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课件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09    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课件篇一:2014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课件篇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教案

教案背景:

本教案是本人用来参加小学高级职称评定时所用的教案,备课连制作课件的时间是一个晚上(下午抽签,第二天上午上课)。在这之前确定上课年级和上课时间到抽签是一个星期,我利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看了大量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的教学录像,并看了大量优秀教师的教案,翻阅大量的课外练习。

教学课题:

《笔算除法》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小节《笔算除法》例1即《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小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认识除法,三年级接触除法竖式和有余数除法。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五年级学习小数除法,六年级学习分数除法。可以说,除法学习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地位。同时相对于加、减、乘这三种运算,除法计算是学生出错最多的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除法算理比较复杂,在计算过程中要涉及很多知识点以及需要比较高的思维水平。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学生学习了有余数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口算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学生掌握试商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是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知识的延伸同时又是学生后续学习数的运算知识的重要基础。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第81—82页。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试商方法。 2. 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和书写格式,特别要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3. 初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画好格子的纸。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出示卡片或多媒体出示) 1、 口算。

120÷60= 480÷80= 630÷90= 360÷40= 82÷40≈ 720÷81≈ 392÷80≈ 360÷89≈ 2、 竖式计算。

52÷2 126÷9 35÷8 290÷7 同桌互检查一下,都做得对吗?

二、 新课教学 (一)例1第1题 1、出示主题图:

师: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多媒体出示) 生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多媒体出示)

师: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并估算出结果吗?请写在练习纸上。 师:请一个同学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92÷30≈3(个)(师板书) 师:对吗?你们都做对了吗?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92看成90,90÷30=3 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30×3=90 90≈92

师:如果要知道90÷30的准确答案,我们可以怎么做?(列竖式)你们会列吗?试试吧。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黑板上两个同学的做法。

3

师:先来看看他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一个把3写在十位上,一个把3写在个位上) 师:你觉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生:我认为第二种是对的。因为第一种:3写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就是30,那就是说90里面有30个30,而90里面还不到10个30呢?第二种则说明92里面最多只能有3个30。

师:到底这位同学的说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用小棒来验证一下。

(多媒体出示小棒图

2、小结:通过刚才的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 3、练习。

师:下面我们进行男女生笔算比赛,看哪些同学做得又正确速度又快。(多媒体出示)

男生请做

女生请做

师:请四个同学上来板演一下,谁愿意?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

4、揭题:刚才我们做的这些题都是用„„(除法)来做的,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除数都是整十数)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板书)

(二)例1第2题 1、出示第2题。

师:看来同学们真聪明,第一个问题轻松地解决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吧。

师:现在老师什么都不讲,你们能不能直接列出横式和竖式,独立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老师课前发下来的上面有格子的纸来画一画,再计算。

2、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140÷30=4(个)„„20(本))他做得对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出这个答案的? 生:(1)借助课件,学生边说,老师边展示课件:

我是借助格子图来算的

(2)我是这样想的

3、看来大家都已经知道商是5了,那5应该写在哪儿呢?(个位)为什么?

(①因为14个十除以30,不够商1个十,就用140个一除以30,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②被除数140的前两位14不够除以除数30,就要用前三位140除以30,此时除到了个位,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师:也就是说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上,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对吧?

我们一起来把这道竖式完成好吗?

(板书 140÷30=4(个)„„20(本)

4

1 2 0

2 0

3、练习:我们继续男女生比赛,好不好? (1)出示:

男生:270÷30 女生:350÷70

273÷30 364÷70 (多媒体) (2)请四位同学上来做一做? (3)校对。

(4)说一说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计算思路有什么联系。 三、 方法总结。

师:做了这么多题,对于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你有什么想说的?(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逐一出示)

四、 巩固练习。

1、 改错

9

7 0

(1) 判断,并与同桌说一说错误的原因。 (2) 选择其中的两道做一做。

2、看来同学们不但眼睛很亮,还很细心把这些错题都改正过来了。那下面我们再来做两道题目吧。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直接写在书上)

3、师:都做对了吗?看来难不到我们同学,再来一道更难的,想不想挑战一下。

(直接写在书上,课件演示)

