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学设计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1    阅读: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寡人之于国也》市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重要文言知识(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2、 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感受孟子以民为本、为民请愿的博大胸襟

教学重点: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感受孟子以民为本、为民请愿的博大胸襟

教学难点:梁惠王的形象,“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孟子表达民本思想的名句导入。

二、以读促悟

1、 找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1—4段。

明确:想要朗读得生动,有角色感,需要把握角色性格及心理

2、 梁惠王的形象分析

明确:梁惠王——治下饿殍遍野却自我感觉良好,自私又自负

3、 分析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及孟子形象

明确:虽然梁惠王移民移粟,但这小恩小惠与邻国国君相比并无本质区别。

孟子——有智慧,胸有成竹

4、 诵读指导:

明确:读出梁惠王的轻浮自负及孟子的气定神闲,胸有成竹

三、明王道,解仁政

1、 总结孟子给出的“使民增多”的具体措施

2、 小组探究: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的区别

明确:王道之始只是保民温饱,是生存底线;而王道之成还需让百姓吃好穿暖,接受教育

3、 总结儒家的王道思想

明确:保民——富民——教民

虽然王道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但其核心却是“以民为本”。

PPT介绍当时背景: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

4、 自由朗读5—7段,想象孟子谈及王道主张时的神态及语气

明确:自信、期待的神态,慷慨激昂的语调(语速应适当加快,情绪应饱满、自信)

四、联系现实,学以致用

圣人虽已逝,千载有余声。虽然孟子早已不在,但他的思想却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请大家联系现实,看看孟子的思想能给今天的我们什么样的启迪。(孟子启示我们„„)

结语: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心忧黎民的长者,一位浩气长存的智者。虽然孟子的主张在当时被忽略被遗忘,虽然我们现在依然没有完全实现孟子当初的理想,但我们可以一起努力,一直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这个美好的愿望可以在我们手中、在你们手中实现。

教学反思: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语录体文章,非常适合朗读,因此我以读为线设计了此次教学。课中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朗读、教师示范朗读、个别朗读、齐读等,通过读的方式串联教学,让学生走进文本。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学设计(二)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案

——雷芳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3.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课件、相关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一、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是劝说君王实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借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内容。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三、时代背景介绍:结合战国时期各国的地势分布图。

四、整体感知课文

1.放多媒体朗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2.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3.学生各自朗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文意。

4.找出文章的三个关键句子,理清结构。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教师适当作朗读提示。

[教学步骤]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二、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提问: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如多。”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来背诵,合书回答。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师作朗读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师反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

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因 “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应采取学生广泛讨论、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师稍作点拨分析)

(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选一名代表发言。各组同学可随时发表不同意见)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作朗读提示: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要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当梁惠王进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句话语气应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读语气。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学设计】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三组排比句。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狗彘食人食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明确: 对比涂有饿莩 比喻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态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斯天下之民至焉。”

教师作朗读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对偶句式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读出来。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背诵。(教师带领学生以排偶句为重点,集体背诵。)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教师按此结构逐一提问,学生逐一背诵)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做练习三。

★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文言知识,做课后练习,进行阅读训练,对全文进行小结。

[教学步骤]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投影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

答案:1.(5)和例句是使动用法,其他使命词活用为动词。

2.(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学设计(三)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公开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如虚词“之”,名词作动词的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或„„或„„”、“是何异于„„”; ②把握文章结构,了解孟子如何层层深入进行论述;

③学习掌握本文比喻鲜明、善于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通读、小组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3. 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孟子提出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教学重点】

1.掌握积累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知识点;

2.学习掌握本文比喻鲜明、善于运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掌握“之”的用法;

2.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交流法、点拨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如实词“数”、“胜”等,虚词“之”,名词作动词的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或„„或„„”、“是何异于„„”;

2.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点拨,学生通过通读、小组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

3.情感与价值观:

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积累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知识点;

【教学难点】掌握“之”的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交流法、点拨法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把他们并称为“孔孟”,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孟子以及他的思想。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更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二、 关于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孟子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孟子的篇目,所以这里只做简单介绍。关键词:孟子,亚圣,民本思想,仁政)。

三.初步感知课文,让学生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寡人之于国也》,我们可以看出是梁惠王和孟子的对话,梁惠王在问孟子关于自己执政的问题;那么孟子作为一个普通人(臣子),他在面对君王的提问时会如何回答,如何在君王面前把自己的主张阐述清楚呢?本文的论辩艺术特色又是什么呢?我们在第二课时会解决以上问题。今天我们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把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尤其是“之”的意义和用法,整体把握文意,为下一课时研究文章的内容和孟子的论辩艺术做准备。

