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鲁迅惯于长夜翻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2    阅读:

《惯于长夜过春时鉴赏》
鲁迅惯于长夜翻译 第一篇

惯于长夜过春时目录

作品简介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作品译文

作品赏析

作者简介

编辑本段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惯于长夜过春时》

作者:鲁迅

体裁:七言律诗

创作时间:1931年2月 出自:《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纪念》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鲁迅惯于长夜翻译】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惯于长夜翻译】

忍看朋辈(又说“朋友”)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1]

编辑本段作品注释

原诗无题,用诗的首句为题。

妇:妻子。

将,音jiāng,带领。

雏:音chú,是幼鸟、小鸟的意思,这里是指孩子。

鬓有丝:两鬓有了白发。

依稀:模模糊糊。

慈母泪:当时作者的母亲在北京听说作者已经被捕的谣传,因忧虑焦急而掉泪。 ④变幻:变化,变换。大王:指当时的国民党新军阀和地方实力派的头子。 “城头变幻大王旗”是指国民党南京政府和地方实力派之间的军阀混战。

忍:不忍,岂忍的者文。朋辈,指青年作家李伟森、柔石、胡也频、冯铿、般夫等五人。 成新鬼: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李伟森,柔石等五烈士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于上海龙华。 刀丛:指当时的白色恐怖。原作 “刀边”,后改。

无写处:没有地方可把所吟的诗写下来,指在白色恐怖下没有言论自由。 缁衣:音zī,黑色的衣服。[1]

编辑本段作品译文

白色恐怖就像是长夜漫漫,久而久之我早已过得习惯,

年过半百双鬓上丝发斑白,还带着爱人孩子外出避难。

年老的母亲为我担忧受惊,我在梦中似见她泪痕斑斑。

【鲁迅惯于长夜翻译】

新旧军阀到处在你征我伐,城头上强盗旗号时时变换。

年轻的战友惨遭敌人杀害,痛定思痛我肝肠寸寸辟断;

写首小诗表示血泪的控诉,满腔怒火怕什么火海刀山!

低头寻思这诗文无处可登,堂堂中国密封得像只铁罐;

面对夜空只感到四周悲凉,黑衣照映着月光一片清寒![1]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1931年1月17日,柔石、殷夫等五位左翼作家被国民党当局逮捕,2月7日深夜,在【鲁迅惯于长夜翻译】

【鲁迅惯于长夜翻译】

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里被秘密枪杀。国民党反动派在 “文化围剿”失败之后,以流氓、侦探、刽子手来对付左翼作家。这种行径“一面固然在证明他们是在灭亡中的黑暗的动物,一面也在证实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阵营的力量”。(《二心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柔石等被捕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准备逮捕鲁迅,鲁迅于一月二十日迁居于花园庄公寓。五个青年左翼作家被害的消息传来后,鲁迅写了这首诗。他在《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说到写这首诗时的心境: “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的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惯于长夜..”。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悲愤的心境下,抒发了作者对革命青年牺牲的沉痛感情和在漫漫长夜里多年生活积累起来的深沉感慨,表达了他对国民党腐朽政权的仇恨和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 “惯于长夜过春时”,在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恐怖下,长夜难明,这种黑暗生活,他已经过惯了:一面是母亲的忧虑焦急,妇雏的流离颠沛,朋辈的牺牲,自己鬓上的白发;一面是反动军阀更相替代的统治,“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文网。 “惯于”二字,说明长夜漫漫,黑暗统治的长久,也是鲁迅对黑暗的旧社会憎恶到极点的话;而就在这种过惯了的黑暗生活中,又有新的革命青年牺牲了。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化悲痛为力量,以顽强勇敢的战斗来回击敌人,追悼战友。全诗,可以用鲁迅同期写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二心集》)中的一段话来概括 “:我们现在以十分的哀悼和铭记,纪念我们的战死者,也就是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永远在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的不断斗争。”这首诗鲜明地表现了他的大无畏的战斗风格。[1]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2]

