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弘一法师譬如昨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8    阅读:

弘一法师譬如昨日篇一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二)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

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

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宽。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

人生多艰,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于此当镇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

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终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功夫得力处。"

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养情。德育,天地万物皆

归我春风和气之中;情养,乖戾妖孽皆消于光天化日之下;然后以之自成,则为净满自

尊;以之成物,则为慈力悲仰。仅一念瞋起,百万不过积恚所招;世局土崩,皆无远虑

所致;士生斯世,宜如何努力以障狂澜也。

人情应酬可省则省,不必迁就勉强敷衍。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所谓正直心、柔轻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视人之善,犹己之善。视己之善,犹人之善。念念同观,亘古无间。法界偕游四德城,

方满最初宏誓愿。

视人之恶,犹己之恶。视己之恶,犹人之恶。猛省力除,无令愧怍。法界众生三毒除,

彼我同归无上觉。

视人之乐,犹已之乐。视已之乐,犹人之乐。所欲与共,嫉妒永却。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寻略约。 善恶性具,善恶性空。何喜何怒,如空御风。默持机咸,妙应无穷。大圆镜智照不疲,岂似权乘作意通。(《四无量心铭》)

一、杀生--短命多病

二、偷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

三、邪淫--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

四、妄言--多被诽谤,为他所诳

五、两舌--眷属乖离,亲族弊恶

六、恶口--常闻恶声,言多诤讼

七、绮语--言无人受,语不明了

八、悭贪--心不知足,多欲无厌

九、嗔恚--常被他人责长短,恒被他所恼害

十、邪见--生邪见者,其心谄曲。

以上为十恶业。反之,则为十善。

因是观之,吾人欲得诸事顺遂身心乐业之果报者,应先力修善业,以种善因;若唯一心

求好果报而决不肯种少许善因,是为大误。譬如农夫欲得米谷而不种田,人皆其为愚也。故吾人欲诸事顺遂身心安乐者,须努力培植善因。将来或迟或早必得良好的果报。古人云: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即是此意。

余五十年改过迁善之事,今且举十条为常人所不注意者,先与诸君言之:

一、虚心。二、慎独。三、宽厚。四、吃亏。五、寡言。六、不说人过。七、不文已过。八、不覆己过。

九、闻谤不辩。十、不瞋。

瞋习最不易除。古人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

弘一法师譬如昨日篇二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

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

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

傲,见人皆可憎,

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

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弘一法师譬如昨日篇三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

