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狄仁杰为儿童时,翻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0-13    阅读:

第一篇:《“狄仁杰为儿童时,”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狄仁杰为儿童时,门人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成移对,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未对接,何暇偶俗人而见耶!以资授汴州判佐,工部尚书阎立本黜陟①河南,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惊谢曰:仲尼云:观过,斯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明珠,东南遗宝。特荐为并州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

《大唐新语》

注:①黜陟使,使职名。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县吏就诘之( ) (2)众咸移对 ( )

(3)立本惊谢曰( ) (4)其亲在河阳别业(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仁杰为吏人诬告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吏责之 悲泣伫立,久之

C.何暇偶俗人而见耶 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以资授汴州判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未对接,何暇偶俗人而见耶!

(2)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

20.下列刻画狄仁杰形象时运用的手法是:

众咸移对,仁杰坚坐读书

立本惊谢曰: (2分)

21.上文反映了狄仁杰 、 和 的品性。(3分)

参考答案:

17.(1)责问 (2)回答 (3)谢罪 (4)父母取亲(4分)

18. A (2分)

19.(1)书卷里面,圣贤都在,我还没有同他们交谈,哪里有时间迎合俗人与之见面呢!(得分点:备、对接、暇、何耶?)(3分)

(2)(他)悲伤地流下了眼泪,站了很长时间,等到白云飘走才离去。(得分点:省略、伫立、久之)(2分)

20.对比 侧面描写(2分)

21.有独立见解(爱读书) 仁 孝(3分)

第二篇:《“狄仁杰为儿童时,门人被害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狄仁杰为儿童时,门人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成移对,

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未对接,何暇偶俗人而见耶!”

以资授汴州判佐,工部尚书阎立本黜陟①河南,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惊谢曰:“仲尼云:‘观

过,斯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明珠,东南遗宝。”特荐为并州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

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

候云移乃行。 《大唐新语》

注:①黜陟使,使职名。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县吏就诘之

( ) (2)众咸移对 ( )(3)立本惊谢曰

( ) (4)其亲在河阳别业( )18.下列各组中加点

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仁杰为吏人诬告 不者,若属皆且

为所虏B.吏责之 悲泣伫立,久之 C.何暇偶俗人而见耶 险以远,

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D.以资授汴州判佐 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未对接,

何暇偶俗人而见耶!

(2)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

20.下列刻画狄仁杰形象时运用的手法是:“众咸移对,仁杰坚坐读书” “立

本惊谢曰:„„” (2分)21.上文反映了狄仁杰 、 和 的品性。(3分)参考答案:17.(1)责问 (2)回答 (3)谢罪 (4)父

母取亲(4分)18. A (2分)19.(1)书卷里面,圣贤都在,我还没有同他们交谈,哪里有时

间迎合俗人与之见面呢!(得分点:“备”、“对接”、“暇”、“何„„耶„„?”)(3分)(2)(他)

悲伤地流下了眼泪,站了很长时间,等到白云飘走才离去。(得分点:省略、“伫立”、“久之”)

(2分)20.对比 侧面描写(2分)21.有独立见解(爱读书) 仁 孝(3分)

第三篇:《新唐书·狄仁杰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狄仁杰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狄仁杰,字怀英,太原并州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与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兰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语曰:吾等可少愧矣!则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仁杰曰: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诤曰:假令取长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帝意解,遂免死。数日,授侍御史。左司郎中王本立怙宠自肆,仁杰劾奏其恶,有诏原之。仁杰曰: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本立抵罪。由是朝廷肃然。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仁杰曰:是其技穷,且为患。乃明开首元格,出系者,禀而纵之,使相晓,皆自缚归。帝叹其达权宜。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仁杰所荐进,若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皆为中兴名臣。始居母丧,有白鹊驯扰之祥。中宗即位,追赠司空。

(节选自《新唐书狄仁杰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明经,调汴州参军 举:提出

B. 仁基咨美其谊 咨:赞叹

C. 左司郎中王本立怙宠自肆 怙:依仗

D. 是其技穷,且为患 穷:穷尽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举,应解释为考取。

【思路点拨】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采用逐词逐句排除的方法答题虽然可行,但费时太多,不可取。在大致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推断其义,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

B.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

C.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

D.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

【知识点】本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根据原文语意、语境需要。

【思路点拨】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②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③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狄仁杰少时耽于读书,还是小孩时,门人有人被害,官吏前来询问情况,狄仁杰不停读书,不予理睬,官吏责怪了他。

B.狄仁杰重视孝道,父母在河阳,他登上太行山,思念父母,感慨不已;同府的参军邓崇质母亲年迈,狄仁杰就请求代替郑崇质出使千里之外。

C.狄仁杰判案公正严谨,权善才、范怀义犯了误伐昭陵柏树的罪过,高宗要杀了他们,狄仁杰上奏说罪不该死,于是皇帝就免除了他们的死罪。

D.狄仁杰为人正直,擅长举荐人才,所荐举提拔的,像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人,都成为中兴时期著名的臣子。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原文第二段说,狄仁杰上奏说罪不应该死之后帝怒,然后狄仁杰又以汉文帝和张释之的典故劝解皇帝,然后帝意解才遂免死,而不是狄仁杰上奏说罪不应该死后皇帝就免除了他们的死罪。

【思路点拨】这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吏诬,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5分)

(2)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译文:(狄仁杰)被衙役诬陷,黜陟使阎立本召他来问询,认为他的才能出众。

