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

温度表个人年终总结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30    阅读:

温度表个人年终总结篇一
《年终个人总结》

附件:

磨砺青春

——XX部YY岗位ZZ

为了能够成为XXXX这个大家庭的一位优秀成员,更为了给我们XX公司设备部这个小家庭的更好更强的发展贡献力量,我在2011年的计量仪表管理与电气设备、能源协助管理中,以确保仪器设备“安、稳、长、满、优”( 安全第一、稳步生产、长期坚持、工作圆满、争先创优)的运行为目标,完成了以下各方面工作:

一、计量仪表管理

1、 能源协助管理

为了给公司能源管理方面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也为了计量工作更加规范标准化,2011年的工作中我主要完成了《能源计量系统设备台帐》、《能源计量系统流量积算仪参数备案》等的整理与完善工作。同时,在能源计量系统每次出现故障时,我做到了及时抢修,尽快恢复了准确计量。

2、 传感器、压力表等仪器仪表管理

在今年的大修中,我跟师父一起对全厂各个车间使用到的温度类、压力类的传感器进行了仔细校验,从拆卸、校验到调整、安装,对待每一个传感器都以认真为原则,以准确为目标,目前共完成校验温度、压力等模拟量测量通道91个,压力变送器62个,并整理了相应台账,如《模拟量校验台帐》、《压力变送器校验台帐》。同时,本着“安全生产第一”的原则,2011年我共完成校验压力表、温度表共计355块,并整理、完善了《压力表校验台帐》。

二、电气设备协助管理

为了给生产自动化系统提供更严密的安全保障,我协助师父对全厂的工控上位机(电脑)的操作系统、触摸屏项目镜像以及PLC程序进行了备份更新,并整理了备份台账:《上位机操作系统备份台帐》、《触摸屏项目镜像备份台帐》、《PLC程序备份台帐》。同时,2011年我共搜集并整理图纸资料68份,并列出了清单《图纸资料台账》,方便使用查找与学习。

三、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

为了保障车间生产系统与公共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行,也为了提高个人自身的业务水平与技术技能,2011年我们共处理生产车间与公共安全设备各类电气故障约120次,并做了部分的《电气设备维修记录》,可作为以后的学习资料。

四、节约生产成本行动

在公司领导的关怀与师父的教导下,通过一年的坚持,我们仪表室共自己修理压力表约30块、电话约2部、压力变送器约6个,返厂维修变频器5台、触摸操作屏2块、监控设备3次、涡街流量计4台、流量积算仪25台、压力变送器7个、考勤机2台、售饭机3台。经估算,2011年我们的“修旧利废”工作共为公司节约资金约91470元。

总而言之,没有完美的工作,只有更好的业绩。总结2011,我们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续完善各类记录台账,倡导节约生产;展望2012,我们要都再接再厉,稳步创新,努力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温度表个人年终总结篇二
《年终总结如何找回个体的温度》

年终总结如何找回个体的温度

岁末年初,年终总结仍在成为员工的一大心头愁。据本报报道,年终总结是单位管理的一个规定流程,但很多员工将之视为多余,不愿认真对待,于是迫于工作任务,大家就开始在网上搜索模板、复制粘贴。

因为视其为累赘,所以年终工作总结问诸"百度",这看起来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但其实本身就包含了系列的悖论。搜索模板、复制粘贴的确显得容易,也让领导找不出过多的挑剔处,但抄袭与拼凑至少已是一种不正当,同样是消极的处世态度。如果觉得周总结、月总结与年总结的接踵而来令人厌烦,那么最好的方式是向领导提出这种不满,并尝试性去表达纠偏意见。

员工应学会对重复的总结表达不满,我们也应打量到那些格外喜欢员工总结的单位。什么样的单位最喜欢员工结案其事?一月与一年一次的总结当然不算多,但那些热衷于周总结、月总结、季度总结直至年度总结的单位,一定是形式主义的崇拜者,其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不甚令人满意的。因为它早已习惯了员工言不由衷的复制,并且不试图从此种表达中找到其他的东西。

什么样的员工年终总结才是可接受的?一般来说有两个因素不可或缺。一则是总结不应是早令员工厌倦的表面举动,应是慎重的制度安排;二则是应及时对员工总结做出管理层的回应。针对单个员工年终总结中的问题与情绪,不仅要有及时的解答,还要有实际意义上的现实改变。惟有如此,写作者才会真正去叙述、带有感情地去表达。于是,百度什么的自然就会被视若无睹。

