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工程测量实训结果与分析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8    阅读:

工程测量实训结果与分析篇一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工程测量技术10029班

张 浩 10040232910 杨小平

实训地点: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实训基地 完成时间:

2012年12月20号

前言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述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具体几何实体是指被测对象,包括存在(或已建成)的各项工程及其与工程有关的目标,抽象几何实体是指一切设计的但未实现的、未建成的各项工程。

也可理解为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各种工程包括工业建设、城市建设、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山工程等。一般的工程建设分为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工程测量包括这三个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

(一)工程阶段的划分

1) 工程建设勘测初设阶段的测量工作

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测绘,对人文地理、地质进行实地调查,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平面规划 2) 工程建设施工图设计

进行详细的施工图设计

3) 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依照施工图进行施工建设

4) 工程建设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1)竣工验收

(2)质量检验、验收 (3)变形监测 (4)维修

(二)工程测量的任务 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为各种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对象提供测绘保障,满足它们所提出的各种要求。

对应四个工程阶段的详细任务为:

1、搜集相关资料及提供中小比例尺地形图 2、提供大比例尺地形图(实测图),整体规划 3、测设(放样),依据施工设计图、相关规范要求 4、竣工图测绘、变形监测

工程测量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学习领域课程,它是完成测量学、数字测图技术、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GPS定位技术、控制测量、地籍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GIS应用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学习时除了掌握各工程项目的特点与要求(个性)外,还要学会从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上归纳共同之处(共性),能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的性质,针对问题的现实性选用最佳知识点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实训目的

通过为期两周的集中实训,使学生在学习了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和地形测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工程测量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及熟练掌握工程测量中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及各种放样的方法。

本次实训是对所规划的测区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然后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数据采集并绘制1:1000比例尺地形图,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班级、时间、地点

(一)实训班级和时间

测量10029班(10周—12周、11月5日—12月23日,共3周) 测量10030班(10周—12周、11月5日—12月23日,共3周) 测量10031班(10周—12周、11月5日—12月23日,共3周) 测量10032班(10周—12周、11月5日—12月23日,共3周) (二)实训地点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

三、组织与指导教师

(一)、组织

1、组长:李生福 窦成 王旭东 吴宽 2、成员:

第一组:冀利军、刘珂、梁东辉、刘相、黄翠、安强、朱杰堂、刘哲 第二组:戴霄云 、霍彩霞、查运、金克、彭博航、段利水、寇楠、杜航

第三组:尚明明、冯壮、米华飞、殷松松、李磊、白伦、成林

第四组:张浩、柴培林、侯四东、孙西强、马文乾、许斐宇、孙婷婷

(二)、指导老师 杨小平

四、实训项目

1、 完成一级导线(平面控制)测量任务

2、 完成三角高程(高程控制)测量任务

五、测区概况

我们的测区就位于杨凌示范区,测区范围包括的主要地物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

围绕该测区布设了11个一级导线控制点,和1个二等高程控制点。测区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气候四季分明。植被多为灌木和桥木组成的园林或绿化带。现正值夏季,天气状况良好,阴雨天较少有利于控制测量。

六、仪器设备

中纬全站仪一台,棱镜一台(含脚架),测钎自备若干,钢卷尺一个;

七、数据处理规范

1、平面控制测量

测区首级平面控制测量采用闭合导线,此导线为一闭合12边形,起算点(已知点)为A1(500.000 , 500.000),已知方向(已知方位角)为аB5A1=355°00′00″,导线点A2- A11。

导线须进行测边测角,导线的转折角若为三个方向则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半测回归零差≤±18″;各测回同一方向的较差≤±24″;2C的变动范围≤±40″(此项仅供自检);最终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导线的转折角若为两个方向,则用全站仪按测回法观测(上下半测回的角值之差≤±18″,两个测回的角度之差≤±24″,最终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本次实训导线的转折角均为两个方向,规定各导线转折角需观测四个测回,最后取取平均值(180/N)。对于此闭合导线,观测的全为内角,距离观测只须一次往返测即可。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2、高程控制测量

