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满招损,谦受益里的反义词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08    阅读:

篇一:《满招损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骄傲自满阻碍自己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2.懂得当自己取得成绩时,应该虚心,不应当自满。

情感:

1.崇敬谦虚谨慎的人。

2.愿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行为:

1.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2.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懂得为什么骄傲自满会阻碍自己进步,怎样做到谦虚谨慎。

教育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条格言。这条格言说明了什么意思?

2.演示课件场景一:

内容:"自满是智慧的尽头,谦虚是智慧的源头?quot;

3.学生读格言,谈自己的体会。

4.小结:骄傲自满,智慧就不会再发展了;而谦虚谨慎就能使自己的智慧源源不断。

二、讲明观点

1. 过渡语:

为什么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谦虚是智慧的源头。"呢?

2. 演示课件场景二:

内容:教材课文2 - 4自然段的内容。

3.演示课件场景二上的问题。

4.提问:

起初,跋异为什么会这么无礼?

5.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师生交流。

6.小结:

跋异在他刚有点名气时,就认为自己已经是天下第一了,谁也比不上,因此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不再努力,不学习别人的优点。这种表现就是骄傲自满。

7.提问:

跋异真是天下第一吗?为什么?

跋异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会怎样?

8.小结:

人由于自满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这样就会阻碍自己的进步,使自己不能继续提高,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正如前人所总结的那样,"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板书: 自满 ↓ 阻碍进步 9.提问: 张图是怎样劝说跋异的?在张图的劝说下,跋异产生了什么变化? 10.演示课件场景三:

内容:教材课文5、6自然段的内容。

11.小结:跋异听从了张图的劝告,从此刻苦练习画画,画画水平不断提高。当别人想跟他比画时,他十分谦虚,并最终以高超的画技,赢得了胜利。

12.学生讨论:通过跋异的变化,说说谦虚谨慎有什么好处?

13.小结:谦虚谨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成长的过程中,不论自己取得多大的成绩,自己都能做到不骄傲自满,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努力,逐渐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正如古人所说:"谦虚是智慧的源头"。

满招损,谦受益里的反义词

板书: 谦虚 ↓ 利于进步

14.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小结:骄傲自满会阻碍我们的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个人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自己的进步,进而求得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取得事业的成功。因此前人常?quot;满招损,谦受益"。 板书课题: 一 满招损 谦受益

骄傲自满会使自己遭受损害,是无知的表现;谦虚谨慎会使自己得到益处,是做人的美德。"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了,跋异画画的故事再一次证明了它是一条值得我们牢记的真理。

板书: (无知) (美德)

15.关于"满招损 谦受益"的故事、事例还有很多。

16.教师演示课件场景四。

以网页形式出现教材及教参中的关于"满招损 谦受益"的故事(目的是加深对本课观点的理解)

17.学生浏览后相互交流体会。

三、深化认识。

1. 提问:

(1) 你能举例说说自满的害处和谦虚的益处吗?

(2)你有过自满的现象吗?如果有,对你产生过哪些危害?

你打算今后怎样做?

2.小结:古往窭矗?quot;满招损,谦受益"这一传统美德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今天我们仍要记住这句古训,永远做一个谦虚的人。

3.师:在我们同学的中,有些人的确存在着骄傲自满的思想。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让们以赠格言的方式来帮助他们。

4. 演示课件场景五。

内容:教材第4页中的内容。

5.请学生谈谈对这几句格言的理解,并说说这条格言赠给谁。

四、全课总结

1.师: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2.课件演示场景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师:希望同学们能记住"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记住毛主席的话。在成绩面前不骄傲自满,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做一个谦虚的人。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 观察你的同学,看看谁平时十分谦虚谨慎。问问这位同学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 通过查书、上网、阅读报纸查找有关谦虚谨慎的故事。

