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论述题的答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21    阅读:

“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论述题的答案篇一
《2015年政治中考复习二轮专项练习与父母交往(含14年最新时事与解析)》

2015年政治中考复习二轮专项练习-与父母交往

一、单选题

1.与父母交往的窍门有( )

①赞赏父母 ②认真聆听 ③帮助父母 ④不必太计较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为走出逆反的误区,我们应该( )

①有问题和父母协商解决

②理解父母,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不要一味埋怨

③凡事都应该憋在心理

④学会合理沟通,如主动与父母聊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014年9月9日,娄底市启动“关爱父母家家行”活动,通过政策解读和宣传系列专题活动、家庭和社会互动及推荐表彰和学习先进典型等方式进行,倡导每个人都来关爱自己的父母,动员全社会都来关爱老人、服务老人。这体现了( )

①中国的养老模式是“反哺式”的,尊重孝敬老人是子女的义务

②孝道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一直是维持社会伦理的重要支柱。

③中国的养老模式是“接力式”的,每代人只哺育孩子

④关注老人是全社会的责任,养老问题由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是一种趋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望子成龙”体现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 )

A.家庭教育 B.家庭秩序 C.家庭公约 D.家庭文化

5.小林今年九岁了,三岁时妈妈因重病去世了,他和爸爸相依为命,后来,爸爸认识了小陈,还和她结了婚。现在他又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又有了一个疼爱他的妈妈。小林和父亲、继母组成的家庭是( )

A.联合家庭 B.核心家庭 C.主干家庭 D.夫妻家庭

6.随着世界文化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中西文化不断地撞击与融合,大家互相取长补短,都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_______,使家庭的发展更为_______。( )

A.家庭作用、和谐 B.家庭风格、统一

C.家庭模式、和谐 D.家庭地址、统一

7.现在,中国的小家庭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其中,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的是( )

A、夫妻家庭 B、丁克家庭 C、单身家庭 D、核心家庭

8.我们来到世间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任教师分别是( )

A.幼儿园、幼儿园教师

B.医院、医生

C.家庭、父母

D.小学、家长

9.小亮为了帮助同学复习功课,回家晚了,父母不问缘由就责备了他。小亮应该( )

A.据理力争

B.和父母怄气,不理睬父母

C.用和平的态度,耐心地做出解释

D.接受父母的批评

10.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下列对孝敬父母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孝敬父母就是要尊敬、侍奉、赡养父母

②孝敬父母是我国代代相传的美德

③孝敬父母就是要对父母百依百顺、言听计从

④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并落实到行动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张茜在日记中写道,“初三这一年,每天晚上七点半爸爸都准时把家里电视关掉,妈妈每隔一小时都会走进我的书房提醒我学习、喝水......”对此,作为子女应该( )

A.多一份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B.对父母百依百顺

C.拒绝父母的关爱

D.对父母提出更高的生活要求

12.“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 )

A.说明儿子太小,出门时母亲不放心

B.说明母亲总是对儿女的事情不放心

C.表达了母亲对儿女的深深关爱之情

D.说明母亲太操心

13.今天,我放学较早,做完作业后决定帮父母做点事情。父母回家后,看见我不在做功课便训斥我。这时.我会( )

①告诉父母错怪自己了

②向父母解释,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③不理睬他们

④觉得父母不理解我而和他们大吵一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14.“孟母三迁”说的是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从孟母的身上,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

①母爱是无私的

②爷爷奶奶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③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我们需要什么就给什么

④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亲情呵护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漫画“如此孝心”说明了( )

A.子女对父母抚育之恩的回报

B.父母应承担监护子女的责任

C.子女没有真正尽到孝敬父母的义务

D.父母没有尽到对子女的抚育义务

16.下列语句体现了“有话好好说”的是:( )

①我已经长大了,少管我的事

②对不起,今天我值日,回来晚了

③我已是中学生了,请给我一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④妈妈,请你帮帮我,我的心情糟透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小林上初中后,就感觉与父母的关系疏远了很多,父母对自己很关心,自己也想对他们说说心里话,可话一出口,就变了味道,有时还会采取故意作对的方式,让父母很不高兴,为此小林很苦恼。对小林的行为你认为正确的看法是( )

