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题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3    阅读: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题(一)
2014-2015学年八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测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

运动的水分子

1、(苏州)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 )

A.气体分子很小 B.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

C.气体分子可分 D.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

2、(2014年山东泰安)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3、乒乓球被踩扁后,放到热水中又会鼓起来。其原因是( )

A、球内气体中分子体积增大 B、球内气体中分子质量增大

C、球内气体中分子间隔增大 D、球内气体中分子不运动了

4、从微观角度分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处的原因是( )

A、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冰---分子发生了变化

C、酒精挥发----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6、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 )

...

7、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

1

A分子很大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8、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化

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

9.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10、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11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关于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升高,运动减慢

B、能量升高,运动加快

C、能量降低,运动加快

D、能量降低,运动减慢

12.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 能量,运动速度 ,分子间

隔 ;水结成冰,水分子 能量,运动速度 ,分子间隔

13.将分子特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湿手放到火炉上烤干的快,说明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

给车胎打气,气体被压缩,说明

花香四溢,说明

20毫升酒精和20毫升的水混合体积小于40毫升,说明 。

2

参考答案

1—10、BBCCB、BCBAC 11D

12、获得、加快、变大、失去、减慢、变大

13、(1)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2)相互之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

(3)相互之间有间隔

(4)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的运动

(5)相互之间有间隔

3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题(二)
八年级化学_第一学期期末试题_鲁教版五四制

——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题

初三化学试题

C — 12 H — 1 O — 16 S — 32

N — 14 Ca — 40

( )

B. 对着干燥玻 璃片呼气

B.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D.过滤净化黄泥水

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其原子核内有161 ( )

.161 C.272 D.111

2%转化为活性氧,它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

试用Na2Se0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03中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4 C.+6 D.-2

( )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25m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7. 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mg/100g)如下:铁:4.4 ~ 5; 镁;90 ~ 100;锌;3 ~ 4 钙:280 ~ 300,上述中的“铁、镁、锌、钙”是指 (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用心 爱心 专心

1

3

3

8.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 A、氯酸钾 洁净的空气 B、液氧 加碘食盐 C、二氧化碳 冰水共存物 D、蒸馏水 氮气

9. .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

的是 (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10. 下图是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 )

表示一个分子【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题】

表示一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

A. CO2 B. NaCl C. N2 D. H2O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今年,甲型

H1N1流感病毒在许多国家发生,治疗该病毒的有效药物达菲是从八角茴香中经过多道复杂工艺提炼出来的,它的有效成分是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

O5。对莽草酸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莽草酸属于化合物 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13.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氧化氮,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宜采用的方法是 (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D、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C、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只显示一种化合价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会改变 15.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

的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据图示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表示的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D、该反应中氢气、氧气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用心 爱心 专心

3

。 4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题】

19.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甲 , 乙 ,丙 。 (2)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 ; ② ;③ ;

20、大蒜有增味、杀菌的作用,被誉为“天然广谱抗菌素”。大蒜中的两种有效成分是大蒜辣素和蒜氨酸。大蒜辣素的化学式为C6H10S2O,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臭味,难溶于水。蒜氨酸的化学式为C6H10NO3S ,是无色针状晶体,无气味,易溶于水。(1)大蒜辣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蒜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上述信息中提供的是大蒜辣素和蒜氨酸的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从宏观和微角度分析它们属于不同物质的原因:宏观

;微观 。 三、实验与探究

21.小红用如下图所示的A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硬质玻璃管内装有细铜丝,且两个注射器组成的木炭:5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题(三)
八年级化学 1.2《 化学之旅》同步测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

第二节 化学之旅

【考点精突破】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题】

【例1】蜡烛燃烧熄灭时,会产生一缕白烟,小强对此很是迷惑,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燃烧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猜想】(一)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

(二)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将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

(2)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蜡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

【结论】猜想________正确,因为______________。

【解析】猜想(一)认为白烟是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可凝结成小水珠,水蒸气也不会燃烧,实验过程表明猜想(一)是错误的。

答案:(二)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水蒸气不会燃烧

【例2】观察酒精灯燃烧时,小明的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

B.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将烧杯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规范解答】选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及酒精燃烧实验现象的判断。 解题思路:

