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宪政制度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0-17    阅读:

英国宪政制度
宪政制度 第一篇

英国宪政制度评价

宪法政治起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因此,英国的宪法是最早的宪法。但是,众所周知,英国并没有制定一部统一的、完整的宪法典。所谓英国宪法不过是由英国在各个历史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和形成的宪法性惯例所构成,我们称之为不成文宪法。

要理解宪政就不能不对英国宪法有所了解,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法学界曾就我国的宪政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场大讨论使国人知道了什么是宪政,什么是专制,虽然这一讨论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真正意义上的宪政体制,但是却大大丰富了国人的宪政知识。而这一时期的讨论则发轫于我国宪法学家雷宾南先生翻译戴雪《英宪精义》一书。戴雪的《英宪精义》分为三篇,包括“巴力门的主权”、“法律主治”和“宪法与宪典的联络”。

在“巴力门的主权”篇中,戴雪认为,英国政治制度自1688年正式确立君主立宪制以后,英国政治制度所有主要特性就是“巴力门的主权”。戴雪认为,“巴力门”应当理解为君主(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英国国王),贵族院(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英国议会上院),众民院(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英国议会下院)的合体,当它们三位一体时,才是“巴力门”的本义。戴雪指出,“巴力门的主权”的原理就是没有任何一人或者任何一团体,在英宪之下,能建立规则与“巴力门”的法案相对抗,即使发生对抗,这种规则必不能得到法院的承认和遵行;法院固然可能“造法”,但是此类法律所有责效力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巴力门”,也就是说,“巴力门的主权”是英国法律所承认的一大原则。“巴力门的主权”通俗地说就是“议会至上”或者“立法机关至上”。“巴力门的主权”表现在:第一,“巴力门”具有无限立法权威。“巴力门”对于一切法律可以创造,可以批准,可以扩张,可以收缩,可以裁减,可以撤回,可以再立,可以诠释,一切法律均以“巴力门”的决定为准,即使如王位继承这样的重大原则也应当以由“巴力门”作出的法案为依据。第二,无竞争的立法权。君主,两院之一院,选举区,乃至于法院都曾一次又一次地争夺独立的立法权,但是没有一次如愿以偿。这样就形成了颇具英国特色的“巴力门”无竞争的立法权,君主、两院之一院、选民、法院均不能单独立法。首先选民不能进行所谓的全民公投立法。其次,一切立法必须经由选民选举出来的下院提出法案并通过,然后交由上院批准,再以英国国王的名义发布,此环节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使法案生效,只要有一个环节不同意,法案就不能生效。最后,法院判案虽然遵循先例原则,这些从先例中归纳出来的原理,实际上已经成为法律,似乎与“巴力门的主权”原则相悖。但是,法院却不能也不愿运用任何权力废弃“巴力门”法案,而“巴力门”却可以随时推翻判例,即法院立法实际上是一种从属立法,以“巴力门”同意而存在并受“巴力门”的监督。

在“法律主治”篇中,戴雪将“巴力门的主权”与法律的至尊性称为英国政治的两件异彩。法律的至尊性又称为法律主治,即法律至上或者法治原则,它是英国政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一原则要求全国人民以至于君主本身都必须要受治于法律,如果政治不是依照法律行事,就必然造成国家没有法律,也可以说国家也就没有了“君主”,体现了法律的精神与英国人的习惯相结合。戴雪指出,英国的法治原则是英国宪法的一个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法治意味着武断的权力不存在。指明在全国范围内,一切独裁都将不存在,全体人民一体受法律的保护,人民不能无故受罚,只能法律才能确定某人是否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一旦某人违背了法律,也同样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并无例外。二是法治意味着普通法与普通法院居优势。指明在英国,不但无一人在法律之上,而且每一个人,上至首相下至庶民,均受治于普通法并居于普通法院的管辖之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法治意味着宪法的通则形成于普通法院的判决。指明英宪的通常原理的成立缘起于司法判决,而司法判决又起于民间讼狱因牵涉私权而发生的。它表明,英国的宪法原则是由法院将涉及每一个人所有的权利从司法判决中归纳出来的,它不是由立法机关立法的结果。

由于英国宪法的不成文特性,英宪的渊源则表现为五种,一是英国历史上重要的信约和公文,如“大宪章”、“权利法案”等;二是巴力门法案,即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三是司法判例;

