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农村改造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06    阅读:

新农村改造方案
农村改造 第一篇

大河路街道岗李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岗李村新农村建设,切实完成市重点示范村的综合改造任务,根据郑州市新农村建设工程指挥部印发《2007年郑州市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07年重点示范村建设村庄综合改造基本要求》和《大河路街道2007年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综合改造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实际

,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岗李村位于惠济区北部,南临惠济区政府,北临黄河,岗里村是一个行政村,又是一个自然村,下设七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为2178人,总户数为568户,有党员63名,耕地1275亩。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450.90元,村庄占地460亩,现有主导产业为餐饮养殖,种植。 岗李村现状,基本实现了村内通水泥路,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话电信。排水设施通畅、道路畅通、电话进家,并且有公交线路通过本村,解决了郊区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我村内有一所小学,为农民解决了学生的学前教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问题。

岗李村主导产业是农业,重点为种植无公害蔬菜,农民人均纯收入6450.90元。

近年来,我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团结、重干,实干,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拓进取、工作扎实、作风民主,在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支柱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被区委、街道评为“文明村”、“„五好‟村党支部”等光荣称号,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干群关系融洽。广大农民群众苦干精神强、村风正、民风顺、观念新、思路活、信息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大、信心足。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为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洁”工程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明村创建为切入点,以住宅改造、农村产业发展和基层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原则。新农村建设必须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区域资源特色,突出发展生态产业,形成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根据我村实际,紧密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突出高标准、低成本、可承受、可操作和可持续的特点,不搞形式主义,急

功近利。制定建设目标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坚持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坚持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原则。开展新农村建设,应该在市、区、街道三级政府的领导下,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原则。新农村建设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重点,整体推进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量化任务、倒排工期、落实保障,争取10月1日之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达到申请验收标准,确保12月30日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四、实现目标要求

通过半年的努力,使岗李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缩小农民收入差距,建设和谐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到年末,实现工农业产值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10%以上,全村就业人员占到劳动力总数85%以上。小康住宅率达到9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拥有率均要达到100%,全面实行合作医疗,适龄青少年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一)努力发展主导产业,培育新型产业

1、做大做强品牌产业。在现有种植无公害蔬菜基础上,发展精细、高档蔬菜种植和花卉种植,并实现无公害种植,提高郑州市北部市场占有率,实现农民农业增收。

2、发展养殖业。利用现有养鸡、养猪、养奶牛基地,采取“集中管理,分户养殖”的模式发展养鸡、猪、奶牛,实现养殖户创收,促进农民养殖业发展。

3、发展“农家乐”旅游。借助黄河旅游风景带的优势,以“丰乐农庄”、“马拉湾”等旅游娱乐项

(二)村庄建设

1、道路及公厕改造。加快村内道路建设,完善公路网络体系,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利用7月、8月两个月时间完成村内道路硬化建设任务,包括村庄主干道4条,宅间道路3条,通户道路500户共计5000米、达20000平方米,建设标准要求水泥路面地基为三七灰土,主干道水泥面宽6米、厚15厘米,

宅间道路水泥面宽4米、厚10厘米。同时路灯按照市政道路照明标准进行建设,配套的路灯也要在9月25日前完成。对村内公厕实施改造,消除旱厕,根据市政公厕标准建设,争取建成高标准的水冲式厕所。

2、排水设施改造。总铺设排水管道2800米,其中主排水管道400米、为内径50厘米的预制水泥管,分支排水管道2400米,为内径30厘米的预制水泥管和主干道大沉淀池内径为

