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矛盾的内心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1    阅读:

矛盾的内心篇一
《矛盾的内心》

矛盾的内心

一场很美变成很惨的恋爱

泪流不止的心还包着绷带

又痛又愁看不开

我把自己藏成模糊的存在

爱情永远没有答案总要猜

眼角湿着嘴角笑着放大悲哀

又伤又累不明白

怎么躲不开得到又失去的无奈

all i wanna do is find

a way back into love

多想有一个人能和我分享快乐

是谁叫你这样傻傻闯进来

自以为是分析我有多奇怪

我却无从辩白

在狼狈中又被变新的痛快

你的加油让我有梦想不感慨

你的批评让我生气难忍耐

偏偏又命中要害

你的诚实变我的依赖

all i wanna do is find

a way back into love

找到了一个人能和我分享快乐

为什么当我牵你的手

会觉得天堂是散步就能走到的

当我又在犹豫应该不应该

爱我吻我让我气喘不过来

当我笨的想逃开

痛骂我能让我感觉到爱

all i wanna do is find

a way back into love

尽情享受两个人最靠近得快乐

一个人不懂那种快乐

两颗心摩擦着缠绕着

经历各不同的绳索

带我们攀越上爱得最巅峰

内心的矛盾从不知未来开始。起初只是孤独。一个人总是一个人。电视看多就会眼涩。上网太多又怕入迷。而且总上网也无聊。就这样我喜欢一个人的生活。我不喜欢别人探测我的心里。我被别人孤立。我开始觉得生活没意思。不就是一个人过来过去?最终还不是一样?

矛盾开始了。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总是说进我心里。我不敢面对自己。为什么还是有人猜到我的心里。it's amazing how you can speak right to my heart (真令人惊奇,你竟能一语说中我的心思)

without saying a word you can light up the dark (无需任何话语,你就能照亮这夜空)

try as i may i can never explain (我尝试过,可还是无法解释明白)

what i hear when you don't say a thing (每当你沉默无语时我听见的是什么)

the smile on your face lets me know that you need me (你脸上的笑容使我明白你需要我)

there's a truth in your eyes saying you'll never leave me (你眼中的依恋使我知道你不会离我而去)

the tough of your hand says you'll catch me wherever i fall (双手的触摸告诉我无论我在何处跌倒,你都会搀扶我)

you say it best 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 (你说那种感觉真好,一切尽在不言中)

all day long i can hear people talking out loud (一整天,我都在听人们高谈阔论)

but when you hold me near you drown the crowd (但当你拥着我离开人群)

try as they may they can never define (无论他们如何努力也永远不会明白)

what's been said between your heart and mine (我俩默契的心中到底承诺了些什么)

the smile on your face lets me know that you need me (你脸上的笑容使我明白你需要我)

there's a truth in your eyes saying you'll never leave me (你眼中的依恋使我知道你不会离我而去)

the tough of your hand says you'll catch me wherever i fall (双手的触摸告诉我无论我在何处跌倒,你都会搀持我)

you say it best 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 (你说那种感觉真好,一切尽在不言中)

the smile on your face lets me know that you need me (你脸上的笑容使我明白你需要我)

there's a truth in your eyes saying you'll never leave me (你眼中的依恋使我知道你不会离我而去)

the tough of your hand says you'll catch me wherever i fall (双手的触摸告诉我无论我在何处跌倒,你都会扶持我)

you say it best 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 (你说那种感觉真好,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种感觉让我矛盾。有点孤独的女孩。

是什么让我望着一片星光

就这样

呆呆的站在楼顶一个晚上

旁边的小猫没有进入睡眠

因为它

和我的心情一样那么复杂

是什么让我望着这个月光

就这样

不知不觉的想到你的脸庞

旁边的小猫已经进入睡眠

因为它

没有我那么认真那么不怕

我打开一扇窗

想象打开你的心房 哦

只是空想

开始有一点点的慌张

因为怕想不到你的模样

我开始失去平衡

失去灯光失去思想

发觉我有点孤单 哦

想找个人来倾诉心酸

想找的人却在远远的他方

我开始失去平衡

失去灯光失去思想

发觉我有点孤单 哦

想找个人来倾诉心酸

想找的人却在远远的他方

是什么让我望着一片星光

就这样

呆呆的站在楼顶一个晚上

旁边的小猫没有进入睡眠

因为它

和我的心情一样那么复杂

是什么让我望着这个月光

就这样

不知不觉的想到你的脸庞

旁边的小猫已经进入睡眠

因为它

没有我那么认真那么不怕

我打开一扇窗

想象打开你的心房 哦

只是空想

开始有一点点的慌张

因为怕想不到你的模样 哦

我开始失去平衡

失去灯光失去思想

发觉我有点孤单 哦

想找个人来倾诉心酸

想找的人却在远远的他方

我开始失去平衡

失去灯光失去思想

发觉我有点孤单 哦

想找个人来倾诉心酸

想找的人却在远远的他方

我开始失去平衡

失去灯光失去思想

发觉我有点孤单 哦

想找个人来倾诉心酸

想找的人却在远远的他方

我开始失去平衡

失去灯光失去思想

发觉我有点孤单 哦

想找个人来倾诉心酸

想找的人却在远远的他方

我不敢面对。你是我最喜爱的老师。你一切幽默的话让我找回自己。

是否我把你真正的拥有

可为什么你要离开我远走 说什么风雨同舟

天长地久

我是真的一无所有

是否我把你珍藏在心头

可为什么我还一个人独守 说什么生生世世

恩爱白头

我却抓不住你的手

看着你静静的远走不曾回眸 我又何必站在这路口

梦里的相思难聚首

落叶飘荡离了枝头

望着你我心里难受无语泪流 你的温柔我不再奢求

往事历历不堪回首

月缺难圆梦醉西楼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是否你把我珍藏在心头

可为什么我还一个人独守 说什么生生世世

恩爱白头

我却抓不住你的手

看着你静静的远走不曾回眸 我又何必站在这路口

梦里的相思难聚首

落叶飘荡离了枝头

望着你我心里难受无语泪流 你的温柔我不再奢求

往事历历不堪回首

月缺难圆梦醉西楼

往事历历不堪回首

月缺难圆梦醉西楼

你就像那真正的海风

吹开了我那沉睡已久的心门 钻进我那寂寞的心房

从此以后 我的世界变了样 也曾想到爱的那样深

忘记了我们是否真的有缘分 不管命运如何的决定

哪怕与你 相伴走在风雨中 没有人比你更爱我

我怎能辜负你的情

我爱你爱的更认真

我心里不 会再有别人

也曾想到爱的那样深

忘记了我们是否真的有缘分 不管命运如何的决定

哪怕与你 相伴走在风雨中 也曾想到爱的那样深

忘记了我们是否真的有缘分 不管命运如何的决定

哪怕与你 相伴走在风雨中 没有人比你更爱我

我怎能辜负你的情

我爱你爱的更认真

我心里不 会再有别人

也曾想到爱的那样深

忘记了我们是否真的有缘分 不管命运如何的决定

哪怕与你 相伴走在风雨中 没有人比你更爱我

我怎能辜负你的情

我爱你爱的更认真

我心里不 会再有别人

也曾想到爱的那样深

忘记了我们是否真的有缘分 不管命运如何的决定

哪怕与你 相伴走在风雨中 夜幕低垂微风轻轻吹

思念的人啊你在想着谁

寂寞的心海谁在独自的徘徊 是否还记起我地爱

万木吐青春去春又归

痴情的人啊你在等着谁

尘封的往事

和着眼眶的泪水今夜再一次为你醉 玫瑰花又开玫瑰花又开

痴情的人啊为谁在陶醉

玫瑰花又开玫瑰花又开

痴情的人啊为谁在陶醉

万木吐青春去春又归

痴情的人啊你在等着谁

尘封的往事

和着眼眶的泪水今夜再一次为你醉 玫瑰花又开玫瑰花又开

痴情的人啊为谁在陶醉

矛盾的内心篇二
《矛盾的内心世界(短篇)》

矛盾的内心世界(短篇)

不管我是怎么的控制自己,内心此时总是彷徨的。也许是因为昨天查看的结果,也许是因为自己那从不坚定的内心。到底该何去何从、到底该怎么办,内心的慌乱无人知晓。从表面看去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但眼神之中的无助是那么的明显,苍天无情人亦无情。一切都要靠着自己来做。

未知的永远

是最可怕的,这就是没有坚定信念的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在生活中总是会寻找一种寄托,来掩饰来躲避内心的真实想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多么美妙的句子,但他离我实在是太过遥远了,真的是这样吗?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了。此时能够发出的也就叹息而已,“唉!”