4.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4.3.1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宜在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成三角高程网或高程导线。

4.3.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2 起讫点的精度等级,四等应起讫于不低于三等水准的高程点上,五等应起讫于不低于四等的高程点上。

3 路线长度不应超过相应等级水准路线的长度限值。

4.3.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注:当采用2秒级光学经纬仪进行垂直角观测时,应根据仪器的垂直角检测精度,适当增加

工程测量实训结果与分析篇二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文章简介:《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1.联系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书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2.掌握经纬仪对中,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文章《工程测量实习报告》正文开始>> -

-

-

一.实习目的:

1.联系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书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书等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4.练习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测绘地形图;

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土建施工放样中一般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

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等一些主要一起的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4.掌握测设的基本方法。

三.实习任务;

1.控制点高程测量;

2.导线长度测量;

3.水平角度测量;

4.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5.测绘地形图;

6.建筑物放样,道路中线测量和管线测量。

四.实习项目与程序:

1.

(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得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对中,否则反复调平。

(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右面的读数,记录读数。

(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是的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左边的读数,记录读数。

(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3.距离测量的方法:

(1)用前面的方法将经纬仪对中整平,再进行定线。

(2)然后用钢尺沿着路线测出导线长度。

(3)往返各测一次,两次距离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三千分之一,否则重测。

4.平板仪的使用:

(1)立上三脚架,将平板固定,把图纸也固定在平板上。

(2)将平板仪的一边靠在两个控制点上,瞄准地面上的点,然后进行对中整平。

(3)整平后进行测绘。量出控制点到某地物的距离并且紧靠建筑物立标杆,通过平板仪瞄准标杆则确定了这个方向。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图上距离,将地物地貌画在图上。

(4)将所有坐标范围内的地物地貌全都画在图上,并用规定符号表示。

六.测量精度:

1.距离往返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3000;

2.水准仪高差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在容许值±12vn mm或±40L mm范围内;

3.测内角时一测回中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40``。

七.计算成果和示意图见测设数据计算表。

八.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

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2009-05-23 下午 04:42

一.实习目的:

1.联系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书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书等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4.练习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测绘地形图;

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土建施工放样中一般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

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等一些主要一起的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4.掌握测设的基本方法。

三.实习任务;

1.控制点高程测量;

2.导线长度测量;

3.水平角度测量;

4.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5.测绘地形图;

6.建筑物放样,道路中线测量和管线测量。

四.实习项目与程序:

1.外业测量:

(1)测量控制点高程;

(2)测量控制点间距离;

(3)测量闭合导线内角。

2.内业计算:

(1)计算控制点间高差,推算各点间高程;

(2)计算个控制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

(3)计算个内角闭合差及内角;

(4)根据以上计算数据推算个点坐标。

3.测绘地形图:

(1)将坐标范围内的控制点标定到图纸上;

(2)根据控制点周围的地物地貌测量某些点的高程,再标在图纸上。

4.施工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测量。

五.实习方法: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的使用。

1.测量的方法:

(1)水准仪架在两个控制点的中间,距离两点大致相等。在前后两点各立水准尺一把。

(2)望远镜对准水准尺并推动,再将水准仪调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得圆水准器旗袍居中,然后微调倾螺旋,从左边的窗口看到水准管的气泡闭合。

(3)调水平微动螺旋,使得十子丝在水准尺上测得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

(4)三脚架架腿抬高或降低,重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测得高差不得超过5mm,否则重测。

2.角度测量的方法:

(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得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对中,否则反复调平。

(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右面的读数,记录读数。

(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是的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左边的读数,记录读数。

(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3.距离测量的方法:

(1)用前面的方法将经纬仪对中整平,再进行定线。

(2)然后用钢尺沿着路线测出导线长度。

(3)往返各测一次,两次距离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三千分之一,否则重测。

4.平板仪的使用:

(1)立上三脚架,将平板固定,把图纸也固定在平板上。

(2)将平板仪的一边靠在两个控制点上,瞄准地面上的点,然后进行对中整平。

(3)整平后进行测绘。量出控制点到某地物的距离并且紧靠建筑物立标杆,通过平板仪瞄准标杆则确定了这个方向。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图上距离,将地物地貌画在图上。

