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写给日子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7    阅读:

写给日子篇一
《写给青春的日子》

有时候,有一种花只会在那个冬天才会开放!时间真的就是这样有时候还来不及回味就已经将带来的又带走了,当你身临其境是只觉得它是那么的美好,觉得时间是那么的短暂,离开时才发现原来其实是舍不得的。

今年的冬天,还在期待,其实是在自欺欺人的回忆,就像某个人只能在某个特殊的时间地点才会出现,多余的等待却成了一种奢望,但是...但是 ... 就是有那么一种花的还有着温存的韵香,感觉有什么应该在身边,但却真的又少了什么。

在那些青春的日子里,有一丝冲动,冲动到什么都去想,什么都在想,但是现实,现实总是让我不了了之,是害怕,是胆怯,是迷茫,在那段日子里走有甩不掉的阴霾。 有人说:在那段日子里你去大胆的尝试,你就会有另一番人生。现在想想确实是那样:请允许我一下的如果:如果我不选择那苦闷的高中,如果我不选择那么的压抑,如果我不去那所大学,如果我不过那个冬天,如果我不是那个固步自封的我,如果我肯放低一下我。

人生又何其玄?问苍天,时间东流何曾复返? 何必待于昭昭,有一种人在某个地方总会出现,只不过还没走到她身边。

写给日子篇二
《写给阳仔的日子》

写给阳仔的日子

十八年磨一剑,我失去了太多;纯真的笑脸,自由的空间,洁白的、梦想的翅膀;你拿走的太多,给的却又太重;凝重的脸庞,无形的压力,漫长的、午休止的感情。难道我不应流泪吗?多少次牵手漫步!如今你写下离别二字,昔日的笑脸,过去的嬉戏,还有发黄的记忆,难道我就这样失去他们了吗?在这个充满伤感、丝丝寒意的十月里,难道我不该哭泣吗?

你,是你教会我什么是心平气和,什么是从容不迫。是你教会我别人在兵荒马乱时如何心如止水。是你,让我现在坐在这里:安定、坦然。或许我收获了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依旧是你,让我学会了拼搏,让我明白了梦想而努力也是一种享受,让我感觉到汗水与泪水的丝丝甜意。是你,让我现在坐在这里,有一丝自豪、有一丝轻狂,因为我无时不在拼搏。我想,或许我又收获了一句话:人生能有几回博!

那离别呢?我又从中学到了什么呢?我无法感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咦的伤感,也无法体会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都是离人泪的凄凉,我只能到栀子花开时的淡淡幽香。或许,我只能如朴树,心怀感恩与知足,抱着吉他,在某个角落低唱:幸运的是我,曾陪他们开放。还是你,教会我怎样在逝去的回忆中匆匆的离别中变得坚强,变的知足!

我抬起头,望着你,就像一阵寒风,呼啸着我的身躯。我抚摸你的脸,年轻、压仰,虽然有丝年轻的泪水成长的代价,没有破土、没有风霜,怎能开花结果,怎能收获希望。而我走在你的怀中,没有丢失,怎能收获?

如今,我依旧漫步在你的眼里,看日出日落,赏花开花,品味你曾说过的话:人生,或许就是一路丢失,一路收获

池州市石台县第二中学高二:周炀

写给日子篇三
《写给阳仔的日子》

写给阳仔的日子

十八年磨一剑,我失去了太多;纯真的笑脸,自由的空间,洁白的、梦想的翅膀;你拿走的太多,给的却又太重;凝重的脸庞,无形的压力,漫长的、午休止的感情。难道我不应流泪吗?多少次牵手漫步!如今你写下离别二字,昔日的笑脸,过去的嬉戏,还有发黄的记忆,难道我就这样失去他们了吗?在这个充满伤感、丝丝寒意的十月里,难道我不该哭泣吗?

你,是你教会我什么是心平气和,什么是从容不迫。是你教会我别人在兵荒马乱时如何心如止水。是你,让我现在坐在这里:安定、坦然。或许我收获了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依旧是你,让我学会了拼搏,让我明白了梦想而努力也是一种享受,让我感觉到汗水与泪水的丝丝甜意。是你,让我现在坐在这里,有一丝自豪、有一丝轻狂,因为我无时不在拼搏。我想,或许我又收获了一句话:人生能有几回博!

