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1    阅读: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一)
浙教版七年级 科学目录(2014最新)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目录(新)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第2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 第3节 《科学观察》 第4节 《科学测量》 第5节 《科学探究》

第二章《观察生物》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第2节 《细胞》

第3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4节 《常见的动物》 第5节 《常见的植物》 第6节 《 物种的多样性》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 第3节 《组成地壳的岩石》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5节 《泥石流》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第2节 《质量的测量》 第3节 《物质的密度》 第4节 《物质的比热》 第5节 《熔化与凝固》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012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目录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1节 《新生命的诞生》 第2节 《走向成熟》

第3节 《动物的生命时期》 第4节 《植物的一生》

第5节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 第2节 《声音的产生》 第3节 《耳和听觉》 第4节 《光和颜色》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6节 《透镜和视觉》

第三章《运动和力》 第1节 《机械运动》 第2节 《力的存在》 第3节 《重力》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第6节 《摩擦力》 第7节 《压强》

第四章《地球和宇宙》 第1节 《太阳和地球》 第2节 《地球的自转》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4节 《月相》

第5节 《日食和月食》 第6节 《太阳系》 第7节 《探索宇宙》

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 青春期的心理及保健 二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三 自行车增大和减少摩擦的措施 四 观测当地的星空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二)
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 科学入门

姓名: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

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

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

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1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了解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二周长X圈数。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2、体积的测量。

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还有较小的体

积单位,如立方分米(dm),立方厘米(cm),立方毫米(mm)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V物=V物+水-V水

3、面积的测量。

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

四、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通常我们认为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但是光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容易发生错误,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物体温度的高低,这时需要借助温度计。

2 333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上面有刻度,内径很细,但粗细均匀。下有一个玻璃泡,装有液体。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切勿超过它的量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

2)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

到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不能立即读数,待液柱稳定后再 读数。

3)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4)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单位。

体温计是一类特殊的温度计。测量范围从35℃~42℃。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中的水银会断开,所以它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才能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测温仪器和方法也不断出现。如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光测温度计(在SARS期间发挥巨大的作用)、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光谱分析等。

第二章 观察生物

第一节 生物和非生物

1. 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它有 、、觉 、等感觉,没有 。

2. 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有无,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生命特征有、、 能繁殖后代 、 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 能遗传和变异 、 能进化 等。

3. 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 。

第二节 细胞

1. 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发现的。细胞学说又是由德国科学家 施莱登 和 施旺提出来的,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①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③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

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另还具有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保护细胞)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相比,一般还多了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其作用主要是保护和支持细胞,植物细胞一般具有一定的形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里面的液体叫细胞液(内含有味道、气味相关的各种物质)

3.写出显微镜的各个结构:

(1) 镜座 (2) 镜臂 (3) 倾斜关节

(4) 载物台 (5) 压片夹 (6) 遮光器

(7) 反光镜 (8) 镜筒和物镜转换器

(9) 粗准焦螺旋 (10) 细准焦螺旋

(11) 目镜和物镜

4.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5.使用显微镜要注意的问题:

(1)如果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上边,要移动到中间,载玻片该往 左上 边移。

(2)向 内 旋转 粗 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上升;

3

一般先用找到物象,再调节使物象更清晰。

(3)要使观察的视野最亮,可以把 遮光器 最大的光圈对准 通光孔 ,并且用反光镜的 凹 面镜观察。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

(5)显微镜由 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后,它的视野会 变暗 ,细胞数目会 变少 ,细胞的体积会 变大 ,细胞结构会变得 更清晰 。

6、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将洋葱表皮展开后盖上盖玻片,不能留有气泡,最后滴上 红墨水 染色。

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发现

1)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说明 洋葱表皮撕的太厚或没有在载玻片上展平,

2)视野中发现黑色圆圈,说明 装片中气泡太多,应该 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

7.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滴一滴染色。

8.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

第三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与许多生物一样,都来自一个细胞——,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和化 的结果。