矛盾的内心篇三
《内心冲突的来源》

内心冲突的来源

最近整理上半年的200多个案例,发现很多心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都是内心的冲突,就好像两个自我在战斗一样,一般当战斗双方的力量悬殊很大的时候,冲突往往不激烈,选择很容易做出,但是当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冲突就会非常激烈,人就开始变得矛盾重重、焦虑不安,进而影响到学习、工作与生活。

常见的冲突来源有:

1、本能欲望和内心道德标准的冲突:

比如――有了一夜情之后,又觉得自己“不是那种人”,不能原谅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发生战争之后,内心的自责和内疚。

厌学之后,从学校逃离回家,不论做什么都不能产生由衷的快乐。

2、内心的完美情结:

比如――既想不费力,又想取得好成绩。

既想有婚外恋的风情,又希望保持家庭的稳定。

既想有工作上的经济收入,又想拥有考研之后的学历提升。

3、负面思维模式:

比如――参加选举,担心选不上会丢面子,不参加,又担心能力不如自己的人选上。

爱人晚归,如果打电话觉得对方做贼心虚,不打电话,又觉得对方忽略自己。

考大学,担心以后没有工作,不考大学,又担心以后打工走不到高层。

4、对真实自我的不接纳:

比如――能力、学历、工作经验一无所有,还总是希望能够过都市白领的生活;

一直以来总是全班倒数第一,高考落榜还表现出明显抑郁状态;

工作没有积极性,同事关系恶劣异常,还不能接纳自己被迫下岗的事实。

5、对现实生活的错误认知:

比如――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往往用“听说……”来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拿着万一当一万,到处都是不安全,所有决定都将遭受最坏的结果。

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完善,并且根深蒂固,甚至发展到人格障碍。

矛盾的内心篇四
《第19章 化解内心矛盾和冲突的技巧》

矛盾的内心篇五
《读《我们的内心冲突》有感》

读《我们内心的冲突-一种神经症的建设性新理论》有感

《我们内心的冲突-一种神经症的建设性新理论》 [美] 卡伦.霍妮著 徐光兴主编 马川 译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如果说20世纪人类社会的百科全书,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创立作为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来记载的话,那么心理学研究还有一次颇具历史意义的变革——女性价值观取向的学说建立,也是石破天惊的创举,而扭转乾坤的就是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出生于德国。就读柏林期间,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此后长期研究精神病学。1932年来到美国,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院任教。她发起了“精神分析促进会和全美精神分析研究院”的成立。一生著述颇丰。移居美国的经历是霍妮理论转向的一个重要“拐点”。霍妮是知识女性的一面旗帜,是精神分析学园里的一朵奇葩。而霍妮与弗洛伊德的决裂也是一大奇谈。

霍妮以一本《女性心理学》打破了弗洛伊德的神话,为20世纪女性精神分析研究开了先河。而在《我们的内心冲突》中,霍妮摒弃了弗洛伊德关于“神经症起源于文明与本能之冲突”的说法,着眼于人的自我内心冲突和矛盾,并提出了尝试解决的途径。

何谓冲突?生活中,我们的兴趣、爱好、信念总有和周围人发生冲突的时候,正如我们会和周围的环境发生冲突一样,我们内心的冲突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男男女女,必须在众多选择中做出决定。所以我们面对的冲突是无处不在。而面对冲突时,我们即使是认识到了冲突,要解决冲突则必须愿意面对更多且有所放弃。当冲突集中到生活的重大问题时,要认识和解决就愈发的困难。普通人面对冲突尚有如此之多的困难,放在神经症身上恐怕面对的就更多了。

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主要讲了神经症冲突和尝试解决的途径以及冲突为解决的结果,并且还为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义的建议。

霍妮经由观察的深入,发现患者对内心存在的矛盾冲突竟然一无所知,“神经症冲突是无意识的”,她说。当她试图指出这一点时,患者开始回避并惊惶不安。“这种反应使我明白自己是在玩弄炸药。患者想避而不谈他的冲突,那是自有其道理的:他们怕自己的力量把自己撕成碎片。”其实,回避,也是“解决冲突”之道。但那不过是试图否认冲突的存在“并制造一种和谐的假象”。

霍妮在此书中将神经症人格分为了三种,即屈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和孤立型人格。不同的人格类型对自己的和他人的态度是不同的,并且他们有着不同的需要。特质焦虑以及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有着各种内心的冲突。屈从型的人迫切的需要“亲近人”,他们需要情感和认同,当然,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喜欢自己,认同自己,需要拥有归属感,但是“神经症患者对于这些需要却是近乎强迫和盲目的”。这些都是源于他们极度缺乏安全感。他们为了获得所谓的“朋友”经常会主动地去满足他人的要求,或主动的满足他以为的他人的需要。霍妮认为,“屈从型的人还会经常感到自己软弱无助,他对自己很轻视而同时又对他人存在着强烈的依附性。但事实上,屈从型的人也有攻击的倾向,只是他们选择了将攻击深深压抑,他们也想试图控制和支配他人”。他们将自己的意愿压抑下去,仅仅只是为了他们自己营造的“内心平衡”。

而攻击型的人受到基本焦虑的影响,他们也同样具有很多强迫性的特征。“他们想在这个竞争的世界里处处领先,事事成功;他们强烈的想要利用他人,胜过他人,试图让别人认为自己有用。”诚然,谁都想让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想在这个社会获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攻击型人格的神经症患者对于这些追求确实存在着很矛盾的一面的,他们压抑着自己内心对“软弱”的恐惧,强迫自己变得更强。的确,我们所有人都会存在着屈从和攻击的潜在倾向,但是神经症患者却还受着强迫倾向的折磨,从而出现种种内在的冲突。

在本书中,霍妮介绍的基本冲突的第三种即为对离群独居的需要,也就是对他人的回避。

我们每个人在一些时候可能都会有想独处的感觉和需要,我们在喧哗的尘世生活之后,在独处的时候享受着自己的内心的那一片净土,回味人生,这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霍妮在书中指出“神经症患者却是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他们难以做到建设性的享受孤独,他们只是借此来逃避自己和现实生活”。他们认为“独善其身”的方法就是有意无意的限制自己的需求,他害怕对别人产生依赖,因此他们采取不接触,他们对于独立的追求也是强迫性的。综上可以看出,每种类型的患者对待他人的基本态度都有着明确的价值。屈从型的患者妄图为自己建立起和外部世界的友好关系;攻击型患者则认为只有武装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而回避型患者则是试图获得心灵的完整和清净。这三种倾向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中都或多或少的是必要的,但是当对他们的追求变得强迫、刻板、盲目且在内心相互排斥时则就可能演变成为神经症。

前面讲的主要是神经症患者对待他人的基本态度,这里面体现了他们应付冲突的两种主要的办法,一是压制人格中的某些方面而突出它们的对立面;二是让自己和他人保持足够的距离,使冲突无法产生。面对冲突,他们还会采取其他的途径来解决,首先,霍妮提出了理想化意象的概念,理想化意象与真实得理想是不同的,它仅仅只是患者盲目尊奉的一种固定的观念。“他的整个实际的自我对他反而显得不真实,于是他心中创造出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来取代真实形象;在这人为的自我中,冲突的各部分改头换面,不再像是冲突,倒像是一个丰富的人格的不同的方面。……在所有这些解决冲突的试图中,这种理想化意象也许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对整个人格有深远的影响。但是反过来它又制造出一条新的内心裂隙,因此又需要再一次的缝合弥补。”可见理想化意象也是解决基本冲突的一种尝试他对患者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他只存在于患者心中,但是对患者和他人的关系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理想化意象也会让患者越来越远的离开真实的自我。为此,他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为了消除这种裂隙,同时也偷偷抹去其他的冲突。这就是我称为„外化作用‟的那种手段,患者认为内心活动是自我之外的事件。如果理想化意象意味着与实际的自我有几步之差,外化作用则使事实面貌面目全非。外化作用再次产生了新的冲突,或者大大加剧了原有的冲突,尤其是自我与外界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说当患者的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距离达到一个严重的程度时他们就会选择自我逃离。以上就是霍妮观察到的神经症患者试图解决内心冲突的几种尝试。“这四种尝试绝非患者仅有的倾向,他另外还有办法,只是不具有这几种的普遍意义。比如,患者武断地自认正确,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的主要功能是压制内心的疑虑;僵硬死板的自我控制,其功能是企图凭借意志力量把已经分裂的内心世界强凑在一块儿;犬儒主义的表现,通过对一切价值观的蔑视,自然取消了与理想有关的冲突。”

同时,在此书中,霍妮也很详细的讲述了神经症患者冲突未解决的后果,患者的外强中干一旦被揭穿,内心的平衡被打破后就可能产生恐惧。内心扭曲到一定的程度后,患者可能就会产生人格萎缩。他们拒绝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拒绝承认因果关系的存在。当种种冲突更加恶化时,他们就会产生绝望情绪,甚至出现施虐倾向,从而来缓解他们自己内心的冲突造成的压力。

霍妮根据这些症状也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肯定了弗洛伊德的一些做法。同时她的临床指导,给医师留下了科学的解决方案,也留下了充分的个人想象的空间,由此“去发挥他的直觉和敏感以发现患者的内心状况”。但霍妮最珍贵的意见其实仍然是源于弗洛伊德的:“至于说到应该依什么顺序来分析病症,弗洛伊德的劝告也许永远有着最高的意义。他把医学治疗原则运用于分析时,强调处理患者的问题时有两点很重要:医生的解释应该是有益的;还有,这种解释不应该是有害的。”霍妮理解弗氏的意见就是:“分析医生必须想到的两个问题是:患者在这个时候知道了真相,承受得了吗?还有,这种解释对患者有无意义,会不会促使他进行建设性思索?”