四是普通法体系;五是宪法性惯例。戴雪在“宪法与宪典的联络”篇中论述了“宪法”与“宪典”的关系。在他看来,“宪法”包括了英宪渊源的前四项,而“宪典”则只是第五项。对于“宪典”的性质,戴雪引用了英国宪法学家弗里曼《英吉利宪法的生长》一书的观点,认为“我们现在有政治道德的一种体系,个中含有许多教义,毫不见于常法中或法案中之任一页。然而在实际上他们不但足以指示政治家遵行大道而且足与大宪章或人权请愿书所有原理同受珍视。”“宪典”的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是一种准则,也都是政治家据以从事政治活动的行为准则。“宪典”的终极目的与“宪法”的终极目的是一样的,即巴力门或者内阁必须努力表达选民的大多数的意志或者民族的意志。由于“宪典”不是法律,那么它的责效力何在?戴雪认为“宪典”虽然不能像法律一样被法院执行,但是它的责效力却与法律同。“宪典”的责效力的产生必须依靠法律,即违反了“宪法”和“宪典”,终将受到法律和法院的追究,这是“宪典”得以被政治家所遵守的保障。

戴雪首次在《英宪精义》中提出了英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的观点,揭示了英国宪法的特征,即“巴力门的主权”和“法律主治”两要义的相互结合及联立。其宪政理论成为英国宪法理论的主流观点,对后世西方宪政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该书的出版“充分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治国之才的重要成就。”戴雪虽然在《英宪精义》中揭橥了英国宪法的基本特征,但是这些特征都是其形式特征,戴雪没有也不可能揭示出英国宪法的本质特征。对于英国宪法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列颠宪法其实只是非正式执政的、但实际上统治着资产阶级社会一切决定性领域的资产阶级和正式执政的土地贵族之间的由来已久的、过时的、陈腐的妥协。”

浅谈中国宪政制度
宪政制度 第二篇

浅谈中国宪政制度

【宪政制度】

首先,关于宪政的概念,至今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

1、美国政治家萨托利将宪政的要素概括为:有一部叫做宪法的高级法,不管其是否成文;存在司法审查;有一个独立的法官组成的独立的司法机关;存在基本性的正当法律程序;存在有约束力的立法方式上的程序规定,可以作为赤裸裸的法律意志进行有效控制机制。

2、路易斯·亨金认为,宪政意指“成立的政府要受到宪法的制约,而且只能根据其条款来进行统治受制于其限制”。

3、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丹·莱夫也以宪政蕴含的法治要义来阐述宪政,认为“宪政意指法律化的政治秩序,即限制和钳制政治权力的公共规则和制度。宪政的出现与约束国家和官员相关。”

4、还有学者认为“宪政是这样一种理想,正如它希望通过法治来约束个人,并向个人授予权利一样,它也希望通过法治来约束政府并向政府授权。”

而中国学者提出的不同的观点如下:【宪政制度】

1、学者刘军宁认为:“宪政的本质的确是而且必须是限政。在宪政主义看来,不 论一个政府的组织形式如何,都不得存在不受限制的最高权力。”【宪政制度】

【宪政制度】

2、学者贺卫方认为,宪政大致上是指宪法条文得以在生活的现世中兑现的状态, 但是以更宽泛的意义上说,宪政的要义乃是将一切专横的权力纳入规范轨道的事业。【宪政制度】

3、学者康志方认为,宪政里的宪其实就是动词化,政就是指政府就是要把政府 用宪法来控制,不能有超出宪法所规定的权利。

4、有的学者认为,宪政就是国家依据体现民主法治精神的宪法进行活动,以充 分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为目的,以科学规范国家权力的运作为保障,以宪法精神的充分贯彻为樗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它是由宪法所确认和规定的民主政治法治化的整个过程。

简言之,就是以宪法来治理国家,即所谓“宪法治”。概括来讲就是:以宪法为前提,民主政治为核心,法治为基石,人权保障为目的。

中国宪政经验佐证了克雷默教授关于人民宪政的主题:如果没有人民积极参与制宪及其实施,宪法就不可能转化为宪政。正如麦迪逊指出:“人民自己”才是自由的最可靠守护者。一旦人民从政治舞台消失并把权利保障的任务完全委托给政府,他们很快会发现宪法就是一张废纸;事实上,在这样的社会,一部良法与其说是纠正不公的手段,不如说是掩盖不公的门面。中国最高法院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的失败验证了这一点:在缺乏人民支持的状态下,齐玉苓案注定不可能成为中国的马伯里诉麦迪逊。宪法确实对保护人民权利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本文所示,这种作用带有极高的代价、不确定性和不可复制性。

中国的宪政经验同时证明,民间宪政论也带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在规范意义上,人民当然是所有公权力的最高源泉,政府纯粹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行使权力;如果政府实际上偏离了这个基本目的,那么一定因为是人民参与政治的宪法框架出了问题。这个笼统的论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无法回答一个关键问题:人民如何才能守护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呢?没有人民支持的司法审查本身显然是不够的,却不失为人民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政府侵犯的一种具体机制。正如孟子两千多年前早已指出:“徒法不足以自行”,而这正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在道义