2、

3、 4、细胞分化是指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发生变化,结果是。

5、用橡皮泥分裂来模拟受精卵分裂的方法是 模拟实验法 。用图来表示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方法是 模型法 。

6

7、皮肤由外到内分 表皮 、 真皮 、 皮下组织 三层,皮肤是人体内最大的由多种组织构成的 器官 。构成皮肤的组织有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皮肤的血管和神经分布在 真皮 内,如果损伤皮肤导致出血或感觉疼痛,则必须是伤到了 真皮 。

8、器官是由许多种 组织 按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 功能 的结构。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9、系统是功能相近的 器官 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能完成一项或多项 生理活动 的结构。人体的八大系统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

10、消化系统包括和两部分,其中消化道包括肛门等。消化腺包括

4

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其中唾液腺分泌 唾液;胃分泌胃液;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肠腺分泌肠液 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11、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人体。

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 → 组织 → 器官 →植物体。

第四节 常见的动物

1、分类是一种把某些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科学方法。

2、关于生物分类的三个观点: 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 、 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 分类可以逐级进行 。

3、对生物的科学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 形态结构 、 生活习性 以及生物之间的 亲缘关系 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门 、 纲 、 目、 科 、 属 、,其中是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对生物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 二歧分类法 。

3、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级,生物之间的相同点就越;生物的分类等级越低,生物之间的相同点就越。

4、动物根据体内有无和。

5、两栖动物最主要的特征是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哺乳动物最主要的特征是 胎生、哺乳 。五大类脊椎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鸟类和哺乳类 ,体温不恒定的是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五大类脊椎动物中,只有 哺乳类 是胎生的,其它四类都是 卵生 的。

6、无脊椎动物包括:(举一代表动物);

原生动物 ,如 草履虫; 线形动物 ,如 蛔虫 ; 节肢动物 ,如 蝴蝶 ;

环节动物 ,如 蚯蚓 ; 扁形动物 ,如 涡虫 ; 腔肠动物 ,如 水母 ;

棘皮动物 ,如 海星 ; 软体动物 ,如 蛤 。

7、昆虫属于动物门纲,它是动物成员中最多的家族,其身体结构特点是:体内没有体表有一层 外骨骼 ,身体分为 头 、 胸 、腹 三部分,有 三 对足, 两 对翅。

5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三)
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点汇总-精简版

第一章 科学入门

姓名: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

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长度测量中公认的标准量是“米”,而不是“刻度尺”。 1、长度的测量。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不要忘记)

积累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除以张数)、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体积的测量。

新教材已舍去“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这一说法。 读数要看仔细,单位换算要仔细。

四、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体温计。测量范围从35℃~42℃,最小刻度为0.1℃。 结构 优点 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 精确。 特别细的弯曲。 离开读数。

横截面形状近似三角形。 放大液柱,便于读数。

第二章 观察生物

第一节 生物和非生物【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

1. 蜗牛没有 。

2. 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有无生命,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3. 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

第二节 细胞

1.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相比,一般还多了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液泡:里面的液体叫细胞液(内含有味道、气味相关的各种物质)

2.使用显微镜要注意的问题:

(1)如果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上方,要移动到中间,载玻片该往左上方移。 (2)使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视线盯牢盖玻片。

(3)低倍镜换高倍镜。不能有的操作是“调节粗准焦螺旋”

(4)显微镜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它的视野会变暗,细胞数目会变少。 3.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先滴清水,最后用红墨水染色。

4.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先滴生理盐水,最后用亚甲基蓝染色。

5.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

第三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与许多生物一样,都来自一个细胞— 2、细胞分裂。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 ,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加(如果是单细胞生物还意味着生物个体的增加) 3、细胞生长。

4、细胞分化。结果是形成多种组织。

5、用橡皮泥分裂来模拟受精卵分裂的方法是模拟实验法。用图来表示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方法是模型法。 6、 植物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7、皮肤由外到内分、、。