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

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

傲,见人皆可憎,

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

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弘一法师譬如昨日篇四
《弘一法师 经典名言警句》

1、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常有超越古人之大志,欲成就一番大业于胸中,但有时候却对不少今人的言行无法容忍,目前我可为是有大志而小气量之人。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不知是否真有才,但性格稍显愚木;向往智慧,大多时间能够保持一个和气的心境。大才和大智是我此生向往的境地,应该加以勤学苦练才对。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宽恕自己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借口十足;也有能够宽恕别人的心,但是需要时日。斥责别人倒是不多,如有,却似乎很严厉,如雷霆,实不足取。但也常以斥责别人的姿态内责自己。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这点倒是做的还可以,遇事敢于承担责任,敢于直言,不怕吃亏。5、“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思。” 做事情,还是替自己想的多,似乎还没有多替别人思考的习惯,这点今后应该多加注意。书面文字论人功过,虽然不属那些长舌妇类,但也毕竟不是好的品性气质,应引以为戒。6、“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闲谈时候,一般不喜欢论人非;以前喜欢气功,还常常静坐,也能够思考自己的得失过错,但现在很少能够屏息静坐常思己过,虽偶尔留于行文,但毕竟不如静坐思过来得彻底。7、“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与故人朋友相约,时常提起那些陈旧的往事,有得意的眉飞色舞,也有失魄时的义愤填膺和无所事事。以后如遇此等场面,应该简单掠过,不要多提自己,还是多听听他人的故事。8、“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9、“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 虑危。处治,思乱。” 还能够做到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心态交朋友;在杜绝或自行消化那些经过自己眼、耳的流言蜚语还需要下功夫;以后应该时常严厉自责,以弱的姿态化解外界的强势之力,鼓励自己做到居安思危。10、“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经常被外物所扰动,可见定性之差。11、“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感觉意粗和性躁的性格特征随着诸多经历增多而逐渐趋于心平气和,也许一事无成的态势会得到些缓解。12、“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正,诚实的品德还需要不断精进,从容不迫的心态还需要加以苦练。13、“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志虽苦,但有意趣所乐相弥补;仍然需要扩大气度,在言行举止上更需要谨慎、周密。14、“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做事情倒是经常能够获取满足,心灵也常常能够得到慰藉。如果说到无求的境界,确实相距甚远。至今,我还没有拥有过任何值得一道的东西,没有拥有,何谈无求?也许,将来能够倾其所能,创下一番业绩,再谈论无求的高境,或许还有资格,说不定到那时候,品德还会自然上个台阶。15、“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能够做到知足常乐,但是我感觉到自己还没有到应该停止前进的地步,因此,我仍需努力、精进。16、“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谦虚退让做得还不错,待人也还有容,恬淡能够沾边,处事还不能够达到安详、圆融的层次。17、“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不喜欢别人以术待我,也很少以术待人;喜欢直来直去,不浪费宝贵时光。不想与人争斗,如果别人欺我太甚,则喜欢以刚克刚,往往搞得两败俱伤,实为失败之举止。未来欲成大业,还要学习水的品德,善于以柔克刚。18、“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胸有多大,事业有多大。虽然目前还没有什么事业来衡量自己的心胸,但人生毕竟会有那一天的。如果想成就更大的事情,看来一是要抓住良好的机遇,二就是要修炼心胸,那种有忍乃大而后能成大德性的天下容器弘一法师语录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

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 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

之小人,则杀吾身。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人之谤

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宽。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    人生多艰,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于此当镇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  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终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功夫得力处。"    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养情。德育,天地万物皆归我春风和气之中;情养,乖戾妖孽皆消于光天化日之下;然后以之自成,则为净满自尊;以之成物,则为慈力悲仰。仅一念瞋起,百万不过积恚所招;世局土崩,皆无远虑所致;士生斯世,宜如何努力以障狂澜也。    人情应酬可省则省,不必迁就勉强敷衍。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所谓正直心、柔轻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视人之善,犹己之善。视己之善,犹人之善。念念同观,亘古无间。法界偕游四德城,方满最初宏誓愿。    视人之恶,犹己之恶。视己

弘一法师譬如昨日篇五
《心灵悟语》

弘一法师譬如昨日篇六
《2015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5届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新课标II-4】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3小题(9分,每小题3分)

①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一属文学,一属宗教,它们的归趣显然是不同的。然而,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要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又使它们有了互相沟通的可能。禅宗在唐代确立以后,就在诗人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诗人们谈禅、参禅,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禅趣。而禅师也在诗中表现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于是,诗和禅就建立了联系,到宋代,以禅喻诗遂成为风气,在这风气中出现了严羽的《沧浪诗话》这部著名的文学批评著作,这部诗话牵涉到的以禅喻诗的评论,又引出各种赞同和反对的意见,是是非非,争论了将近一千年。 ②诗和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诗赋予禅的的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禅赋予诗的却是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中国诗歌原有的冲和淡泊的艺术风格也因之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也许把禅的作用估计过高,但不可否认,禅给了诗一种新的刺激,使诗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了。

