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数学广角优化单元备课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0    阅读:

数学广角优化单元备课篇一:2014年秋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教案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

一、单元教学内容

数学广角——优化 P104——P108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

题中的运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

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

难点: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

四、单元教学安排

数学广角——优化„„„„„„„„„„„„„„„„„„„„3课时

第1课时 沏茶问题

一、教学内容: 沏茶问题P104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

问题。

2、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优化思想。

3、让学生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

良好意识。

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事情。

四、教学准备

课件、六张沏茶工序卡纸片(若干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试一试,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教师点评,引出“同时”。

(二)探索发现

1、自学例1思考下面问题

(1)沏茶需要哪些工序,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2)沏茶的工序这么多,哪些事情要先做?那些事情可以同时做?你打算怎么做?

2、设计方案

(1)在小组内拿出信封里的工序卡纸片摆一摆,设计出一种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方案,并计算出整个过程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2)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设计方案。

(3)展示各小组的设计方案,请学生用工序卡纸片在黑板上摆一摆,教师板书每种方案和时间。

(4)引导学生从多种方案中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案。

(5)添画箭头,完成流程图。

(6)小结:做一件事情,在考虑好先后顺序的基础上,用同时来做几件事的方法,可以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三)巩固发散

1、P105—— 做一做 第1题 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看谁安排的最合理。

2、小明的妈妈送李阿姨出门了,小明的肚子“咕咕”叫起来,于是,小明想露一手,尽快将饭烧好,让妈妈回来吃上可口的、热乎乎的饭菜。

洗电饭煲:1分钟 洗米:2分钟 煮饭:20分钟

烧青菜:3分钟 烧鱼:9分钟 烧汤:5分钟

想一想:小明应该怎样合理安排以上事情,尽快将饭烧好?

在上一题的基础上,添加信息“烧肉8分钟”,拓展延伸。

3、生活中,学习中可以采用同时做几件事情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时间。那么这样的安排合理吗?

(1)芳芳衣袋里装着一本《脑筋急转弯》 ,放学后在车站坐着等车时拿出来看。

(2)晨炼时,军军边跑步边背英语单词。

(3)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4)为了节省时间,红红边吃饭边看电视动画片<<蜘蛛侠>>。

有时几件事情可以同时做,有时却不可以,所以我们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一定要讲究科学。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沏茶问题

洗水壶(1分)→接水(1分)→烧水(8分)→沏茶(1分) 共11分

洗茶杯

找茶叶

六、教学后记

第2课时 烙饼问题

一、教学内容: 烙饼问题P105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策略的优劣,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2、通过对烙饼问题的研究,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 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寻找规律和描述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寻找规律并描述规律。

四、教学准备

课件、烙饼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画,图中小红的妈妈正在厨房里做什么呢?(生:正在烙饼)

师:同学们见过烙饼吗?

同学们,看似简单的烙饼中也包含有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饼问题。(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二)探索发现

(一)探索一张饼、两张饼的最优方案

1、出示例题图1

师:仔细观察大屏幕,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需要3分钟。

师:一次只能烙两张饼(出现红色字体),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可以烙1张,最多烙2张。

师追问:烙3张,行吗?(生:不行)

师:两面都要烙,又是什么意思?

生:饼有两个面,正反面都要烙。

师:哦!饼有正反两面。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将每张饼先放入锅的那一面称之为“正面”,后入锅的称之为“反面”。正面、反面都要烙,一面3分钟。

2、烙一张饼

师: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

生:6分钟。

师:为什么是6分钟,谁来解释一下?

生:一张饼有两面,一面3分钟,2面6分钟。(学生自发提出“面”的概念。) 师(边小结边板书):一张饼有2面,一面3分钟,两面6分钟。所以烙一张饼需要6分钟。为了记录的方便,我们把它标明①号饼。

师板书:1张 2面 ①正 ①反 6分

3、烙两张饼

师:那烙两张饼,需要几分钟?