盘点已是这个年代必不可少的仪式,让人几乎无所逃离,但员工年终总结理应找回个体的温度,而这需要的,只是书写者和阅读者都将它当作种郑重其事的举动。如果来为自己的2014年总结陈词,我愿意这样写下:当传媒业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依旧供职于一家自己喜欢的报纸,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写字工作。我还是相信未来,而相信未来,正是人们赐予时间和孤独的意义。

温度表个人年终总结篇三
《气象学个人总结》

气象学实习论文

姓名: 方飞

班级:环科111班

学号:201118060127

实习小组:第三组

实习时间:2011.11.12

指导老师:张方方

气象学实习小论文

一、实习目的

通过一个学期的气象学学习了解了有关的基础知识,在这次实习当中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测量当中来,学会所用仪器的安置、测定和观测和资料的整理;使用相关仪器的构造和原理(如: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玻璃仪器);熟练应用已知的数据(如:湿度查算表,风速检定曲线图等);了解基本气候资料统计原理与方法,为今后独立收集、整理和利用气候资料打下基础。 二、观测方法

观测方法1、日照时数的观测

暗筒式日照计要安置在开阔的从日出到日落能收到太阳照射的地方。底座要牢固,水平,筒口对准正北,纬度记号线对准当地纬度。上纸时注意使纸上10时线对准筒口的白线,14时线对准筒底的白线,纸上两个圆孔对准两个进光孔,压纸夹交叉处向上,将纸压紧,盖好筒盖。换下的日照纸,依感应迹线的长短,在其下描画铅笔线。然后,将日照纸放入足量的清水中浸漂3-5分钟拿出,待阴干后,再复验感光迹线与铅笔线是否一致。按笔线计算各日照时数,累加记得全日的日照时数,精确到一位小数。

2、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观测

地表和浅层地温表安装在观测场内南面偏西的平整裸地。地表疏松,平整,无草,并与观测场整个地面相平。地面三支温度表须与水平地安放在地段中央偏东的地面上按瞬时、最低、最高的顺序自北向南平行排列,感应部位向东,表间相隔5厘米,感应部位及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与土壤紧贴,一半露出地面,保持干净。曲管地温表安置在地面最低温度表的西边约20厘米处,按5,10,15,20厘米深度顺序由东向西排列,球部向北,表身相隔约10厘米,表身与地面45度夹角,各表表身应东西向排齐,露出地面的表身须用叉形木架支柱。安装时,在安置位置向下挖一条向北45度坡度,沟长40厘米,沟宽20厘米东西走向小沟。将表按顺序背靠南,感应部分向北,各温度表间相距10厘米,符合要求后用土将沟填平,并适度培紧,土面应与表身上的红漆记号平齐。从早上6:30点到傍晚4点,每小时观测一次,正点观测。为确定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早上7点半加密观察一次,下午一点半和两点半各加密一次。

3、空气湿度的观测

在正式观测前4分钟,用洗耳球吸取蒸馏水湿润湿球纱布。然后上发条,将仪器悬挂在测杆上,最后观测。示度稳定后开始读书并记录数据。对空气湿度的查算。根据干湿球温度值从《湿度查算表》中的表一或表二查取订正参数n,湿

球结冰时查表一,湿球没有结冰时查表二;用n和p值,查取湿球温度订正值△tw。根据通风干湿表从附表二中查取△tw;用t及tw+△tw,再查表一或表二,得e,u及td值。

4、风的观测

在测定风向,风速时,应将风向,风速仪带至空旷处,由观测者手持仪器,高出头部并保持垂直,风速表刻度盘与当时风向平行,观测者应站在仪器下风方,然后,将方位盘的制动小套管向下拉,并向右转一角度,启动方位盘,使其能自由旋转,按地磁子午线的方向稳定下来。注视风向标2分钟,记录最多风向;在观测风向时,待风向旋转约半分钟后,随即按下风速按钮,启动仪器。等指针自动停转后,读出风速示值,并根据此值从风速检定曲线图中查出实际风速,取一位小数,即为所测的平均风速,观测完毕,讲方位盘制动小套管向左转一角度,借弹簧的弹力使小套管弹回上方,固定好方向盘。

