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教学实录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1    阅读:

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教学实录(一)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倒数》教学设计

《倒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概括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趣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 比赛引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乘法,今天老师给出一些乘法算式,比一比谁能最先发现这组算式的秘密。(拿出作业本帮助你) 2/3×3/2 2×1/2

8/11×11/8 1/10×10

7/9×9/7 7×1/7

(师巡视学生的情况,并对分数的格式加以指导)

学生思考后,汇报结果:

生1: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位置颠倒

生2:每个算式乘积是1

师:现在老师有点疑问,2不是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是什么呢?生:

2可以写成2/1,分子分母颠倒后,2/1×1/2=1

二、 理解倒数的意义

师:观察的真仔细,我们能不能给这样的数取个名字呀?

生:倒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倒数(板书)

师:再看这几个算式,2×1/2=1,我们说:2是1/2的倒数,1/2是2的倒数

师:看这几个算式,倒数是对几个数来说的?

生:两个数(师板书)

师:这两个数的乘积有什么特点?

生:乘积是1(师板书)

师:再举一个例子:2/3×3/2=1,我们说:2/3是3/2的倒数,3/2是2/3的倒数,2/3和3/2互为倒数(师板书:互为倒数)

师:怎么理解“互为”呢?

生:相互的意思

生:就是对两个数而言的

师:“互为”是对两个数而说的,不能孤立地说谁是倒数,应该说谁是谁的倒数。

师:你能说说黑板上其他例子谁和谁互为倒数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师:除了这几个例子,能写出其他乘积是1的算式吗?

生:。。。。。。

师:大家表现真好,老师也来说一个,3/5是倒数,对吗?

生:不对

师:你帮老师改正吧

生1:应该说3/5是5/3的倒数

生2:。。。。。。

三、观察比较,抽象概念。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主动探究这四组数的特点。

生:分子分母倒过来了。

师:那么我们就给这样的数取个名字吧!(板书课题——倒数) 师:继续观察这几组数,看看还有什么特点?

生: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都为1。

(如学生不能找出这个特点,则可以引导学生做计算比赛。)

2、请学生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进行观察。

3、概括“倒数”的意义,板书。(强调“两个数”——“互为”;“乘积为1”——“倒数”。)

四、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1、举例观察,讨论。(2/5的倒数)

师: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呢?

生: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师生共同总结: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2、小组讨论,探究求整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2的倒数怎么求呢?

生:把2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即2=2/1,所以2的倒数是1/2。 (师生共同总结:整数的倒数是用1做分子,用这个整数做分母。)

五、巩固练习,拓展外延。

1、出示“1/5,3/4,5/9,1,3/7,9/5,4/3,7/3”八个数,请学生移动数的位置,找出几组互为倒数的数。

2、剩下“1/5和1”,分别求出1/5的倒数和1的倒数。

3、1的倒数是几?(1的倒数是1。)你是怎样计算的?

(1)整数的倒数是用1做分子,用这个整数做分母。所以1的倒数为1。

(2)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为1。

4、0也是整数,0的倒数是几呢?

(1)出示0×( )=1。谁上来填一填?(没人举手)

师:0乘任何数都不得1,这说明了什么?

生:0没有倒数。

(2)如果把0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即为0/1,那么它的倒数应是1/0。

师:这样说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0不以做分母。

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那么带分数呢? (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求它的倒数。)

6、小数有倒数吗?

(1)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求它的倒数。

(2)举例说明:因0.25×4=1,所以说0.25和4互为倒数。

六、深化练习,巩固提高。

1、填空。

(1)乘积是(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 )的倒数是它本身,( )没有倒数。

(3)27/100的倒数是( ),25/16的倒数是( )。

(4)0.7的倒数是( )。

2、判断。

(1)2/9是倒数。( )

(2)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原来小。( )

(3)所有的数都有倒数。( )

(4)a是整数,所以a的倒数是1/a。( )

(5)因为0.2×5=1,所以0.2和5互为倒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教学实录】

七、全课小结。

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教学实录(二)
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教学设计

篇一: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倒数》教学设计

《倒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教学实录】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概括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趣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 比赛引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乘法,今天老师给出一些乘法算式,比一比谁能最先发现这组算式的秘密。(拿出作业本帮助你) 2/3×3/2 2×1/2

8/11×11/81/10×10

7/9×9/7 7×1/7

(师巡视学生的情况,并对分数的格式加以指导)

学生思考后,汇报结果:

生1: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位置颠倒

生2:每个算式乘积是1

师:现在老师有点疑问,2不是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是什么呢?生:

2可以写成2/1,分子分母颠倒后,2/1×1/2=1

二、 理解倒数的意义

师:观察的真仔细,我们能不能给这样的数取个名字呀?

