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读史记有感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6    阅读:

读史记有感篇一
《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

前些年时一部《汉武大帝》掀起了一股狂热的汉史风,有人钦佩汉武大帝的雄才伟略,有人赞许霍去病的年少建功,有人怜惜飞将军李广的郁郁不得志„„而我更喜欢那个类似平常人的司马迁,只为他那在强权下不曾弯过的脊梁。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个部分,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四年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它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著作。它的主体部分是本纪、世家和列传,其中列传是全书的精华。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司马迁年少博闻,其父是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励志向父学习,年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惜天妒英才,专心写书的他却只因为替朋友辩护,而受到腐刑。出狱后他却并没有怨言,反而发愤写书,写下这一千古绝唱——《史记》。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 “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作者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被封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作者司马迁以着严谨认真的态度撰写史记,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

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他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著作就是《史记》。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著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史记》中对古代优秀任务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现了一个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为别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条河流,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改变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我还从赵氏孤儿,塑造了忠臣程婴和公孙杵同奸臣屠岸贾斗志斗勇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于忠诚、善良、正义;鄙视邪恶,痛恨不忠不义。其中的《武王灭纣》通过文王和武王用他们的仁义、善良为民造福,让百姓安居乐业,和纣王的残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陈胜吴广》的故事讴歌了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带领奴隶推翻秦朝的暴政。陈胜从起义到牺牲只有6个月,然而他点燃的反秦之火越烧越旺。《飞将军李广》写的是飞将军李广爱兵如子抵抗匈奴进犯,保卫国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人民的爱戴„„

在阅读《史记》之时,有如穿越时空,遥望古老中国的风雨。而能够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主要凭借着司马迁在《史记》里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也有对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然而读着《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

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啊。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著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领悟社会,领悟的越深刻,越能通过《史记》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那些人,那些事,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曾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但他们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们将化为炎黄子孙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皆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在历史的长河留下自己的影子,也许这也是一种荣耀吧。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

在《史记》里,我认识了智勇双全的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陈轸,少年有为的孟尝君,错失良才的魏惠王,贪利失地的楚怀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从浊流的屈原。屈原是楚国著名的大诗人,他知识非常渊博,口才也很好,无论是对外交际,还是管理内政,他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楚怀王很赏识他。可是,屈原的才华受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在楚怀王面前造谣生事,楚怀王听得多了,也就信以为真 ,渐渐地疏远了屈原。德才兼备又清高孤傲的屈原,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长诗《离骚》。 多年来,屈原报国的愿望未能实现,最终跳进汨罗江自尽了。读了这篇文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因此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我现在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报效祖国,做一个爱国的人。而且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残暴的秦始皇、崇武的汉武帝 „„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皇宫的奇珍异宝,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硝烟、汉武帝挥兵抗击匈奴的战争场面;有的看着令人心旷神怡、有的看着令人神情紧张、有的看着令人无可奈何„„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荣幸的,这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神秘国度,这是一个物华天宝的泱泱大国,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文明古国。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慨曾经的惊心动魄,思量曾经的纷纷扰扰,而作为华夏儿女的我在品读《史记》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历史中充塞的豪迈、悲壮与辛酸。不过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同时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翻开泛黄的书卷,畅游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迷离了我的双眼;百转千回,人情冷暖,一点点冰封我的思绪。可我从不曾怀疑这个缤纷的世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载,却终登帝位,名垂青史;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报了灭国之仇;孙膑膑足,撰述了《孙膑兵法》;吕不韦流放蜀地,留下了《吕氏春秋》„„那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展望未来。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史记》为我们翻开了那遥远画面,为我们吹响了历史的号角,有生亦有死,有正亦有邪,有战争亦有和平,事物总有两面,深信上天的公正,这正是司马迁的呕心沥血之作给我们展现的。

滚滚长江,滔滔河水,千年历史就在弹指一挥间,古今风云多少事,且皆付谈笑中„„

读史记有感篇二
《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史记》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不朽丰碑。从《史记》中可以反映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也可折射出司马迁的智慧。

大禹治水的佳绩,商鞅的变革,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我感受到古人治理国家独特方法和能力。

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我读懂一个国家灭亡只是由一个简单的导火线引起;明修建道,暗度陈仓,我感受到运筹帷幄的力量;蔺相如完璧归赵让我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重要性。

“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以“身之察察”赢得身后名,自古以来,王德如风,名气如草,背着谗言,扼腕于汨罗江边,四顾苍茫,衣襟漫飞成国殇的旌幡,多年后的我们又怎能理解你的心情呢?

一个个历史人物如一个个情景演绎着不同的故事,给千百年后的我们不一样启示。

读完《史记》,我不仅对王侯将相的了解加深,更被其中的反映的历史本质深深吸引。朝代更迭,不变的又是什么呢?

