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山行即事翻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7    阅读:

山行即事翻译篇一
《中国古诗名英文翻译对照》

中国古诗中英文翻译对照

2009-12-16 19:57

来自《英译唐诗名作选》作者:龚景浩

爱国华侨龚景浩先生数年前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英译中国古词精选》,受到读者的欣赏和欢迎。他虽超过古稀之年,体力渐衰,但仍坚持诗歌翻译的爱好。夜间常失眠,默诵唐诗,译成英文诗来消遣。

静夜思 李白

Musings on a Quiet Night Li Bai

游子吟 孟郊

For Her Son Who'll Be Away for a While Meng Jiao

春晓 孟浩然

Spring Morn Meng Haoran

登鹳雀楼 王之涣

Going up the Stork Tower Wang Zhihuan

相思 王维

Love's Yearnings Wang Wei

悯农二首(一) 李绅

Sympathy for the Peasants ( I ) Li Shen

悯农二首(二) 李绅

Sympathy for the Peasants ( H ) Li Shen

竹里馆 王维

A Cottage Among Bamboos Wang Wei

寻隐者不遇 贾岛

Visiting a Recluse but Finding Him out Jia Dao

江雪 柳宗元

Snow on the River Liu Zongyuan

回乡偶书(一) 贺知章

Random Homecoming Writings ( Ⅰ ) He Zhizhang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Missing My Brothers on Double Ninth Day Wang Wei

乐游原 李商隐

A Spin Round Ancient Plain Li Shangyin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Seeing off a Friend at Ancient Plain Bai Juyi

山中送别 王维

Seeing off an Old Friend from These Mountains Wang Wei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Parting from a Friend at Yangzhou Zheng Gu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Sending off a Friend Who Has Been Appointed

a County-Level Official in Far-Away Sichuan Wang Bo

望月怀远 张九龄

Gazing at the Moon and Thinking of Someone Faraway

Zhang J iuling

白石滩 王维

White Stone Beach Wang Wei

鸟鸣涧 王维

Birds Chirping over the Hill Creek Wang Wei

春夜喜雨 杜甫

Propitious Rain Falling at Midnight Du Fu

宿建德江 孟浩然

Staying Overnight on Jiande River Meng Haoran

滁州西涧 韦应物

Chuzhou's West Brook Wei Yingwu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Meditation Rooms at the Back of the Cleft-Boulder

Hill Temple Chang Jian

绝句 杜甫

A Heptasyllabic Quatrain Du Fu

阙题 刘脊虚

A Poem Lacking a Title Liu Shenxu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Sending off a Friend, Who Has Been Appointed Envoy

to the West Lands Wang Wei

凉州词 王之涣

Liangzhou Song Wang Zhihuan

凉州词 王翰

Liangzhou Song Wang Hah

夜宿山寺 李白

Staying Overnight in a Mountain Temple Li Bai

杂诗(其二) 王维

Miscellaneous Poems (Second in a Series) Wang Wei

问刘十九 自居易

Asking a Friend Bai Juyi

风 李峤

Wind Li Qiao

马诗 李贺

A Horse Poem Li He

秋浦歌 李白

Autumn Waterside Songs Li Bai

剑客 贾岛

Jianke Jia Dao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Sending off a Warrior By the Yishui River LuG Binwang

春怨 金昌绪

Complaint Against Spring lin Changxu

竹枝词 刘禹锡

The Bamboo Song Liu Yuxi

城东早春 杨巨源

Early Spring in East City Yang Juyuan

晚春 韩愈

Late Spring Han Yu

山亭夏日 高骈

A Summer's Day in a Hill Garden Gao Pian

秋日 耿讳

An Autumn Day Geng Wei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Snow (For Chief of Secretarial Staff Wu,

Who Was B&ng Called Back to the Capital) Cen Shen

过故人庄 孟浩然

Visiting an Old Friend's Country Place Meng Haoran

江村即事 司空曙

Scene from a Riverside Village Sikong Shu

社日 王驾

Community Day Wang Jia

送人游吴 杜荀鹤

Seeing off a Friend, Who Was Going to Tour Suzhou Du Xunhe

枫桥夜泊 张继

Night Boat Call at Maple Bridge, Suzhou Zhang Ji

早发白帝城 李白

Sailing Early from Baidi Town Li Bai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Seeing off Fellow Poet Meng Haoran, Who Was

Leaving the Yellow Crane Tower for Yangzhou Li Bai

黄鹤楼 崔颢

The Yellow Crane Tower Cui Hao

夜雨寄北 李商隐

A Letter Sent North about These Nightly Rains

in Bashan Mountains Li Shangyin

无题 李商隐

Poem Without a Title Li Shangyin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Ascending Youzhou Terrace Chen Zi'ang