《鲁迅-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鲁迅惯于长夜翻译 第二篇

无题

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鲁迅》
鲁迅惯于长夜翻译 第三篇

《鲁迅研究》笔记

绪论

一 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鲁迅对待中外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鲁迅认为,对待民族文化固有的血脉,在不失其信心的前提下,应加以辨析、扬弃和选择;对世界文化思潮,则在打破闭关锁国状态的基础上,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占有、挑选和拿来;在这两条途径的相辅相成的结合中,去创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从这一基本构想出发,形成了贯穿鲁迅一生的中外文化观:对中华民族文化中优化因素的传承和对外来文化中先进文化因素的“拿来主义”。

鲁迅所选择的文化革新的主攻方向:鲁迅认为西方强盛之根本在于人自身,在人自身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至于物质文明和民主制度等等,都是在人自身精神文明发达的基础上才得以产生的。鲁迅由此得出结论,中国文化的历史性转换的主攻方向,应该在主体精神文化方面,即应注重人自身的精神文化改革。 与主导主体精神文化建设相联系,鲁迅以极大的精力关注并思考了“改革国民性”这一历史命题。

鲁迅对整体文化发展的全局性眼光:在鲁迅的文化态度中,他对文化发展始终坚持采用“全局性”眼光,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鲁迅在各具体文化领域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反省时也好,在提出建设性主张时也好,他的出发点都在于整体的中国文化的革新和发展。

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鲁迅对于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他所取得的诸多文化业绩,在较大程度上正是取决于他的这种对待中外文化关系的正确态度。

二 鲁迅的人格魅力

鲁迅成为文化伟人的客观条件:时代的机遇(主要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大解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革命)是决定性因素,同样作为重要因素之一的,是个人的天才条件。

鲁迅的“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同时拥有旧学的根柢和新学的根柢;具备了深厚的中西文化的素养;卓越的文化识见,正因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活着的传统文化”有着超出同时代人的深刻的认识,才使他取得了超越时人的文化业绩。 鲁迅超常的“热情和性格”集中体现为韧性的战斗精神和雄伟的人格力量。鲁迅的韧性战斗精神有多种表现形态,但最富有特色的是他那敢于在无路之中寻找出路的信念、勇气和毅力,还体现在他的奋斗中总是包含着坚实而深沉的理性精神。至于鲁迅的雄伟人格,基本可用毛泽东的一句话来概括,即“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惯于长夜翻译】

鲁迅思维的特点:第一,“鲁迅式思维”的特点首先体现为思维的开放性;第二,“鲁迅式思维”的特点最主要的是体现为思维的反叛性;第三,“鲁迅式思维”的特点还表现为在思维中采用简括、明快的判断方式;第四,在鲁迅的思维过程中,还常常采用一种由果溯因的反向分析方法。 构成鲁迅人格魅力的主要方面

三 鲁迅的当代意义

鲁迅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鲁迅的真正意义、鲁迅遗产的真正价值,正越来越深刻地为人们所认识。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之为革命家,不同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从事革命理论的研究、阐述或从事实际的革命运动的那些所谓的政治革命家,而是一个致力于文化战线上的斗争的“文化革命家”。鲁迅之为思想家,执着于现实人生,注重于对社会的文明批判,注重于对伦理道德的探索,而这一切正体现出一个文化思想家的特点。至于文学,鲁迅更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造的价值并非止于文学自身领域,鲁迅从根本上就是带着一种鲜明的文化目的去从事文学活动的。

