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教学设计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6    阅读: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教学设计(一)
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影响教案

兴义市天赋中学地理必修二教案: 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自学讨论法。 3.合作与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设计】

(导入)复习上节内容

(承转)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出现了变化,这些变化又带来了哪些影响了?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投影)学习目标: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板书)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但包括房屋建筑,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一般将聚落分为农村和城市。

聚落空间形态:聚落的外部轮廓形态。

交通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很大,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以嘉兴市为例)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 P82 教材图表 图5。7

图5。7 浙江嘉兴略图

该图很直观地表现了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了嘉兴市地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地发展而变化的。

团块状 带状

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交通方式 促进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延 的发展

伸发展

城市发展缓慢或衰落 交通方式的衰落

城市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运河通,城市兴;运河塞,城市衰。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图5。5 株洲市

株洲市沿京广线、湘黔线扩展的特点,是在铁路枢纽上发展起来的,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还有石家庄、宝鸡等。 (投影) 日本筑波市

日本筑波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受限于南北公路的布局,说明了城市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位于东京东北50千米处(距国际机场40千米),北依筑波山,东临日本第二大湖霞浦。科学城南北长18千米,东西宽6千米,总面积为27平方千米。环绕科学城外围技术园开发区占地258。5平方千米。在保护良好自然环境和农业用地的前提下,民间高技术企业及其研究所发展十分迅速。到1990年4月,筑波科学城人口已达16。6万人,其中本科生和研究生约1万人,教学与研究人员1万人,研究所工作人员5000人,留学生及国外研究人员及其家属2000多人。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根据图中某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回答下列各题:

(1)1949年以前该市的城市形态呈

带 状,

街区沿 河流 伸展,这是因为当时该地的运输方 式以 河运

(2)目前该市城市形态呈 状,与1949年以前相比, 街区沿铁路公路扩展 主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商业网点的概念

商业网:一个区域内各种商店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交通线、运输工具、仓库等交织在一起,形成商业网,即若干商业企业依靠交通运输线路所形成的商业网络。在商业网中的单个商店被称为商业网点。

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教学设计】

P84 教材图表

图5。8 山区商业网点示意21世纪教育网

该图展示了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闭塞,多山谷和河谷分布,居民点、商店稀少的特点。揭示了由于交通限制、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商业网点的密度小。 图5。9 平原商业网点示意

该图形象地反映了平原地区农业用地广阔,公路交通发达(宽阔而平直),居民点、商店众多,尤其是公路交通地交叉路口和居民较集中的地区商店网点密度更大。

分布在城市中心处,接近大量的消费人群

市场最优原则 3.交通运输影响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

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在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P85 案例探究) 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 本案例以北京为例,说明交通运输对城市内商业中心的影响。 (1)元朝

南米

大 物资 北运 运

交流

(2)自明朝始

(3)20世纪初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教学设计(二)
教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淮南第28中学 万其兵

一 【教材分析】

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课文主要从两部分讲述:(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强调一个“变”字,体现两个“影响”。

教材文字虽少,但内容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本节配置了不少的图片和案例,是教材的组成部分,但似乎离学生们的生活太远。通过乡土地理的活例子,结合该节课程的要旨,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

(3)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通过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本乡本土的认识和热爱之情。

三 【教学重点】

运用案例教学,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四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比较法 消息提取法

五【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和现代的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学生回顾)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它还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进入新课)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边复习相关知识边析标题)

交通运输方式的古今变化:水运→铁路、公路运输→综合交通;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因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变化;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而言,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成的,在研究该标题时以城市为主要对象。

城市形态:团块状、条带状、分散的组团式(联系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一节内容)

(提示)注意标题中“变化”和“影响”两个关键词

教师讲述: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一个地区主要交通方式发生变化,会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一方面,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例如,浙江省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另一方面,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例如,我国清朝末期,由于大运河的淤塞,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发展轴。例如株洲市就是沿铁路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武汉市长江和支流汉江的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航道,城市形态呈现沿江分布的特点。另外,交通运输布局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就会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城市群。

(引导)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课文中引用武汉市、石家庄市、阜阳市等例子,均可得到印证。

〔承转〕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空间的形态,对商业网点的分布同样也有影响。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商业网点?(指能够聚集人流、物流的各种“节点”。可以是大、中、小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部具有聚集人流、物流功能的商业中心。) 读图5-8;5-9思考

1两个图呈现的地形各是哪一种? 2商业网点哪个稠密?哪个稀疏? 3说明地形与商业网点有什么关系?4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关系?