那离别呢?我又从中学到了什么呢?我无法感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咦的伤感,也无法体会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都是离人泪的凄凉,我只能到栀子花开时的淡淡幽香。或许,我只能如朴树,心怀感恩与知足,抱着吉他,在某个角落低唱:幸运的是我,曾陪他们开放。还是你,教会我怎样在逝去的回忆中匆匆的离别中变得坚强,变的知足!

我抬起头,望着你,就像一阵寒风,呼啸着我的身躯。我抚摸你的脸,年轻、压仰,虽然有丝年轻的泪水成长的代价,没有破土、没有风霜,怎能开花结果,怎能收获希望。而我走在你的怀中,没有丢失,怎能收获?

如今,我依旧漫步在你的眼里,看日出日落,赏花开花,品味你曾说过的话:人生,或许就是一路丢失,一路收获

池州市石台县第二中学高二:周炀

写给日子篇四
《写给逝去的日子》

写给逝去的日子

呆呆的望着贴在宿舍墙上的那张比例为1:6000000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心里不禁淌过一股渺小和失落的滋味,竟对自己的生命产生了些许可惜„„二十几年过去了作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我而言,生存的半径在这张图上几乎可以小到忽略,只有在靠的很近的情况下才能看得见,而且也仅仅只有拇指印那么大小„„

不行!必须走出去一次!不能再犹豫了!这是我的第一反应,也是这次出去打工的直接动机之一。当然,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可总是因为担心这个怕那个,最终不了了之„„现在总结一下原因大概有第一:没有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勇气;第二:没有经济作保障。而这次不同,因为是去打工挣钱,还有和几个同学一块去相互之间有照应。所以,这次必须走! 2012年1月6日是学校正是放寒假的日子,看着其他同学的QQ都是:想家,离家越来越近了„„之类的状态,而我们却要离那个温暖的港湾越来越远„„晚上九点多的时候,我们踏上了开往上海的一趟长途客车,就这样从西安向苏州进发„„向着一个充满疑惑和未知的方向挺近„„

因为位置的缘故,一路上我只能通过一个很小的所谓的车窗看看外面,又因为是晚上所以只能看到一点外面路上车灯的光亮,听见其他人不时的会说:过秦岭了,到商洛了,进河南省了„„因为白天折腾了一天所以不久我就睡着了,早晨,我醒来的时候听他们说已经到安徽省了~和坐在靠前面的同学换了座位这才通过大窗子看清楚了外面真的和自己生活了二十几年的那个地方的确不太一样,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水特别多,沿途很多水洼、池塘、河流„„建筑风格也多了些水乡特色。不久,车子经过一座大桥,桥下的河面很宽而且有很多大船。“长江!”有人喊道。噢!这就是长江,我国的第一长河,我终于看见了!那时,有种莫名的感动,自己小时候虽然知道但不曾看到的东西都被眼前的一幕幕变成无可辩驳的事实。

不久,车子就驶进了江苏省的范围,我是从高速公路收费站的站牌知道的。之后,车子又经过了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到了!透过车窗可以明显的看到外面的植被还是绿色的,天际间都给人一种湿润的感觉„„这就是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吗?竟有点不相信眼睛了!

第二天下午两点多的时候车子到了一个地方停了下来,后来知道那里是苏州工业新区。下了车,就看到“Qisda”这样字样的标志,后来知道这里是佳世达公司的员工住宿区叫“松园”;上班工作和大陆技术人员住的的地方叫“博园”;台方的人员 都住在。再后来了解到苏州的厂区是台湾的分厂,佳世达总部在台湾,是台资企业。之后,又听到中介说:因为松园的老员工还没有走宿舍还没腾出来就先等一下。可是都到晚上了还没有结果,最后他们商量后决定先让我们在松园的隔壁他们称之为“外资生活区”(后来知道这是一个各个工厂的混合住宿区)的地方暂住一晚,第二天再搬进松园。最后我们住进“外资”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

推开宿舍的门,打开灯,宿舍内已经睡着的人被灯光惊醒,看我们是学生样就问我们是哪人,又问了几句后就睡了。宿舍很冷不过还好水房有热水,匆匆洗了脸和脚就准备睡,实在很冷就和同学一块挤挤。异乡的第一个晚上就这样睡了,晚安!苏州„„

由于我和几个同学被分作晚班,所以直到第二天晚上才去的厂里。中介这次还算说话算数,第二天下午就搬进松园了。和外资比起来,松园条件好点:有空调和独立的卫生间,相当不错了。可话说回来,硬件确实比在学校的好,但由于住的人很杂所以卫生环境很差,不能用脏乱来形容,还好感觉自己的适应能力在不断提高。

