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26    阅读: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一)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1.4.2 有理数的除法

汪岗中学七(5)班 万德江

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会求有理数的倒数.通过师生相互交流、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运用,求一个负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

除法法则有两个,在运用时要合理选用法则1和法则2,当能整除时用法则1,在确定符号后,往往采用直接相除;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特别是除数是分数时,用法则2,把除法转变为乘法比较简便.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能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谁能叙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呢?

2.根据法则能口答下列各题吗? 1 (1)(-3)×4; (2)3×(-); (3)(-9)×(-3); 3(4)8×(-9); (5)0×(-2); (6)(-8)×(-6).

3.提问: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要求另一个因数, 那么我们用什么运算来计算呢?揭示并课题: 有理数的除法.

二.讨论交流, 学习新知

1.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及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那么10÷5是什么意思,商为几?0÷5呢?

2.(-12)÷(-3)是什么意思呢?商为多少?

3.我们在小学学过: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那么计算(-12)÷(-

3)时,也可以这么做呢?

5.观察以上算式,看看商的符号及其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有没有关系?总结出规律.

6.师生共同总结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得出计算结果后,与例1每一小题的结果进行比较,有规律吗?

由此得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小结:通过计算总结,又得到有理数的除法的另一法则,我们可把这个法则称为法则二,把前面的那个法则称为法则一.这两个运算法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计算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这两个法则.一般来说,两数能整除时,应用法则一较简单;两数不能整除或除数为分数时,应用法则二. 三.巩固练习,强化重点

1.课堂练习:课本P35随堂练习

2.计算: 15(1)÷(-); (2)(-1)÷(-1.5); 7221121(3)(-3)÷(-)÷(-); (4)(-3)÷[(-)÷(-)]. 5454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回顾: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课本P38,3,4,5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二)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相互交流、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运用,求一个负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

除法法则有两个,在运用时要合理选用法则1和法则2,当能整除时用法则1,在确定符号后,往往采用直接相除;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特别是除数是分数时,用法则2,把除法转变为乘法比较简便.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法.【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与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然后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投影片六张

第一张:练习(记作 2.9 A)

第二张:想一想(记作 2.9 B)

第三张:法则(记作 2.9 C)

第四张:例1(记作 2.9 D)

第五张:练习(记作 2.9 E)

第六张:做一做(记作 2.9 F)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引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能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谁能叙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呢?

[生]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师]好,根据法则能口答下列各题吗?(出示投影片 2.9 A)

(1)(-3)×4; 1(2)3×(-); 3

(3)(-9)×(-3);

(5)0×(-2); (4)8×(-9); (6)(-8)×(-6);

[生](1)-12;(2)-1;(3)27;(4)-72;(5)0;(6)48

[师]从回答问题中,知道大家已经掌握了有理数乘法法则,我为此很高兴. 假如: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要求另一个因数.那么我们用什么运算来计算呢?

[生]用除法.

[师]对,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有理数的除法.

Ⅱ.讲授新课

[师]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及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那10÷5是什么意思,商为几?0÷5呢?

[生]10÷5表示一个数与5的积是10,商为2;0÷5表示一个数与5的积是0,商为0.

[师]很好.那(-12)÷(-3)是什么意思呢?商为多少?

[生](-12)÷(-3)表示一个数与-3的乘积是-12,商为4,对吧?

[师]对,你是怎样考虑的?

[生甲](-12)÷(-3)表示一个数与-3的乘积是-12,那什么数与-3的乘积

是-12呢?+4.即:4×(-3)=-12.由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与除法是互为逆运算,所以:(-12)÷

(-3)=4.

[生乙]老师,我们在小学学过: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那么计

11算(-12)÷(-3)时,就可以转化为(-12)×(-)即:(-12)÷(-3)=(-12)×(-)=4.33

这样可以吗?

[师]可以,两位同学的思路都很正确,分析得也很好.那大家现在想一想:(出示投影片 2.9 B)

(学生分析、计算、讨论)

[生](1)-3;(2)8;(3)0;(4)-8;(5)-3;(6)-25;(7)3;(8)9;(9)-2;(10)3.

[师]很好,大家来观察一下算式,看看商的符号及其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有没有关系?有,总结出规律.

[生甲]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不为0的数得0.

[生乙]两个有理数相除总结出的规律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类似.都是先确定结果的符号,然后再确定结果的绝对值.老师,是吧?

[师]对,大家总结得很好.在两个有理数相除时,首先确定商的符号,若两个

数是同号两数,则商的符号为“+”,若这两个数是异号两数,则商的符号为“-”;其次确定商的绝对值,即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还有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为什么要除以非0的数呢?

[生]因为0不能作除数.

[师]很好,这时,我们就总结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出示投影片 2.9 C)

(学生念一次,背一次)

注意:(1)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是专指“两数相除”的.