(师:还是难不到我们聪明的同学。还要不要再来挑战一下?) 4、 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卡片,写出算式并计算。

(1) 两个数的商大约是4 (2) 两个数的商大约是5 (3) 两个数的商大约是6 五、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下节课我们会学习什么? 六、 作业

书上第82页第一题,或做上面的第4题。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92÷30≈3(个)

92÷30=3(个)„„2(本) 140÷30=4(个)„„20(本)

3

⒋ 1 2 0

2 0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落实是总分五个环节来完成的,分别是“复习导入”、“新课教学”、 “方法总结”、“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通过这五个环节的教学,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逐渐击破。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难,但内容很多,例题就有两道。例1,我主要是想学生在估算的基础上再进行计算,例2的教学更注重笔算方法。为了节省时间,在每一例题教学完成后,练习都是分男女学生分别做两道笔算除法。笔算方法的总结是对前面两道题例教学的一个总结。

对于练习的设置,我是从难到易设计的:首先选取学生错得比较典型的四道笔算除法题让学生改算;然后是三道应用题,前两题比较简单,第三题有一定的难度;最后是一道开放题,不要求所有学生都会。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课件篇三: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极为丰富。它的编排,改变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把大数的认识分成“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两个单元,分别在四年级上、下两册分散编排的做法,而是在四年级上册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 本单元可用12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2.结合现实情境,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

3.在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大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教学难点:体会“位值”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这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对万以内的数你都知道什么?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说,如:计数单位、数位、读写法、大小比较等。

3.课件出示:

(1)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把这些数与刚才的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二)点明课题

(1)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万大的数?

(2)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万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亿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组信息,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通过比较两组信息中的数,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还大的数,而且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1.认识“十万”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万”,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

(2)师:如果再拨一颗珠子,是几万?(2万)再拨下去呢„„

(3)师:9万再加一万是几万?万位满十,怎么办?(万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这里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

(4)师:根据刚才拨珠的过程想一想,万和十万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

(5)师:十万有多大?(课件演示:小正方体由一→十→百→千→万→十万的变化过程)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拨数,引导学生思考“万位满十怎么办”,使学生自主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并体会10个一万是十万。通过小正方体的累加过程,帮助学生感受十万的大小,培养数感。】

2.认识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

(1)师:十万比万大,10个一万是十万,那还有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吗?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两人合作研究。

(2)学生两人一组研究。

(3)汇报,学生可以继续用计数器数,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最终得出: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归纳“十进关系”

(1)师: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师:读一读(从10个一是十,到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类比迁移规律,在认识了计数单位“十万”后,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并把它们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归纳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二)整理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数级,体会“位值”的含义

1.认识数位

(1)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计数单位?万和千万可以换下位置吗?为什么?

(2)师: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

(3)说一说每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是什么。

2.认识数级

(1)读一读这些数位(有意识的领着学生四个一停顿),你有什么发现?

(2)师:我国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分成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就是个级,那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呢?(万级)亿位在哪一级?(亿级)

3.体会“位值”的含义

(1)师:北京有19612368人,在这个数中,有两个6,这两个6分别表示什么?(左边的6表示6个十万,右边的6表示6个十)

(2)师:都是6,为什么表示的意义却不同?

(3)师: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4)师:这个数含有几个数级?万级上是几?表示什么?个级上是几?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在整理数位顺序表的过程中,认识数位、数级,并结合现实情境,体会相同的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大小就不同,即“位值”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第8页第1、2题

【设计意图:做一做第1题,通过数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第2题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教材第8页的两道练习,巩固学生对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的认识。】

四、感受一亿的大小

1.师:我们感受了十万的大小,那一亿到底有多大?

2.画点体验:

(1)如果给你1分钟的时间,猜猜你能画几个点?

(2)计时体验

(3)说说你画了几个点?

(4)估一估,算一算:画一亿个点需要多长时间?