但是,霍妮认为“过分的强调童年经历只是没完没了的重复,对于探讨患者当前的情况

没有建设性的意义”同时,她还十分强调文化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即内心的冲突所导致的人格障碍、神经症人格,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文化相关。“这类冲突的种类、范围、强度主要决定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文明。如果文明保持稳定,坚守传统,可能出现的选择种类则是有限的,个体可能发生的冲突也不会太多。……但是,文明如果正处于迅速变化的过渡阶段,此阶段中相互根本矛盾的价值观念和极为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时并存,那么,个人必须作出的选择就多种多样而难以决定了。”既然文化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如此重要,我们就该考虑我们的当今的文化给我们的人格发展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

如今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各种文化相互交织,我们面对的压力和竞争以及诱惑也就越来越多,现代人面临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繁忙的工作之后,很少有人会去关注自己的内心的需要以及找个适当的途径进行适当的宣泄,因此,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已经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在我们周围经常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的卑躬屈膝,仅仅只是为了获得一时的安宁;有的“飞扬跋扈”,但是内心却又对自己,对他人,对未来充满了疑惑和恐惧;有的人坚持“独善其身”将自己与他人隔离开来,以显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自己不敢去深入探寻,周围也同样没有人给予关心。并且,也很少有人去寻求一些专业的知识,或者说我们的本土的专业知识并没有伴随着我们的不断变化的文化而发展,很多东西也只是停留在了表面。譬如,犬儒主义,作为神经症人格的一种类型和解决方法,在霍妮那里还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在本土,却还有很多蔑视种种价值的犬儒主义在进行自我宣告——通过霍妮,我们开始知道:庄周以降的犬儒主义者们,原来不过是一种非健康状态的神经症人格!而这类人格症状岂是生物性所能决定了的!

当然,美国的文化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传统文化告诉我们要谦虚谨慎,告诉我们不能“锋芒毕露”,告诉我们要“韬光养晦”,这就造成了我们有很多人已经慢慢习惯对别人的屈从和对自我的逃避,所以中国人在气质和神经症诸方面也不同于欧洲与北美。而这些,“只有文明的差异才能解释这些区别”。随着霍妮的关于神经症冲突进入到中国,本土文化因素与内心冲突问题也便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本土问题开始一个个浮上水面。如何将文化困境导致的内心冲突告诉中国的神经症患者,也就成为现今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总的来说,还是不能一味的盲目引进,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我们自己的特点,根据我们中国的特殊文化,取长补短,将这个问题更深入更完整的用在我们中国人身上。

矛盾的内心篇六
《-一件令我内心矛盾的事》

一件令我内心矛盾的事

“快点啊!要迟到了!”小皮在旁边不停地催促.

“知道了!” 我左手拿着勺子,右手握着筷子,双手一起进发,往嘴里猛塞面条。此时,也顾不得什么形象了,我狼吞虎咽地吃着面条,那样子据小皮后来说,像赶着去投胎似的。 一碗面条几分钟就被我搞定了,拿张纸巾往嘴巴上一抹,这就算完事了。拉着小皮急冲冲地往学校奔去,堪比刘翔跨栏的速度。

“报告!”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和小皮齐齐地出现在教室门口。幸好,没迟到。 放学后,我乐悠悠地走出校门。看着学校外面小店的各色零食,我不由的咽了咽口水,手也不由自主地伸向口袋。咦?怎么口袋还有东西?我拿了出来——是一张五元钱。 我想了一阵子,哦!知道了,今天早上吃早餐的时候忘记给钱了。可是我只是小小的兴奋了一会儿,不由的皱了皱眉头,内心很矛盾,这早餐钱是给,还是不给呢?若给,那么我就少了吃零食的钱了。我不禁望向街道上各个店铺里那琳琅满目的零食,它们好像在朝我招手:“快点来吃吧!”

我现在真想马上把钱用来买这些可口的零食,但是一想到这钱不是我的;一想到老师教我们要做一个正直又诚实的人;一想到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这钱我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手的。

我满怀心事地回了家,街边的零食再也勾不起我的兴趣了……

第二天,天刚蒙亮,我便起了床,直奔卖早餐的小店,递给买早餐的阿姨两份早餐钱。看着阿姨迷惑的神情,我红着脸把实情一五一十地告诉阿姨。阿姨愣了愣,很快的回过神来,说:“你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随后,特地给了我一份加料的早餐。 我觉得这份早餐比之前的更加可口!

矛盾的内心篇七
《论哈姆雷特的内心冲突》

论哈姆雷特的内心冲突

威廉· 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文坛最伟大的作家,而且对世界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哈姆雷特》被除数看作是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丹麦的王子哈姆雷特突然之间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父亲暴卒,叔父篡位,母亲嫁给叔父,这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是叔父毒死了自己,哈姆雷特决心为父亲报仇。面对环境的巨变和理想的破灭,他痛苦过,迷惘过,踌躇过。莎士比亚通过他将人性的复杂和微妙开掘到惟妙惟肖的地步。在不断的迟疑中体现的是哈姆雷特强烈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人性之间普遍矛盾的碰撞,是源于自我之间,自我与外界间,以及更高程度上超我的冲突。

一、自我之间的冲突——勇敢与怯懦

迷惘、焦虑、惶惶不安的情绪笼罩在哈姆雷特整个复仇过程之中。别林斯基在评论中指出:“哈姆雷特的本性是坚强的。”歌德在评论中指出:“据我看莎士比亚的原意要在这戏里表现出一桩大事放在一个不适合施行的人身上所发生的效果„„”。马克思指出:“如果把哈姆雷特的性格简单化,不仅失掉了王子的忧郁,而且连王子本身也失掉了。”造成对哈姆雷特性格如此有争议的原因,无疑是因为他思想与行动之间徘徊不定,饱受精神折磨的心路历程。而这一切又源于他强烈的内心冲突。

他是勇敢的。莎士比亚展示了王子在责任与能力上的杰出。哈姆雷特是全面发展的一个新人,他的恋人奥菲利娅说他是:

朝廷的眼睛、学者的口舌、军人的利剑、国家的期望和花朵;

时代的镜子、人伦的典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三幕一场)

当他立誓报仇雪恨,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时,他是坚强的。在他的脑海里他应该是一个“有仇必报,野心勃勃”、“轰轰烈烈的大作大为”的复仇者,果断迅速地为父亲报仇雪恨,但除了自责和口头上的坚决,他没有行动上的表示。为什么这样被动消极,他找不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可是究竟是由于禽兽的健忘呢,

还是因为把后果考虑地过分周密了,

想来想去,只落得一份智慧三份怯懦,

—我实在不知道。(四幕四场)

哈姆雷特生活在十六到十七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封建主义交接的过渡时期,也是西方文艺复兴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同那些封建主义社会之间有着无法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在哈姆雷特身上表现为流血得分的旧的封建伦理与新型社会道德理想的对立。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的新人,无论在思想道德上还是从本能上他已经能热衷于封建传统的复仇任务,但他偏要把自己设想成一个虎视眈眈、以血还血的传统的报仇者,苦苦地挣扎着。当他深入罪恶之中进行探索,意识到自己要对谋杀、乱伦、篡位三重罪恶进行报仇时,又感到力不从心,引起内心的激烈斗争和痛苦。由于外界及内心世界的各种原因使他踌躇、迟疑、犹豫不决、郁郁不乐。他一再思考、犹豫甚至想到自杀。