(4)将所有坐标范围内的地物地貌全都画在图上,并用规定符号表示。

六.测量精度:

1.距离往返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3000;

2.水准仪高差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在容许值±12vn mm或±40L mm范围内;

3.测内角时一测回中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40``。

七.计算成果和示意图见测设数据计算表。

工程测量实训结果与分析篇三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工程测量》

实训报告

迄至时间 2010年10月5日---2010年10月23日

实训地点 河南工程学院校本部

实训组号 第一组

姓 名 王明凯

学 号 200808204215 指导教师 刘小强 刘绍堂

2010 年 10 月 31 日

前言

人们把工程建设中的所有测绘工作统称为工程测量。实际上它包括在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它是直接为各项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安装、竣工、监测以及营运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工序服务的。工程测量按其工作顺序和性质分为:勘测设计阶段的工程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和设备安装测量;竣工和管理阶段的竣工测量、变形观测及维修养护测量等。按工程建设的对象分为: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铁路测量、公路测量、桥梁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城市市政工程测量、工厂建设测量以及军事测量、海洋工程测量等等。因此,工程测量工作遍布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各部门和各个方面。

工程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土木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量和测绘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本学期的第七周到第九周学院还是按照惯例组织我们展开了为期三周的工程测量实习。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测量学的很多理论知识,也做过几周课间的实习,但条件的限制都没有使得大家充分地理解所学知识。这次实习的目的就是验证课堂理论,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通过本学期三周实习可以使我们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技术,熟悉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网原则以及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的观测和计算,掌握高程控制测量及平差方法,掌握导线网的测量程序和坐标推算方法,掌握工业场地整平的量测和工程量计算和建筑施工放样,掌握道路放样和断面测量,掌握

隧道贯通测量的方法,学习城市规划测量、城市工程测量、市政工程测量,掌握变形观测的方法,掌握桥梁施工放样的方法。为我们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测量手段解决工程问题提供基本训练。

通过本学期这三周的校内实习,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一次次的进行模拟训练,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从而使我们对仪器的操作水平得到提高,使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掌握和理解。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在实习期间,老师对我们在实习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解做以分析,让我们更了解我们专业的内涵和我们将来进入社会的工作性质。

目 录

一、目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二、实训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三、实训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一)、测绘仪器的检校和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全站仪的检校和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经纬仪的检校和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3、水准仪的检校和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二)、建筑工程控制网的选点、观测和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踏勘选择控制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导线测量的观测和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3、三角高程测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四)、工业场地平整测量和工程量计算、建筑工程放样 - - - - - - - - - - - - - -8

(五)、道路放样、断面测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六)、隧道贯通测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七)、变形监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八)、隧道测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九)、隧道高程传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四、实训总结或体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五、教师评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实训目的

学习过《工程测量学》理论知识之后,进行为期三周的工程测量集中实训,通过实训旨在使我们融会贯通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掌握测绘仪器的操作技能和技巧,针对不同的工程学会进行相应的工程测量的方法,以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团队工作的协作精神和测绘组织管理的能力。

校内集中实训是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本次三周的实训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次三周的实训让我亲身体验感受到我们将从一个学生转变为一个真正的职业人员,同时让我了解到我们专业的工作环境和以后在工作中所要面对的问题。

通过本次三周的实训让我了解到我们专业对这个社会的作用和在社会的地位,以及在社会中将来扮演的角色。

通过本次三周的实训让我初步了解到我即将进入社会,对我熟悉将来的工作环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也体会到要想使一项工作做得更好,我们必须同心协力,测量工程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任务,我们是一个团队,是一个集体,只有一个团队齐心协力才能将工作完成的更好。

工程测量实训结果与分析篇四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心得报告》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心得报告

在2014年6月13日至15日,我班进行了为期13天的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本次实训的类容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对教学楼的地形图测绘,第二是对图纸要求进行放样,