皮肤的血管和神经分布在 真皮 内,如果损伤皮肤导致出血或感觉疼痛,则必须是伤到了 真皮 。 8、器官是由许多种 组织 按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 功能 的结构。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9、消化系统包括和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 、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肝脏分泌胆汁

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10、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是:→→ 人体。

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 → 组织 → 器官 →植物体。

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第四节 常见的动物

1、界门纲目科属种。对生物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

2、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生物之间的相同点就越少;生物的分类等级越低,生物之间的相同点就越多。 3、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分为

其中脊椎动物包括: 鱼 类、 爬行 类、 两栖 类、 鸟 类和 哺乳 类。

4、两栖动物最主要的特征是 五大类脊椎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鸟类和哺乳类 。只有 哺乳类 是胎生的其他都是卵生的 5、无脊椎动物包括:(举一代表动物);

原生动物 ,如 草履虫、变形虫; 线形动物 ,如 蛔虫、饶虫 ; 节肢动物 ,如 蝴蝶、螃蟹 ; 环节动物 ,如 蚯蚓 ; 扁形动物 ,如 涡虫、血吸虫 ; 腔肠动物 ,如 水母 ; 棘皮动物 ,如 海星 ; 软体动物 ,如 蛤、蜗牛 。 6、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它是动物成员中最多的家族。

有一层 外骨骼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蜘蛛8条腿,无翅,不是昆虫。

书上出现的图片中的动物要分清类别。

豚类(鲸、海豚、河豚、白鳍豚)——哺乳类

海豹、海狗、海狮、海象、海牛(儒艮)——哺乳类 海马——鱼类 蝙蝠——哺乳类 鲨鱼——鱼类

第五节 常见的植物

1、植物根据能否产生和。

(1)种子植物根据 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可分为 被子植物 和 裸子植物 。 (2)无种子植物中:根、茎、叶的分化情况,可分为 蕨类、苔藓类、藻类。

2.五类植物是 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 3.被子植物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又称绿色开花植物。

书上出现的图片中植物的类别要记住,尤其是珙桐(被子植物)和沙椤(蕨类植物)。

第六节 物种的多样性

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原因是因为丧失了栖息地,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也就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1、书上出现的图片都要看懂、理解。

2、火山、地震和泥石流。泥石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

4.岩石的应用: (1)优质建筑材料;(2)工艺品材料;(3)形成各种矿产资源

5.火山和地震: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形式,也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6.火山喷发物:气态(水蒸气、二氧化硫等,以水蒸气为主)、

液态(熔岩流)

固态(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

7.板块构造学说的那张图。

8.地形和地形图:图要会看。

地形都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 一种微粒 。但也有许多物质是由 原子 或 离子 等微粒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1) 分子之间有空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称为热运动); (3)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芝麻与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的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它并不能证明分子间有间隙。

4.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了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很大,而液体和固体中分子间的间隙较小。

5.扩散: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相互进入到分子的空隙中的现象。

扩散现象证明了:一是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二是 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之中 。

闻到花香是香味分子扩散造成的,可证明分子在热运动,但飞舞的雪花、飘扬的灰尘、掉落的树叶等都是物体,它们本身不是分子,因而这些现象都不是扩散现象,都不能证明分子热运动。

扩散现象的条件: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在运动。 扩散的快慢:分子空隙大小,分子热运动程度(温度)。【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

8.观察较大物质分子的器材是 扫描电子显微镜 ,观察细胞的仪是 普通光学显微镜 。

9.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这说明冰中水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液态水中的要 大 。但绝大多数物质的固态比液态空隙要小。

10.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11.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一长段时间后,发现它们结合在一起了,这就是扩散现象,它既说明了固体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也说明了固体分子也在热运动。

12.物体难以被压缩说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物体难对被拉断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其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距离增加时斥力和引力同时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多,故表现出很强的引力;当距离减小时斥和引力同时增加,但斥力增加得多,故表现出很强的斥力。