【设计意图:与十万相比,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学生不容易感受到。因此,让学生在1分钟的时间内画点,并估算画一亿个点需要多长时间,引导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

第2课时:亿以内数读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地按数级读数。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掌握万级的数的读法,培养迁移能力。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再读一读信息中的数,想一想,万以内数怎么读。(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都没有就读零)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示:

2.师:在生活中,还有比万更大的数,这样的数又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信息中的数,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学生亿以内数的读法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整万数的读法

1.2496写在个级上

提问:读出这个数。(二千四百九十六)

2.把2496写在万级上,个级补上4个0

师:这个数你会读吗?读一读。(二千四百九十六万或二千万四百万九十万六万) 师:这两种读法,哪种简便?再用这种方法读一读。

3.试一试:3080000 40500000

师:这两个数怎么读?

4.比较

(1)师: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读法相同,只是数在万级时后面加一个万字)

(2)师:万级上的数怎么读?(读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5.练习:读出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课件篇四:2014年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案

大数的认识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单元分析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优化教材结构,集中进行大数认识的教学。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是: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第七册),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本单元对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的数的认识加以整合,在两部分认数教学中间安排的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以内数的认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 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教材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例如,科学知识:一个人一年的心跳次数,地球赤道长度,一小滴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等;国情教育: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等。 (3)突出数概念的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的原理,培养数感。 教材让学生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是数学的基础,整数、小数、十进分数从数学本质上来讲是一致的,结合各种计量单位中的十进制,使很多数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教材还通过丰富的素材帮助学生形成数感。如在“你知道吗”中,用直观的素材让学生体会1亿有多大。

(4)教学内容的呈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教材在安排具体内容时,一方面图文并茂地提供教学的丰富素材,另一方面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这体现在:①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③亿以上数的读、写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亿以内、亿以上数的读写比较容易出错,特别是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读法、写法。

2、学了计算器的使用,有学生会在算数时依赖计算器。

3、一部分对数学方法的归纳能力欠缺。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 、 数的产生、 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 用计算器计算和一亿有多大。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2、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使用数位顺序表的一些基本方法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

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各记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记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计器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投影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很多大数。(出示投影)

1994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零五十一万。

光的速度是每秒二十万千米。

地球离月亮大约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今天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些大数。(板书课题)

2、介绍主题图(出示主题图)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普查中这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出示人口数据)

同学们认识这些大数吗?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出示例1:北京人口有19612368人,这个数有多大呢?

1.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⑴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⑵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2.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将19612368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同桌之间互相说数,一个一、一万一万地说,另一个拨。

2、填空:

①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每个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 )。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 )。

②按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 )数位是一级。( )是个级,表示多少( );( )是万级,表示多少( )。

③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 )就不同。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

五、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一、第二页。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千万位„„

数级:个级、万级、亿级„„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读法(例2、例3,教科书第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练习读数,使学生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结合读数,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探究理解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空白卡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出下面的数

3495 7500 5002 4080

2、说说万以内数读数方法?

①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

②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多少零都不读。

3. 数的组成

8030 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探究新知

1、亿以内数的读法。

我们已经学习过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而像我们昨天的城市人口数据的大数该怎么读呢?(第二页)

(1)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呈现2496,让学生读一读。

(2)再呈现24960000

①让学生试读。

②比较2496与24960000在数位上的区别。

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③说说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引导说出一共有多少万?

这个数有什么特点?(个级的四个数位上都是0,即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末尾的零都不读出来。)读法与以前学过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

不同点: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小结万级的数的读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课件篇五: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的产生教学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课件篇六: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课件篇七: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教学PPT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课件篇八: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课件ppt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课件篇九: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1、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混合运算(两级)与同级两步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教学难点】

含有两级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同学们,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请看:都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呢?学生观察,并说出货架上的商品名称和价格。

1教师:小明、小红和小强,他们各买一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钱呢?(文具盒每个7元)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7+7+7=21(元)或7×3=21(元)

2李老师也来到商店,要为学校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需要多少钱呢?还能用一步计算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引导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35×4=140(元)140+45=185(元)或35×4+45=140+45=185(元) 教师:谁来说—说,他们是先算的什么呢?

