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小学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课文朗读MP3

编辑:chenghuijun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8-31    阅读:

  学生对诗歌很感兴趣,在上课前已有不少同学能熟练朗读这首诗歌。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小学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课文朗读MP3,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课文朗读MP3(一)

  本文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歌。全诗共四个小节,第一

  小节写乡下孩子幼小时生活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生活的情景;第二小节

  写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欢快游戏的情景;第三小节写劳动给乡下孩子带

  来的乐趣。最后一小节是对乡下孩子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幸福成长的赞

  美。第二、三小节是课文的重点,理解上的难点是语意上的省略与跳

  跃。课文配有插图,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丰富想象,帮助他

  们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歌很感兴趣,在上课前已有不少同学能熟练朗读这首诗歌。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展开想象,在朗读、想象中体验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观察、启发他们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学生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3—4)

  1、出示课文录像:

  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看谁看得最仔细,最认真!等会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放录像,学生欣赏)。

  2、交流:(农田、小河、五颜六色的野花、小朋友在采野花、喂猪、挖野菜)

  说得真好,说明小朋友看得很细心,那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感觉怎么样?(景色很美、小朋友很开心)

  3、是呀,我们乡下农村的景色是那么美,小动物是那么可爱,乡下的孩子们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乡下孩子的幸福生活(贴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4)

  1、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边听边展开想象的翅膀,等会把你的感受告诉老师。

  2、播放配乐朗读——生说自己的感受。

  3、打开书自己大声地读读课文,你特别喜欢的那个小节多读几遍。

  指名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生评价。

  三、细读

  1、学习第一节:(10)

  (1)乡下孩子在他们的爸爸妈妈眼里是什么样的呢?

  谁来读第1小节?(出示)

  老师听出来了,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2)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小节,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完成这个填空:

  示:乡下孩子是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

  指名回答——齐说。

  (3)小朋友,闭上眼睛(音乐起)此刻你就躺在妈妈的怀里,尽情享受着妈妈的慈爱,妈妈轻轻拍着你的背,给你讲故事,你悄悄给妈妈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给妈妈唱学过的歌儿……

  (音乐停),小朋友,这时候你感觉怎么样啊?(学生说)

  是呀,在妈妈的怀里,孩子多象一只欢快的小黄鹂呀!

  (4)(音乐起)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趴在爸爸背上,爸爸带你来到田野里逮蚂蚱,捉蝴蝶,来到鱼塘边钓鱼,你感觉怎样?——学生说

  对呀,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快乐呀,刚才老师还看到有的小朋友边想边露出了笑脸,多灿烂呀,真象那盛开的野菊花,美极了!

  (5)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次感受乡下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贴“幸福”)

  ——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2、3节(15)

  (1)乡下孩子的生活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读读2、3小节,看看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

  (2)指名一对小伙伴读(评价)——生回答,师相机画出。

  (3)假如你是乡下孩子,在这些事中你最喜欢做什么?为什么?

  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还有谁也喜欢读的,一起读读。

  (4)小朋友,(师指图)除了课文上的这些事,你还想做些什么呢?

  (采野花、拾稻穗、割青草、逮蚂蚱……)

  (5)采了野花,拾了稻穗、割了青草有什么用呢?你能照着课文里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

  出示:采一束野花,____________________。

  拾一把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

  割一篮青草,____________________。

  捉几只蚂蚱,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看着图自己练练看,指名说。

  (6)刚才我们是一句一句说的,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两三句吗?

  说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会把第2、3小节读得更好,让大家仿佛看到乡下孩子们那有趣(贴)的生活——齐读。

  3、学习第四小节(3)

  (1)听了小朋友刚才的朗读,老师真想马上到田野里听听小鸟的歌唱,闻闻花草的芳香,做一回乡下孩子,快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你想吗?

  请读读最后一小节,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齐声有感情朗读第四小节。

  (2)出示“旷野”词卡,师述:“旷野就是空旷的原野。”指名读好词语。

  (3)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繁华,但是这里有阳光,有旷野,孩子们多快乐呀。

  谁再来读第四小节。——男女生比赛读。

  四、再读,背诵(4)

  1、乡下美,乡下的孩子更可爱,喜欢乡下吗?让我们一齐读儿歌,把你的喜爱读出来,加上动作试试,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我们就是乡下孩子,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读好。

  2、这么美的儿歌能永远记在脑海里该多好啊!