13.两个铅柱被粘合在一起很难被拉开,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第2节 质量的测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

2、砝码生锈质量增大,测量值会偏小。 砝码磨损质量减小,测量值会偏大。 游码未归零就调平,测量值会偏大。

3、天平在月球上可以正常使用,在太空里失重条件下无法使用。

第3节 物质的密度

一、密度的概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四)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 (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 特殊长度的测量

A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B 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8.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 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

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

(1)放平 (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3)调平(调节横梁螺母) (4)称量:左物右码; (5)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

(6)记录 (7)整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等。 17.天平使用和维护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必须明确天平的称量范围(量程)和感量(所能称量的最小质量); (2)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

(3)称量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达到平衡; (4)称量中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盘或直接接触砝码,取放砝码应用镊子; (5)潮湿药品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6)加减砝码应从大到小,轻拿轻放。

(7)读数时,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游码读左边)。 (8)放好,天平和砝码要保持干燥,清洁,防止锈蚀。

18. 时间的测量(任何周期性的运动的事物都可用来记录时间。)

(1)时刻是指“时间点”。如:上午第一节课7点55分上课,8点40分下课,这里的7点55分, 8点40

分就是时刻。

(2)时段即时间间隔。如上午第一节课需45分钟,这45分钟即是时间间隔。

★常用表、钟测时刻,用停表测时间间隔。 19. 停表包括: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

20. 机械停表的使用:

(1)观察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30秒还是60秒,如是30秒要注意小表盘的分针指针有无超过半刻度线(已超过半刻度线的以大的读数为准),如右图秒针应读作41.9秒而不是11.9秒 (2)分针切勿漏读

2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第二章 观察生物知识要点

第一节 生物和非生物

1. 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 、、、;它有觉 、 味觉 、 触觉 、 嗅觉 等感觉,没有 听觉 。

2. 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有无能进行新城代谢、有严整的细胞结构 、 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 能生殖和发育、 有应激性、 能生长 、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3. 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 。

第二节 常见的动物

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无脊椎动物包括:

原生动物 ,如 草履虫(举一代表动物); 线形动物 ,如 蛔虫 ; 节肢动物 ,如 蝴蝶 ; 环节动物 ,如 蚯蚓 ; 扁形动物 ,如 涡虫 ; 腔肠动物 ,如 水母 ; 棘皮动物 ,如 海星 ; 软体动物 ,如 蛤 。

3、昆虫属于动物,它是动物成员中最多的家族,其身体结构特点是体内没有而在体表有一层 外骨骼 ,身体分为 头 、 胸 、腹 三部分,有 三 对足, 两 对翅。

第三节 常见的植物

1.植物根据能否产生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可分为 被子植物 ,如 苹果树 ; 裸子植物 ,如 松树 。

2、其中 是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级,生物之间的相同点就越 少 。 3、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可能的假设有、、生位置 、 形状 等因素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

第四节 细胞

1. 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和提出来的,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2、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相比,一般还多了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其作用主要是保护和支持细胞,植物细胞一般具有一定的形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里面的液体叫细胞液

3、写出显微镜的各个结构:

(1) 镜座 (2) 镜臂 (3) 倾斜关节 (4) 载物台 (5) 压片夹 (6) 遮光器 (7) 反光镜 (8) 镜筒和物镜转换器 (9) 粗准焦螺旋 (10) 细准焦螺旋 (11) 目镜和物镜

4、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5、使用显微镜要注意的问题:

(1)如果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上边,要移动到中间,载玻片该往 左上 边移。

(2)向 后 旋转 粗 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上升; 向准焦螺旋,物镜会慢慢下降。

一般先用 找到物象,再调节使物象更清晰。

(3)要使观察的视野最亮,可以把遮光器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且用反光镜的凹面镜观察。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五)
浙教版七上科学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科学入门

一、科学并不神秘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千米(km)=1000米(m)