(预设1:如果此时全部学生回答6分钟,生讲解板演后与烙一张饼需6分钟进行对比即可。)

预设2:

生1:12分钟 生2: 6分钟„„(反复指名学生回答时间)

师:12分钟你是怎样烙的?6分钟你又是怎样烙的?

生1演示12分钟,生2演示6分钟。

师: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是1 张饼1 张饼的烙,需烙4次,用时12分钟;另一种是同时烙2 张饼,一次烙2面,烙2 次,用时6分钟。回到这里(师指着主题图中的信息),哪种烙法充分利用了已知信息?如果问烙两张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你会选择哪种烙法?

生1、生2:第二种烙法。因为第二种烙法用时少,烙的次数也少。(反问:一次烙几面?只用烙几次?)

师:哦,同时烙两张饼,一次烙2面,这样充分利用锅的资源,没给锅留空位,这时烙饼用时最少,实质就是保证锅里每次都能烙2面,这时最省时。我们一起再回忆一下这种省时的烙法:

(师板书)2张 4面 ①正②正 ①反②反 6分

(二)探索三张饼的最优方案

1、出示例题图2

数学广角优化单元备课篇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计划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计划

个人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及古代故事的分析,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并初步理解优化的数学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优化思想在工农业、国防、交通、金融、能源、通信等众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如何是有限的材料得到充分利用,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使存储量、货运量更大,如何合理安排员工,使工作效率最大化等。又如我们出门旅行就要考虑选择怎样的路线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所需费用最少或者所花的时间最短。其实我国古人早就有了丰富的运筹思想,比如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对策论的应用。对策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对策论的方法也是运筹思想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体育比赛中经常会用到。比如在乒乓球团体比赛中就要根据不同的对手来排兵布阵,这里就用到了对策论的方法。例3就呈现了“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最后还安排了一个“数学游戏”,学生可以去思考在这个扑克牌比大小游戏中每人每次出一张牌,各出3次,赢2次者胜,采用怎样的对策就能保证一定获胜。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寻求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

3.凸显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会优化的思想,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四、单元课时安排 约3课时

第1课时 合理安排时间

个人备课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p104、105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星期天上午,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妈妈让小明给李阿姨沏杯茶。(出示104页情境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平时沏茶要做哪些事呢?请生回答

出示观察理解情境图。

小明,帮妈妈浇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这就是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了,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安排?需要多长时间?和同学讨论一下,看看谁的方案比较合理。

分小组设计方案,思考讨论: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比较:谁的方案所需的时间最少?谁的方案最合理?

2.教学例2

(1)出示情境图片: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妈妈烙饼招待客人,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明说:阿姨、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呢?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

问: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2)启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

学生动手用硬币、课本来代表饼进行实验。

问: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

(3)怎样按排最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书后做一做第1题

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2.书后做一做第2题

电脑小游戏至少需要几分钟?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田忌赛马

个人备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6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列举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来找出并体会田忌赢齐王的策略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具准备: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玩扑克牌,比大小

(1)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A组10、7、5和B组2、6、8

(2)让学生先选卡片。一般情况下,学生会选A组卡片。教师追问:“为什么选A组?”

(3)讨论:谁会赢?为什么?

(4)师生游戏

(5)想一想:老师卡片上的数字比较小,为什么反而赢了?

二、揭示课题,自主探究

教师告诉学生自己在出卡片前已经分析了学生所有出卡片的可能,想好了出卡片的策略,是靠策略取胜的,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知道哪些靠策略取胜的故事,引出课题——《田忌赛马》。

1.讲故事,引出表格。

今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故事,边听故事边来学习(欣赏录像《田忌赛马》故事的前半部分)

(1)出示田忌输给齐王时出马顺序的表格

田忌在比赛中失败了,孙膑要田忌按照他的安排再比赛一次。请想想,孙膑为田忌出了个什么主意?比赛结果又怎么样呢?