(2)译文:后官升大理丞,一年里审判了长期不决的案件一万七千人,当时人称赞审判的公允并宽恕。

解析:(1)为讯异各1分,补充狄仁杰或他1分,大意1分,共5分。

(2)迁狱平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思路点拨】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还是小孩时,门人有人被害,官吏前来询问情况,众人争着争辩对答,狄仁杰不停读书,没有放在心上,官吏责怪他,他回答说:我正在给书中的圣贤对话,哪有时间同你这个俗吏说话呢?考取明经科,任职汴州参军。(狄仁杰)被衙役诬陷,黜陟使阎立本召他来问询,认为他的才能出众,道歉说:孔子称道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你算是被埋没的人才了。举荐狄仁杰,他被授予并州法曹参军。狄仁杰的父母在河阳,狄仁杰登上太行山,回头看故乡,看见白云之上有狐飞过,对身边的人说:我的父母就住在它的下面。一边看,一边长久的感慨,云彩飘走了,他才离开。同府的参军郑崇质母亲年岁大而且有病,按规定他应该出使与外界不通的地方。狄仁杰对他说:您能留下双亲在这里,远去千里之外,能不担忧吗?狄仁杰到了长史兰仁基那里请求代替他前往。仁基赞叹他们的友谊,这时他正和司马李孝廉关系僵化,相互自责说:我们这些人能不稍稍有愧吗!于是两人的关系像当初一样。常常说:狄仁杰的品德,普天之下,一个人罢了。

第四篇:《狄仁杰《大唐新语》阅读答案翻译》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

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与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 狄

仁杰使岐州,遇背军士卒数百人,夜纵剽掠,昼潜山谷,州县擒捕系狱者数十人。仁杰曰:

“此途穷者,不辑之,当为患。”乃明榜要路,许以陈首。高宗喜曰:“仁杰识国家大体。”乃

颁示天下,宥其同类。 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

余人,没官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误①,止司

刑使,停斩决,飞奏表曰:“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奏成

复毁,意不能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表奏,特敕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

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

纪德。初,张光辅以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光辅怒

曰:“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仁杰,汝南叛乱,一越王耶?”仁杰曰:“今一越王已死,

而万越王生。”光辅质之,仁杰曰:“明公亲董戎旃②二十余万,所在劫夺,远迩流离。创巨

之余,肝脑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③理之也。

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人但恐冤声腾沸上

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

狄仁杰为儿童时,翻译

百姓为立生祠。迁内史,及薨,朝野凄恸。则天赠文昌左相。中宗朝,赠司空。睿宗朝,追

封粱国公,哀荣备于三朝,代莫与之比。 (节选自《大

唐新语》)【注】①诖(guà)误:贻误,连累,牵累。②戎旃(zhān):军旗,这里指军队。

③著纲:颁布法令。 狄仁杰字怀英,是并州太原人,当他还是儿童时,家里有位门人被

杀害了,当官府来查问时,众人争相申辩回答,唯独狄仁杰自顾看书不理睬公人,官人责问

他,他说:“在书中正与圣贤对答,哪有时间和世俗的官吏说话呢?”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

及第,调任汴州做参军。狄仁杰出使到岐州,遇到几百个逃兵,他们夜间四处抢掠,白天藏

在山谷里,州县擒拿拘捕在监狱里的有几十人。狄仁杰说:“这些都是走投无路的人,不缉拿

他们,会成为祸患。”于是在大路上张贴榜文,答应他们自首。高宗高兴地说:“任杰识得国

家大体。”于是颁布诏令,告知天下,饶恕他们的同类。 武则天准备自立为帝,对王室不

利,越王李贞在汝南起兵,没有成功。当地士人和百姓因此受到牵连而获死罪的有六百多人,

被抄没家产的有五千多人。监督行刑的官吏相继来到,催促执行死刑。当时狄仁杰代理刺史,

同情那些受连累的人,制止了监督行刑的官吏,停止执行死刑的决定,派人飞骑送奏表(给

朝廷)说:“我想(把这件事)奏禀皇上,似乎是在替谋反的人说情;知道了(这件事)又不

说,恐怕违背了皇上您怜悯(天下百姓)的本意。奏表写成了又毁掉,主意总是拿不定。这

些受连累的人(的行为)并非出自本意,希望皇上哀怜他们是(因为不得已而)受牵连的。”

奏表上奏以后,(朝廷派人)拿着诏书(来到汝南把那些人)发配到丰州。这些囚犯在宁州暂

时停留时,宁州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到郊外迎接他们,(对他们)说:“是我们狄使君救活

了你们啊!”(囚犯们)互相搀扶着在(狄人杰任宁州刺史时当地百姓为颂其功德而立的)石

碑旁痛哭,斋戒了三天然后才上路。囚犯们到了丰州以后,又立石碑来纪念(狄仁杰的)恩狄仁杰为儿童时,翻译

德。 当初,张光辅凭宰相身份讨伐越王,平定(越王叛乱)后,将士依仗威势,对当地

横征暴敛,毫无节制。狄仁杰一概不听。张光辅很生气说:“你们州官轻视元帅吗?为什么不

上交征发的物资呢?狄仁杰,你们汝南发生叛乱,难道仅仅是一个越王吗?”狄仁杰说:“现

在一个越王已经死了,可是千万个越王又生了。”张光辅质问这句话的含义。狄仁杰说:“您

亲自率领二十多万军队,所到之处,抢劫掠夺,远近居民流离失所,他们身受如此深重的创

伤,势必不惜生命(造反),这不是一个越王死了而千万个越王又生了吗?那些跟随越王(造

反)的人,势必不愿坚守,所以(朝廷)先宣布了(赦免这些人的)法令。自从朝廷军队突

然来到,那些放弃城池归顺朝廷的人多不胜数,那些投降的人用绳子从城上滑下来,在城池

的四周踏出一条条的小路。(您)为什么纵容那些贪求战功的人,去杀戮那些投降朝廷的人呢?