生:倒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倒数(板书)

师:再看这几个算式,2×1/2=1,我们说:2是1/2的倒数,1/2是2的倒数

师:看这几个算式,倒数是对几个数来说的?

生:两个数(师板书)

师:这两个数的乘积有什么特点?

生:乘积是1(师板书)

师:再举一个例子:2/3×3/2=1,我们说:2/3是3/2的倒数,3/2是2/3的倒数,2/3和3/2互为倒数(师板书:互为倒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教学实录】

师:怎么理解“互为”呢?

生:相互的意思

生:就是对两个数而言的

师:“互为”是对两个数而说的,不能孤立地说谁是倒数,应该说谁是谁的倒数。

师:你能说说黑板上其他例子谁和谁互为倒数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师:除了这几个例子,能写出其他乘积是1的算式吗?

生:。。。。。。

师:大家表现真好,老师也来说一个,3/5是倒数,对吗?

生:不对

师:你帮老师改正吧

生1:应该说3/5是5/3的倒数

生2:。。。。。。

三、观察比较,抽象概念。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主动探究这四组数的特点。

生:分子分母倒过来了。

师:那么我们就给这

样的数取个名字吧!(板书课题——倒数) 师:继续观察这几组数,看看还有什么特点? 生: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都为1。

(如学生不能找出这个特点,则可以引导学生做计算比赛。)

2、请学生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进行观察。

3、概括“倒数”的意义,板书。(强调“两个数”——“互为”;“乘积为1”——“倒数”。)

四、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1、举例观察,讨论。(2/5的倒数)

师: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呢?

生: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师生共同总结: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2、小组讨论,探究求整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2的倒数怎么求呢?

生:把2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即2=2/1,所以2的倒数是1/2。 (师生共同总结:整数的倒数是用1做分子,用这个整数做分母。)

五、巩固练习,拓展外延。

1、出示“1/5,3/4,5/9,1,3/7,9/5,4/3,7/3”八个数,请学生移动数的位置,找出几组互为倒数的数。

2、剩下“1/5和1”,分别求出1/5的倒数和1的倒数。

3、1的倒数是几?(1的倒数是1。)你是怎样计算的?

(1)整数的倒数是用1做分子,用这个整数做分母。所以1的倒数为1。

(2)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为1。

4、0也是整数,0的倒数是几呢?

(1)出示0×( )=1。谁上来填一填?(没人举手)

师:0乘任何数都不得1,这说明了什么?

生:0没有倒数。

(2)如果把0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即为0/1,那么它的倒数应是1/0。

师:这样说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0不以做分母。

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那么带分数呢? (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求它的倒数。)

6、小数有倒数吗?

(1)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求它的倒数。

(2)举例说明:因0.25×4=1,所以说0.25和4互为倒数。

六、深化练习,巩固提高。

1、填空。

(1)乘积是(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 )的倒数是它本身,( )没有倒数。

(3)27/100的倒数是( ),25/16的倒数是( )。

(4)0.7的倒数是( )。

2、判断。

(1)2/9是倒数。( )

(2)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原来小。( )

(3)所有的数都有倒数。( )

(4)a是整数,所以a的倒数是1/a。( )

(5)因为0.2×5=1,所以0.2和5互为倒数。( )

七、全课小结。

篇二: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倒数教学设计

【高质量的有效课堂】

《倒数》教学设计

共和街小学 王文贤

教学内容:倒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

熟练的求出倒数。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以及合作学习的

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和求法。

教学难点:倒数的意义和求法。

教学方式: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倒数。

师:1、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2、在分数乘法计算中,你觉得应提醒学生注意什么问题?

3、出示口算题

2×13×232 811111×81010 =

791×9×776515×65×5=

二、观察思考、感知倒数。

师:观察计算出的各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

生: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是1。

师: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即这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倒数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4344334 和3 乘积是1,我们就说4 的倒数是3 ,反过来3的倒数是4,4 和43 互为倒数。

师:你能说出黑板上另几组数中谁是谁的倒数,谁和谁互为倒数?(指名汇报)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老师也来说一个,同学们判断一下老师说得对不对?