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需要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实训是理论课程的延生,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在课堂上,书本中抽象的叙述说明,往往使我们一下难以很好掌握,但当我们面对着实物实际的操作后,我们将能非常迅速、牢固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更重要的,实训能使我们在能更加熟练、精准的操作基础上,更贴近实际运用的作业,及独立的完成所需的测量实际任务,这样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所以,深知实训重要性的我必须认真的把握好这难得的学习机会。

测量学也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训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为期二周的测量实训结束了,短短的十几天实训,让我学到了好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通过这次实训,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和实贱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本次实训中,我巩固了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

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实训过程中,我们共学习使用了以下仪器:水准仪,经纬仪,标杆,水准尺,三脚架,钢尺,图纸等。

实训过程: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8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角度检核条件: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应满足限差要求,其中n为多边形角个数。坐标增量检核条件:上述理论值应为零,可实际上一般不等于零,但也应该满足限差要求。测角:导线转折角的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用经纬仪测一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量边:两点之间进行往返测量水准测量: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在这次的实训中我们对以前的学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 水准测量。学习水准路线,是为了给以后做导线测量奠定基础。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外业结束后,进行内业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直到合格为止。

2. 角度﹑距离测量。在角度测量方面,我们要做到精益求精。在

每一个测站上检验,如果超限则立即返工重测。

3.测距完成后开始导线平差的计算,经过反复计算及校正,保证导线闭合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然后根据给定的方位角及指定点的坐标计算其余方位角及坐标。数据计算完成后,进行碎部点的测量工作,测绘地形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总的来说,这次实训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我们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感谢老师给了我们参与这次实际工程的机会,同时也要感谢老师对我们十多天的耐心指导。

这次实训对于以后踏入社会有了一个很好的的接轨。感谢学校给我们的这次机会。我们会珍惜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希望学院能够为我们开设更多有益我们工作准备的实训课程!

XX专业 XXX 学号XXXXXXXX

工程测量实训结果与分析篇五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测量实习报告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为期三周的测量实训结束了,短短的十几天实训,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的实习。通过这次实习,让我学到了好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通过这次实训,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和实贱相结合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是需要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实习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在课堂上,书本中抽象的叙述说明,往往使我们一下难以很好掌握,但当我们面对着实物实际的操作后,我们将能非常迅速、牢固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更重要的,实习能使我们在能更加熟练、精准的操作基础上,更贴近实际运用的作业,及独立的完成所需的测量实际任务,这样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所以,深知实习重要性的我必须认真的把握好这难得的学习机会。

现在回头看来,我们这批参加测量实习的时间是(日期),天气条件不好,室外温度非常低,这对我们的测量实习不利,但我们必须克服天气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实习任务。三周的实习可以说是酸、甜、苦、辣都有。我们的第一

项任务是初步了解整个实习测量的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指导老师的具体安排。在实习的第一天,天空就飘着雪花,我们就在教室看书,复习老师以前讲的内容,下午进行了勘察选点工作,我们组选出6个主点,8个支点。第二天我们进行了水准测量,当我们辛辛苦苦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好不容易测完了主点的数据,收工休息时,却被负责计算的组员发现闭合差不合要求,那就意味着我们上午的努力白费了。之后,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对照书本,与其他组的组员共同探讨查找问题,慢慢更正。直到第二天,我们重新测过的数据符合要求时,我们全组成员才觉得苦尽甜来啊。每天,我们都必须在寒风的陪伴下,扛着仪器携带着相关物品,在学校内紧张忙碌 ,有时候看别的小组的进度比我们快,我们不甘心连午休时间都舍弃了。有时候我们进度比别的小组快时,我们也会小庆祝一下。

从这三周实习的日子里,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更宝贵的东西:

首先,通过实习,使我收获了很多,比如通过实训能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并能快速的架好仪器进行测量工作;较好的掌握了导线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让我发现在平时学习中存在的很多知识漏洞。课本上介绍仪器使用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到了真正实践