(这样做)只怕会使得民间的冤声沸腾,一直达到九天之上!(我如果能)请来尚方断马剑,

将杀了你。”(因此)他被张光辅所诬陷,被贬为复州刺史,不久被召回任命为魏州刺史。(他

在任时)声威恩泽广为流传,百姓为他立了生祠。(后来他又)担任内史,到(他)去世的时

候,朝野都极为悲痛。武则天赠封(他)为文昌左相,唐中宗时赠封(他)为司空,唐睿宗

又追封(他)为梁国公,(他)身后所获得的荣耀一直持续了三代皇帝,当代的人中没有一个

能跟他相比。文言文阅读答案及试题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 让:谦让 B.宥其同类 宥:饶恕 C.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乖:违背 D.愿矜其诖误 矜:怜悯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反映狄仁杰果敢有为的吏治作风的一组是(2分)( )

①颁示天下,宥其同类 ②时狄仁杰哀其诖误 ③止司刑使,停斩决 ④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 ⑤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⑥威惠大

行,百姓为立生祠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④⑤⑥10.下列对

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狄仁杰小时候就

表现不凡,出言不俗;在歧州时做事,被高宗称赞“识国家大体”。 B.狄仁杰上表为越

王事件中受连累的人求情时,深知风险极大,故言辞委婉。 C.狄仁杰飞送奏章后,被武

则天刺配流放到丰州,百姓闻讯,都抱头痛哭,伤心至极。 D.张光辅对狄仁杰抗命极

为愤怒;狄仁杰毫不畏惧,据理抗争,斥责其纵容手下贪功滥杀。11.下面选项中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

投降之人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B.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

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人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

下。 C.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人但恐

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D.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

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人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12.把文

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1)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

使君活汝耶?”(4分)(2)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4

分) (3)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分)(4)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

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4分)8.A (让:责怪) 9.B 10.C (“被武则天刺

配流放到丰州”非狄仁杰) 11、D12.(1)囚犯们在宁州暂时停留时,宁州德高望重的老人

到郊外迎接他们,说:“是我们的狄使君救活了你们吧?”(“次”“耆老”“郊迎”“活”) (2)

于是狄仁杰被张光辅诬陷,被贬为复州刺史。不久又被召回担任魏州刺史,声威恩泽广为流

传。(“谮”“左授”“寻”“大行”) (3)以天下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百姓的愁苦为

担忧,这样做的人还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过! (“乐”“忧”“然而”“未之有也”)(4)既然

这样,那么如果有人在今天还赞美尧、舜、汤、武、禹的政治措施,一定会被新的圣人耻笑

了。(“然则”“美”“为„„笑”)

第五篇:《《狄仁杰 字怀英》翻译注释》

《狄仁杰,字怀英》翻译注释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bīng zhōu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

分域内为九州,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

大同一带地区。)太原人。为(wéi 做)儿(儿童)时,门人有被害.

者(定语后置句。中心语:门人;定语:被害。 正确语序:有被害

门人者。),吏就(靠近,走近,趋向。这里译为:前往)诘(责备,..

质问),众争辨对(辨论,答对),仁杰\诵书不置(舍弃),吏让(责..

怪)之,答曰:“黄卷(古人写书用纸,以黄蘗(bò)汁染之防蠹,

故称书为黄卷)中方(正)与圣贤对(对答),何暇(哪里有闲暇)..

与吏语耶?

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句意: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

调(调任)\汴州参军。

狄仁杰使(出使)岐州,遇\背(背弃)军(军队)(的)士卒(士.

兵和步卒)数(shù 几)百人,夜\纵(放纵,随心所欲)剽掠(剽=.

掠:抢劫,掠夺),昼\潜山谷,州县擒(拿)捕(拘)系狱(囚禁于

牢狱。系:拘囚)者数十人。仁杰曰:“此途穷(走投无路或处境困

窘)者,不辑(使„„安定)之,当(应当)为(成为)患。”乃(于....

是,就)明(使明白,清楚。这里译为:张贴)榜(于)要路(重要.

的道路),许(答应)以陈首(自己供认所犯的罪行。也可译为“自.

首”)。高宗喜曰:“仁杰识国家大体。”乃(于是)颁(颁布法令)示..

(告示)天下,宥(宽恕,饶恕)其同类。 .

武则天将不利(于)王室(武则天准备自立为帝),越王贞(李

贞)\于(在)汝南举兵(起兵),不克(战胜,成功),士庶坐死者..

(士:士人。 庶:百姓。 坐死:因连坐而获死罪。 定语后置句。 中

心语:士庶; 定语:坐死。 正确语序:坐死士庶。)六百余人,(财

产)没官(mò 没收入官)五千余口。司刑使(掌管行刑的官使)\相次(相继)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唐中前期,加

“检校”官职虽非正式拜授,但有权行使事职,相当于“代理”官职。

),哀其诖误①,止\司刑使,停\斩决,飞(飞骑)

奏表(上奏表文)曰:“臣欲闻奏(奏闻:上奏使帝王听到),似为(替).

逆人(叛逆之人)论理(说理);(但是)知而(表转折)不言,恐乖..

(违背)陛下存恤(慰问,怜悯)之意。奏(奏表)成(写成)复(又)毁(毁掉),意不能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怜悯)其诖误。”表(奏.表)奏(上奏),(帝)特敕(特别下令)配流(发配流放)丰州。诸(这些)囚(囚犯)\次(临时驻扎和住宿)于(在)宁州,宁州耆老(德高望重的老人)郊(在郊外)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救活)汝耶?”(评分细则: “次”1分;“耆老”1分;“郊”1分;“活”1

分;句意1分)。(诸囚)相携(相互搀扶着)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

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纪念狄仁杰恩德)。

初,张光辅\(凭借宰相的身份)讨\越王,(越王叛乱)

既(已经)平(平定)之后,将士恃(依靠,倚仗)威,征敛(征=..