这种拖沓正是哈姆雷特内心活动的轨迹,同时也是他思想深化的过程。这种潜意识就是:“我应该复仇,但我不愿意杀人。”哈姆雷特迟迟没有实施复仇计划的原因,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就是因为他潜意识中这种观念的影响。这种潜意识的认知观念首先取决于他的出身。哈姆雷特出身高贵,生活优越,可以说是天之骄子,他的前途是一片光明,他将继承父亲的王位,成为未来的君王。他的爱情也幸福美满,权倾天下的父母亲将他视为掌上明珠,他在父母亲的呵护下是个无忧无虑的欢乐王子,他对人生抱有美好的理想。如此,杀人的勾当是他这种人很难做出来的。他不愿杀人,是因为他不忍让一个生命在自己手下消亡,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从未有过残害生命的想法。

这份犹豫还来源于他心底的怯懦,对敌人强大力量的怯懦,对社会黑暗的怯懦。这可以从他不读反省自己中看到。从整个悲剧看,王子曾几次用可怕的自遣之词诅咒自己反省自己。他的怯懦使他将这一切交给命运。当霍拉旭劝王子不要去比剑。王子说:“一只雀死,也是天命。命中注定在现在,便不能在将来;如不在将来,必在现在;如不在现在,将来总要来;最好听天由命。“在比剑之前王子还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决定了人的生死胜负。这种命运观使哈姆雷特不能从容地选择他的复仇手段,使复仇行动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二、自我与外界的冲突——理想与现实

1、理想爱情的破灭

哈姆雷特对爱情始终忠贞不渝是对封建等级观念、教会提倡的禁欲主义的挑战。王子曾给奥菲利娅写过信,送过戒指,正大光明地向她求过爱。自从王子定下装疯的计策之后,他故意装得对她粗暴,劝她“远离尘世,到尼姑庵去”,或者当着她的面辛辣地嘲弄婚姻和爱情:“美丽!贞洁!美丽不过是使贞洁变成淫荡的另一意义罢了”。他觉

得自己对奥菲利娅残酷的没有道理。就给她写了一封信,尽管信中措词夸张,但是字里行间流露柔情。

你可怀疑星是火;你可怀疑太阳会动;

你怀疑真理变成谎言;但永莫怀疑我的情。

啊,亲爱的奥菲利娅,我不善诗词。我没有本领,说出我的痛苦。

可是,相信我吧。我最爱你„„(二幕二场)

在莎士比亚看来爱情是一种饱含着最丰富最真切的人性情感,在爱情中最重要的东西是情感而不是观念,情感本身富于变化,但爱情必须以情感为基础。

然而,奥菲利娅非但没有理解他,也没有支持他。她只看到了沉痛的告别,虚无的嘲讽,刺人的指责,却不知其用意。并极其轻率地受到庸俗伪善的利用,成为此时伤口撒盐的角色。

2、理想亲情与友情的破灭

哈姆雷特是个怀抱理想的乐观人文主义者。这种乐观的思想,使他把父亲看作是理想的化身,把母亲看作是爱的象征,父母的结合便是理想与爱的结合,世界在他眼中到处金光大道任我行。他纯洁高尚,胸怀远大理想;他光明磊落,诚恳待人,深受群众爱戴。他向往开明君主政治,认为“贤君”的统治是实现美好愿望的前提。老国王开明,治国有方,所以他对父王特别热爱、尊敬和崇拜。然而,这位乐观向上,充满理想的快乐王子很快步入了痛苦的深渊。残酷的现实无情的粉碎了他的理想。父亲被叔叔杀害,母亲迅速改嫁。同时友情也同样被践踏。他被打发去英国,同窗密友成为奸王的帮凶,待到中途才发现了阴谋,铲除奸王帮凶后返回丹麦。现实逼着他走向战斗。

3、理想社会的破灭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是哈姆雷特内心冲突的重要一环。

快乐王子哈姆雷特作为丹麦王子,在当时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时,就接受了人文主义的熏陶。那时,他把世界和人类看的完美无比,对人生充满了十足的信心,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憧憬。在他看来,“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议论,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对社会所寄托的理想。

然而善良人性的普遍沦丧,恶德败行的恣肆猖狂,使他改变原来对于社会天真、幼稚的认识,他清晰地感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与距离。

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

里面有很多监房,囚室,地牢;

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二幕二场)

美好理想与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他痛苦彷徨,郁郁寡欢。残酷的社会现实,已经击碎了哈姆雷特昔日的梦幻,梦幻的破灭,意味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破灭。他成了一个面对重重矛盾,精神无所寄托的“流浪儿”。但可贵的在于理想破灭后,他没有彻底绝望,而是理智地从幻想回到现实,认识到自己肩负重整乾坤的责任。他说:“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哎,倒霉的我却要担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所以此时的哈姆雷特是忧郁的,矛盾的,冲突的。

但他仍寄希望于最大限度的将自己的理想灌注在现实之中,这也正是他的可爱与敬佩之处。王子复仇的目标不是王冠,而是要公正的惩罚杀父的凶手。国王克劳狄斯跪在地上作祈祷时,王子说:“我如今乘他在洗心赎罪并且最宜于受死的时候,把他杀死,这能算是报仇吗?”哈姆雷特没有杀死国王并非是由于他缺乏勇气和力量,王子曾说:“他正在祷告,我现在恰好可以下手了;我现在下手,这样他就可以去上天。当他做什么不带超度意味的事的时候,那时打倒他,他的灵魂就要堕入幽暗的地狱里去,永世不得翻身。

三、外界超我的冲突——生存与毁灭

复仇王子哈姆雷特对人生的复杂思考,演绎出对于复仇目的的迷茫感和空虚感,造成了他思想上的困惑,行动上的延宕,内心的冲突。他在“应该行动”和“怎样行动”之间苦苦挣扎,成了悲剧的主要来源。

哈姆雷特作为一位受过人文主义熏陶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思辨能力的王子,他“重整乾坤”兴国安邦,实现人文主义理想的鸿愿和在现实冲击下信念动摇带来的幻灭感之间的剧烈冲突,使他对世界和人生的终极意义产生怀疑。王位丧失剥夺了他兼济天下的凭借,信念的动摇、回天无力的无奈更把他推向幻灭的境地。反观自身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是“十足的恶人”,独善其身尚且不能,又何谈除暴安良,重整乾坤?但作为重任在身的王子他又不能超然物外,痛苦的生抑或是简单的死,两种无法调和的力量撕裂了他的灵魂,使他发出了“生存还是毁灭”的沉重叹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其中的心理煎熬又有几人能体味?重压之下,绝望之中,对于一个以国家为重的王子现实中个人的恩怨情仇就退居其次了,况且复仇夺位和建立乌托邦式的理想国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问题,后者又是重心,是目标,无法以新秩序取代旧秩序,失去了目标,复仇也就没有太大意义了。哈姆雷特把重整乾坤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这个责任面

前,他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始终在探索中延宕,在延宕中探索,想要行动而不知如何行动。

值得提出的是,哈姆雷特决不属于他的时代,而是属于所有的时代。因为在任何时代,谁能为自己或别人的灾难而沉思;谁能为种种社会罪恶而自觉承担、自我牺牲;谁能为社会、人生而苦苦求索、探求出路。残酷的社会现实激起了哈姆雷特关于生命的思考。结果是他不仅看到了他人心灵的丑恶,也看到了自己灵魂的黑暗。在他心中,所有的人都是十足的坏人。既然人在本质意义上是恶的,那么他为父报仇、改造社会斗争的对象就不只是克劳狄斯,而是所有的人。完全消除人类身上的恶,就等于否定了人类的存在,重整乾坤就成了空话,人生也成了虚无。既然人生无意义,他又觉得不如死去,但他又感到死亡的恐惧。

死亡,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和它所带来的种种猜测,一直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探索这个话题。生死是人类共同的基本经验。在这个意义上讲,哈姆雷特的问题也是全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它不仅向西方人发问,也向东方人发问。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的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一切世俗之喧嚣都归于宁静,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都是死亡。

哈姆雷特的追问隐含了人类对于死亡的本能焦虑。这种焦虑不仅是一种认识的焦虑,更是一种存在的焦虑。出于这种焦虑,人类开始沉思生死问题。而正是在试图解答的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命哲学,突破生死关,哈姆雷特不再以物喜、以己悲,就能更坦然的面对死亡,死亡是人类的命定和归宿,死亡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可预知性和未知性,构成了人们对死亡的无可奈何,而对待死亡的态度却决定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它所蕴含的是特定价值理念支配下的抉择矛盾。而无论人们面临多么复杂的矛盾,最终都必须做出抉择,王子是如此,其他人也不例外。

勇敢并理智的去战斗,以牺牲自己去清除笼罩在丹麦国土上的阴霭和腐败,用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去重建一种真诚、充满信任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显然,围绕个人复仇与国家责任、惩治丑恶与尊重生命等命题,哈姆雷特的思索经历了真正走出个人复仇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整个国家的命运的过程,他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必然得到升华,通过这一阶段的生与死,存在与毁灭的强烈纠结。

