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摩擦力》教案设计十课件十课堂实录打包下载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0    阅读:

《摩擦力》教案设计十课件十课堂实录打包下载篇一:全国一等奖《摩擦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实验中学 郭海燕

【教材分析】

本节课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力的定义。(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减摩擦的方法。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申。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在“科学世界”里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常见实例和实验,认识摩擦力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增减摩擦力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科学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能灵活运用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勤观察、多动手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科学态度

(3)鼓励学生知难而进,勇于接受挑战

【教学重点】1、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合理猜想

2、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3、对实验表格进行分析评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之一“相对运动”的理解

2、形成假说“摩擦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 3、区分“重力”与“压力” 4、设计实验表格,体现控制变量法

【设计思路】

本课以“捉泥鳅”游戏引入,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以现场抓水中的泥鳅和沾满木屑的泥鳅作对比,强烈的反差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并且当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作出猜想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刚才亲眼所见的情景,得出合理的猜想,“捉泥鳅”的前后呼应也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本节课的主题是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为了突显主题,摩擦力定义就不能占用较大篇幅。于是我以两次感受实验,突破 “相对运动”这个难点,从而很快得出摩擦力的定义。

教材中选择用毛巾和木板来呈现不同粗糙程度的接触面,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木板较窄,易发生“脱轨”事件导致实验失败,而毛巾较软,易发生堆积,使拖动木块时受到阻碍,我将它们换成砂纸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砂纸很平整,不易起皱,正反两面的粗糙程度不一样,能形成强烈对比的实验效果。另,教材中选用钩码作为重物改变压力大小,我将它改成了密度更大更易放稳的铜质圆柱体,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且更易操作。

测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可以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接读出摩擦力大小。但是由于实际操作中极难控制匀速运动,故给读数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我在评估完第一个猜想的验证实验后,教给学生一种新方法,将拉动木块改为拉动砂纸。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需控制匀速,这一实验方法的改进无疑大大降低了实验的难度。

由于学生刚刚学完重力,还没有学习压力,故学生在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极易猜想到重力,并且易将重力混同于压力进行理解。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利用氢气球和电子秤精心设计了三组实验,使学生从实验数据上一目了然地分析出摩擦力与压力有关而与重力无关。

实验实验表格也是本课的一大难点。实际教学中,学生很难自己设计出涉及二到五个变量的综合性表格。我用分组实验,每个因素设计一个表格的方法,将难点化解。 【教学资源】

泥鳅数条、水桶2个、水槽2个、毛巾两条、木屑一盘、捞网一个、大木板一块、电子秤一台、氢气球30个、带挂钩和拉环的铁盒一个 重物若干、细沙一杯、白纸一张、弹簧测力计若干、木块若干、金属柱若干、砂纸若干、空白实验表格若干、自行车一辆、电子白板、多功能实物展示台、手持摄像机及数据线、笔记本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摩擦力》教案设计十课件十课堂实录打包下载篇二:《摩擦力》课堂实录与评析