鲁迅精神和思想对当代的启迪意义:由于我们现在正处于与五四时期相类似的文化变革的历史性转折时期,因此我们也面临着与五四时期相类似的历史任务。鲁迅对民族文化的反省和

思考,几乎涉及了中国精神文化的一切领域,这种反思和思考为今天的文化革新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可供借鉴的。鲁迅精神首先体现为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韧性的战斗精神,也是鲁迅精神的重要方面。鲁迅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还包括诸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硬骨头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严于解剖自己往往甚于解剖别人的与民族共忏悔的自我批评精神,时时想到中国、想到中国未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内容。 鲁迅的生活道路 一 热忱的爱国主义者 鲁迅,姓周,幼名樟寿,字豫才,于1898年在南京求学时改名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时起用的笔名,“鲁”取自母姓。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浙江绍兴。1936年10月19日凌晨辞世于上海。鲁迅的家庭和个人的经历,直接地促成了他从小就产生了爱国主义思想:其一,家庭的变故使鲁迅目睹旧社会的腐败,对上层社会产生了极端的憎恶;其二,鲁迅从小就与农民亲近,与农家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熟悉农民的生活,并同情他们的不幸;其三,鲁迅从小接触民间艺术,大量阅读“非正统”的书籍,一方面使他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与社会,接受了文学的熏陶,另一方面则更激起了他对封建礼教的强烈不满。 鲁迅从小受到祖母、母亲和“长妈妈”的影响。于7岁开蒙,12岁到“三味书屋”读书(塾师寿镜吾)。 在南京,鲁迅学习到了新鲜的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接受了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1898年5月,鲁迅以“周树人”的名字,进入了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翌年,他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学校开设了许多介绍自然科学的课程;阅览室还有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等。(在南京,鲁迅读了《天演论》。)鲁迅在这里学到了前所未见的自然科学知识,受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接受了进化论思想。1902年,鲁迅毕业于路矿学堂。 在日本,鲁迅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先是选择了“医学救国”这一人生道路。 鲁迅先在东京弘文书院学日语,1904年秋季,进了仙台医专(这里有对他寄望颇高的藤野严九郎先生)。 在东京,1908年直接就学于章太炎先生,在政治观念、学术思想上都深受其影响。另一方面,他潜心阅读大量外国文学作品,提倡文艺,并曾创办刊物,取名《新生》。从1907年开始,在河南留学生所办的杂志《河南》上发表文言论文(其中,《人之历史》介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科学史教篇》介绍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并从科学哲学的高度深刻总结其经验教训;《文化偏至论》批判了维新派的“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摩罗诗力说》介绍和赞扬欧洲文学史上“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品。)。此外,鲁迅还与周作人翻译了许多俄国和东欧、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于1908年合编为《域外小说集》二册。 鲁迅这一阶段的思想历程终结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爆发之后。 1911年冬,鲁迅创作了文言小说《怀旧》,作品描绘辛亥革命前夜社会动荡中农村各阶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初步表现出反封建的精神和讽刺的艺术才能。 鲁迅对辛亥革命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思考:首先,鲁迅发现中国的封建势力十分顽固并且狡猾,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他们的打击却软弱无力;其次,鲁迅发现革命党人自身缺乏革命的彻底性,革命成功后很 快就腐化倒退了;再次,鲁迅还发现革命党人不去发动群众,以致革命到来时群众对革命全无所知。 二 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1915年9月,陈独秀等人创办了《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新青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2月,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新文化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五四文学革命拉开了序幕。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五四”前夕至大革命期间鲁迅在文化战线上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业绩:第一,鲁迅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集中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时代精神,卓越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第二,鲁迅积极参加对封建复古派的思想斗争,痛打新文化运动的“拦路虎”。(1919年与林纾为代表的“国粹派”,1921年与吴宓为代表的“学衡派”,1925年与以章士钊为代表的“甲寅派”等复古派别展开论争。20年代中期与胡适支持下的陈西