孙膑是怎么想的呢?(把故事播放完)真聪明,你们和孙膑想的方法一样!

(2)出示田忌赢齐王时的出马顺序的表格

田忌用了孙膑的办法赢了齐王,你明白了其中什么道理?你想说什么?

2.教师小结,提出问题。

小结:田忌采用了最有利于自己的策略才取得了胜利。

问题:田忌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呢?田忌一共有几种可能的出马策略?

3.小组合作,完全列举。

(1)要求:同桌2人合作,写出一共有几种出马策略?

(2)交流:怎样做才会不重复,不遗漏?

(3)汇报交流,验证田忌赛马的最优策略的唯一性

展示表格(有序的表格),你发现齐王一共赢了几次?田忌赢了几次?田忌只有怎样出马才能赢?

数学广角优化单元备课篇三:人教版四年上数学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优化

数学广角优化单元备课篇四: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

数学广角优化单元备课篇五: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 沏茶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玩游戏吗?用“一边„„一边„„”造句。

2. 师:说的很好,这两件事情都是同时进行的(板书同时进行)

3. 师:大家都说的不错,但不知道做的好不好,来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 师:星期天,小明家也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出示主题图)

2. 师: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

3. 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工序图课件){请学生说}

4. 师:如果这六件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要多少时间?14分钟(学生回答)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万一李阿姨在家里做客的时间不长怎么办?看,小明在想什么?出示课件

5. 师:同学们能帮小明这个忙吗?

6.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小卡片,通过摆一摆,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

7. 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 学生动手摆出方案,师巡视

(2) 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

预设:

A: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同时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1+1+8+1=11(分钟) ↓同时 ↓ 同时

找茶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1+1+8+1=11(分钟)

师:对于这两个方案,那个更好呢?

师:请同学们点评。

8. 师:A种更好,接水的同时去找茶叶,时间一样,会非常的匆忙。请同学用卡片摆在黑板上,并用幻灯片显示出来(同步进行)

9. 师生画流程图: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我们用箭头来连接(课件显示)计算出时间是:1+1+8+1=11(分钟)

10. 师小结:刚才我们一件一件地做,需要14分钟,现在这样做只要11分钟,时间缩短了,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情来使时间缩短的。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小红感冒了,要吃药休息,需要做:

找杯子倒开水 (一分钟)

等开水变温 (6分钟)

找感冒药 (1分钟)

量体温 (5分钟)

2. 小明帮妈妈做家务,需要做:

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

扫地(10分钟)

整理书桌(10分钟)

晾衣服(5分钟)

帮小明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3. 小刘肚子饿了想吃饭,需要做:

洗电饭锅 (1分钟)

放米和水 (20分钟)

煮饭 (20分钟)

烧青菜 (3分钟)

烧鱼 (6分钟)

烧肉 (6分钟)

烧汤 (6分钟) 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4. 小结:我们刚才做的这些,都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的方法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来合理安排时间(板书)

5.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块做就都好呢?出示课件

(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读书。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小丽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很合理啊,你有何想法?)

6. 师小结: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还要讲究科学(板书)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数学广角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并引出华罗庚和统筹学的知识作简单介绍)

科学地合理安排时间

↓同时

洗茶杯(2分钟)

1+1+8+1=11(分钟) 找茶叶(1分钟)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烙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体会优化思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教学准备:圆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预设情景:

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来到小明家做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星期天,小明、爸爸和妈妈在家,妈妈准备烙饼来吃。

1(1)你从画面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

(3)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要用几分钟?

(4) 学生回答后师总结:我们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时间是6分钟。(教师边叙述,出示表格)

(5)那小明、爸爸和妈妈每人1张,怎样才能尽快吃到饼?

2、自主设计方案

(1) 如果妈妈、爸爸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张饼,一共需要烙几张饼呢?