A.小林的心理属于逆反心理,这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现象,没什么大不了

B.小林的心理属于逆反心理,它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我们应加以克服

C.小林与父母之间由于年龄的差距,存在代沟,这也是难免的

D.说明小林已有了自主的意识,这是很好的现象

18.“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这首歌告诉我们:孝敬父母要努力做到( ) ①顺从 ②关爱 ③赡养 ④照顾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关爱他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而孝敬父母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句子不能反映出子女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的是( )

A.好饭先让爹娘吃,好衣先让爹娘穿

B.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C.现在只需搞好学习,其余的事等长大后再说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晖

20.小娟的父母经常私拆小娟的信件,为此,小娟感到非常苦恼。于是小娟采取了几种对策,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告诉父母这样做是违法的

②认真的和父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③寻求老师的帮助,做父母的思想工作

④不再和父母说话,以示抗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株洲攸县的5岁女孩刘桢用稚嫩的双肩撑起一个残破的家庭。她不仅要照料瘫痪的父亲,还要种菜做家务。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贫困的孩子才懂得孝敬父母

B.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未成年人不应当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D.刘桢的童年生活非常不幸,值得同情

2014年9月中旬,我校举行了“学《弟子规》,做中华孝子”活动。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这一活动的主题旨在( )

A.形成孝敬父母的社会风尚

B.为了提倡古文,废弃白话文

C.全盘继承传统文化

D.让父母承担起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

22.《弟子规》中说:“孝悌为本”、“入则孝,出则悌”,这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是( )

A.诚实守信 B.孝敬父母 C.宽容友善 D.自强不息

23.进入初中后,与父母讨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时便会顶起嘴来。妈妈常常说:“哎,长大了,脾气越来越犟,真拿你没有办法!”这告诉我们( )

①青春期心理矛盾若解决不好,会使人受到不应有的伤害

②进入青春期的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③应虚心听取父母的意见

④他们是我们的生身父母,我们可以把烦恼肆意发泄到他们身上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4.台湾的生命教育课有一个“体验生命的孕育,珍惜生命的不易”的体验课程,让学生胸前负重10公斤,不用双手撑持上楼、下楼,体验孕妇的艰辛。进行这个活动的目的是

①很好地锻炼身体

②体会父母的艰辛

③培养以“孝敬”回报父母的感恩心理

④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判断题

25.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是 正常的,同时也是难以避免的 ( )

26.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27.小娟认为,在家里首先是父母应该对她负责。( )

28.顺从服从父母的意愿是解决“代沟”的最好方式。

29.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30.家庭是爱的港湾,家庭保护就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义务及职责。

31.代沟是两代人之间年龄差异造成的,无论怎样沟通也无法填平。

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3.绝对服从父母的管教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

34.下边漫画的寓意是已经长大的我们要学会孝敬、感恩父母。

三、简答题

35.携盲母上大学的刘艳芳,靠勤工俭学赡养父母的范长春„„这些普普通通的子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个个孝敬父母的动人故事。“万善孝为先”,请你运用教材有关知识回答:

(1)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4分)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4分)

(3)当与父母发生矛盾时,你是如何与父母沟通的?(4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于2012年4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①家长和孩子对互联网的评价仍有较大差异.家长对于孩子上网的态度依然保守;②约占70%的未成年人经常在社交网站公布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手机号等;③有72.7%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

(1)家长和孩子的观念为什么会存在差异?(4分)

(2)当家长和孩子产生矛盾时,作为孩子,应该怎么做?(4分)

(3)分别针对材料②和③回答:未成年人在上网时应核怎样保护自己?(4分)

四、论述题

37.“看着父母平安,我才能安心读书。”辽宁中医大学王冬雪的养母于2012年年末突患脑出血住院手术,紧接着养父叉在打工地摔成重伤,为了照顾养父母,王冬雪把他们带到学校,边上学、边打工、边照顾养父母、边偿还债务。她带着患病养父母上大学的事迹被师生们传为佳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王冬雪向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 (答出4点,4分)

(2)王冬雪自觉承担责任的行为对个人成长有何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知道,要亲近父母,跨越代沟: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所以选择B。