滢、徐志摩、唐有壬等“现代评论派”展开论争。)第三,在爱国群众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中,鲁迅全力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斗争,捍卫新文化统一战线思想上的纯洁性。第四,鲁迅带领文学同仁和文学青年创办新文学杂志,组织新文学社团,扩大新文学的阵地,壮大了新文学的作家队伍。 1924年成立语丝社,创办《语丝》杂志,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鲁迅被称为“语丝派”的主将。1925年成立的莽原社和未名社,鲁迅是发起人和领导者(莽原社主要成员还有高长虹、向培良、荆有麟、韦素园等,所创办《莽原》杂志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未名社成员还有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曹靖华,是一个着重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他到厦门大学任教后,支持厦门和厦大的青年成立文艺团体“泱泱社”和“鼓浪社”,出版文学刊物《波艇》和《鼓浪》。 《无花的蔷薇之二》(称1926年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表示“血债必须以同物偿还”)、《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出“打落水狗”的革命口号)、《纪念刘和珍君》(高度赞扬死者的斗争精神和牺牲意义)、《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表现出对复杂斗争形势惊人的洞察力)。 1926年8月,鲁迅将写于前两年的11篇小说结集,题名《彷徨》,扉页上引有屈原《离骚》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933年他曾写《题〈彷徨〉》一诗,可以视为对上述题句的阐释:“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1924年至1926年间鲁迅在彷徨中求索而获得的新的思想认识:第一,他对各社会阶层在中国革命中作用的认识更清楚了;第二,他对中国革命道路与方式的理解逐步明朗了;第三,他对自己的思想状况更为了解了。这一切表明,鲁迅开始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思想指南,标志着鲁迅思想开始了新的飞跃。 三 英勇的左翼文化旗手 给鲁迅以极大震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作为鲁迅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左翼文化英勇旗手的起点。 促使鲁迅完成思想转变并趋向成熟的原因:首先,触目惊心的血的事实使鲁迅轰毁了进化论,确立了阶级论;其次,鲁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使自己的信念、思想在理论上趋于完备并实现升华。总之,血写的事实,系统的理论研讨,终于使鲁迅实现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飞跃。 《答有恒先生》(包含着对自己以往的思想、信念,经过无情解剖,发现严重弊端与错误以后的惊讶和自悔)、《惯于长夜过春时》(纪念牺牲的“左联”五烈士)、《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愤怒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屠伯们杀戮革命作家的罪行,热情讴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腥风血雨中诞生)、《黑暗中国文艺界的现状》(应史沫莱特之约,将国民党当局的暴行公之于世界舆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一针见血地指出,“左翼”作家其实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公开表示自己的政治态度,高度赞扬“毛泽东先生们”团结抗日的理论)。 鲁迅与“左联”五烈士(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及陈赓、瞿秋白、方志敏等有着密切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 鲁迅还参加了多个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的反帝反战、争取民主自由的群众团体,如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反帝反战同盟,积极参与这些团体发起组织的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暴行的活动。 对于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鲁迅一方面撰文揭露其帝国主义面目和野心,一方 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政策,歌颂党领导的民众抗日斗争。1936年初,中国工农红军东征获得胜利,鲁迅闻讯,立即致函表示祝贺。面对托派分子的挑拨,鲁迅愤然写了《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公开表示自己的政治态度,高度赞扬“毛泽东先生们”团结抗日的理论。 1930年,鲁迅与“民族主义文学”(主要成员有潘公展、朱应鹏、范争波、王平陵、黄震遐等)展开论争,出于对国民党反动派法西斯统治的愤怒,他写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等文章,深刻而形象地揭示了他们的反动实质。1928年,与以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派”进行论争。1931年与以胡秋原为代表的“自由人”、1932年与苏汶(杜衡)为代表的“第三种人”论争,鲁迅写了《论“第三种人”》、《又论“第三种人”》等文,指出在阶级社会里,想当超阶级、“非政治”、“为艺

