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山居秋暝的阅读答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6    阅读:

山居秋暝的阅读答案篇一
《《山居秋暝》阅读答案》

《山居秋暝》阅读答案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1)在这首诗中,作者写到了哪些景物?(5分)

(2)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试分析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5分)

参考答案:

9.(1) 明月、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冷石、空山。(1个意象1分,得到满分为止)

(2)通过对秋日山居生活中青松明月、翠竹青莲以及采莲女的描写(1分),写出了安静美好、闲适自在(2分),淡泊名利,远离官场、归隐的人生境界。(2分)

山居秋暝的阅读答案篇二
《《山居秋暝 王维》阅读答案》

《山居秋暝 王维》阅读答案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0、诗中描写了哪几幅画面?有什么样的特点?

11、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10.先总写雨后晚秋,(1分)后有几幅具体画面:月照松间、泉流石上、浣女和渔者晚归;(2分)明净、宁静、清幽或清新明丽。(2分)

11、动静结合,(1分)作者先写了山雨初霁、月照山松、万物为之一新的静态空山,同时作者又写出了淙淙流水的声响以及竹喧、莲动的动景,动静结合,描写出一幅和谐统一清新的画面,(2分)表现作者对大自然幽静宁肯谧的喜爱。另也可以答成是衬托,以动衬静。还可结合尾联答成用典,言之成理即可。(2分)

山居秋暝的阅读答案篇三
《山居秋暝阅读理解2014》

山居秋暝的阅读答案篇四
《《山居秋暝》《送友人》《乡愁》检测试题》

《山居秋暝》检测试题

班级和学号 姓名 .

1.这首诗选自

2、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的诗句诗句是:

3、诗歌中抒发了作者隐居之志的诗句是:。

4、下列对《山居秋暝》的赏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B、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C、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D、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5、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送友人》检测试题

1、《送友人》的作者是 朝诗人 ,人称“ ”。他的诗歌具有 的特点。

2、《送友人》中借景抒情的句子是“ , ”

3、对诗歌《送友人》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萧萧班马鸣。”借着班马鸣叫表达离别之情。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游子”“故人”一指友人,一指自己。

C、“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是比喻。

D、“送”字统领了诗人在整首诗歌中的情感。

4、对《送友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最后两句是写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马儿迫不及待地想离去,朋友只得分手。

B、开头两句交代送别的地点、环境。

C、三四句以“孤蓬”比喻远行的朋友路途孤单。

D、五六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5、《送友人》的颈联使用怎样的修辞方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乡愁》检测试题

1、余光中的《乡愁》中作者使用了哪些意象表现乡愁?

2、余光中的《乡愁》中,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余光中的《乡愁》中,把感情推向高潮的诗句是哪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4、下面对余光中的《乡愁》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时间为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

B、作品以时间为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愿望。

5、席慕容的《乡愁》中刻画了哪三个画面?

① ② ③

6、默写出席慕容的《乡愁》中最富有想象力的诗句。

山居秋暝的阅读答案篇五
《_山居秋暝_登高_比较阅读实录》

·典型案例·

YUWEN JIANSHE2009.2

《山居秋暝》《登高》比较阅读实录

□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 王洪涛

个人简介

王洪涛,男,辽宁省抚顺市新宾高中高级教师,辽宁省骨干教师。曾获“抚顺市素质教育拔尖人才”“抚顺市红烛杯先进教师”“抚顺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部分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

型案例

市‘九五’‘十五’期间科研先进个人”等称号。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

”这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指明了方2004年担任国家级课题“新课程语文个性化教和批判能力。

学实验研究”子课题“清前满族文化”的主持人。向,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中学语文》《语文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有着重要意义。教学上主张“尊重学生,尊重作品,尊重作者,做好三个统一”,注重深层次挖掘作品的内涵。

教育观点

个性化阅读,顾名思义,也就是能读出一些有个性的东西,是与共性阅读相对的,但是再有个性的阅读也应该以文本为基础。教材中的选文,都是优秀篇章,都是作者感情和个性的结晶。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对感情的表达方式,从审美趣味到语言风格,无不显示出各自的特点。作者的个性总会在其作品中有所体现,

俄国作家鲁巴金说:“阅读,就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之下,建立自己的思想。”《普通高中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6)世界难题解决了,苏子与客的情绪怎么样?请齐读最后一段。