(2)0不能作除数.

[师]好,接下来我们通过例题来熟悉有理数除法法则.(出示投影片 2.9 D)

下面我们来做一练习.(出示投影片 2.9 E)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就学了有理数的乘法、除法法则,在运用这两个法则进行运算时,首先要确定结果的符号,然后再求结果的绝对值.下面我们做一做(出示投影片 2.9 F)

[师]得出计算结果后,比较每一小题两式的结果,有规律吗?

[生]结果一样,说明两式相等.即:

25)=1×(-) 512

3100.8÷(-)=0.8×(-) 103

111(-)÷(-)=(-)×(-60) 44601÷(-

由此得出: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师]对.通过计算总结,又得到有理数的除法的另一法则,我们可把这个法则称为法则二,把前面的那个法则称为法则一.这两个运算法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计算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这两个法则.一般来说,两数能整除时,应用法则一较简单;两数不能整除或除数为分数时,应用法则二.

法则二是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那什么叫互为倒数呢?

[生]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是互为倒数.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三)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9.有理数的除法-、 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时已熟知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而且也熟悉“除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的运算”的法则,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是必备的基础,另外前几节学过的有理数乘法法则以及运算律、倒数的概念等等,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前几节课采用的探索、猜想、验证的手段,更是本节课继续学习的研究方法.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小学经历了除法向乘法的转化过程,并体验到了转化的作用,甚至掌握了转化的方法.这对本节课完成有理数的除法向乘法的转化是非常有利的,可以预见,也许学生就会利用小学学过的“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的法则直接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对此教师应加以肯定,并明确此法则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成立.另外在前几节课对运算法则及运算律的语言表达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有用的数学语言,这对本节课除法法则的表达也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基础.二、学习任务分析:教科书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以及五条运算规律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方法、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探索发现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发现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表达能力.

学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掌握多个数相乘;商的符号判定方法. 会求有理数的倒数,会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

运算,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复习提问,引入新课;第二环节:特例归纳,猜想规律;第三环节:例题练习,巩固新知;第四环节:探究猜想,发现法则;第五环节:课

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复习提高,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1)复习提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如何叙述?”

(2)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请同学们回答下列各题计算结果:(投影片展示题目)

⑷ 6×(-8); ⑸(-6)×(-8);; ⑹(-3)×0.⑴(-2)×3 ; ⑵4×(-1/4); ⑶(-7)×(-3);

(3)提问: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要求另一个因数,应该用什么运算进行计算呢?

活动目的:复习巩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为本节课有理数除法的应用做准备工作,利用提问及回答,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有理数的除法.

活动的注意事项:在活动(2)中,不仅要回答计算结果,而且要说明理由,即叙述所依据的法则内容,另外因为题目简单,所以教师应把机会全部留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来回答并适当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第二环节:特例归纳,猜想规律

活动内容:(1)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明确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在有理数范围内也成立.

问题1:8÷4是什么运算?商等于多少?

问题2:0÷4等于多少?问题3:(-12)÷(-3)是什么运算?商等于多少?(2)在活动(1)的基础,请同学们想一想,分析讨论计算以下各题:⑴(-18)÷6=_____; ⑵5÷(-1÷5)=_____;

⑶(-27)÷(-9)=_____ ; ⑷0÷(-2)=_____.(3)观察以上算式,看看商的符号及商的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有何关系?如果有,请大家从特例中归纳猜想出一般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规律.活动目的:用算术数除法类比有理数除法,从而明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在有理数范围

内也适用,所以活动(1)是活动(2)的准备,活动(2)是活动(1)的继续,也是活动(3)的准备,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就为学生从特例中归纳猜想想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作好了充分的铺垫工作.活动的注意事项:(1)其中活动(1)与教科书稍有差别,这里设计它是起一个台阶作用,有利于学生活动(2)的进行.(2)活动(2)的计算,一定要用活动(1)的方法进行,要让学的充分的讨论、分析、转化成乘法计算后得出结果,而不能条理的去归纳猜想,教师要适当引导,类比乘法法则,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确定结果的绝对值,同时要注意除法与乘法的区别:0不能作除数的规定,总之,除法的运算法则要由学生归纳得出,教师适当补充和修正,最后板书规范内容并要求学生熟记.第三环节:例题练习,巩固新知

活动内容:(1)用投影片展示教科书第80页例1:计算:⑴(-15)÷(-3); ⑵(-12)÷(-1÷4);⑶(-0.75)÷0.25 ; ⑷(-12)÷(-1÷12)÷(-100).