是中华文明的不断延续和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拾取文明的碎片,在《史记》的墨迹中重温英雄的风采,感受中华文明之风习习掠过我的脸庞。也许一本《史记》不仅只是记载当时的历史,更是一种预示。它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是对中华文明的思考。《史记》不虚美,不隐恶铸造了中华民族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

读完《史记》,掩卷思考:《史记》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华民族渊源历史,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了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懂得了一些历史典故,知道一些历史事件发生背景、过程以及对当时社会带来的深刻历史影响。司马迁的博学、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中国人引以自豪,让我们在历史中更自信的面对未来! 镜中日本

提及日本,心中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是因为日本没有正确认识中日历史问题以及日军侵华的罪行罄竹难书,让我们对日本的印象不大好,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日本的文明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个叫徐福的术士和追随而至的童男童女的扁舟向渔岛驶去,日本这个民族在中国的臂弯里成长,但却见证了泱泱大国的悲欢荣辱。

明治维新前,日本也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民不聊生,战乱频繁。随着经济的发展,南部几个小岛独立,最终日本的幕府被推翻,继而明治维新开始,走上了新道路。对外扩张,对内科教兴国,80年代后成为继美国第二经济大国。

而我们呢?

虽然说我们憎恶这一群禽兽践踏我们神圣国土,但却发现他们拥有难以想象的团结和纪律。于是我们也组成了抗日民族战线这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人的自我麻痹和病态心理, 但也使我们从闭关锁国走向了文明。

国门敞开后,中华民族却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点茫然。泱泱大国以一步之遥落后于人。因自身的科技不创新导致陶瓷这一中华瑰宝不能走向全世界;茶叶文化这一中国最悠久的文化却被日本借鉴形成了茶道;动漫,不是日本首创,却成为其国民收入增长的第二大热点。中国青少年钞票不断输入,使中国震惊。日本的精明使我们面对这一面镜子时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也去我们对日本人有着天生的偏见,可是日本大地震中,我们却看见井然有序的排队的人们与临危不乱的处理措施。盐价的高涨更折射出中国人的劣根性,日本这一面镜子也许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想中华民族自古就是谦虚好学的民族,日本又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明镜。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我们为何不向其学习学习有益成分,是中华民族更加自信的走向明天呢?

擦亮镜子,迎接明天的时候到了!

读史记有感篇三
《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史记》的宏伟壮阔我自不必多说,读来令人甚是感概。从中认识英雄无数,勇猛的樊哙,猾狭的刘邦,识才的萧何,悲壮的项羽,智谋的张良,司马迁用他真实的笔触把这些真实的英雄故事记载于史册留给了后人。我们读来,在赞叹英雄的同时,也不禁要叹服司马迁的毅力和才华。于是,我试着要在其中找到司马迁自己的影子,或者说是他自己理想的寄托。而足智多谋的留侯张良无疑是其中典型的一个。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秦灭韩时,他家有僮奴三百人,弟弟死后并没有得到厚葬,而是用所有的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可见他仇秦之心。曾因刺杀秦王未遂逃亡至下邳。陈涉起义时,他遇见沛公,给他人讲《太公兵法》时都不能听明白,而只有沛公听得懂并非常欣赏,所以从此归属了沛公。烧栈道瞒项羽、“约法三章”、修栈道渡陈仓;见刘邦封故旧亲近,诛旧日私怨,力谏刘邦封夙怨雍齿,释疑群臣;到最后是立太子平韩信,明哲保身及时从汉宫的信任危机中抽身——“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我们可以看到每次关键的时候沛公总是问:“今为奈何?”然后张良就为之出谋划策。这好比是千里马遇见了伯乐,也就不难理解张良说:“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我在想司马迁在写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肯定是倍觉心酸,喟叹不已。想来汉武帝喜怒无常,只因自己为李陵仗义执言就遭此宫刑,如何于其面前展现自己横溢的才华,如何再用无比忠心爱此君,报此国,这些热情早已在禅房之内冷却了吧。失去作为男子的尊严,还有比死更为痛苦的活。他不想要轻如鸿毛的死,想要重如泰山的死,所以茕茕孑立,忍辱负重,埋头于《史记》的编纂之中,把理想寄托于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真实书写之中了。从他在留侯张良世家中写了一个老人赠《太公兵法》给张良的传奇故事,并感慨“岂可谓非天乎”就可以很明白地看到太史公的想法了。所谓时势造英雄,于是有了项羽,刘邦,樊哙,韩信,萧何,张良···而正由于认识了张良,我更清楚地认识了司马迁他当时所处的时势环境,所以我更加了解到了他的无可奈何和他的传奇人生。纵观《史记》之后,我的心中无疑有了一个比那些英雄更为光辉和伟大的形象——司马迁。

读史记有感篇四
《读史记有感,读后感 《史记》》

读《史记》有感

----------------------------------------------------------------------------

读《史记》有感

朱文涛

(工贸杯读后感征文)

近日,重读史记,这是一部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史记作者司马迁以其爱憎分明的情感和严谨的历史观为我们记叙了从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至汉武帝之间三千年的历史事件,其间有多少王朝更迭、多少英雄奋起又或辉煌或悲壮地落幕,如非史记,这些都将埋没于历史尘埃中,今天的我们无法知晓。