明确:“客喜而笑”。这与前面的“乐”有本质的差异,“乐”是浅层的感受,而“喜”则是发自内心的愉悦。

板书:喜。

(三)诵读全文,对话苏轼

(1)诵读全文,思考:若时空倒流,你回到宋代,在大街上遇到了东坡居士,结合此文

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不同的创作风格、不同的个性。

的学习,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2)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许多同胞在此次灾难中永远离开了我们,许多同胞在此次灾难中成了残疾人,许多同胞在此次灾难中失去了亲人。如果其中就有你的同学,那么现在学习了东坡居士的《赤壁赋》,你是否有更多的话想对他们说?你会怎么说?

(3)小结: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四)作业:背诵末三段

33

给学生一片放飞个性的天空

——个性化阅读教学散论

一、重视学生的差异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积极、主

验模式参与解读获得的,他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极富个性色彩。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

动地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的不同的理解,甚至是“出格”的理解,教阅读主体对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自己的信师应该抱着宽容、欣喜的心态去对待。教师若息贮存中找到相似的信息模块(或图式)以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顺利地识别出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大脑中贮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形成不同的相似选择与

是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不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不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声音,就会熄灭他们智慧的火花,扼杀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导致学生敢想、敢说、敢为品格的丧失,妨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阅读是学生

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解读。的个性化行为”也就成了一纸空谈。陶行知先

,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如就同一首诗来说,其信息含量是相对固定生曾倡导过“六大解放”的,但因不同读者头脑中所贮存的相似模块不尽相同而出现各不相同的相似选择和相似匹配,从而呈现出有差异性的读解。因此可以这样说,个性化阅读的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因此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YUWEN JIANSHE典

型案例

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这“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解放学生的大脑,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做到重过程轻结论。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研习了,思维自然就会得到历练和激活,创新之火就会时有闪现。

在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要对文本信息进行思考、筛选、组合,结论可能对也可能错,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强调整齐划一,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出于至诚,饱含真课堂上只有集体行动,而无个体思考,只有老情,阅读个体的收益和感动远比单纯某一个结师指挥下的齐步走,而无个体的散步。我们不应要求学生从一个角度、用一种方式去阅读理

论重要得多。激励赏识是学生向上的助推器。一个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时时

解,而应在保证参考答案相对一致的情况下,企盼的就是他人的肯定,在肯定中体验成功的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如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快乐,在快乐中不断成长。可以尝试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学生或吟或读,或书或画,或思或悟。最后的作业也应丰富多彩,可以是意象分析,也可以是意境鉴赏,甚至还可以将诗改写成剧本。这种留有空白,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可以让他们享受到独特的快乐。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就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学

三、创设民主自由的交流平台

由于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学生的阅读、体验可能会比较肤浅,有偏差甚至谬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能给学生创设自由交流的氛围,营造一个无话不敢说、无题不敢辩的对话心理场,让自由交流在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心境中进行,不唯师、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己,则学生可在交流中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及他人的见解,并采取各种帮助自己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现对文本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要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态度,要蹲下身子来看学

34生从文本中感悟到的,是他以独特的感性和经

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流,没有绝对答案,达美的境界,那么,就让大家和我一起走进唐。没有绝对权威。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诗,走进《山居秋暝》和《登高》秦武阳很勇猛,因此荆轲在刺秦王的时候带着他,但为何他在面见秦王时却面如土色?普遍认为这是对比写法,以此反衬荆轲的英雄壮举。学生在阅读中却提出此为荆轲的暗设之计:借秦武阳的失魂落魄,麻痹秦王及其手下,使自己的刺杀更加顺利。对学生这样的解读,我们不应简单否定。其次,教师要引入“容错”的评价理念,要能适度容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差错,这样他们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实践自己的设想,师生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在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会饱尝到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教学实录

师: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我感到很高兴。我们的初次相逢很可能也是我们的最后一课,我会加倍珍惜这短暂的时光。我们先来欣赏两段音乐。(播放《渔舟唱晚》《命运》的片段)(学生静听)

师:谁能说出这两段音乐的名字,然后谈谈自己的感觉?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朗读这两首诗。(学生大声地朗读)

师:哪位同学愿意单独为大家朗读一遍呢?可以随意选择其中的一首。

生:我来读读《登高》吧:风急天高猿啸哀……

生:那我读《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师:这两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啊?生:好。

师:同学们的“好”激发了我的兴趣,我(教师范读)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出声朗读,并体会诗歌的意境。(3分钟后)

师:大家推荐两位同学再来朗读一下这两首诗歌,好不好?