篇二:《满招损,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

雨荷

《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谨慎能得到益处。这是我国古代总结出来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一些骄傲自满的人,恰恰以为他们的无知,才使他们变得狂妄而可笑。俗话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骄傲自满的人就是肚子里没有什么“货”的人。日本明治时代有一位学识渊博的禅师,很多人来向他请教问题。有一天,一位教授慕名而来,但举手头足间却流露了一丝自傲之意。禅师沏了一壶茶向教授的杯中倒茶。当茶已满了出来时禅师仍继续倒,教授大为不解,禅师却说:“你的心就像这只杯子里的水,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若不先倒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可见,一个人过于张扬,不倒空心中的“杯子”,不仅无法接受新知识,还会影响自己的前途,甚至还会招致灾难。

杨修是曹操的谋士,此人学识渊博,却太爱卖弄,曹操已有“杀修之心”,可他还是不知收敛,最后被杀。一个人聪明,有才华是好事,但如果不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就很有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反之,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如果能做到谦虚谨慎,虚若怀谷,并且自身努力,也是能够提高自己的。

并不是有才华的人就不谦虚,很多有成就的人就非常谦虚,这样才使他们的修养更高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每写一首新诗,都要先念给街头的阿婆听,如果阿婆听得懂,他才定稿。白居易并不是把诗歌当做什么高雅的东西,而是提倡让诗歌艺术来自民间,回归民间。白居易在艺术上这种虚若怀谷的精神,使他的成就达到颠峰,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可见,谦虚并不是仅为一种良好品德,还是一个提高能力和修养的方法。 因此,做人切不可骄傲自满,经常做到谦虚谨慎,就能够养成一种好习惯。

篇三:《满招损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骄傲自满阻碍自己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2.懂得当自己取得成绩时,应该虚心,不应当自满。

情感:

1.崇敬谦虚谨慎的人。

2.愿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行为:

1.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2.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小学思想品德学科三至五年级段自尊自爱德目,是根据《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后简称《标准》)“要虚心,不自满”的教学内容而设立的。要求学生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知道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设置本课的目的是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从小懂得要虚心、不自满的道理,学习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门见山,直接阐明什么是“满招损,谦受益”,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骄傲自满会使自己遭受损害,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第二部分选用了我国古代画家跋异画画的故事。这个故事以跋异画画由骄傲自满到谦虚谨慎的转变,最后成为一个技艺超群的画家的具体事例,阐明“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第三部分采用议论的方式,进一步阐明道理,摆清利弊,指出谦虚是做人的美德,自满是无知的表现,并提出行为要求:当我们取得成绩时,千万不能骄傲自满,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和认识,不满足于现状,虚心向别人学习。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栏目一“说一说”(课文前)起导入 作用。本栏目采用读格言的方式告诉大家:一个人如果自满了,那么他的智慧便到了尽头,不可能有任何发展;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谦虚,他的智慧便能不断的发展。

栏目二说一说”(课文后)旨在通过自身和周围发生的事例进一步印证“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说明自满的害处和谦虚的益处。

栏目三“写一写”让学生通过给有自满行为的同学赠写格言,使他们懂得应当怎样去做到谦虚谨慎,旨在导行。

栏目四“读一读”是通过寓言来进一步起强化学生对本课文观点的认识。满招损,谦受益里的反义词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

认知:

1.懂得骄傲自满阻碍自己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2.懂得当自己取得成绩时,应该虚心,不应当自满。

情感:

1.崇敬谦虚谨慎的人。

2.愿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行为:满招损,谦受益里的反义词

1.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2.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懂得为什么骄傲自满会阻碍自己进步,怎样做到谦虚谨慎。

教育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条格言。这条格言说明了什么意思?

2.演示课件场景一:

内容:自满是智慧的尽头,谦虚是智慧的源头?quot;

3.学生读格言,谈自己的体会。

4.小结:骄傲自满,智慧就不会再发展了;而谦虚谨慎就能使自己的智慧源源不断。

二、讲明观点

1. 过渡语:

为什么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谦虚是智慧的源头。呢?