1m×1.2m的27个及户前小沉淀池内径为0.6m×0.6m的70个,均为砖混结构。要求排水设施达到完善通畅,彻底消除农村“污水到处流,苍蝇蚊子到处飞”的现象。

3、庭院改造。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为体现农民的主体作用,庭院改造主要有农户出资,自行改造,办事处进行帮助和指导。(1)院落:地面要采用水泥硬化或水泥板硬化,院墙采用涂料统一刷白,改造后要达到院内干净整洁,房屋四周排水通畅,农具柴草堆放整齐,门窗墙壁无乱贴乱画,庭院美化绿化。(2)厨房:四周墙壁1.8米贴面转,以上部分涂白,有条件的可以吊顶,并要使用沼气灶或其它节能灶具,总体要达到整洁卫生、地面硬化、墙壁干净、案台清洁和物品摆放整齐。(3)厕所:均为水冲式厕所,地面铺设地板砖,四周墙壁贴面砖,要达到无积粪、无尿垢、无臭味、整洁卫生的标准。(4)淋浴间:四周墙壁贴白色瓷砖,地面硬化,顶部统一刷白或有条件的进行吊顶,最终要达到墙壁无水锈、无污渍,地面硬化合理,干净整洁,无污水。(5)门楼:进行统一改造,贴红色瓷砖,基本要达到统一颜色、统一高度、统一大小。(6)推广使用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农户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可以有选择建设沼气池和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也可以两样都使用。改造的总户数为40户。

4、村内街道和游园绿化。环境绿化是新农村建设美化农村面貌的重要手段,按照村庄规划和道路布局,对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和公共场所要进行绿化,绿化种类要涵盖树、花和草,具体道路两侧绿化5000平方米,500户门前绿化5000平方米,游园和花园绿化1100平方米,农户庭院内有条件的也可以栽树、种草、种花,总体绿化率达到35%。同时规划建设的入村广场、小游园、健身广场各1个,9月28日完工使用,游园以绿化为主,配备有石桌、石凳,健身广场配套有体育健身器材,供群众休闲娱乐和锻炼。

5、公共设施建设。卫生所建筑面积150平方米,达到《郑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卫生所基本标准(试行)》规定条件。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新建室内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硬化室外面积500平方米,其中藏书3000册以上,报刊10种以上,文体活动器材5种以上;岗李村也新建文化娱乐室(含党员活动室)一个和健身广场一个,达到《河南省示范文化大院标准(试行)》规定的条件。休闲广场用人行道砖铺地,设置宣传栏,内容粘贴到位,并根据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座椅,达到地面硬化、宣传村情和休闲娱乐的效果。篮球场地面水泥硬化,篮球栏设置到位,篮球场线按标准规划,达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要求。

(三)“五通”建设

1、通水: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自来水到户率100%。

2、通电:根据村庄规划,对村内的变压器实施拆除,线路改造标准是根据郑州市电业公司《关于对我市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给予扶持和支持的具体工作方案》要求,实施电网改造工程,供电可靠率、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用电户数均达到100%。

3、通广播电视:按照郑州市广电局《郑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实施方案》要求,广播电视用户入户率达到100%。

4、通电话和宽带:电话(含手机)入户率100%以上,宽带光缆铺设到村,入户率达到15%以上。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农村教育及卫生防疫体系健全,适龄儿童入园率、入学率达到100%,村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达到100%;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有效开展,农民技术员比例达到15%,信息、通讯畅通,电话(包括移动电话)入户达到9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五)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基尼系数达30%—40%,恩格尔系数45%以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度增长10%以上,90%的农户达到小康户标准。

(六)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效推进

村级民兵、妇女、共青团、调解、治保、计生协会等群众团体组织机构健全,职能得到有效发挥。全面落实村务公开,积极开展好党员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经常化,村民的科技意识、民主意识、诚信意识及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加。农村社会稳定,争取60%的农户达到“十星级文明户”。

五、具体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

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要充分动员广大群众建设好自己的家园。首先要建立一个固定的版面和宣传栏,第二印制新农村建设宣传条幅16条、刷写小标语90条,第三利用群众代表、党员代表进行宣传,达到家喻户晓。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地向农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让他们懂得新农村建设既是富民工程、惠民工程,更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要组织、引导农民群众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不等不靠,投资投劳,从改造道路、住宅、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搞好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治理村容村貌入手,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二)科学规划、有序进行

1、村庄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原则。积极配合区、街道规划部门对村庄进行整体的改造规划,并要在抓好村庄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村内道路和公厕的改造、排水设施的修建及改造、房屋的改造、街道及游园的绿化和沼气建设带动的“三改”工作。使村庄改造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标准。