生:好。

(学生推荐了朗读能力比较强的两位同学)师:两位同学朗读得真不错,同学们的眼睛是雪亮的。音调和节奏处理得很好,很到位。那么,大家对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哪位同学想说说?

生(刚才被推荐的学生):我说说《山居秋

型案例YUWEN JIANSHE2009.2

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对话。也想来试一试。

生:我觉得有一段是《命运》,给人激昂、暝》,感觉很欢快,描写的景物很静谧。奋进的感觉。师:好,那我们就概括成清新、明快而宁

生:我也听出一段是《命运》。另一段是《二泉映月》吧?嘿嘿,有点说不准。

师:说不准没关系,关键是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那么,大家同意这两位同学的答案吗?

生:我觉得那一段不是《二泉映月》,好像是《渔舟唱晚》,很优美、很舒缓。

师:嗯,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我们刚才听到的那两段乐曲,确实是《渔舟唱晚》和《命运》。不同的音乐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这两首乐曲很美,令人陶醉。而文字则更能直观地表

静。刚才朗读《登高》的同学能谈谈《登高》给你的感受吗?

生:和《山居秋暝》不一样。读《登高》时感情很充沛,但却有点凄凉。

师:那我们用什么词语来概括呢?杜甫诗歌常见的特色一般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生:沉郁顿挫。

师:好,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就用沉郁、雄浑而悲凉来概括吧。大家想想,为什么老师在朗读中对这两首诗语调、语速的处理有所不同?

35

生:感情不同。师:还有呢?

生:描写的景物也不同,确切地说应该是意象不同。

师:的确如此。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叫意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这两首诗中的意象。

(学生回答,教师用课件展示:山、雨、晚、秋、月、松、泉、石、竹、浣女、莲、舟、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师:好。比较这些意象,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可以谈谈自己的见解。

生:我觉得两首诗都选择了自然景物作为意象,它们都有同样的意象——秋,但是同样中还有浣女这样的人物,《登高》好像也应该有人物,应该是诗人自己吧。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两首诗的画面。

生:我想,“山间秋晚图”比较合适。师:这能概括《山居秋暝》这首诗吗?生(全体):能。师:那《登高》呢?

典型案例YUWEN JIANSHE

师:好,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好了。

生:我们组先说。我们喜欢王诗。王维的诗悠然自得,“王孙自可留”是诗眼,这句既是自况之宣言,又是一种劝诫。山亦空灵,人亦高洁。

(学生有一点停顿)

师:说得好,那么诗人是否融入画中了呢?生:没有。王维想过一种隐逸的生活,亦官亦隐,与陶渊明的桃花源可谓异曲同工,他是超脱、无我的士大夫。这种避世行为,是对混浊政治的一种软弱抗争。

生:我们喜欢杜诗,杜诗字字含情,人在画中。“万里悲秋常作客”是诗眼。一切景语用自身的苦难经历记叙了盛唐的衰落,写出了一部爱国的诗史,全诗对仗工整,抒情浓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世称“王右丞”的王维崇尚佛教,做了画中人独善其身,困苦潦倒的杜甫却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壮语。从诗品看人品,从人品论诗品,我们认为杜甫的《登高》思想境界更高。

师:一气呵成,很精彩啊。(大家鼓掌)

师:纵看《山居秋暝》和《登高》,不同的意象、不同的感情基调,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享受。向往隐居生活的王维,崇尚佛教,难道他已窥视出盛唐衰败的迹象?杜甫将自己的感情全都融入了唐王朝,却落得郁郁而终,只能用自己的遭遇为盛唐写下挽歌。从这一点上说,他们个人都是不幸的、可悲的,才华并没有得到充分施展,一句话——生不逢时。而大家正值花季,应该怎样用青春和斗志同时代一起谱写激昂向上、和谐动人的乐章呢?让我们齐背(在师生齐背中结束这节课)

的秋天表达了不同的感受。而且《山居秋暝》皆情语,作者就是画中人。作为诗圣的杜甫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达则兼济师:嗯,非常好,有自己的理解。既然这样,烈,

生:用“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悲”,“悲秋图”,行吗?