中的时候,我们未能很好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需要老师再次进行指导。在近距离的接触这些实物,能我更牢固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实训使我们巩固了以前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并且对以前的零碎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

其次,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但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通过实习对培养我们团队协作精神有促进作用。它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帮互补,分工合作,共同面对、解决困难,共同寻求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的方法,确保进度的完成。

第三,通过这次实习,有利于培养我做事严谨、认真、不畏艰难困苦的作风。不论是对中整平时的重复精确瞄准还是在计算时反复检验计算数据,每个步骤都尽量做到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使误差尽可能的减小,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检查。不论外界的环境的恶劣,克服一下就算不了什么。正确面对困难,学会静下来耐心的思考分析问题,能够独立借助书本找出解决途径。做事要又负责的态度,若因为自己而造成了错误要主动承担并积极补救。

这次测量仪器的使用和实地的测量实习工作的开展,让我们更直观接触到了建筑工程测量这个学科,也为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更快地使用仪器、控制测量发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

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对以前的学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 水准测量。学校水准路线,这个主要是为了给以后的做导线测量奠定基础.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同时还发现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外业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直到合格为止。

2. 角度﹑距离测量。在角度测量方面,我们一直要求精益求精。在每一个测站上,检验如果超限则立即返工重测。这就要求我们一直都必须认真,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测量时的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角度测量过程中,让我们都看到了严谨作风在干活中的重要性,经过角度测量后我们更好的团结到一块。

3.测距完成后我们就开始了导线闭合的计算,经过反复计算及校正,我们的导线闭合误差终于在允许范围内了。

接着,我们就根据老师给的方位角及指定点的坐标开始了其余方位角及坐标的计算。数据计算完成后,我们开始了碎部点的测量工作,我们画出了草图,初步定了8个碎部点。经过我们的努力搞定了碎部测量。经过每个组员的和谐工作我们也完成了绘图的工作,看到我们画好的图,大家也都兴奋不已.如今的测量也算接近尾声了,感觉收获真的不少,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今天还与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我们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感谢老师给了我们参与这次实际工程的机会,同时也要感谢老师对我们十多天的耐心指导。

这次实习对于以后踏入社会有了一个很好的的接轨。感谢学校给我们的这次机会。我们会珍惜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2011年12月 姓名:任艳涛

工程测量实训结果与分析篇六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报告

奋斗,寻觅,发现,而不屈服

一、 圆曲线测量

目录

第一部分 曲线测设

二、 圆加缓和曲线测量

第二部分 四等水准测量

一、 主要测量步骤 二、 内业表格

第三部分 闭合导线测量

一、 主要测量步骤

二、 内业表格

第一部分 曲线测设

一、

圆曲线测量 目的

1.通过教学实习,将课堂中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巩固,加深系统化,并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通过实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动手和组织管理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献身精神和团体协作的集体观念。

⑵ 要求

1. 熟悉经纬仪的使用。

2. 掌握圆曲线主要点及详细点里程的计算方法。 3. 掌握圆曲线主要点及详细点的测设过程。

⑶ 外业步骤

1.主点测设:置镜JD点,分别后视ZD1点和ZD2点得切线方向,分别量取切线长T,得主要点ZY点、YZ点。

2.详细点测设:置镜ZY点,后视JD点,正拨各前半曲线各点偏角δ,并且沿视线方向量取

弦长,的各详细点;置镜YZ点,同样的后半曲线个点偏角。 3.精度校核:由ZY点和YZ点测设得两个QZ点,进行较核。

1.

内业计算

曲线要素计算: 切线长T=R²tan

α

=48.212 2

曲线长L=R²α²(π/180°)=94.619 外失距E0= R²(sec

α

-1)=5.729 2

切曲差q=2²T-L=1.085 2.

主点里程计算: JD DK 11 + 011.670

-T 48.212 ZY DK 10 + 963.458 +L/2 47.310

QZ DK 11 + 010.768 +L/2 47.310

(附表见下页)

⑸ 精度

1. 2.