和制度约束下忠实执行法律的政府。在当今中国的日常公共生活中,无论是孙志刚事件、唐福珍事件、厦门“集体散步”等少数成功还是许许多多的失败都证明了一个共同点:没有适当的制度支持,人民的维权必然是“逆水行舟”,维权斗争艰难困苦、代价高昂,而获胜的可能性却微乎其微。人民是所有正义事业的最终推动力,零散、孤立的抗议是不可能实现目标的;相反,抗议、游行、集会等维权表达方式只有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受到保护,尤其是周期性选举、为了争取选民支持而自由形成的政治团体、不同权力中心的相互制衡以及政治中立机构的司法审查。这些制度非但不威胁人民的政治和宪法最高地位,而且还为宪法体制下的民众参与提供具体内涵。事实上,既然是宪政,就只有通过受宪法约束的政府才能实现,因而民间宪政注定不可能是纯粹“民间”的,而只能是在人民推动乃至主导下实行的一种宪政。

目前,中国的宪政还面对着其他各种挑战和问题,如:

1、男女退休不同龄案——平等权的宪法保护

2、王春立等选举权案——选举诉讼的宪法保护

3、手机短信“诽谤”案——言论自由的宪法保护

4、最高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生命权的宪法保护

5、孙志刚案——人身自由的宪法保护

6、深圳“卖淫女”示众案——人格尊严的宪法保护

7、延安黄碟案——住宅安全权的宪法保护

8、《物权法》(草案)合宪性争议——财产权的宪法保护

9、齐玉苓案一——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

10、“孟母堂事件”——受教育权的宪法保护

因此,要完成从宪法到宪政的过渡,中国需要一套能够保证政府对人民负责并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的制度安排。最重要的是,人民自己必须看到宪法制度对权利保障的作用,对制度改良形成自己的诉求并主动参与到制度建构的过程中来。

【宪政制度】

计算机系 10非师2班

100811219

郑志滨

美国宪政制度
宪政制度 第三篇

宪政制度,是一个国家民主法制进程的重要保证。所谓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这是宪政一词的法理解释。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宪政制度的国家,美国的宪政无疑是各国之中发展最为完善的。因此,对它的了解很有必要,因为它能够对我国宪政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联邦制、三权分立和制衡是美国宪政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它的保证。自产生之日起,美国通过传统的继承,对新思想的吸纳,对自身经验的总结,迄今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宪政制度。这是美国获得长治久安、国力突飞猛进的制度保障。

联邦制。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美国宪政制度的一大特征。在这个国家成立之初,它的先人就为组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而进行了探讨,最终他们选择了联邦制来治理这个国家,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实施联邦制,给州政府以充分的自主权,这有利于各州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因地制宜的进行管理,从而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在联邦制体制下,中央政府和州政府都可以对同一地区及其人口行使权力。中央政府的法律适用于任何生活在美国境内的人,但五十个州的各州法律只适用于该州居民。依据宪法,国会无权废除任何一个州,也没有任何一个州可以僭越只有国家政府才可以行使的权力。事实上,在美国所实行的联邦制下,美国宪法是国家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威所在。反过来,宪法也反映了美国人民的意愿,而人民的意愿是民主政体中的最高权力所在。在权力的划分上,中央政府对对外事务拥有完全的主权,但在对内事务上,州政府却拥有很大程度的独立权。具体来说,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权限划分如下。联邦政府的权力包括:按统一标准,在全国征收各种税收;规定美国的对内对外贸易;铸造货币,规定国币与外币的兑换价格;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宣战和颁布捕获敌船许可状;管理和指挥军队;代表美国缔结对外条约等。州政府的权力又:根据本州公共事务需要,在本州辖区内征收各种赋税;管理本州的工商贸易;兴办本州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和促进本州的教育事业;协调和开展与其他各州的各种交流等。总之,联邦政府行使的是宪法授予的、列举出来的权力,而州行使得是“保留权力”。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既然涉及到分权,就有可能产生矛盾和冲突。于是美国的立国之父们又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他们使美国《宪法》具有高于州宪法的地位,并得以通过联邦法庭贯彻之。《宪法》中的一个条款规定,如果国家政府行使的宪法权力与州政府的合法行动发生冲突,那么国家的权力至上。这样就很好的规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三权分立和制衡。这是美国宪政制度最鲜明的一大特色。美国宪法明确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具体来说,就是国会行使立法权,总统行使行政权,联邦法院行使司法权,三个部门彼此独立,各自拥有宪法赋予的权力,对宪法负责。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员由各个州直接选举产生,每州二人,共100人;众议员按人数分配席位,每三万人分配一个席位,每州最少一个席位(如阿拉斯加),共435个议席。国会拥有的权限有:立法权、财政控制权和监督政府权、决选总统和副总统的权力、任命批准权、国际条约的批准权、财政法案的首批权等。总统是国家的最高元首,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最多任期不得超过两届。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的总统,拥有国家元首的职权、政府首脑权和行政立法权。具体包括:1、军事权。美国总统为三军总司令,掌握国家各大兵种的最高指挥权。总统有权任命国防部下设的三军部长、任命高级