生:我用“苍凉悲秋图”来概括。

师:概括得很好。这两个画面风格迥异,却都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黄鹂鸣叫婉转动听,杜鹃啼血更是动人心魄,你们更喜欢哪一首呢?

(学生们经过一阵热烈的讨论后,有的说喜欢王诗,有的说喜欢杜诗。)

师:真是应了那句话,“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大家能否谈谈为什么喜欢这首诗?分小组讨论,然后找代表总结发言,好不好?(同学们积极响应,很感兴趣。)对仗、思想内容等方面去分析。

师:我提醒一下,大家可以从诗眼、炼字、《沁园春·长沙》吧。

36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

山居秋暝的阅读答案篇六
《古诗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古诗文阅读题汇编

1.(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⑴—⑵题。(8分)

月圆⑴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⑵ 未缺⑶空山静,高悬列宿⑷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⑴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⑵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⑶未缺:指月圆。⑷列宿:众星。

⑴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

答: ⑵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答: 2.(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⑴—⑷题。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⑴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 “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 “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⑵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⑶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 ,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2分) 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

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⑷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

3.(福建)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⑴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答: ⑵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答: 4.(广东)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⑴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3分)

⑵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5.(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⑴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⑵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6.(湖南)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城郭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鄴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鄴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虚:废墟。

⑴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分) ⑵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6分)

答: 7.(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⑴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冶的原因。(4分)

⑵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⑶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8.(山东)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 张元千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 ⑴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⑵“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 9.(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⑴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⑵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10.(天津)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⑴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⑵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⑶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11.(新课标I)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⑴—⑵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 阅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

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⑴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⑵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12.(新课标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⑴~⑵题。(11分)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代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⑴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⑵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3.(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⑴—⑵题。(7分)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⑴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 ⑴ ⑵

⑵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14.(重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好事近 清 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⑴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分)

⑵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4分) 答案:“悬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崩坼”本指倒塌断裂,此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乱。作者担心竹篙一撑,江面激起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乱,美景被破坏。

山居秋暝的阅读答案篇七
《散文阅读 附答案》

2014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散文阅读

2014湖北省宜昌市 四、入清泉之境 悟人生真谛(15分)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①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②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造访田园,登临名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 , ,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③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④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怎样?

⑤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根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时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他“休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

的千古名篇。

⑥“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

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

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

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

—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选自《阅读与鉴赏》

26.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27.文段①中“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一句点出了王维诗歌创作的特点,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来。(1分)

28.仿照文段②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顺其思路,在横线上续写两句。(2分)

月夜听泉,古刹闻钟, , ,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

29.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下面的语句应还原到文中第几段的开头最恰当?(1分)

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

30.读诗也是读人,作者从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读出了他怎样的人品呢?请用文段⑤中连续的三个双音节词回答。(2分)

31.文章结尾说“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那么,作者心中“精神的明月清泉”是什么呢?请用文段⑤中的原话来回答。(2分)

3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段⑥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33.文段③画横线的句子让我们联想到《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请写出这个名句,并补充一个由此联想到的古仁人的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3分)

【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

四、入清泉之境 悟人生真谛(15分) 26.(2分)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指出王维的诗句即可)

27.(1分)诗中有画

28.(2分)示例:江南乘舟、溪边浣纱、湖中采莲、亭中赏雪等等。(句式相同,意境贴切即可)

29.(1分)第④段开头

30.(2分)坦诚 执著 自识(错一词扣1分,扣完为止)

31.(2分)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32.(2分)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语言凝练,表达了王维的诗句对我灵魂的照耀和身心的洗涤。(答出“对偶”1分,“赏析”1分)

33.(3分)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分)事例示例:欧阳修被贬滁州,却与民同乐,造福一方。苏轼多次遭贬,却豁达坦然,心忧民生。„„(2分,人物事件符合观点即可)

【注】语文答案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情景性,很多字词的理解和文章的解读,离开了现有的问题和语境,可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目,甚至同一问题同一语境,不同学生的解答,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情态,所以,阅卷老师在评阅过程之中,务必认真通读原文,仔细揣摩题意,去芜取精,把握要旨,让每一份答卷做到对无一遗,错无一漏。

2014济宁市 (三)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13年第35期)

16. 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3分)

16.答案: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

田野尽头。

评分:共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17.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3分)