(2)用投影片展示一组练习题: 计算:⑴(-64)÷4; ⑵(-3÷5)÷(-3);⑶ 0÷(-16); ⑷(-15)÷(-1÷5)÷(-2). 活动目的: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巩固和运用,练习和提高,例题和练习题中的第(4)题是为了得到多个数相除商的符号判定方法设计的. 活动的注意事项:(1)例题讲解时,要注意板书规范,体现除法法则的应用步骤.要一边板书,一边讲述法则的内容,当然可不要求书写每一步的依据,但应做到心中有数. (2)关于例题中第(4)题的讲解时,一是讲清楚多个数相除时,可按顺序依次两个数相除进行;二是要讲清楚多个数相除时,也可以类比多个数相乘确定符号的方法进行,从而转化成非负数相除的情形.(3)应设计一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新知,不要因为教科书中没有练习而忽略这个程序.

第四环节:探究猜想,发现法则,巩固提高.

活动内容:(1)做一做(用投影片展示)计算: ⑴1÷(-2/5); 1×(-5/2);⑵0.8÷(-3/10); 0.8×(-10/3);⑶(-1/4)÷(-1/60); (-1/4)×(-60).(2)计算出结果后,请同学们比较每一组小题中两个结果,并用语言叙述其中的规律.

(3)想一想:负数的倒数如何求?

(4)巩固提高:

1.计算:(1)(-18)÷6;(2)(-63)÷(-7); (3)(-36)÷6; (4)1÷(-9);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5)0÷(-8); (6)16÷(-3).

2.计算:(1)( 

49 )÷(23 );(2)(-6.5)÷0.13;(3)( 

3. 计算35 )÷( 25 );(4) 45 ÷(-1).(1)( 24

67

7

8 )÷(-6);(2)-3.5÷

×( 34

1 ); (3)(-6)÷(-4)×(1 ).5活动目的:活动⑴一方面是除法法则的进一步巩固练习,以熟练运用技能,另一方面主要是为活动⑵提供问题素材,活动⑵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每一小题的结果,发现规律,并思考得出除法的另一个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活动⑶是为下一步运用法则进行除以计算时做准备工作,即首先学会负数的倒数的求法,才有可能去做除法运算,活动⑷是为了掌握除法第2法则的练习题.活动的注意事项:(1)活动⑵)中用语言叙述除法的第二法则一般没问题,因为这一法

则在小学就已熟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学生已经知道,就忽略了活动(1)的计算和观察比较,而必须让学生经历⑴⑵,并由学生把法则叙述出来,教师千万不能代替.(2)活动⑶中怎样求负数的倒数,要让学生观察活动⑴中的计算,总结出求负数的倒数的方法,并概括有理数的倒数的求法.(3)在巩固练习时,首先要练习除法的第二法则,同时应让学生知道,在计算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两个法则,一般而言,两个数能整除时,应用第一法则,两个数不能整除时或除数为分数时,应用第二法则,这种选择意识的培养应不失时机的随时进行.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1)由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如⑴请同学们叙述除法的两个法则;⑵有理数的倒数的求法.(2)由教师总结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步骤以及运用法则进行计算的注意事项.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课堂主人翁精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另外因为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已告段落,教师提纲携领地总结一些计算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活动的注意事项:教师在总结有理数运算法则的应用时,不需要把每一条法则都复述一次,而应指明运算的共性,还应指明进行有理数除法时,要根据题目特点,恰当选择有理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另外要指明有理数除法转化成乘法后,还要注意利用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计算过程,等等.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教科书第82页习题2.12知识技能1、2、3问题解决.活动目的;复习巩固检测本节知识,训练提高运算技能,应用有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活动注意事项:对知识技能第1题的计算,应要求学生不能直接写出结果,而应写出过程,体现运用除法法则的步骤,以巩固有理数除法法则,培养言之有理,落笔有据的思维习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四)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1.9有理数的除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记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过程与方法: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亲自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既体会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又体验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和倒数概念。

难点:对0不能作除数与0没有倒数的理解,以及乘法与除法的互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有理数除法的学习是学生在小学已掌握了的倒数的意义,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乘除的混合运算法则,知道0不能作除数的规定和在中学已学过的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教材首先根据除法的意义来计算一个具体的有理数除法的实例,得出有理数除法可以利用乘法来进行的结论,进而指出在有理数范围内倒数的定义不变,这样,就得出了有理数除法法则。接下来,通过几个实例说明有理数除法法则,并根据除法与乘法的关系。进一步得到了与乘法类似的法则。最后,通过几个例窟的教学,既说明了有理数除法的另一种形式,也指出了除法与分数互化的关系,同时,还指出有理数的除法化成有理数的乘法以后,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这样,就带出了有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活动。(课件显示。)

2

(1)小学学过的倒数意义是什么?4和3的倒数分别是什么?0为什么没有倒数?

123,答: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4的倒数是43的倒数是2;0没有倒数,因为没有一个数与0相乘等于1。

(2)小学学过的除法的意义是什么?10÷5是什么章思?商是几?0÷5呢?