与诸子登岘首 孟浩然

Climbing Mount Xianshou with Scholarly Friends Meng Haoran

滕王阁 王勃

Prince of Teng's Pavilion-House Wang Bo

洛阳道 储光羲

The Luoyang Highway Chu Guangxi

遣悲怀 元稹

Venting My Sorrow Yuan Zhen

赠卖松人 于武陵

To a Tree Vendor Yu Wuling

乌衣巷 刘禹锡

Black Robe Lane Liu Yuxi

清明 杜牧

The Day of Clear and Bright Du Mu

江南春 杜牧

Spring Comes to Jiangnan Du Mu

泊秦淮 杜牧

Overnight Stay on Qinhuai River, Nanjing Du Mu

山行 杜牧

Driving by the Mountain Du Mu

金缕衣 杜秋娘

Garment Stitched with Gold Threads Du Qiuniang

自遣 罗隐

Self Consolation Luo Yin

题都城南庄 崔护

South Side of the Capital City Cui Hu

月下独酌 李白

Drinking Alone Underneath a Moon Li Bai

将进酒 李白

Drink Your Fill! Li Bai

春日忆李白 杜甫

Remembering Li Bai on a Spring Day Du Fu

春望 杜甫

Spring Outlook Du Fu

前出塞 杜甫

Song of the Fortified Town (One from a First Group of

"Fortified Town" Poems) Du Fu

石壕吏 杜甫

A Village Official Du Fu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 杜甫

A Cruise on Long-Ditch Creek in the Company of Some Young Gentlemen and Their "Hired" Ladies, and Got Caught in a Shower Along the Twilight Hour Du Fu

与朱山人 杜甫

To Zhu—the Mountain Person Du Fu

赠卫八处士 杜甫

To a Younger Friend, Who Is a Retiring Sort of Person Du Fu

李白篇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Farewell To A Friend

Green mountains bar the northern sky;

White water girds the eastern town.

Here is the place to say good-bye;

You'll drift like lonely thisledown.

With floating cloud you'll float away;

Like parting day I'll part from you.

We wave as you start on your way;

Our steeds still neigh, "Adieu, adieu!"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On Phoenix Terrace At Jinling

On Phoenix Terrace once phoenixes came to sing;

The birds are gone, but still roll on the river's waves. The ruined palace's buried 'neath the weeds in spring; The ancient sages in caps and gowns all lie in graves. The three-peak'd mountain is half lost in azure sky; The two-fork'd stream by Egret Isle is kept apart.

As floating clouds can veil the bright sun from the eye, Imperial Court, now out of sight, saddens my heart.

山行即事翻译篇二
《七年级古诗文(翻译)》

绝句

南宋• 僧志南 宿甘露寺僧舍 赠刘景文 春晚二首 宋 曾公亮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 王令 古木阴中系短篷,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三月残花落更开, 杖藜扶我过桥东。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最是橙黄橘绿时。 小檐日日燕飞来。 赠 沾衣欲湿杏花雨, 子规夜半犹啼血,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信东风唤不回。 至节即事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兰溪棹歌 浪淘沙 马臻 (唐)王建 戴叔伦(唐) 偶 题 朱熹 莫道谗言如浪深,中庭地白树栖鸦, 凉月如眉挂柳湾,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 天街晓色瑞烟浓,莫言迁客似沙沉.只看云断越中山色镜中看。 巾终日面崔嵬。 名纸相传尽贺冬。 冷露无声湿桂花。 千淘万漉虽辛苦, 绣幕家家浑不卷, 今夜月明人尽望, 兰溪三日桃花雨, 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吹尽狂沙始到金. 呼卢笑语自从容。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半夜鲤鱼来上滩。 来。

鲁山山行 望江南 梦江南 咏怀古迹五首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温庭筠 皇甫松 杜甫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梳洗罢,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独倚望江楼。 闲梦江南梅熟日,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过尽千帆皆不是, 夜船吹笛雨潇潇。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人语驿边桥。 斜晖脉脉水悠悠。 题乌江亭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肠断白苹(pín)洲。 题都城南庄 胜败兵家事不期, 唐 崔护 包羞忍耻是男儿。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江东子弟多才俊,

苏轼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卷土重来未可知。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

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 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

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更美,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与徐公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问他:“我与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的美。”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远的不如(徐公美)。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侍从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命令:“全部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不时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1)本文选自西汉《战国策.齐策一》,题目是后加的。《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邹忌:《史记》作邹忌,战国时齐人,善鼓琴,有辩才。齐桓公时就任大臣,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后又事宣王。讽:讽喻,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纳谏,接受规劝改正错误。纳:接受。谏(jiàn):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