狄仁杰为儿童时,翻译

敛:征收)无度(没有节制,没有限度),仁杰率皆(率=皆:都)不

应(回应,响应)。光辅怒曰:“州将(jiāng岂,难道)轻(轻视)...

元帅耶?何(为何)征发(征集调遣人力或物资)之不赴(前往,去)?..

仁杰,汝南叛乱,一越王耶(难道仅仅是一个越王吗?)?”仁杰曰:

“今一越王已死,而万越王生。”光辅质(质问)之,仁杰曰:“明公.

(指张光辅)亲董(统帅)戎旃②二十余万,所在(所处或所到之处).

劫夺(抢劫掠夺),远迩(远近。形容词用作名词:远近的百姓)流离(流转离散)狄仁杰为儿童时,翻译

,肝脑

涂地(势必不惜生命造反),此非(不是)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

且(况且)胁从(被迫想从)之徒,势不自固(坚守),所以(朝廷)..

\先\著纲③(颁布赦免的法令)\理(处理,办理)之也。自天兵暂.临(到,至),其(那些)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不可胜数),绳坠四..

面成蹊(那些投降的人用绳子从城上滑下来,在城池的四周踏出一条狄仁杰为儿童时,翻译

条的小路。蹊:小路),奈何(为何)纵(放纵)求功(贪求功名)

之人,杀投降之人?但(只)恐(怕)冤声腾沸,上(向上)彻(通)...于天,将(jiāng必,必定)请\尚方断马剑(尚方:古代制造帝王所.

用器物的官署。尚方制作的御用剑﹐因极锋利﹐言可斩马﹐故名。)\

斩足下(您)。”遂(于是,就)为光辅所(为„„所:被动1分)谮(zèn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可译为:诬陷,中伤。1分),左授(降

官,贬职1分)复州刺史。寻(不久1分)征(征召)还(恢复)魏州刺史,威惠(声威恩泽)大行(广为流传),百姓为(替)(他)立

迁(调任)内史,及薨(去世),朝野凄恸(凄惨悲痛)。则天\.

赠(赠封)\文昌左相。中宗朝,赠\司空。睿宗朝,追封\粱国公,.

哀荣(死后的荣誉)备于三朝,代(当代)莫(没有人)与之比。 ..

(节选自《大唐新语》)

【注】①诖(guà)误:贻误,连累,牵累。②戎旃(zhān):军旗,这里指军队。③著纲:颁布法令。

第六篇:《2015-2016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海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海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27分,每小题3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其质地坚硬,基调沉稳、凝重、浑厚,多以渗透、半渗透的纹理画面而出现,以其美丽多变的纹理又以年代久远的风化外形而著名。泰山石敢当是古代人们对泰山灵石崇拜的遗俗,山石被神话为人格,是我国流传较久远、影响地域广大的典型民俗现象,属于中国的镇物(避邪物)文化。

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或书)“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字样,以禁压不祥。此俗在民间甚为流行,其象征意义是:以有形的器物表达无形的观念,帮助人们承受各种实际的灾祸危险以及虚妄的神怪鬼祟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各种莫名的困惑与恐惧。镇物民俗文化具有神秘的俗信气息。

“石敢当”的历史相当久远,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史书中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当时的儿童启蒙识字书《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宋代仁宗庆历年间,在福建莆田曾发掘出一块唐代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的石刻,上有石铭云:“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同教盛,礼乐张。”宋人施清臣《续古丛编》记载,当时南方街镇丁字路口上都安置“石敢当”,以压制“邪气”和化解“冲煞”。至南宋末年“石敢当”已完全转变为“辟邪物”,使用地点也扩大至河岸、桥头、村落入口等,功能也涵括至“镇百鬼、压灾殃、止风邪”等。明代以后,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山崇拜紧密结合,由“石敢当”发展到“泰山石敢当”,其功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的转变。石敢当前加泰山,其用意是借泰山之力以增威。清代学者王渔洋在《茶香室从钞》中记载:“齐鲁之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当’五字。”近代以降,“石敢当”习俗以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和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亚的日本(日本京都民族博物馆就收藏有冲绳出土的泰山石敢当制石)、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区。“泰山石敢当”习俗相传至今,已逐渐革除过去的迷信色彩,表达着人们向往和追求平安吉祥的意愿。

泰山石敢当习俗历经千年而不绝,主要是因为它与“中国人魂归泰山”的信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与各地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相结合。

“泰山之高,非一石之积”,春秋时代齐国名相晏婴第一个赋予泰山石以文化内涵。他说,要办好国家的事情,需要许多像泰山石一样高尚坚韧的人辅佐。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歌颂视死如归的精神。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则用“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表达对伟大人格的崇敬。孔子登临泰山以后,

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苏东坡等都曾登临泰山,颂山石,抒壮志,赋予泰山石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几乎所有的古典文学名著,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老残游记》《金瓶梅》等,都对泰山石有过精彩的描述,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名山大川中是绝无仅有的。

泰山石是国泰民安的象征、安邦定国的基础,“一石安则全家安”的信崇意识深入人心,现国内诸多大型建筑物取泰山石为基座台,就是取“稳如泰山,安如泰山”之寓意吧。

1.下面有关“泰山石敢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古代的人们对灵石的一种崇拜、一种民俗,属于镇物文化。

B.人们在桥道要冲或者墙壁安置石碑或者灵石,目的是禁压不祥。

C.以泰山地区为中心,已扩散到全国,乃至东亚、南亚和世界各地。

D.这种习俗逐渐由过去的迷信色彩转而成为现在人们对平安吉祥的向往。

2.下面对石敢当历史与习俗演变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石敢当习俗起源并记载于西汉时期的儿童启蒙识字书《急就章》。狄仁杰为儿童时,翻译

