”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会发现配有音画效果的朗诵显得更好一些,从而产生制作这样的作品的欲望。

二、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复习制作配乐古诗所需的工作,明确本课所学内容——插入音乐与动画的设置——在其中的位置,并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自主学习。

三、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在解决问题中加深理解和印象。

四、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五、作品展示(互相点评)。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进行一次对抗赛,行不行?

生:行。

师:比什么呢?比朗诵古诗! 谁愿意接受我的挑战?(请两位同学来朗诵古诗。)

师:该轮到我了,我可有绝招。(教师配合制作好了的《望天门山》课件来朗诵。)怎么样,我和他们谁朗诵得更好?

生:老师的好,因为老师的朗诵有音乐、有配画。(可能有的同学会指出比赛不公平,如果他们也有这样的作品来配合,他们就可以超过老师。)

师:那你们想不想也制作一个这样的作品,然后我们再来一次对抗赛,看同学们能不能超过老师?

生:想!

师:好,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配乐古诗的制作。

师:同学们想一想,要制作这样的作品,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生:(自由发表意见)选好古诗;理解意境;配好画面;选好音乐;设置动画;分工合作等。

师:选古诗、理解意境、插入图片我们已经在前几节课学会了,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插入音乐与动画的设置好吗?

生:好!

师:同学们这部分知识想怎么学呢?是想自己学还是由我来教?

生:自己学。

师:你们想怎么学呢?

生:我们小组研究学习;我们看书来学习;我们上网看看网上有没有资料„„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不错,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快地掌握这些知识,老师还在古诗网在线学习栏目中为同学们准备了“在线学习”栏目,有信心的同学可以下载网上的实例分析来学习,也可以看网上的电子图书来学习,还可以看“跟我做”中的教学录像片来学习。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吧。别忘了老师也是你们的好帮手。开始学习吧。

(学生利用多种方式学习。)

师:同学们学会了吗?能说说怎么学的吗?

生:我是通过下载实例分析学会的;我是看书学会的;我是看电子图书学会的;我是看“跟我做”中的教学录像学会的„„

师:既然你们都学会了,我想检验一下你们是不是真地学会了。出一个小实例考考你们。老师在制作这个作品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几个问题,如:声音不能背景播放;古诗的出现顺序不对;诗句不能自动出现等。谁愿意帮我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印象。)

(学生解决教师准备的一个个小难题。)

师:看来同学们是真地学会了。刚才你们说要“分工合作”来制作,现在就分分工吧。

(学生积极讨论如何分工。)

师:你们小组是怎么分的?能跟大家说说吗?

生:监制:×××;音响:×××;朗诵:×××;制作:×××。

师:你们分工的方法不错,其他组也可以借鉴。同学们制作上有没有什么困难呀?

生:没有了,老师,我们想开始制作了。

师: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把好的方法发表在古诗论坛中和大家交流。

(学生开始以小组的方式分工合作,老师深入到各小组中协助学习完成作品。)

师:下面来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好吗?哪个小组先来?(一共找四组进行展示。)

师:哪个小组来评一下这组同学的作品?

生:首先,这组同学的几个难点都解决得比较好,如声音一直播放,其他的对象是自动播放的。音乐配得也很好,体现了古诗的意境。

师:好了,我们就展示到这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借助计算机把以前在语文中学习的古诗表现得更精彩、更有意境。下课的时间快到了,同学们说说这节课的感受好吗?

(学生述说本课感受。)

师:大家讲得都很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下课。

【总评与反思】

《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作品──音乐和声音》这节课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尝试,将信息技术教学与语文有机地整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教学思想。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也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本课在如何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探讨新教法上做了大胆尝试。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征之一是它具有较强的“可自学性”。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我们放弃了“以教为主”,而是“以学为主”。 “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

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1.正确认识学生

①“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丰富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资源基础上的。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主要技能表现在环境构建和资源利用与设计上,而不仅仅停留在教学讲解水平和表演能力上,所以在课前教师就创设了一个教师与学生比赛诗歌朗诵的情境。学生和教师比赛朗诵其实是不公平的竞争,因为教师借助了计算机,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与教师一争高低的热情,由此非常自然地引出《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作品──音乐和声音》。

②“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不是一句空话,授课教师在本节课以层次丰富的“任务”为基础,以任务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如何制作配乐诗词,更重要的是完成了一件作品,成功后的喜悦洋溢在每个学生的脸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课堂教学绝不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代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分工合作,成立制作小组,其中包括导演、美工、朗诵、音效。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取得意义建构的效果。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走到学生中间,参加学生的讨论,从中获取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信息,为有效调控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