二、自评

自己配合组长及完成组长安排的任务。和组员一起合作完成组长分配给我们要测的数据。在这次的实践中,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三、实习体会

本次气象学实习让我们了解到了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项目和规范,学会了基本气象要素的观测和记录方法以及根据观测项目查表计算相对湿度、水汽压、露点温度等的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了天气图的基本分析绘图方法要领。在校内亲自动手实习,让我们在了解气象数据采集分析原理流程的同时,还看到了同学们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以及良好的合作氛围。只有严谨的操作,准确地测量分析天气状况,才能有准确的结果,有利于更好地判断天气状况出现的规律,拥有准确的天气预报才能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便利,而错误的天气预报则会为人们的出行带去不便,更有甚者,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害。

本次实习也让我看到了我们在校大学生的不足,我们并不能良好地驾驭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没有任何实践经验。所以,我觉得,学校在教授我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给我们更多的实习机会,让我们走出校门,走进单位,将理论和实践想结合,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而作为学生,我们也该多捉住每一次学习理论的机会,珍惜每一次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充实理论,使自己学得更深更好。

温度表个人年终总结篇四
《温度传感器自己总结》

一、温度传感器:

DS18B20

(1)工作电压:3~5.5v,也可采用寄生供电

(2)测温区间:-55~125℃,测量精度为0.5℃

(3)分辨率:分辨率可设置为9~12位,对应的最小刻度分别为0.5℃,0.25℃,0.125℃,0.0625℃

(4)转换速度:9位精度时耗时93.75ms,12位精度时耗时750ms

(5)连接与通信方式:支持同一条1-wire总线上挂接多个DS18B20形成多点测试,在数据传输中可以跟随CRC校验(CRC计算公式X8+X5+X4+1)

(6)引脚连接

VDD接电源 GND地 DQ数据输入与输出

S=1为低于0℃温度值=后11位数据取反加一*分辨率

‘0’即工作模式,使用时不需更改。

(9)控制器对18B20操作流程:

1, 复位:首先我们必须对DS18B20芯片进行复位,复位就是由控制器(单片机)给DS18B20单总线至少480uS的低电平信号。当18B20接到此复位信号后则会在15~60uS后回发一个芯片的存在脉冲。 2, 存在脉冲:在复位电平结束之后,控制器应该将数据单总线拉高,以便于在15~60uS后接收存在脉冲,存在脉冲为一个60~240uS的低电平信号。至此,通信双方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协议,接下来将会是控制器与18B20间的数据通信。如果复位低电平的时间不足或是单总线的电路断路都不会接到存在脉冲,在设计时要注意意外情况的处理。

3, 控制器发送ROM指令:双方打完了招呼之后最要将进行交流了,ROM指令共有5条,每一个工作周期只能发一条,ROM指令分别是读ROM数据、指定匹配芯片、跳跃ROM、芯片搜索、报警芯片搜索。ROM指令为8位长度,功能是对片内的64位光刻ROM进行操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分辨一条总线上挂接的多个器件并作处理。诚然,单总线上可以同时挂接多个器件,并通过每个器件上所独有的ID

号来区别,一般只挂接单个18B20芯片时可以跳过ROM指令(注意:此处指的跳过ROM指令并非不发送ROM指令,而是用特有的一条“跳过指令”)。ROM指令在下文有详细的介绍。

4, 控制器发送存储器操作指令:在ROM指令发送给18B20之后,紧接着(不间断)就是发送存储器操作指令了。操作指令同样为8位,共6条,存储器操作指令分别是写RAM数据、读RAM数据、将RAM数据复制到EEPROM、温度转换、将EEPROM中的报警值复制到RAM、工作方式切换。存储器操作指令的功能是命令18B20作什么样的工作,是芯片控制的关键。

5, 执行或数据读写:一个存储器操作指令结束后则将进行指令执行或数据的读写,这个操作要视存储器操作指令而定。如执行温度转换指令则控制器(单片机)必须等待18B20执行其指令,一般转换时间为500uS。如执行数据读写指令则需要严格遵循18B20的读写时序来操作。数据的读写方法将有下文有详细介绍。

若要读出当前的温度数据我们需要执行两次工作周期,第一个周期为复位、跳过ROM指令、执行温度转换存储器操作指令、等待500uS温度转换时间。紧接着执行第二个周期为复位、跳过ROM指令、执行读RAM的存储器操作指令、读数据(最多为9个字节,中途可停止,只读简单温度值则读前2个字节即可)。其它的操作流程也大同小异,在此不多介绍。