史记虽然写了三千年的历史,但我觉得最精彩、最能代表司马迁历史观及爱憎情感、也最能给我们后人以启迪的是对两个人、七年时间的描写。这两个人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七年时间是秦末农民起义三年加上楚汉相争四年。

先讲项羽和刘邦的共同点:一是他们都很仇视暴秦的统治,所以他们先后举义旗反对秦朝;二是他们都不好读书,项羽是“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刘邦是“好酒及色”,但他们都是不学有术,项羽擅长行军打仗,刘邦擅长用人,最终他们分别凭此成就霸业与帝业;第三点也是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有强烈的征服天下、主宰天下的欲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们有很强的事业心,所以他们第一次见到秦始皇的车队时,项羽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叹,因此他们并肩作战先后成为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并终因一山不容二虎而进行了长达四年的生死搏杀。

再看他们两人的不同点:

一是出身不同,项羽出身名门,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因为楚怀王冤死于秦,天下人都很同情楚国,时人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项燕作为楚国抵抗秦军的最后一个统帅,兵败被杀后,楚国的百姓都很同情他。所以陈胜、吴广起义时,“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意指他们是扶苏、项燕部下,借扶苏、项燕的旗号来笼络天下人心,同时称其政权为张楚,意指张大楚国。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楚国、项氏的影响力,当项梁、项羽叔侄二人举义师时,响应者众,当时实力强于项氏叔侄的陈婴也率众前来投奔。因此项羽崛起相当迅速,短短三年时间就从默默无闻成为了西楚霸王,天下实际的主宰者。但也正因为出身高贵,项羽不屑于使用阴谋诡计,只喜欢大开大阖的厮杀攻伐;同时也喜欢别人奉承,鸿门宴上刘邦一服软,他就忘记了要杀刘邦的初衷而放掉了刘邦,终致养虎遗患;还有就是他不能受辱,项羽 “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但垓下一败,他觉得“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因此自刎于乌江。一代英雄就此悲壮落幕,为后人留下了“霸王之后,世无英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评论。反观刘邦, “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他父母均没有名字,他也只是有一个小名,出身实在不好。因此,刘邦的帝王之路是相当坎坷的,在此过程中多次遇险,因为他出身卑微,所以特别能忍受屈辱,项羽有一次跟刘邦说再不投降就烹其父亲,刘邦说出了如下最无赖的话:“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其忍辱负重的能力估计只有越王勾践能与之相提并论。因此,刘邦在与项羽的争斗中总是处于下风,但他总能苟全性命,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帝业。

二是能力不同,项羽是“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同时其军事才能无人能望其项背,生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即使死后几年,也是威名犹在。彭越造反,刘邦率军亲征,看到彭越布的军阵与项羽生前所布相似,刘邦以为是霸王复生,吓得肝胆俱裂,这时项羽

已经去世好几年了,而且刘邦是亲眼见过其尸首的,尚且如此惧怕,可见项羽生前对刘邦造成了多大的压力,也可以想见项羽的武功之盛达到了何等地步。而刘邦则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也就是说刘邦个人能力非但比不上项羽,连他自己的手下也多有不如,但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会用人,能够做到人尽其才,因此他的麾下聚集了各式各样的人才,比如运筹帷幄的张良、极善阴谋的陈平、不世出的名将韩信等等,而且这其中很多人是曾是项羽的部下。而项羽个人能力极强,但他不会用人,最终再强的个人能力也败给了集体智慧。

三是有无自知之明,项羽缺乏对自身错误的认识,“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而刘邦就很有自知之明,手下多次问刘邦与项羽相比如何,刘邦都是“默然良久,曰‘吾不如也,为之奈何?’”刘邦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结果自然也不出意外,对自身清醒的认识战胜了盲目的狂妄。

四是听取别人意见的态度不同,项羽听不见别人的意见,范增建议他在鸿门宴上杀刘邦他不听,别人劝他定都关中他也不听,最终唯一谋士范增含恨而终,大部分人都离他而去。而刘邦就很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刘邦本是“好酒及色”之人,进咸阳后他本想享乐,但手下劝他不可沉迷于酒色,否则难以争天下,他马上“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还有就是韩信攻下齐地后派人跟刘邦说想封为假齐王,此时刘邦与项羽正处于胶着状态,久盼韩信不至,听到这话十分愤怒,直接想攻打韩信,但张良劝他此时不宜得罪韩信,避免韩信倒向项羽,刘邦马上听从了,而且马上封韩信为齐王。正因为刘邦能够从善如流,所以人人乐而效命,楚汉相争刘邦笑到了最后。