《摩擦力》课堂实录与评析 【作 者】杨雨瑞/甘德家 【作者简介】杨雨瑞,执教 甘德家,指导并评析甘德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教委教研室(751400)师:同学们平时很喜欢作游戏,请几个同学来作打滑溜的游戏,哪些同学来试试。(多人在地面打滑溜)师:打得非常好。我们看见有的同学滑的距离特别长,有的同学滑不起来,这是为什么?生:因为有的同学鞋底很光,而有的同学的鞋底不光。生:鞋底粗糙,滑的时候对地面产生一种摩擦,产生了一种阻力,阻碍滑行,就滑不起来。鞋底光滑,摩擦力非常小,产生的阻力小,就滑得快(远)。(指导者评:通过游戏,使学生运用经验信息去分析摩擦现象,激发了学生研究摩擦力的兴趣。)师:说得很好!说出了滑得远和近的原因。因为滑行时会受到一种阻力,这种阻力人们叫作摩擦力。什么是摩擦力呢?(出示投影片)生读: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师:谁能发现这种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生:在接触面上产生。师:想想看,刚才几位同学打滑溜的时候,什么地方是接触面?生:鞋底和地面构成了接触面。师:同学们都知道,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会产生摩擦力,你能举几个例子吗?生:骑自行车,滑旱冰的时候。生:溜冰的时候。生:走路的时候。师:冰面非常光滑,打滑溜可以滑很长的距离,很轻松,有没有摩擦力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大小的问题,还要解决这样两个难题。(出示投影片)1.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2.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师:摩擦力有大有小,跟什么有关系呢?我们来做两个小游戏。请认真观察,看能不能找出答案。拉人游戏一:一名同学分别拉蹲下的两个体重不一样的同学。师:感觉有什么不同?生:拉(体重的)费力,拉(体轻的)不太费力。拉人游戏二:一名同学分别拉一个蹲在地面上,一个蹲在地毯上的同学(两人体重差不多)。生:在地面上拉比较轻松,在地毯上拉却非常费劲。(指导者评:这两个游戏为学生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进一步作出铺垫,提高了学生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的成功率。)师:从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出摩擦力与什么有关系?生:与物体大小、轻重有关系;与接触面的粗糙、光滑情况有关系。生: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就很小。

生:物体轻摩擦力小,物体重摩擦力就大。师:刚才我们通过游戏得出了结论,我们再通过实验来验证。桌上有许多实验器材,请同学们用木板、木块、测力计来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各组自己设计实验。(指导者评: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体现了培养学生自行探究和获取知识的教学思想。)(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师:请各组汇报一下,你们是怎么作实验的,得出了什么数据和结论。生:木块在粗糙的木板上拉用0.6牛的力, 在光滑的木板上拉用0.4牛的力。接触面光滑时产生的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时产生的摩擦力大。生:在光滑的面拉木块用了0.3牛,在粗糙的一面拉用0.5牛。在接触面粗糙的时候摩擦力就大,用的力就大;接触面光滑的时候,用的力就小,说明摩擦力也就小。师:刚才两个组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证明了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关系。我们再利用刚才的实验器材,加上钩码来验证一下物体的轻重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师:请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和结论。生:我们先用4个钩码放在木块上拉,用了1.2牛,用一个钩码放在木块上拉用了0.7牛。物体轻摩擦力就小,物体重摩擦力就大。生:我们用了3个钩码,用了0.9牛的力,放两个钩码用了0.7 牛的力,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摩擦力就大,物体轻摩擦力就小。师:其他组的结论和他们一样吗?生:一样。师:我们通过实验,解决了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的问题,谁来总结一下。生: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有关,与物体的重量有关。接触面光滑时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物体重摩擦力就大。(指导者评:归纳总结是学生形成能力的重要阶段,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又搭了一个台阶。)师:冬天有的路面结冰,我们走在路面上容易摔跤,这是为什么?生:是因为冰上很光滑,摩擦力比较小,所以容易摔跤。师:你们有没有办法在冰上不摔跤?生:可以在冰面上撒砂子,使接触面变粗糙,就不容易摔跤。师:他的办法真好,还有什么办法?生:可以穿鞋底粗糙的鞋、有钉子的鞋,在冰面上走就不容易摔跤。师:同学们想出了好几种办法,这些办法使摩擦力发生了什么变化?生:使摩擦力变大。师:使摩擦力变大,改变了什么条件?生:从光滑改变到粗糙。师:刚才讨论的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增加和减小摩擦力。利用桌上的器材,自己