665655 乘积是1,我们就说是倒数,是倒数,和 互为倒数,对吗? 656655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强调:在倒数的意义中,特别注意“互为”这两个字,即倒数是对于两个数来说的,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孤立的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师:我们认识了倒数的含义,请同学们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的。

35 42 41 0

(小组讨论,并汇报想法。)

师生共同总结: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整数的倒数要把它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然后再写出它的倒数。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三、巩固应用、理解倒数。

智力大闯关

第一关: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21的倒数是() 8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510

91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200的倒数是() 4

第二关: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用线过起来

3725113626100

1359100 399

6199267825598

第三关 :判断

(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2) 143143× × = 1,所以 、、互为倒数。( ) 232232

(3)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343× = 1 ,所以是倒数。 () 434

9(5)9的倒数是 。 () 1(4)

(6)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

四、拓展探究、深化倒数。

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32 0.2 1.75 5

巩固练习:

2第四关: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23 的倒数是( ) 4

0.3的倒数是( )

2.25 的倒数是( )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156×=18×、、、、、、 685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 的倒数是1

0的倒数是0

篇三: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教学设计

《倒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31页内容 教材分析:

《倒数》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倒数的意义,即什么是倒数;二是倒数的求法。为了使学生对倒数意义的理解更深刻,教材列举了几道两个数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设计了“算一算”的活动,目的就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更直接地感受这组算式中积的特点,从而在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教材中的文字内容,易于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强调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教材中的“试一试”环节,及时巩固新知,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想一想”环节,解决1和0的倒数的问题。“练一练”环节 ,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倒数的求法。 学情分析:

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学生在理解倒数的意义时,对“互为”一词,会有一些困难,要联系本人和同学们相互成为好朋友来理解,强调倒数的互相依存性。学生对乘积是1,理解时可能会只关注得数是1,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差、商为1时,两个数不互为倒数”。因此,在教学时要创设必要的情境,让学生易于接受。同时,结合以后学习的需要,教师适当补充带分数、纯小数、带小数这些数的倒数的求法,在掌握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迁移学习,逐步掌握“先变形,再换位”的方法求倒数。 教学目标:

1、能清楚地知道倒数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得出倒数的概念,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并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趣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用图片和汉字作比喻引入

1、课件出示两张图片,把这两张图片分别倒过再观察。

2、师指出:我国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左右??结构,如果把“杏”字上下一颠倒成了什么字?“呆”把“吴”字一颠倒呢?(吞)??汉字真奇妙啊!把一个字的上下部分颠倒就可能会变成另外一个字,其实,在数学里也有这种奇妙现象,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倒数)

二、新知探索

1、学习倒数的概念。

(1)出示2/3×3/2 8/11×11/8 7/9×9/7 6/5×5/6

【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教学实录】

(2)先让学生计算以上算式的结果,并指名回答。

(3)在小组中交流算式有什么规律,然后全班交流。

(4)引导归纳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教师板书,学生口述)

(5)指名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其他同学进行判断并评议。 学生自学后,问:有没有疑问?

师引导学生说出: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以2/3×3/2=1为例可以这样说2/3和3/2互为倒数,2/3的倒数是3/2,3/2的倒数是2/3),剩下三个找同学照样子说一说。

2、 学生自主举例,推敲方法:

(1) 师:下面,请大家各自举例加以说明。

(2)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a、以“真分数”和“假分数”为例;如:3/4的倒数是( ),5/2的倒数是( ),1/9的倒数是( )。

b、以“带分数”为例(先把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带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c、以“整数”为例(整数相当于分母是1的假分数),并讨论整数中“0”、“1”的情况:重点解释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的原因。 d、以“小数”为例(先把小数转化成分数)

3、总结方法:(除了0以外)你认为怎样可以很快求出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看看书上是这样写的吗?(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自己说的居然和书上的意思一样)

三、反馈巩固

1、游戏:找朋友

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教学实录(三)
新北师大 小学数学 五年级 下册 《倒数》教学设计

《倒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重难点:

重点: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

难点: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课型:概念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引

师:请同学们结合语文的学习,猜几个字。中国的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如果把“杏”字上下颠倒,变成什么字了?(呆)把“吴”字颠倒呢?(吞)„„那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 师:事实上,一个数也可以倒过来变成另一个数,比如3417倒过来变成 ,倒过来变成 。 4371师:你能根据它的特性给它起个名字吗?(倒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乘法,今天老师给出一些乘法算式,请你仔细观察并计算,比一比谁能最先发现这组算式的秘密!