2. 演示课件场景二:

内容:教材课文2 - 4自然段的内容。

4.提问:

起初,跋异为什么会这么无礼?

5.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师生交流。

6.小结:

跋异在他刚有点名气时,就认为自己已经是天下第一了,谁也比不上,因此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不再努力,不学习别人的优点。这种表现就是骄傲自满。

7.提问:

跋异真是天下第一吗?为什么?

跋异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会怎样?

8.小结:

人由于自满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这样就会阻碍自己的进步,使自己不能继续提高,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正如前人所总结的那样,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板书: 自满 ↓ 阻碍进步

9.提问:

张图是怎样劝说跋异的?在张图的劝说下,跋异产生了什么变化?

10.演示课件场景三:满招损,谦受益里的反义词

内容:教材课文5、6自然段的内容。

11.小结:跋异听从了张图的劝告,从此刻苦练习画画,画画水平不断提高。当别人想跟他比画时,他十分谦虚,并最终以高超的画技,赢得了胜利。

12.学生讨论:通过跋异的变化,说说谦虚谨慎有什么好处?

13.小结:谦虚谨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成长的过程中,不论自己取得多大的成绩,自己都能做到不骄傲自满,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努力,逐渐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正如古人所说:谦虚是智慧的源头。

板书: 谦虚 ↓ 利于进步

14.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小结:骄傲自满会阻碍我们的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个人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自己的进步,进而求得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取得事业的成功。因此前人常?quot;满招损,谦受益。 板书课题: 一 满招损 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里的反义词

骄傲自满会使自己遭受损害,是无知的表现;谦虚谨慎会使自己得到益处,是做人的美德。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了,跋异画画的故事再一次证明了它是一条值得我们牢记的真理。

板书: (无知) (美德)

15.关于满招损 谦受益的故事、事例还有很多。

16.教师演示课件场景四。

以网页形式出现教材及教参中的关于满招损 谦受益的故事(目的是加深对本课观点的理解)

17.学生浏览后相互交流体会。

三、深化认识。

1. 提问:

(1) 你能举例说说自满的害处和谦虚的益处吗?

(2)你有过自满的现象吗?如果有,对你产生过哪些危害?

你打算今后怎样做?

2.小结:古往窭矗?quot;满招损,谦受益这一传统美德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今天我们仍要记住这句古训,永远做一个谦虚的人。

3.师:在我们同学的中,有些人的确存在着骄傲自满的思想。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让们以赠格言的方式来帮助他们。

4. 演示课件场景五。

内容:教材第4页中的内容。

5.请学生谈谈对这几句格言的理解,并说说这条格言赠给谁。

四、全课总结

1.师: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2.课件演示场景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师:希望同学们能记住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记住毛主席的话。在成绩面前不骄傲自满,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做一个谦虚的人。

板书设计 :

探究活动

1. 观察你的同学,看看谁平时十分谦虚谨慎。问问这位同学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 通过查书、上网、阅读报纸查找有关谦虚谨慎的故事。

篇四:《关于美德的句子

1、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不仅仅是你有美德之称就行了,在这个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是不公平的,有美德的人总是被遗忘,而没有美德的人却被加上美德的美称。

2、美德,是指美好高尚的品德,比如:讲礼貌是一种美德;讲卫生也是一种美德,让座也是一种美德……相信大家都有过在公交车上让座的经历,今天,我就说说我的“让座”经历!

3、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坚冰;谅解是一股轻柔的春风能把炎热带出干渴的心灵;谅解是一颗种子,能让每一片心的土地四季常绿。关于美德的句子

4、如果留心观察,身边的文明美德也会有许多:看见地上的碎纸片,5、传承美德是我们大家都需要做的一件事情。等到我们长大了,变成爸爸妈妈以后,我们要把这句话告诉我们的儿子,让我们的儿子传给我们的孙子,孙子传给重孙子,子子孙孙一代一代传下来。

6、勤俭节约是劳动人民的本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这种光荣传统,我要永远记住“奢侈浪费真可耻,勤俭节约是美德。”这句话!