B.石敢当习俗发展到了南宋末年其功能已完全转变为“辟邪物”。

C.《茶香室从钞》韵记载说明,泰山石敢当的习俗已遍布家家户户。

D.泰山石敢当的提法始于明代,流行于清代,其功能也随之扩大。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石敢当的信仰与后来的人们对泰山的崇拜,使泰山石成为泰山石敢当习

的首选。

B.石敢当的习俗几千年来能够流传至今,除了与我国民间文化有关,更与中国人的

信仰有关。

C.孔子、晏婴、曹植、苏轼等政治家和文学家都借登临泰山一事来颂山石,赋予泰

山石以文化内涵。

D.因为泰山石是文化石,所以“一石安则全家安”的信崇意识自古至今广泛地深入

人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狄仁杰二三事

狄仁杰为儿童时,门人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成移对,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未对接,何暇偶俗人而见耶!”以资授汴州判佐,工部尚书阎立本黜陟河南,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惊谢日:“仲尼云:‘观过,斯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明珠,东南遗宝。”特荐为并州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

至是。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罐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日:“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①,徒、流及死,俱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又日:“仁杰为善才正朕,岂不能为朕正天下耶?”授侍御史。

后因谏事,高宗笑曰:“卿得权善才便也。”时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用事,朝廷惧之,仁杰按之,请付法。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日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 (选白《大唐新语》)

【注释】①象魏:宫廷外的阙门,古代张榜公布法令的地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立本惊谢曰 谢:道歉,致歉

B.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 绳:捆绑,制裁

C.仁杰按之,请付法 按:按下,镇压

D.由是朝廷肃然 肃:庄严,有序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日/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

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B.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日/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

/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C.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日/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

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D.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日/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

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狄r杰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官府来查案时,众人争相回答申辩,

唯独狄,杰白顾看书,不理睬公人,被责问时巧妙应对,因此脱颖而出,被授予官

职。

B.将军权善才将犯法的飞骑兵捉拿起来,得罪了飞骑兵,飞骑兵为了报复,到唐高

宗面前捏造权善才的罪行,诬陷其砍伐昭陵的柏树。唐高宗听了悲伤得痛哭流涕。

C.狄仁杰坚持为权善才进谏,就在侍中张文璀挥动笏板执行行刑命令的紧急时刻,狄仁杰援引古例强行谏劝,称赞高宗有如尧舜,最终说服了高宗,挽救了权善才的生命。

D.第二、三两段关于狄仁杰执法的故事,刻画人物以语言描写为主要方式,通过

型事件和生动的人物对话,充分表现了狄仁杰高超的辩才和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县吏就诘之。众咸移对,仁杰坚坐读书。(5分)

(2)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登快阁⑴

黄庭坚

痴儿⑵了却公家,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⑶已为佳人⑷绝⑹,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1)快阁: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作者写此诗时做泰和县知县。(2)痴儿:指作者自己。(3)朱弦:琴的代称。(4)佳人:知心朋友。

8.黄庭坚为宋代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江西诗派以杜诗为宗,处处追摹。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点。(5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

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流水写意

彭学明

①流水总是这样的,从一个山谷整装出发,满山奔走。流水的步态闪闪妩媚。流水的表情清亮秀美。流水的腰肢柔弱坚韧。流水像一个亦歌亦舞的诗人,以青山为题,以音乐为伴,写一首一泻千里的长诗。

②两岸的山谷危崖峭壁,崖壁的树木郁郁葱葱,清新的绿色云诡雾谲,灿烂的花朵儿孙满堂。披红戴绿的流水,犹如一支出嫁的唢呐,踩着宫商角徵羽,一段一段地道白,

一程一程地数板,把两岸景物唱得斑斓绚丽,一派温情。花鼓戏的韵律、黄梅戏的节奏、河南梆子的念词,都如飞流直泻的秦腔秦调,在黄土地上高高低低,深深浅浅,信天漫游,这些水底跑动的音乐,常在寂静的山谷哗哗呼啸,清澈的嗓子和音符,成群结队地爬上石壁、挂在树梢。叮叮咚咚的流泉,则让我们想起琵琶、吉他、古筝、古笙,想起这些宫弦里楚楚动人的女人。一曲流水,就是一只长袖,飞动深宫欲海,民间衷情。古典的浪花,新鲜的笑脸,千回百转,常转常新。其实,流水本身就是女人柔弱无骨的精灵,摇摆的风姿,绰约秀丽,牵动两岸民俗、两岸风情。

③莺飞草长的时候,流水丰腴得又嫩又胖。一河一河的新绿,既似一锅划不开的米粥,又似一匹扯不断的丝绸,典雅素丽,流淌着胭脂的芬芳。看山山是绿的,看树树是绿的,看天天是绿的,看云云是绿的,整个世界都在绿水里掠过似的,绿淋淋的,滴!顺着流水的源头,我们看到流水插满了桃花和柳条的,打马过庄。碰到有炊烟的地方,流水打一个结才走。碰到有果实的地方,流水打一个结才走。流水,总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旅人,有打不完的胭脂扣,拧不完的感情结。它恋山,山是它坚强厚实的胸膛。它恋树,树是它灵巧修长的手指。它恋草,草是它飘逸秀美的长发。当然,它也恋村,村是它安居乐业的家园。那些村子与花朵往往就在流水最美的地方绽放着,饭香与落花,飘泊在河床。

④剥开一座又一座青山,流水的肩头不仅落满了四季景色,也落满了风雨雪霜。鱼是流水最负盛名的舞蹈演员,飞翔的舞蹈,带动水乡民情。成群结队的鱼群,自由多变的舞型,像一梭子扫来扫去的子弹,击倒我们。蓄谋已久的鱼杆,就在这里纷纷下饵,长一根短一根,诱惑单纯的演员们。跳舞的鱼们被勾引上钩,满街的鱼香,在空中独行。那些船,是一只只远行的鞋子,在流水上面来来回回地跑了多年龙套,此刻歇息了,伴随鱼鹰休生养性;而桨,依然是一支推窗作画的笔,在水中入墨,水中切题,把一河水乡描得温情丛生。