2.正确认识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程改革对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这节课的新突破。课前,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小学古诗网”,内容包括:必背古诗、在线学习、古诗论坛、实例下载等。网上有小学阶段必背的古诗并配以插图和背景音乐。小学古诗网提供的“在线学习”栏目是一个闪光点,其中有电子图书、跟我做、实例下载等。“电子图书”包括如何使用PowerPoint。在“跟我做”中有教师视频和音频,向学生介绍了如何操作。另外,还可以利用“实例下载”将教师的实例下载,分解各部分功能,从中学习如何制作配乐古诗。

3.新型学习方式中的教师作用

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主体性,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具有开放性、活动性的新型学习方式。这节课采用的是学生自学,分工合作的方式。课堂开放以后,可能有的教师会问:教师的作用到哪里去了呢?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里?教师的作用是否削弱了?实际上,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这种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要求教师的目标意识要更强,要从整体上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更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更强,教师要从体现教师权威的高高的讲台上走到学生中来,和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更强,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学生怎样才能学得更好,学习效率如何,都要求教师有合理的调控,在与学生学习探讨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

问题,适时地通过网络进行反馈。比如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发现声音与图像先后顺序容易出错,就应该及时通过广播进行反馈,请同学帮助来解决问题,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增加了同学的成功感。

二、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本次课程改革要求,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也能培养了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的作用是设计任务,创设环境,组织学习。对采用其他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可以在留言本上向教师发问,教师及时地对问题进行解答。

三、重视学生之间的评价

这节课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进行评价。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作品──音乐和声音》这节课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评价中的评价对象也从教师转到了学生,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能力,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节课最后是展示学生作品,放手让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尽量鼓励学生先发现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优点。学生这么做,说明他已经掌握了知识;能对别人的作品提出意见,说明他在理解上有独到的见解,应该给他机会去发表;引起争论不是坏事,说明学生对教学目标掌握了,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完成了意义建构。教师也可以适时地对讨论不清楚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在学生互评的同时也鼓励学生自评。学生们理想的学习成果可能与实际的学习成果有一定的差距。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自我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也可以改进课程或教学的设计,其意义在于重视学习主体,重视学生的反思,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反省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思考中进步,避免了学生互评后难为情的情绪,也给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八: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学生最爱上什么课,就是我所教学的:信息技术。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仅要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学期末我还让学生尝试,自己给自己的作品打分,学生的诚实、信心也是我所教学的体现。

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而且这门艺术又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即教师又要赶进度,又要尽量把课上得生动,的确很不容易。你可以尝试着课前先告诉他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把这个结果通过实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调足他们的胃口,然后再上课,这样他们也许会更有兴趣,同时,听课时也更有方向

感。还有,可能的话课下跟学生多交流,可能会更知道他们的想法。其实,有时候学生对信息课不重视,也不完全是课业负担的问题。

总之,我觉得只要付出总是有回报,看到学生获奖的高兴,也是我的成绩的认可,当然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做,有更多的学生正渴望老师用知识去浇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九: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前我总得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你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作动画,上网聊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是"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同学的积极性,于是,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

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另外,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让学生课课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选

在教学中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反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你在讲什么,还有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讲什么,一堂课就结束了。这种教学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反思:

一、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低年级的时候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了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

一天自己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利用电脑绘画、制作自己的作品、上网聊天、购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他们终于能够动手操作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凉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现在每班学生都在六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肯定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兵教兵”的教学方法。我让几位电脑基础好,掌握快的同学先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惧怕老师现象。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友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总之,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电子计算机作为人类计算与思维的通用智力工具,使人类的智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类创造了电脑,反过来电脑帮助开发人脑。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电脑作为人类总体指挥的结晶,作为新的现代化,

谁不重视它的普及教育,谁就会在人才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不落伍,要想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决定因素是其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现在“科教兴国”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华民族的腾飞大有希望。“计算机普及从娃娃做”正是“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的一环。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是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的.