(2)修:指身高。八尺:战国时各国尺度不一,从出土文物推算,每尺约相当于今18到23公分左右不一。 这里的“一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

(3)形貌昳(yì)丽:容貌光艳美丽。昳:光艳。

(4)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朝:早晨。服:动词,穿戴。

(5)窥镜:照镜子。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孰:谁,什么】。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 (7)君美甚:你美极了。 (8)及:赶上,比得上。 (9)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宾语前置用法。 (10)复:又。

(11)旦日:第二天。 明日:又一天。

(12)与坐谈:与之坐谈,与客人坐下谈。介词“与”的后面省略宾语“之”。 (13)若:如

(14)孰视之:仔细地察看他。孰,通“熟”(shú),仔细,周详。之,指城北徐公。

(15)弗如远甚:远远的不如(徐公美)。

(16)暮寝而思之:夜晚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情。暮,夜晚。寝,躺,卧。之,代词,指妻、妾、客“美我”一事。 (17)之:助词。美我:认为我美。美,赞美。

(18)私:动词,偏爱。

(19)诚:确实,实在,的确。 知:知道

(20)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动词,以为,认为。 于,比

(21)方千里:方圆千里之内。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

(22)宫妇左右:指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侍从。 莫:没有。

(23)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2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大王受蒙蔽很厉害。蔽,受蒙蔽,这里指受蒙蔽而不能兼听。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甚:厉害。

(25)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26)能谤讥于市朝: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谤讥,公开议论指责,没有贬义。市朝,指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27)闻寡人之耳者:被我亲耳听到,闻,使……听到。

(28)门庭若市:宫门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形容人多的样子)。

(29)时时而间进:时时,有时,不时,有时候。 间(jiàn),间或,偶然,有时候。 进:进谏。

【进谏:进言劝谏。】

(30)期(jī)年:满一年。期,满。 (31)虽欲言无可进者: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

(32)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是表示尊重齐国。

(3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谓的身居在朝廷,不必用兵,就能战胜敌国。意指国内修明政治,不必用军事力量就可以使敌国畏服。 (34)题目:①讽:比喻、暗示等方法,委婉地规劝,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②纳:接受 ③谏:批评意见。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鲁庄公第十年的春天,齐军准备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上朝拜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跟齐国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些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人。”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到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之类,我从来不敢(对神)虚报夸大,一定如实禀告神。”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使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根据实情处理。”曹刿说:“这是尽了职责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与您一同前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三次击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下车去查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手扶横木望了望齐军,然后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已经战胜齐国后,鲁庄公询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进军,士兵们的士气就低落了;等到第三次击鼓进军,士气就完全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衰竭而我们的士气正旺,所以打败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难以预测它的军事行动,怕是有埋伏,我看见他们的车轮印混乱,望见战旗倒下了,所以才追击他们。”

十年春,齐师伐我,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伐:进攻,攻打。 齐师:齐国的军队。

公将战。曹刿请见。

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将:将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他的同乡说:“当权者策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间:参与。 谋:谋划。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说:“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就入朝拜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

肉食者:吃肉的人的人,此指当权者。 鄙 :浅陋无知. 乃:于是,就。 以:用,凭,靠. 远谋:深谋远虑。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大臣。”

专:独自专有。 安:有“养”的意思,此指养生的东西。 衣:衣服。食:食物。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小惠不能普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徧:同“遍”遍及,普遍。惠:恩惠。弗:不。 从:听从,跟从。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鲁庄公说:“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祀用品,我从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对神说实话。”

牺牲,猪、牛、羊等祭品。玉,玉器;帛,丝织品。加:虚报夸大。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回答说:“小小的信用,不能让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孚:受到……信任。 福:赐福,保佑。信:信用。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察明,但一定根据实情判决。” 狱:大大小小案件。 虽:即使。 必:一定。 以:根据。 情:实情。 察:明察。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一点作战。如果作战的话,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忠:本职,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属:类。 请:请允许。 从:跟从。可以:可;可以,以;凭借。

山行即事翻译篇三
《广东省东莞市2013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东莞市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甄选/箴言 脸颊/狡黠 稽首/稽查

B.沉疴/百舸 绮丽/涟漪 模具/模样

C.逡巡/疏浚 屏障/屏除 装载/记载

D.悲怆/创伤 粗犷/旷达 龃龋/咀嚼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莫言不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无人质疑他是优秀的中国作家,他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不是就该将他的位置挪近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换一批评委,结果就很可能大相径庭,所以千万别以成败论英雄。莫言自己在获奖后也表达了“惊喜”和“惶恐”。诺贝尔文学奖曾被人戏称为“死吻”,意思是获奖作家住往会更加慎于出手,放不开手脚去创作,作品质量也会江河日下。但愿莫言是个例外,小说创作一如既往地游刃有余。