17. 答案:“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的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8.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3分)

18.答案: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19.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3分)

19. 答案:修辞手法:比喻; 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

及童年的欢愉。

评分:共3分。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20.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3分)

20. 答案: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

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014湖北株洲市 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一)葡 萄 汪曾祺

四月,浇水。

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浇了水,不大一会,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浇过了水,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真快!原来是几根根枯藤,几天功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别的果树都不这样。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树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地喝。

喷波尔多液。从抽条长叶,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喷多少次。喷了波尔多液,太阳一晒,葡萄叶子就都变成蓝的了。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几天功夫,就抽出好长的一节新条。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因此,过几天就得给它打一次条。拿起树剪,劈劈啦啦,把新抽出来的一截都给它铰了。

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别的什么树木上。现在,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分,因此,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

五月中下旬,葡萄开花了。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颜色淡黄微绿,不钻进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开花期很短。很快,就结出了绿豆大的葡萄粒。

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

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

葡萄不招虫。葡萄会生病,所以要经常喷波尔多液。

七月,葡萄“膨大”了。

掐须,打条,喷药,大大地浇一次水。追一次肥。追硫铵。在原来施粪肥的沟里撒上硫铵。然后,就把沟填平了,把硫铵封在里面。

八月,葡萄“着色”。

你别以为我这里是把画家的术语借用来了。不是的。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叫“着色”。

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结实、挺括,璀璨琳琅。

可是你得快来!明天,对不起,你全看不到了。我们要喷波尔多液了。一喷波尔多液,它们的晶莹鲜艳全都没有了,它们蒙上一层蓝兮兮、白糊糊的东西,成了磨砂玻璃。我们不得不这样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们得保护它。

过不两天,就下葡萄了。一串一串剪下来,把病果、瘪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葡萄装上车,走了。

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

(节选自汪曾祺《葡萄月

令》)

8.本文以时间为序,将 和 两方面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说明。

9.“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不知节制”与“瞎长”幽默地写出了葡萄的 。

10.“(卷须)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作者反复写“长出来就给它掐了”,

既说明了卷须生长快的特点,也写出了果农的 。

11.口语的成功运用,是本文的特点之一。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它的好处。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每小题2分)

(一)8.葡萄生长(过程)(1分); 葡萄生产(管理)或培育葡萄等(1分)

9.旺盛生命力(意思对即可)(2分)

10.辛勤(苦)或辛劳、勤劳等 (2分)

11.亲切(娓娓动听);生动(活泼)等。(合乎情理即可)(1点1分,答2点即可) 2014山东省莱芜市

(二)乡土的篱笆

钱国宏

①几十年的城市生活,让我早已习惯了喧嚣与浮躁。前几日回老家,看到村南有一段篱笆,拱着身后的家园,悠闲恬静。于是,关于篱笆的记忆便倏地返青了„„

②小时候,走在村里,随处可见簇新晶亮、泛着金光的篱笆„„农家为了阻挡春日的大风、夏日的飞沙、秋日的寒霜和冬日的冰雪,以及村中闲游的畜禽,便用秫秆沿着院子四周夹成一圈“障子”。在乡下,篱笆通常被称作“障子”。

③夹“障子”大都就地取材。高粱收割后,选出粗壮、笔挺的高粱秆,晒干,搡去叶子,再用柔软的柳条缀上“腰”,秫秆们就连成一片篱笆了。沿院落四周刨一溜半尺深的沟,将秫秆下坑埋好、踩实,篱笆就算是夹成了。篱笆虽比不上土墙、砖墙结实,但也有它的好处:透光、通风。有了阳光,小院便有了生气,有了清风,小院便添了人气。早晨,刚出窝的芦花鸡们任凭主人呵斥追撵,就是不肯离院,一个个悠闲地在篱笆边踱着方步。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早把大门外疯长的青麻绿草晒卷了叶,而篱笆上的倭瓜花、芸豆花和葫芦花,却

山居秋暝的阅读答案篇八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古诗文阅读题汇编》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古诗文阅读题汇编

1.(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⑴—⑵题。(8分)

月圆⑴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⑵

未缺⑶空山静,高悬列宿⑷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⑴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⑵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⑶未缺:指月圆。⑷列宿:众星。

⑴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

答:

答案:孤月当空,清回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⑵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答:

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2.(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⑴—⑷题。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⑴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 “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 “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答案:C(本词主要借对流泉声音的描写来赞美欧阳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籁的悠然自得之情。所以选项C说是对醉翁的思念之情不准确)

⑵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答案:B(A 用龙吟虎啸的声音和万籁百泉的秋音来写觱篥声;C 是蜂和蝉来写琴声;D 用白玉和黄莺写琴声)

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答案: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⑶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 ,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2分) 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

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答案: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⑷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 答案:《醉翁操》的上阕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的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下阙写鸣泉虽不复存,但鸣泉之美妙乐曲却仍留人间。《醉翁亭记》则是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诗歌解析:

词的上片写流泉之自然声响及其感人效果。“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四句为鸣泉飞瀑之所谓声若环佩,创造出一个美好意境。琅然,乃玉声。《楚辞·九歌》曰:“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此用以状流泉之声响。清圆两字,这里是用来说泉声的清越圆转。在这十分幽静的山谷中,是谁弹奏起这一绝妙的乐曲?如此以来,动静之趣立现。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是对上面设问的回答:这是天地间自然生成的绝妙乐曲。这一绝妙的乐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欧阳修能于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此句依然是写流泉声响之无限美妙。“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在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二句说这一

乐曲如何打动了荷蒉者。词作将此流泉之声响比作孙子之击磬声,用荷蒉者对击磬声的评价,颂扬流泉之自然声响。

下片写醉翁的啸咏声及琴曲声。“醉翁啸咏,声和流泉。”二句照应上片之只有醉翁欧阳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的意思。写欧阳修曾作醉翁亭于滁州,在琅琊幽谷听鸣泉,且啸且咏,乐而忘还,天籁人籁,完全融为一体。“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说醉翁离开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说时光流转,山川变换,琅琊诸峰,林壑尤美,并非永远保持原状。童颠,指山无草木。而水,同样也不是永远朝着一个方向往前流动的。这句的意思是,琅琊幽谷之鸣泉也就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来。“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说,山川变换,人事变换,人们因鸣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却已化仙而去。此处用“飞仙”之典,谓醉翁化为飞仙,一去不复返,鸣泉之美妙,也就再也无人聆赏了。

结句“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说,鸣泉虽不复存在,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在人间。词作最后将着眼点落在琴声上,突出了全词的主旨。

这首词句式及字声配搭非常奇特。开头四句,“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只有一个仄声字(“响”),其余都是平声。接着二句亦然。这样的安排,与此曲所属宫调有关。同时,上下两结句作七言拗句,也是特意安排的。故郑文焯曰:“读此词,髯苏之深于律可知。”(《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

3.(福建)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⑴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答: 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⑵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答: 答案: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

4.(广东)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⑴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3分) 答案:“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⑵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案:“过”即指经过,路过。诗中通过前三联的时间、景物的变化,移步换景,展现出作者清晨乘舟江上,经过大通驿时的轻松畅快的心情。首联写晨雾未散,朝阳未升,眼前一片迷蒙。颔联写江雾散去,远处的市镇依稀可辨,转眼移过了水湾。颈联江风拂面,云朵飘过在九子山间,写出了行舟之快。全诗通过作者在行舟之上,遥看岸上景物变化,体现出“过”之意。

5.(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⑴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答案: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⑵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答案: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

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6.(湖南)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城郭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鄴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鄴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虚:废墟。

⑴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分)

答案:春江花月夜

⑵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6分)

答: 答案:第一首诗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第二首诗写的是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7.(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⑴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冶的原因。(4分) 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解析:“开颜”的原因,是诗中一定提到的,只要发现和加以概括便可,这就要善于捕捉信息了。题目中有“新居”,说明朋友刚刚乔迁新居;前三联写了新居周围的景色,要加以概括,不可一一俱到——新居周围景色迷人;前三联都是写景,景有衬心的作用——作者很是悠闲愉悦;最后一联是直写友人的,说房中堆满了书,无立足之地,但从中能看出友人来,说明友人是爱书的,是情调高雅的;诗人能对友人如此高的评价,心情又是如此的“开颜”,说明其二人是志同道合、心灵相通、爱好相同的。

⑵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山居秋暝的阅读答案篇九
《2015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古诗文阅读题》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古诗文阅读题汇编

1.(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⑴—⑵题。(8分)