二、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既然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那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机,即可以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又可以进行示范演示。课堂上演示我们在课前精心制做的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等课件,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教师再也不用为维持课

堂纪律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现场发挥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三、四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三年级教授的是计算机入门知识,四年级讲授的幻灯片制作内容。根据三、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学习特点,我现将本学期以来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一、打好扎实基础,养成良好习惯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本学期刚开始系统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大部分学生接触过电脑但没有系统的学习)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觉得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开展教学工作。

对于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他们一般都有较浓厚的兴趣,积极性较高,但较迷茫,不知从何处学习。此时,我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计算机的发明、发展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然后,我以打比方的方式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用我们人身体的各个部分来类比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接下来,我用玩游戏的方式介入键盘的操作知识的讲授。对于刚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来说,练习键盘本来是一件单调枯燥乏味的事情,如何保持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我选择了金山打字通软件,该软件里面有打字练习游戏。从此入手,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键盘操作。

二、合作探究学习,体验学习乐趣

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本学期的幻灯片制作课程教学中,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各自的主题制作项目。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主题制作项目,自己搜集制作所需的图片、声音、动画等素材,完成各自的创意设计,然后制作完成各自的主题项目。在此过程中,我主要是讲解关键的制作技术,同时辅助各小组,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根据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学生基本上能制作图文并茂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能掌握各种幻灯片制作技术,而且提高了大家互相协作的意识,增强了团队精神。当然,项目完成的质量还不算太高,诸如创意设计还有待提高,我相信经过进一步努力学习,学生会有长足的进步。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主题八 畅游因特网 任务一 准确地搜索信息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教科书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主题八。网络中的信息浩如烟海,如何在信息海洋中搜索到自身所需的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网络信息的基础条件,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主要介绍关键字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两种搜索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发解搜索引擎的概念、类型、工作原理,了解并正确使用“关键字”,掌握基本搜索技巧,并能根据信息需要选择最有效的搜索方式。

二、学情分析

考虑到七年级新生在网络知识、能力方面的群体差异,如原就读于城镇小学的学生学校及家庭都拥有电脑,能经常上网,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能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简单的资料查找,而原就读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学校信息化建设较落后,对网络特别是网上信息查找较为陌生,教学需由浅入深。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类型及工作原理;能在实践中掌握关键字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两种搜索方法,并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最有效的搜索方式,能主动探求搜索引擎的帮助信息,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

过程与方法:能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学会针对具体问题对关键字进行合理选择和提炼,掌握一些适合自己学习和操作的搜索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搜索引擎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极大便利;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网络道德观,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关键词的选择技巧、了解常用的搜索引擎。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搜索技巧。

(一)激情导入

1.播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片《十二生肖》片段,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自己的生肖传说。 (学生动手搜索并七嘴八舌说出自己所属生肖传说。

教师借此机会了解学生网上搜索技能的现状。)

(二) 出示课题,询问学生都用了哪些搜索工具

解释大家之所以如此快速找到信息,是因为这些网站都有搜索功能,就势引导学生进入搜索引擎学习。(在情境创设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学习。)

(三)分组练习

请各小组按要求利用网络搜索生肖传说,第一、二组使用百度,三、四组使用Google或腾讯搜搜等。 学生分组体验几种搜索引擎的使用过程,了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类型。组长演示并讲解关键字的使用及搜索过程。通过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明确概念

师:什么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都有哪些基本类型?什么是关键字?关键字在搜索中的作用?请列举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

(教师提示:为提高搜索效率,多数网站将全文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合并使用,比如大家常用的“百度”、“谷歌”、搜狗等。 学生按照考教师指导进行网上搜索,并认真体会、仔细观察,以进一步明确搜索概念并掌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搜索技巧妙用

1.关键字、词选择技巧。师:关键词越精确,查询范围就越小,结果也相对准确。

2.分类目录搜索。师:要查找某类信息,可单击网站相应栏目或到权威专业网站进行查找。

(遇到困难可利用搜索引擎的“帮助信息”。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网上搜索,并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总结关键词的选择技巧。)

(六)探究与交流

师:是否是搜索到的网页(网站)数目越多越好?为什么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到的结果不同?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七)课堂小结

网上讯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大家要增强网络道德观,努力成为网络文明小使者。引导学生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网络道德观。

五、板书设计

搜索引擎的类型:全文搜索、分类目录搜索。

搜索查找方式:关键字搜索、分类目录搜索。

关键字搜索:是指在查找信息时,利用网页上提供的搜索信息的文本框,输

入最能突出主题内容的词语或词组,进行信息搜索和查找。

进行网络搜索的用途:获取我们所需的学习资料或生活常识等。

六、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个人回顾教学内容并进行思考和总结,填写学习辅助表。小组对各自成员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引领他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尝试中有所发现,在讨论中明白事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思想中发现自我,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根据学生能力差异,我使用了分层教学策略,分层次设计学习任务并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学生完成学生任务。在教学中,我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到最准确的信息,从而使教学过程相对顺利,教学重难点均有所突破。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即是没有全面拓展学习内容,学生虽然已掌握搜索方式、理解搜索含义,但没有深入领会搜索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所应处的位置。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