A.质疑 B.大相径庭 C.江河日下 D.游刃有余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直-10武装直升机和直-19武装直升机火力支援为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和超低空机动,可配挂多种对空、对地精确制导武器,具有昼夜间作战能力。

B.本次会议的主旨是进一步促进汉藏考古艺术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汉藏佛教美术的学术关注度和影响力,推动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C.中国足协副主席于洪臣日前接受新华社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与卡马乔签订的合同虽然没有规定硬指标,但亚洲杯预选赛出线是应当完成的任务。

D.北京总布胡同3号现在已是一座残缺不全的院落,但这里曾经有过名噪京华的“太太的客厅”,聚集过中国文化界名流,承载着林徽因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项是(3分)

①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不能过,最好是什么都没有。 ②庄子重视平衡、均匀、正常、自然,警惕过分、过度、极端、刻意,达到了绝对化的程度。

③那么从个人来说,无喜无悲最好,无功无过最佳,无得无失正好。

④他认为任何失常、任何过度、任何迁移即变味变质,都是灾难,用到人身上是伤身,用到时序上是伤时伤季伤寒暖。

⑤这个说法有一定效用,又有些空虚,令人赞之叹之。

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出坏人、盗贼固然可悲,出圣人、道德家也绝非吉兆。

A.④②③⑥①⑤ B.②④①③⑥⑤ C.⑤②④⑥③① D.②①④⑥③⑤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有7小题,共35分)

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长七尺,美须髯,少有大志。十六,与薛稷、赵彦昭同为太学生,家尝送资钱四十万,会有缞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愿假以治丧”。元振举与

之,无少吝,一不质名氏。稷等叹骇。十八举进士,为通泉尉。任侠使气,拨去小节,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以饷遗宾客,百姓厌苦。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叹,诏示学士李峤等,即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

会吐蕃乞和,其大将论钦陵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因觇虏情。还,上疏曰:“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不能,斯离间之渐也。”后然其计。后数年,吐蕃君臣相猜携,卒诛钦陵,而其弟赞婆等来降,因诏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往迎。授主客郎中。

神龙中,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西突厥酋乌质勒部落盛强,款塞愿和,元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乌质勒已老,数拜伏,不胜寒,会罢即死。其子娑葛以元振计杀其父,谋勒兵袭击,副使解琬知之,劝元振夜遁,元振不听,坚卧营为不疑者。明日,素服往吊,道逢娑葛兵,虏不意元振来,遂不敢逼,扬言迎卫。进至其帐,修吊赠礼,哭甚哀,为留数十日助丧事,娑葛感义,更遣使献马五千、驼二百、牛羊十余万。

玄宗诛太平公主也,诸宰相走伏外省,独元振总兵扈帝,事定,宿中书者十四昔乃休。进封代国公,俄又兼御史大夫,复为朔方大总管,以备突厥。未行,会玄宗讲武骊山,既三令,帝亲鼓之,元振遽奏礼止,帝怒军容不整,引坐纛下,将斩之。刘幽求、张说扣马谏曰:“元振有大功,虽得罪,当宥。”乃赦死,流新州。开元元年,帝思旧功,起为饶州司马,怏怏不得志,道病卒,年五十八。十年,赠太子少保。

(《新唐书·郭震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

A.一不质名氏 质:问

B.因觇虏情 觇:窥视

C.款塞愿和 款:赔款

D.修吊赠礼 吊:慰问死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钦陵欲裂四镇 以备突厥

B.乃以元振充使 宿中书者十四昔乃休

C.则其下必怨 后然其计

D.因觇虏情 因诏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往迎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郭元振“有勇有谋”的一组是(3分)

①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 ②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

③元振不听,坚卧营为不疑者 ④独元振总兵扈帝

⑤元振遽奏礼止 ⑥十年,赠太子少保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⑥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震仗义疏财,不拘小节,曾以铸私钱、卖人口得来的钱财馈赠宾客,老百姓十分厌恶并深以为苦。

B.在对待吐蕃请和的问题上,郭震献出了离间之计,武后听从此策并因此授其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的官职。

C.乌质勒的儿子娑葛认为是郭震设计害死自己的父亲,打算率兵袭击,部下劝郭震逃跑,郭震没有听从。

D.唐玄宗因他人劝谏而赦免了郭震的死罪,将他流放到新州,后来念其旧功,又起用他为饶州司马。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4分)