【课时速达标】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环节不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 )

A.提出问题 B.收集证据

C.交流评价 D.认真听讲

【解析】选D。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几个基本环节。

2.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他们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了一下”,于是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解析】选A。题中“拿磁铁来吸了一下”是对猜想与假设进行的实验验证,属于实验环节。

3.蜡烛从引燃到燃烧,一般经过如下环节: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

C.③ D.①③

【解析】选C。蜡烛的熔化与气化属于蜡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燃烧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4.在实验的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原因是 ( )

A.得到较多数据

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

D.得出不同的结论【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题】

【解析】选B。读数、测量等实验操作因装置或人的差异,结果会有所不同,这也是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减少误差的最好方法就是多次重复实验,取每次结果的共性或多次结果平均值,这样,可避免偶然现象的发生,使结果更准确。

5.小明发现罩在蜡烛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题】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解析】选B。实验过程中出现自己未预见的现象时,千万别放过,应多问自己“为什么”。

历史上,很多重大发明都是科学家没有放过微小的差异而发现的,反复实验是严谨态度的体现,获得信息的方式主要有进行实验、查找资料、与人交流等,因此A、C、D的做法都是可取的。

二、非选择题

6.冬季某教室内为了取暖,用上了蜂窝煤炉,并关严了门窗,但王亮同学在上自习时感觉头晕目眩,其他同学也有类似不适表现,王亮果断让同学打开门窗通风,症状很快得到缓解,根据你的经验和知识,你对出现这种不适症状的原因的猜想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或查阅资料等。

【解析】空气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多、煤气中毒、煤燃烧产生的烟雾过多都可使人不适。 答案:①煤气中毒(或煤燃烧使空气中含有毒的煤气)

②室内空气中烟雾过多(答案合理即可) 实验

7.点燃三支相同的蜡烛,其中一个罩上大烧杯,一个罩上小烧杯,另一个不罩烧杯,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实验对照,蜡烛火焰先熄灭的是_______,这表明了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_______有关。

(2)A和C实验对照,A中蜡烛火焰熄灭后,C蜡烛继续燃烧,这表明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解析】蜡烛燃烧是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的化学反应,A和B比较,A中空气多,故比B中蜡烛燃烧时间长;A中氧气消耗完后,燃烧就会停止,表明燃烧必须要和空气(或氧气)接触。

答案:(1)B 空气的体积(或空气的多少)

(2)和空气(或氧气)接触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科学探究要有合理的先后顺序,正确步骤应是( )

①充分熟悉资料 ②设计合理方案 ③明确实验目的 ④进行科学实验 ⑤总结评价与交流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③①②④⑤ D.⑤④①②③

【解析】选C。探究实验的步骤是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然后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再进行实验,最后进行评价与交流,故选C。

2.对科学探究认识错误的是( )

A.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B.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

C.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D.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是提出问题

【解析】选B。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自己独立做实验,很难发现实验的缺陷和不足。

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因素中与化学实验成功无必然联系的是( )

A.严谨的科学态度 B.科学的实验方案

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D.偶然的巧合

【解析】选D。化学实验成功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实验方案,另外还需要实验操作步骤的科学合理,并不是通过偶然巧合就能成功的。

4.某同学为了研究化学实验中的某白色固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其中不正确的方案是( )

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 B.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溶于水

C.看了看像蔗糖,直接与蔗糖放在一起 D.加热固体观察是否有变化

【解析】选C。不能通过简单的观察来判断物质的成分,必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化学实验室中才能做化学实验,在家中不能做任何化学实验

B.由于石蜡中掺入的色素不同,所以不同颜色的蜡烛燃烧现象也各不相同

C.化学知识只能从探究实验中获得

D.通过干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这一现象可获得的结论是空气中含水蒸气

【解析】选D。化学实验是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不仅局限于实验室中,A错;不同颜色的蜡

烛,其主要成分石蜡的组成是相同的,燃烧的现象也相同,B错;化学知识可从探究实验中获得,也可从资料、师生交流中获得。

6.如图所示,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手摸茶杯有热感。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