2、村庄建设。根据岗李村的实际情况,以新农村居住区建设为中心,以采取全面整治“空心房”、村庄整治改造和建设新农村住宅区三种基本模式进行村庄改造。【农村改造】

“空心房”整治:按照“一户一宅”的要求,对村庄内废弃的旧房、已新建房需退旧房、猪牛栏、厕所和一户多宅闲置的房屋进行全面清理。对尚可利用的房屋在村委会安排下依法流转,对废弃的或是无人管理的建议折掉,在规划范围内重新建设。

村庄整治改造:以“环境整洁,道路通畅”为基本目标,在全村全面推开“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工作,整治脏、乱、差现象,准备增设垃圾箱2处,柴草垛设在村上指定位置。搞好房屋建设规划,实行人畜分离,适当完善公共设施,搞好绿化美化,建立村规民约,使村庄达到“环境整洁、道路畅通、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

村庄整体改造:全部淘汰石棉瓦棚、土草房、砖土混合平台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自行改造。

按照规划要求我们岗李不仅要建成新农村居住区,还要以居住区为中心建立生态型旅游区,以供养沼气为主在居住区周边发展养殖区、加工区等。养殖区采取“集中管理,分户养殖”的模式,以鸡、猪、奶牛养殖为主,设立“养殖小区”,带动群众养殖、供应群众用沼气有保障,切实维护农户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生态旅游区以黄河风景带为依托,规划包括休闲娱乐(集餐饮、水上游玩、观赏于一体)、文体娱乐(集文化艺术创作、体育健身、民俗活动于一体)等内容的生态旅游项目,享受绿色田园的浪漫气息,不断壮大村级经济。绿色生态区以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为主,选育优质品种,加强产中管理,施用有机肥,打造绿色品牌,创造绿色效益。

3、“三改”工作

改水: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解决好农村的安全用水和方便用水。通过对水源改造和供水工程设施建设,使我村居民全部用上安全饮用水,农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改厨:厨房改造率达到85%。

改厕:坚持“户厕改造为主,公厕改造为辅”的原则,对露天旧式厕所、粪坑进行整治改造,露天式厕所要全部取消,粪堆要全部迁到村外指定地点,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全面推广水冲式厕所,户厕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新建公厕由村里协调给予适当解决。拟新建公厕1座,实现全村水冲式厕所普及率达到85%。

4、农村其它配套设施建设

服务中心建设:坚持以建立“为农服务中心”为主要内容,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服务中心要按照便民利民、实用有效的原则发展。服务中心一般应设置村民教育、健身娱乐、信息服务等服务项目。计划于2008年9月5日开始建设小游园、广场等。2008年11月28日完工使用。

村庄绿化:在村中“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绿化为主,把村庄绿化和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绿化、美化村庄,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实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把我村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新农村。

六、工程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方式

1、工程建设投资概算

岗李村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分为十一大块内容:即村内道路、排水管网、上水工程、房屋改造、庭院改造、环卫设施、绿化工程、公共设施和电路改造等多项工程。经专业人员测算共需资金约800万元。

2、资金筹措方式

按照向上争取一大部分(市、区财政),办事处补助一点、村里自筹一点、群众投入一点、企事业单位赞助一点的办法。上级以奖带补400万,剩余400万由村里,群众,企事业单位筹备。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

2013农村面貌改造资料
农村改造 第二篇

周本顺在批示中指出,农村的全面小康,不仅包括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转变。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举措,是转变千百年来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指示精神,学习借鉴浙江先进经验,把握好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的要求,配套解决好饮水安全、厨房改造、厕所改建、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问题。要把政府组织引导与尊重农民意愿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基本的民生工程,亲自抓在手中,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根本性改观,使农民群众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张庆伟在批示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改善我省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根本举措,是建设美丽河北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细化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举措,认真抓好组织实施。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把集中整治和机制建设结合起来,不搞“一刀切”、“一阵风”,在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确保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取得扎实成效。