军官和将领。2、荣典权。美国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有权在特定场合接受元首级别的礼遇。3、外交权。总统有外交决策权,代表合众国进行国际谈判并缔结国际条约(条约须参院2/3通过),或者绕过国会同外国缔结政府协定,并有权任命驻外国和国际组织的使节如大使、公使等。4、赦免权。赦免权是美国总统的一项重要的专有权限,不受任何机构的干涉和限制。赦免权适用于在美国一切法院的判决中被宣告有罪的人。5、政府各部部长和各独立机构的最高长官有任命权、命令权和领导监督权。6、提出立法倡议权。司法权由各级法院独立行使。联邦法院系统从下到上分为联邦地区法院、联邦上诉法院和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系统的各级法官均由总统任命、经参议院2/3多数通过。州法院系统从下到上也分为三级,分别为州下级法院、州上诉法院和州最高法院。州法院系统受州高度自治的影响,与联邦法院系统相互独立,没有任何管辖关系。它们按着司法独立、政治中立、遵循先例原则独立地行使着自己的职权。三权之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权力的互相制衡。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总统有权否定国会的立法,国会又有权以两院三分之二的多数票推翻总统的否决,最高法院拥有司法审查权,可宣布联邦法律和条例为违反宪法而无效。行政权属于总统,但总统的行政权力也受到来自国会和法院的制约。国会掌握财政权,总统提出的财政预算,要由国会批准。国会不批准,不拨款,总统及其行政机构便不能开支款项。总统有权任命高级行政官员,但要经参议院批准。总统有权同外国缔结条约,但要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批准。国会还有权对总统提出弹劾。司法审查权既是对国会的制约,也是对总统的制约,因为国会要通过的法律,很多是来自于总统的提案。当然,联邦法院也受到总统和国会的制约。首先,法官要由总统任命,国会参议院批准。其次,国会有权对法官提出弹劾。

在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和制衡这一基本框架下,美国的宪政制度得以建立。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这一框架又保证了美国宪政的发展和完善。说到底,我觉得美国宪政制度所体现的就是“分权”原则。联邦制是中央和地方分权关系的保证,三权分立又使立法、行政、司法三机构得以分开,使它们各自的权力得以明确。它的“分”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分,而是建立在历史和现实需要基础上的“分”,在“分”的同时又注意互相之间的制衡,从而有效地遏止了专权和腐败的产生。宪政制度,是一个好的体制。从美国的宪政发展史中,我们看到了世界宪政发展的趋势。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
宪政制度 第四篇

[篇一:法学开放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

毕业论文写作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从一般意义来讲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来讲,法学本科开放教育试点,其目的是探索多种方式培养法学专门人才的路子。实践环节进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试点项目的评价和远程开放教育的未来。法学论文开题报告

二、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目的要求

毕业论文是带有学术研究性的理论分析文章。

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学生要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论文。

文章观点明确,材料详实,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通顺,

连岳经典语录
宪政制度 第五篇

    1、人相当容易沦落成一坨冲不走的坚强大便,无论你按多少次水箱按钮,它总是回旋一通,悠闲地停在你的眼前。

    2、名字有时态就是好:金正日变成了金日成(沉)。(调侃金正日的死掉)

    3、饿的时候只想着吃饱,这是人性;饱的时候还把吃饱看成唯一,这是兽性。

    4、让我告诉你最好的报复方法是什么,那就是忘记这些乏味的人,让自己过得更好,你念念不忘要报复,只能让他们在心里产生[我还是蛮有魅力的"感觉。连岳经典语录。要记住, 很多男人会去招惹很多女人――只要有点耐心,不要忘记买些小礼品,惹桃花是不难做到的――他的潜意识里,就是要让她们恨他,恨,得记忆的人;恨,使一个平庸的家伙显得非常重要;恨,让一个女人上了一个当以后,继续上下一个当,直到把自己的容颜摧残、时光用尽。

    5、母爱属于弱势关怀,再傻的孩子妈妈都不会嫌弃;爱情只是强势吸引,我们不会把自己的爱情当成慈善事业。

    6、诺言和期权一样,主要功能是用来行骗的。

    7、一段爱情要靠生殖来使它稳定,使它的散伙成本增加,恕我直言,这样的爱情很不堪,尤其对那个孩子来说,是极度的不公平,他一生下来,就是人质,而且没有人来赎他。

    8、一哭二闹三上吊--以死相威胁,是爱情恐怖主义,它只会让他人产生恐惧,你没死成,他必须承受道德压力;你死成了,他的人生可能就此崩溃。这种做法只有毁灭能力,其中没有一丝爱意。