学生1:他们都是先算的买4个篮球要多少钱。

学生2:他们都是先算的乘法,再算的加法。

教师: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在计算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尝试练习

教师:你知道下面两题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90×11-900585÷9+15指名学生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能正确算出答案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继续播放课件)小青他们要为班上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作为奖品,付给售货员阿姨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呢?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算什么呢?

学生:先算出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共要多少钱。

教师:你知道怎么算买13个文具盒的钱吗?

学生:7×13

教师:能列出一个算式算出找回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汇报。教师板书:100-7×13=100-91 =9(元) 教师:谁能说说这个算式,在 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教师:这两道题又该先算什么呢?说给同桌听一听。52+12×4110-117÷9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里都有哪些运算?计算时是先算的什么?

学生:有加法、减法,也有乘法、除法。先算的乘法和除法,再算的加法和减法。 教师:谁能小结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请同桌相互说说。 指名学生说。

教师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5教师:想一想,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725-43+21823×32÷8指名学生说说,然后计算出得数。

教师:像这样,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呢?请同桌相互讨论讨论,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指名说说运算顺序。小结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运用

1第7页,练习一 ,第1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2第7页,练习一,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集体讨论。

3第7页,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的什么。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2、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

【教学过程】

出示教科书第2页例1的情景图。

教师:从图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1:篮球每个35元,足球每个45元。

学生2:体育老师要买 4个篮球和 1个足球。

教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学生:体育老师一共要付多少钱?

教师: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在练习本上自己试一试。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1:我是这样做的:先算出买4个篮球要多少钱,然后再加上买1个足球的钱,就是一共要付的钱。35×4=140(元)140+45 =185(元)

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35×4+45 =140+45=185(元)

教师:请你(学生 2)说说,你是先算的什么呢?

学生2:先算买4个篮球—共要多少钱。

教师:他们都是先算出了买 4个篮球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先算了乘法。

教师:这两道题该怎样计算呢? 90×11-900585÷9+15指名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按什么运算顺序计算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在一个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计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4页例3。

【教学目标】

1掌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探索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有括号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4÷4+13600-30×172

播放课件:小红与妈妈一起到服装商场去买衣服。妈妈告诉售货员买一件成人衣服,售货员报价:78元。妈妈:再买3件同样的儿童服装。售货员:一共要213元。小红:儿童服装多少钱—件呢?

教师: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怎样才能求出儿童服装的价钱呢?

2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全班交流汇报,总结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13-78÷3213÷3-78(213-78)÷34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得出正确的算法。

教师: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应该先算什么呢?“78÷3”、“213÷3”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1:“78÷3”表示把成人衣服的价钱平均分成3份。

学生2:“214÷3”表示把买一件成人衣服和3件儿童衣服的总价平均分成3份。

教师:这样求出来的,是一件儿童服装的价钱吗?

学生:不是。

教师:第三种方法应该怎么算呢?先算什么?“213-78”表示什么?再除以3呢? 学生1:先算“213-78”,表示 3件儿童服装一共要多少钱。

学生2:再除以3就是求一件儿童服装要多少钱。

教师:第三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比较,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1:第三种方法有括号,第一种方法没有。

学生2:第一种方法先算除法,第三种方法先算减法。

学生3:第三种方法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第一种方法没有括号,要先算除法。

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算式里有了小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

4尝试练习。

教师:请看,你知道这两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同桌互相说说。(125-87)×25455÷(102-97)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这两道题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运用

1算一算,并说说有什么不同。100-72÷4(100-72)÷4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种混合运算的方法及小括号的作用。

2第7页,练习一,第4题。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读这两个算式,通过读让学生体会它们运算顺序的不同。

(1)100加10乘10的积,和是多少?

(2)100加10的和,再乘10,积是多少?可以让学生反复读两遍,体会运算顺序的不同,然后再计算。

3第8页,练习一,第5题。这是两种混合运算的综合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分清它们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计算,以利更熟练地掌握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4、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5~6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练习一第11题。

【教学目的】

1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2会解决涉及倍数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算顺序。125×4+54340×2-120(90-25)×32

情境引入

教师:你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称得上是森林医生吗?