(2) 请你们帮小明妈妈想一想,她应该怎样烙“才能让大家最快的吃上烙饼?”先用你们小组内准备好的圆片,摆一摆,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填在表格里。

(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

这里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生成的教学资源一定很多,教师要注意倾听,同时让学生们也要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不同方案。

(4)学生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5)教师演示,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和最短时间。点击课件

(6)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要烙5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7张呢?9张呢?

这里让同学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最后集体交流。同时把表格填完整。

7、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里遇到的问题,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我们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生活运用:

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使家人能尽快的吃上饭。

(洗电饭锅2分钟,洗米2分钟,煮饭35分钟,洗切菜20分钟,炒菜15

分钟)

3、对他们的合理安排,你们有何想法?

(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谁表现的最棒?你要学习他的什么表现?你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题意帮助学生列出田忌所有可以采取的策略,通过对照找到赢齐王的唯一方法。

3、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教学准备:表格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查找“田忌赛马”的故事,课堂上进行进讲述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田忌输( )场,赢( )场,齐王和田忌( )获胜。

田忌是用了什么样的策略赢了齐王呢?

数学广角优化单元备课篇六:2015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

8、数学广角——搭配(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几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搭配。

2.让学生在探索搭配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了解搭配的意义,并根据连线法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指导】

1.关注技能教学,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

技能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有效学习和高效教学的需求,本节知识在教学中要涉及数字的搭配、衣服的搭配、比赛球队的搭配等,这样有层次、有梯度,富有现实性、开放性、挑战性的教学内容,实现了对学生的识记、理解、掌握、运用等课标要求。

2.关注学习效率,让效能像习惯一样自然。

教学质量年的开展更关注课堂教学效率。本节知识除了要使用多媒体提高效率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设计新颖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己感悟、探索,提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效能。另外,对教材本身也有所拓展,为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3.关注教师本身,让文化像自然一样和谐。

本节课教学要追求文化的和谐、人性化的色彩,教师句里行间充满对学生的期待与鼓励,让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4课时:

搭配(1) 1课时

搭配(2) 1课时

搭配(3) 1课时

我们的校园 1课时

第1课时 搭配(1)

教学内容:

搭配(教材第101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能够有顺序、全面的地思考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及符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导入。

(课件出示密码门)

师:我们来到数学乐园门口,发现门紧锁着,想要出门必须先破译门锁上的密码。这密码是由四个数字0、7、8、9组成的一个两位数,猜一猜可能是哪个密码。

问:如果不告诉你正确的密码,至少需要试几次才能保证把门打开? 师:要求至少需要试几次才能保证把门打开,实际要知道什么?

(用0、7、8、9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课堂实践,破解密码。

师:请大家把结果记录在练习纸上。

(无序的组合:有的写的数重复了,有的少写了一些数)

【新课讲授】

活动一 摆一摆、写一写——探索搭配

1.感知搭配。

师:你们做事情真是细心,你们是老师学习的好榜样。下面就来看看这几位同学写的数。(把写的有顺序的数放一起,把无序写的数放一起)

师:为什么大家的结果会不同呢?大家议一议。

2.操作理解。

师:下面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动手摆一摆,看看到底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给学生提供数字卡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生反馈(上台操作展示),学生在摆时引导学生一种一种的数出来。

操作完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谁来评价一下他摆的怎么样?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摆的怎样?你觉得应该怎样摆能让人很清楚的数出有9种搭配方法?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哪种更好呢?好在哪?

最后引出:我们在搭配中要按顺序,搭配时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这样才能准确的找到全部的搭配结果。(这边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

师:刚才第二位同学用数字卡片进行有序地搭配,让人很清楚的数出有9种搭配方法。咱们应该怎样进行有序搭配呢?

活动二 想一想、议一议——深化搭配

1.首位固定法。

观察有规律搭配的数,引导学生读懂其中所蕴含的规律。十位为7的有3个数,十位为8的有3个数,十位为9的有3个数。

师:为什么十位不能为0?