    9、一 年之内省吃俭用存钱,然后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在十天内花完积蓄;两个不和睦的人长期对掐,可以预计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将掐下去,有几天却满面堆笑, 真诚地祝福对方万事如意;一个科学家在那几天不许孩子说[死"[倒霉"[碎"等破坏性字眼,因为根据不科学的逻辑认定,说了这些字眼将会真的碰上这些事 实;所有人的价值取向倾向一元,穿鲜艳的衣服,苦撑着迟睡,吃几种固定的菜;人们不惜一切挤上回家的车,过几天又不惜一切挤上离开家的车。连岳经典语录。总的说来,在有 限的几天之内,一个人自愿把自己搞穷、透支体力、打乱作息规律、吃坏肠胃,而所有这样精疲力尽的人扎堆,却不会情绪失控,反而笑口常开,充满了乐观主义和 英雄主义。――中国人过春节。

    10、朝鲜官方电视台报道,朝鲜已故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举国民众哀悼。朝鲜西部地区更出现异象,有一群喜鹊长时间停在树上,为领袖逝世默哀。――后来,它们被饥民吃掉了。

    11、一想到别人也要自由,心里就不爽,这样的人构成的群体是不会进化的;一想到别人还没有自由,心里就不爽,这样的人构成的群体才配得上人类的文明。

    12、如果你从来没有在情感经验中得到过性的快乐,那么你极有可能还没有真正爱过一个人;如果你觉得性的快乐在你的人生中是可以删除的选项,那么你就在放弃爱人的权利了--不要轻易放弃追求与另一个人有爱有性的关系,毕竟,这样的两个人是最快乐的。

    13、江山可以哭倒,可是爱情从来哭不到。一旦感情没了,再多的眼泪也于事无补。擦干眼泪,继续寻找自己的爱情,那就是真正的对自己好。 女人,就应该对自己好一点。

    14、在中国这个传统压力大、家族压力大、思维定势压力大、虚荣压力大、个人存在价值小的`四大一小`现实中,要有点自己的爱情,不从众的勇气是第一位的。

    15、一个连食品安全都保证不了的国家,一定是在实行人类有史以来最坏的制度。

    16、我们的婚姻普遍出现问题,是因为人普遍有问题,一男一女凑在一起,除了动物性的繁殖,就是社会性的虚荣焦虑――而身陷这种怪圈的人,智力肯定又不足以功成名就,所以就愈加焦虑,如此互激,堕无间地狱。

    17、就像要有国家储备肉一样,政府如果不把作家们养起来,肉价就压不下来。

    18、等待世界的改变,要一万年,自己改变,明天就行了。

    19、大熊猫躲在偏僻的山区吃竹子,不妨碍gdp;白鳍豚的继续生存,需要水质提高,航运谨慎、水道畅通无阻――这,怎么可能呢?(谈白鳍豚的灭绝)

    20、我 现在怀疑很多恋人、夫妻在一起,不是为了得到爱,而是需要满足恨,这人在身边,你可以痛快淋漓地用自己的偏见、固执、言语、行为折磨他,有这么多不成人样 的夫妻仍然混在一起,形成共生关系,潜意识里就是为了留住一个让自己发泄怨毒的苦主--所以很多人一结婚就会变老。结婚的初衷固然不是当成保健品,可也没 有理由气到折寿吧。

    21、还是自己作决定,别把什么事都交给老天,你事无巨细打扰老天,老天就会顺带给点麻烦。

    22、上帝的规则是:先给痛苦,然后给出路。魔鬼的规则是:制造麻烦,然后将之合理化。

    23、爱情中的残酷女人定律是:你缺什么,你的女友一定就会爱上什么。你有钱但是无趣,她就会喜欢上另一个有趣的人;你有趣但是没钱,她就会喜欢上另一个有钱的人。

    24、虽然病人全死了,可是手术还是很成功的嘛!

    25、遭受不幸的最不幸后果是,把以后人生的所有事件都归因于遭受的不幸。

    26、权力最大的罪恶不是凌辱了某人,而是这被凌辱的某人从此后却深深地崇拜上了权力。

    27、把珍珠送给猪,它并不会珍惜,只会踩在自己的蹄子之下。把鲜花送给羊,它不会陶醉,唯一的选择是把它们给嚼烂吞下。所以,我们不和猪羊之类的动物谈恋爱,不是出于[门户之见",实在是它们理解不了爱情,没有沟通的基础。远离愚笨之人,是爱情的第一原则。