会议指出,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四大攻坚战、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扩大内需、转变干部作风、改善干群关系的重大举措,是一项民生工程、发展工程、生态工程、党建工程,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各级干部要克服“大规模整治农村环境过于超前”的“阶段论”、“农民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难以改变”的“习惯论”、“各级财力难以支撑这项行动”的“条件论”等错误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会议强调,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推进农村面貌配套改造、整体提升。要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重点抓好民居改造、道路硬化、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厕所改造、污水处理、村庄绿化、土地整理、秸秆处理和厨房改造、新能源利用、村民中心建设、标语广告整治、村庄标识设计建设、公墓建设、传统文化保护开发等15项工作,实现布局优化、民居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饮水净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服务优化等“八化”目标。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四个原则:一要坚持循序渐进。要从交通沿线和条件好的地方抓起,全省今年重点抓好8000个村的改造提升,各市、县(市、区)集中打造一批精品示范点、示范线、示范区。二要加强分类指导。要针对各村差异,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在推进层次上,未纳入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的3000个村,要全面开展15项改造提升工作,今年着力打好“四清”、民居节能改造、改水改厕改路、村庄绿化四大战役;纳入帮扶的5000个村,要在办好十件实事基础上,有重点地推进改造提升;其他村今年要完成“四清”任务。三要突出乡村特色。要注重保持田园风光,不搞对城镇建筑的复制移植,要突出个性,打造独特风格,切忌“千村一面”。四要尊重群众意愿。要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强迫命令、包办代替;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尽可能少花钱多办事,严禁向农民强行摊派。

会议要求,扭住关键环节,以超常的智慧、胆识和魄力强力推进改造提升行动。要建立一套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各市、县(市、区)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机构。要制定一套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有效措施,强化舆论宣传,用好财政以奖代补、一事一议等政策,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要编制一个高水平的改造提升规划,在行动实施初期,要用七分力气抓规划、三分力气搞建设,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编制县域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等一整套紧密衔接的规划体系。要抓好一批高标准的试点,在省级确定的试点村之外,各市要结合实际至少再建立1个市级试点村。要采取一套科学的建设办法,实行专业化与群众化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强化科技支撑。要开展一次干部集中培训,对市、县(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分管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要选派一支驻村帮扶队伍,对未列入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的3000个村,由各市、县(市、区)分别选派驻村工作组。要建立一套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筹集机制,采取各级财政拿一点、省直部门挤一点、向有关国家部委争取一点、农信社贷款支持一点、社会力量捐助一点、农民群众自筹一点的方式广泛筹资。要制定一套综合配套的支持政策,制定帮扶政策、资金整合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土地政策、奖补政策和管护政策,省委、省政府每年将重奖100个精品村。要实行一套严格的考评奖惩机制,实行一月一报表、一季一调度、半年一观摩、一年一考核,研究建立相关考核评价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会议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把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与发展富民产业、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放大改造提升行动在科学发展、赶超发展中的积极效应。要按照省委关于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部署,对标浙江等先进地区,更新观念、广开思路,自觉运用四种思维方式破解各种难题,确保这一行动顺利有序推进,以此彻 (赵红梅)5月11日, 据了解,作为行动的责任主体,各级党委、政府在工作中,不能搞强迫命令与“一刀切”,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不破坏生态环境,主要通过试点示范引领健康发展。除了城郊一些村庄,其他农村重在整理改造,一般不大拆大建。

据介绍,在环境整治中,今年底前,全省所有行政村要完成“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四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任务,村内要建立卫生保洁员队伍,有条件的村要打造绿化景观街道,建设安装线杆、路灯等亮化设施,实现村内主街道夜晚有照明,推广使用路灯太阳能供电。

在农村民居改造中,以已有5000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为重点,抓配套、提升与拓展,增强对周边村庄的带动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对规划保留的大多数村庄,要积极开展外墙立面美化,引导农民进行坡屋顶改造,实现冬暖夏凉、与周边环境和设施相协调。严禁规划区外新建住房。到2015年底,全省完成40万户的危房改造及省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修缮改造任务。 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中,主要推进农村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以及污水、垃圾、厕所等设施建设。到2015年底,全省重点区域和重点村庄村内主街道要全部实现硬化,已列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的村全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一半以上的县(市、区)基

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和污水有效处理。新增沼气用户21万户、秸秆压块炊事采暖30万户,重点区域内村庄基本完成厕所改造任务。

