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以大海为意象写一个排比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5    阅读:

以大海为意象写一个排比句篇一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及答案》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谦恭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谦恭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答:

2.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大气。 答

3. 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别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在孤独中,书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

4.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雏鹰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远不能高飞;

钻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远不能生辉。

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情谊就想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

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

6.仿照给定的句子的续写两句话。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表达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4分)

树是水土的卫士,让它绿化大地山川。

7、对“幸福”的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幸福”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30字。

示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说:我的幸福就是金子,守住金库的钥匙,就守住了我的幸福。

(1)《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

(2)《荷花淀》中的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

8、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9、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关于“自主学习”的问答。请仿照乙同学对“能学”所作解释的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解释文字。

甲同学:你能告诉我“自主学习”有哪些要点吗?

乙同学:好的。我认为自主学习有四个要点,就是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能学”是指学习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想学”是指;“会学”是指;“坚持学”是指。

10.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中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局势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

11、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第四节。

我是雪

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我是水

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

12、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答: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答:

13、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要求三个句子构成排比,语意逐步加强。

一朵浪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是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是一部欢乐生命的乐章。

答:

14、按照下面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方式(„„有了„„,好比„„,是„„),另写一个句子。(字数不限,句意连贯)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答:

15、在下面空格线处,仿照前面加横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16、请以“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

比喻的修辞方法,四个比喻在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

童年是一张白纸,青年是一篇诗歌,中年是一本散文,老年是一部百科全书。

答:

17、用四个反问句重组下面的语句。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须保留原意,并保持语意连贯。 每个人都是一根蜡烛,既然你被点燃了,就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世界却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

答:

18、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在语意上形成对比。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都漏光。

答:

19、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③不少于80字。

20、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答:

21、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 答:

22、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两句话。

兰因春而存在,而春也因有了兰的幽美,才多了些温煦,少了些清寒;荷因夏而存在,而夏也因有了荷的淡雅,才多了些凉爽,少了些燥热;

23、依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都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

。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24、仿照下面的句式和辞格,另写一句话。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

25、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字数相等,结构大体一致,整个句子意思连贯。

快乐似花, ;痛苦如草, 。你要享受快乐,更要准备迎接痛苦,医治痛苦,转化痛苦,让痛苦成为你坚强生命的一部分。

26、根据下面的示例,请另选一组事物,运用联想和对比,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某种认识(不拘泥于句式,40字以内)。

示例:鲜花虽然娇艳,但经不起风吹雨打;小草看似寻常,却更能承受酷暑严寒。

27、“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填写适当的句子,作为学校一次迎奥运主题活动主持人的开场白。

甲:2008,我们将迎来一次体育的盛会,

乙:2008,我们将迎来五大洲的宾朋。

合:我们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甲: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

乙:。

甲:我们有着不同的肤色,

乙:。

合: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甲:同一个地球孕育了我们的生命,

乙:。

合:我们——有着对同一个梦想的追寻。

甲:我们都渴望和平与安宁,

乙:。

甲:我们珍视友谊和荣誉,

乙:。

甲:让我们的世界更美!

乙:让我们的梦想成真!

合: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我们迎接奥运圣火在北京点亮。

28、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请以“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开头,续写一段歌词。要求每行语句不与第一段完全重复,句式基本对应,大体押韵。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沐浴奥运风,我们青春豪迈。

心连着心,手拉着手,

朋友走到一起来。

共着一个梦想,

友谊的圣火传递千秋万代。

这是一个欢东的世界,

答:

29、请围绕“节约”这一话题,用“少一点„„,多一点„„”的句式写三句话,每句话的前后要整齐匀称。

(1)

(2)

(3)

30、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

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

31、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词,仿照下面《溪流》格式,写一组句子。 溪 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32、以“关爱”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第二句还要跟后一例句的修辞方法相同。

例句: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

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

33、仿写句子,注意除“它就是”外,不要用例句中的词语,要有寓意。

例句:时间,抓住它就是黄金,抓不住它就是流水。

答:。

34、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形成整齐的排比

句式。

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找到开阔和豁达;欣赏蓝天,自然会在蓝天的辽阔中拓宽

以大海为意象写一个排比句篇二
《中国文学中的“海洋意象”》

中国文学中的“海洋意象”

