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二年级数的分拆与组合教案设计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6    阅读:

二年级数的分拆与组合教案设计(一)
二年级数学下册 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教案1 沪科版

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能将14×6这类表外乘法题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

[能力目标]

感知乘法分配率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会分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

教学难点:

如何找到简单方便的分拆方法。

教、学具准备:

配套软件平台,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 出示小黑板: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5×8+4×8= 4×7+6×7= 3×9+6×9=

寻找这三个算式的共同之处,指名学生回答。

2. 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从海南运来了一批无籽大西瓜,仔细看图。

小组讨论: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能讲个数学小故事吗?

3. 看看熊猫乐乐提了个什么问题?思考:你能解决吗?

二、探究尝试:

1. 可以怎么列算式?

板书:14×6=?提问:14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2. 有没有口诀可以直接进行计算?小组讨论:你有办法解决吗?

3. 交流各种算法:

小丁丁:14个6可以分拆成10个6加上4个6。

14×6=10×6+4×6

用心 爱心 专心 1

10×6=60

4×6=24

60+24=84

小亚:14个6可以分拆成7个6加7个6。

14×6=7×6+7×6

7×6=42

42+42=84

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算?【二年级数的分拆与组合教案设计】

4. 你还有其它的分拆方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系统地进行板书。

5. 比较一下多种算法,交流: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6. 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本领(出示课题)。分拆时可以将算式拆成10个几和几个几,这样计算较方便。分拆后计算要先乘后加。看看小巧提醒小胖一句什么话?(轻声读一读)

三、练习巩固:

1. 试一试:

14×7 17×5 12×8 7×12

学生独立练习,遇到问题小组商量解决。

2. 板演反馈,辨析核对。

3. 交流:7×12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4. 口算小能手(抢答):15×8 4×16 17×6 8×13

四、总结下课:

1. 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收获?

2. 完成配套练习册第1页的练习。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二年级数的分拆与组合教案设计(二)
二年级数学上册 分拆为乘与加教案 沪教版

分拆为乘与加

教学目标:

1. 学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

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通过动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

教学难点:

在分拆打过程中感知括号里最大填几。

教具学具:

媒体软件、火柴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桃子吗?现在小巧有11只桃子,你能帮助小巧来分一分桃子吗?分的时候必须说一说:每堆分几个?还多几个?

反馈:每堆有3个,可以分3堆,还多2个。

师:每堆有3个,可以分3堆,还多2个。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算式表示11=3×3+2。 板书: 11=1×11 11=2×5+1

11=3×3+2 11=4×2+3

11=5×2+1 11=6×1+5

11=7×1+6 11=8×1+3

11=9×1+2 11=10×1+1

11=11×1

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分拆的时候有什么小秘密?

小结:11可以分拆成很多乘与加的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与加。

出示课题:乘与加

二、学习探究

出示P50图的第一条

师:你看懂了什么?算式怎么表示?2表示什么,10表示什么?1又表示什么呢?这个算式表示什

么?出示P50图的第二条。

师:这幅图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

21=4×5+1

师:21还有哪些分拆方法呢?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21的分拆(看在规定的时间里哪一小组写出的算式最多)

师:你们用什么方法写出这么多算式?

三、实践与应用

师:上星期你们去长风公园去秋游,开心吗?小胖他们也去了,他们四个人想玩碰碰车,现在他们有23元活动费,而每张票要5元,那么,最多能买几张票呢?

猜一猜

师:小胖这样想:23=( 3 )×5+8,所以23元最多能买3张票。

师:小胖分得对不对,你是怎么想的?

四、练习

括号里最大填几

1. 18=( )×7+( )

2. 18=( )×3+( )

师:选择一道找好朋友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想的?

五、动手操作

师:每一小组的桌上都有一盒火柴,里面有29根火柴,小丁丁用他们搭出了许多漂亮的图案(媒体出示各种图形),现在我们也要用这些火柴来拼搭一些图案。

师:请用四根火柴搭一个正方体。

师:那么桌上29根火柴能搭出几个这样独立的正方形?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如果我用29根火柴来搭三角形,那么又能搭出几个独立的三角形呢?

师:你们又是怎么想的?

师:再用29根火柴选择其中一个图形,想一想能拼搭出几个这样独立的图形?

六、提高拓展

师:刚才我们用火柴棒拼出了许多独立的图形,现在我请你们取出16根火柴,看最多能搭出多少个连在一起的大小一样的三角形。(可以动手操作也可以合作交流)

二年级数的分拆与组合教案设计(三)
二年级数学下册 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教案1 沪科版

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能将14×6这类表外乘法题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

[能力目标]

感知乘法分配率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会分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

教学难点:

如何找到简单方便的分拆方法。

教、学具准备:

配套软件平台,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 出示小黑板: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5×8+4×8= 4×7+6×7= 3×9+6×9=

寻找这三个算式的共同之处,指名学生回答。

2. 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从海南运来了一批无籽大西瓜,仔细看图。

小组讨论: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能讲个数学小故事吗?【二年级数的分拆与组合教案设计】

3. 看看熊猫乐乐提了个什么问题?思考:你能解决吗?

二、探究尝试:

1. 可以怎么列算式?

板书:14×6=?提问:14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2. 有没有口诀可以直接进行计算?小组讨论:你有办法解决吗?