    28、这 段话我一直很喜欢。我们中的很多人,也许此生既看不到自由、宪政、民主、法治的制度之美,也不会惨到去坐牢,只是跟着这大环境不上不下,不死不活,可人生 的许多美好感受却基本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应由于激愤或者绝望而错过。(贺卫方:[我觉得人不应该完全都变得像一个斗士,毕竟人生苦短,岁月如白驹过隙,你 需要有一种非常美好的生命感受,跟朋友的爽朗交往,放眼青山绿水的那种喜悦,读一本老书给你带来的快乐等等。其实人不完全是为了改造这个社会而存在的,我 们需要更丰富多采的人生历程。")

    29、中国的媒休普遍落后、懦弱,有些媒体与资本无条件共进退之后,更是自贬为赚钱机器,与所谓的言论自由、公器职责毫无关系。

    30、只有不缺钱才能搞女权主义。

    31、动机论是很好的借口,家长打孩子、老师骂学生、上司整下属、丈夫骗妻子,只要一觉得自己动机高尚,是为了他好,往往就会玩上瘾,管不了不从的那一方多么痛苦了。

    32、知行合一是解决这个世界上难题的唯一办法。

    33、爱 的常识之一,爱是可以放弃的,一个人的自由和快乐高于爱情。当爱情的某种形式以为可以高于自由和快乐时,它就变成了爱的强制、爱的胁迫。比如认为爱要有异 性婚姻的形式,这样同性恋者就会以其欺骗的方式寄生在婚姻之中;比如认为爱一定要让父母长辈开心,鉴于不清楚的父母长辈们居多,这样爱的两个人就会沦为讨 好老人们的****隶,何时行房,何时生殖,全都变成公共事件。

    34、爱 情是两个人以下这几种力量的汇合:性欲、稳固的经济收入、相当的知识水准、相同方向的人生愿景、某种程度的癖好(诸如:身高不低于一米八、体味像玉米、处 级),这些条件都是具体可感的,你对自己的标准认识得越清楚,目标出现时就越能把握机会,这其中,没有缘分什么事。这就像我的渔夫朋友想打条大鱼,他会搞 一张网格大一些、材质更坚韧的鱼网,他如愿捞到一尾大鱼时,他不会说:我和这条鱼真有缘分!他会说:我这张网真不错。

    35、爱情中的残酷男人定律是:无论你缺不缺,你的男友都会爱上另外一个人。你波大无脑,他就会喜欢另一个波小有脑的人;你波小有脑,他就会喜欢上另外一个波大无脑的人。

    36、爱情跟人类游泳一样,是需要学习的,无法遗传。你只想要一个人的灵或肉,那都不是爱情,只有你想要他的全部,那才是爱情。

    37、有个最败坏爱情的观点是,既然是相爱的,就应该毫无保留,公开自己的日记,分享邮箱与msn的密码。这是杀死爱情的最好办法,药效比砒霜还快。

    38、爱情古怪的地方在于,你愿意放弃爱,卑贱得像赖皮狗一样不离不弃,绿帽照单全收,反而更得不到爱。

    39、正 常的女性得有oprah winfrey那种行事方法,这位美国最大牌的脱口秀主持人,了不起的公共知识分子及意见领袖,9岁被强暴,14岁生子(孩子出生不久就死了)。在她看 来,这不是她的瑕疵,而是世界欠她的一大笔债,她不仅可以坦然面对,更是自己征服世界的动力。

    40、人生是由非常多的不可预料的事情组成的,任何一点交叉口都有可能引向完全不可知的未来。

    4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尤其是烧掉的那些。

    42、爱情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联盟,互相保留一定的自治。不是女人对男人的归顺,也不是男人对女人的殖民。

    43、两性不平等的社会,男性与女性都只是趋于变态而已,毫无幸福可言。

    44、这 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部爱情宪法规定爱情必须要有婚姻的形式,一个人没有婚姻,也不会对他的价值与快乐造成什么损害,他一样有性与爱的人生,只不过在中国这 个社会,必须承受一点他人过分的关注罢了――我们大多数无趣的婚姻,主要出发点不是因为爱得不愿分开,而是为了堵他人的口,可能也是由于这个原罪,婚姻看 起来都獐头鼠目,气质不好。

    45、一个人宠他的狗,其中的信赖、忠贞、不离不弃,与相爱的两个人完全一样,不过它不是爱情,只是物种上的不公 平--有些男人对聪明女性怀有戒心,(经典语录 ) 只喜欢找那些不如自己的,就是想取得智力上的绝对优势,这样一对男女当然可以拿证、开房、请客、生崽,但是我想他们与 爱情的关系也不大,天生的不公平而无法使其享受爱情的理性之美。所以女性一定要继续聪明,胸大固然不错,但无疑有脑更好。