在公共服务提升中,加强农村教育设施、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标准化卫生室、敬老院等建设,到2015年,全省农村互助幸福院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集中供养能力达到70%。 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开展植树造林,严禁污染企业到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区及水库库区落户。在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前提下,对田、水、路、林、村、矿以及滩涂荒地、未利用地实行综合治理。对村域范围内的沟渠、坑塘、河道等,采取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实施全绿化。到2015年,全省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同时结合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编制农村区域性路网、管网、林网、河网、垃圾污水网一体化建设规划,成片连村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并逐步扩大整治范围。纳入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计划的村庄,确保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大于70%。到2015年底建成国家级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00个以上。 据了解,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采取分期分批进行方式,力争全省农村面貌年内求突破、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今年全省重点抓好8000个村庄的改造提升工作,其中5000个村为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村,3000个村为沿高铁、高速、景区周边、首都周围及经济条件好、班子力量强的重点村庄,2014年基本完成15000个村庄的改造提升任务。到2015年底,全省行政村基本完成改造提升任务,并基本建立长效化的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管护机制。 在整个行动激励机制与资金来源上,我省实施以奖代补方式,对积极性高、干得好的村庄实行重点奖补。同时整合涉农资源,统筹“一事一议”奖补、新民居建设、农村土地整理、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村扶贫移民等有关项目资金,集中用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相关建设。还要用好用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增减挂钩指标收益的80%要用于置换出建设用地的村庄改造提升,土地出让收益要拿出一部分用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资助农村改造提升行动,对工商企业捐款和投资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可按规定享受税前列支等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县(市)可成立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公司。

在督导考评上,将实行每季一调度、一年一观摩、每年一考核的制度,并建立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纳入省委统筹的重点考核项目,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聚焦农村面貌改造提升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进行时③

让村容从“脏乱差”变“洁美净”

□河北日报通讯员范绪国 记者段丽茜

道路两侧,雪松、垂柳、玉兰、冬青高低错落,红的、粉的月季花迎风盛放。

5月23日,笔者一走进赞皇县东高村,就处在了绿色包围中。

“今年我们栽种了3000多棵乔木,月季、冬青等18000多株,现在我们村绿化率30%左右。”东高村党支部书记耿保军告诉笔者,为不断增加绿色,村里除对枯死的花草、树木进行补植外,一旦村内的边边角角出现空地,也会立即用植物填充上。

走在村内硬化过的街道上,能看到清洁人员推着橙色的保洁车走过。大小街道整洁、干净。家家户户门前的小花池内种着冬青和月季,仔细看,即使是花池内隐蔽的角落,也没有垃圾。

说起环境整治的过程,耿保军感慨很多。“以前村里乱搭乱建、占道的很多,环境也不好,刚开始整治时,不少人反对,现在看,整治环境不仅要堵,不让村民随意倒垃圾、倒污水;还要疏,要给垃圾、污水找出路。”他说。

走进村民孙增川家,发现院子里有一地的水。“往屋顶上太阳能热水器里上水,结果溢出来了,你看流了一地。”孙增川的妻子迎出来,快人快语。

经过在院子内四周查看,笔者发现了院内流水、院外却没有水迹的原因。原来在孙增川家大门口内的一侧,有一个排水口,直通村里的污水管网,他家所有的污水都被倒进这个排水口,通过管网,最后经过村办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处理。不仅污水有出路,孙增川家的垃圾也会被倒进不远处的垃圾箱,然后由村里统一收集,送到垃圾场处理。

2012年底,东高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今年村里又有了新的计划。“我们打算建现代科技农业园,到时可以观光、采摘,环境就更好了。”耿保军介绍。

“以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为重点,今年我们要在33个帮扶村中,集中开展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和净化以及垃圾处理,使村庄整洁卫生,让农民也逐步享受现代文明生活。”赞皇县环保局副局长焦献广告诉笔者,2012年开始,赞皇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了42个重点村的“四清”和“净化”。今年33个重点村的“四清”和“净化”将在8月份完成。

据介绍,赞皇还对清理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按照每150户一名的标准配备卫生保洁员,开展村庄道路和庭院绿化,建设、安装线杆、路灯等亮化设施,整治临街建筑立面。“改善„两个环境‟,农村是基础,也是短板。当前我省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改造提升农村面貌,促进现代村落与田园风光、生态文明有机结合,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善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省委农工部副部长赵金平介绍,2013年底,全省所有行政村要完成“四清”任务,并建立起村内卫生保洁员队伍。