69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微米(m)=10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

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了解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二周长X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

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

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2、体积的测量。

3 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还有较小的体

333积单位,如立方分米(dm),立方厘米(cm),立方毫米(mm)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369 1立方米=10立方分米=10立方厘米=10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3 我们有时还会听到“cc”,lcc=lcm

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

V物=V物+水-V水

3、面积的测量。

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

四、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通常我们认为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但是光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容易发生错误,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物体温度的高低,这时需要借助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上面有刻度,内径很细,但粗细均匀。下有一个玻璃泡,装有液体。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切勿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

到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不能立即读数,待液柱稳定后再 读数。

3)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4)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单位。

体温计是一类特殊的温度计。测量范围从35℃~42℃。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中的水银会断开,所以它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才能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测温仪器和方法也不断出现。如电子温度计、金属温 度计、色带温度计、光测温度计(在SARS期间发挥巨大的作用)、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光谱分析等。

五、质量的测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哟接触到大量的物体,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所含的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大。 质量具有以下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常用的单位还有吨,符号t;克,符号g;毫克,符号mg。

它们之间的换算是:

6 1吨=1000千克 I千克=1000克=10毫克

常用的质量单位和中国传统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1千克=1公斤 1斤=500克 1两=50克

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了解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

分度盘 指针 托盘 横梁 横梁标尺 游码 珐码 底座 平衡螺母

使用托盘天平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思考:当指针偏转时,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

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外)调;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左(里)调。

(3)称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等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

(4)整理器材: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回“0”刻度线处。

思考:如果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反了,这时怎样求得物体的实际质量?

将上述公式变为左盘砝码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求解。 六、时间的测量

在自然界中,任何具有周期性的运动都能用来测量时间。古时,人们常用日晷、燃香、 沙漏等方法来计时。现在人们常用钟、表等先进的仪器来测量时间。

时间的主单位是秒,单位符号是s 。

常用的单位还有分、时、天、月、年。

时间的基本换算关系是:

I天=24小时 l小时=60分钟=

3600秒

时间通常包含两层含义: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指的是时间的一个点,如10:00;时间间隔指的是一段时间,如课间休息10分钟。

实验室中常用来计时的工具是停表,有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电子停表的准确值可以达到0.01秒。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30秒),并将它们相加。它的准确值为0.1秒。

七、科学探究

理解科学的本质,它的核心是探究。

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和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能完成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设计和过程实施。

1、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 记录 实验现象和 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 结论。

3.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 有局限性的。

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长度的单位是 米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升和毫升 。 6.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

1) 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 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面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大或者偏小

3)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

4) 记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

8.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 或量杯 ,读数时视线应与 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9.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 10.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测量范围(最大刻度、量程)、c最小刻度 11.物体的 冷热程度 称为温度。1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13.温度的结构有哪些?(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1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1. 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2. 再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3. 把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里(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者侧壁)

4. 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15.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是0℃,水沸腾时 的温度是100℃。

16.常用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水银或酒精), -80C的读法:零下8摄氏度(或负8摄氏度), 00008C读法:8摄氏度。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C—42C,最小刻度0.1C。

17. 体温计的特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特别细而且弯曲的管,水银柱可在此处断开。.

作用 ①这样使得其可以拿出来读数

②如果一个人温度测过之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如果不甩温度只会升不会降。

如:某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甩过就给正常的人测量体温则测量后读数是38.5℃;但给39.0℃的人测时读数就是39.0℃

体温计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或体温计在结构上与一般温度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特别细而且弯曲的管)

体温计为什么比一般温度计精确?(玻璃泡容积较大,且内径很细。)

18. 质量是用来表示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的质量是由 物体本身 决定的, 它不随 温度 、 位置 、 形状 、 状态 的变化而改变。

19.实验室测质量的仪器是 托盘天平 ,它的结构有哪些?P19页

20.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重)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2016全国二卷

下一篇: 全国丙卷英语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