设计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实验,注意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录数据,先讨论再开始实验。(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师:请各组汇报实验数据和结论。生:我们先在木板粗糙的一面垫上砂纸,木块上放4个钩码, 在砂纸上拉用了3.5牛的力。把砂纸拿掉,在玻璃上拉用了0.4牛的力。在接触面光滑的地方摩擦力就小,接触面粗糙的摩擦力就大。另外,物体轻的时候摩擦力小,物体重摩擦力就大。师:还有不同的实验方法吗?生:我们用毛巾包上木板,用木块在毛巾上拉,用了1.2牛的力, 在光滑的玻璃上拉用了0.2牛的力。师:无论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都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考虑的?生:改变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生:要增大摩擦力,就要把接触面弄粗糙,摩擦力就会增大,减轻物体的重量,摩擦力就变小。师: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要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我们来研究一下自行车。(教师把儿童自行车立在讲台上。)师:自行车哪些地方用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办法,为什么?先观察,同学们再讨论一下。生:轮子粗糙可以增大摩擦力,可以防止摔倒。生:车轴内有滚珠很光滑,轮子转动可以减少摩擦力。生:脚蹬表面粗糙,用力时不易打滑。生:车闸的闸皮表面粗糙,在刹车时与车圈产生摩擦,使自行车容易停下来。生:车把套上有花纹的塑料套,刹车时不会打滑。师:同学们观察很认真,自行车有这么多有关摩擦力的知识。同学们看课本47页的几幅图,互相讨论,哪些情况下是增大摩擦,哪些是减小摩擦。(学生看图讨论。)师:同学们知识很丰富,能说明生活中应用摩擦力的知识。我出一个难题,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这里有一根拉链已经不好用,请同学们想一个办法使它好用。生:在拉链上涂上蜡,使接触面光滑,拉时就比较省力。师:为什么省力?生:摩擦力减小了。生:抹润滑油,可以使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就小了。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摩擦力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编者评:《摩擦力》这节课,执教者的思路比较清楚,是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来安排教学的。#p#分页标题#e#从整体上看,执教者的思路是: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操作,并引导学生收集分析操作中的事实得出假设,然后再为学生提供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由经验得出的假设,最后形成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始终注意引导学生

从操作实践出发,从实践中发现的事实出发,没有把结论强塞给学生,这是十分可贵的。验证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这也是很有意义的尝试。这说明执教者在备课时并不是简单地以得出结论知识为唯一目标,而是有意地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磨练。请别小看这一点,没有相信学生,敢于让学生胡想、胡说、胡做的魄力,这一步是很难放开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作这种尝试了,这是进一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的新表现。值得研究的是怎样给学生展示材料。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必须有一定的结构,这是教师事先设计好了的。学生操作材料、收集事实、整理事实,目的就是探究隐含在材料结构中的意义。这既是教学过程,也是科学过程。但是这种意义由教师给学生暗示或挑明了好,还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好?很值得研究。本课似乎是选择前者。比如说两个拉人游戏,第一次要求学生拉体重不同的人,第二次要学生在地板上和地毯上分别拉人,实际上就将结论暗示给学生了。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学生容易得到结论,课可以上得很顺当,但毛病恰恰也是学生得到结论太容易了,课上得太顺当了,学生得到训练、磨练的机会却少了。也许有人会说:教师不是要起主导作用吗?不是要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吗?问题的实质可能正在这里:既要放手而又不能失控,既要引导而又不能包办。这里面有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观念问题,也有教学方法问题。请读者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结论。

《摩擦力》教案设计十课件十课堂实录打包下载篇三:《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等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实验中学 郭海燕

【教材分析】

本节课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力的定义。(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减摩擦的方法。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申。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在“科学世界”里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常见实例和实验,认识摩擦力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增减摩擦力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科学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能灵活运用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勤观察、多动手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科学态度

(3)鼓励学生知难而进,勇于接受挑战

【教学重点】1、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合理猜想

2、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3、对实验表格进行分析评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之一“相对运动”的理解

2、形成假说“摩擦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 3、区分“重力”与“压力” 4、设计实验表格,体现控制变量法

【设计思路】

本课以“捉泥鳅”游戏引入,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以现场抓水中的泥鳅和沾满木屑的泥鳅作对比,强烈的反差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并且当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作出猜想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刚才亲眼所见的情景,得出合理的猜想,“捉泥鳅”的前后呼应也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本节课的主题是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为了突显主题,摩擦力定义就不能占用较大篇幅。于是我以两次感受实验,突破 “相对运动”这个难点,从而很快得出摩擦力的定义。