师:如果是组成三位数,我们应该先固定什么位?

2.连线法。

师:你还能用你自己的方法又快又准的找出全部的摆法吗?(生动手记录并汇报结果)

师:你是怎样做的?(学生展示)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谁的表示方法更好一些呢?好在哪?

师小结:只有做到了有序搭配,不重复和不遗漏,才能又快又准确的找出所有结果。

3.巩固练习。

出示例题:教材第101页“做一做”第1题。

师:前面咱们已经学会了进行有序的搭配,那现在你能用咱们今天所学的知

识解决这道题吗?

活动三 总结

师:我们今天在进行服装搭配时都遇到了哪些问题?

师:应该怎样搭配呢?

生:按一定顺序,不重复也不遗漏的进行搭配。

师:对,做到了有顺序,不重复也不遗漏,就能找到全部的搭配结果。 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一起发现搭配的一些规律。但搭配中的问题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有更多的搭配规律我们没有发现,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动脑筋找到和解决这些数学问题的规律。

【课堂作业】

教材第101页“做一做”第2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

教学板书:

第1课时 搭配(1)

3×3=9(种)

1.首位固定法。

2.连线法。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搭配(2)

教学内容:

搭配(教材第102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同学们,元旦快要到了,小红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县里面举办的跳棋比赛。可是,小红遇到了麻烦事,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她左选右选,还是拿不定主意,同学们你能帮帮小红吗?

2.(屏幕显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小红都有哪些上衣和下衣呢?(生答:2件上衣,3件下衣

)

你会建议小红穿哪套衣服呢?(学生自由说,请学生说)

3.你们提到了这么多的穿法,同学们真是有心,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学生思考)

数学广角优化单元备课篇七:三年级第八单元数学广角备课模板 (1)

数学广角优化单元备课篇八: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1教案

数学广角——找次品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4页例1及练习二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体会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体会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记录登记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你们喜欢看电视吗?

2.师:上课之前,老师先请你们看一节电视小片段(视频播放)。

3.师: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

4.师:猜猜看,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学情预设:学生的回答可能是:①电脑程

序出错;②零件不合格或宇航员操作失误等。教师可借学生的话题引出“次品”这一话题,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做“次品”。】

5.师引导小结:机毁人亡的事件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也让我们体验到“次品”的危害,可见严格检验不让“次品”流入市场是多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找次品(出示课题:找次品)。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画面、惊险的事件,一上课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让学生明白”次品”在现实生活给我们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明白找次品的重要性,渗透思想教育。】

二、初步感知、寻找方法。

1.有三个乒乓球,其中一个要轻一些,是次品,你能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吗?

2.同桌说说: (1)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

(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

(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在哪里?

3、出示例题:这里有5个用于比赛的羽毛球,其中一个比较轻,是次品,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小组讨论: (1)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

(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

(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在哪里?

(4)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到次品?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填好表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中的偶然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三、自主探究、方法多样。

1、工厂生产了9个网球,其中一个比较重,这样的球会影响运动员的正常发挥,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师:请同学们用刚刚学过的方法把次品找出来,以小组为单位,互相配合,把你们设计的方案记录在表格中。(学生探究,师巡视,并指名学生板书不同的设计方案)。

2.结合学生反馈的设计方案让学生边操作边讲解。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第二环节的实践经验,可能会出现4种情况。(见下表)把学生的不同方案都板书在黑板,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佳方案。】

3.师:请观察这几种方法,你认为那一种方法最好?

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比较并展开讨论:想想为什么方法4的次数是最少的?你觉得它会和什么有关系呢?