⑤顺着流水,一个楚国的三闾大夫涉水而来,高高的个,飘飞的须,一袭长衫,满目苦泪。求索,碰壁,再求索,再碰壁,金质的思想与水质的灵魂,使得他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世俗只需要愚昧,皇帝只需要昏庸,一切权贵都只需要谗言、媚笑、马屁,他只能选择雷电风雨的时候,把清白的良心投入清白的流水,只能以死作一次不朽的抗争。从此,一尾伤痕累累的鱼,总会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游过来,让我们想起楚辞,想起离骚,想起端午龙船和那颗倔强沉浮、永不屈服的心。所有酷似汨罗的流水,就从离骚楚辞里流来,千年万年的端午龙舟,在离骚楚辞里竞渡。方块的汉字,竹制的书简,都密密麻麻地坐在船上,划着桨,擂着鼓,把一页页历史搅得天翻地覆、欢声雷动。屈原的诗与辞,繁茂地包围着我们,珮环叮当,衣裙窸窣,洗涤我们的肮脏与黑暗。

⑥无论涉水而过,还是隔水而居,我们都割不开流水的莫逆亲情。我们可以没衣穿没饭吃,但不能没水喝,没有水,我们就不能活。因此,让我们热爱流水,珍惜流水,让流水的光华,世世代代,与人相伴。听!流水的歌声,正从我们面前奔跑而过。

(节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开头部分写流水从“一个山谷整装出发”,用抒情的笔调写出了流水的源头。作者从“步态”“表情”“腰肢”三个方面为我们刻画了流水“妩媚”“清亮秀美”“柔弱坚韧”的特点。

B.“古典的浪花,新鲜的笑脸,千回百转,常转常新”,作者善于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描写灵动的流水,将流水欢快、活泼的形象印在读者的脑海深处。

C.第③段中作者写流水“恋山”“恋树”“恋草”“恋村”,将流水拟人化,表达出对流水的喜爱之情,极富诗意,让我们读来大气磅礴,亲切自然。

第七篇:《“狄仁杰为儿童时,”阅读答案》

“狄仁杰为儿童时,”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狄仁杰为儿童时,门人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成移对,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未对接,何暇偶俗人而见耶!”以资授汴州判佐,工部尚书阎立本黜陟①河南,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惊谢曰:“仲尼云:‘观过,斯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明珠,东南遗宝。”特荐为并州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

《大唐新语》

注:①黜陟使,使职名。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县吏就诘之( ) (2)众咸移对 ( )

(3)立本惊谢曰( ) (4)其亲在河阳别业(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仁杰为吏人诬告 不者,若属皆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且为所虏

“狄仁杰为儿童时,”阅读答案“狄仁杰为儿童时,”阅读答案

B.吏责之 悲泣伫立,久之

C.何暇偶俗人而见耶 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以资授汴州判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未对接,何暇偶俗人而见耶!

“狄仁杰为儿童时,”阅读答案文章“狄仁杰为儿童时,”阅读答案出自

20.下列刻画狄仁杰形象时运用的手法是:

“众咸移对,仁杰坚坐读书”

“立本惊谢曰:……” (2分)

21.上文反映了狄仁杰 、 和 的品性。(3分)

参考答案:

17.(1)责问 (2)回答 (3)谢罪 (4)父母取亲(4分)

“狄仁杰为儿童时,”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18. A (2分)

19.(1)书卷里面,圣贤都在,我还没有同他们交谈,哪里有时间迎合俗人与之见面呢!(得分点:“备”、“对接”、“暇”、“何……耶……?”)(3分)

(2)(他)悲伤地流下了眼泪,站了很长时间,等到白云飘走才离去。(得分点:省略、“伫立”、“久之”)(2分)

20.对比 侧面描写(2分)

21.有独立见解(爱读书) 仁 孝(3分)

第八篇:《狄仁杰传大唐新语阅读答案翻译》

狄仁杰传大唐新语阅读答案翻译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与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

狄仁杰使岐州,遇背军士卒数百人,夜纵剽掠,昼潜山谷,州县擒捕系狱者数十人。仁杰曰:“此途穷者,不辑之,当为患。”乃明榜要路,许以陈首。高宗喜曰:“仁杰识国家大体。”乃颁示天下,宥其同类。

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误①,止司刑使,停斩决,飞奏表曰:“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奏成复毁,意不能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表奏,特敕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

初,张光辅以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仁杰,汝南叛乱,一越王耶?”仁杰曰:“今一越王已死,而万越王生。”光辅质之,仁杰曰:“明公亲董戎旃②二十余万,所在劫夺,远迩流离。创巨之余,肝脑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③理之也。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人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迁内史,及薨,朝野凄恸。则天赠文昌左相。中宗朝,赠司空。睿宗朝,追封粱国公,哀荣备于三朝,代莫与之比。 (节选自《大唐新语》)

【注】①诖(guà)误:贻误,连累,牵累。②戎旃(zhān):军旗,这里指军队。③著纲:颁布法令。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 让:谦让

B.宥其同类 宥:饶恕

C.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乖:违背

D.愿矜其诖误 矜:怜悯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反映狄仁杰果敢有为的吏治作风的一组是(2分)( )

①颁示天下,宥其同类 ②时狄仁杰哀其诖误

③止司刑使,停斩决 ④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

⑤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⑥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狄仁杰小时候就表现不凡,出言不俗;在歧州时做事,被高宗称赞“识国家大体”。