两个QZ点纵向误差不得超过L/2000(L为实测距离)。 连个QZ点横向误差不得超过0.1m。

实际误差横向为0.35m 纵向为0.18m 满足精度要求。

圆曲线偏角汇总表

工程测量实训结果与分析篇七
《工程测量实训总结》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测量实训是测量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的一门独立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实训的目的: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

2、通过实训的全过程,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测量计算能力和绘图能力,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

3、掌握路线工程测量基本工作: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

4、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共计二周,实训的主要地点主要是校园内。本次实训采用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先由老师教授实训的内容和应注意的要求,然后同学们自己动手实训,完成当天安排的实习内容。本次实训的安排主要有:(1)控制测量;(2)碎步测量;(3)地形图绘制;

为期俩个星期的测量实训课已经结束了,在这些天得实训中, 我确实收获不少,不仅熟练的掌握了经纬仪的使用,还学会了用全站仪精准的测量距离,以及导线测量,还测量出了整个学校的24个点内角,并画出了9点,10点,13点的地形图。实训测量中,我虽然熟练了对仪器的操作,但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尤其对经纬仪的整平和对中还有很大的不足。通过了实训中不断地练习,我也在不断地缩小这方面的差距。

在赵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我们组六个人,在不怕吃苦,不怕风吹日晒的精神下,圆满的完成了实训测量任务,从总体上达到了实训预期的目标和要求。这次总实训给了我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锻炼机会,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我进一步的从实践中认识到实训在工程测量的这门课中得重要性。我以后在在工作中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而赵老师也做出了对我们的一些具体要求:

(1) 必须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完成全部实习环节。所有测

量记录,计算数据、和地形图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范要求;

(2) 我们必须接触、掌握小地区测量,对中,整平,标准上下观测的全过程

等;

(3) 实训中,必须要记好数据,同时注意,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4) 实训中要服从老师和组长的安排,严守作息时间,团结互助,同组成员,

尊重老师,爱护公共财物,注重自身和仪器设备的安全。

第一天,我们首先去领经纬仪,然后老师,带着我们去熟悉学校的24个控制点,然后上午我们就大致熟悉了一下经纬仪的运用,和一些理论知识。真正开始测量的时候是从下午开始从17点测得。让唐君、赵小芳立杆,薛庆丽记录数据,于跃、我和方远负责对中整平,并测量,途中我们遇到各种困难,例如水务班和我们测一样的点,通过我的协商和有效地分配时间安排,我们在第二天的下午终于把所有的点内角测完了。第三天老师让我们领全站仪,把二十四点的距离,高差测出来,于是我们又花了一天的时间里把所有点的距离测出来,计算出所有点的高差、高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5点、6点遇到了树叶挡住了我们视线,在我和方远的通力合作下,把视线道路打通了,尽管前面的道路很艰难,我和方

远,我们组唯一的俩个男生的一路护航下,终于超前完成了任务。

星期四,也就是第四天,老师把我们召集到教室,给我们说有关数据处理的问题,并且把我们的数据输到电脑上的,最后老师把我们的内角数据计算一下,说我们的数据差的有点大,后来我们下午把所有的数据整理出来,总结了一下我们的误差的原因:

(1) 对中、整平的时候和点还是有有一点的差距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

中整平;

(2) 记录数据的时候没有把十字丝对在一起,这样导致数据部准确;

(3) 还有有的时候棱镜没有放直;

到第二周的画地形图,刚开始大家都不怎么会画图,所以,那天一天的时间基本上连一个点的地物都没有画完呢。后来找到了方法,加上老师的指导,鼓励,并在我们五组六个人通力合作下在星期四那天下午完成了9点、10点、13点的地形图。

在这次实训中,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还有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只凭在课堂上的听课,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水准仪,经纬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为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数据的偏差很大,更会导致以后其它量的测量出错,最终导致数据计算的错误,比如我们刚开始测量角度时,一个基准点没有瞄准,导致一个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闭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经过校验,才发现问题出在哪儿