③禅对诗的渗透,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以禅入诗。以禅入诗,是指把禅意引入诗中。其中有些作品是用禅语阐述禅理,只有诗的躯壳而没有诗的审美价值,严格地说不能算是诗,或姑且称之为“禅言诗”。这些诗总的看来并无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富有理趣的作品能引起我们的兴趣。更值得研究的是另外一些作品,它们或写花鸟,或绘山水,或吟闲适,或咏渔钓,并没有谈禅,但在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寓有禅意。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青苔返照如同一个象征,使人想到大千世界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生生灭灭,无有常住。禅宗重视“返照”的功夫,“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所用的字面也使人联想到禅宗的教义,而诗里所表现的清静虚空的心境,更是禅宗所提倡的。《冷斋夜话》里的一段记载也很有趣。华亭船子和尚有偈曰: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丛林盛传,想见其为人。山谷倚曲音,歌成长短名曰: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明月归。船子和尚写的是垂钓的情景和过程,意象丰富,境界高远,而又寄寓着随缘任运的禅理。千尺丝垂,以见求之深,万波随动,以见动之广;鱼既不食,遂空载月归。诗的意境亦返于清净虚空,有禅理禅趣而无禅语,简直可以当一首渔父词来读,和柳宗元的《江雪》、张志和的《渔歌子》相去无几,难怪为人所盛赞。

④禅对诗的渗透,另一方面就是以禅喻诗。细分有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的区别。以禅参诗是态度和方法去阅读欣赏诗歌作品。以禅衡诗是用禅家所谓大小乘、南北宗、正邪道的说法来品评诗歌的高低。以禅论诗则是用禅家的妙谛来论述作诗的奥妙。这是三种不同的以禅喻诗。 (摘编自袁行霈《诗与禅》)

1. 下列对于诗与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诗属于文学范畴,禅属于宗教范畴,二者的归属、旨趣都不同。

B. 禅赋予诗以内省的功夫,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拓宽了诗歌的意境,提升了诗歌的品味,使诗充满理趣。

C. 诗与禅建立联系是在禅宗在唐代确立之后,诗人广泛地受到禅的影响,而禅师的诗歌也表现了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

D. 诗与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追求言外之意,二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这部文学批评著作问世后,人们对于其以禅喻诗的评论有不同看法,引出了一千多年的诸多争论。

B. “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这句诗形象地说明诗和禅的相互作用,表明了二者相互依赖的关系。

C. 中国诗歌的艺术风格冲和淡泊,在以禅喻诗成为风气后,这种风格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可见,禅对诗的风格是有影响的。

D. 王维的《鹿柴》并没有禅语,之所以能使人联想到禅宗的教义,只是因为笔墨之外寓有禅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赋予禅的是外在的形式,禅赋予诗的则是内省带来的理趣,由此可见,禅对诗的影响更大更深刻。

B. 船子和尚写了垂钓的情景和过程,丝纶、水波、游鱼、月明等意象丰富,寄寓随缘任运的禅理,意境之美可以和《江雪》《渔歌子》相比。

C. 以禅喻诗细分起来有三种: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三者虽然有区别,但都体现了禅对诗的渗透。

D. 禅言诗有些是用禅语阐述禅理,有诗歌的形式却没有诗歌的审美价值,可取之处不多,因而不能流传至今。

二、古诗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选择每个2分,16分)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监京东排岸。庆历宿卫之变,奎上疏曰:“涉春以来,连阴不解。今卫士之变,起于肘腋,流传四方,惊骇群听。闻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责,独杨怀敏尚留。人谓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且获贼之际,传令勿杀,.

而左右辄屠之。此必其党欲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遂乞召对面论,仁宗深器之。

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奎劾开封府尹魏瓘,出瓘越州。彭思永论事,诏诘所从受。奎言:“御史法许风闻,若穷核主名,则后谁敢来告以事?是自涂其耳目也。”上为罢不问。

至和三年,大水,诏中外言得失。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储嗣未立。陛下勿听奸人

邪谋,以误大事。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臣不愿以圣明之资,当危亡之比。此事不宜优游,愿蚤裁定。”帝感其言,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 ..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①财利,负其息者,至评取②物产及妇女。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③。

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奎曰:“臣尝与.

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乃命知江宁。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④诋韩琦,奎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曰:“奎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恐大臣皆不.

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尚书,谥曰文肃。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注】 ①辜榷,垄断。②评取:评,凭,仗势;取,拿走,抢走。③浮屠事,佛教礼仪。④文德不押班事:文德殿,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押班,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唐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 私:偏爱 .