教材中选择用毛巾和木板来呈现不同粗糙程度的接触面,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木板较窄,易发生“脱轨”事件导致实验失败,而毛巾较软,易发生堆积,使拖动木块时受到阻碍,我将它们换成砂纸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砂纸很平整,不易起皱,正反两面的粗糙程度不一样,能形成强烈对比的实验效果。另,教材中选用钩码作为重物改变压力大小,我将它改成了密度更大更易放稳的铜质圆柱体,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且更易操作。

测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可以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接读出摩擦力大小。但是由于实际操作中极难控制匀速运动,故给读数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我在评估完第一个猜想的验证实验后,教给学生一种新方法,将拉动木块改为拉动砂纸。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需控制匀速,这一实验方法的改进无疑大大降低了实验的难度。

由于学生刚刚学完重力,还没有学习压力,故学生在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极易猜想到重力,并且易将重力混同于压力进行理解。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利用氢气球和电子秤精心设计了三组实验,使学生从实验数据上一目了然地分析出摩擦力与压力有关而与重力无关。

实验实验表格也是本课的一大难点。实际教学中,学生很难自己设计出涉及二到五个变量的综合性表格。我用分组实验,每个因素设计一个表格的方法,将难点化解。 【教学资源】

泥鳅数条、水桶2个、水槽2个、毛巾两条、木屑一盘、捞网一个、大木板一块、电子秤一台、氢气球30个、带挂钩和拉环的铁盒一个 重物若干、细沙一杯、白纸一张、弹簧测力计若干、木块若干、金属柱若干、砂纸若干、空白实验表格若干、自行车一辆、电子白板、多功能实物展示台、手持摄像机及数据线、笔记本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摩擦力》教案设计十课件十课堂实录打包下载篇四:《摩擦力》教学设计

《 摩 擦 力 》 教 案

温世杰

《摩擦力》教案

邯郸县南吕固乡贾村中学 温世杰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现象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2、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

3、知道滑动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4、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教育。

2、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

(3)、德育渗透

通过对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研究决定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

摩擦力的方向。

教学用具

弹簧测力计、木板、玻璃板、钩码、毛巾、木棒肥皂水、木块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实验引入

首先复习物体的相对运动、二力平衡的条件创设。

然后,都是准备一根木棒,其中有一端涂有肥皂水,让学生进行拔河比赛,体验摩擦力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具有摩擦力?摩擦力是不是都是有害的?学生讨论回答,(如:人爬绳时,摩擦力就是动力)。

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学生用自己的语文叙述摩擦力。

(二)、新课教学

1、摩擦力概念

先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几个实验。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手,但手并没有推动,感受有没有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桌子,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4)、手平放在桌面,保持手不动,也不用用力推或拉桌子,感受有没有一个 阻碍手运动的力;进而引入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做或要做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及种类。

练习:练习册第一题。(教师指导)。

总结滑动摩擦与流动摩擦的区别:有一个接触面不变的为滑动摩擦,两个面都变化的为流动摩擦。

2、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那么它的方向呢?

教师问:人在走路时受到的摩擦力朝哪个方向?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1):自己在走路时鞋底相对于地面朝哪个方向运动?鞋底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2):用手在桌面上推或拉,体验手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然后在手的下面放一个木板,让手不动,拉或推手下的木板再体验手相对于木板的运动方向和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什么是“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学生再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摩擦力的物体运动方向无关,而是与相对运动方向有关。

我们已经知道了摩擦力的方向的,那么摩擦力的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学生分组实验,探索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请同学们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如:与所受的压力有关,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方向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与物质密度有关,与接触面的倾斜度有关,与质量有关,„„(这时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幼稚、很荒诞,教师也要予以鼓励)。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总结可能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并列举出来。

(2)、怎样来测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什么?