开始一直以为测量实在是太简单了,不就是到外面玩玩吗,谁知道实践以后,在知道不是一般的难,但是有时候一忙一天,把任务完成后,不是一般的高兴,还是蛮有成就感的,等回到宿舍与其他同学讨论的时候,才知道错的那么多拜拜忙饿了一下午,需要重新测量哦。这是我们的错误,没有分析透原理,,这就教我们凡事要细心,做事,读数的时候要反复读几遍,最终细心让我们提前完成了任务,所以细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实习过程中,技能的提高是一个方面,另外更重要的方面是我们领悟到了相互配合的重要,我们组共6个人,我们在开始的时候进度比别人慢,还走了许多冤枉路。经过调整分工后,效率明显提高,而且每人也都达到了练习,这可谓是成功的第二大因素。合作,在时时刻刻都是不可少的。在许多的工程中,不管是三峡大坝和青藏铁路那样的大工程,还是小民房那样的小工程,任你有再大的本事也无法完成,合作是必须的。

通过实训,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全面培养了自己的综合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独立判断的处理问题和工程测量的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此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这次实训虽然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但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是决不能忽略的,这问题正是我们寻找的,我们所需要的,我们的口号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定的基础。

同时,我也要感谢我们敬爱的赵老师,孜孜不倦的指导我们,帮助我们,鼓励我们。

水建系,建装1011 五组 组长:张育奎

工程测量实训结果与分析篇八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西 京 学 院

工程测量实训总结报告

院、 系: 工程技术系 学科专业: 建筑工程管理 学 生: 张文博 学 号: 1005102011 指导教师: 陈克凡

2011年 06月23日

(一)实训准备

1,实训时间:2011年6月20到25日为期5天的工程测量实训

2,实训地点:本校区

3,小组成员:

组长:张文博、组员:郭建忠、周彤、丁育龙、程可、杨胜洪、李果。 4,实训内容:a:高程测量b:距离测量c:角度测量。

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完成建筑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在实习的第一天,由陈克凡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在动员会上陈老师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水电校地理条件较复杂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水准仪、水准尺、脚架、经纬仪。当天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室外的测量工作。

(二)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4)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5)熟悉水准仪、经纬仪的工作原理。

(三)实训经过

1, 四等水准测量:

本小组共有成员7人,在施测水准测量的时候,人员分配情况是:四人为跑尺员(前,后尺各两人),另外一人为观测员,一人为记录员。一人整理数据。

具体作业方法如下:在选取了合适的水准路线和固定点之后(水准路线见附图),开始进行第一测站的观测,将水准尺立于固定点上做为后视,水准仪放置杂水准路线附近合适位置,然后在施测路径前进方向上取仪器与后尺大致相等距离放置尺垫,在尺垫上树立前尺。随后观测员对水准仪进行整平,并按“后后前前”的顺序对后尺前尺进行读数。在一测站完毕后,通知后尺移站,此时前一站的前视点变为后一站的后视点,按照与前一站相同的工作程序完成该站的测量,直到完成该测段为止。

(四)实训中的问题

通过这次实训,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我们在这次的实训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遇到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

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训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

我们在实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训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一个星期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要便于计算和减小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由两个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

(五)实习心得

为期5天的工程测量学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进行了这次测量总实训,为我们更好地学习、总结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正式总实训之前,陈老师为我们做了测量实训总动员,让我们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了测量的步骤和关键。

实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可是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更使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懂得了团结的力量。成功一起分享,困难一起担当。 我敢这么说,我们组哪怕少一个人,实习的难度都会大大加强一度,正是我们找准了自己擅长的位置默契的配合,才让整个流程简单和顺利。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上课时完全陌生的水准仪、全站仪,在实习过程中竟然也灵活的掌握了,实在让我感觉兴奋。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我弄清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大概有三个方面吧: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

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为了减少误差,我们的做工精度就必须严厉加强,每次架仪器时,都要严格的进行整平,差些没把粗略整平当精确整平对待了。还有就是想办法补充知识,以提高自身的工程测量水平,掌握正确的方法,规范操作,降低误差。

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其原理掌握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我还掌握了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及精确度。通过老师的提点以及我们的认真地对待,很多问题我们都迎刃而解,非常感谢这一次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团结合作完成一项项目的机会,使我受益匪浅。