(2)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3分)

(3)元振有大功,虽得罪,当宥。(3分)

10.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释】①蘋,大的浮萍。②酲,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1)本诗是围绕首联中哪两个字来写景?请作简要分析。 (3分)

(2)诗歌尾联表达情感的手法新颖别致,请简要赏折。(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6分)

(1)子曰:“夫仁者, ,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

(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 。 (王羲之《兰亭集序号》)

(3)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陆游《书愤》)

三、必考论述文。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①汉字媚俗,由来已久,不仅表现在汉字字形与用法的过度简化,而且表现在汉字数量日益减少,相当尚有生命力的汉字被荒废,以至于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已经与雅文字基本隔绝,不知其为何物。偶有雅文字出现,犹如老鼠过街,难免遭到围剿。在媚俗浪潮冲刷下,许多雅文字被冲刷得无影无踪。俗雅两条路,一条被堵死,人们不得不勉为其难地用有限的汉字表达太多的意思。无形中,文字的两个功用(传达信息功用与艺术审美功用)合而为一了,艺术审美功用几乎斫丧殆尽。

②中国目前有七八千种报刊,每年出版十万种以上书籍,文字文化迅速扩张着,文字的渗透性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文字空前普及,正是我们所希望的,然而另一方面却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汉字数量以惊人的速度递减着,灭绝着,即使尚未被彻底消灭的汉字,有些也已经被打入了冷宫,难以再见天日。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字却越来越少。

③1987年公布的《常用字表》所列常用字仅为2500个,这2500个常用字对现代出版物的覆盖率高达97.97%!次常用字1000个,覆盖率为1.51%。常用字与次常用字两项合计3500个汉字,覆盖率为99.48%。而学过外语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不掌握6000以上的单词,是学不好外语的。当然汉语的“字”与外语的“单词”并不完全是一个概念。但无论

如何,3000多个字实在是太少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如此有限的汉字写作,推敲选择、变化机动的余地大打折扣,要想写出跌宕昭彰、文采飞扬的文章,谈何容易。

④我曾对电脑寄予厚望,以为以电脑之博大容量,一定能把尽量多的汉字收载进去,以供作者选用。我的希望落空了。电脑字库小,小到还不如最小的字典,甚至一些常用字也被排除在外。每当字库中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字,不免捉襟见肘,进退失据,狼狈不堪。余也愚笨,没有掌握造字技法,每每不得不割爱,以同意字代之。然而有时是难以替代的。比如,“醨”,意思是薄酒、味淡的酒。写成“薄薄的、淡淡的酒”,意思无误,却不免累赘,当然用一个“醨”字,概而括之,繁复的内容就表达清楚了。可惜,电脑字库中却没有这个字,找遍了各个字码的字库都没有。“醨”有何罪,判其极刑?我万万没想到,写作这一原本高超清幽的雅举,一下子生出了柴米油盐的俗愁。我不得不缺着不写,空格打印出来,有时忘了填写,等于开了一个小“天窗”。 ⑤文字本是一种相对保守的文化形态,人为画地为牢,以古字、老字、繁字、难字为壑,“文字蛋糕”岂不越做越小?“古”“繁”“僻”“难”也都是相对的,我们可以把我们认为“古繁僻难”的汉字淘汰删除;后人可以以他们的价值取向淘汰删除他们心中的“古繁僻难”汉字。淘汰来淘汰去,汉字也就所剩无几了。汉字表意,或许无须斟酌;汉字言情,非讲究选词不可,暗昧的文字祛除也罢,但瑰丽隐晦的字词还是留用为宜。以近百年论,被消灭或荒芜的有用汉字岂止成千上万。而新造汉字(如她)只有区区数个,不足两位数。破坏与建树根本不成比例。汉字有多少资源可供我们做这种单向游戏?如是的话,汉字也就没有什么保守性与雅趣可言了,因为“雅”与“古繁僻难”有着一种天然联系。而偏偏有人将汉字割裂为两物:一雅一俗,一古一今,一死一活。果如是,今人如何了解“千古湖山人物,百年翰墨文章”?如何推本春秋,考信六艺?如何通过汉字“知先祖,识亲疏,序长幼,辨繁衍”?如何吟李杜诗篇、诵韩柳华章?古人与今人无有共同(或者说有相当一部分相交)的媒介——文字,传统与现代如何接榫?民族精神如何延续?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汉字媚俗,表现在汉字过度简化和汉字数量日益减少。