4.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的次品时,把检测的物品平分成3份是最好的。

5.师:那么12个物品应该怎样找最好呢?[12——3(4、4、4)]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多样方法,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尝试“找次品”的各种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并从中优化出平均分三份的方法是最好的。】

四、拓展提高,优化方案。

师:那么8个呢?物品个数和前几个数字有什么区别?(不能平均分成3份。)(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方案写在表格中)

生反馈设计方案。

【学情预设: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两种方案:①把8个物品平均分成2份,每份4个,最少需要称3次才一定能找到次品;②把物品分成3份(3、3、2),这种方案只要称两次就一定能找到次品。也有个别的学困生会出现把物品分成8份的。教师不要急于提示学生更正,要给学生留下发现问题的机会。】

方法一: 3次 方法二:2次

8——2(4、4) 8——3(3、3、2)

比较:哪种方法最好?(方法二。)

问题1:刚才我们知道了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而这里是8个零件,不能平均分成3份。你认为应该怎么办最好?

问题2:方法二也是分成3份。说明分成3份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第一次排除的个数最多。我们再看看方法二把物品分成3份每份物品的个数有什么特点?(很接近。)

小结:像这种情况我们就把它叫做“尽量平均分”。所以我们在找物品中的次品时,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成3份,就尽量平均分成3份。也就是最多的份数与最少的份数的个数只差1个。就能用最快的方法一定把次品找出来。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对比,自悟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案,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需求,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找次品。)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把物品平均分成三份,如不能平均分的就尽量平均分。)

课堂检测:

A:

1、有10瓶水,其中9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2、

(1) 如果用天平称,称几次可以找出来?

(2) 你能2次就保证把它找出来吗?

(3) 如果天平两边各放4筐,称一次有可能称出来吗?

B:

1、有15盒饼干,其中的14盒质量相同,另有1盒少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可以找出这盒饼干?

2、有5颗外形一样的珍珠,其中1颗是次品,并且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把它找出来?

数学广角优化单元备课篇九: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 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 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中渗透了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还专门安排 “数学广角”这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以往的义务教 育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也是新增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 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 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 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 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 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单元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例 如,例1讨论烙饼时怎样操作最省时间;例2分析家里来客人需要沏茶时,怎样 安排各种事情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在“做一做”中安排了餐厅怎样安排炒菜的 顺序能让客人都尽快吃上菜等等;例3安排的是在码头卸货时,按照怎样的顺序 卸货能让三艘船总的等候时间最少,接下来的“做一做”是医务室的就诊顺序问

题。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简单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 中的作用。

其实我国古人早就有了丰富的运筹思想,比如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 事,就是对策论的应用。对策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对策论的方法也是运筹思 想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体育比赛中经常会用到。比如在乒乓球团体比赛中就要 根据不同的对手来排兵布阵,这里就用到了对策论的方法。例4就呈现了“田忌 赛马”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最后还安排了一个 “数学游戏”,学生可以去思考在这个报数游戏中先报数的人采用怎样的对策就 能保证一定获胜。

本单元共4个例题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素材,第一个是烙饼,第二个是烧水沏 茶,第三个是卸船,第四个是田忌赛马,从这些事例中学习对策论的应用问题。例1

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

化思想的应用。例2以家里来客人要沏茶的实际素材为背景,提出“怎样安排才 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问题,继续讨论如何用优化的思想选择合理、快捷的解 决问题的方法。例3是关于排队论的问题,排队论是关于随机服务系统的理论, 其中的一项研究是怎样使服务对象的等候时间最少的问题。教材出示了一个码头 卸货的情景:码头上现在同时有3艘货船需要卸货,但是只能一船一船地卸货, 并且每艘船卸货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使三艘货船等 候的总时间(等候时间包括卸船时间)最少呢?例4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入 对策论的应用问题,对策论研究的是竞争的双方各自采取什么对策才能够战胜对 手。“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可能已经了解,但是并不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 在这里,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 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 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测略,这里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 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

本单元只是通过日常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应用。教 学中将归纳成烙饼问题、沏茶问题、卸货问题和田忌赛马四种具体事例进行教学,

充分发动学生进行讨论、质疑、合作探究、设计方案动手验证,在分析、解决问 题中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五、教学时间

新课和练习4课时、单元测验1课时,合计5课时。

第一、二课时 例1、例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2-114页例1、例2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选择合理、 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最优方 案的意识。

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具准备:

与沏茶和烙饼有关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预设情景:

同学们,当你家来了客人,你要做什么呢? 星期天的上午李阿姨到小明家 来做客。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想一想你平时在家沏茶时要做什么呢?