考点:本题考查与父母交往的技巧。

2.B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知道,面对逆反心理,我们要积极的克服,否则会对自己造成不利的影响,正确的做法是,①有问题和父母协商解决②理解父母,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不要一味埋怨;④学会合理沟通,如主动与父母聊聊。所以选择B。

考点:本题考查如何克服逆反心理。

3.A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教材知识点,和材料分析,我们知道,中国的养老模式是“反哺式”的,尊重孝敬老人是子女的义务;孝道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一直是维持社会伦理的重要支柱。关注老人是全社会的责任,养老问题由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是一种趋势。而③中国的养老模式是“接力式”的,每代人只哺育孩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所以选择A。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养老模式,孝道,关注老人等知识点。

4.A

【解析】

试题分析: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父母对于子女的爱

“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论述题的答案篇二
《2010年国剧艺术大观试题》

2010年国剧艺术大观考试

一、 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请任意选择两个京剧传统剧目(剧中人物在两个以上),说出其中的主要人物和行当。

拾玉镯

孙玉姣:旦 傅朋:小生 刘媒婆:彩旦

《龙凤阁》

徐延昭(老生)、杨波(铜锤花脸)、李艳妃(青衣

2、请说出三种以上京剧乐器的名称。

文戏 多使用京胡、月琴、弦子 俗称文场三大件

武戏 多使用单皮鼓、大锣、小锣 俗称武场三大件

2、请说出两种以上京剧的曲调和板式。

曲调有二黄 :西皮 :.高拨子

二黄的板式有:二黄原板,二黄慢板,二黄回龙,反二黄

西皮的板式有:原版、快板、慢板、流水、导板、散板、滚板、摇板、二六、回龙、快三眼、娃娃调、反西皮等等

二、 论述题(第1、2题每小题20分,第3题30分)

1、试述京剧的由来与定名。

京剧在宣南诞生,在北京成长,在上海定名、在全国发展,京剧属于中华民族! 以魏长生为代表的秦腔走红北京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京剧在宣南诞生,在北京成长,在上海定名、在全国发展,京剧属于中华民族!

在其前后,还有很多其他称呼,如:“时尚黄腔喊似雷”的“黄腔”,除此之外,还有“皮黄”、“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为世人熟知的各种称谓,直至《申报》:“京剧”之名在中国的最早出现处 光绪二年,当大江南北的人们还回味着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之时,是日《申报》的第二版上刊出了一篇《图绘伶伦》的文章。根据笔者的研究,《图绘伶伦》的作者应是我国最早使用“京剧”这一重要名称的学者,也就是说,“京剧”之名初始于1876年3月上海最有影响的报纸上。

“京剧”之名出现以后,并未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对于这一新兴剧种的称谓,依旧是各种称谓并存。大约过了半个世纪,“京剧”之名开始在一些中外学人的著作的题目、内容中被较多使用,受到了社会的重视。此后,又经过二十余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京剧”之名终于以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被广泛使用,如同遍地开花,风行全国,很快传遍世界各地,时至今日,依然受到国内外人们的一致认同,成为这一代表中国国剧剧种的专用词语。

从“京剧”之名的出现到广泛使用,从京剧姓“京”到深受各阶层的喜爱而蓬勃发展。

2、如何认识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舞台戏剧艺术。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包含着文学(诗、词、自)、音乐(声乐、器乐)、舞蹈、杂技、武术、美术(舞美、服装、化装、道具、脸谱、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属于以歌舞表演故事的艺术门类,是我国乃至世界戏剧艺林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明程羽文曾说:“曲者歌之变,乐声也;戏者舞之变,乐容也。皆乐也。”程氏这段话说明一个间题,即他认为戏曲艺术是由“乐声”和“曲”和“乐容”的“戏”两部分组成。中国戏曲还充分继承了古典诗歌、绘画的创作传统,十分注重神似,以传神为最高品格。写意性是中国戏曲的突出特征