哈姆雷特行为上的拖沓反映了他内心的强烈冲突,是源于自我之间,自我与外界间,以及更高程度上的超我的冲突,这种冲突既反映了哈姆雷特这一特定人物思想的幻灭,心理的成长,也正是当时的普通心理。莎士比亚以他的剧作再现了一代人文主义知识分

矛盾的内心篇八
《关于人的内心和谐的几点认识》

博士硕士论坛

Boshishuoshiluntan

关于人的内心和谐的几点认识

祝安荣

王安平

(西华师范大学

[摘要]人的内心和谐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素质,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力量。内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内心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谐社会不仅要讲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应该有人内心的和谐。

[关键词]

据卫生部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精神障碍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已经跃居首位,发病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

首先,人的内心和谐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和谐。人的内心和谐,是由社会和谐所决定的。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就根本上没有个人的内心和谐。如果社会分配不公、社会治安不好、失业问题严重、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看病难、看病贵、乱收费等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人们的内心怎么和谐得起来?因此,人的内心和谐不是用一元钱买张报纸那么便当,而需要将社会物质和社会文明的和谐作基础。《管子·兵法》上就曾说过:“和合故能谐”,意思就是指只有当社会的和谐和人内心的和谐相契合的时候,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是公民内心和谐的前提。试想在一个动荡不安、衣食无着的社会,毫无安全感可言,更何谈内心的和谐呢?

再者,人的内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更高境界,更高的道德追求。只有人的内心和谐了,和谐社会才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只有公民内心和谐,才会有社会的终极和谐。追求人的内心和谐,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要求。林清玄说:“灵性精神的美在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保持内心的和谐才会用心灵而不是用欲望看世界,看到的都将是优美细腻而深沉的美,自我处于欢喜之中,整个世界就欢喜了,自我处于和谐之中,整个世界就和谐了”。温家宝总理到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看望季羡林老先生时,关于和谐的内涵,季羡林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注重人的内心和谐。人的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高境界,是和谐社会的新层次,即精神面貌和谐、道德和谐。和谐社会,是人们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宽裕的社会。但是,即使处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如果人们的精神、思想不健康,那么,这样的社会还不能算是完全的和谐社会。所以说,如果没有人的内心和谐,和谐社会注定只是表面的或低层次的。

三、如何才能达到人的内心和谐

内心,即人的心灵,是包括情感、理性、观念、思想、信仰等在内的精神世界的总和,在人的心灵世界中,不仅存在着

2.7‰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的13.47‰,病人总数达1600

万人。《生活日报》曾以“中国都市人群抑郁症患者偏高”为题进行报道。报道指出:最近我们对535位都市人进行了健康调查,其中60%左右的市民在接受调查时表示“最近有点烦”,124人表现出明显的抑郁症症状,约占23.2%。有调查显示,北京公务员最突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异常比例为60.7%,焦虑占38.6%,抑郁占35.6%,躯体化症状轻度异常为33.2%,强迫症状占24.5%。可见,我们国民内心不和谐的现象大为存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强调人的内心和谐,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这里想研究一下什么是人的内心和谐及其人的内心和谐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以及探讨一下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和谐。

一、什么是人的内心和谐

所谓和谐是一种关系状态,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文化心态或心灵境界。而人的内心和谐是一种心理状态,指的是一个人内心对欲望、名利、权力、他人、家庭、社会、祖国、自然、世事的宁静与平和内心和谐,还包含了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人的内心和谐是一种素质,是一种修养。只有达到内心的和谐,才有静心,也有深情,才有相守相知,也有自由自在。人的内心和谐是一种能力,正守心房,理顺情绪,心无旁杂,勤勉自励,追求卓越。使自己不断增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各种环境的变化。人的内心和谐是一种力量,困难难不倒,挫折垮不倒,诱惑迷不倒,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二、人的内心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时下,社会各界对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重视有余,对人内心和谐认识不足。其实,后者是前两者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77

博士硕士论坛

Boshishuoshiluntan

感性与理性、知识与信仰的矛盾,而且各种心理、情感、思想、观念的因素内部也往往存在着冲突。内心和谐要求的是人的心灵的圆满与统一。它描述的是人在处理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性、心与物、功利与超功利的关系时,所保有的一种平衡的心理状态。所以,为了调适不健康的心理,达到“内心和谐”,可以从以下几点努力:

首先,对生命,对生活,对人生心存敬畏、博爱、感恩之情。内心和谐的关键之一是要有敬畏之心。怀有敬畏之心的人,就会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民主,敬畏法律,敬畏德行。人只有心存敬畏之心,就会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东西自己能拥有,而什么东西不属于自己;不作非分之想,这样不会做非分之事。人的内心的欲望表现为一种合理均衡的诉求。人的内心于是达到一种平衡的谐和状态。爱人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超越功利,不计较回报的博爱,并不是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表现出来的。很多时候,人们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爱心往往附着诸多的功利的东西。当一个人付出了自己的爱心,而不能得到预想的回报时,他往往会收回自己的爱,这种爱其实不是真正的爱。当这个世界缺少真正的爱的时候,受伤的心灵失去慰藉的家园,不健康的心理无法得到有效的校正,有人很可能就会被人情冷漠的社会吞噬。因此,人们走出“家庭”进入“陌生人社会”后,博爱之心在调节社会心理方面显得非常重要。人追求欲望的心一般很难满足,但是如果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对自然、他人给自己的馈赠,百般珍惜。他会满怀热情地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态度生活。他并不太多责怪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也并不会怨天尤人、怀才不遇而嗟叹命运多舛,只会脚踏实地的努力生活,认真工作。只要人心存敬畏之心、博爱之心、感恩之心,就会在面对利益与欲望的时候,作出心安理得的选择,保持心理的平衡,从而得到精神的愉悦感与恒久的幸福感。

其次,实现人的内心和谐,还在于自我调节。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个人既是其中的一分子,但并不湮没在集体中。人与人相处是一种缘分,要懂得珍惜相处和缘分,多关心少排斥,多支持少挑剔,多谦让少争执,多沟通少误解,多信任少猜疑,多宽容少计较,要有求同存异的大度海量,更要有克己容事的云天襟怀。在对待人生中的各种挫折、矛盾、问题时,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人生活在矛盾中,矛盾是人的影子,应该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去面对。应当承认人的秉赋、努力、贡献是不一样的,运气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差异。手里拿到什么“牌”,是运气;怎么打好手里的“牌”,需要努力。现在,许多人的心态浮躁得很,急于求成,急于成名,急于发财,急于弄得个一官半职,心情过于急躁,也就和谐不起来。古人就曾说过“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知足常乐”。知足,就是满足于已经得到的,大家都如此,社会就会稳定;知不足,就是找出差距,继续努力工作,大家都如此,社会就会发展。知足常乐,就是安分守己,不要贪得无厌,只有如此,才能永远快乐,永远幸福。古

78

人尚且知道知足,知道调节自己的足与不足,知足常乐,那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进化至今,更要注重自我调节,实现自己内心的和谐。人的一生不管你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处境优劣,修炼内心和谐永远是一门必学的课程。唯有此,你才能找到活着的自由和自在。

最后,实现人的内心和谐,还在于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生价值。当发现人的内心不和谐时,领导者要及时梳理、疏导、化解。要构建一种合理的人际关系,既能张扬个性,又能发挥合力。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机制,使起点、过程、结果都是公平的(当然,市场经济的公平论是承认差距,并把差距控制在一定的幅度之内)。要在发展的动态中实现和谐,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同步推进。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谐不是无原则,也不是没有“斗争”。李瑞环同志说得好:“两个人谈心、争论,把思想统一了;手术刀和病灶斗,把病去掉了;扁担和肩膀斗,把水挑回家了;这就是斗争方式的多样性。”适当的方式既坚持了原则,又能达到目的,何乐而不为。

诚然,人的“内心不和谐”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客观存在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应该允许各地建设和谐社会根据各自的具体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速度。也应该承认,实现绝对的内心和谐是不可能的,我们要达到的内心和谐应该是广大群众对社会没有思想抵触,人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应有的发挥,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建设成果得到公认,人们能自觉接受法律法规的约束的相对和谐,所以研究和解决人的内心不和谐必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

总之,要调和各种社会矛盾,实现全民性的内心和谐,就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实行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开辟西部及欠发达地区扶贫攻坚主战场,坚持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的原则。坚持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做到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生存权人人平等,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换言之,就是要坚决贯彻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五个统筹”制定发展方略、安排各项工作,解决调和好各种社会矛盾,努力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内心和谐。———————————参考文献:

[1]2006年《生活日报》.[2]黄友东《谈内心的和谐》.