温度表个人年终总结篇五
《数字温度计总结报告》

一、设计任务

1.1设计并制作一个数字温度计。

1.2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温度范围:0~70°C

准确度:±2°C

分辨率:0.1°C

显示方式:四位LED数码显示

(2)发挥部分

提高测量精度:<±1°C

四位LCD(液晶)显示

二、方案设计

1、方案论证与设计

由于电路主要实现的是温度的测量而且要用LED显示,所以第一步需

要做的是要找到一个温度传感器,将温度的变化转变为电流或者电压的变化。我们采用的是AD590,AD590的输出比例因子为1μA/K,为了在接下来的电路里测量和显示的方便,我们将电流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即1MV/K。接下来需要做的是是将绝对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故需要使用加法的运算电路,即产生一个-273MV左右的电压,所以我们采用了LM385,它的稳压值为1,2V,为了产生-273MV的电压值可以采用电位器来调节分压。由于电路的输出值比较小而且是负值所以还需要再加一级反向放大电路,我们放大了10倍。接着就是ICL7107,他是一个集AD转换和数码管驱动显示的芯片。在使用的时候首先需要选择它的量程,由于温度计的要求是测量0~70°C而且我们也进行了十倍的放大所以输入ICL7107的电压最大为700MV所以不可以使用200MV的量程。在选择了2V的量程之后其余的原件参数也就基本确定了,最后是显示部分我们采用的是共阳极数码管显示,原件的接入按照ICL7107的引脚对应接入。本设计主要分为两部分: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而模拟部分又大体可分为电源电路、测温电路、放大电路;而数字部分又可分为AD采样电路译码电路、驱动电路和显示电路。在放大的过程中,为了使误差尽量的小我们采用了OP07。系统原理图如下:

2、主要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2.1 电路说明

系统整体电路包括,温度采集电路、稳压电路、信号处理与放大电路、AD

转换电路、译码电路、驱动电路和显示电路。其中温度采集电路的主体是围绕温度传感器AD590设计的;信号处理与放大电路主要由运放OP07与稳压管LM385组成;而AD转换电路、译码电路、驱动电路则由ICL7107与搭配一些外围电路共同实现的;显示电路则由三位半共阳极七段LED数码管构成。

2.2电路图

在实物连接之前我们用multisim对电源部分进行了仿真,当时是按照学习电源的思路进行设计输出+5V电源电路如图:

之后了解到 实验室提供的稳压芯片是7805和7905之后,对电源进行了再次的仿真,电路图输出如下:

输出为:

对于ICL7107的使用,我们采用了微机原理与接口中所学的仿真软件proteus进行了仿真。电路图和输出结果如下:

2.3各单元电路介绍及原件参数的计算

2.3.1温度电压变换电路:

AD590是一种电流型二端集成温度传感器,其输出电流正比与绝对温度,转换当量为

1uA/K。如果它再串接一个电阻,这可以将电流量转换为电阻两端的电压,实现温度电压转换。为了消除负载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我们接了一个电压跟随器,所以Vo1=R×K数×1uA/K; 这里我们为了得到mV/K,我们取R=1KΏ。这个单元的电路图如下:

2.3.2稳压管稳压电路

LM385-1.2工作电流范围为15μA ~ 20mA,在这个范围内器件的反向特性曲

线是线性的,所以R5取20K满足条件。为了由稳压管的1.2V得到273mv,所接电阻为16.98K,273mv由5.1K两端得到,所以电路图如下:

2.3.3 K/C变换电路:

因为AD590的温控电流值是对应绝对温度K,而在温控中需要采用摄氏温度,所以需要利用运放组成加法器实现这一转换,且两个信号从运放同一个端口输入可以抑制共模增量,3.3K则是3个10K的电阻并联计算所得。所以此模块电路如下:

温度表个人年终总结篇六
《年度工作总结

温度表个人年终总结篇七
《温度传感器应用总结》

  • ·办会员卡年终个人工作总结(2016-02-21)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高一期末自我评价或总结600字范文五篇
  • 2023年农村党支部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 高二期末自我评价或小结600字集合6篇
  • 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总...
  • 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工作总结【三篇】
  • 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0篇)
  • 高一期末自我评价或总结600字九篇
  • 学校思政课工作总结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