7、和美德一路同行,使我感受很深。我们要学会成全,坦然地、真诚地接受别人的善意、好意、美意,世界就将因你的接受变得更美!

8、爱是美德的种子。关于美德的句子。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一个人,只有他心中充满爱,他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9、诚信是我国传承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然而,为今之日,这一切的一切似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削磨了印记,只留下了淡淡的浅痕。

10、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绵延,逐渐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优良传统和历史使命。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更有责任继承和弘扬,假如人人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我们的家园将会更加美好。让美德这颗明珠永远停留在人们心中,让全世界人们都有美德!

11、没有美德的人生是孤独的,没得可以让我们感到快乐,同时也会让别人幸福。让我们倍加珍惜美德这张通行证,朝幸福乐园的大门驶去!

12、诚然,大凡举手之劳者都不图回报,但是让人铭刻在心,此种回报是意想不到,比起金钱更珍贵。举手之劳人人可做,但愿社会有更多的此类漆工,同时也希望得到帮助者能象船主那样,知书达理,给予爱心者以奖励,共同营造“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良好氛围。

13、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涵养的外化。古往今来,人们给予它以崇高的赞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谦虚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生长。”我国有“满招损,谦受益”这样的古训,更有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所说过的“谦虚使人进步”。谦虚之所以受到尊崇,就因为它是做人的美德、事业、学业成功的法宝。

14、让座的美德不需要犹豫,也不会在乎于年龄,因为美德要是发自内心的感触才是真诚的,我一定要向那个具有心灵美的小女孩学习。让下次让座不再犹豫!

15、善良没有牡丹花富贵,也没有水仙那般雅致,善良虽不是欺霜傲雪的梅花,也不是芳香无比的茉莉。善良是一轮红日,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留一片善良给别人,也给自己那样人间将永远是温暖的春天。

16、宽容就像一股清泉,汩汩流入人的心田,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而有的人不具备这种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窄,凡事不肯吃亏,不能很好的与人沟通。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是深受众人欢迎的人。

17、举手之劳无须付出多大的代价,也无须多大的成本,简简单单,一举手,一抬足就可以做好,却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意料不到的好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坐公交不少人给急需的人员让座;看到老人跌倒顺手把其扶起来;公共场所顺手关灯,关闭水龙头等并不少见,举手之劳有的是一种传统习惯,有的则是要细心的观察,举手之劳看似简单,但却反映出一种内心的美德。

18、美德无处不在,它有时是随手捡起的香蕉皮,有时是一排扶起的自行车,有时它就是一只受伤的小小鸟。它在考验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成功!

19、“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光荣与梦想,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传承文明,践行美德,我们必将会在历史画卷上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弘扬文明美德、顽强奋进的华丽篇章!

20、但丁曾说过:“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文明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是建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之上,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文明美德是根是本。()要有良好的文明美德必须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1、忍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促进朋友间的友谊,促进同学间的团结,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满友爱。

22、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事在人为,而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中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别让陋习毁掉似梦的年华,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拥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23、“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歌常常回响在我的耳边。雷锋叔叔有着金子般的革命精神,从他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一面率起中华儿女文明美德的一面旗帜。

24、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宽容,更要学会宽容。

篇五:《励志诗句大全》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励志诗句大全。——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红楼梦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1、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励志诗句大全。——元·李开先<宝剑记>

1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5、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

16、红雨随心翻作浪,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19、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20、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2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汉·曹操<龟虽寿>

2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长征>

2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2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26、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2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罗贯中<三国演义·卷首词>

28、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30、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屈原<涉江>

3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啼>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35、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3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郑板桥<对联>

3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40、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4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4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4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6、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47、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4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4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50、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5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5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5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55、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5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5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5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5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

6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6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6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6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64、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6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6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6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6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69、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