意象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原创性概念和审美范畴,意是指意念、意思、思想;象是指形象、现象。意象则是指以象寓意,以象征意,用客观物象寄托主观情意。自然现象一旦进入文化视野就成了有情之物,变得具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感情,随人的情感起伏而具有超越象外的力量。自然世界的梅兰竹菊、花鸟山水以及荣枯兴衰等一切事物,都蕴含着人的情意,并因主体观照,成为富有情趣的意象。

海洋是一个自然存在的、客观的物象,它无边无际、广袤无垠的特点也激发文学家们将其作为一个抒发情感的物象,在我国文学作品中以海洋为意象来描写的作品数量众多,作者们借助海洋意象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充分展现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文学中存在着大量对海洋意象的描写,文学中的海洋受到作家们的各种心态的影响,尤其是要表现出宽广胸襟、离情别绪、寄托忧思和感怀的时候,作家们都会用到海洋意象。

一、 诗歌中经常用海洋意象来表现作者宽广的胸怀。海洋在中国文学中是宽广、博大的典型象征,在公元前369年庄子就在《庄子秋水篇》中将河与海进行对比,从而流露出对海洋那广袤无垠的惊叹和敬畏之情。因此后人要表现一个人心胸宽广时,常常将其与海洋相提并论,从而后世有许多诗人借用海洋来表现宽广的胸襟,海洋意象则是诗人们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依据。(一)曹操的《观沧海》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歌中作者以雄键的笔力,生动饱满地描绘了沧海的形象,从而使情感和海洋之间具有了内在联系,作者的情感与宽广的海洋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以海的澎湃博大来抒发胸臆,有力地展现出作者的情感世界,而其中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魄,也正是诗人博大襟怀的真实写照。(二)李白是善于用海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著名诗人,例如他的《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说的是作者向往有一天能纵横天地之间,在无限广袤的大千世界中,大展身手一显宏图,而作者用“济”来暗示自己所向往的是一展胸中抱负,济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政治目的。表达了作者慨叹自己生不逢时,学无所用的伤感情怀。然而作者的诗中充满了乐观和豪情,且以“长风”“破浪”“扬帆出海”等大气磅礴的视角来诠释心中所想。他的《古风三十二》、《东鲁见狄博通》还有《送纪秀才游越》等诗歌中无论是描述蓬莱胜境还是对登高远望、挂席渡海的情景,亦或是展现各种澎湃博大的景象,都为诗人展现他那坚强不屈的雄心壮志做了完美的铺垫,充分展现了诗人那宽广的胸怀。(三)在贾岛的《题童真上人》、《送郑人游仙湖》中,不论是登高观沧海或是将万里波涛收进眼里,海洋意象都称为烘托气氛的重要字眼,生动地衬托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宽宏的气度,表现作者的宽广的胸怀。

二、 诗歌中往往用海洋意象来寄托作者的忧思、感怀以及雄心壮志。海洋远离凶险莫测的尘世,这给诗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也给诗人们提供了一个宣泄情感的凭借,所以后来有许多诗人借用海洋意象来表现感时、浮沉、忧思和雄心壮志的感情。(一)清末明初著名的语言学家顾炎武在《精卫》中曾经提到“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绝期,我心无绝时。”作者在这首诗中将大海比作复国大业,把自己比喻为精卫鸟,决心以精卫鸟填海的精神,实现自己抗清复明和编写巨著的大业,充分地表达了他坚持高尚的气节,不向清王朝屈服的决心,寄托了自己一心想要复国的雄心壮志。(二)孟浩然忆古思今,在他的的《岁暮海上作》中描写作者自己面对岁月流逝、人事代谢,他自己却无为于