教师讲解: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商业网点密集;山区地形崎岖,商业网点则稀疏。

交通运输不仅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还会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沿交通线分布。【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教学设计】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和商业网点的变化,认识到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状况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交通线路的选址,要充分地考虑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二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淮南第28中学 万其兵

2012-04-23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教学设计(三)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

【教学过程】

『播放青藏铁路视频』

新课导入:“要想富,先修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师:刚刚播放的视频当中,为我们展示的是哪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呢? 生:铁路运输。

师:对,铁路运输。那么我们现代的交通运输除了铁路这种运输方式以外,还

有哪些佳通运输方式呢?

生: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师:对,我们现代社会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五种,它们分别是铁路运输、公

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投影展示图片』

( 注:不要把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混淆。)

师:相信在座的许多同学都有父母或者亲人在外打工,尤其是在广州打工的人

特别多。现在我们假设今年暑假你要到广州与父母团聚,从西充出发,你会选择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呢?

生1:铁路运输。

生2:公路运输。

生3:航空运输。

师:看来,从西充到广州我们有多种运输方式可供选择,而我们在选择运输方

式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到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五种交通运输方式都有哪些特点呢?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该部分知识,完成导学案上连线题,投影展示学生完成连

线』

师:以上就是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是各有长短。

那么,当我们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呢?

2.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展示表格,指导学生在导学案上勾选,完成后请学生在电脑上勾选出来』 结论: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既要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又要根据货物

的类别、数量、运距等综合因素,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作出最合理

的选择。

『播放视频交通运输的变化』

3.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高速化——缩短运输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专业化——发展集装箱运输技术

师:在现代社会,如果我们只有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可不可行呢?答案线是否定

的。在生活中,要实现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我们往往要用到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就形成了交通运输网,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那什么是交通运输网呢?

二、交通运输网及布局

1.交通运输网

(1) 概念

(2) 组成要素:

交通运输中的线:铁路、公路、航道等。

交通运输中的点:车站、港口、航空港等。

师:虽然交通运输网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层次,但它的布局也不是偶然随意地,

而是受到了某些因素的影响。那么,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

『投影展示中国铁路网分布图』

思考:我国铁路网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师:这样分布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呢?

生: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相比西部更为低平和缓。而且东部经济发达,人口

与城市众多,对交通的需求量大。

师:由此看来,交通运输的布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

体的案例来具体分析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

『播放视频南昆铁路』

师:了解了南昆铁路之后,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0的案例1,思考一下这样几个

问题:

① 在地图上分别读出南宁和昆明的海拔,并指出南昆铁路的建设需要克服

哪些自然障碍?

② 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分布?

③ 铁路沿线民族分布、经济水平如何?

④ 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下我们是凭借什么去克服困难的?

生1:南宁海拔低于100米,昆明海拔大致在2000米以上。由于铁路位于西南

喀斯特地貌区,所以地形险峻、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且多地震、滑坡,南昆铁路的修建必须克服这些自然障碍。

师:由此可以看出,南昆铁路的兴建必修要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它决定了能

不能修铁路,修建的难度有多大。

师:既然南昆铁路的修建有这么多的自然障碍,为什么我们还要兴建这条铁路? 生2:因为铁路沿线有丰富的资源。

师:具体有哪些资源分布呢?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教学设计】

生2:铝矿、煤矿、石油等自然资源,以及峰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师:对,正是由于西南地区有丰富的资源,修建南昆铁路就有利于当地的资源

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南昆铁路的修建还考虑了经济因素。

师:南昆铁路沿线的民族分布、经济水平如何呢?