[3]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矛盾的内心篇九
《_沉沦_中_他_的矛盾心理》

主题词:巴金·郁达夫·作品分析

古代的日本对汉文化是仰慕的,日本民众对汉民族也怀着自然的仰慕之情。然而,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民族的这种对先进文化的仰慕已经转向了西方,优越的民族自豪感使得日本民众对处于贫穷落后状态的中华民族表现出了明显的歧视,像郁达夫这样一些留学日本的青年学生则是这种歧视的直接承受者。当时,日本人口中的“支那人”一词便包含了对于贫穷和愚昧中国的不屑。这使象郁达夫这样的留学青年感到自己在异性面前没有与日本青年平等竞争的权利。这样,性的苦闷、人生的苦闷(金钱、荣誉)和社会的苦闷(中华民族的贫穷和落后)便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了,像一座座大山一样压在这些青年人的心头。

一、灵魂与肉体的冲突

《沉沦》呈现给读者是一个新鲜的主人公形象———一个“病态”的留日学生。一方面“他”对爱情和别人的尊重有很高的期望,另一方面,却由于自己的胆怯懦弱的个性和弱国子民的身份:“他”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到心理上的打击。而这种打击在“他”过于敏感的内心投射后就更加的沉重,郁闷的心情就更加的浓重。

《沉沦》中大胆的描绘性爱,并将性得不到满足之后的变态直接地表现出来,突破了封建文学的禁区,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色彩。从一个游子的角度揭示爱情求之不得的痛苦和祖国的贫弱联系,正迎合了“五四”之后中国青年追求个性解放和民族富强的要求。对民族贫弱状况的意识愈益加强了青春期的性苦闷,而性的苦闷又愈益加强了对民族贫弱状况的自觉意识。民族贫穷落后———个人贫穷、不受尊重———在异性面前——性的感到自卑、不能自由地争取异性对自己的爱—压抑与性的苦闷———对民族贫弱状况的愈加痛苦的意识,这是郁达夫在留学日本时所体验到的心灵痛苦,也是他在《沉沦》中艺术地表现了的痛苦体验。

《沉沦》中“他”的矛盾心理

孟庆莲

要:《沉论》是以当时留学日本的中国留学生

的生活为素材的,在日本留学的“他”性格内向,在稠人广众之中总是感到孤独,感到别人对自己的压迫,以致离群索居,自怨自艾。性压抑下的苦闷,弱国子民的自卑,社会地位的低下,经济生活的困顿,如此强烈震荡着他的心。本文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他”的矛盾心理。

主题词:冲突;灵魂与肉体冲突;富有与贫穷冲突;理想与现实冲突;自我感觉与内心情感需求冲突

1921年10月,郁达夫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出

版,立刻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书之一。“在中国枯槁的社会里,好像吹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无数青年的心”。《沉沦》是郁达夫的成名作,这篇小说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评论界的关注,评论者有的从传统的伦理道德或反封建传统、张扬个性出发展开评论;有的从革命现实主义出发,对作品的艺术性及其思想意义进行评论;有的从叙述学、文体学、心理学等角度对作品展开了研究。

《沉沦》是通过青年的变态心理的刻画和情爱的苦闷与社会苦闷的描写,表现了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中受到时代窒息的青年的内心的呼唤,表现了他们的苦闷与彷徨,他们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文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日本留学生,因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反抗封建专制,被学校开除,因而为社会所不容。他以青年人所特有的热情渴望和追求真挚的友谊与纯洁爱情,但受到“弱国子民”身份的拖累,这种热情受到侮辱和嘲弄,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和空虚,成为了“忧郁症”的患者。但“他”不甘沉沦,但又不可自拔地沉沦下去,在彷徨失措中,来到酒馆妓院,毁掉了自己纯洁的情操。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感到前途迷惘,绝望中投海自杀。“他”在异国的遭遇,与祖国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连,因而主人公在自杀前,悲愤地对着当时的社会环境疾呼:“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小说强烈地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自由解放的心声。小说中“他”是压抑的、是苦闷的、是矛盾的、是悲愤的,以至于发展成一个“忧郁症”患者。当理想与现实冲突到不可调和时他选择了自戕,沉沦,自杀。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认识一下《沉论》中“他”的矛盾心理。

····

庆莲张彤

巴金郁达夫作品分析

1868-1873年明治维新之后,大量引进西方文化,

不但经济得到发展,而且人们社会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7岁以前的郁达夫接受的几乎全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突然跻身于日本文化环境之中,两种有着巨大差异的文化便在年轻的心灵中发生了激烈的冲撞。这种冲撞引起了郁达夫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如此年轻的郁达夫是无法理解和承担这由历史和民族造成的剧烈而实际的矛盾痛苦的,也很难找到具体解决的办法,因而这种矛盾和痛苦极易积聚为苦闷,表现出哀伤乃至颓废的色彩。对于青年郁达夫来说,影响最直接也最强烈的是两性关系的观念。

中国传统儒家道德以“男女授受不亲”为训条。传统文化对性心理有“原罪”意识,认为男女情感是一种罪恶。这样“原罪”意识不自觉的影响支配其思想行动。所以郁达夫在男女关系上孤僻、压抑,同时由于民族歧视的心理,使郁达夫产生变态的性心理。作者把这些性变态事件本身的描写和主人公灵魂深处的自责紧密的

2011.2下半月\215

现代文学评论

交织在一起,表现主人公受到传统文化的束缚,即受到“原罪”意识的直接压抑,认为自己是在犯罪。性格上的拘谨、腼腆、畏葸大大妨碍“他”在异性面前自由地表现自己,但本能的欲望和要求又使“他”羡慕、嫉妒能自由

的因素。当他因为自己白天胆怯得不敢和日本女学生讲话而懊恼,当妓女问他来自哪里的时候,他惭愧不已,“他全身发起痉来,他的眼泪又快滚下来了”,心里呐喊“中国啊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他觉得只有祖国的强大和富有才是“他”不走向“沉沦”的原因。“他”的极其自尊,既是自我意识理性觉醒,包含着对民族自强与自立的深情期待。作品将主人公清醒的理智和卑微的情感间的冲突写到了极致。

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象郁达夫这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五四”思想解放运动中,曾以“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为武器猛攻旧道德、旧传统,并热烈地幻想拯救民族,复兴祖国。可是当“五四”退潮之后,封建社会的旧道德、旧思想变本加厉地窒息着中国大地,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勾结在一起,使中国社会进一步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而这些业已觉醒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正是由于他们清醒了,正是他们曾有过好梦,所以就更加痛苦。正如鲁迅说:“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所以走。”。尽管作者的作品是忧郁感伤的,但他那大胆破坏的精神却是主旋律,尽管他从“自我”来触及那个时代,但他却体验着那个时代里受苦受难者的疾苦。他是具有“特异的人格”的人。

《沉沦》中“他”一直强调:是祖国的不够强大把他逼上绝路的。那么主人公的悲剧根源究竟是什么呢?我想首先是性格的悲剧,孤僻的文人,不善与旁人沟通,不善排遣内心的寂寞,试图从诗文中寻求出路,但又觉得文学也不过如此,再美再好的文章,在太过消极的人面前,亦是索然寡味。偶尔从口中蹦出的几句歪诗,也不过是为了寻求短暂的自我安慰罢了。再者,性的压抑和性压抑的无以释放,更强化了他走向死亡的心意。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对祖国和自己的前途的茫然。是啊,留学归去是否就能寻得自己存活的一席之地呢?对前途的无可把握,让他觉得这世上真是少有快意之事。主人公大多处于失业的危险之中,甚至找不到职业,深深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由于他笔下的人物身处逆境,又特别敏感,因而自我感觉分外强烈,内心矛盾分外尖锐。这集中表现为他们的理想与愿望破灭以后,那种感伤情绪无法解脱,悲愤之极,只能以死作了结。

四、自我感觉与内心情感需求冲突

郁达夫的小说基本上都是感伤的抒情,是自我的写真,抒发出“本”和“真”的意识和情感。并且描写“本”和“真”的矛盾冲突。“本”指的是本我内心的情感需求;“真”指的是含有“原罪”意识等道德。

《沉沦》主人公一开始的心理感觉是触景伤情,并引起对现实环境的感伤、不满,以至复仇的心理。在异国,他所感到的同学的“白眼”,单调的生活,使他越来越忧郁。又如何排解心中的愁绪呢?