五是对人的态度不同,对部下项羽是“仁而爱人,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也就是对部下项羽是给小恩小惠,但关键问题上却不给人好处,久而久之部下就会心生怨怼。对其他人,项羽则是残忍好杀,《史记》中经常可以见到对项羽这样的描写:“已拔,尽屠之”。也就是项羽每攻下一个地方,经常是屠城,项羽本意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使别人不敢抵抗他,但他这种做法却极不得民心,遭到了最强烈的抵抗,他实力远强于刘邦却后于刘邦入关就是明证。同时项羽还经常杀降,巨鹿之战后坑杀秦降卒二十万,进咸阳后杀子婴,烧秦宫室,所谓杀降不详,《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李广将军问别人为什么他不得封侯,别人问他平生有什么憾事,他说曾经杀降八百余人,别人对他说:“祸莫大於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因此项羽如此杀降,极不得人心,最终众叛亲离。而刘邦则是“慢而侮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刘邦是不拘小节的,对人也不尊重,但他在大事上能给人便利,所以部下也能够为其效命。对待百姓,刘邦是相当仁爱的,在攻打秦朝时,刘邦多采用说服别人投降,而不是一味强攻,因此他能够第一个入关,进入关中后,又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尽收关中人心,因此后来刘邦反攻关中时,关中百姓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项羽是众叛亲离,刘邦则尽得民心,此消彼长下,刘项之间的实力逐渐逆转,楚汉战争的天平最终倒向了刘邦这一边。

读《史记》,给我的启迪是:不管我们出身富贵还是贫穷,我们都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要时刻正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要认真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同时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这样,我们的事业、人生才能越走越顺,否则,即使有霸王之能,最后也只能发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的悲叹。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

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史记》,但由于篇幅太长,我先读了汉武帝篇,读完之后,我有一些感想:我先说说汉武帝生命里发生的一些事吧.

史实证明,最终致使太子刘据死亡的是巫蛊之祸。武帝晚年疑神疑鬼,巫蛊之祸就是这时瞬然爆发的。这似乎是历代皇帝的并发症,他们为何如此深信不疑?在我看来有五个原因:

1—历史记录:

在一些史书上记载着一些在故事,如:周文王遇西王母;楚王遇乌山神女„„给人造成误解。

2—自然现象:在那时科学技术还不发达,有些自然现象世人无法用当时的科学方法来解释。比如看见海市蜃楼以为是神仙住的地方;出现了日食,认为上天在惩罚自己,在武帝朝的许多丞相就是因为它而死。(我们现在知道是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遮住了太阳,一般18多年才会遇到一个。) 3—众人复议:

由于帝王相信,所以奸人投其所好,为了获取圣心,编造了一个又一个逼真,荒唐的谎言,帝王耳濡目染,信以为真。

4—自负:

身为国君要处理好很多事,尤其是战事,武帝认为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只有自己才行,要统治好国家,只有自己才能完成,对自己的太子都太不放心,认为他们才学不够,治理不好国家,怕他们会给自己丢脸。 5—自私:古时候的帝王都很贪心,总是想让自己长生不老,永保青春,独自享受荣华富贵。

当可怕的巫蛊瞬然爆发时,刘据被他的亲生父亲逼死,这个结果在历史上来说并不少见。因为争权夺势,觊觎皇位,兄弟手足相残,父子顷刻反目。巫蛊其实只是一根导火线,在武帝时期,置放它的是汉武帝晚年最信任的人江充,触到它的最大受害者是太子刘据,最大受益人是皇六子刘弗陵,因为巫蛊使刘据无法判断父亲还是否相信自己,万般无奈之下,发生了兵变但被武帝一举平息,之后,次子刘弗陵顺利登上了太子的宝座。但武帝的这个错误的决定导致了汉朝的灭亡,俗话说国赖长君,如果武帝在天有灵,如果他看到了三分天下 ,会有什么想法?我不知道没有这场巫蛊,刘据登上了皇位,天下又将如何?但我知

道,威震四海,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千秋之后,堂堂大汉王朝的运势逐渐走了下坡路,“国富民强”成了可欲而不可及的词,“民不聊生”成了它的替代词

巫蛊不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还能使一个朝代灭亡!我十分同情刘据为他感到惋惜,伴君如伴虎说得真不错!以前我总是羡慕皇宫中山珍海味,锦衣玉食的日子,可现在我恍然大悟,即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有身不由己,也有无可奈何,古往今来政治斗争总是相当残酷的。

汉武帝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既有明君的风范,又有昏君的残酷,每次读他都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我敬孔子,畏霸王,颂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纣王,悲韩信,怜李广。 读书,读史,读人,亦是解读一种精神,苏武牧羊的爱国与执着,张骞出使的坚毅与无畏,陈胜举兵的大义与凛厉。

品味全书,我心中只有一个人可谓为英雄———项羽。是的,就是那个四面楚歌,垓下自刎的落魄之人。鲁迅先生曾写道: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但我想项羽是个例外,遭汉军重围,一人杀敌数百,死战到底。乌江亭长敬他为豪杰请他渡江再待卷土重来。然“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能苟且偷生!于是,他便成就了一代霸王的悲情,遗恨千古。