    46、这个世界往往是这样:智者痛苦不堪,蠢货逍遥自在。聪明的代价非常高。

    47、[完美"是[神"的工作,而[模仿完美"是人的工作。

    48、有个潜在竞争对手,让我们不会太胖、不会太霸道、不会太无趣、不会不爱洗澡,这对两个长久生活在一起的人来说,无疑是增加了幸福感。

    49、食物基本有毒,医生基本没用。(概括当今中国的食品卫生及医疗服务现状)

    50、这些使用流氓软件的公司,他们的决策者是相信强奸最终可以产生爱情的,以为在你的电脑里强行安装了他的软件,你就会成为他的用户。

    51、[处 女情结"不仅男人有,女人也有;男人有[处女情结"似乎天经地义要女人的第一次,正是因为许多女人一失去处女膜就觉得自己[不配",是她们把男人的毛病宠 出来的。--有处女情结的男人始终找不到处女,这是这个时代最深切而无法解救的悲剧,当窑奴,都还有释放的一天,有处女情结的男人,只会觉得他一生都被其 他男人奴役。

    52、如果每个人都因为别人的做法和想法与自己不同,就陷入悲哀,然后到正义的阴影里哭,那么,正义的阴影里人口密度就会太高,以至于发生窒息死亡的事件。所谓的正义能够成立,重要的前提就是容忍异端。

    53、新闻的边界是真实,如果它考虑国家形象、会不会得罪某机构之类不应考虑的问题,可能美国媒体也不会报道报水门事件、虐囚门事件了。或者说,敢于坚持报道真相的媒体甚至可以自豪地称自己就在塑造正确的国家形象。

    54、王尔德的一句话:女人是为了被爱而存在,并非为了被理解而存在。其实,这种非理性存在,适用于所有的人,只要你是在恋爱当中。

    55、你原以为自己是风筝,剪断线后,发现自己真的是只鸟。

    56、稍稍有点反省精神的人都像百合长在荆棘丛中,因为参照物丑陋生硬,百合总是要怀疑自己的柔弱与美丽不合时宜。

    57、容忍别人身上不可理解、不可理喻的特质正是自由交流的起点。

    58、朝鲜看来特别珍惜罕见的胖子,死了一个都舍不得埋。(调侃朝鲜队金正日遗体的防腐保存)

    59、工作是为了保障自己求知。

    60、比如自由,你真的给了一些人,他们反而会吓死,面对无限多的可能与风险之时,怀念起了服从命令的好处。

    61、父母的祝福收下,他们不合理的干涉可以完全不睬。一个真正孝顺的人,要有勇气制止父母的错误不让其放大。

    62、先瞒、瞒不了骗、骗不了就承认一部分,然后撤几个官员了事,最后宣传包装成一件功劳。

    63、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像隔着玻璃,可以彼此清晰地看透对方,却无法传递出一丝温度。

    64、不要像一朵塑料花,具有花的一切特质,愚蠢而艳丽的服从花的概念。

    65、想证明自己比别人聪明的举动,就已证明自己比别人笨了。

    66、仇恨是廉价的筹码,这从来都是相对偷懒的统治技术,只要一出问题,就虚拟出一个敌人,不过这种方法在文明社会怅然式微了,因为它根本不利于一个国家的进步,反而像吸毒一样,快速有效过瘾的同时损害了身体机能,下一次需要更大的剂量,所以敌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离奇。

    67、无论女权主义者如何倡导,我坚持男权的观点,在恋爱中必须由男人花钱。抱怨恋爱浪费钱的男人,可以买几张a片和充气娃娃度过余生。

    68、我不是一个重要的人,这点常识可以让我们不抓狂,不上火,不觉得委屈。我是一个有尊严的人,这点常识可以让我们不纠缠,不耍赖,不痛苦流涕。

    69、别人的媒体能把总统拉下马,我们的媒体连马桶都拉不倒。

    70、聪 明人在爱情中的苦难,往往来得比别人更大一些。为什么?因为越知道爱情是什么,越得不到它;正如越清楚美的定义,你越能看得到丑。而懵懵懂懂的人,把奸情 当爱情,把生殖当爱情,把捆绑当爱情,把虐待当爱情,把爱情之外的一切当爱情,不也照样容光焕发,不是依然享受着快感吗?