上班的地方当天来就去过一次,是大厂下面的一个小厂里面的人都称它为DQ9,主要

从事电脑显示器塑料外壳的制作和后期处理,我和两个同学被分作后期处理(贴标签、印刷标志、贴保护膜等等)。第一个晚上我做的是产品的打包装箱。感受是很累!时间基本不走!有种度秒如日的错觉(后来为了能感觉时间过快点,就想了一招:干活的同时想想一些其他的事,比如挣到钱后干什么等等。这个方法很奏效!)。好不容易坚持到第二天下班,回到宿舍准备睡觉这时发现两条腿都变粗了,再想想昨晚吃的饭就一句话——钱难挣,饭难吃!

说到这了就写写食堂的“工作餐”吧。原先讲的是:中餐米饭(四菜一汤);早餐稀饭、四选三点心(包子、饼)、鸡蛋。实际上除早餐还靠谱外(其实也不怎么靠谱:大多时候的大米稀饭就是用上顿的米饭“熬”出来的)中餐与早先承诺的很有出入:最多的时候只有三个菜而且只能选两个(说是炒菜其实叫水煮菜更合适一些),汤也是清澈见底,多数时候更像是一桶水一把盐的混合物,偶尔还会有一股难以闻之的腥味;偶尔会有面条,不过一个月里除了吃过像挂面一样的面条外我几乎忘记了面条的其他形状和做个法(不过相比还是面条好吃些)。每逢周二、五有水果发放(一个月里只见到了桔子,大概南方桔子很便宜吧),周五还有加餐(中餐在原来的基础上多一个鸡腿,不过也不知道那是哪种鸡的腿,竟然骨头比肉多)。

在这样的伙食下,一块来的同学纷纷瘦了一大圈,不过也有例外(原因到现在我还没弄明白):车间有个员工说她自己来了那么长时间变胖了,奇迹!真的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宿舍,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全尽职尽责,因为除了睡觉之外,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别的什么事可以让我呆在宿舍。宿舍——工厂,就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

熬过了将近两周的时间,距离春节也越来越近了,车间里准备回家过年的老员工也都请了假,陆陆续续走了。因为是工业区,所以尽管接近年关但街上也很少有与春节有关的物件,不过倒也是件好事,可以不去想家,可以不用惦念家里的“年”,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吧。可昨天上班的途中,思家的欲望、春节的意识全被路边淘气孩子燃放的鞭炮声一股脑儿提起,原来我想家了,原来要过年近了。

在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当你呆在哪儿时,你不会想它甚至讨厌它要想尽一切办法离开它,总觉得远方的风景更美丽。然而,就当你站在那个你原来以为有美丽风景的地方朝着它的方向远眺、遥想时,你才会真正明白它之于你的意义。是的,“家”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同样,在世上有这样一些人:当和他们在一起时,你已经厌烦了他们喋喋不休唠叨,极力想要挣脱“束缚”,然后,你成功了,来到一个不会有人烦你的地方,你终于自由了!可好景不长,你开始想他们了,觉得世上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爱你的人,他们就是“亲人”。

春节的脚步声近在耳边,思家的那颗心也愈加之切,不能排解的乡愁不知何处安放。正当我们几个人在思量这个龙年要如何让度过时,车间的老员工们让我们这些初次走出家门的孩子在异乡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过年的另一番滋味。事情是这样的:除夕的前一晚,有听到赵润姐说他的哥哥回家过年了让她帮忙看着自己租来的屋子,赵润姐想到自己一个人住倒不如除夕晚上多凑几个人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过年。于是我们几个纷纷“申请”加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员工里有位姓陈的大哥之前做过好几年的厨师,这样一来大家可就有口福了!于是,第二前天早上一下班,我们就直奔农贸市场采购“年货”。因为我们学生都没发工资所以兜里没几个钱。大哥、大姐(其实他们有几个年龄比我们还小,不过没关系,怎么说人家的社会经验比我们多得多了,叫一声姐也没什么)前几天刚发了工资所以就和他们说好到时候大家平摊费用(可到后来当我们要走的时候要求算一下费用时,大哥大姐都说不用了,并且还要我们元宵节的时候再去呢,可我们怎么好意思呢也就没去,想到这里心里酸酸的„„)。就这样,我们买了很多菜,鸡、鱼、大肉等等准备晚上大干一场。