B.狄仁杰上表为越王事件中受连累的人求情时,深知风险极大,故言辞委婉。

C.狄仁杰飞送奏章后,被武则天刺配流放到丰州,百姓闻讯,都抱头痛哭,伤心至极。

D.张光辅对狄仁杰抗命极为愤怒;狄仁杰毫不畏惧,据理抗争,斥责其纵容手下贪功滥杀。

B.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人\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C.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人\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D.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人\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1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

(1)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4分)

(2)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4分)

(3)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分)

(4)然则今有美尧、 本文来自

狄仁杰传大唐新语阅读答案翻译

8.A (让:责怪)

9.B

10.C (“被武则天刺配流放到丰州”非狄仁杰)

11、D

12.(1)囚犯们在宁州暂时停留时,宁州德高望重的老人到郊外迎接他们,说:“是我们的狄使君救活了你们吧?”(“次”“耆老”“郊迎”“活”)

(2)于是狄仁杰被张光辅诬陷,被贬为复州刺史。不久又被召回担任魏州刺史,声威恩泽广为流传。(“谮”“左授”“寻”“大行”)

(3)以天下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百姓的愁苦为担忧,这样做的人还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过! (“乐”“忧”“然而”“未之有也”)

(4)既然这样,那么如果有人在今天还赞美尧、舜、汤、武、禹的政治措施,一定会被新的圣人耻笑了。(“然则”“美”“为……笑”)

狄仁杰传大唐新语阅读答案翻译

狄仁杰字怀英,是并州太原人,当他还是儿童时,家里有位门人被杀害了,当官府来查问时,众人争相申辩回答,唯独狄仁杰自顾看书不理睬公人,官人责问他,他说:“在书中正与圣贤对答,哪有时间和世俗的官吏说话呢?”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调任汴州做参军。狄仁杰出使到岐州,遇到几百个逃兵,他们夜间四处抢掠,白天藏在山谷里,州县擒拿拘捕在监狱里的有几十人。狄仁杰说:“这些都是走投无路的人,不缉拿他们,会成为祸患。”于是在大路上张贴榜文,答应他们自首。高宗高兴地说:“任杰识得国家大体。”于是颁布诏令,告知天下,饶恕他们的同类。

武则天准备自立为帝,对王室不利,越王李贞在汝南起兵,没有成功。当地士人和百姓因此受到牵连而获死罪的有六百多人,被抄没家产的有五千多人。监督行刑的官吏相继来到,催促执行死刑。当时狄仁杰代理刺史,同情那些受连累的人,制止了监督行刑的官吏,停止执行死刑的决定,派人飞骑送奏表(给朝廷)说:“我想(把这件事)奏禀皇上,似乎是在替谋反的人说情;知道了(这件事)又不说,恐怕违背了皇上您怜悯(天下百姓)的本意。奏表写成了又毁掉,主意总是拿不定。这些受连累的人(的行为)并非出自本意,希望皇上哀怜他们是(因为不得已而)受牵连的。”奏表上奏以后,(朝廷派人)拿着诏书(来到汝南把那些人)发配到丰州。这些囚犯在宁州暂时停留时,宁州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到郊外迎接他们,(对他们)说:“是我们狄使君救活了你们啊!”(囚犯们)互相搀扶着在(狄人杰任宁州刺史时当地百姓为颂其功德而立的)石碑旁痛哭,斋戒了三天然后才上路。囚犯们到了丰州以后,又立石碑来纪念(狄仁杰的)恩德。

当初,张光辅凭宰相身份讨伐越王,平定(越王叛乱)后,将士依仗威势,对当地横征暴敛,毫无节制。狄仁杰一概不听。张光辅很生气说:“你们州官轻视元帅吗?为什么不上交征发的物资呢?狄仁杰,你们汝南发生叛乱,难道仅仅是一个越王吗?”狄仁杰说:“现在一个越王已经死了,可是千万个越王又生了。”张光辅质问这句话的含义。狄仁杰说:“您亲自率领二十多万军队,所到之处,抢劫掠夺,远近居民流离失所,他们身受如此深重的创伤,势必不惜生命(造反),这不是一个越王死了而千万个越王又生了吗?那些跟随越王(造反)的人,势必不愿坚守,所以(朝廷)先宣布了(赦免这些人的)法令。自从朝廷军队突然来到,那些放弃城池归顺朝廷的人多不胜数,那些投降的人用绳子从城上滑下来,在城池的四周踏出一条条的小路。(您)为什么纵容那些贪求战功的人,去杀戮那些投降朝廷的人呢?(这样做)只怕会使得民间的冤声沸腾,一直达到九天之上!(我如果能)请来尚方断马剑,将杀了你。”(因此)他被张光辅所诬陷,被贬为复州刺史,不久被召回任命为魏州刺史。(他在任时)声威恩泽广为流传,百姓为他立了生祠。(后来他又)担任内史,到(他)去世的时候,朝野都极为悲痛。武则天赠封(他)为文昌左相,唐中宗时赠封(他)为司空,唐睿宗又追封(他)为梁国公,(他)身后所获得的荣耀一直持续了三代皇帝,当代的人中没有一个能跟他相比。

第九篇:《“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与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

狄仁杰使岐州,遇背军士卒数百人,夜纵剽掠,昼潜山谷,州县擒捕系狱者数十人。仁杰曰:“此途穷者,不辑之,当为患。”乃明榜要路,许以陈首。高宗喜曰:“仁杰识国家大体。”乃颁示天下,宥其同类。

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误①,止司刑使,停斩决,飞奏表曰:“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奏成复毁,意不能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表奏,特敕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

初,张光辅以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仁杰,汝南叛乱,一越王耶?”仁杰曰:“今一越王已死,而万越王生。”光辅质之,仁杰曰:“明公亲董戎旃②二十余万,所在劫夺,远迩流离。创巨之余,肝脑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③理之也。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人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迁内史,及薨,朝野凄恸。则天赠文昌左相。中宗朝,赠司空。睿宗朝,追封粱国公,哀荣备于三朝,代莫与之比。                               