B.此事不宜优游 ..

C.奎适终制 .

D.今为陶绌奎 . 优游:犹豫。 适:刚好。 绌:通“黜”,揭发……短处。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表现吴奎“忠君而谏”的一组是( )2分

①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 ②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③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 ④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 ⑤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 ⑥恐人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吴奎博览群书,通过科考担任了大理寺丞,并在庆历年间御前侍卫兵变时,向仁宗皇帝上书解读了引起兵变的天气征兆,皇帝对此深信不疑,因此非常器重他。

B.开封府尹被吴奎弹劾后就被外调到越州,皇帝也想知道有关举报信息的来源,却被吴奎拒绝了,理由就是如果查到报信人的名字恐怕再没有人敢提供举报信息了。

C.至和三年的时候,皇帝想了解朝廷内外的意见,此时吴奎提出不能因为确定皇太子的事而影响到君主的圣明资质。

D.虽然经过司马光的劝谏,吴奎没有立刻被皇帝外调到青州,可最终还是因韩琦被免去相位而出任青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章台夜思

韦 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8、“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其作用。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诗的题目为“章台夜思”,有人认为这首诗全篇未出现一个“思”,却“秋思”不断,令人回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阐述。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 (6分)

10、(1) 古诗文默写(3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出师表》)

(2) 时文背诵(3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钵了却谁的浮生

闫荣霞

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会做诗、会填词、会书法、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鲁迅、郭沫若也以得他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作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我毕业的时候还在唱;这样的歌就是诗了,他的诗又怎能不好:“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连他给友人夏丏尊的画随便题两句话,都好得不行:“屋老。一树梅花小。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为题小梅花屋图》)

可是一入佛门,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就完全置之度外了。叶圣陶

谈弘一晚年书法:“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就像一道虹敛去七彩,白气藏身天地间,非为字变,实则人变。当了和尚,字也有了一颗为僧为佛的心,自然是“刊落锋颖,一味恬静”。

就如他这个人。初始华丽,剃须裹腰在舞台上扮茶花女,如今却是面容清癯,眉目疏淡,一个过午不食、行脚度世的老和尚。就像烟花“啪”地炸开,整个天地都为之增了色彩。眼看着亮了,更亮了,大了,更大了,圆了,又更圆了,然后暗了,又更暗„„整个人生就这样由绚丽归于平淡。

环顾当年,人们对大才子李叔同出家动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师的弟子、著名美术家丰子恺则提出独到的见解,他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而弘一法师,就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丰子恺的“人生三层楼”的说法,切合实际,振聋发聩,一扫世俗们对李叔同出家因由的所有推测之说。

庄子讲天地有大道,却是一定要做到“无己”,成为“至人”,才能得之。世事不再关注,生死不再思虑,贫富得失不是挂在心尖上的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游于宇内。

可是,要想得到大道的快乐,却要能熬得过刳骨剔肉的痛苦。剃度后,与他有过刻骨爱恋的日籍夫人伤心欲绝地携了幼子千里迢迢赶到灵隐寺,他铁石心肠,竟然连庙门都没有让他们进,妻子无奈离去,只是对着关闭的大门悲伤地责问道:“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

他用刳骨剔肉的痛苦,置换了真正的自由。一切他都舍得,只为追求心中那一点萤火。

我们对于追求自由的人一向是敬仰的。自身是燕雀,怎不羡鸿鹄?林语堂说:“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赵朴初评他是:“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其实他才不要当什么奇珍和明月,他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心罢了。所以他出家也不是为当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更不为能和虚云、太虚、印光并称“民国四大高僧”。弃家毁业不为此,大彻大悟不消说。那些虚名,他是不要的。真实的他,63个流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恪遵戒律,清苦自守,传经授禅,普度众生,却自号“二一老人”: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

1942年10月13日,弘一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三天后,沐浴更衣,安详圆寂。“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一钵了却他的浮生,他的粗钵里盛满自由。