【解析】选B。高的蜡烛先熄灭,表明生成的二氧化碳等物质聚集在茶杯的上部,站立姿式可导致人缺氧,湿毛巾能挡住烟尘,淋湿衣服可降温,故A、C、D正确。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7.(10分)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环节。

【解析】“是什么?”一般是指针对某种现象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作出结论是探究的结果;可能有或无的语言属猜想;实验是操作过程;评价是对实验优缺点的看法。 答案:(1)提出问题 (2)获得结论

(3)猜想或假设 (4)收集证据或实验

(5)交流评价

8.(8分)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题(四)
八年级化学_第一学期期末试题_鲁教版五四制

2009 ——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题

初三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 12 H — 1 O — 16 S — 32

N — 14 Ca — 40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写在后面的答案栏内。)

1.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B. 对着干燥玻 璃片呼气

( )

A.+2 B.+4 C.+6 D.-2

6.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25m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7. 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mg/100g)如下:铁:4.4 ~ 5; 镁;90 ~ 100;锌;3 ~ 4 钙:280 ~ 300,上述中的“铁、镁、锌、钙”是指 (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3

3

8.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 A、氯酸钾 洁净的空气 B、液氧 加碘食盐 C、二氧化碳 冰水共存物 D、蒸馏水 氮气

9. .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下列气体会

2. 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3.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 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B.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D.过滤净化黄泥水

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10. 下图是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 )

表示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分子由两

个原子构成

C.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4.据报道,1994 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其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

A.433 B.161 C.272 D.111

5.人体吸入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

A. CO2 B. NaCl C. N2 D. H2O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0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03中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该反应表示的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D、该反应中氢气、氧气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12. .今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许多国家发生,治疗该病毒的有效药物达菲是从

八角茴香中经过多道复杂工艺提炼出来的,它的有效成分是莽草酸,化学式为 一、选择题答案栏:(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中)

C7H10O5。对莽草酸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莽草酸属于化合物 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D、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13.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题】

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宜采用的方法是 (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D、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C、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只显示一种化合价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 都不会改变

15.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图中“○”、“●”分别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据图示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

二、填空与简答(30分)

16. 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气体物质,请将物质的化学式写在题后空格内。 (1)利用空气制造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2)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均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4)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

有____________。

17. (1)用化学符号填写下列空白

①两个三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 ②三个镁离子__________;

③两个氧原子__________;④氯化亚铁中铁为+2价__________。

-2 3+

(2)有下列符号:①2Mg、②H2O、③2H2、④2Fe,其中数字2表示的含义不同,请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表示原子个数的是_____;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

18. 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在化学反应中,钠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____ (填“阴”或“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 ______数关系密切; (3)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数;

19.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甲 , 乙 ,丙 。 (2)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 ; ② ;③ ;

20、大蒜有增味、杀菌的作用,被誉为“天然广谱抗菌素”。大蒜中的两种有效成分是大蒜辣素和蒜氨酸。大蒜辣素的化学式为C6H10S2O,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臭味,难溶于水。蒜氨酸的化学式为C6H10NO3S ,是无色针状晶体,无气味,易溶于水。(1)大蒜辣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蒜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上述信息中提供的是大蒜辣素和蒜氨酸的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从宏观和微角度分析它们属于不同物质的原因:宏观 ;微观 。 三、实验与探究

21.小红用如下图所示的A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硬质玻璃管内装有细铜丝,且两个

木炭(4)在此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 ______ 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留有30mL室温下的空气。回答下列问题: 依次递增。

(5)原子序数分别为12和17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A

闭容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mL。用符号表达式表示该化学反应:

B

(1)小红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细铜丝由_______色变为______色;冷却后,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注射器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

(3)最后小红发现自己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答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用B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原理是: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粉末。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

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5)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是 ,该实验说明该气体具有哪些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该气体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答一条即可)

22、小强和几位同学想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获知

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如下几种:I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II 加热固体高锰酸钾制氧气

III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氧气。 请你回答:

是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若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应选 (填字母)。你认为上述两种制氧气的方法哪种更好; 理由是 。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生成了二氧化锰,王利对这个二氧化锰与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用到的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有疑问,你来帮他解决: 。 (4)收集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原因是 。