B.汉字不仅有传达信息的功用,还有艺术审美的功用。

C.必须有六千以上的汉字才能写出跃宕昭彰、文采飞扬的文章。

D.汉语的“字”与英语、法语中的“单词”并不完全是—个概念。

E.只有“古繁僻难”的汉字才能体现汉字的保守性与雅趣。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社会的年轻人与雅文字基本隔绝,是因为汉字艺术审美的功用几乎丧失。

B.只要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和次常用汉字,就能写出跌宕昭彰、文采飞扬的文章。

C.作者认为电脑容量博大,—定能把尽量多的汉字收录,甚至可以使用造字技法。

D.汉字是一种相对保守的文化形态,仍能作为古人与今人相沟通的媒介。

14.作者在第⑤段所说的“文字本是—种相对保守的文化形态”包含哪两层意思?(4分)

15.“汉字媚俗”是指使用汉字的人喜欢用“俗字”。其实在当今社会,有很多类似的“弃雅崇俗”的现象,请举出—个例子,说说你的看法。(4分}

四、本答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15分)

关先生

安石榴

关先生教孩子们“一人两手,两手十指”。等他们会用笔了,又教《节气歌》,一边写一边念。屯子里的人路过私塾,听到一片欢叫:“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气干„„”

关先生则斜着身子靠在太师椅上摇晃着脑袋,目光微醺。

关先生不收学费。他孤身一人,吃菜进园子就摘,不管是谁家园子。没粮就上财主家要,也不多拿,一个没有瓤子的枕头,只装大半下,提溜着就走,不说半个谢字。

关先生教孩子们庄稼事儿、庄稼字儿。孩子们念累了,就跟他打算盘。一年半载的,孩子的家长乐了,嘿!行,小子竟能当半拉家了。关先生有一小块地,挺远的犄角旮旯,种大烟。割大烟的时候,孩子们全是他的伙计。把烟浆子收在木盆里,放在当院的大太阳下晒,一点一点变成大烟膏子,满院子飘起一种奇异的香气。孩子们火爆的童音,在关先生高亢的嗓门儿引领下,跟着香气游走。

躲在树阴下的家长大骂:“造孽啊造孽!”关先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听到。以后,跑肚拉稀的、染风寒的孩子只需在关先生那里喝点大烟。

孩子只要不生病,个个都是虎羔子。两个孩子支起黄瓜架,关先生远远地觑着。长着鞋拔子脸的孩子挨了打,额头上鼓起大包,他流着大鼻涕,一边瞅关先生一边哭。

关先生大声说:“哭啥哭?找他家去。”

鞋拔子一会儿就回来了:“关先生,他爸爸把我赶出来了,不管。”关先生一指:“去,站在他家大门口骂他祖宗!”

半天,鞋拔子乐颠颠地回来了,张开手,擎着几个大钱:“关先生,他爸爸给我的,还说一会儿揍他。”

关先生没吱声,坐在那儿装烟袋。烟荷包里哐啷哐啷有动静。里面不光有烟丝,还有大钱。关先生的大钱是人家赏的。过年的时候,来讨对子的人空手成,扔俩大钱也成。攒了几年,到寒食节那天,关先生掂了掂,又跺跺脚,领孩子们出发了,徒步去八十里外的北陵。

孩子们进了正红门就玩疯了,满眼新鲜物件儿。一个孩子指着琉璃瓦房脊上一顺儿五个蹲兽问关先生是啥?

关先生说:“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孩子没来得及问干啥用的,就被别的东西勾走了。又有孩子问蹲兽,几次三番之后,关先生看着孩子们瞎跑,就是停不下来,终于大发雷霆:“那五个东西是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傍脑、顺风扯旗、坐山观火!”【注】

孩子们吓了一跳,肃静下来,关先生愤愤然:“混账东西,我刚才说的都听清楚了?它们都是败家的玩意儿,我领你们来不是看这些败家玩意儿,是拜谒祖宗的。这里埋着谁?我们满洲人的祖宗皇太极!”