人世的失落。任凭轻舟随意飘荡,垂下的钓竿也没有什么期待,一副随波逐流、无所归依的神态,表现出岁月改换他却碌碌无为、无可奈何的惆怅,其中的海洋意象则成为其抒发感情的依据,表现了他感伤的心境。(三)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海水》这首诗歌中也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志向和奋斗精神。他在诗歌中先是凭借海水来抒发感情,接着通过海水、鹏、鲸等具体物象来表现作者的忧思仿若曲回的愁肠一般,难以平复。作者在全诗中通过海洋意象来营造气氛,从而反映诗人深广的忧思,衬托出作者在此时的逆境中的奋斗精神。

三、 海洋意象也常常被诗人们用来抒发和烘托心中的离别情绪。海洋的宽广给诗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它的辽阔不仅令人畏惧,也给在离别时分的诗人们及他们的友人带来了无尽的伤感。(一)著名诗人王维在《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中不仅通过“积水不可极,安置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来描述了中日两国的海上交通,还通过海上的历史传说来营造迷离奇异的海洋意象,避实就虚,从有限中求无限的描写手法,从而将送友人的惜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字字真切、句句断肠、欲泪还止,表达了对晁衡这位日本朋友的深挚的情谊和依依不舍之情。(二)唐代诗人林宽在《送人归日东》中通过云、沙平、天山、乡树来对比,从而描绘路途的艰辛和遥远,再凭借海洋意象来传达对友人的隽永别情,从而更好地抒发和烘托出作者心中的依依惜别之情。(三)孟郊的《奉同朝贤送罗新使》中将海洋意象也借用得栩栩如生,通过对“淼淼望远国,一萍秋海中”的想象、“恩传日月外,梦在波涛东”的诉说来抒发“浪兴豁胸臆,泛程舟虚空”的情怀,营造出迷茫遥远的海洋意象,完美地烘托了诗人对使者的惜别之情。(四)唐代诗人马戴也将海洋意象运用的淋漓尽致,他在《送册东夷王使》中先通过片帆、秋色、潮生来描绘一幅孤帆远影碧空去的影像宛如就在眼前,特别是秋色更加增添了凄凉的气氛。再通过大鸟和长鲸来描绘生动的海景,从而表现出作者对海洋的理解,进而衬托出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离情别绪。

通过分析中国古代诗人的作品可以看出,海洋意象的文化意蕴是丰富多彩的、异彩纷呈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它是一种文化情结;它是一种文人情怀;它更是一个无限开放的意义空间。这些诗歌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应该在内心世界开启一个“真”的世界,凭借海洋意象来抒发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知识就像海洋那样浩瀚、博大、精深、无涯。物境与心境是俱生俱起、俱进俱退、俱开俱合的。在犹如云波诡谲海洋的知识面前,人们会因其不确定性、变化性,充满了因无知而致的恐惧和敬畏;同时,恰恰正是这种神秘莫测、变幻无常,又激起了人们求知的决心和勇气。现在的我们应该向前人学习,不仅要会保护海洋,还要将情感寄托于海洋意象之中,借用海洋那种宽广、壮阔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将内心世界的感情与海洋意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创作一些文学作品,从而不仅传承了古人留下来的传统,还能将海洋意象发扬光大。

以大海为意象写一个排比句篇三
《2011——2012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电海高二语文组)》

2011——2012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电海高二语文组)

选择题:(汉山中学:杨志棠)

1、 部分同学忘记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 其中有一些可能不会做也没有写答案上去; 3、 第1、2、7、8题错的同学比较多。

第9题(2)

答题情况分析:

第10题(1)

答题情况分析:

示例说明:

备考建议:

读书注意认字,背熟的诗句多写写,加强记忆。 第12题

答题情况分析:

正确选项是BC,大部分同学只选对其中一个,另一个错选E的比较多,得分率为43%。 第13题

答题情况分析:

正确的选项是B,但错选C的极多,得分率极低,为23%。 第14题

答题情况分析:

第16题

以大海为意象写一个排比句篇四
《2011——2012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电海高二语文组)》

2011——2012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电海高二语文组)

选择题:(汉山中学:杨志棠)

1、 部分同学忘记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 其中有一些可能不会做也没有写答案上去; 3、 第1、2、7、8题错的同学比较多。

备考建议:

备考建议:

备考建议:

第11题

读书注意认字,背熟的诗句多写写,加强记忆。 第12题

答题情况分析:

正确选项是BC,大部分同学只选对其中一个,另一个错选E的比较多,得分率为43%。 第13题

答题情况分析:

正确的选项是B,但错选C的极多,得分率极低,为23%。 第14题

第17题

答题情况分析:

第19题

试题分析:1.仿“形”——句式、修辞:考查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等

(一)题目句式:①某历史名人+动词+地名,四字词语;②纵然„„也不„„这是„„的选择。 (二)题目修辞:对偶 (三)注意前提条件

①“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道道的河川,我们看到:”„„“他们都选择了永恒:”,做题时一定要看准题,得历史人物为叙写对象,写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皆不妥。

②仿写句式“楚大夫沉吟泽畔,忠心不改”„„“纵然深沉大江,也不扬波逐流,这是执着的选择”,例句的内容为历史名人屈原的事件,续写时就不能再用。

2.仿“神”——内在意蕴、潜在道理:考查思想认识水平,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答题情况:

此题得分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比较能够体现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和语文水平。同学们较大的失误是没有注意前期条件,大约有4%同学依然写屈原,得0分,大约有1%同学写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得0分;还有同学们所积累的知识比较少,或者说不能准确提取,张冠李戴的现象交普遍,只能的一半分。

较多同学选用:项羽、岳飞、李白、杜甫、陶渊明、苏轼、毛泽东、邓世昌、林则徐、刘胡兰

以大海为意象写一个排比句篇五
《2011——2012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电海高二语文组)》

2011——2012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电海高二语文组)

选择题:(汉山中学:杨志棠)

1、 部分同学忘记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 其中有一些可能不会做也没有写答案上去; 3、 第1、2、7、8题错的同学比较多。

答题情况分析:

备考建议:

备考建议:

答题情况分析:

备考建议:

备考建议:

读书注意认字,背熟的诗句多写写,加强记忆。 第12题

答题情况分析:

正确选项是BC,大部分同学只选对其中一个,另一个错选E的比较多,得分率为43%。 第13题

答题情况分析:

正确的选项是B,但错选C的极多,得分率极低,为23%。

第16题

答题情况分析:

第18题

备考建议:

得分情况:

试题分析:1.仿“形”——句式、修辞:考查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等

(一)题目句式:①某历史名人+动词+地名,四字词语;②纵然„„也不„„这是„„的选择。 (二)题目修辞:对偶 (三)注意前提条件

①“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道道的河川,我们看到:”„„“他们都选择了永恒:”,做题时一定要看准题,得历史人

物为叙写对象,写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皆不妥。

②仿写句式“楚大夫沉吟泽畔,忠心不改”„„“纵然深沉大江,也不扬波逐流,这是执着的选择”,例句的内容为历史名人屈原的事件,续写时就不能再用。

2.仿“神”——内在意蕴、潜在道理:考查思想认识水平,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答题情况:

此题得分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比较能够体现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和语文水平。同学们较大的失误是没有注意前期条件,大约有4%同学依然写屈原,得0分,大约有1%同学写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得0分;还有同学们所积累的知识比较少,或者说不能准确提取,张冠李戴的现象交普遍,只能的一半分。

较多同学选用:项羽、岳飞、李白、杜甫、陶渊明、苏轼、毛泽东、邓世昌、林则徐、刘胡兰

满分例句:

1.陶渊明躬耕陇亩,怡然自乐,纵然身处僻壤,也不入俗谄媚,这是高洁的选择。 2.岳将军驰骋沙场,精忠报国,纵然深陷牢狱,也不弑君篡位,这是忠贞的选择。 3杜工部忧思茅庐,忧国忧民,纵然身处漏屋,也愿寒士俱欢,这是无私的选择。 4.孔夫子奔走天下,仁心依旧,纵然漂泊四海,也不轻言放弃,这是顽强的选择。 5.楚霸王杀出垓下,傲气不该,纵然血溅乌江,也不落荒而逃,这是尊严的选择。