我们来看一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2、设计方案:

小明需要做这么多事情,那么请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用学具摆一摆,设计一个最佳方案,并算一算需要多长时间?

3、展示方案:

谁愿意上讲台来展示你的设计方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案。)

评价:刚才同学们帮小明设计的沏茶的方案是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情才节省了时间,在烧水的同时做洗茶杯和找茶叶这两件事,也就是说洗茶杯和找茶叶共花的3分钟时间可以在烧水的8分钟之内完成。这样小明就可以在8分钟以内完成需要11分钟才完成的事情,也就让客人尽快地喝茶了。

4、小结:我们在做一些事情时,应先确定好做事的先后顺序,然后在有效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同时做几件事,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就越短。李阿姨喝完茶想走了,但小明是非常好客的好孩子,非要李阿姨留下不可,我们来看一看到底是为什么呢?

二、再探新知:

1、原来小明的妈妈要用最拿手的烙饼来招待客人。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2、提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 “烙两张饼呢?” “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 “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

3、学生拿出相应学具试一试,思考烙3张饼,怎样才能使花费的时间最少?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并把自己的实践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4、小组汇报方案: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小组设计的方案是什么?小组代表根据记录叙述设 计方案,并用学具来演示。几个小组演示完毕后,教师让大家来比较。 “这些方案,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5、拓展延伸:

刚才我们一起找到了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要烙4张饼, 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小组活动,并做好记录。小组代表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5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小组活动,进行记录。 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找到最佳方法。

如果要烙6张饼、7张饼„„10张饼,怎样安排最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学生在充分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佳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让学生仔细观察记录,看发现了什么?得出结论:每多烙一张饼,时间就增加3分钟,用饼数乘烙一面饼所用的时间,就是所用的最短时间。

谁能很快地说出烙11张饼用多长时间?烙15张饼呢?假如妈妈使用了新式电饼铛,每烙一面饼只需要2分钟,烙3张饼需要几分钟?烙5张饼呢?烙6张饼呢?

三、实践应用:

让学生做“做一做”第1-3题。学生完成后,进行汇报交流。

四、进行总结:

这两节课大家的收获是什么?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用最优方案解决问题的例子,大家可以回去再找 一找生活中的实例,看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例3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5页例3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中的排队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广角优化单元备课篇十: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3.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4.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材说明: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结合本单元的学习, 还安排了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2.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本单元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再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 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和旋转变换,增强空间观念。 本单元不仅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

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例如,让学生判断几个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图案的特征,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个图案进行“折叠”,并将最后的结果与下面的剪法对应起来。而且还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剪法”,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课时安排:

本单元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教材分析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1.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1)不再出现“整除”概念,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不再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

(3)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为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基础,更突出其应用性。

2.注意体现数学的抽象性。

数论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学生到了高年级也应注意培养其抽象思维。 课时安排: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6课时进行教学。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材分析:

1. 本单位的内容及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2. 教材的变化:

(1)长方体、正方体的引出,直接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图形,不再从与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引出。

(2)直观地、直接地给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

(3)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

课时安排: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12课时进行教学。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

2. 部分内容作了适当的精简处理或编排调整。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原来安排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后,现在挪后。

(2)分数大小比较,不单列一段,而是与通分结合在一起学习。

课时安排: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0课时进行教学。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论语十则高中
  • 壶口瀑布课文
  • 劝学原文高中
  • 施氏食狮史原文
  • 再别康桥原文朗诵
  • 关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三峡 三峡文言文
  • 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