    71、没有错的女人,只有错的爱情。

    72、搞垮苏联的人,即使俄罗斯人无所谓,中国人民也绝不原谅。

    73、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最好让自己的节奏快一些,用工作、旅游、写作或者谈话把空闲时间填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样可以理清思路,出离愤怒。

    74、我 喜欢那种有尊严的男女,孽缘也罢,善缘也罢,开心地融合时象水一样干净,能适应各种形状;痛苦地分手时像刀子一样干净,能斩断任何依赖。感情一产生就象帐 房先生在算收支,你欠我几分,我又借你几厘,越算越让爱情成为负资产,这是痛苦的会计学,不属于爱情范畴。在任何感情当中都可以成为有尊严的男女,如果你 真爱一个人,你会原谅,会不计较;如果你真恨一个人,那么恨术的最高段位是彻底不想你恨的人。这两者的情形都可以做到干净切割,步法飘逸。如果你轻功不 好,步履艰难,那多半是内功不行。

    75、一 个女人聪明了,就会发现身边的聪明男人少了。反之亦然。聪明的交流也像搏击一样,总是实力相当,才有意思。越聪明,对手就越少,寂寞感也就越强。爱因斯坦 在物理学领域恐怕是绝对寂寞的,他能跟谁交流呢?让我选,我宁愿要有这种聪明的寂寞,而不要愚蠢的热闹。人生是孤单的,因此要找个有趣的人共度。这句话的 前提,也是要求人要追求聪明,只有聪明人,才能发现另一个有趣的人吧?人生是孤单的。还因为人的聪明与有趣,总是会受到愚蠢与无趣的压迫。将就并不能解决 人生的孤单,也不能让人笨起来。所以,我建议聪明与有趣的人,继续聪明,继续有趣。

    76、在******面前,你还有一丝胜算,在时间面前,从来没有人能赢。

    77、高尚的生活是受爱的激励并由知识引导的生活。

    78、中国一代又一代人都普遍[无聊,无趣,无力",这种气质也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爱情。这种[三无"现象,很大程度得归功于父母一代对子女的控制过多。

    79、我们爱一个人,宽容一个人,不是为了取得道德优势,不是为了当商标用。我们自己的好,是衔在嘴里的一支玫瑰,别人看得见这种性感,但我们自己一开口,它就掉了。

    80、爱情不太能算投入差出比,我当年有付出,你就不能变心,没这回事。什么都没错,错就错在两人分开 在两地,男人还有一个红颜知己,这是必然要出状况的。爱情常识是:相爱的两个人不能离的太远,不能太久不见,超过一个月,力比多就把男人变成禽兽了。更可 怕的是,如果这男人没有变成禽兽,可能就有点,有点不行了--

    81、爱情这东西,好像网球比赛,一定要两个人才能成局,或者像相扑,一定要两个胖子抱团扭打,才有看头。相爱中的两个分开太长时间,造成的后果就是一个人站在网球场上,或者一个胖子站在相扑台上,显得孤单并且滑稽,想坚持下去都难。

    82、爱情,它是一种超过了肉欲的渴望,渴望能逃脱笼罩在男人与女人一生中巨大的孤独感。

    83、无论男女,要有基本的经济基础(不穷),要有一定的知识养成(不土),至少有一定思考能力(不傻),才能在这个冷酷的世界里避开所有[患难",快乐幸福地到天长地久。

    84、平庸的父母一生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一千个还没实现的理想,这些理想一般来说,也很平庸,可实现的难度却很大。孩子被逼得团团转,他再也没机会像父母一样过得平庸而舒适,只好从小过着繁忙的生活,而且,还平庸。

    85、我觉得,小康生活只是有尊严、有智性、有灵性的人生的起点,有了一定程度的物质,可以保证我们的独立性与自由度,而独立和自由,是可以让我们体验无穷尽的人生可能性。苏格拉底每日磨完眼镜片,有了生活费,然后才去雅典的广场街巷败坏年轻人。

    86、我们的爱情普遍质量低下,和我们的前辈有关系。我们把上一代的尴尬男女关系当成了爱情的样本,要么虚荣得半死,要么软弱得半死,合起来就是一个全死。

    87、好男人少到什么程度?举个血腥一点的例子,你架把机关枪在外滩扫射一个星期,也不可能误杀一个好男人。

    88、在我们国家,爱的模式比爱的内容重要的多。爱的模式是到时间就结婚生子,证明你是正常人。但内核是什么?我觉得这是爱情最致命的,我们不问自己是不是爱一个人,而是为了要拥有[爱的模式"结婚。

    89、对社会最不满、看出种种弊端的 往往都是年轻人,而他们此时立足未稳,批评不会有回应,空有一身精力抽刀劈水,筋疲力尽后,一江陈旧的水流还是浩浩荡荡,甚至高过了警戒水位。而年轻人慢 慢成长,可以说一些话,有了社会资源后,却成了弱视的中年人,除了看到年轻女孩会眼睛一亮以外,其余诸相,他看起来都是丝绸般平滑柔顺,无可挑剔。

    90、我们这个社会中有一群庞大的中老年人,他们并不爱、也不会做事,他们爱做人,并且以教导年轻人如何做人来体现自己会做人。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
  • 组织生活会整改方案【七篇】
  • 党支部组织生活班子整改方案(通用7篇)
  •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范文(...
  • 两会期间维稳应急预案【12篇】
  • 组织生活会整改方案(通用9篇)
  •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范文(...
  • 学校“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工作实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