第20题

试题分析:应读懂题目,读懂要求。 1. 什么是潜台词

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或者说,潜台词就是“话中话所含有的意思”。在戏剧的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通过思考都能领悟得出来的言语。比喻不明说的言外之意或戏剧术语。指台词的内在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亦借指某种暗含的意思。 2.普京警告公务员的话言外之意是什么?要求公务员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 答题情况:

本题得分一样贫富差距大:较多同学得满分。从公务员品质上去答题均可得分。不能够得分的原因是:有部分同学不明白“潜台词”是什么,理解成找关键词或者是话语的句式特点分析。也有部分同学读不出言外之意,照抄原文或者理解错误,如不要做兼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功在于奋斗等等。 满分例句:

1. 要安守本分,不得以权谋私。 2. 要清正廉洁,不得滥用职权。 3. 要奉公守法,不得贪污受贿。

4. 不要贪赃枉法!/ 不要贪污腐败! / 不要贪污受贿!

21、作文分析(廖亚元)

以大海为意象写一个排比句篇六
《2011——2012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电海高二语文组)》

2011——2012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电海高二语文组)

选择题:(汉山中学:杨志棠)

1、 部分同学忘记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 其中有一些可能不会做也没有写答案上去; 3、 第1、2、7、8题错的同学比较多。

答题情况分析:

备考建议:

答题情况分析:

备考建议:

第10题(2

答题情况分析:

备考建议:

答题情况分析:

示例说明:

备考建议:

读书注意认字,背熟的诗句多写写,加强记忆。 第12题

答题情况分析:

正确选项是BC,大部分同学只选对其中一个,另一个错选E的比较多,得分率为43%。 第13题

答题情况分析:

正确的选项是B,但错选C的极多,得分率极低,为23%。 第14题

答题情况分析:

备考建议:

第15题

答题情况分析:

备考建议:

第16题

答题情况分析:

示例说明:

答题情况分析:

备考建议:

答题情况分析:

备考建议:

以大海为意象写一个排比句篇七
《2002上海卷: “面对大海”》

上海卷:以“面向大海”为题

也许你曾到过海边,也许你在荧屏、银幕上见过大海„„请以“面向大海”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话题范围:2002年上海作文题“面对大海”,也有别于“大海”;

点面法如2002年上海卷《面对大海》这个大范围的话题,有考生就缩小为大海那边的台湾,文章通过看中国地图入手,巧妙地引出了台湾问题,想“越过这片海”,表达了众心盼归的愿望。也有同学缩小为大海中的一滴水,表达只有融入大海才有生命价值的主题。、(落实到具体材料上)

简析

这个题目的特点是开放度大,为考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的余地。

大海在考生笔下可以是实在的,你可以描写沧海横流的波澜壮阔,海上日出的绚烂、夕阳西下的壮丽;海边出发的捕鱼船队或遥遥归来的一叶孤帆;波平浪静的安详与风暴陡起的凶险;年迈的水手,织网的渔妇,远航的汽笛,拾贝的脚印……这一切所给予你的印象和感受。

你也可以因大海而进行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将之上升为某种象征物。如潮起潮落的不就是人生的节奏?波涛翻卷、喧嚣起伏的不就是人类常有的心态?海明威笔下人与大海的殊死搏斗令我们奋进,冰心笔下柔声细语的海浪让我们沉思……“面对大海”实际上不也是面对我们自己的心灵世界?大海的力量可以荡涤污泥浊水,也可以开阔我们的心胸,净化我们的灵魂。

同时,这个题目还为一些思路开阔、独具慧眼的考生提供了用武之地。经常关注环保的,可以针对近海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发表看法,比如就如何治理频频出现的“赤潮”作一番发挥。喜欢生物学的可以探讨海洋禁捕期如何确定,或者黄花鱼、大对虾等品种怎样才能生长快、味道鲜。更有关心国际问题的,一定会看到蔚蓝色的大海常常涌动着令人不安的暗流,国际争端常由海上引起,岛屿的归属,潜艇的出没,风平浪静的大海霎时就可以上演血腥的一幕。还有,我们的十三亿国民,又何尝有一刻忘记隔海相望的骨肉同胞?大海茫茫,“我在这边,你在那边”。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牵挂,又岂是大海可以隔开的呢?