【注】: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在他艺术发展如日中天时,他毅然摒弃了世俗,中年出家后成为南山律宗一代祖师,被誉为“民国四大高僧”。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作者将弘一人生的转变比作烟花,以生动的比喻,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其人生炫美的赞颂和平寂的哀伤。

B.“刊落锋颖,一味恬静”是对弘一书法风格的精准评价,意思是他的书法创作,清逸的线条泯

弘一法师譬如昨日篇七
《弘一法师言录》

弘一法师言录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5.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6.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7.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8.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9.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10.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11.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12.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13.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14.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15.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16.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17.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18.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19.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0.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21.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22.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23.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24.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25.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26.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27.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28.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29.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30.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31.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32.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33.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34.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35.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36.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37.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38.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39.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宽。

40.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41.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

42.人生多艰,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于此当镇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43.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44.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终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功夫得力处。"

45.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46.人情应酬可省则省,不必迁就勉强敷衍。

47.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48.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49.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50.视人之善,犹己之善。视己之善,犹人之善。念念同观,亘古无间。法界偕游四德城,方满最初宏誓愿。视人之恶,犹己之恶。视己之恶,犹人之恶。猛省力除,无令愧怍。法界众生三毒除, 彼我同归无上觉。视人之乐,犹已之乐。视已之乐,犹人之乐。所欲与共,嫉妒永却。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寻略约。善恶性具,善恶性空。何喜何怒,如空御风。默持机咸,妙应无穷。大圆镜智照不疲,岂似权乘作意通。(《四无量心铭》)

51.一、杀生--短命多病

二、偷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

三、邪淫--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

四、妄言--多被诽谤,为他所诳

五、两舌--眷属乖离,亲族弊恶

六、恶口--常闻恶声,言多诤讼

七、绮语--言无人受,语不明了

八、悭贪--心不知足,多欲无厌

九、嗔恚--常被他人责长短,恒被他所恼害

十、邪见--生邪见者,其心谄曲。

以上为十恶业。反之,则为十善。因是观之,吾人欲得诸事顺遂身心乐业之果报者,应先力修善业,以种善因;若唯一心求好果报而决不肯种少许善因,是为大误。譬如农夫欲得米谷而不种田,人皆其为愚也。故吾人欲诸事顺遂身心安乐者,须努力培植善因。将来或迟或早必得良好的果报。古人云: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即是此意。余五十年改过迁善之事,今且举十条为常人所不注意者,先与诸君言之:一、虚心。二、慎独。三、宽厚。四、吃亏。五、寡言。六、不说人过。七、不文已过。八、不覆己过。九、闻谤不辩。十、不瞋。瞋习最不易除。古人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

52.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53.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54.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55.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56.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57.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58.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59.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60.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61.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62.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63.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64.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65.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66.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67.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68.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69.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70.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71.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72.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73.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

74.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

75.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76.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闻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77.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78.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79.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80.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

81.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82.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83.自责之外无胜人之处,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84.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

85.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86.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并不小。”

87.以和气迎人,则乖湮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生,则梦寐恬。

88.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沈潜;溪刻当涵之以浑厚。

89.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90.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弘一法师譬如昨日篇八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

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

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宽。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

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

人生多艰,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于此当镇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

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终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功夫得力处。"

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养情。德育,天地万物皆

归我春风和气之中;情养,乖戾妖孽皆消于光天化日之下;然后以之自成,则为净满自

尊;以之成物,则为慈力悲仰。仅一念瞋起,百万不过积恚所招;世

局土崩,皆无远虑

所致;士生斯世,宜如何努力以障狂澜也。

人情应酬可省则省,不必迁就勉强敷衍。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所谓正直心、柔轻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视人之善,犹己之善。视己之善,犹人之善。念念同观,亘古无间。法界偕游四德城,

方满最初宏誓愿。

视人之恶,犹己之恶。视己之恶,犹人之恶。猛省力除,无令愧怍。法界众生三毒除,

彼我同归无上觉。

视人之乐,犹已之乐。视已之乐,犹人之乐。所欲与共,嫉妒永却。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寻略约。

善恶性具,善恶性空。何喜何怒,如空御风。默持机咸,妙应无穷。大圆镜智照不疲,岂似权乘作意通。(《四无量心铭》)

弘一法师譬如昨日篇九
《弘一法师真了不得哦》

弘一法师《放下》二字为什么能拍出天价?