使学生理解匀速运动的物体,受的摩擦力与水平拉力大小相等(二力平衡条件)。

看样匀速拉动木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匀速直线拉动木块。

(3)、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认证得出实验结论。

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巡视各实验小组,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束后,小组的代表公布自己的实验数据,全班同学共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增大有益的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由学生讨论并举出相应的生活事例,并结合实验结论讨论:如何增大有益摩擦?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

《摩擦力》教案设计十课件十课堂实录打包下载篇五:《摩擦力》教学设计课件

《摩擦力》教案设计十课件十课堂实录打包下载篇六:《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

1.引言:复习回顾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2.引入摩擦力概念:

实验活动设计1:①教师演示实验:夹得不紧的两本书,手一拉就分开了;②学生实验体验:让书页彼此交替在一起的两本书,请两位同学拉开。

实验结果:两个同学尽管用了很大力气,也没能

将两本书分开。

设问: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刚才两本书很难分开

的原因是什么?(由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析提示:书页彼此夹紧

→挤压→弹力,而弹力是产生在垂直页面的方向上,

而把书页拉开力却是水平在水平方向上的,如图所示。因此,难使书页分开的根本原因不可能是由于压紧而引起的。那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揭示出学生的心中的一种感觉(学生的直觉):对某一本书而言,好象有一个隐形的力在拉着书本,而使两本书难以分开,那么这个隐形的力是什么力呢?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引出摩擦力。

过渡:摩擦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同学们在初中的自然科学中也学习过摩擦力,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说一说:什么是摩擦力?

摩擦力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设问:同学们,能不能例举一下,日常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事例?(让学生放开谈)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提示或说明,并进行图片展示。

3.探究静摩擦力: F拉静摩擦力概念探究:

根据学生回答的例举事例,进行摩擦力存在的现象归纳。具体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实际进行引导,一般而言,学生回答所举的事例的物体都运动的,教师因势利导地设问,但教师不能设套子。

设问:刚才同学们所举事例中的物体都是运动的,如:事例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取。那么,在相对静止的物体间,是否也有摩擦力的存在呢?

请同学们举出事例,加以具体说明。教师设问,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作出反馈。 ①以人推箱子为例,建立物理模型进行具体分析,如图所示。

设问:人推箱子,箱子却没有动,此

时箱子在水平方向受到了哪几个力

根据初中二力平衡知识进行分析,逐步建立静摩擦力概念。

静摩擦力:发生在两个没有相对运动,只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②结合刚才的引入实验“人拉书本难以分开”,点明正是静摩擦力的原因,而使两个同学难以拉开书。

设问: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

③归纳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直接接触 (2)接触面有弹力

(3)接触面粗糙 (4)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的作用呢?

静摩擦力规律探究:

过渡设问:那么,静摩擦力的变化规律又是怎样的呢?

实验活动设计2:①教师演示实验:弹簧秤拉木块;②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分三个层次:

①用一个较小的力拉木块,木块没动,此时木块所受静摩擦力大小、方向怎样? ②用一个较大的力拉木块,木块没动,此时木块所受静摩擦力大小、方向怎样? ③当拉力F增大到某一值时,木块被拉动。在木块拉动前后,摩擦力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揭示:在刚才的实验中的困

难,弹簧秤的计数难以方便读取。然后,教师用改进后的实验装

置进行演示,学生再仔细观察。

设问: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实验情况和演示实验的观察,总

结一下静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静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FN FN

(1)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大小:0≤F≤FM(最大静摩擦力)

教师动画播放,摩擦力随着拉力的变化关系,以加深学生的整体感受。

最大静摩擦力探究:

举例:日常经验,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越重,越难推动;物体越轻,越容易推动。 过渡设问:那么,静摩擦力的大小到底跟物体间的压力有关系吗?是不是由于拉力和推力小于物体的静摩擦力的原因。

实验活动设计3,并设问:手握啤酒瓶的力越大,啤酒瓶所受的静摩擦力怎样变化?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析:不管手握得紧与松,对瓶子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规律,瓶子所受的静摩擦力都与瓶子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静摩擦力都没有发生变化。瓶子握得越紧,瓶子越不容易掉下去,又如箱子越重,是越难推动,而不管箱子重轻与否,箱子实际所受的静摩擦力都等于此时的拉力。

那么,压力越大,究竟是引起了什么变化呢?