术而艺术”的绝对的“自由人”与“第三种人”,是不现实的。 鲁迅十分关心左翼青年作家的成长,他将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叶紫的《丰收》编入特意为他们创设的“奴隶丛书”,并分别为之作序。此外,鲁迅还撰写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白莽作〈孩儿塔〉序》等。 “两个口号”的论争:1936年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文艺界的基层组织根据第三国际中共代表王明的指令,决定解散“左联”,着手筹建文艺界联合抗日的团体,负责人周扬等人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作为文艺界统一战线的口号。鲁迅为了弥补“国防文学”口号的“不明了”之处,他与冯雪峰、胡风一起商定,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于是,上海左翼文艺界内部发生了一场很不愉快的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 1928年至1936年间鲁迅在文化战线上战斗业绩的几个方面:第一,鲁迅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意见,参与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为“左联”的健康成长而不断对之纠偏反正;第二,鲁迅坚持文艺战线的思想斗争,为左翼文艺的发展扫清道路;第三,鲁迅继续创作大量的文学作品,发展了“五四”文学的成果,成为左翼战斗文学的光辉典范;第四,鲁迅还致力于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和苏俄等国家的进步文学作品,为左翼文学的发展“窃得火来”,提供借鉴;第五,鲁迅为壮大左翼作家队伍而继续热心扶植青年作家、艺术家;第六,鲁迅再次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自觉地加入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并为统一战线的建立,从理论上、组织上作出贡献。总之,鲁迅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在文化战线上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而英勇奋战,无愧为左翼文学英勇的旗手。 鲁迅的文化思想 一 鲁迅的文化哲学思想 鲁迅对文化进行反省的价值依据:鲁迅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重视人”这个根本,并以此来确立对民族文化进行反省的价值依据。他考察过当时两种比较流行的关于“人的价值”的观念,一种是鲁迅称之为“社会民主之倾向”的观念,另一种称之为“极端之个人主义”的倾向。在鲁迅看来,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角度看,应重视人的社会责任;但从人性个性解放的角度看,则应把人性解放看作社会解放的前提。五四时期是一个文化反拨时期,鲁迅认为在当时首先应强调人的个性解放。而当时代发展到30年代,普遍的社会革命日益高涨,使社会革命成为压倒一切的文化发展的关键,在这个时期,强调个性解放服从于社会解放的要求,又是十分恰当的。因此,在30年代,鲁迅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辩证统一起来,从而依据时代的需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可以说,对人的思考,重视人的价值,使人真正成其为人,是鲁迅进行文化反省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目的,而且还是他反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性的价值依据。 鲁迅对文化发展的基本认识:鲁迅认为,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因此,所谓文化的发展也必然是人自身的发展,即人的内心要求和人的能力的发展。这时鲁迅的文化发展观的核心。他认为,我们应当以宽阔的胸怀汲取外来文化中的有益东西,不是等别人来同化我们,而是我们自觉地拿来有益的东西,用于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使中国文化向高的方向发展。鲁迅的这种注重人与文化的辩证关系的文化发展观,在他的文化反省中是始终被贯彻着的。 鲁迅进行文化反省的方法特征:第一,鲁迅文化反省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特征;第二,鲁迅文化反省的批判性特征;第三,鲁迅文化反省的辩证性特征;第四,鲁迅文化反省的过渡性特征。 二 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 鲁迅的“立人”思想:鲁迅的“立人”思想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中带有“茫漠”的“人性解放”的空想性质,他想通过“立人”建立强盛的“人国”。到了后期,鲁迅不再简单化地主张通过“立人”来建立“人国”,而是对“人”、“人性”注入了阶级性内涵,并把人的改造与社会改造、把“人”的解放与社会解放密切地联系起来。与“立人‘思想密切相关,鲁迅早期在改造国民性问题上,致力于揭露和攻打国民性的弱点及其病根;而在后期,则能运用阶级观点分析国民性,不仅揭露缺点,而且注重揭示民族性中的优点,歌颂人民群众的伟大,而且无论是批评缺点还是张扬优点,均能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去把握问题的实质。 鲁迅所提的“国民性”含义:从鲁迅作品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鲁迅所提的“国民性”问题,一般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国民的精神状态的问题,

也就是民族性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他谈“国民性”时总是把统治阶级也被统治阶级作为一个民族整体来看待。 鲁迅批判了“国民性”的哪些弱点:第一是“瞒和骗”;第二,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第三,“做戏”和“讲体面”;第四,“看客”式的无聊;第五,卑怯和势利;第六,因自利而不惜破坏公众利益,乃至对断送国家、民族也无动于衷;第七,安于命运、安于现状的奴才心理。此外,还有诸如“五分钟热”、“中庸折衷”、“骄和谄相结合”的洋奴思想等等,也都是鲁迅所痛心疾首并竭力加以抨击的国民性弱点。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意义:鲁迅所揭露和解剖的国民性的弱点 ,正是中国国民的一种精神病症的深刻反映,因而具有尖锐的、强烈的现实意义。鲁迅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的深刻性,不仅表现在对国民性种种弱点的揭示和披露上,而且还表现在他对病根的探究方面。(对于国民性弱点产生的原因,鲁迅谈得最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封建等级制度;其次是封建思想的毒害;第三,鲁迅把我们民族屡受外来侵略看成是形成国民性弱点的重要原因。)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揭露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一方面是肯定和发扬国民性的某些优点,其目的都是在促进一种新的、向上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的诞生。