然而,刘邦违背鸿沟和约终究成为其一生难以拭去的污点,他终究是个不顾手足之情的刽子手。于他,项羽不过就是冗长而虚渺的过渡之梦。梦醒之时,天下尽在咫尺。于我,他终只是个鸟尽弓藏、为权势而活的枭雄。

成王败寇,战争俨然成为解救之法,英雄与枭雄无数次站在风口浪尖上角逐,其中一人的失败便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成功。然而英雄无所谓清贫抑或富贵,不为名利所趋,所欲追寻的不过“正义”二字,为的只是黎民百姓与江山社稷安危。 姬昌父子起兵反商,为的是因炮烙之刑无辜惨死的冤魂,为的是不让比干一颗赤胆忠心付诸东流,为的是维持天下秩序,国家需要周武王这样一位领袖。恰恰相反,淮南王刘长醉心权势,不满已有的封地,引发战乱,最终也不过是不成气候的“过江龙”。

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迷离了我的双眼;百转千回,人情冷暖,一点点冰封我的思绪。可我从不曾怀疑这个缤纷的世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载,却终登帝位,名垂青史;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报了灭国之仇;孙膑膑足,撰述了《孙膑兵法》;吕不韦流放蜀地,留下了《吕氏春秋》……

有生亦有死,有正亦有邪,有战争亦有和平,事物总有两面,我深信上天的公正。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荣幸的,这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神秘国度,这是一个物华天宝的泱泱大国,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文明古国。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慨曾经的惊心动魄,思量曾经的纷纷扰扰,而作为华夏儿女的我在品读《史记》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历史中充塞的豪迈、悲壮与辛酸。不过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同时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读《史记》的前四篇本纪,荡气回肠,浩然大公,如《周易》中乾坤二卦,统领六十四卦,而有一种立于源头俯瞰变化的超越感。这四篇本纪描述了一个恢宏的上古世界,充溢着人文精神,纯朴的先民用他们的智慧与勤勉开创了后代历史的基业。德行是这里最高的标准,对崇高精神境界的仰望,对至善的探讨追寻,为民族的付出,对生命的尊重构成了先民的精神世界。

我们会怀疑,这样一个世界是历史的真实吗?尤其是近代以来,遗古派的思潮开始出现,但这并不妨碍这四篇本纪对先民精神面貌的展现。且不论《史记》记载的真实性已多被考古发掘及文献考据证实,对于其中无法证实的一部份,《史记》的文字即使不准确也可由之作模糊的推断。我们不妨引入“文化的真实性”这一概念,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记载也许有误,也许这一故事为后人层累式的构造,但恰恰是这一构造而不是精确的历史事件影响了后人对世界的看法。尧舜也许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伟大,而其作为中华文明德行的楷模、人文精神的源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尧舜也许是假,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却是真,是无数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对人性的呼唤。因此尧舜于后代知识分子的心中却是真实存在的,与此相关的众多仁人志士的终生付出及对文明进步的推动是无法被考古发现所消解的。因此尧舜的故事所告诉我们的,更多的不是这样两人本身的存在,而是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面貌。我们可以说,每个以尧舜为精神楷模而追寻理想世界的中国读书人,都是尧舜的化身,是这个“文化的尧舜”的一部份。尧舜是一种抽象的文化潮流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符号。个每个文明传统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历史观,许多现象只有从这一民族本有的世界观、历史观出发,才能理解其意义和价值。自家人说自家话才最亲切有味,若讲外乡话则显别扭。如理解中国历史,首先应了解的就是儒家的史学传统并佛教和道教对看历史的维度。

更进一步,任何对历史的判断都基于一定的文化立场,如现在我们的立场就常是科学的立场,但科学也是一种文化,也是会不断变化,也只是观察问题的一个角度,至少不能以之取代人文之纬度。文化是精神与物质的总合,楼于烈先生将其分成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四个侧面。文化基于一群特定的人的生命体验,即非为所有人所体验到,亦非一种永不更改的体验。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基督徒、穆斯林、佛教徒、道教徒、印度教徒,他们对历史的看法都带有自己文化的特点。如果承认个体生命体验的平等性,也应承认文化的平等性。

承认此平等性之后,才能展开文明的对话。对话本身没有固定的答案,是一种现象,一种生命体验,双方在对话中互相学习,完善着自己。这种对话是可能的,因为没有永恒不变的某种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自身都在不断调整、进步。从历史上看,这种对话恰恰是进步的源动力。

读史记有感篇五
《读史记有感》

读《淮阴侯列传》有感

《淮阴侯列传》是《史记》中列传的一篇,这是描写帮助刘邦称霸天下的韩信的一篇列传。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却也因其军事才能引起猜忌。汉高祖刘邦战胜主要对手项羽后,韩信的势力被一再削弱,最后,韩信由于被控谋反,被吕雉及萧何骗入宫内,处死于长乐宫钟室,韩信临斩时说:“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当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说起韩信被杀的原因无非有四:一是因为韩信意图谋反从而被杀;二是因为刘邦清除“异姓王”政策所致;三是后世大家认为是韩信性格缺限所致;四是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吕后是为将来篡权扫清道路而擅杀韩信。但是不论是哪一条,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原因,都是为统治者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服务的。