                                                                    (节选自《大唐新语》)

【注】①诖(guà)误:贻误,连累,牵累。②戎旃(zhān):军旗,这里指军队。③著纲:颁布法令。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   让:谦让         

B.宥其同类               宥:饶恕

C.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乖:违背         

D.愿矜其诖误             矜:怜悯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反映狄仁杰果敢有为的吏治作风的一组是(2分)(    )

①颁示天下,宥其同类               ②时狄仁杰哀其诖误

③止司刑使,停斩决                 ④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⑤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⑥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狄仁杰小时候就表现不凡,出言不俗;在歧州时做事,被高宗称赞“识国家大体”。

B.狄仁杰上表为越王事件中受连累的人求情时,深知风险极大,故言辞委婉。

C.狄仁杰飞送奏章后,被武则天刺配流放到丰州,百姓闻讯,都抱头痛哭,伤心至极。

D.张光辅对狄仁杰抗命极为愤怒;狄仁杰毫不畏惧,据理抗争,斥责其纵容手下贪功滥杀。

11.下面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人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让:责怪) 

9.B  

10.C (“被武则天刺配流放到丰州”非狄仁杰)

11、D

12.(1)囚犯们在宁州暂时停留时,宁州德高望重的老人到郊外迎接他们,说:“是我们的狄使君救活了你们吧?”(“次”“耆老”“郊迎”“活”)  

(2)于是狄仁杰被张光辅诬陷,被贬为复州刺史。不久又被召回担任魏州刺史,声威恩泽广为流传。(“谮”“左授”“寻”“大行”)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诗词鉴赏

(3)以天下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百姓的愁苦为担忧,这样做的人还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过! (“乐”“忧”“然而”“未之有也”)

(4)既然这样,那么如果有人在今天还赞美尧、舜、汤、武、禹的政治措施,一定会被新的圣人耻笑了。(“然则”“美”“为……笑”)

译文参考:

狄仁杰字怀英,是并州太原人,当他还是儿童时,家里有位门人被杀害了,当官府来查问时,众人争相申辩回答,唯独狄仁杰自顾看书不理睬公人,官人责问他,他说:“在书中正与圣贤对答,哪有时间和世俗的官吏说话呢?”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调任汴州做参军。狄仁杰出使到岐州,遇到几百个逃兵,他们夜间四处抢掠,白天藏在山谷里,州县擒拿拘捕在监狱里的有几十人。狄仁杰说:“这些都是走投无路的人,不缉拿他们,会成为祸患。”于是在大路上张贴榜文,答应他们自首。高宗高兴地说:“任杰识得国家大体。”于是颁布诏令,告知天下,饶恕他们的同类。

武则天准备自立为帝,对王室不利,越王李贞在汝南起兵,没有成功。当地士人和百姓因此受到牵连而获死罪的有六百多人,被抄没家产的有五千多人。监督行刑的官吏相继来到,催促执行死刑。当时狄仁杰代理刺史,同情那些受连累的人,制止了监督行刑的官吏,停止执行死刑的决定,派人飞骑送奏表(给朝廷)说:“我想(把这件事)奏禀皇上,似乎是在替谋反的人说情;知道了(这件事)又不说,恐怕违背了皇上您怜悯(天下百姓)的本意。奏表写成了又毁掉,主意总是拿不定。这些受连累的人(的行为)并非出自本意,希望皇上哀怜他们是(因为不得已而)受牵连的。”奏表上奏以后,(朝廷派人)拿着诏书(来到汝南把那些人)发配到丰州。这些囚犯在宁州暂时停留时,宁州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到郊外迎接他们,(对他们)说:“是我们狄使君救活了你们啊!”(囚犯们)互相搀扶着在(狄人杰任宁州刺史时当地百姓为颂其功德而立的)石碑旁痛哭,斋戒了三天然后才上路。囚犯们到了丰州以后,又立石碑来纪念(狄仁杰的)恩德。

当初,张光辅凭宰相身份讨伐越王,平定(越王叛乱)后,将士依仗威势,对当地横征暴敛,毫无节制。狄仁杰一概不听。张光辅很生气说:“你们州官轻视元帅吗?为什么不上交征发的物资呢?狄仁杰,你们汝南发生叛乱,难道仅仅是一个越王吗?”狄仁杰说:“现在一个越王已经死了,可是千万个越王又生了。”张光辅质问这句话的含义。狄仁杰说:“您亲自率领二十多万军队,所到之处,抢劫掠夺,远近居民流离失所,他们身受如此深重的创伤,势必不惜生命(造反),这不是一个越王死了而千万个越王又生了吗?那些跟随越王(造反)的人,势必不愿坚守,所以(朝廷)先宣布了(赦免这些人的)法令。自从朝廷军队突然来到,那些放弃城池归顺朝廷的人多不胜数,那些投降的人用绳子从城上滑下来,在城池的四周踏出一条条的小路。(您)为什么纵容那些贪求战功的人,去杀戮那些投降朝廷的人呢?(这样做)只怕会使得民间的冤声沸腾,一直达到九天之上!(我如果能)请来尚方断马剑,将杀了你。”(因此)他被张光辅所诬陷,被贬为复州刺史,不久被召回任命为魏州刺史。(他在任时)声威恩泽广为流传,百姓为他立了生祠。(后来他又)担任内史,到(他)去世的时候,朝野都极为悲痛。武则天赠封(他)为文昌左相,唐中宗时赠封(他)为司空,唐睿宗又追封(他)为梁国公,(他)身后所获得的荣耀一直持续了三代皇帝,当代的人中没有一个能跟他相比。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