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2014 2015厦门市历史高一下质检

编辑:hongyaping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8    阅读:

 2014 2015厦门市历史高一下质检

  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2014 2015厦门市历史高一下质检,供大家参考!

  厦门市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和平和丰收,一个坏皇帝则带动荡和饥荒。”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2.唐朝诗人李华有诗道“咸阳古城下,万顷稻苗新。”这反映了

  A.都江堰良好的灌溉效果 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现象

  C.关中平原水稻种植的情况 D.华北平原适宜的气候条件

  3.《廿二史札记•宋史》记载“自太师及开府仪同三司,可荫子若孙……曾任宰执及现任三

  少使相者,荫三人;曾任三少及侍御史者,荫一人。•••••一人人仕,则子孙亲族俱可得官。” 材料反映的恩荫制度于

  A.世官制 B.三公九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4.元世祖忽必烈曾概括说,中书省是我的右手,枢密院是我的左手,御史台是我用医两手

  的。这反映了当时政治运行机制的基本特点

  A.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B.政令的草拟、审批和执行分设2014 2015厦门市历史高一下质检

  C.行政、军事、监察三大系统鼎立D中央与地方既分权又相互制衡

  5.明万历年间,福建建阳双峰堂刊刻、贩售的话本小说《水浒志传评林》插图多达1216幅(图1为其中一幅)。由此推断,该书定位的读者群体最有可能是

  A.文化层次较低的市民

  B.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

  C.声名显赫的达官贵人

  D.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

  6.下列对图2所示历史事件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势力深人长江沿岸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D.中国开始被卷人世界市场

  7.张誊曾于某年自撰嵌字春联“民时夏正月,国运汉元年。”据此可以断定

  A.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B.“实业救国”思潮萌发

  C.南京临时政府已经成立 D.国民革命运动正在兴起

  8.据统计,自1912年至1927年,由北京政府农商部批准注册的工商企业达1627家,平均每年注册102. 8家;中国雇佣30名工人以上的工厂,1913年为279家,1920年为808家,1928年达到2327家。材料表明民国前期

  A.工业布局趋于平衡 B.工业结构更加合理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民族工业获得较大发展

  9.鲁迅曾说“孔夫子到死了以后……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化妆,一直抬到吓

  人的高度。”下列史实最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朱熹撰写《四书集注》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运动

  C.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 D.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

  10.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由

  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根据地。图3为某同

  学设计的红色旅游路线,其中描述正确且符

  合“到革命老区追寻革命先辈足迹”这一主题

  的是

  A.第一站 B.第二站

  C.第三站 D.第四站

  1l.图4是1942年美国的一幅“二战”宣传画。

  对其图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②中美两国结成同盟

  ③中国军人为民族独立而战 ④中国战场开始战略反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中国某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有如下表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

  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

  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该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13.一位档案员在整理建国以的资料时,不J滇打翻了柜子,各种资料散落一地。图5为其中部分资料,请你按时间顺序正确归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14.促成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及农民收人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 粮食总产值净增量 年均粮食增长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率

  1978-1984 1025.4亿公斤 495亿公斤 14.55%

  A.人民公社体制继续发挥作用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5.“约法十二章的颁布,只是防止贵族阶级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另立新的规章。这一切只不过是给予了平民阶级比较大的安全感,以及对国家事务参与的切身感。”下列有关“约法十二章”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公民大会制定和颁布 B.使平民获得了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

  C.废除了维护贵族利益的不合理法规 D.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16.1555年,德意志贵族们签署《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宗教信仰,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这意味着德意志地区

  A.路德教合法化 B.天主教销声匿迹

  C.宗教迫害不复存在 D.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17.某国的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且须负一定政治责任或受到议会的弹幼

  该国家元首是指

  A. 18世纪中叶的英国首相 B. 19世纪70年代末的法国总统

  C.18世纪末的美国总统 D. 19世纪末的德国皇帝

  18.下列对图6相关信息的解读分析,最准确

  的是

  A.物价下降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B.1500一1600期间的物价上升

  加速了社会分化

  C.《权利法案》颁布后,物价迅速上升

  D.工业革命期间,物价保持稳定

  i9.“地心引力不再被看做是一种魔幻或神秘的力量,而成了全知全能的创造者的卓越发明,

  通过单一的法则,使得各种潮汐、卫星、行星和所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各安其所。”文中的