笔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整治农村环境,我省正在积极向环保部争取资金。村庄的“四清”和“净化”是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我省相关实施方案的报审稿已经编制完成,将于近期出台。按照全省部署,将由环保部门牵头,农工委、文明办、住建等部门配合督导,县、乡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通过综合整治措施,达到村庄整洁卫生的目标,并推进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环境整治经常化、长效化,达到村庄„净化‟目标要求,村民满意率达到90%以上。”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

行动目标:15件实事 “八化”目标 “四大战役”

今年要打响“四大战役”:一是“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所有行政村都要做;二是以3000个村为重点,进行民居节能改造;三是以3000个村为重点,进行改水、改厕、改路、改厨、改垃圾处理方式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村庄绿化。 行动原则:突出乡村特色 一切从实际出发

总的原则: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易后难、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村一特色,一户一格局,充分考虑农民需要和群众自愿,不搞强迫命令。具体来讲:

一要坚持循序渐进。要从交通沿线和条件好的地方抓起,全省今年重点抓好8000个村的改造提升,各市、县(市、区)集中打造一批精品示范点、示范线、示范区。

二要加强分类指导。要针对各村差异,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在推进层次上,未纳入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的3000个村,要全面开展15项改造提升工作,今年着力打好“四清”、民居节能改造、改水改厕改路、村庄绿化四大战役;纳入帮扶的5000个村,要在办好十件实事基础上,有重点地推进改造提升;其他村今年要完成“四清”任务。

三要突出乡村特色。要注重保持田园风光,不搞对城镇建筑的复制移植,要突出个性,打造独特风格,切忌“千村一面”。

四要尊重群众意愿。要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强迫命令、包办代替;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尽可能少花钱多办事,严禁向农民强行摊派。 行动部署:以超常的智慧、胆识和魄力强力推进

会议要求,扭住关键环节,以超常的智慧、胆识和魄力强力推进改造提升行动。

一要建立一套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各市、县(市、区)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机构。

二要制定一套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有效措施,强化舆论宣传,用好财政以奖代补、一事一议等政策,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三要编制一个高水平的改造提升规划,在行动实施初期,要用七分力气抓规划、三分力气搞建设,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编制县域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等一整套紧密衔接的规划体系。

四要抓好一批高标准的试点,在省级确定的试点村之外,各市要结合实际至少再建立1个市级试点村。

生态新农村改造方案
农村改造 第三篇

生态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2010—2015)

为了深入贯彻区委会议精神,大力实施 “生态农业基地”、“旅游文化名镇”两大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国家级人文生态综合发展小城镇的发展目标,以科学的发展观,整合全镇的资源和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全镇现代化建设步伐,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全力推进生态新农村建设,现制定《长岭镇绿林村生态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新生态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和构建和谐为目标,以“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抓手,以镇村规划,文明村镇创建为切入点,以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和基层班子建设为重点,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生态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突破口,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把生态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条主线,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全面推进国家级人文生态综合发展小城镇的建设步伐。

二、生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

到2015年,镇域中心区建设初具规模,城镇功能初步显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邻里和睦”的要求,全镇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镇域环境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

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初步建立起服务“三农”的新体制,完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公共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制定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规划。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农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构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格局,“生态农业”框架基本形成,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显著提高,农村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农村改造】

——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制度化、规划化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科学致富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新型农民。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大力发展与农业主导产业相结合的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农民的互助合作、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意识,全面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服务体系,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树立农村新风尚。

三、生态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

建设生态新农村,就是要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训新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以“三农”活动为抓手,创建好班子。通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邻里和睦”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把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平台。生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既注重发展农村【农村改造】

【农村改造】

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经济发展,又重视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及基层党支部建设;既注重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又注重推进农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涵盖了“三农”工作的各个方面,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农业产业是基础,新经济组织是纽带,农民素质是关键,好班子是保障,新农村和新风貌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

四、生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1、生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规划先导,科学编制村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产业发展、农民教育、农村管理等内容,使农村环境变化与产业发展同步,农民素质提升与塑造良好的民风民俗同步,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不急功近利、不搞低水平分散建设。