四.诵读全文、正音,强调重点语法现象:

(文言文的诵读和对字词句的理解是重点,也是理解文章结构思想的前提,这一篇又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所以把这一部分作为本课时的重点)

1.师生齐读全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正音:

生僻字:数罟(cù)不入洿(wū)池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涂有饿莩(piǎo) 多音字、异读字:然而不王(wàng)者 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王好(hào)战

2.学生再读,读准字音、停顿,尽可能初步感知孟子的语言特色、把握对话两

人的情感。

3.学生自由读熟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疏通文意,解决老师给出的文中的重点的

字、词,直译重点的句子(下面划横线的地方),如果有不明白的字词句,标

示在课本上: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①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5分钟后请学生起来解答重点字词,直译重点句子)

教师规范学生的解答,并解答学生提出的自己不明白的疑难点;根据学生的翻译情况再次强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带着学生再次诵读,请学生在诵读后分类归纳文章的重点文言知识点:一词多义、“之”的用法、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指导学生重难点句子的翻译:

1.由于学生已经疏通了文意,分类归纳应该很快完成,教师请学生回答,板书: ①通假字:无(毋)、颁(斑)、涂(途)

②重点实词:凶、加、胜、数、谨、申、孝悌、检、岁、罪„„

③之: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

结构助词,可译为“的”:五亩之宅

代词,可译为“他们”:申之以孝悌之义

音节助词,不译:填然鼓之

(文言虚词“于”和“也”的用法布置为课下作业,要求学生梳理)

④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树、衣(帛)、鼓、王„„

⑤文言句式:宾语前置:(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情况)

固定句式:或„„或„„(有的„„有的„„)

是何异于„„(这和„„有什么不同呢)

直„„,是„„

2.重难点句子翻译(只简单点拨采分点)

①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或„„,以)

点:数、胜、以时)

颁)

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是何异于„„)

五.复习巩固:

让学生再次诵读全文,提问部分学生,要求学生能够脱离笔记和课下注释,翻译重点字词句,如果时间允许,翻译重点句子。

六.本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梳理了本文的重点文言知识点,其中“数”、“胜”、“之”的用法和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语法现象、固定文言句式等是重点,请大家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掌握;而通过多次诵读,我们也初步感受了孟子论辩的气势,这也是我们第二课时的重点之一,请大家结合课后作业做好下一课时的预习。

七.布置作业

1.梳理本文“于”、“也”的用法,

2.思考,本文是在围绕什么进行讨论?论证思路是怎样的?请列出本文的论证结构。

附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战国、亚圣、民本、仁政)

1.之: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

结构助词,可译为“的”:五亩之宅

代词,可译为“他们”:申之以孝悌之义

音节助词,不译:填然鼓之

2.文言句式:宾语前置:(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情况)

固定句式:或„„或„„(有的„„有的„„)

是何异于„„(这和„„有什么不同呢)

直„„,是„„

(根据课堂时间,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句子采分点等略写或不写)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学设计(四)
最新李新涛公开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授课班级:高一三 授课人:李新涛 授课时间:3、8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的讨论、合作探究,梳理文本内容,归纳孟子仁政的具体表现。

2、通过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梳理、归纳孟子的论证手法。

教学重、难点:

1、 梳理文本内容,归纳孟子仁政的具体表现

2、 梳理、归纳孟子的论证手法。

教学方法:讲授,诵读,合作探究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对联导入

民贵君轻不愧亚圣,性善气正真乃完人。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诵读文本,体会探究

(一)、生个读第一段,品读思考

①在这一段中,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什么问题?

②梁惠王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③梁惠王为什么希望民加多?——展示相关背景(ppt)

④诵读指导 要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二)、生齐读2——4段

①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选取了一个很好的角度切入,什么角度?

②“五十步笑百步”讲的是什么?

③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和梁惠王有什么关系呢?

④诵读指导 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要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句话语气应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读语气。

(三)、生分组读5——7段,合作探究

①诵读指导 第三部分的排比、对偶句式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读出来。最后一段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②孟子认为怎样才能使民加多?

③在第5段孟子提出了几条措施?如何对待百姓?

④第6段中孟子又提出了几条措施,又是如何对待百姓的?

⑤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⑥第7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对比,比喻。

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态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孟子的仁政思想——ppt

(五)、孟子为何能取得如此效果?

1、语言上多用排比的形式,气势充沛;

2、运用比喻说理,深入浅出;

3、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

四、拓展延伸:

你估计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呢?