2014年12月18日 09:19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晓林

47人参与 10评论

艺术价值的大小与其本身所具备的精神性密切相关。什么样的艺术才具备精神性?至少不是停留在悦目的层面,它的主体或者说本质是以赏心为归旨。

弘一法师作品《放下》

近日,弘一法师仅有两个字的《放下》拍出471.5万元。2011年,弘一法师的名作《华严集联三百》以6095万元成交,一举刷新中国近现代书法拍卖纪录。当代人能读懂弘一法师作品的人有多少?甚至说收藏他作品的人能读懂的又有多少?(有关资料称:《华严集联三百》写于1929年,弘一法师为纪念年轻守寡、悲苦一世的生母王太夫人七十冥诞而挥毫恭写,历时半年,用墨都是清代古墨,意义非同凡响。此作1931年就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80年代末又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97年新加坡举办的“弘一大师遗墨展”上,《华严集联三百》的出现轰动一时。)我持如下观点已有时日:“画外寻画”是优秀的艺术品必须要具备的。画外自什么地方来?自玄之又玄的思想、学养中来,世间玄妙的事物是客观下的主观存在!你我摸不到它的精确居处,它却可以渗透弥漫,它却可以让你我内心可以感知。优秀

的艺术品对于具备一定欣赏水平的人来说是有“感情密码”存在的,它与我们大脑中存在的艺术相互吻合!弘一法师的法师已然具备了这种妙不可言的精神性——它令欣赏的人忘记了是否点划披纷?是否笔精墨妙?是否满目春山?是否秋意盎然?有一种莫名的气息如潺潺溪水、悠悠琴声却倏地“钻”进了旁观者的灵魂深处。它早已不是表象的形体,犹那附体的、神出鬼没的精灵。

我们有理由这样说,失去了精神性的艺术很难归入杰出的范畴;更不要逞论什么伟大了!(主观的精神性可以看作对“艺”的诠释,客观的表现性可以视为“术”的注脚。)通常作品中传递出的精神性强弱与艺术创作主体影响力大小近似成正比。换言,大艺术家如果其腕下所出毫无精神性,这样的大艺术家只能是美其名曰的大艺术家。我认为精神性既包含了艺术家在艺术人生中的丰富性,也包含了艺术家在作品中的纯粹性。(不少学者忽略了艺术家在艺术人生中的丰富性对艺术价值中的影响)或者说:艺术家跌宕多姿的生涯和难以企及的修养共同构筑了艺术价值中的精神性,两者反过来制约了艺术价值。

环境造就了人,此言不虚。(特例除外)当我们通过史料来回顾弘一法师的轨迹会由衷赞叹,李叔同成为了弘一法师实属天意;反之,那是老天爷对李叔同的不公。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未完:谈完结交的名士和多彩人士后再谈艺术)他的父亲李筱楼与李鸿章同为道光甲辰(188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母亲李王氏是李筱楼侧室,能诗文。弘一法师幼年丧父,在母亲抚养下成长。曾受业于蔡元培,1901年入南洋公学。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1912年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并同柳亚子发起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同年10月《太平洋报》停刊,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美术主任教习。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并在学生中组织洋画研究会、乐石社、宁社,倡导美育。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并从事佛学南山律的撰著。

我之所以引用上述的共享信息在于我想说明一个许多人忽视的问题:艺术价值的关键是艺术本身;而艺术创作主体的“传奇性”、“矛盾性”也对艺术价值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换言:古今中外的大艺术家大都有着可以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一般说来,取得同样成就的两位艺术家,谁的人生越丰富其艺术价值越大。这样来说可能令某些人感到难以服气!当我们静下心来考虑时就会发现,谁给欣赏者带来的想象空间越大,欣赏者就会认为其创作的艺术价值越大。以弘一法师为例来具体说明上述:出身豪门,天资甚高。早年即辗转求学于南洋、东京、天津、南京等地,接触蔡元培、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人。在那个时代里,若大的年纪就到过如此多的地方、认识了如此多的高士实在是难得。更重要的是,他在世人认