接着便来说一说这个把韩信诈一诈了的女人——吕雉。吕雉通过杀韩信起到了震慑群臣的效果,树立了自己的威权。她杀人道理很简单,也许她是为了大汉的江山,但是更多的人认为她为了自己的权力,她要杀的不是一个韩信而已,而是所有的功臣。 可以这么说,从杀韩信开始,吕雉便放手大杀了,她在不断杀人中树立了自己的威权,杀到后来权势巡天,也便没有人敢反对她了。

吕后名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野心家。也许说到,历史上最有名的女人,大多数人第一反应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一位的女皇帝——武则天。不过在我看来,中国历史上第一的女人便是她——吕雉。

吕雉,这个坚强,而又有野心的女人,她将整个刚建立起的大汉王朝牢牢掌握在手中。她和武则天的差别就在于两者一个前者将皇权掌握在手中整整18载,但是她直到死亡也没有登上帝位,但是,后者是以一个为女性的身份登上帝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这依旧不能抹灭吕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果没有她,纵然刘邦有着雄才大略,推翻暴秦统治的决心,也不可能拥兵攻入阿房宫,更从项羽手中得到江山建立大汉王朝。她是

刘邦的妻子,她支持刘邦,更是一个有决心,有果断的女人。她在刘邦仍是一亭长的时候,付出她的全部,供他发展,他得到了江山,身边也有了其他的女人。而她和他的儿子却在项羽手中为质,度过了她人生中最为灿烂的时光。她回到宫中,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丈夫的爱,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她不择手段,以至于干涉皇权,干涉朝政,她不要输给刘邦其他的女人。但是,在她的手中,这个至高无上的位子始终是姓“刘”的。

她,有她的无可奈何,有她的雄心壮志,更有她的自尊。她以她自己的方式,维护了她身为一个女人的尊严。

所以,我敬佩她。

再来说说,那位历史上最有名的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入宫是以才人的身份入宫,在唐太宗去世后二度入宫为唐高宗的嫔妃。在后长达几十年的岁月里,苦心经营,最终称帝。虽然在当时看来,她是犯了后宫干政的大忌,甚至是违背了伦理常情,甚至是不择手段,但是在我们现在看来,她十分的了不起。她以一个女性的身份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顶端,她做到了当年吕雉所没做到的,也成为了中华五千年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的女皇帝,名垂青史。更难得的是,她身为女子还十分的有治国的才华,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还努力发展科举制度,中用了大量的有才之人为官,使得大唐的江山更加的繁荣昌盛。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人有许多,但是在我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吕太后和则天皇帝之外,也就只有那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中的慈禧太后。

也许在许多人印象中,慈禧就是清王朝衰败的原因,就是因为她,中国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列强所侵略。但是,慈禧也为清王朝出过积极的作用,这是我们所忽略的,但却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

执政初期她在议政王奕忻的辅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地主武装,又在列强支持下,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缓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她又重用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发展一些军用,民用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慈禧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之甚少,她也作出很多愚蠢的决定,阻碍了洋务

运动的进行;再有,当改革可能损害她的统治时,她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集权。

由此可见,慈禧可谓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典型代表,不论怎样,都要将皇权牢牢抓在手中。

但是,也许也就是因为慈禧的存在,中国才会是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像其他的那些被殖民国家一样完完全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而慈禧去世之后,不久就爆发了辛亥革命。所以,在我看来,慈禧也是一位不可小觑的女人。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有着一位十分了不得的女人,她便是女娲。虽然有些是神话传说,但是这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却是个十分值得考究的。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但是,这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未来都是不现实的。但是不论是这些关于女娲的传说,还是那些关于远古时代的故事,这些都代表着那个时候的女权社会。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由代表着男性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掌控的,除了那位史上的唯一的女皇帝。但是在之前的社会是由女娲所代表的母系农耕文明。女娲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是代表着女性权力至高的时代。但是当男性学会狩猎,种植这类生存技巧,权力就渐渐开始转移,男性成为了长达几千年权力掌权者。直到清朝末期,才又提出男女平等这个概念。

现在,在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在农村以及一些仍有着保守思想的老人们,依旧存着重男轻女,男孩能够养老,女孩就是嫁人的观念。但是,至少在现在女人不需要再在依附于男人,在家相夫教子,恪守所谓的妇道。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外出打拼,为自己的将来谋一份出路。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对于封建时候的女子的评判标准,但是那些留名于史书,虽称不上名垂青史,但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女子又怎会是无才无德之人,如果真无才无德,又怎能掌握着整个朝政,即使是男子也不及,更何况让无数的人诚服呢。现在,女子和男子一样,可以学习,可以工作,甚至比男子做的还要出色。