孩子们围上来,安安静静坐在关先生身旁,关先生就在一棵松树下讲起努尔哈赤,讲起皇太极、康熙。初春的太阳爽朗地照在关先生和孩子们的身上,有微风从松林中逶迤而过。

山行即事翻译篇四
《山行即事》

山行即事翻译篇五
《语言课堂练习》

山行即事翻译篇六
《汉诗英译中的移情》

山行即事翻译篇七
《答案》

(5)1.D2.C3.A4.它是胡天雪地里的两行马蹄痕/ 淡淡暮霭中的一行南飞雁 它是月夜里凄然而至的一叶孤舟/ 风雪里巍然而立的一株青松5.语文教给学生“真”“善”“美”。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备:周到 B. 今有难,无他端 端:办法C. 然公子遇臣厚 遇:遇到 D. 侯生乃屏人间语 间:悄悄选C 遇:对待7、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3分) ( ) ①公子患之,数请魏王 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③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④复引车还,问侯生 ⑤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⑥公子从其计,请如姬A.①②④ B. 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选B ④⑥除外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C.信陵君的“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候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而且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D.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选B “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说法错误。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3分)译文:况且公子纵使轻视我,抛弃我,使(我)归附于秦国,难道你就不怜惜你的姐姐吗?(2)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3分)译文:如今有了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想前去与秦军拼命,这好比把肉投给饥恶的老虎,有什么功效呢?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辄有奏陈,不足深罪 罪:责怪,怪罪B.由是章献深衔之 衔:记住C.谓矫书圣语,欲为林特迁官 矫:伪造,假托D.竖子欲杀我公以媚丁谓邪 媚:献媚,讨好选B。(衔:心里怀恨。)11.下列句子中,表现李迪“忠直善谏”的一组是(3分) ( )①若以此加罪,臣为陛下惜之②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③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④迪不胜仇,与谓争辩,引手板欲击谓,谓走

获免⑤迪皇恐以刃自刎,人救得免⑥迪不自量,恃圣主之知,自以为宋璟而以吕为姚崇,而不知其待我乃如是也A.①②③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选A。(④项表现李迪嫉恶如仇;⑤项写李迪临祸惊惶;⑥项是李迪的自我反思。)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秦州知州曹玮上奏说羌人暗中谋划入侵内地,请求朝廷增派军队,预作防备。宋真宗非常生气,李迪当即指出曹玮不会谎报军情,劝皇帝满足曹玮的要求。B.宋真宗想要立章献皇后,担任翰林学士的李迪多次上书劝阻,理由是章献皇后出身于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家,不能够母仪天下。 C.丁谓派侍禁王仲宣押送李迪到衡州去,仲宣想置李迪于死地,李迪的门客邓余非常气愤,一路跟随李迪前往衡州,李迪因此得以保全。D.李迪重新为相后,尽心辅佐皇帝。但是后来又被罢免了相位,贬出了京城。他对别人说起这件事,感叹自己缺少知人之明。选A。(在皇帝召见后,李迪先是肯定了曹玮的才干,然后再指出他不会谎报军情。)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示以玮奏,问其虚实,欲斩玮以戒妄言者。(3分)译文: 把曹玮的奏章拿给李迪看,询问他事情的真实情况,想要杀掉曹玮来警戒那些胡乱说话的人。(“示”“虚实”“戒”每点1分,“示以玮奏”倒装翻译1分。) (2)仲宣凌侮迫胁无不至,人往见迪者,辄籍其名。(3分)译文: 王仲宣对李迪欺凌侮辱逼迫威胁,没有什么手段不用,有人去见李迪,就把他的名字登记下来。(“凌侮迫胁”1分,“无不至”1分,“籍”1分。)三、诗歌鉴赏 (10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山行即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①。注 ①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困惫状态。(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此诗的第三联有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你指出这两个字并简要赏析。(5分)(1)“喧”“狎”鹊声“喧”为“喧哗、喧闹”之意,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日出的喜悦。“狎”是“亲热、游戏”之意,雨霁天晴,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这两个字写出了动物在雨洗日照后的山中自由、欢快的情景。(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2)表达了作者对怡人山色的喜爱之情。首联用拟人化手法写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忙

忙碌碌地“议”天晴天雨。颔联夏日山中雨后凉爽惬意的景象,“荷雨”“蘋风”说明风雨不大,让人觉得舒服。颈联写喜鹊喜晴,鸥鸟嬉戏的情景。尾联写经过雨洗日照后的明净秀丽的山色能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此处运用拟人化手法加强艺术感染力。四、默写 (8分)15、(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tuān)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hè)雷。(李白《蜀道难》)(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黍离》)(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16.文中回忆了作者与父亲的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5分)(1)对我讲论圣贤之道,勉励我立志立功,引领我进入古文的世界;(2)父子各忙各的,交集不多;(3)父亲饱受病痛寂寞之苦,我未能悉心照顾。17.请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1)但帽内的乾坤,只有我自知冷暖。内心中交织着感恩与赎罪的复杂情感 (2)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为父亲晚年饱受病痛、孤寂而痛心伤感,对未尽人事之情的沉痛追悔。 18.“天气越寒,尤其风大,帽内就越加温暖,仿彿父亲的手掌正护在我头上,掌心对着脑门。”请分析这段话的表达特色。(6分)想象(虚写)、细节描写、对比 表现了父亲的温暖呵护,并通过对比强化了温暖的感受。 19.文章用了不多的文字写“失帽”,却以“失帽记”为题,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为题的理由。(6分)(1)文中对父亲的种种回忆都是由“失帽”而引起的;(2)帽子是父亲留给我的主要遗产,这顶帽子让我感受到未尽的父子之情,是寄托耿耿孺慕之情的凭借(灵媒之介)(3)帽子虽小却关系亲情,以小见大,借“失帽”表达对父母的思念。20.下面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清末诗评家陈衍说:“宋诗人工于七言绝句,而能不袭用唐人旧调者,以放翁、诚斋、后村为最。”《石遗室诗话》)陈衍之所以只举出陆游、杨万里、刘克庄三人,是因为他对宋诗有成见,认为宋诗不如唐诗。 B.作者季羡林先生认为宋代的绝句佳品在数量上或者还可以与唐人相匹敌,可见季羡林先生不同意陈衍对宋诗的评价,他认为宋诗的艺术成就整体上可以与唐诗相抗衡。C.宋诗的日常生活化是指诗人们扩大了诗歌