晚上了,先是给家里的爸爸妈妈打电话祝福新年快乐后,我们就直奔赵润姐临时的家。等赶到时天已经全黑了,陈大哥也应经做了好些菜了,很显然我们来的有点晚了,看到周大姐的饺子还没包完大家伙就上前帮忙,包饺子的技术还是妈妈交给我的,应该说包的还不错

吧。时间不长,周大哥就喊着菜做完了可以开饭了!睡了一天的我听到“开饭了”这三个字后很明显感觉到口水分泌量骤增!于是,大家相帮着将菜摆上桌,您别说这菜太丰盛了!陈大哥的手艺可真不是用嘴说的!大家入座了:十二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但相同的是:大家都是在异乡过节的游子~干杯!为新年、为朋友、为缘分、为亲人„„不说了一切都在酒里!大家边吃、边喝、边看很高兴,可时间这个时候好像又加快了步伐,也许是大家都沉醉在了异乡的友情当中!再看桌子上已经碗空盘净了,大家也酒足饭饱,懒洋洋的互相依靠着。时间也不早了,就帮赵润姐打扫卫生准备返回,不曾想走到半道上周大姐提议去灵岩寺,二话不说折返回去~一帮人打打闹闹、追追跑跑朝着灵岩山的方向而去„„此时已过了午夜十二点!

南方的人比较信佛,所以寺庙很常见,灵岩山上有灵岩寺(有谐音“灵验”之说),到了山脚下,人不是一般的多,到处都是卖香火的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长一米多足有五公分粗的禅香,还有特大号的蜡烛~有种格列佛来到巨人国的感觉,我买了小号的禅香和蜡烛。灵岩寺在灵岩山顶上,南方的山不是很高,所以没多长时间就爬到了,上来才知道在山下看到的山上的“火堆”原来是用香客带来的禅香和蜡烛烧起来的!我当然也上香了,也许了愿„„(之于内容嘛,说了就不灵了~呵呵)

从山上下来已经凌晨四点多了,就往回走,之后又去上网„„一直到天亮~龙年的第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第二天,睡了一天。第三天去了因历史上一位落第书生的一首诗而出名的寒山寺。寒山寺在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旁边,地理位置优越。但我自己感觉吧,去那里的人有数只知道这是一个旅游景点,最多知道这是因张继的《枫桥夜泊》而出名的。景区里和以前去过的地方一样,各种摊点特别是“纪念品”。大宝殿有个钟,撞一下是要掏钱的。走走转转,也算亲身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把中学课本里的诗变成了有血有肉的记忆。

龙年的假期就这样结束了。年后的那段日子显然要比刚来的时候快多了,规律的生活致使思维麻痹没有时间的概念,一个月就要结束了,距离离职的日子很近了。记得刚去那里的时候,就一门心思希望时间过快点好早早的回家,不想对那个地方产生任何的记忆与念想,不过在离职的前一天我知道我错了,忽然有一种“不舍”的情结,讨厌与喜欢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要经历后才有发言权的。记忆,有苦有甜,甜者无人不爱;苦者,无人不拒。我想说的是有人说过“苦难是化了妆的幸福”。我又想说,如果我有了女朋友,我不会拒绝两人之间的磕磕碰碰,也不会逃避小灾亦或是大难。如果她愿意,我愿永恒。

要走了,真的要走了,那一刻感觉自己才刚刚来。离职的那天我和同学从车间走过,我特意留心了那些“大哥大姐”可他们好像都在忙,没工夫目送我们,真的是这样吗?小付的眼睛出卖了他们~既然不愿说再见,那么只有加快前行的脚步„„

离职后又在苏州呆了两天,然后就按照计划去上海,真的要和苏州说再见了。坐在苏州去上海的动车上,窗外的景物在200多公里每小时的车速下,还没来得及被眼睛看清和记忆就飞速向着不知名的远方消逝,如同要我把记忆留在苏州。不!不会的!我会永远记着这段难忘的日子,那些人,那些事~~~