所以,“面对大海”确实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题目,可写的内容如此丰富,考生尽可放飞思绪,尽情发挥,写出新意。

另外,此题文学性较强,有助于考查考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真功夫。那些写作水平超群的考生,必然能在作文中表现出大视野、大胸襟、大气魄,一展自己扎实的文化积淀和过人的才情;而功底差、知识面狭窄的考生,则只能是空洞无力地喊上几句“大海啊,我爱你”之类的陈词滥调。

高考作文训练第二十六周 发散思维丰富多样 发散思维,丰富多样

在写作过程中,发散性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着眼,搜寻多种可能性,从多方面探讨答案的思维过程。“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它要求思维主体能从平常中见异常,从相同中见不同,

从常例中见特例,所以发散性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在写作过程中,尤其在构思阶段,发散思维处于首要的位置。通过发散性思维充分发挥和调动储存于大脑仓库中的生活材料和信息,建立起写作和生活的联系。

1.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开阔作文思路,使构思多样化。

2.认识情景作文的特点,会写情景作文。

题目1:也许你曾到过海边,也许你在荧屏、银幕上见过大海„„请以《面对大海》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面对大海”(2002年上海高考作文),是一篇情景作文。构思所体现的主要是发散思维。面对大海,你可以感受大海的壮阔,也可以感慨大海的包容,可以分析海的性格,也可以联想海的故事„„但是,一定要注意,表现一个鲜明的中心。

例文1

上海 考生

面对大海,道家山水说便有了“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博论,而大海则把水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面对大海,所有的侏儒都成了巨人;面对大海,所有的巨人都成了侏儒。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懂得什么是阔瀚,什么是博爱;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感受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征服;只有面对大海,才能真正领悟什么是人生起伏,什么是潮起潮落„„

一、“泛博爱而近仁”

当我们面对那宽阔的海,我们感悟她广博的胸怀。她可以包容万吨巨轮,可以容纳万种生物,甚至在那水天一色的海平面,她包容了天。

儒家之道提倡“泛博爱而近仁”。提倡人要懂得博爱,要懂得宽容。从前不理解莫里老人那句“相爱或者死亡”,读了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才明白了一个人对他人的爱是可以用生命作为代价的,有了海的博爱,“北海道面馆”的老板可以为身处逆境的母子多煮一碗阳春面,有了海的包容才让人感受到父母、老师、朋友的关怀,面对大海,我们要懂得博爱。

二、“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海的包容并不掩盖大海的豪放。面对大海,可以看到避风的港湾,亦能领略惊涛的骇浪。也许这就是所说的风险和磨难。圣地亚哥在与海浪搏击了三天三夜后,以坚定的口吻告诉我们:“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也许我们的一生会遇到无数风险,经受许多磨难,但我们要有向大海发难的准备,向巨浪叫

板的勇气。只有征服了大海,征服了巨浪,才征服了困难,征服了自己。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观大海潮起潮落”

由于自然界的力量,大海潮起潮落;由于社会圈的原因,人生潮起潮落。面对大海,面对潮汐,我们总有一种平和的心态。百川总要归入大海,海水的蒸发为水又会回归百川;秋天总要落叶,但落叶又何曾不是一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平和?

面对人生也应有这种平和。贾谊和苏东坡都遭受当时朝廷的不公正待遇,但两人的心态却有所不同。贾谊被贬后,作了《吊屈原赋》郁闷而死;苏东坡却受了乌台诗狱后,仍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面对人生的起伏,应该有子瞻的豁达,有观大海潮起潮落的潇洒。

面对大海,我读懂了要宽容要博爱;面对大海,我读懂了要奋斗要拼搏;面对大海,我读懂了以一颗平和的心去看待人生„„只有如此,心胸便不再狭窄,大海便没有了疆界。

文章以“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为起句,引发出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懂得什么是宽大的博爱,什么是征服风险的豪情,什么是潮起潮落的人生之路的感慨,从而统领全文。阐述中又分别以“泛博爱而近仁”、“直挂云帆济沧海”与“观大海潮起潮落”三个标题承接上文,从不同角度具体阐发了面对大海的思考。三个议题看似并列,实则不然,有一个由广义的思考到联系人生态度,触及心灵世界深处——如何以平和洒脱的心怀去面对现实生活大海中的潮起潮落的阐发过程,形成了由抽象到具体,由表及里的议论台阶。