工程测量实训结果与分析篇九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系 别:城建系

班 级:建工1114

姓 名:郭耀文

日 期:2012年5月7日

指导老师:李仰群

实训的目的:

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的学习和实习是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轮廓。测量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而这一任务是是有测量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在信息社会里,测量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过件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 。

一、实习目的: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实训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学实训学生应达到以下目的:

(1) 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 能了解地形册归的内外业组织工作。

(4) 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5) 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二、实习任务

(一)高程的测量 (二)角度的测量(三)距离的测量

(四)测设水平角

要求:假设施工现场已有控制点AB,

角&=36 30 00 以AB为起始方向,顺时针放样,水平

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设AB为地面已知方向,AP为未知方向。A为角的顶点,β为已知的设计的角度,现欲确定AP方向,使∠BAP=β

( 五)测设水平距

要求:沿给定方向自起点A开始,测设D=78.00m

( 六)高程测设

要求:假设施工现场附近有已知水准点,Ha=187.123m现在场地内B点测设,Hb=187.356m

测设设计高程是利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根据附近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和待测设点B的高程,反求出待测设点上应读的前视读数b,前视水准尺的零端就是设计高程的位置,从而将设计高程测设于实地。

步骤:

1)在已知水准点A点和待测设高程点B之间安装水准仪,立标尺在A点的后视读数a,则水准仪视线高为H=HA+a;前视读数应为b=H-HB,式中HB为待测设的设计高程。

2)在B点设木桩,在木桩侧面上,上下移动标尺,当水准仪的读数为b时,标尺底的位置即要为测设的标高位置。再靠标尺底部在木桩底部画一条横线,并在横线下用红油漆画以倒三角形标记,也可在旁边注上标高。

( 七)测设坡度线

要求:在施工现场已有一已知点A,Ha=660.300m, 沿给定方向测设i=5%. ( 八)用直角坐标测设点位

( 九)极坐标定位

我们要掌握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相关知识。 达到以下要求,具体要作到:

1. 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和用途,熟练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2. 明白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是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仪器误差:这是仪器本身在制造的过程过程中它的精度所决定的,属于客观误差来源。

(2)观测误差:由于测量者的技术及水平的限制,造成的观测误差属于主观误差来源。

(3)外界影响误差:测量是处于外界环境之下的工作因此或多或少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温度、地面沉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很难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3. 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要求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测量者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4. 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实训的过程:

第一周任务是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简单而容易操作,方位角的确定我们采用坐标方位角,我们完成的快而顺利。角度测量由于精度要求高,要进行较繁杂的数据处理,但这些并不影响进度,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课本知识,遇到问题可以参考课本,可以询问老师,可以与同学讨论。一系列的动作是高效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在完成过程中借鉴课堂学习的知识,这项任务中前期我和一位组员进行高程测量配合其他组员参与角度测量,在全过程中计算各项数据,受益颇丰。

第二周任务是测设工作。仪器的架设是一门硬功夫,必须扎扎实实,才能达到交融的极致。操作仪器,对中整平观测记录工作贯穿测量的始末,务必注重对细节的重视。这项任务需要我们小组每个人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的顺利快捷,小组成员积极合作最终快速完成任务。在这项任务中,我做过协调员、跑尺员、检查员、(主要工作)即每项工作都参与其中,测量中辛劳难免,却不足以阻碍测量的步伐,上周的任务是放控制点,这周虽对精度要求相对来说不是很高,由于任务量较大,工作马虎不得。完成之后,我们进行联合测设,最重要的是相互协调,体现团体的合作精神,这也是优质、高效地完成这次测量任务的前提条件。同样,各组组员之间的团体合作精神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次测量实习中,我们更是体现了其中的重要意义。测量是一项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必须按照测量要求完成各测段的距离、高程、高差的测量,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内业计算及各种数据的校对、处理、复核,而这些工作都得差不多同时进行,这就更需要我们各组员的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协调各项工作,并全理安排各个组员的工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