预科卒业之后,他听说N市的高等学校是最新的,

xiandaiwenxuepinglun

交往的日本青年男女。这里有性压抑带来的苦闷,也有固有道德观念受到摇撼时的惶恐、烦乱和焦急,使其心理发生变态。“他”直抒胸怀:“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若有一个美人,能够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的。”然而,一个贫弱国家的留学生,他那卑贱的地位,在军国主义日渐高涨的日本是求不到的。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他只有绝望:“槁木的二十一岁!死灰的二十一岁!唉,这干燥的生涯,这干燥的生涯,世上的人又都在那里仇视我,欺侮我……”作品中是以强烈的激情要求这种爱,而他这精神上的饥渴,实际是要求对自己这颗被侮辱的心给予抚慰和同情。

《沉沦》所表现的内心苦闷,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新旧文化交替时期中国知识青年共有的苦闷,他们都受到过五四个性解放启迪,既多情又脆弱,既对现实不满又找不到正确出路,既拼命挣扎不甘沉沦而又陷入苦闷不能自拔,既想洁身自好,渴望真正的爱情,却不可得,只好苦苦追求性的刺激,既要探索人生真谛又缺乏坚韧的毅力,既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又耽于幻想,既有个性解放的欲求,却又勇气不足,陷入悲观境地,这一切构成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所谓的“时代病”。因而它在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巨大反响。

二、富有与贫穷的冲突

郁达夫的多数作品中的人物,都带有感伤、孤僻、苦闷的病态性格,变态的心理言行,尤其是变态的性心理。另外,作品郁结着沉重压抑的情感基调,少数作品还有比较浓厚的颓废色彩。这正是“五四”以后一部分看不清人生方向,找不到正确道路的知识分子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他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多有孤独内向,懊恼悲怆的性情。描写是一个“袋里无钱,心头多恨”的青年的漫步与自省。生活的困苦使他渴望有钱,并仇视富人的荒淫,但一但有钱,他又觉得玷污了自己的人格,又近乎变态地诅咒金钱,将之放在鞋底践踏以维护自己的尊严。

《沉沦》中“他”反问:“我何苦要到日本来,我何苦要求取学问,既然到了日本,那自然不得不被他们轻悔。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在隐忍下去了。”“故国岂不有如花的美女,我何苦要到这东海的岛国里来……”《沉沦》的主人公在自杀前,还悲痛疾呼!

“他”认识到自己不幸的命运是祖国贫困弱小造成的。在他苦闷伤心的时候“他”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外在

216/2011.2下半月

从无助感看中日家庭文化

———巴金的《家》和岛崎藤村的《家》比较

巴金的《家》中描写了叫做“高家”的一个绅士阶级的大家庭的生活。在高家处于最高统治地位的当属高老太爷这个高家当时最年长的人物。高老太爷共有五个儿子,他们各自都拥有自己的小家庭,却住在同一个大宅院里。小说主人公的觉新、觉民、觉慧是高老太爷大儿子家的三个儿子。在这个大家庭当中,所有人都必须绝对服从高老太爷的权力。觉新是高老太爷的最大的孙子。他对现实不满,却不思反抗优柔寡断。他在中

摘要:岛崎藤村和巴金的同名小说《家》均为20

学时成绩优秀,对将来很有抱负,并且有自己喜欢的意中人表妹梅。但是由于他是这个大家庭的接班人,所以高老太爷安排他和另外一个陌生的女性结婚,致使他从此辍学,并且打消了和自己喜欢的梅结婚的念头。梅没有办法,嫁入他人妇。但是后来丈夫去世,她又重新返回娘家。虽然和觉新再次相遇,但是由于现实所困,她非常伤心,最终患病身亡。另外,觉新的妻子瑞珏给觉新生了两个孩子,在第三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因为说是和当时正在生病的高老太爷犯克,会有血光之灾,被从高家隔离出去,由于难产身亡。尽管当时瑞珏十分不愿意,但是由于觉新做不了主,而导致其十分悲惨的结局。小说主人公之二为高老太爷的二孙子觉民当时是外语专科学校的学生,他不像哥哥觉新那样什么都忍受,不反抗。当封建势力威胁到他的爱情和幸福的时候,他敢于站出来进行反抗。他也被爷爷强迫结婚,但是由于他有自己喜欢的人,没有答应,离家出走。高老

世纪初期描写旧式封建大家庭的小说。这两部小说的题材基本相似,均以描写旧式大家庭为主线,给读者展现一个在新旧思想交替时期的两国的家庭样式。其中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可以看出两国不同的文化。

关键词:大家庭;巴金;岛崎藤村;无助一、巴金的《家》的时代背景与内容

首先巴金的《家》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后,中国在文化界开始了新文化运动。而《家》正是在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开展的1933年被创作的。当时在中国反帝反封建运动大力开展,新的革命思想蔓延。这样以来对旧的封建大家庭的经济基础产生了影响,使其逐渐走向崩溃。另外家庭中的每个人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因而产生了各种矛盾。其中最重要的矛盾是年轻一代和封建旧势力之间的矛盾。

并且N市是日本产美人的地方,所以他就要求到N市的高等学校去。

离开东京,去N市,这是主人公心理变化的一个转折:向往新的学习生活,而且作为一个苦闷中的青年,心中萌发爱情要求,也是十分自然的事。

然而,到了N市,“他的前进的希望,在第一天晚上,就不得不被目前的实情嘲弄了”。

他来到了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而且旅馆的条件是那样差。于是他从情绪上的忧郁症,进而发展到为生理上的性苦闷。这性苦闷又反过来激起他的恐惧、羞愧、自责心理,怕身体衰弱、怕见人面,见了妇女的时候,“觉得更加难受”,发誓以后“决不再犯”。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状态。这样,“他的自责心同恐惧心,竟一日也不使他安闲,他的忧郁症也从此厉害起来了。”

正是在这种矛盾心理支配下,他进了妓院,“陷到一个大大的难境里去”。当那个侍女问他“府上是什么地方”时,激起了他如此强烈的心理反应:

一听了这一句话,他那清瘦苍白的面上,又起了一层红色;含含糊糊的回答了一声,他呐呐的总说不出清晰的回话来。可怜他又站在断头台上了。

原来日本人轻视中国人,同我们轻视猪狗一样。日本人都叫中国人作“支那人”,这“支那人”三字,在日本,比我们骂人的“贱贼”还更难听,如今在一个如花的

少女前头,他不得不自认说:“我是支那人”了。

《沉沦》中的“他”就是在国内因追求个性解放而在现实面前数次碰壁,在异域又深感耻辱的情况下才产生变态心理的。主人公在现实的压迫下精神失去平衡使他产生病态和自轻自贱。“他”的矛盾与痛苦来自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小说深刻地剖析“他”这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他酷爱自由,热望着真正的生活,却受着社会的严重压抑;他希望祖国的强盛,而看到的却是祖国的日渐“陆沉”。“他”那多愁善感的性格使他终日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他把自己的精神寄予虚幻之中。“他”那孤冷的性格,忍受着残酷的现实。“他”的生活和心灵三部曲:追求合理的人生———合理追求的幻灭———终至沉沦和自戕。

参考文献:

····

庆莲张彤

巴金郁达夫作品分析

[1]高云主编.《郁达夫自叙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

[2]郁达夫.《沉沦》,辽海出版社,2009年出版。[3]张恩和主编.《郁达夫作品欣赏》,广西人民出版

社,2004年出版。

(作者单位: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1.2下半月\217

矛盾的内心篇十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

美国心理学专家卡伦·霍妮的这本论著,在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史以及精神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卡伦·霍妮(1885~1952)生于德国汉堡,就读于柏林,于191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从1914年到1918年,她在柏林一朗克维兹研究精神病学,并在1918~1932年期间任教于柏林精神分析研究院。为逃避纳粹迫害,霍妮于1932年赴美并在其后两年中担任了芝加哥市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长。1934.年她来到纽约,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院任教一直到1941年。该年,在她的发起下,精神分析促进会和全美精神分析研究院成立,她担任院长直至逝世。除了积极从事教学与精神治疗的研究和实践以外,她还是美国最权威的精神分析杂志的编辑、全美精神病学学会的成员;她经常为该学会撰写论文。霍妮的著述甚丰,主要有《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精神分析的新途径》、〈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等。

卡伦·霍妮是20世纪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之一,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文化决定论取代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她的《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主要围绕神经症的真正内驱力是什么展开。她认为,神经症内心的冲突是具有文化内容的需要为基础的,这种冲突中主管的充分成为更为重要的因素。

霍妮主要在理论上探讨病人解决问题的几种试图,探索心理问题的的内驱力。 她认为,患者用四种方式去解决自己的冲突。

第一种试图,是掩盖一部分冲突,让另外一部分占上风;当内心的观念不断矛盾和冲突双方无法调和的时候,神经症或者会试图偏向一方,让偏向的一方成为主导来掩盖或者压制另一部分冲突而让自己获得安宁。第二是试图“回避他人”因为孤独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试图。第三是回避自己;自己在心中创造出一个理想的自我来取代真实的形象;第四种试图就是神经症患者为了消除这种裂隙,同时也偷偷摸去除其他的冲突;