生3:南昆铁路途径19个县(市),沿途有十多个少数民族,这里也是我国贫

困人口较多的地区。

师:在这里修建铁路,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有利

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我们还要考虑社会的发展。

师:虽然南昆铁路的修建有利于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毕竟自然条件非

常恶劣,施工难度非常大呀,我们又是凭借什么去克服重重困难的呢? 生4:先进的科学技术。

师:回答得非常好!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下我们必须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

保证。所以南昆铁路沿线建有桥梁476座,隧道258座,整条线路31%都是桥梁和隧道。南昆铁路也是我国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之一。

通过南昆铁路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经济、

社会、自然、科技四大因素,其中经济是主导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需要同学们了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结合运输货物的特点、运输量等对交通运输方式作出合理的选择;我们还了解到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交通运输网的布局特点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当前来看,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而技术则提供了保证,自然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小。

板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教学设计】

一、交通运输方式:

1、五种方式及其特点;

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教学设计】

3、发展趋势

二、运输网及布局

1、基本要素:交通网中的线和点

2、影响因素: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技术水平等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教学设计(四)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

5.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荔城中学 高淼

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课标要求为“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本节的内容就一定要抓住举例和通过对比分析主要交通方式从而对其进行理解以及应用在生活实际当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现代主要交通运输的方式 (2)每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3)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特点

(4)了解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加强交通环保意识,并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树立交通安全和公共道德三、

学生分析

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感性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还是能够很深的体验到,但是让学生进行实例分析的时候则出现了很多无从下手的情况,这说明学生在组织知识的时候还是欠缺有很多的能力。特别是我校的学生由于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语言组织水平有限,因此在课堂上应当要注意培养,同时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会学生能从学过的知识并且结合图表分析实例,这就要让学生能够从图表中首先读出信息,分析图表从而理解图表的表达内容,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讲这是一个需要培养的技能。

四、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内容从全书来看并不是一个重点,但是连接和丰富学生关于“农业”“工业”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因此应当融汇更多内容。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选择。 难点: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具体的案例分析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问题的复杂性使学生把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收集的资料翔实和具体,信息量需求较大,对分析问题能力要求较高

3.课时要求:1课时

五、教学理念

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按照调查、分析、理解、概括、综合这一过程,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意义、认识到学好地理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有重要意义。

六、教学策略

资料分析、案例探究与问题式讨论,课件展示

七、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脑室

八、教学过程

学习主题二:交通运输布局

九、学习评价

本节课在内容上是比较多的,对于学生的理解方面由于很多知识性的内容,学生接触的比较少,因此还是最好能够总结出来一些规律给学生,这样学生在面对习题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下手了。 十、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特色与创新

本节课以“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为宗旨”,以案例教学(广州市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影响)贯穿始终,从实践活动出发,最后又回归到实践活动之中,进而形成知识、技能、情感的良性循环。学生活动方式主要有:资料搜集、课前电子演示文件的制作、课堂演示、课堂实例分析等。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寓学习于实践活动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馈良好。

2.存在问题或有待改进的地方

对于增城的学生而言,对广州其它八区的情况不太熟悉。因而,在课前应该再留多点时间给学生去搜集相关的资料,通过资料的搜集,使他们对广州其它八区的情况有所了解,为课堂使用的案例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进一步加强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搜集更多增城的相关资料、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教学设计(五)
教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课题: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课型:新课讲授 授课人:刘磊

班级:高一(24)班

授课时间:2012年6月4日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图片和材料,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 但这节课,仍暴露出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宰地位还要继续下降,学生的地位要突出,在提出问题之后,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加强学生思考的深度。

【教学反思】1.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图片和材料,能够提高

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 但这节课,仍暴露出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宰地位还要继续下降,学生的地位要突出,在提出问题之后,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加强学生思考的深度。

  •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2016-09-26)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 202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 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教师事迹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