学生:啄木鸟、山雀。课件出示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观察后提出问题(或让学生直接观察教科书上的插图)。

学生: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教师: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4。

教师:从这个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数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1:山雀每天吃害虫165只。学生2:啄木鸟每天吃的害虫比山雀的3倍少45只。 教师:啄木鸟每天吃害虫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吗?

学生:没有,比3倍少。

教师:你能用图(最好是线段图)表示出他们每天吃害虫的关?65×3得到山雀吃害虫只数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没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还要在此

基础上减去45只才得到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

指导学生写出答语。

教师将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学生画线段图并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学生1:我的线段图这样画: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165×3+45。

教师:你发现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相同点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与山雀吃害虫的只数都有倍数关系。但一个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计算出3倍后要减去45只;一个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计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2.教学例5。

教师:刚才我们解决了森林医生吃害虫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小朋友在集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件出示例5(或让学生直接观察例题插图),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1:我这样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因为题中告诉了小青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可以直接用80减去15,因为题中告诉了小明比小华少15张。由此可以这样列式:(80-15) ×3。

学生2:我这样思考,根据小明比小华少15张邮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邮票张数为:80-15=65

张。根据小青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邮票张数,即:65×3=195张。列成综合算式是:(80-15)×3。指导学生写答语。

三、活动思考

(完成第6页课堂活动)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在组内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全班交流。

学生:相乘或与9相乘的积在80与100之间,由此我想到了90与99,由题中告知:按3颗或9颗的拿都要剩1颗,由此这些糖可能是91或100颗,但是题中又说到这些糖要比100颗少,所以应是91颗。

四、独立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一第10题,做后交流。

五、小结教师

通过今天的问题解决,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5、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2~15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3.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多位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片。

教师:孩子们,你知道这是哪儿吗?在哪个省市?谁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藏书量是多少吗?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知识呢?

学生:查阅资料、上网查找。

教师:这些方法都很好,有两个小朋友通过上网查到:“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 170000 m2,截至 1998年底馆内藏书 21600000册,并且每年以600000~700000册的速度递增„„当他们看到这些资料时被图书馆的建筑宏大、历史悠久,藏书量的与日俱增所吸引。小女孩说“这些数可真大呀!”小男孩说“该怎样读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学习怎样读多位数。

二、自主探究

1.孩子们还记得在二年级时,我们已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谁来说说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十? 10个一百?10个一千是多少?如果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多少?怎样数?学生:十万、二十万、三十万„„教师:10个一千万是多少呢?像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那么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举例说明什么叫数位。

2.观察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①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计数单位百所占的位置是“百位”。

②数位是从右往左按从低到高的排列,计数单位也是从右到左从小到大的排列。 ③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一级,已经分出了个级、万级、亿级。

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教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课件篇十: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大数的认识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时间:9月1日 累计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发展学生的数感。

3.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计数单位。

教具准备:计数器,主题图,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48+37= 18×3= 25×8= 126-74=

56-29= 24×5= 125×8= 81÷3=

2.读出下面各数。

8257 304 2005 7400

3.填空。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6,百位上是5,十位上是4,这个数是( )

(2)2345十位上的数是( ),表示( )9个( )

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都能正确地读出万以内的数,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接触到比“万”大的数。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什么内容是用比“万”大的数来表示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些大数。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1.投影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们能从图中看出这是我们国家的那些地方吗?你们能估计一下每个地区有多少人口吗?

说明:2000年我国进行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我国中人口是1295330000人,以上6个地区人口数分别是,北京:13819000、西藏:2616300四川:83290935河南:92560000新疆19250000黑龙江36890000

教师:怎么样?这些数据与你估计的是否接近呢?我国是一个多人口国家,只有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提国家综合实力,才能使我们国家早日跻身与强国之列。

(1)板书以上个地区的人口数

(2)尝试读出上面这些数

说一说,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

2.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下图

教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银行工作的收银员在结帐时都会把100张扎成一叠,这一叠是多少元?

(2)数一数

数一数,这里收了几叠人民币?(9叠)共多少元?

(3)拨一拨

教师出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找到计数单位“万”,一万一万地数,数出九万。

教师:再加,是多少呢?