——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坚持以人文本,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选择,依靠群众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切实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着力教育和引导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强迫命令,不大包大揽。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村庄发展水平,坚持“分类指导、一村一策”,采取整体建设、局部改造、环境整治等方式,建设生态型、文化型、节能型等特色鲜明、格调新颖、充满时代气息的生态新农村。不照搬就抄,不搞千篇一律。

——积极稳妥、梯度推进。坚持“统一规划、分布实施”,根据村庄区位和发展阶段,尊重客观规律,从现有经济基础出发,明确阶段性目标,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升级,思想上不急于求成,行动上有紧迫感。不举债、不攀比,不搞齐步走、不搞一刀切。

——创新机制、建管并重。牢固树立“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意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社会事务管理机构,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

2、绿林村生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布局

(1)全力实施镇域中心区建设,打造绿林村生态新农村

绿林村生态新农村为60亩,涉及庙上湾和二老湾,共26户居民,按照镇域总体规划要求,要坚持周边环境保护的原则,突出特色,完善旅游服务,农产品养殖和加工中心,农业信息和服务中心的功能。按照镇域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全面完善配套设施,彻底改善有镇无中心状况。环境建设、绿化、美化、道路修建、供水、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要与市政接轨,为快速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我们要切实抓好三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是道路——绿林村生态新农村联络线道路改建工程。北起采石场路口,南至庙上湾村路口,全长3公里,路面宽度为8米,总投资150万元(已经在2006年建成)。

二是院基寺水库综合维护。8000亩的水库。按照防洪生态治理,一级水库景观治理标准对院基寺水库进行综合维护。。

三是绿林村生态新农村改造前期准备工作。绿林村生态新农村为60亩,涉及庙上湾和二老湾,共26户居民,按照一比一的方案进行房屋改造,和村民逐个签订协议。或者是村整体搬迁,按照一比一重新规划、选址、建设。

绿林村庙上湾要在整体搬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新民居基础设施建设,在街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公共安全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争创武汉市生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2)规划建设休闲产业群。将庙上、二老湾两个村建

成“休闲产业型”新农村。按照统一规划,要突出周胜路沿线文化古迹众多特色,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充分利用山形地势,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形成不同的风格,一村一策,设计成自然村落式,农村社区式、田园农庄式、集休闲、观光、垂钓、住宿、娱乐于一体的“农游合一”发展模式。

五、生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目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电话。

——基本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人畜分离,粪活得到妥善处理,垃圾定点收集,无污染处理,村庄周边,促内道路,庭前院落干净整洁。

2010-12-20

2014年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技术导则
农村改造 第四篇

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 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2014年)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3年12月

目 录

1 总 则 ................................................................................................. 1

1.0.1 目的 ....................................................................................... 1

1.0.2 总体要求 ............................................................................... 1

1.0.3 基本原则 ............................................................................... 1

1.0.4 规划设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 2

1.0.5 规划设计组织与审查 ............................................................ 3

2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设计 ............................................................ 5

2.1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总体规划 ...................................................... 5

2.1.1 村域规划 ............................................................................... 5

2.1.2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建设规划 ................................................ 6

2.2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专项规划设计 .............................................. 7

2.2.1 饮水安全 ............................................................................... 7

2.2.2 道路硬化 ............................................................................. 11

2.2.3 垃圾处理 ............................................................................. 15

2.2.4 厕所改造 ............................................................................. 17

2.2.5 村庄绿化 ............................................................................. 20

2.2.6 民居改造 ............................................................................. 23【农村改造】

2.2.7 污水处理 ............................................................................. 27

2.2.8 土地整理 ............................................................................. 30

2.2.9 公共墓地建设 ...................................................................... 30

2.2.10 厨房改造和秸秆处理 .......................................................... 32

2.2.11 新能源利用 ......................................................................... 34

2.2.12 村民服务中心建设 .............................................................. 35

2.2.13 标语广告整治 ...................................................................... 37

2.2.14 村庄标志设计 ...................................................................... 37

2.2.15 传统文化保护开发 .............................................................. 38

2.3 规划设计成果及深度要求 ........................................................ 40

2.3.1 规划设计成果 ...................................................................... 40

2.3.2 规划设计说明书 .................................................................. 40