分析:压力越大,增大了物体接触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实际所受的静摩擦力并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活动设计4,增加木块上砝码的个数,通过拉力的变化,进行实验体验。

小结:静摩擦力特点:①物体实际所受的静摩擦力,根据力的平衡规律进行分析;②随着产生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变化而变化;③跟物体间接触面的正压力无关;④正压力越大,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也越大。

过渡设问:那么,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除了与正压力有关以外,还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实验活动设计5,请一个同学用一双光滑的筷子,试夹在油中的钢球。实验结果:非常难夹起来。

原因分析:因为筷子与球间实在太滑了,以至于钢球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始终小于钢球的重力。

设问:想些什么方法能增大静摩擦力,夹起在油中的钢球?

方法:在筷子头包片纱布,实验操作,试一下。

分析:筷子头包纱布,增大了筷子与钢球之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钢球与筷子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实验结果:从这个小实验说明,最大静摩擦力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教师定性演示实验。

4.问题拓展:

①过渡设问:刚才分析了静摩擦力的特点,所涉及的物体也是静止的。那么,运动的物体不可能有静摩擦力?同学们能不能举出例子来说明,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分析:静摩擦力可以存在于静止的物体间;也可以存在于运动的物体间。

②静摩擦力可不可以是动力呢?

分析:静摩擦力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③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生产中利用静摩擦力的事例。然后,观看小录像,借以此总结。

5.引入滑动摩擦力:

①实验得出滑动摩擦力概念: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②让学生从实验中归纳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直接接触(2)接触面有弹力(3)接触面粗糙(4)物体发生相对运动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验加以演示、分析。

6.探究滑动摩擦力特点:

设问: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说一说,你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

归纳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数:①物体接触面的正压力;②物体接触面的材料及粗糙程度;③物体运动的相对速度大小;④物体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

设问: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呢? 让学生制定研究的方案――控制变量法,并进行实验探究。

归纳滑动摩擦力特点:

(1)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间弹力方向垂直。

(2)大小:跟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思考:滑动摩擦力只存在于运动的物体?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出现滑动摩擦力?

7.滚动摩擦介绍。科学漫步—流体的阻力录像观看。

《摩擦力》教案设计十课件十课堂实录打包下载篇七:《摩擦力》教学设计_一等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力的定义。(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减摩擦的方法。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申。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在“科学世界”里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常见实例和实验,认识摩擦力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增减摩擦力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科学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能灵活运用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勤观察、多动手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科学态度

(3)鼓励学生知难而进,勇于接受挑战

【教学重点】1、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合理猜想

2、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3、对实验表格进行分析评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之一“相对运动”的理解

2、形成假说“摩擦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 3、区分“重力”与“压力” 4、设计实验表格,体现控制变量法

【设计思路】

本课以“捉泥鳅”游戏引入,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以现场抓水中的泥鳅和沾满木屑的泥鳅作对比,强烈的反差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并且当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作出猜想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刚才亲眼所见的情景,得出合理的猜想,“捉泥鳅”的前后呼应也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本节课的主题是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为了突显主题,摩擦力定义就不能占用较大篇幅。于是我以两次感受实验,突破 “相对运动”这个难点,从而很快得出摩擦力的定义。

教材中选择用毛巾和木板来呈现不同粗糙程度的接触面,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木板较窄,易发生“脱轨”事件导致实验失败,而毛巾较软,易发生堆积,使拖动木块时受到阻碍,我将它们换成砂纸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砂纸很平整,不易起皱,正反两面的粗糙程度不一样,能形成强烈对比的实验效果。另,教材中选用钩码作为重物改变压力大小,我将它改成了密度更大更易放稳的铜质圆柱体,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且更易操作。

测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可以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接读出摩擦力大小。但是由于实际操作中极难控制匀速运动,故给读数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我在评估完第一个猜想的验证实验后,教给学生一种新方法,将拉动木块改为拉动砂纸。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需控制匀速,这一实验方法的改进无疑大大降低了实验的难度。

由于学生刚刚学完重力,还没有学习压力,故学生在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极易猜想到重力,并且易将重力混同于压力进行理解。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利用氢气球和电子秤精心设计了三组实验,使学生从实验数据上一目了然地分析出摩擦力与压力有关而与重力无关。