(4)想一想,万位不够了,怎么办。

一万一万地数,万位满了向前一位进1,10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10个一万是10万

3.师生共学习。

师生同时在计数器上拨上十万,然后十万十万地拨,一起拨到九十万。

提问:再拨十万是多少?十万位不够了,怎么办?(照这样下去,再拨十万就是一百万,十万位不够,向百万位进1)

板书: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4.学习计数单位

讲述:计数单位是指计算物体个数的单位。他有很多,如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也就不同。如“3”写在个位,表示3个“一”,“3”写在十位上,就表示3个“十”。

(1)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探讨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

讲述:一个数中每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数位。整数的数位从右向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这四个数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个级、万级以及后面要学到的亿级都叫数级。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2.同桌之间互相说数,一个一万一万地说,一个从一个数拨到另一个数。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四、课堂小结

想一想,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认识了哪几个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十进关系)你还有什么收获,说个你的好朋友听。

板书设计:

课题:亿以内数的数的读法

教学时间:9月5日 累计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

教学目标:

1.练习读数,使学生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2.理解读数的规则。

3.培养良好的读数习惯。

教学重点: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具准备:计数器,空白卡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回答

(1)你学过哪些计数单位?

(2)请你按数位顺序依次说出所学过的数位。

(3)万级包括哪几个数位?

2.读出下面各数。

305 3005 3500 2879

想一想,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请你们来当播音员,给大家播报一下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所得的人口总数,谁愿意用自己最美的声音给大家播报出最准确的数据呢?

(1)教师投影出示图。

(2)学生尝试播报。

(3)交流播报体会,小结

感谢几位小播音员精彩的播音和深刻体会。看来一名优秀的播音员出了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以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计数能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2.学习读数。

(1)板书数位顺序表。

(2)对齐数位,写出北京市约有人口数

(3)教学读数方法。

教师:我们看这个数是含有两级的8位数,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万级数表示“万”,如北京约有人口数读作:一千三百八十二万人。

板书:读作: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3.学习级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1)板书:6407000

(2)观察这个数同刚才我们读的数有什么不同。

(3)学生自己试读。

(4)交流读法。

教师随学生叙述板书,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4.学习级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法

(1)板书:85000300

(2)学生试读这个数

(3)师生同读

(4)讲述读法:在含有两级的多位数中,如果两级中间和末尾都有0,个级开头有0,这样的数比较难读。因为万级末尾的0和个级开头的0连在一起,万级末尾的0不读,而个级开头的0要读。

按正确的读法师生同时品读。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5页“做一做”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想一想,遇到这几中情况的数怎样读。

同学们总结的很全面具体。我也想把我的读数方法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到一个多位数,首先把它分级,然后观察这个数的特点,最后按同学们总结的各种情况的读法,把它读出来。

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时间:9月6日 累计课时:3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2.加深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3.提高学生正确的能力。

教学重点:写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0补位的情况

教具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读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 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按什么顺序来读?

(2) 怎样读含万级、个级的数?

(3) 什么位置的“0”不读?什么位置的读,读几个?

2.读出下面的各数

1707100 40067 600038

3.写出下面各数

六千三百二十 四千零五

4.导入

以前,我们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写法,随着我们年级的增长,我们已经认识了亿以内的数,那我们能不能写出亿以内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前些天我们参加了“为2008奥运会,捐旧还绿”的大型活动,同学们纷纷捐献出家中的废旧报纸,为2008北京有更多的绿地,作出我们少先队员的贡献。据统计,仅2000年就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活动。从这些可以看出,我们少先队员虽然年龄小。但我们热爱环保,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愿意为它作出贡献。

教师边述说边板书:六千八百五十万 三千零八十万

2.学习写数

(1)教师:刚才我们在谈话中提到了两个数,我把它们写在了黑板上。请你们根据它们的读法,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两个数。

(2)看计数器上拨出的数是几位数。

(3)你能尝试写出这个数吗?

(4)说说你是怎样写数的。

小结:从同学们的写数过程可以看到,你们有极好的写数习惯。对于多位数,我们还不熟练,借助数位顺序表上画出分级线,看到这条分级线就好象看到了一个“万”字,有益于我们正确写数。

另外,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