  小朋友自己试着背背——指名背——齐背

  五、小结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乡下去游玩了一番,感受到那里的孩子们生活(贴)是多么幸福、有趣、快乐,真让人羡慕。

  六、作业:

  建议小朋友利用节假日,去周围走一走,看一看,把你看到的有趣的事告诉大家。

  小学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课文朗读MP3(二)

  1.能规范正确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学习有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能主动地进行对话,发展语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学资源

  1.学生有学过古诗的经验,《静夜思》这首古诗对学生来说已较熟悉。

  2.教学挂图、小黑板。

  预习设计

  1.请将课文大声流利地朗读5遍。(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2.请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

  英英 古诗 一首 静夜思 照在 一层 李白

  背 疑 霜 思念 懂 唐代

  3.按笔顺书空本课生字。

  4.你记住了吗?让父母考你一下!

  5.你能给课文后面的生字组词吗?越多越好!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引入课文(5分钟)

  1.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2.听老师解释诗题,学习认读题中的生字,并跟读诗题两遍。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

  ●预习作业2

  1.展示读生字。

  2.点评、指导读法。

  ●预习作业3

  1.交流笔顺,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2.学生各练写2遍。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8分钟)

  1.观察图片,交流图意。

  2.了解对话的书面表达方式。

  3.借助拼音读课文,并把生字读好。

  4.按老师要求,自主读文。

  5.按自然段指名读,齐读课文。

  6.采取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分角色读对话。

  7.探究学习。

  (1)联系课文思考交流,作答。

  (2)结合看图,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板块:精读古诗(7分钟)

  1.按老师要求读诗。

  (1)自由读古诗

  (2)指名读,齐读。

  2.课后在父母的帮助下背古诗。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认真作业

  第一板块: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以前一定积累过许多古诗吗?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吗?

  2.导入新课:大家背得真不错,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英英学古诗》,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学校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他奶奶听。“英英”是一个女小朋友的名字,“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古诗的“诗”也是整体认读音节,是翘舌音。(领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1.选择三名同学展示预习的生字读音。

  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

  2.导学:

  “静”的后鼻音要读准,“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翘舌音。“层”是平舌音同时又是后鼻音。

  ●预习作业3

  (1)出示生字:英、诗、首、教静。

  学习单:说说这五个字的笔顺以及你是如何记住这四个字的?

  (2)学生认读,并记住字形。

  (3)范写。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出示挂图,提问:图上有哪两个人?她们在做什么?

  2.讲述对话的书面表达方式: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应与他说的话区分开,第一行“英英“指的是说话人,紧接着是英英说的话。

  3.请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着重读一读。

  4.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标点符号读正确。

  5.请学生分自然段指名读,齐读课文。

  6.组织多名学生分角色对话,自读,同座二人分角色对读,指名二人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各一次。

  7.组织思考: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说说课文里英英和奶奶的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从谈话的内容看,你知道他们主要交流了什么?

  第四板块:精读古诗

  1.出示古诗内容,指导学生读好古诗。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2)指名读,齐读。

  2.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静夜思》。回家争取先背出。

  小学二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课文朗读MP3(三)

  《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讲的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海洋中的小岛上考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找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并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虽然,文中对达尔文找到的答案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叙述,学生理解起来也不难,但对于达尔文如何进行观察比较研究,文中只是概括性的精简的一句话。为了让学生体会达尔文这一人物形象,学习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我带着孩子们细细品读,抓住关键词语,从中感受到达尔文专注、执着于科学研究的精神品质。

  课堂上,我从问题入手“达尔文找到问题的答案,容易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孩子们马上找到了句子“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

  接着,我们抓住关键词语“许多”、“反复”、“终于”引导学生咀嚼、品读。

  达尔文为什么要抓“许多”昆虫呢?这样是不是有点不爱护小生命呀?孩子们马上表示不是的,达尔文抓许多昆虫是为了观察,他要观察很多次,就需要很多昆虫。是呀,达尔文抓了很多昆虫,而且是很多种类的昆虫,有翅膀特别大的,还有没翅膀的,只有仔细观察,这样他才能作出比较呢。

  “反复”观察比较说明什么呀?孩子们说达尔文观察比较的次数多。你们能猜猜他做了多少次的观察比较呢?孩子们有的说10次,有的说20次,有的说100次,数字是越来越多。我跟孩子们说,反复就是研究的次数多,达尔文一次不成功,再做一次,一次接着一次,不灰心,不放弃,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他这种认真的研究态度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呀!

  “终于”是什么意思呀?“终于”就是花的时间很长,遇到的困难很多。可见,达尔文找到问题的答案是多么的不容易呀!

  最后,我再让孩子们用一句话来夸一夸达尔文,从他们的回答中,我知道孩子们已经认识了一位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达尔文,趁势我鼓励孩子们向达尔文学习,学习他认真钻研的科学精神。

  • ·三年级上数学故事交流(2015-12-18)
  • ·五、六年级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2015-12-19)
  • ·二年级数学该怎样教(2015-12-21)
  • ·九年级语文摘抄(2015-12-26)
  • ·初一一班啥意思(2015-12-30)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