为极其辉煌的时候却悄然隐退入了佛门!作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二十文章惊海内”的李叔同来说,此举无疑加大了自身的“传奇性”和“矛盾性”。如果有人在经历绚烂时能做到甘愿平淡,这需要多大的自律!因此,俗尘中人对其产生了莫大的困惑和钦佩。

弘一法师不仅在人生选择和经历上充满了“传奇矛盾”,更为重要的是他的确向世人呈现了书法以外的、可以留世的“东西”。书法是李叔同毕生的爱好,他的“书外功”非同凡响。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诗文、词曲、话剧、绘画、篆刻、音乐无所不能。李叔同的诗词在20世纪文学史占有一席之地。郭沫若先生说:“研究中国近现代新诗不得不提徐志摩,同样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有一个人不能不引起我们关注的。这就是一生颇具传奇色彩,闻名中外的艺术家,中国近代艺术先驱,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李叔同”。年轻的李叔同客居上海时,他将以往所作诗词手录为《诗钟汇编初集》,在“城南文社”社友中传阅,后又结集《李庐诗钟》。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成书卷。其中《送别》曾经风靡一时且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他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主要成员。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节演出的那扯《茶花女》,是国人上演的第一部话剧,李叔同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后来,他还曾主演《黑奴吁天录》和独幕剧《生相怜》、《画家与其妹》。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他是向中国最早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同教育家、作家夏丏尊共同编辑了《木刻版画集》。他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他广泛引进西方的美术派别和艺术思潮,组织西洋画研究会,其撰写的《西洋美术史》、《欧洲文学之概观》、《石膏模型用法》等著述。 李叔同的篆刻成就斐然:早年治印从秦汉入手,35岁那年入“西泠印社”。39岁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前,将平生篆刻作品和藏印赠与“西泠印社”。该社为之筑“印冢”并立碑以记其事。李叔同对印学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对近代篆刻事业的弘扬上。他亲自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并编印印社作品集和史料汇编。这也是在近代篆刻史上领风气之先之事。在音乐方面,李叔同也是国内最早从事乐歌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并有深远影响的人。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他在国内最早推广西方“音乐之王”钢琴,国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也是他。他在浙江一师讲解和声、对位,是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还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编辑出版了《国学唱歌集》被当时的中小学取为教材。他创作的歌曲《祖国歌》、《大中华》、《西湖》、《晚钟》、《月》等影响深远。除了所列“书外功”,他对佛学的贡献可谓巨大。他是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师,对晋唐诸译的华严经都有精深的研究。弘一法师的佛学思想体系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即研究华严,修持弘扬律行,崇信净土法门。他所著的《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已当代中国佛教界的必修。

无论是他的人生传奇还是他的令人激赏的“书外功”,都大大加强了他艺术价值中的精神性。人们在他的艺术作品中“看到”了自己“心中的变化世界”、“找到”了自己“心中的追求理想”……这系列的非艺术本身“造型”所能及的魅力使得弘一法师的艺术弥足珍贵,艺术价值

自然增大。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或者是弘一法师的天性使然,或者是弘一法师的对艺术追求太高所致;总之,他的作品在社会上十分稀少。才华如此之高、影响如此隆盛之人的作品谁不想得到?据说,同时期的鲁迅、郭沫若等人以拥有弘一法师的一幅作品为荣。有时我在想:世人那“猎奇”心理也使李叔同的书法在艺术价值上逐步上升。“外势诚需借,内能真锥芒。”最后我们来探讨李叔同的书法本身究竟好在哪里?