对于中国戏曲的这种综合性,许多戏剧家早就反复指出过。如梅兰芳说: “(戏曲)不仅是一般地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戏剧形式,而且是歌唱、舞蹈、诗文、武打、音乐伴奏以及人物造型、砌末道具等紧密地、巧妙地综合在一起的特殊的戏剧形式。”欧阳予倩说 “中国戏曲是歌、舞、表演、道白四者同时具备而又结合得很好的特殊的戏剧形式。”张庚说: “(中国戏曲)把曲词、音乐、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这些著名戏剧家的话,其精神都是一致的,都是指出中国戏曲极广阔的“综合性”特征。这种“紧密”的、 “巧妙”的、“同时具备”的, “结合得很好”的、

“达到和谐的统一”的综合性,实即我们反复说明的: “综合性”特征。而各种艺术因素统一在综合性的戏曲艺术中,是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现的。

这也正是何以演员表演在戏曲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的本质原因之一。所谓“唱、做、念、打”,正是表演的“综合性”。许多戏剧家说是从表演艺术的角度来表述中国戏曲艺术的特征 的。戏曲演员在舞台上是“言必歌,动必舞”。比如舞台上的最简单的台步,也说是走路,都要具备严格的舞蹈规范,并要配合着音乐和锣鼓的伴奏,使其具备鲜明的节奏感。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锣鼓,配合什么样的脚步,都是统一的。例如《秋江》中陈妙常要去追赶心上人潘必正,在河边求助于一位老艄翁。热心的艄翁看着少女的心情很急,便一边答应追赶,一边与她逗笑。由于船在江中不稳,因而表演上采取了磋步、捻步等一些步法,同时加上优美的动作、载歌载舞的表演,把船身的摇晃、起伏、人物的神态动作表现得生动传神。两人谈笑的内容和划船的动作、节奏要各行其是,还要使语言和舞蹈配合默契,把老艄翁的幽默等诙谐和陈妙常的急切心理鲜明生动地传达给观众。正是这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及鲜明、形象化的艺术语汇,使我们的京剧艺术能超越国界和语言的障碍,和世界观众找到交流与沟通的渠道,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知音,受到欢迎。因此戏曲动作必须时刻注意其传神,使形神兼备。综上所述,戏曲演员在创造角色时,除了认真分析剧本,把握好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和所处环境外,在设计动作上更要注意动作的目的性、逻辑性、舞蹈性和神韵,只有这样,才能使戏曲艺术动作真正成为戏曲动作艺术。而这种表演的综合性正是体现了中国戏曲综合性的精髓。

3、学习本课程的体会

刚开始,我抱着“玩一玩”“试一试”的心态上这门课。然而,我逐渐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值得骄傲的老师,这么多对京剧持有无比热忱与执着的京剧迷,还有原来京剧真的是一门让你接受–享受–热爱它的艺术。

“在悟道中历练,在品味中享受”,尽管我还没到能真正悟道、品味的人生阶段,但我还是能看到京剧的魅力。一段《苏三离了洪洞县》《三家店》就陪我走过了差不多一个学期的夜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词让我久久品味。一个亮相的动作让我倍感新鲜。老师在课堂上的歌喉展示和动作演示真的是听觉与视觉的极度享受。《拾镯子》中那一段表演真的让我大开眼界,顿时让我觉得,京剧是一种多么完美地将表演与现实融合在一起的艺术,现场感受真的是不一样。

虽然我并没有获得像课上那一个男同学所说的“吼出来”的快感,可是那种一波三折,蜿蜒的美我还是能感受到的,尤其在那老唱不准的“正宫赐绒线,抛球配良缘”的引子上,这真的给我一种舒畅的享受。

但是打动我的还有很多很多。王政尧老师用真诚的嗓音让我相信京剧是一门美轮美奂的艺术,他对京剧是能打动所有人的自信让我也打从心底尊敬、相信、喜爱这门艺术。他的热情与严谨,他“将爱好与专业结合一起,不放弃”的言传身教相信是超越艺术可以带给我的,而这也是艺术的追求者所共有的打动人的品质。孙萍老师对京剧事业的执着追求与享受也是对于我的一个很真切的启发与鼓舞。不断的创新,对多样性与时代性的包容,对传统的尊重与反思,对京剧未来发展的关注,元气满满的人生态度,这些都是我从没想过在一个艺术课上能感受到的。而这些收获我相信是永久地内化为我很珍重的组成。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