例文2

上海 考生

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当面对着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已呢?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在历史的进程中闪着文学的光,并且这片光芒不是仅有亮度上的耀眼,更是有色彩上的眩目——因为海的多变。但当面对这片蓝色之时,我们又如何能够只专注于它的磅礴、它的孤傲、它的宁静呢?曹操的壮志,李白的才华,张九龄的妙句不是更应得到我们的关注、我们的肯定和我们的继承?大海成为古典文学众多意象中的闪亮一点,它的价值又岂止是它的多变?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海一

般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灿烂文化,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传统的民族的子子孙孙,我们的目光不该仅留在海水表面。

海的能量不仅蕴藏于中国古典文学,它于全人类的艺术领域都有着巨大贡献。当莫奈怀着对自然的膜拜与对光的独特认识画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日出之海,当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澎湃的海洋作着殊死搏斗,当贝多芬聆听内心汹涌的潮声谱出震撼人心的命运之曲„„艺术家面对大海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不只是海水还有宇宙万物,他们听到的不只是浪声还有心潮起伏。他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海,去感悟人类世界,于是他们为人类留下的艺术珍宝又如何能用海水去度量?无论是印象画派还是《老人与海》抑或《命运交响曲》,这些诞生于海又比海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文化,值得全人类去传承发扬。

文学与艺术在海的渗透中格外鲜活,而我又由此想到了人类更本质的东西——那便是人性。也许雨果那句“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但在充斥了现代科技的今日社会,人性似乎重新回到一个需要被讨论与审视的高度,曾有人提出所谓“鱼的哲学”——能够随波转向便是适者——适者生存。但大海给予我们更坚定更值得钦佩的礁石。礁石任由海水冲刷,我自巍然不动,当潮水逐渐退去,显露的才是真我本色。每个人的心均是一片汪洋大海,做鱼还是礁石是处世哲学的选择,而勿庸置疑的是,礁石比鱼更长久。

其实大海给予我们的远不止文艺哲学,或者说文艺哲学中包含的远不止在海。但面对海,马尔克斯的冷峻,富恩特斯的磅礴,鲁尔弗的神秘,柯塔萨尔的细腻都一一浮现,我们可以听见来自先人们的呼唤,以及内心真正的自我。

这是篇难得一见的高考作文,其内容的丰富厚实、引证的广博、阐述角度的新颖可以看出考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累应用能力不同寻常。全文以海与河的区分为阐发起点,不落俗套地将大海的磅礴气势、汹涌多变和广阔无垠的特性通过古今中外文学家与哲学家笔下的名言名句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从而抒发了对大海的敬仰之情。结构清楚,但又不呆板,有一个逐层推进的过程;引证丰富多彩,但又不故弄笔墨;面对大海思考有深度,但又不作“大人腔”。文字表达通畅,显得比较老练,显示出考生的个性,有一定新意。

以大海为意象写一个排比句篇八
《仿写的技巧》

仿写的技巧

仿写这种题型表面上看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它包含了许多隐性的要求,我们如果不注意这些要求,便会失分造成遗恨。因而我们在做这种题时,不得不小心谨慎。我们先看一道例题: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从题干来看,此题的显性要求是:1,另写的一组要仿写成比喻句,要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 2,意思要完整。那么,“仿照”的内涵是什么呢?又“仿”例句的哪些方面呢?这就是题干中的隐性要求了。仿写,既要符合显性要求,又要符合隐性要求,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仿写。为了使写出来的仿句符合要求,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入手进行仿写。

一,从话题入手。话题,一是指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失之一词,谬以千里”。话题还指文段所给定的中心主旨,仿写时应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向。如例题短诗尽管浅近,但联想别致,表达了诗人向往大海神秘莫测的世界和赞美大海博大精深的情感。显然,此话题应是向往大海、赞美大海。再举一例:仿照下面排比句的句式,以“月亮”和“海鸥”作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 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千枝秀; 月亮说:_________;海鸥说;______ ;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误例)月亮说:我放射的光芒最皎洁;海鸥说:我雄健的舞姿最美好。