三 鲁迅的伦理文化观 鲁迅对封建伦常的批判:鲁迅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与他紧紧抓住“反封建伦常的大题目”分不开的。正是鲁迅在批判封建伦理文化方面所取得的突出的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新文化史上的地位。在一个由人伦关系构成网络的社会中,社会道德也只有在人伦关系中才发生意义,而所有的道德观念都无不具体地体现在某一种人生依附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长幼之间所谓理想的道德关系是忠、孝、节、悌,这里没有平等可言,只有依据一定的人伦关系而必须单向遵循的礼教。对此,鲁迅给予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 鲁迅对封建家族制度弊端的解剖:鲁迅对以家族制为本位的伦理中心主义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曾就这种文化氛围必然产生的社会后果作过精到的分析。鲁迅指出,以差等的人伦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形态中,必然产生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性的奴隶主义。专制性和奴性这两种对立的性格特点常常紧密地统一于一人身上,成为深藏于中国人身上的某种根性。在鲁迅看来,正是由于这种伦理中心主义文化的长期浸染,使得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因而特别缺乏两样东西:一是与专制主义相对立的民主意识;一是与奴隶主义相对的自主意识。鲁迅的分析,从中国文化特性中所缺乏的因素方面,为在中国提倡民主科学的迫切性提供了有力的论证。 鲁迅对封建“孝道”观念的分析批判:鲁迅提倡平等的社会道德规范,为此,他对一些具体的“伦常”关系进行了认真的解剖,从而使伦理文化批判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鲁迅首先从“父子”关系入手,分析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中的“孝道”。鲁迅认为,“孝道”是一种以长者为本位的“古传的谬误思想”。为了从根本上批倒所谓“孝道”,鲁迅对“孝道”赖以成立的所谓“依据”进行了彻底清算。鲁迅对“孝道”的批判,十分合乎逻辑地上升到了社会进化和文化发展的高度,因而是雄辩、有力的。 鲁迅从哪些方面批判了封建“女德”:鲁迅曾深刻地指出,“中国的妇女所有的桎梏太多”。在强加于妇女身上的诸多“桎梏”中,最野蛮、最不人道的的,就是对女子的“贞操”观和“节烈”观。所谓的“女德”实际上仅仅是对于女性的“苛酷”。鲁迅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切强加于女性的、要求女性单方面遵循的道德规范,都是极不人道的,这正是中国伦理文化畸形的体现。 鲁迅对新伦理道德观的提倡:鲁迅提出了建立新型的道德观念的主张。他认为,新的道德观念应是建立在人格独立、相互间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他倡导的新型的“爱”的道德,这种爱的道德,鲁迅将它具体化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开宗第一,便是理解”;“第二,便是指导”;“第三,便是解放”。针对畸形的女性道德,鲁迅指出,“夫妇是伴侣,是共同劳动者,又是新生命创造者”,提倡夫妇间“完全的平等”、“相互的关怀”、“深切的爱”。 鲁迅伦理文化观的主要内容:鲁迅的伦理文化观中,具有特别丰厚的内容。这里面既有对中国封建伦理文化的深刻认识,又有对具体伦常关系及其相应的封建道德观念的精到分析和尖锐批判;既有针对封建伦理道德“畸形”、“野蛮”的特征所提出的建立新的伦理道德的主张,又有鲁

《惯于长夜过春时翻译赏析_作者鲁迅》
鲁迅惯于长夜翻译 第四篇

<惯于长夜过春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鲁迅。其诗词全文如下: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惯于长夜过春时翻译赏析_作者鲁迅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译文]
白色恐怖就像是长夜漫漫,久而久之我早已过得习惯,年过半百双鬓上丝发斑白,还带着爱人孩子外出避难。年老的母亲为我担忧受惊,我在梦中似见她泪痕斑斑。新旧军阀到处在你征我伐,城头上强盗旗号时时变换。年轻的战友惨遭敌人杀害,痛定思痛我肝肠寸寸辟断;写首小诗表示血泪的控诉,满腔怒火怕什么火海刀山!低头寻思这诗文无处可登,堂堂中国密封得像只铁罐;面对夜空只感到四周悲凉,黑衣照映着月光一片清寒。
[鉴赏]
他再度避难。此间,他为地下刊物<前哨>和美国<新群众>杂志分别写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和前驱的血>和<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 ·鲁迅的翻译思想(2015-11-16)
  • ·社戏原文阅读感想(2015-12-19)
  • ·成语双周年(2016-01-05)
  • ·周作人语录(2016-02-16)
  • ·秋夜赏析(2016-03-25)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表示收获的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