答: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10÷5表示一个数与5的积是10,商是2;0÷5表示一个数与5的积是0,商是0。

(3)学过的除法和乘法的关系是什么?

答: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4)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是什么?

答: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导入新课。

与小学学过的一样,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这里与小学所学不同的是,被除数和除数可以是任意有理数(0作除数除外)。 (旧知与新课相结合,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二、展开。

1.探索。

(1)引例1 计算:62.

这也就是要求一个数“?”,使(?)26.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有32=-6,所以-623.

另外,我们知道:611362622. ,所以

这表明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进行。

(2)练一练:填空。

①8-28

6; ②636 163 ④③6623

做完填空后,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12332分别互为倒数。 2对于有理数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如:2与 、与

因此,一个正有理数的倒数仍是正有理数;一个负有理数的倒数仍是负有理数;0没有倒数。

1aa0即:的倒数是a,0没有倒数。【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这样,有理数的除法都可以转化为乘法,即:(课件显示。)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1ab=a,b0b用式子表示为:.

注意:0不能作除数。

(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题能力。)

(3)引例2 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①一人向东走了15千米,用了3小时时,问平均1小时向东走多少千米?

可以列式:153=5

②—人向西走了15千米,用了3小时,问平均1小时向西走多少千米?

可以列式:-1535

③第一个人向西走了15千米,第二个人向西走了3千米。问第一个人

走的路程是第二个人走的路程的几倍?

可以列式:1535

(让学生自己观察回忆,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

板书课题:有理数的除法。

因为除法可化为乘法,所以与乘法类似有有理数除法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例题:

例1 计算:

(1)(105)7; (2)6(0.25); (3)(0.09)(0.3)。

解:(1)(105)7

(1057) 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

15;

(2)6(0.25)

(60.25) 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

24;

(3)(0.09)(0.3)

(0.090.3) 同号得正,绝对值相除

0.3。

我们把乘积是1的两个有理数称为互为倒数。如 1515 , 1(2)()12 , 43()()14 3。

1143()()()

因此,5和5互为倒数,(2)和2互为倒数,3和4互为倒数。

34575()(6)()()()9; (2)121836。 例2 计算:(1)4

34()(6)()9 解: (1)4

314()()()469

413()()()96 4

11()6 3



118;

575()()36 (2)1218

7365()()185 12

536736()()()5185 12

3

145



三、练习。 15。

P69第1、2、3题

四、小结。

1.有理数的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

3.零不能作除数。

五、布置作业。

课本P70习题第2、3、4

六、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五)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61页,2.10有理数的除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

难点:(1)商的符号的确定;(2)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

教学工具和方法:

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3.计算:【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①(―6)×1

2 ②0.513

16811

3 ③(―3)×(+7)―9×(―6)

6

254

5

二、讲授新课:

1.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除法法则:

①问题:

“一个数与2的乘积是-6,这个数是几?”你能否回答?这个问题写成算式有两种:2×( ?)=-6, (乘法算式) 也就是 (-6)÷2=( ?) (除法算式)

由2×(-3)=-6,我们有(-6)÷2=-3。另外,我们还知道: (-6)×1

2=-3。

所以,(-6)÷2=(-6)×1

2。这表明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进行。

②探索: 填空:

8÷(-2)=8×( ); 6÷(-3)=6×( ); -6÷( )=-6×1

3; -6÷( )=-6×2

3。

③总结:让学生总结倒数的概念、除法法则。

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④

例如,2与、()与()分别互为倒数。

这样,对有理数除法,一般有 123223

有理数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注意:0不能作除数.

2.例题:

例1: (1) 186; (2) 125; 5 (3) 64。 255

解:①原式=1861863;

②原式=12151; 55522

64653。 25525410③原式=

3.探讨总结出有理数除法类似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因为除法可化为乘法,所以有理数的除法有与乘法类似的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4.例题:

例2:化简下列分数:(1)

解:(1)原式=12; 3 (2) 2416。 121231234; 3

241241624161。 (2)原式=162

例3:计算:

(1) (―)÷(―); (2) 246; (3)3.55233

33326773。 84322解;(1) 原式=÷=×)×(―)=; 5253535 66 (2)原式=2462477677

(3)原式=3.5737838427

5.课堂练习:

课本:P60:1,2,3。 课本:P61:5。

三、课堂小结:

1.指导学生看书,重点是除法法则。

2.引导学生归纳有理数除法的一般步骤:(1)确定商的符号;(2)把除数化为它的倒数;

(3)利用乘法计算结果。

四、课堂作业: 课本:P57:4。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们进行数学教学,不能只给学生讲结论,因为任何数学理论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数学活动,应该暴露数学活动过程。也只有在数学活动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以发挥。

这一节课,从有理数除法问题的产生,到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形成,以及归纳人有理数除法的解题步骤等,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和方法,然后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判断,自己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的目的。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