学生思考、计算后汇报。

生1: 我发现两个乘数分子分母位置颠倒。

生2:我发现每个算式的乘积都是1。

二、 理解倒数意义

1、 理解倒数的意义。

师: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比如11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板书) 22

小结: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板书)

1和2互为倒数。(板书) 2

师:你能说出屏幕上谁和谁互为倒数吗?

学生举例说明。

师:你们是怎么样理解“互为“这两个字的?请你举例说一说。

学生举例:互为朋友就是指互相是朋友;互为同学就是指互相是同学„„

师:请每位同学选一个算式,另一个同学说出

(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和( )互为倒数。

2、 利用倒数的意义判断。

(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

(2)1是倒数。 ( ) 2

9292×=1,所以说和互为倒数。 ( ) 2929

5的倒数) 2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 (4)三、 求倒数的方法。 1、举例观察,讨论。(

师:怎样示一个数的倒数呢?

生: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小结: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板书)

2、探究求整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10的倒数怎么求呢?

生:把10就是看作101 ,然后再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就得到它的倒数了,所以10的倒数是。 110

3、巩固练习。

课本P33的“试一试”。

重点解释1的倒数求法。

生:1可以看作,然后分子分母调换位置还是1,因此1的倒数还是1。

师:0有倒数吗?

生1:我认为0和1一样都是整数,所以0的倒数应该是0.

生2:我觉得你说的不对,0和1虽然都是整数,但是1可以看作,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变为,而0虽然可以看作11111101,但分子和分母不能调换位置变为,因为0不能作分母。 10

生3:我也觉得不对,0乘以任何数都得0,不可能写出与0相乘还得1的算式啊! „„ 通过一番交流讨论得出:0和1不一样,0没有倒数,因为 (1) 0乘任何数都得0,不可能写出与0相乘得1的算式 (2) 0不能做分母。 小结: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板书) 所以: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就是将分子、分母调换位置。(补充条件) 四、 巩固练习 1、课本P33的“练一练”。 2、比一比。 写10个数,然后交给你同桌写出它的倒数,写对一题得10分,写错了不得分,比一比谁的得分高? 3、挑战自我。

(1)41×( )=×( )= 6 ×( )。 78

4的倒数是( ) 5(2) a(a是不为0的自然数)的倒数是( ),0.2的倒数是( ),1

五、 总结。

师:请大家 来说一说今天这节课的收获。

作业布置:同步伴读:P20一(必做)、二(选做)

板书设计:

倒数【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教学实录】

1=1 2111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2和互为倒数。 222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就是将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教学反思:

倒数的意义的教学是在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的准备,这节课的内容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倒数的意义,二是求倒数的方法,内容看似简单但是我却把“小事情做出了大文章”。 对倒数的认识,学生印象深的是“分子与分母颠倒了位置”而不是倒数的本质内涵“两数乘积为1”。所以在课堂学习时,我从分数的倒数引入,学生体会到分数的倒数外在表现形式确实是将分子与分母交换了位置,然后提问乘积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理解若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1。对“互为”一词的理解,我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因为学生在学习“倍数”概念时,已经接触“互为并不是指一个数,而是两数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当时花了很多的时间练习谁和谁互为倒数,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进而理解。然后提问:整数没有分子和分母,那么整数是否有倒数呢?如果有的话,你能举例说明吗?在学生掌握总结出求整数的倒数的方法后,再提出两个特殊的整数的倒数的研究,通过集体讨论,加深了学生对“1”和“0”倒数的认识。同时也将倒数的认识引向本质内涵:两数乘积为1。

在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让学生讨论过多,求倒数的方法,我只是口述,应该板书,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时间没有掌握好,本打算练习后讲小数、带分数的倒数的求法,但由于时间没有分配好,最后没有提及,课后才进行补充。

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教学实录(四)
五年级数学下册《倒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倒数》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我感受到教师在教学中应相信学生的能力,并积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学中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

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相信学生能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中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要使学生不是坐等听别人讲,而是能养成先自己积极思考的习惯。

2. 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当学生有困惑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智慧,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解决困惑。

在教学中,我对于探求“0和1有没有倒数”环节,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作用,群策群力解决问题。为深入浅出的理解“互为”,我举例“互为同桌”,“互为朋友”,让学生觉得“互为”就在身边,对于理解关键点,就能引起共鸣。