的题材,开拓创新了诗歌的意象,关注平凡的生活与场景,使人产生新的审美感受,感到人世间和自然界本有的诗意和美感。D.作者认为宋诗的哲理化与宋代士人的社会心理和文学观念相联系,也与宋代的历史文化背景紧密相联。选B。(作者只肯定了宋人绝句佳品的数量、宋人绝句的创作特色,“宋诗的艺术成就整体上可以与唐诗相抗衡”这一说法不正确。)21.作者对宋人绝句与唐人绝句的艺术特色作了对比,综观全文,简要概括两者的主要区别。(6分)答:唐绝句阔大宏放、高华典丽,宋绝句则另辟蹊径;唐绝句常常涉及社会重大题材,而宋绝句则偏重于表现出诗的日常生活化;诗的哲理化在宋人绝句中更为普遍,更为明显。(每点2分)22.宋人绝句表现出诗的哲理化的原因有哪些?作者对宋人绝句哲理化的态度是怎样的?(6分)答:①宋代禅学盛行,禅理入诗;②宋代文人文化修养高,探讨世界人生具有哲理的深度;③宦海波澜和人生坎坷引起宋代士人们对命运的思索(每点1分,共3分)。作者对宋人绝句哲理化的态度是一分为二的(1分),一方面哲理化使宋绝句富有新意达到新的境界(1分),另一方面哲理化使宋绝句有粗率平淡缺乏诗味的倾向(1分)。(6)1.B2.B3.A4.答:全球化的时代趋势,政治经济的优势,韩国文化产业的组织和运作及其产品具有的高位优势。 5.选出下列句中“西”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C)A.室西连于中闺 B.东犬西吠C.开我东阁门,坐卧西阁床 D.北救赵而西却秦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A. 余既为此志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B.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县官且顺群臣言C. 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A.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7.翻译以下句子(10分)⑴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3分)才派人又修理了南阁子,那形式和以前稍有不同。⑵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分)怎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象个女孩子呀?⑶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4分)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开,变动过好几次了。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已而谒归,

故失期 失期:过了期限B.今妾自知有身矣 有身:怀孕C.园女弟承间以说春申君曰 承间:趁着机会D.非徒然也,君贵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 徒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D(仅仅这样)9.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非徒然也,君贵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B.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C.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D. 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D(均为承接连词;A介词“对”/介词“比”;B主谓间/代词;C介词“凭”/连词“因为”)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申君本对楚王很忠诚,千方百计想让他有一个继承主位的儿子。但在私欲的驱使下,参与蒙骗了考烈王,最后招致杀身之祸。B.李园的女弟劝说春申君时,先是分析了考烈王无后对春申君的不利因素,后用共同推翻楚考烈王来诱惑他,最后终于打动了春申君。C.楚考烈王世芬信赖春申君,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了李园的女弟,后将她生下的儿子立为太子。D.李园本来就想借春申君来谋取私利,一旦阴谋得逞,就对可能构成自己某种威胁的春申君下了毒手。B(文中“用共同推翻楚考烈王来诱惑他”的说法没有根据)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⑴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3分)译文:寻求能够替楚王生儿子的妇女进献给他,人数很多,最终还是没有儿子。⑵兄弟诚立,祸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3分)译文:他的兄弟真的立为新楚王,灾祸就会降临到您的身上,您凭什么来保住自己的相位和江东的封地呢?⑶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3分)译文:怕春申君透露风声并更加骄傲,于是暗中养了敢死的士人,想杀春申君来灭口。⑴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答: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⑵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5分)答:用“系”字既切合料调藤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