实验实验表格也是本课的一大难点。实际教学中,学生很难自己设计出涉及二到五个变量的综合性表格。我用分组实验,每个因素设计一个表格的方法,将难点化解。 【教学资源】

泥鳅数条、水桶2个、水槽2个、毛巾两条、木屑一盘、捞网一个、大木板一块、电子秤一台、氢气球30个、带挂钩和拉环的铁盒一个 重物若干、细沙一杯、白纸一张、弹簧测力计若干、木块若干、金属柱若干、砂纸若干、空白实验表格若干、自行车一辆、电子白板、多功能实物展示台、手持摄像机及数据线、笔记本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摩擦力》教案设计十课件十课堂实录打包下载篇八:《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摩擦力》

单位:灵川县灵田初级中学

作者:秦荣娟

联系电话:13768713278

联系地址:桂林市灵川县灵田初级中学

邮编:541214

《摩擦力》教学设计

灵田初级中学 秦荣娟

教材分析

一、 摩擦力是力学中常见三种力之一,教学内容包括:1.摩擦力;2.探究实验: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科学世界:摩擦与我们。

二、本节教材的内容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探究性,虽然摩擦现象我们并不陌生,但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却并不熟悉,这留给我们一定的探究空间。二是实用性,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三、在讲述摩擦力时,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在教学中可以作适当的补充,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

学情分析

1、学生通过八年级物理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物理研究方法;

2、学生已经掌握了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和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

3、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且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有关这方面的生活体验。

所以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尽量让学生自己选择器材去探究,教师只需提醒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用什么方法,要注意哪些事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一些常见的摩擦现象。

2.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及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有关。

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初步体会如何合理的进行科学猜想,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

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认识科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影响。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实验的操作(让弹簧测力计拉动物块匀速运动)和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的设计。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讲解法、探究法和阅读指导法。

教学资源

装有米的杯子、筷子、一个弹簧测力计、两个钩码、一个长方体木块、一块长木板、一张砂纸、一块棉布、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利用多媒体先播放一段画面:汽车在雪地上很难行走,而在轮胎上裹有铁链后就能前进自如了;沾了水的茶杯盖很难拧开,而用毛巾裹住时就很容易拧开了;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

2、演示用筷子提米。

请学生思考一下这些都是什么原因?

二、进行新课

1、摩擦力的概念及种类

请大家观察下面的实验,思考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教师演示实验:用二个长毛刷毛对毛合在一起,并产生相对运动,让学生看到二个毛刷的毛分别产生向不同方向的弯曲。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

(3)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5)摩擦力的概念是什么?

全班讨论后总结得出结论: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力,这个力就叫着摩擦力。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引导学生,猜想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不是凭空的想象,所以要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寻找。)

学生提出猜想后,对一些同类的猜想进行归类,同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要求小组之间通过讨论各确定一个实验方案,自己选择器材来验证一个猜想(提醒学生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并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完成方案后,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阐述并画出记录表格。

(1)每个小组对其所选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

(2)实验结束后,各派代表上黑板填上实验记录,说出实验过程中难以操作的地方,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全班一起总结。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4)教师再一次强调控制变量法和怎样处理“匀速拉动木块”的问题。

3、摩擦与我们

提醒学生注意开始播放的媒体短片,人们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并要求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从生活中再举出一些不同的例子,然后讨论“摩擦好不好?”,“哪些是有益摩擦,哪些是有害摩擦?”。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做适当的表扬和点评。

让学生总结得出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

(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

(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4、交流评估

(1)摩擦力的分类及决定因素。

(2)物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3)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办法。

5、课堂小结

6、布置作业

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分别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的。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摩擦力的概念,紧接着让学生自己选择桌面上的器材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探究,最后再让学生观看创设情境中的短片,提问“人们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从而总结和得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地体会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团结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看到了学生探究物理的热情,也发觉了学生身上很多潜能,学生对探究实验非常感兴趣,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只要适当的引导即可。

《摩擦力》教案设计十课件十课堂实录打包下载篇九:《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案设计十课件十课堂实录打包下载篇十:《摩擦力》教案设计

《摩擦力》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2

3

4

5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