十二号到了上海,因为计划周到所以没费多少时间就从火车站到了住的地方,同时也感觉到了上海交通的便利和快捷。安顿好后,当天下午就去了曾经的世博园区。同样还是因为计划的周到,住的地方距离世博园区只有一公里的路程,不过具体位置不是很清楚。根据手机地图的提示也不好找,就在我想在路边的报刊亭买份地图时,同学的一声喊叫阻止了我,再抬头时,已看见一撞红色建筑物的一角,心里暗喜快走几步后,哇!中国国家馆!我没有词汇形容场馆的外貌以及我那时的心情~~~只记得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除过包括中国国家馆外的几个场馆,其余之前在书上或媒体上看到过的场馆都不在了。有一个贝壳样的叫“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的场馆(不知道是后来建的还是在之前的

基础上改的)还在,怎么说我们也是学车辆的嘛就进去看了看,原以为都是车啊什么的,不曾想进去后才知道里面有车,不过都在墙上(介绍奔驰历代名车的宣传画)百分之九十多的地方已被改建成了音乐厅、电影院、餐厅等等。难怪出来后在它的周围除了闻到有黄浦江边的淤泥味外还有一股饭菜味(不过,您别说还真香!)

第二天,我们去了外滩:南京路、和平饭店、外滩的万国建筑、东方明珠、过江隧道、白渡桥„„这些名字在一个月之前我的生活里还仅仅只是文字亦或是图片,在那天居然变成了可感可见的真实!我想这样说:人生真的很奇特!时间真的很会开玩笑!

到了上海才知道什么叫“高楼”,什么叫“大厦”,什么叫一级城市,什么叫“国际化大都市”,什么叫“城市里的好环境”„„当然,我们这帮穷学生对“大上海”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看”上,我想如果要想真正的去了解它,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的感受才行。

匆匆结束了上海的旅程,第二天吃过早饭我们便去了机场,踏上了回家的路。

由于机票是春节前订的,所以相比其他交通方式及其耗时多少,这样的机票性价比还是很高的。而且尽管是在交通发达的当今,“坐飞机”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当然也包括我们)还是一个不小的梦想(从不少人在登机前的神色可以看出)。为了实现这个梦,来的时候我们就打算好要安排这样的行程了。

现在回想一下登机的那一刻还是很激动人心的。登机前的手续也不是之前想的那样复杂,没费什么劲就搞定了。办完手续后就在候机大厅里静静地等待起飞时刻的到来。我们所乘坐的是国内首家民营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公司”的班机,型号是“欧洲空中客车A320”,也属于大飞机。春秋航空公司承诺要让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坐的起飞机,所以为了节省运营成本降低票价,飞机上就没有配备很多的空乘小姐以及不免费提供旅途中的用餐。终于到时间了!同样,也没费什么劲。在机场内部客车的帮助下,一车人被送到飞机的旁边,之后就是登机、找自己的座位(还好离舷窗不远)、系好安全带等待起飞。不一会儿就传来了空乘小姐甜美的声音:各位乘客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之后她们又一一检查了乘客的安全带。能感觉到飞机在不断加速,还没来开的机准备,只是一瞬便离地而起,地上的景物原来越小,加之上海是阴天,云很低所以不大工夫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二十几年了,第一次离开地面,那种新奇和激动是难以名状的。飞机加速爬升,有比坐电梯强烈的那种感觉,不过飞机很快又改平了,估计是到了平流层。这时,透过舷窗我看见了比平时更加耀眼的太阳,看见了比以前见过的所有的蓝天更加蓝的天空,此时已经不能用“万里无云” 来形容了,因为此时看起来像棉花糖一样的云朵已经在我们的脚下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去的时候是14个小时),飞机平稳的降落在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这一刻告诉我:寒假的打工生活结束了!

下面写一些我的感受:

一、我所在的工厂是“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属于台资企业总部设在台湾。虽然有自己的品牌(BenQ)但大多时候实质也是一家代工厂。人员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住在竹园的台湾管理层人员;住在博园的大陆技术层人员以及住在松园数量最多的的普通大陆职工。让我感触最多的还是这部分人。数量多、收入低、素质不高(听一个员工说他写不完26个英文字母)、年龄小(我见过不足16岁的,而且有愈来愈小的趋势)、生活状态混乱„„

这些人是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主力,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理由,再换句话说他们是推动中国现在GDP增长的主力军。然而,再看看他们的生活不能用辛酸来概括也差不多了。一些所谓的高工资(况且并不高)完全是工人放弃了平时以及周末的休息时间干出来的,否则靠基本工资吃饭是会饿死的。每天除了上班、睡觉、吃饭就是吃饭、睡觉、上班,完全没有充分发挥作为一个人的其他功能,倒和流水线上的机器差不多。(前几天看新闻:最大代工厂要“富士康”要改革这种大一模式,要让工人生活更“多彩”,希望不是假话)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下的中国必然要“牺牲”一部分人,不过我个人希望国家尽最大努力保障好最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小平同志说过“改革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我想也是时候带动带动他们了„„