由此可见,女子可以比男子做得更好,女子不比男子差。

希望在未来,真正可以做到男女平等。不只是在城市,更是在中国的农村,甚至是在中国更加贫穷的地方。人们不再有着那种只有男孩才可以养家,养老,女孩是赔钱货,是用来生孩子的愚蠢想法,甚至是女子生不出男孩全是女子错的错误想法。

希望女子能够真正做到不因为这个社会而受到伤害。

读史记有感篇六
《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

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书便是司马迁写的巨著—《史记》。我反复读了这本书,真让我百读不厌啊!书中有“本记”“世家”“列传”等类型的故事共计49个,每个故事都发人深省,让我赞不绝口,期中最令我受益匪浅的是《周公吐哺》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周公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处事之道。特别是他“一沐三拔发,一饭三吐哺”。意思是说周公怕失去有才能的人,只要有才能的人来,如果正洗着头,等不及洗好,就迫不及待地握起头发接待贵宾。如果正在吃饭,就急忙把嘴里的食物吐出去接待来客。这表现了他 爱才如命,见到人才就像饥饿的人见到面包一样的,同时也是对贵宾的尊重。谈到这里,我想到三国里的刘备,他也是求贤若渴,他三顾茅庐求的诸葛亮,就像鱼儿的水一样的迫不及待。 周公一直以国际为重,大公无私,至死效忠的精神,对周武王忠心耿耿。比如,,当武王得了病,周公祈祷让自己替武王上天,读到这儿,我很感动,大家看,周公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换回武王的生命。他发自内心的祈祷,真实地表现了他忠于国家,忠于君主,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武王死前让他接替王位,而他怎么也不接受,武王死后,周公忠心辅助仅仅十几岁的周武王的大儿子掌管朝政 ,无奈之下,

他顾不得别人说三道四,暂时称王,管理国家,等到太子长大后,便让位,他并非像小人说的“篡位”。又一次,成王病了,他听信谗言,疏远周公,但是看到周公的祈辞,被周公那忠心为国的精神感动的热泪盈眶,立即派人将周公迎接回来。从此可以看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要为人正直,哪怕一时被误解,终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的。相反小人虚伪奸诈,哪怕掩饰的再好,也终会被认清真面目的。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凄凄。古人说:“脚正不怕鞋子歪”。还有“走自己的路,管别人说去吧!”所以我们应当千万不要在意别人的评判,做人应当问心无愧。

我佩服周公,他以德服人,为了振兴周朝,他不但求贤若狂,而且在恶意、诽谤、谗言面前毫无怨言。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而我们呢?总是“得理不饶人”的狭窄心胸。相比之下,他显得太伟大了,我应该好好学习他。

《史记》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例如爱国诗人屈原,因为爱过所以投了汨罗江。孙膑为魏求赵……,快来读一读吧,你肯定会爱不释手的。

读史记有感篇七
《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

也是高中才开始读史记的。

我觉得秦始皇应该广开言路,能够接纳百家之言,并让人们阅读其他诸侯国的书籍,并从中汲取其它国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而不是一味专政,心胸狭窄,最终酿成了焚书坑儒的惨痛后国。而汉武帝虽然在开拓边疆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但其应该阅读中外巨著,从中学习各种文化,成为一位能文能武的好皇帝。 再谈谈古代的名人吧,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的教育家,伍子胥忠贞不屈,虽最终被吴王所杀,但却名留青史。还有张骞出使西域,虽被匈奴人拘留了十几年之久,但却依然不忘自己肩上的重任,最终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交流学习。其卓越的成就可谓无人能比,他教育学生不是体罚,而是用礼仪道德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并用各种文献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而且他还是为十分正直的人。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读史记有感篇八
《读史记有感》

史记读后感

我敬佩司马迁能把写得那么深动,敬佩《史记》当中的每一个英雄人物,敬佩中国拥有那么丰厚悠久的历史。今天,我终于把厚厚的一本《史记》读完了,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收获还真是不小。

《史记》这本书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史记》是历史的“实录”,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它的文学价值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并且成功地塑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在人物塑造上,司马迁真正做到了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这样既写活了历史,人物也栩栩如生,看完了每一篇故事,好像每个人物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他还非常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我觉得,《史记》的语言真不愧后来被奉为“古文”的最高成就。