月圆⑴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⑵

未缺⑶空山静,高悬列宿⑷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⑴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⑵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⑶未缺:指月圆。⑷列宿:众星。

⑴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

答:

答案:孤月当空,清回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⑵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答:

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2.(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⑴—⑷题。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⑴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 “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 “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答案:C(本词主要借对流泉声音的描写来赞美欧阳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籁的悠然自得之情。所以选项C说是对醉翁的思念之情不准确)

⑵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答案:B(A 用龙吟虎啸的声音和万籁百泉的秋音来写觱篥声;C 是蜂和蝉来写琴声;D 用白玉和黄莺写琴声)

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答案: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⑶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 ,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2分) 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

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答案: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⑷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 答案:《醉翁操》的上阕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的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下阙写鸣泉虽不复存,但鸣泉之美妙乐曲却仍留人间。《醉翁亭记》则是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诗歌解析:

词的上片写流泉之自然声响及其感人效果。“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四句为鸣泉飞瀑之所谓声若环佩,创造出一个美好意境。琅然,乃玉声。《楚辞·九歌》曰:“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此用以状流泉之声响。清圆两字,这里是用来说泉声的清越圆转。在这十分幽静的山谷中,是谁弹奏起这一绝妙的乐曲?如此以来,动静之趣立现。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是对上面设问的回答:这是天地间自然生成的绝妙乐曲。这一绝妙的乐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欧阳修能于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此句依然是写流泉声响之无限美妙。“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在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二句说这一

乐曲如何打动了荷蒉者。词作将此流泉之声响比作孙子之击磬声,用荷蒉者对击磬声的评价,颂扬流泉之自然声响。

下片写醉翁的啸咏声及琴曲声。“醉翁啸咏,声和流泉。”二句照应上片之只有醉翁欧阳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的意思。写欧阳修曾作醉翁亭于滁州,在琅琊幽谷听鸣泉,且啸且咏,乐而忘还,天籁人籁,完全融为一体。“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说醉翁离开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说时光流转,山川变换,琅琊诸峰,林壑尤美,并非永远保持原状。童颠,指山无草木。而水,同样也不是永远朝着一个方向往前流动的。这句的意思是,琅琊幽谷之鸣泉也就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来。“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说,山川变换,人事变换,人们因鸣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却已化仙而去。此处用“飞仙”之典,谓醉翁化为飞仙,一去不复返,鸣泉之美妙,也就再也无人聆赏了。

结句“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说,鸣泉虽不复存在,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在人间。词作最后将着眼点落在琴声上,突出了全词的主旨。

这首词句式及字声配搭非常奇特。开头四句,“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只有一个仄声字(“响”),其余都是平声。接着二句亦然。这样的安排,与此曲所属宫调有关。同时,上下两结句作七言拗句,也是特意安排的。故郑文焯曰:“读此词,髯苏之深于律可知。”(《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

3.(福建)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⑴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答: 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⑵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答: 答案: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

4.(广东)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⑴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3分) 答案:“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⑵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案:“过”即指经过,路过。诗中通过前三联的时间、景物的变化,移步换景,展现出作者清晨乘舟江上,经过大通驿时的轻松畅快的心情。首联写晨雾未散,朝阳未升,眼前一片迷蒙。颔联写江雾散去,远处的市镇依稀可辨,转眼移过了水湾。颈联江风拂面,云朵飘过在九子山间,写出了行舟之快。全诗通过作者在行舟之上,遥看岸上景物变化,体现出“过”之意。

5.(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⑴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答案: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⑵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答案: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

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6.(湖南)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城郭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鄴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鄴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虚:废墟。

⑴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分)

答案:春江花月夜

⑵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6分)

答: 答案:第一首诗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第二首诗写的是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7.(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⑴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冶的原因。(4分) 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解析:“开颜”的原因,是诗中一定提到的,只要发现和加以概括便可,这就要善于捕捉信息了。题目中有“新居”,说明朋友刚刚乔迁新居;前三联写了新居周围的景色,要加以概括,不可一一俱到——新居周围景色迷人;前三联都是写景,景有衬心的作用——作者很是悠闲愉悦;最后一联是直写友人的,说房中堆满了书,无立足之地,但从中能看出友人来,说明友人是爱书的,是情调高雅的;诗人能对友人如此高的评价,心情又是如此的“开颜”,说明其二人是志同道合、心灵相通、爱好相同的。

⑵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