二、作为一个有一次在“世界工厂”工作体验的大学生的我,现在身处学校应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知识改变命运”对!没错!我想说的是:知识不只是改变你我的命运,更改变国家的!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世界上处处看到的不是“Made in China”而是“Created in China”,记住是“Created in China!”。

写给日子篇五
《写给花瓣一样的日子》

写给花瓣一样的日子

也曾无忧无虑,也曾自由自在,只认识天的蓝,只认识云的白,不懂烂漫,但也天真灿烂的笑着„„

昼夜循环,时间的微风中夹杂着一些莫名的伤感;

三点一线,迈出的步伐中捎带着一种压抑的无奈。

时间就在我们俯首的瞬间流走,本该热情洋溢的我们小情绪里,却有些怅然若失,总觉得哪里,似乎缺少了什么。

怀念那些无忧无虑,怀念那些自由自在,就在这种对回忆的留恋和对现实的迷茫中,我们不可逆的长大了,在青春里,在这花瓣一样的日子里,我们不可逆的成长着。

在这些年少如花瓣般的日子里,渐渐在天的蓝,云的白之后,我们又认识了夜的黑,总是有种莫名其妙的感伤,是在感叹时光在忙碌中匆匆流走了吗? 在不知何因的迷惘中蹉跎了一些时间,曾经看过的一句词“少年不识愁滋味„„”是这样吗?还是不识少年愁滋味„„

当,有一天,青春不再,我们会因忙碌而错过的那些片段而后悔吗? 路的无穷远处,灯还没有点亮,面对前方神秘的未知,我们只能自己去寻找火种,自己,自己,上路去寻找答案。

花瓣一样的日子,飘落后便无法重来。

惟愿这些珍贵的日子,回忆依旧芬芳„„

高三:藤宸

写给日子篇六
《写给值得怀念的日子》

写给值得怀念的日子

心里总有那么一种失落感,总觉得很多东西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行渐远。那种感觉很难说清,也格外纠结。二十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眷顾。记忆那东西也总在有意或无意间把我们推入到一份难得的宁静中,让我们深陷其中,不愿拔出来。人,总是为世俗所累。现实的纷纷扰扰感染着我们,也改变着我们,使我们有意或无意地给自己披上了一件件伪装的外衣。光鲜、华丽的外表下,我们快乐着,忙碌着,应酬着,习惯着。夜深人静时,我们才远离喧嚣,在点点滴滴的回忆中找寻真实的本我。纯真的年代总是难忘的,而时光也不会慷慨地给我们复制任何东西,记忆中也总有那么几丝遗憾让我们牵挂。都说遗憾是一种美丽,我们挂牵的是那份不夹带任何功利的坦然与纯真。有时,真想学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隐江湖,置身世外,闲看云舒云卷,坐赏清泉丝竹,这是何等的悠然与洒脱!不知道是岁月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岁月。一切都在飞逝的时光中,慢慢变了味。那份洒脱,那份单纯,那份默契与信任,那份坦然与自由,似乎一切都也成为永久的昨天。都说有成长就会有烦恼,有时真的会幼稚地想着回到从前,让时光永远定格在那些值得怀念的时光里、、、、、、

写给日子篇七
《写给闪闪发亮的日子》

写给闪闪发亮的日子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一缎又一缎的阳光,如水银般半透彻。你、我、他就像一条相交与不相交的线,终点在哪里,我们都不知道。电扇下纸条传过的印痕,手心贴紧的心跳,它们都似乎停留着在闪闪的发亮。尽管我们都不知道未来怎样,但我们还是约定,约定在耀眼的阳光下再次彼此的微笑。但,为什么眼里却一片模糊?心中像被某种强大的张力扯得生疼?珍惜将自己当成朋友的朋友,不要再哭泣。要明白,身边有许许多多一直都在默默关心你的朋友,就算跌倒,也要豪迈的微笑。湛蓝的天空,我们永永远远彼此的微笑。不再有所猜疑,闪闪发光的日子,就这样慢慢的消逝,不见……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年会稿子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