我们来看看上面的答案错在哪里:在给定的例句中,前四个问句已明示了下文回答时的陈述对象应该分别是“年龄”“心灵”“人生”“青春”,并在回答的例句中,“鲜花”对应“年龄”,“太阳”对应“青春”,所以“月亮”和“海鸥”应分别和“心灵”“人生”对应,仿写时应以“心灵”和“人生”作为陈述对象。 而误例中“月亮”“海鸥”回答的是“光芒”和“舞姿”,这样就和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不合, 这就脱离了话题。〔参考答案:月亮说:我坦荡的心灵最明亮;海鸥说:一生与风浪搏击最美好。〕

二,从句式入手。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散句、单句、复句等。从例题短诗来看,每句诗都是比喻性的判断句。

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在语意上形成对比。(5分)

技巧三:保持句式。仿句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就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该题的基本句式可以视为:话题+比喻性判断+条件+结果。

三,从修辞入手。仿句应使用与例句同样的修辞方法,譬如,例题短诗中的每一诗句用的是暗喻修辞手法,那么仿句也须用暗喻的修辞手法。例题短诗包含两组(本体一组,喻体一组)共九个意象。作为比喻的本体,以“海”为总体意象,下含构成“海”的“浪花”、“涛声”、

1

“鱼虾、海鸥”等具体意象。作为比喻的喻体,以“字典”为总体意象,下含构成“字典”的“部首”、“音序”、“文字”等具体意象。两组意象构成了总分关系鲜明、想象合理的四个比喻句。

【例】(2004年高考湖南卷)根据下面提示,仿写句子。

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

海对山说: 。

【解析】结合语境,依照例句续写,要注意兼顾内容与形式。第一句应用比拟手法,在物与人之间找到结合点。第二句要用拟人手法,点明两者关系。参考答案:你高耸挺拔,稳重坚强,是值得我信赖的朋友。

四,从结构入手。仿句的句子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相同。从例题短诗的每一句来看,第一句的成分组合方式是“主语+是+双定语+宾语”,第二、第三句成分组合方式是“主语+是+宾语”,第四句成分组合方式是“并列式主语+是+定语+宾语”。从例题短诗的两组意象来看,第一个意象与后面的意象都是总分结构。

五,从语言表达入手。仿句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在语境上语意上和用词搭配上均应做到与例句连贯自然,相互照应,衔接一体。不要犯语法错误。

六,从表现手法入手。在表现手法上,仿句应运用与例句相同的方法,如象征、比较、抑扬、直接、含蓄委婉等。例题短诗中使用的表现手法是含蓄委婉。

七,从逻辑事理入手。仿句在内容上应做到合乎事理、合乎逻辑,例如:“阳光使人感到温暖,暖风使人觉得舒适”,这种说法是符合逻辑事理的,但如果说成“阳光使人感到凉爽,暖风使人觉得闷热”,这就有点不符合逻辑事理了。

八,从思想情感入手。在情感的表露或抒发方面,仿句也应与例句相吻合。例句采用了赞美的口吻,仿句也要用赞美的语气。如果例句的情感表达很含蓄,仿句也就不能太直白;如果例句中包含了讽刺的情调,那么仿句也应该来点讽刺;例句若是平实的叙述,仿句也要采用平实的陈述方式……

九,注意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仿句还应注意在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上与例句保持一致。如例题短诗中的“浪花”“鱼虾”等词是书面语言,仿句就应配上与之相吻合的词,而不能使用“浪子”、“虾子”一类的词。

十,注意字数和书写。题干中如果有字数要求,那么仿句的字数应与例句字数相等。同时,书写还应做到认真工整,无错别字。

通过上述周密思考,例题短诗可仿写为:

山川是大地的一首赞歌

山谷是深情的低音

山峰是昂扬的高音

奇松、怪石是山川跳动的音符。

2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99分阅读答案

下一篇: 一锤定音造句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