  “法则”指

  A.生物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广义相对论

  20.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曾尝试“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

  配”。结果,这一尝试

  A.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B.有效巩固了工农联盟

  C.导致了新经济政策被废止 D.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1.一艺术表现形式是这样的,“画面以物象为原形,但实际上已经破坏和重构了原形”。 该艺术形式的代表人物是

  A.莫奈 B.贝多芬 C.凡高 D.毕加常

  22.某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自然秩序,这种秩序要比人类人为创造出的秩序优越得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其各个因素之间潜藏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讲

  的规律。遵循该观点而采取的经济政策应是

  A.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B.自由经营,自由竞争2014 2015厦门市历史高一下质检

  C.政府干预,加强计划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23.有文章说,欧美国家在上世纪结束进人本世纪时,一个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现许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特别是繁重的家庭

  清洁工作,由于电动洗衣机、电熨斗和真空吸尘器的使用而大大减轻。材料中的“本世纪”

  应是

  A. 18世纪 B. 19世纪 C. 20世纪 D.21世纪

  24.图7所示漫画发表于1986年。对其信息解读准确

  的是

  A.世界经济格局呈现三足鼎立局面

  B.美、日、西欧经济竞争激烈

  C.欧盟的建立提升了西欧竞争力

  D.日本成为可以抗衡欧美的政治大国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计52分;第25题13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2分。

  25.(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材料二“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2又民掌

  握。’,

  —伯里克利演讲词

  材料三“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家,它孕育于自由

  之中,奉行2火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我们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护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我们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犷长存。”

  —1863年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词

  材料四“中国进化比较欧美还要在先,民权的议论在几千年以前就老早有了,不过当时只是见之于言论,没有形于事实。现在欧美既是成立民国,实现民权,有了一百五十年,中国古人也有这种思想,所以我们要石望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乐,顺乎世界的潮流,非用民权不可。”

  ——孙中山演讲词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基本的政治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在根本目的上的区别。(4分)

  (2)材料三中林肯所说“新的国家”后在政治制度上有哪些创新之处?指出古希腊与

  美国在民主形式上的主要不同。(5分)

  (3)材料四反映了孙中山的哪一思想?分析它与材料一、三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依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泊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编制

  材料二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南北美洲C。1763年之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人数的4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取得明显的成效,……农业生产本身的发

  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这主要是乾、嘉、道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以及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结合材料二和有关史实,揭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9分)

  (2)材料一中1650一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有何显著特点?结合材料屯分析其成因。

  (5分)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影响各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2分)

  27. (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的自强运动中,帝国的儒家传统捍卫者们采用了新儒家方法区分

  “体”和“用”,以制定出一个实用性的西化保守政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二 五四期间许多年轻思想积极分子认为拯救中国取决于彻底拒绝传统—“关闭

  孔家店”,并且全面拥护“民主先生”和“科学先生”为形式的新启蒙道路。

  —【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三 1949年以后又发生了变化,一种新看法开始流行,认为一个共产主义国家一旦纳入苏联轨道就能够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将是一个按照既定模式建立起的社

  会主义社会。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四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力图把现代化转变为非文化性的功用,一种意识形态中立的技术,一种全球性的普世主义。

  —【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与之相比,材料二中“年轻思想积极分

  子”所倡导的“新启蒙道路”有何进步之处?(3分)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在性质上有何不同?据材料指出两者存在的相

  同局限。(4分)

  (3)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既定模式”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在经济体制、与世界联系两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初,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渔山列岛、披山岛等岛屿,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同年3月16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称,如果新中国在台湾海峡扩大战争,美国将使用核武器。

  —根据“人民解放军战史”整理

  材料二 1955年是世界历史上的另一个转折点。新解放的非洲和亚洲人民召开了万隆

  会议,要求加快和推广非殖民化。此后不久,美苏决定不再限制联合国接受新会员国,这项决定有利于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两大战胜国在原则上仇视欧洲殖民帝国。苏联的意识形态提倡人民解放。美国支持非殖民化,因为它本身就是非殖民化的最早期结果。除了这个感情原因外,美国还想乘欧洲之危机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欧洲史•欧洲帝国的结束》

  材料三 1955年5月5日起,联邦德国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苏联和东欧成员国对此作出强烈反应,并终于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吴于度、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转折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为“ —1955年的世界局势”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