四,计算与应用

23、2008年下半年发生的毒奶粉事件,是不法分子在牛奶或奶粉中添加了有毒的 三聚氰胺造成的。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3H6N6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三聚氰胺的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三聚氰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4. 右图是“XXX”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信息完成下列两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中的

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每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小强想到:用此发生装置制氧气时,若仪器①的下端管口没有伸到液面以下会造成的后果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2009 ——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题

初三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错误请订正)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态氮气用作制冷剂(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2. (1)长颈漏斗 集气瓶

(2)B 收集不到氧气 H2O2O + O2(2分) 分解反应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是生成物,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的二氧化锰是

二、填催化剂 (2分)

空与

(4)C或E(2分) 氧气难溶于水或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2分)简答(每空1分,共30分)

四、计算与应用(10分)

16.(1)N2 (2)CO2 (3)O2 (4)H2O

24、(1)126 (2)6:1:14 (3)66.7% 17. (1)①2SO ②3Mg2+

③2O ④+2 3 FeCl2 25. (1)40%

(2)① ③ ② ④

(2)解:每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1.24g×40% = 0.496g 18. (1)阳 Na+

(2)最外层电子数 (3)电子层数 答:每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0.496g。 (4)随着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 (5). MgCl2

19、(1)碳 +

二氧化碳(或

硫 + 二氧化硫(或 铁 + 3O4)

(2)反应都需点燃;都属于化合反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0. (1)162 36:5

(2)物理性质 组成元素不同 分子构成不相同。

三、实验与探究(共301分) 21. (1)红 黑(2分) (2)使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充分反应。(2分)

(3)反应时间短,没有把氧气完全反应等。(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就得分)。(2分)

(4)C

(5)氮气 不溶于水 不燃烧、不助燃或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等(答案合理即可) 液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题(五)
2014-2015学年八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测试卷 鲁教版五四制

化学真奇妙

1、(2014•菏泽)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鲜牛奶变质 B.酵母粉发酵 C.钢丝球刷碗 D.洁厕精除垢

2、(2014•青岛)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葡萄酿酒 C.食品发霉 D.瓷盘摔碎

3、(2014泰安)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 B.煤焦化产生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C.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 D.膜法和热法淡化海水

4、(2014潍坊)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铜表面生成铜绿C.活性炭吸附有色气D.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5、(2014.滨州)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条燃烧 B.铁锅生锈 C.稀饭变酸 D.开水沸腾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榨取果汁 B、粉碎废纸 C、燃放烟花 D、切割玻璃

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大米发生霉变 B、冰融化成水 C、木材转变成木炭 D、葡萄酿成美酒

8、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铜生锈、.轮胎爆炸 B.高粱酿酒、白磷燃烧

C.蒸汽锅炉爆炸、煤气燃烧 D.蜡烛燃烧、食物腐败变质

9、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A、木器 B、青铜器 C、铁器 D、 塑料器具

10、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B、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C、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D、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 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12、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

A.磨杵成针 B.木已成舟 C.积土成山 D.死灰复燃

13、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其主要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 )

A台风 B.雪灾 C.山体滑坡 D.森林火灾

14、汽车排气管上装上催化转换器,可以使:(1)碳氢化合物迅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2)氮的氧化物转化为氮气,使汽车尾气得到净化,关于上述涉及的物质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

A.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均为物理变化 D.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

15、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放热、发光等现象

D、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16、下列现象可能是化学变化的现象的是 ( )

①发光 ②放热 ③产生沉淀 ④产生气泡 ⑤变色

A.①② B.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7、在铝箔燃烧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

A.铝箔变小 B.放出大量的热, C.发出耀眼的强光 D.生成白色固体

18、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8、下列两组变化:

A组:①冰化成水 ②铁变成磁铁 ③木棒折断 B组:①火药爆炸 ②木柴燃烧 ③铁生锈

A组的特征是 ,这类变化叫 ;B组的特征是 ,这类变化叫 。常伴随的现象有 参考答案

1—5、CDBCD 6—10、CBCAB 11—15、DDDBB 16—18、DDA

8、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能量 、 、 、 、 等,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集合4篇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
  • 2022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