2.3.3 图纸比例 ............................................................................. 41

2.3.4 深度要求 ............................................................................. 41

3 实施与管理 ..................................................................................... 42

3.0.1 发动群众参与 ...................................................................... 42

3.0.2 组建管护队伍 ...................................................................... 42

3.0.3 落实经费来源 ...................................................................... 42

3.0.4 建立长效机制 ...................................................................... 42

4 附 则 ............................................................................................. 43

4.0.1 适用范围 ............................................................................. 43

4.0.2 解释权 ................................................................................. 43

4.0.3 执行时间 ............................................................................. 43

1 总 则

1.0.1 目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要求,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转变生活方式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饮水安全、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厕所改建、厨房改造等现实问题,依据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本技术导则,指导全省农村面貌整治改造、配套提升。

1.0.2 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上位规划、相关规划相衔接,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实现村庄布局优化、民居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饮水净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服务优化等“八化”目标。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改造】

1.0.3 基本原则

1 党政主导,农民主体

推进农村面貌改造与提升,以县(市、区)为单位整体谋划、统筹推进,县(市、区)党委、政府承担主要责任。既应注重整治村庄脏乱差,又应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既应开展集

中整治,又应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建设美丽家园。应避免形式主义、面子工程,不向农民强行摊派,不过度负债搞建设。

2 分类指导,示范带动

充分考虑不同区域村庄的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改造提升规划和实施措施,不搞一刀切。各设区市确定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示范村,积极推进新民居示范工程,切实发挥示范作用。

3 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充分考虑山区、平原、沿海和沿高速、高铁、国道、省道以及环京津、环省会、设区市周边等不同地区村庄特点,注重村庄的差异性,因村施策。在改造提升过程中,不照搬城镇建设模式,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注重农村文化传承,彰显地域文化。

4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要求,把改善农村面貌与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过程中注重采用节能、环保、低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实现绿色发展。

5 整体协调,分步实施

村庄改造提升工作应依据城乡总体规划,统筹协调,重点示范与面上推广相结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区域率先突破,分类分批按计划实现预期目标。

1.0.4 规划设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1 现场调研

农村合村并居旧村改造
农村改造 第五篇

加快农村合村并居工作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我县地处鲁北平原,总面积900平方公里,辖区内有9

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共448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人。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农村合村并居(旧村改造)工作是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也是整合开发、集约利用土地的有效途径。这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扎实推进农村合村并居的建设工作。在规划实施中,由于村庄数量多、规模小、位置散,以及传统的观念束缚和经济的制约,触及到许多新问题,面临着许多新困难。我们通过深入调研,积极探索相应的方法措施,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城乡和谐、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科学规划,总体布局。2009年县规划局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博兴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全县通盘考虑,统筹城乡规划,根据各镇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制定出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将我县448个行政村规划为43个农村社区,为城中村改造及合村并居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近年来,结合我县的发展实际,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先后指导完成了兴福李韩社区的合村并居工作和锦秋社区、王楼社区和伏栾社区的城中村改造规划。

3、严格规划,细致分工。各镇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必须以

《博兴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为依据,严格规划控制,各镇要根据43个农村社区的分布情况分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在农村合村并居工作中,各镇、各村要严格按照规划,分级报批,要以《博兴县人民政府关于扎实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意见》为依据,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决杜绝多占土地和建新不拆旧现象的发生。各镇要尽快完成各自的总体规划并报批实施,对于各镇总体规划没有批复的,所有项目不予审批。各镇(街道)申报上来的农村合村并居项目,县规划局要积极组织相关专家给予评审用以指导小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农村合村并居工作是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是与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各镇(街道)要以《博兴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为指导,以各自的小城镇总体规划为依据,循序渐进的组织好农村的合村并居工作,做到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目前,各镇最迫切的工作是尽快报批各自的小城镇总体规划,用以指导各自的合村并居工作。扶持群众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发展转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为农村合村并居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药店标语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
  • 组织生活会整改方案【七篇】
  • 党支部组织生活班子整改方案(通用7篇)
  •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范文(...
  • 两会期间维稳应急预案【12篇】
  • 组织生活会整改方案(通用9篇)
  •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范文(...
  • 学校“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工作实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