她认识到,神经症患者是将自己的四种“试图”与自己的生活相冲突,神经症患者是将自己的创造的形象和来面对现实中的自我做面对的问题。而这种理想的和真实的形象一直在抗拒整合,因为这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对立,是一种理想化的自我在现实中无法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当神经症患整合不成的结果是他们的内心又出现一条新的裂隙,而这个裂隙依然需要整合和缝补; 卡伦·霍妮认为,形成神经症症状内驱动力的源头是三种态度的冲突。这三种态度就是,亲近人,对抗人和回避人的态度。神经症患者一边惧怕自己的能量会毁灭自己,会造成自己人格的分裂一边不断的维持着三种态度的冲突,不断的创造者这种态度的冲突,为自己的问题带来新的问题;在这些解决问题的试图与冲突中,患者往往有着一种失控的焦虑。一是这种冲突一直无法在自己的某种“试图”的控制下消除,他们的一直想得到的需求一直无法得到满足。比如被关注或者“被关照”的需求。

他们无法处理这些冲突时,在生活中就将表现出矛盾的地方了。

一个女孩子一边非常喜欢一个男孩,一边又是非常荷苛的对待他,拒绝他的约会。而事实上她对男孩的拒绝是痛苦的,她的内心是想要赴约。

霍妮认为,冲突是神经症的内驱力,正是那三种态度相互矛盾的冲突构成了神经症的核心。患者的神经症症状就是在这三种冲突力量的作用下此消彼长的结果,衍射不同的行为表现;。

在这种冲突和矛盾中,患者所有的态度都是双重的,在亲近的过程中,往往有着想要控制的心态,女孩期望能够男孩找他约会的同时还想要男孩按照她的想象去说话、求爱和表现。而一个被爸爸用戒尺打手的时候,感到害怕和想要躲避的同时,还有想要能有强大的力量挡住打他的那个爸爸的大手的幻想。

在“亲近人”当中,神经症患者想要获取的是温暖、呵护和安全;这种需要是原始的,

本能的也是纯粹的,当这种本能遭受挫折是所产生的孤独、无助、委屈集聚成为愤怒时,这种“亲近的态度会转化为“抵抗人”;抵抗态度的出现,伴随着敌意和攻击。 抵抗的态度是向外的,是对外部所有生物的仇恨。长期的挫折让失望和恐惧出现,想要远离这种恐惧和失望的态度所采取的第三种态度“回避人”。 回避是一种压抑,压抑的结果有可能是让愤怒升级而爆发突如其来的攻击,而这种向外的性质的攻击常常指向人或者物。攻击是带有敌意的压抑聚集而成;这种敌意的压抑的聚集危害极大,往往会超出人们的预料,恶性事件往往是敌意压抑和聚集的结果。

逃避所形成的压抑是向内的。这种向内的力量会让患者的躯体受伤,生物性应激而产生的激素在没有得到应用时反过来会是患者的产生最多激素的部位的躯体受到伤害。产生胃溃疡或者高血压等心因性疾病。

所有的神经症都是冲突的结果,这就说明问题的经济是不能够从外部解决的;女孩非常想让男孩与她约会,而焦虑的时候,女孩的焦虑不会因为男孩的约会下降,相反,他的焦虑会因为男孩的约会的实现而上升。因为引起女孩焦虑的是女孩内心三种态度的冲突造成的,而不是男孩的约会造成的;女孩的焦虑的真正解决不是取决于男孩是否约会降低焦虑,而是解决女孩的态度的冲突来解决焦虑。

神经症患者在“对抗人”的表现中,愤怒和攻击是持有的表现。愤怒往往是核心理念冲突的结果,是一种控制失败,不能承载挫折感的表现,而攻击常常是试图恢复控制的行为。

他们不能承载失败。就如霍妮在书中写的神经症患者“强烈地想要利用他人,靠小聪明压倒他人,是他人给自己带来好处,这些想要都是攻击型的组成部分。”这些人,“在与别人的争执中,他兴致勃勃,处处留意,不惜死命相争议证明自己正确。他尤其在被逼的没有退路时显出”“英雄本色”,往往变守为攻。”当压抑愤怒和对抗时,带来的往往是更猛烈的攻击能量的释放。采用对抗行为的神经症患者,他们的冲突没有减少和消失的时候,神经症中“对抗人”所表现的攻击也不可能减少和消失。

这本书详细描述了神经症患者内心基本冲突的成因与表现,对患者为了对抗冲突所做的努力也进行了周密的解析,还呈现了一些冲突未解决的后果。对神经症的解读是比较系统的。但对于神经症的治疗,作者只是以给心理医生的治疗过程提出建议的角度,指出了一些治疗神经症过程中心理医生容易忽略的病人的细微表现以及这些表现的意义,并没有就普通人如何自我克服神经症的问题给出答案。

对于一个寻求答案的读者来说,这一点未免令人失望。但综观全书,作者写书的意图本来就不是寻求神经症的解决方案这么简单。她更希望的是,人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自身存在的难以察觉的神经症症状有所知觉,并且告诉人们,神经症的治愈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患者必须付出主观的努力,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环境和经历相配合才可能逐渐消除内心冲突最终走向内心和谐。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试图去消灭一个冲突而引发新的冲突。这些都是正常的。承认冲突是第一步,面对内心的冲突,弥补那冲突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抹杀其中一种。 外部世界的矛盾和不和谐更多是我们内心斗争的投射,不压抑,不逃避,不欺骗自己,面对信仰崩溃的恐惧,接受真是的自我。这痛苦的过程也是走向人格统一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对那些理想化意象和真实自我差异甚大的个体。这类个体几乎耗尽所有力量来遮掩冲突之间的裂痕,合理化解释,投射,外化,但深层的矛盾注定把看上去的统一撕裂,被掩藏的差异越大,就越危险。

疗愈的过程可能会非常缓慢,但绝对值得尝试——这倒不是说解决了内心冲突、打败了神经症,人就可以无所不能实现所有梦想,而是,心境的和谐能够使人避免内心冲突导致的憔悴感、无力感、挫败感和不安全感,使人最大程度地获得自由和愉悦,这有利于他以更好的状态去从事其它的事情。

由弗洛伊德创始的精神分析,在近代和现代西方思想中具有突出的、独特的重要地位;

但自从这一思想运动深入发展之时起,便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持不同见解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对弗氏的正统精神分析学或偏离,或背叛,这样,不仅开拓了精神分析的新领域,也从不同的全新的角度揭示了弗洛伊德思想固有的矛盾和缺陷。其中,卡伦·霍妮作为新弗洛伊德学派的代言人,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弗氏的学说作了重大的修正和批判。这主要表现在她以文化决定论取代了弗氏的生物决定论。比如,人的内心冲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神经症状一直是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但在霍妮之前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更少有人以科学的态度对之进行严密、细致的分析。有的心理学家即使触及到这一类问题,也未能作出较为中肯的、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比如,书洛伊德就认为人的内心冲突是压抑与被压抑这两种力量之争,而强迫性内驱力则具有本能的性质,追求的是满足;总之,冲突的根源来自生物的、生理的因素。而本书作者认为,冲突发自于困扰人的内心的相互矛盾的神经症倾向,这些倾向的产生不仅可以归因于偶然的个人体验,更主要应归咎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后者归根结底决定着前者的特殊形式;这些冲突的出现表明一个人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发生了紊乱和失调,也就是说,冲突的根源在于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状态,与他的社会性——而不是生物性或动物性——生活密切相关。这样,作者使人重新回到他本来就生存于其中的社会这个背景之中,而不是把人孤立出他所属的社会文化环境,无视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只把人局限在像弗洛伊德的本能说那样一个极带片面性的狭小范围内。又比如,与弗氏的带有严重主观色彩的“里比多”理论不同,作者认为被弗氏看作“里比多”的那种东西实际上只是处于神经症冲突中的人对温情与友爱的渴求,其诱因是焦虑而不是性欲,其目的是在与人相处时得到安全感而不是性欲的满足。

诚然,作者并不否认个人以往的体验所具有的意义,但她认为精神分析重心不应该是处处沿用的经验来解释现在的困扰,而应该是立足于当前在人的内心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帮助受困扰的人认识并改善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建设性指导而不是像弗洛伊德的那种悲观主义的决定论。所以,这本论著不仅比它以前和同时代其他带主观唯心史观心主义局限的精神分析文工团献更明显的表现出客观的、唯心史观物主义的倾向,而且,较之于作者早期的论著(如〈我们时代的神经证人格〉)也更具实践的意义,更明晰、更系统,更有说服力。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