在《史记》这本书中,使我印象最深的历史故事是:《五张羊皮的故 事》。这则故事主要讲了:春秋战国时候,爱惜人才的秦穆公为了赎回聪明才干 的百里奚,用五张羊皮去跟楚人交换他,最后,秦穆公赎回了自己最喜欢的大臣百里奚。读了这篇故事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像文中的秦穆公一样,他如果用重金去赎回百里奚的话,楚人觉得秦穆公很看重他,一定不会轻易交换。但是如果用五张羊皮去交换的话,楚人必定会很轻视百里奚而同意交换。聪明的秦穆公就换了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最终如愿以偿。我 觉得我应该向秦穆公学习。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著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史记》中对古代优秀任务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现了一个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为别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条河流,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改变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我还从赵氏孤儿,塑造了忠臣程婴和公孙杵同奸臣屠岸贾斗志斗勇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于忠诚、善良、正义;鄙视邪恶,痛恨不忠不义。其中的《武王灭纣》通过文王和武王用他们的仁义、善良为民造福,让百姓安居乐业,和纣王的残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陈胜吴广》的故事讴歌了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带领奴隶推翻秦朝的暴政。陈胜从起义到牺牲只有6个月,然而他点燃的反秦之火越烧越旺。《飞将军李广》写的是飞将军李广爱兵如子抵抗匈奴进犯,保卫国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人民的爱戴„„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被封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个部分,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四年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它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著作。它的主体部分是本纪、世家和列传,其中列传是全书的精华。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他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总而言之,在《史记》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中国伟大的五千年的历史,同时,我还懂得了不少的知识,收获了不少硕果。我认为,《史记》这本书值得一看。

龙口一中 B区 麻常贤 2013 年3月

读史记有感篇九
《读史记有感》

血色残阳 泪洒乌江

----------读《项羽本纪》有感

翻看《项羽本纪》,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项羽的影投在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他在乱世中绽放了未有的光华,他的传奇让人觉得刘邦、韩信等只是这乱世的配角。

在钜鹿,面对秦军,是他率领江东的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我仿佛看到了血染征衣的项羽挥戈于千军万马,楚军的呐喊响彻云霄,看书从未有过这样真实的感觉,不知是司马迁传神的笔抑或是那喊声本存在于虚空之中。钜鹿是他的一个起点,那时起,他注定是楚人的骄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的振臂间得到应验。

面对危难,置之死地而后生,不退缩终将成功,是项羽为人们所立的榜样。 四年的楚汉相争在垓下之围时本预言着传奇的陨灭,但项羽却在这终点又舞出了眩目的光华,只是这个终点注定成为楚人的遗憾。霸王别姬不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四面楚歌,重重之围,项羽在诸侯的眼皮下率众突围,也只有项羽才有这份胆气。二十八骑的东城决战,尽显英雄霸气,这是只有他才有的自负,只是一句“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却没有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所有的霸气,若非如此,那一天的夕阳也必将是血染的。

乌江自刎,项羽抛开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如此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进乌江,让这江水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的残戈……

舍生取义是项羽离开乱世的方式,自负毁了一切是项羽留下的警示。

乌江流水,历史在那里留下最耀目的一笔,也留下项羽的遗憾,项羽让我有了许多的感受,不知是感动多于惋惜亦或是惋惜多于感动,总认为他不该如此消亡,他不该龙袍加身,九州方圆自在民心。他的身旁有热血的江东子弟,有虞姬,有乌骓,他本可骑马追风。他的自负让人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带来的危难,项羽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结局,毕竟这不是故事,无法有善变的结局。项羽的血流入家乡的水,这水的一旁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是一个过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乌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惊醒了沉睡的霸王。

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项羽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但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也许这是一种荣耀。长江边李清照是否为项羽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

读史记有感篇十
《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记述父亲司马谈评论法家时说道:“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这是法家最难能可贵的思想。司马谈对此持肯定态度,司马迁亦是如此。但是在封建专制社会,一切用法来衡量和判断是很难做到的。富豪权贵不会甘心受法律约束,所以法家代表人物,如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最后都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强调的是为官公正、公平,而之所以做不到,终究还是由于一己私利在暗中作怪。

清廉,是维护社会公平、维持社会安定秩序的关键条件。“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这是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总结出的名言。天下人如果都能出于公心,那么天下就会太平无事;如果人人都谋求私利,那么天下就会陷入混乱。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好公”和“营私”的不同后果,从中可以引申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公心的结论。如果人人都能以公心对待别人,对待工作,就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刘向在《说苑•政理》中写道:“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说的就是做官要廉洁奉公。我国古代非常官德。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等都是官德的基本内容。其中,公正是为官办事的基本要求,廉洁是对待钱财应持的基本态度。官德是古代选拔、晋升官员的重要根据,它作为官员履行职责、待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对官员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心底无私天自宽。古往今来,那些胸怀坦荡的君子无不是洁身自好之人。无论是高风亮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还是东汉著名的“一钱太守”刘宠,无论是两袖清风的于谦,还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唐代名相牛僧儒,他们都以自己的淡薄名利、清正倡廉为后人做出表率作用。贪图私利还是青史留名,答案是无需再做解释的。当代的人民公仆牛玉儒、任长霞、潘作良,他们的事迹之所以震撼人心,激荡灵魂,正是因为他们在物欲面前坚守住自己的人格,为人民撑起一片公平、公正的天空、在人民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无论时空如何转变,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期盼。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廉如微雨,滋润生机;廉如清茶,褪尽浮华。廉洁奉公已经铸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始终在不同的时代熠熠生辉。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美文片段

下一篇: 学法用法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