在练习中,紧紧围绕关键点设计了三条判断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明白成为倒数的条件,缺一不可。

3.存在的困惑与不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有少数学生对于倒数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是不是分子、分母颠倒这一表面形式上,忽略了两个数的乘积为1这一本质条件,于是他们错误的认为小数和带分数是没有倒数的。后来,虽然大部分学生通过简单的交流讨论,明白了小数和带分数也是有倒数的,但是在找倒数时还是出现了0.5的倒数是5.0, 1 的倒数是1 错误的情况。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感觉有些困惑,为什么教材仅在整数和真、假分数范围内教学倒数呢?后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面也涉及到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问题,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是否需要补上相关的内容呢?

五年级下册数学倒数,教学实录(五)
一小五年级数学下册倒数教学设计

倒数

交口县城关第一小学五年级数学备课组 主备人:耿俊琴

单元教学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内容:

倒数

课时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倒数的意义,并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求倒数的方法的过程。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单元中学生学会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而且掌握很好,为学习倒数做好了充分且必要的准备。倒数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难,不过要让学生自己总结什么叫做倒数,应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教法与学法:

教学本节课时,教师将按层次安排学生自主活动,引导学生去理解知识。学生可采取计算、比较、观察、验证、讨论等多种学习方法,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倒数的意义,并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倒数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老师和大家几年的相处,我们已经成为朋友, 谁能描述一下我们之间的朋友的关系。

预设:

生1:我们是老师的朋友。

生2:老师是我们的朋友。

生3:我们和老师互为朋友。

小结:其实,在数学中也有类似这种相互关系的情况。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理解“互为” 的含义,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教学。】

二、引导探究 掌握方法

(一)探究倒数的意义。

1、观察算式,发现特点。(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观察每组算式中的乘数,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

汇报:

每组算式中,每个乘数的分子、分母相互颠倒。

小结:我们给这样的一组数,起个名字,叫什么?(倒数)板书

2、计算结果,发现特点

(1)学生计算每组算式,并观察结果,有什么发现?

(2)学生汇报:

每组算式的乘积都是1。

(3)小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

3、理解倒数的意义。

(1)对倒数意义的理解。

你怎么理解倒数的意义?

预设:

生1:倒数是对两个数而言的。

生2:倒数是指两个数的乘积关系。

(2)理解互为的意思。

谁能说说互为是什么意思?

指名汇报:互为就是相互依存的。

小结: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倒数就是针对两个数而言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比如:

4、指名说说大屏幕上的算式中的倒数关系。(抽生回答)

(二)探究求分数倒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

(1)请大家任选一个分数,写出这些分数的倒数。(学生做)

(2)指导学生写: (板书) 谁能说说如何求一个分数的倒数?

小结: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的方法就是把分子、分母的位置交换。

(三)探究求整数倒数的方法。

你还能写几道两个乘数的乘积是1的算式吗?可以写不同类型的。(限时30秒) (出示课件)

1、请大家观察,老师写的算式,和刚才的算式有什么区别?

生答:算式中出现了整数。

2、谁能根据倒数的意义,说说每组算式中的倒数关系?(让学生自由说说。)

3、这些整数的倒数是怎么得到的?(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可以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4、小练习:(出示课件)

任选一个数,写出它们的倒数。(抽生回答)

(1)重点探究1和0。

1有倒数吗?0呢?为什么?(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汇报:

预设:

生1:1的倒数是1。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

生2: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生3: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不可能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生4;如果把0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0就成分母

了,0做分母没有意义,所以我认为0没有倒数。

(3)教师小结:刚才大家总结的非常好,这些理由足以证明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了。

5、探究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倒数的特征。

(1)同桌合作:

一人写真分数的倒数,一人写假分数的倒数,再同桌交流,看看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倒数有什么特征?看那组同桌最先发现这其中的规律。

(2)引导学生发现: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或等于1。

(四)了解求带分数和小数的倒数的方法。

1、同学们,假分数中还包含什么分数?(带分数)那带分数的倒数大家会求吗? 出示课件:

2、请大家结合求分数的倒数的方法,思考如何求带分数的倒数?

学生尝试解答,并交流方法:

可以先把带分数化成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任选一个带分数,求出它们的倒数。(指名汇报)

4、问:那小数的倒数怎么求呢?

指名汇报:

也是先化成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5、巩固练习。

选择一个小数,求出它们的倒数。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