3. 交流各种算法:

小丁丁:14个6可以分拆成10个6加上4个6。

14×6=10×6+4×6

10×6=60

4×6=24

60+24=84

小亚:14个6可以分拆成7个6加7个6。

14×6=7×6+7×6

7×6=42

42+42=84

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二年级数的分拆与组合教案设计】

4. 你还有其它的分拆方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系统地进行板书。

5. 比较一下多种算法,交流: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6. 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本领(出示课题)。分拆时可以将算式拆成10个几和几个几,这样计算较方便。分拆后计算要先乘后加。看看小巧提醒小胖一句什么话?(轻声读一读)

三、练习巩固:

1. 试一试:

14×7 17×5 12×8 7×12

学生独立练习,遇到问题小组商量解决。

2. 板演反馈,辨析核对。

3. 交流:7×12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4. 口算小能手(抢答):15×8 4×16 17×6 8×13

四、总结下课:

1. 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收获?

2. 完成配套练习册第1页的练习。

二年级数的分拆与组合教案设计(四)
二年级数学下册 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教案 沪科版

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

教学目标

【二年级数的分拆与组合教案设计】

1. 能将14×6这类表内乘法题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二年级数的分拆与组合教案设计】

3. 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分拆的方法有很多种,能力强的孩子能从组合的角度按数的分拆的策略系统地列出所有分拆。

教学难点

能将7×12(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分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多媒体出示:海南运来一卡车无籽大西瓜。14箱,每箱6个,一共有多少个西瓜?

出示小胖的话:“14箱,每箱6个,14×6,没有口诀,这怎么算呢?”

二、探究新知

1. 动手操作

一共有多少方格?也可以用14×6来计算,你能用剪刀把它剪成两部分,把14×6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做吗?

学生动手剪,交流。

生1:可以将14个6拆成10个6和4个6,10个6是60,4个6是24,加起来是84,所以14×6=84。 生2:可以将14个6拆成9个6加5个6,9个6是54,5个6是30,加起来也是84 „„

2. 看多媒体演示:看看小丁丁和小巧是怎样分拆的?哪一组的方法和小丁丁的一样,哪一组的方法

1 用心 爱心 专心

和小巧一样?

3. 指导写法:

A 14×6 B 14×6

=10×6+4×6 =7×6+7×6

=60+24 =42+42

=84 =84

你能将其余几种按这样的方法书写出来吗?

4. 整理提高

把14×6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有几种方法?

讨论:可以把14拆成12和2吗?

5. 你能计算5×17吗?你是怎么想的?

(1)可以先交换,变成17×5=10×5+7×5=85,

也可以直接处理 5×17=5×10+5×7=85

(2)可以先交换,变成17×5=9×5+8×5=85,

也可以直接处理 5×17=5×9+5×8=85

„„

试一试:书上第二题。

三、巩固与提高

1. 练习册第一页。

(1)14×6可以有多少种分拆?

(2)按你喜欢的方式来分拆、做题。

18×9 9×15 7×14=

2. 自己编题再分拆。

【二年级数的分拆与组合教案设计】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二年级数的分拆与组合教案设计(五)
二年级数学下册 分拆成几个几和几个几教案2 沪科版

分拆成几个几和几个几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拆的方法计算十几乘几的题目。

2.学会用递等式的格式书写解题过程。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能力,在众多方法中能找到最简便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用最简便的方法分拆。

教学难点:

递等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

小胖,小巧,小丁丁,小亚四个小伙伴都很爱看书,他们一起参加了学校的红读小组,每人借了一本书,小胖每天看14页,6天看完。小丁丁每天看19页,3天看完。小巧每天看17页,4天看完。小亚每天看12页,5天看完。谁看的书页数最多?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计算?(乘法。把每人每天的页数和天数相乘就可以求出每人共看了多少页。)

3.列出算式: 14×6 19×3 17×4 12×5

二、探讨算法,规范书写格式:

1.14×6怎么计算?请你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汇报:14×6表示14个6连加,把14分拆成两个数,也就是几个6和几个6相加,这 样就方便了。(把14个6可以分拆成10个6和4个6,也可以分拆成9个6和5个6, 还可以分拆成8个6和6个6,也可以分拆成7个6和7个6)

2.学写递等式格式:

今天我们要用一个新的形式来体现计算过程,教师示范书写递等式格式。(板书)

14×6 书写时要注意,递等式的等号要上下对齐。

=10×6+4×6 在算几个几加几个几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60+24

=84(页)

3.请你们把其它分拆的方法用递等式表达出来。(学生书写,个别板演)

14×6 14×6 14×6

=9×6+5×6 =8×6+6×6 =7×6+7×6

=54+30 =48+36 =42+42

=84(页) =84(页) =84(页)

反馈交流。

4.小结:刚才同学们很聪明,学会了用分拆的方法来计算没有学过的题,还学会了用

递等式来表达计算过程。

三、仔细观察,找寻最简便方法:

1.请你用你最喜欢的一种分拆求出12×5(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板演)

汇报:你最喜欢分拆成几和几?为什么?

★12×5 12×5 12×5 12×5 12×5

=10×5+2×5 =9×5+3×5 =8×5+4×5 =7×5+5×5 =6×5+6×5

=50+10 =45+15 =40+20 =35+25 =30+30

=60(页) =60(页) =60(页) =60(页) =60(页)

2.同桌讨论:分拆成哪两个数最简便?(分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也就是把十几分拆成十和几)在最简便的方法上打★。

3.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自己做题,得出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把十几个几分拆成十个几和几个几相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出示课题)。

四、练习

1.请你用自己找到的好方法计算出另外两道题。(学生独立完成)

19×3 17×4

=10×3+9×3 =10×4+7×4

=30+27 =40+28

=57(页) =68(页)

2.完成练习第2题(2)(3)(4)(独立完成)

17×5 12×8 * 7×12

=10×5+7×5 =10×8+2×8 =7×10+7×2

=50+35 =80+16 =70+14

=85 =96 =84

反馈:做7×12时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先通过交换,然后来分拆;也可以直接处理。) 小结:我们在分拆因数的时候,要分拆比较大的因数,书写时要注意格式。

五、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