五、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学设计(五)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全市公开课)(整理精校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全市公开课) 必修教案

0405 17:37 ::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简析: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的嘲弄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的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确实“率兽而食人”的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偶句,笔锋咄咄逼人。

寡人之于国也

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高健

教学目标:

一、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孟子“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孟子的文章。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论辩艺术。

二、知识目标:【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学设计】

1、掌握重点词语、特殊句式,能正确理解文意。

2、理解文中“仁政”的内涵,以及现实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孟子伟大崇高的人格。

2、感受儒家传统仁政思想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读通文章。

2、朗读与解读并重,读出言外之味。

3、感悟孟子的伟大精神,理解儒家的仁政思想。

教辅手段:自制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投影设备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高兴吗?愿意和我交流吗?公元前320年,52岁的孟子不远千里来拜见梁惠王,他们会交流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请同学简要说说——《孟子》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孟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明确:1、《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7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2、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性善论、仁政思想、民本思想、人格独立。等等

这篇文章记录了战国时期著名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孟子主张读书要知人论世,就是说:只有了解的生活思想和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今天,我们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解读这篇文章。

二、 检查预习,补充背景

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请同学朗读课文,并就某些疑难字词句提问。孟子散文情感变化丰富,我们要在深入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慢慢品味。

三、解读文本

(一)品读第1段,老师范读

1、第一段,请同学说说听出了哪些语气,梁惠王请教什么问题。

明确:自满、疑惑。

2、自夸自满的情绪,表现在那些词句上?

明确:尽心、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3、梁惠王的尽心具体表现在那一句话上?

明确:救灾

4、他的疑惑是什么呢?

明确:人口不增加。人口增加意味着军力强盛、国力强盛。【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学设计】

梁惠王列出了三个前提,可是居然得不出理想的结论。

5、梁惠王希望通过武力和战争来称霸。可是孟子主张什么样的治国思想呢? 明确:孟子主张仁政,坚决反对称霸,这样的对话有点像赤道和南极对话,像黑夜和白天对话。

同时,中国古代这么多知识分子面对地位显贵的王侯,绝大多数为了乞讨一点残羹冷炙而取悦、谄媚、奴颜婢膝,或者心惊胆战,唯恐触怒君王,孟子面对这样的君王,这样的难题,会怎么解决?

(二)品读第2、3、4段,教师范读。

1、面对这些问题,孟子有没有直接回答?

明确:没有,“请以战喻”,就是比喻论证。

2、孟子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五十步笑百步

3、你认为五十步能不能笑百步?

明确:不能,因为本质一样。

4、你认为这个比喻的言外之意是什么?针对梁惠王的那一条前提?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梁惠王和邻国君主,本质一样,半斤八两。针对第三条前提。孟子用这个比喻对梁惠王进行批评讽刺。

5、梁惠王听出来了吗?

明确:没有,看出有点愚昧。

6、孟子期望梁惠王这样回答吗?这说明什么?

明确:梁惠王完全钻进了孟子的圈套里。孟子一向善辩,用锐利的词锋剥去统治者刚愎自用的思想外衣,再适机引导。

(三)、品读第5—7段,教师范读

1、在梁惠王进入孟子的圈套之后,孟子开始大段论述。前面孟子批评了梁惠王自我感觉比邻国好,现在他针对梁惠王自诩的前两个前提,有没有提出批评呢?如果有,在哪一段呢?

明确:第7段

2、孟子看到什么样的悲惨现实?说明什么?

明确:狗彘食人食、涂有饿殍。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富分化,民不聊生。

3、政府做了什么?

明确:什么也不做,渎职。

4、梁惠王承认自己的错误吗?

明确:不承认,“王无罪岁”。

5、孟子怎样论述梁惠王的责任是无可推卸的呢?

明确:还是比喻论证,或者类比论证。

6、这里表现什么态度呢?

明确:批评,更加尖锐的批评。除了批评失职,还批评推卸责任。

7、为什么孟子这么牛呢?敢于批评梁惠王?

明确:

孟子还说过:说大人,则藐之。(《孟子·尽心下》)

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孟子·公孙丑下》) 望之(注:梁惠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孟子·梁惠王上》 小结:孟子出于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对理想的追求,对仁义的坚持,使他敢于批评君主,成为中国古代腰杆挺得最直的知识分子之一,所以,明代的朱元璋就很不喜欢孟子,要把孟子中间所谓触犯君主的言论删掉,可是,我们偏偏读出孟子的可敬。

(四)品读5、6两段

1、孟子千里迢迢来到魏国,仅仅是来批评梁惠王的暴政吗?

明确:引导梁惠王实行仁政。

2、实行仁政的措施体现在那些段落呢?

明确:5、6两段。

3、我们集体朗诵,体会句式、语气上有什么特征?

明确:排比。气势充沛,理足气盛。

4、为什么一定选用排比局势来表现气势?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