区区对某某学者能根据艺术家的几件作品来得出艺术家清晰的艺术脉络常常颇为惊诧!如果不是人云亦云,这需要多高的艺术修为?譬如,弘一法师在书法上先学了什么?后学了什么?因此,艺术家个人对艺术之路的陈述更接近真实的艺术脉络。弘一法师曾言:“十四、五时常学篆书,皆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弱冠以后兹事遂废。今老矣,随意信手挥写,不复有相可得,宁复计其工拙耶?”又谓“朽人于写字时,竭力配置调和全纸面之形状,于常人所注意之字画、笔法、笔力、结构、神韵,乃至某碑某帖某派,皆一致摒除,决不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写之字,作一图案观之则可矣。”据此可知,先生早年习篆无疑。又可知,先生作书时不拘前规、不囿碑帖、不计工拙,以平衡和谐为要旨。据现有资料可知,弘一法师早岁书作结体稍扁,锐气外露;中年以后的书作转为方正,严谨收敛;暮时书作变得狭长,恬静超脱。总之,他不同时期的书法不管“风貌”如何变化都遵循了自然渐进的原则;而非象不少书家为取悦他人的鼓弩而为。

常言讲“书如其人”,实属不假。此处的“人”指的人这种所谓的高等动物的内在,绝不是生命个体的表象。为什么有些貌似木呐之人的笔下能够出开张跌宕的作品?为什么有些貌似文雅之人的笔下却写出俗不可奈的作品?原因即在此,一个人内在的重要性远超表象。由弘一法师不同时期的作品来推断,他的骨子里俊逸沉稳兼具。只不过,历经诸多磨砺、学养深厚的他最终使得“淡远”遮住了“灵动”。平衡和谐是万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书法也不例外。“淡远”是对平衡和谐的极好注解,也是世人在灵魂深处的追求。当具备了一定审美能力的人在欣赏弘一法师的书法时,这种弥足珍贵的需求会得到极大满足。换言,人们从中获得了莫大的精神享受——空灵、含蓄、平静……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样:“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艺术成就的高低必须通过作品本身来阐释,作品本身的高低则通过气息格调来传递。技法只不过是从事艺术所务必掌握的“器具”,气息格调受制于学养。如此来说似乎有些玄妙,但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伟大的艺术家无不具备这种通过作品来传递气息格调的能力,遂之形成艺术品的精神性。一旦精神性形成,赏者和作品之间便自然产生交流、共振以至于相互融合。

曾经“二十文章惊海内”、胸怀伟大抱负的李叔同,慢慢感悟到“人生犹如西沉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这一切也渗透到他的书法中。什么儒佛道,名称而已!在他的临终绝笔“悲欣交集”中,让我们品到了铅华洗净,更品到了“篇终接混茫”。他与说过“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的东坡居士到天堂聚首了!

不具备精神性的艺术是美其名曰的艺术。物外相寻,云上天阙。伟大的艺术家创造了伟大的艺术,若弘一法师者:我们透过其艺术看到的是艺术以外的缅邈天地——过人才华、凛然风骨、不朽精神。

弘一法师譬如昨日篇十
《弘一法师语录》

弘一法师李叔同法语录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处逆境,必用开拓法。处顺境,必用收敛法。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以情恕人,以理律已。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

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宽。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 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人生多艰,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于此当镇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 一、杀生--短命多病 二、偷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 三、邪淫--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 四、妄言--多被诽谤,为他所诳 五、两舌--眷属乖离,亲族弊恶 六、恶口--常闻恶声,言多诤讼 七、绮语--言无人受,语不明了 八、悭贪--心不知足,多欲无厌 九、嗔恚--常被他人责长短,恒被他所恼害 十、邪见--生邪见者,其心谄曲。 以上为十恶业。反之,则为十善。 因是观之,吾人欲得诸事顺遂身心乐业之果报者,应先力修善业,以种善因;若唯一心 求好果报而决不肯种少许善因,是为大误。譬如农夫欲得米谷而不种田,人皆其为愚也。故吾人欲诸事顺遂身心安乐者,须努力培植善因。将来或迟或早必得良好的果报。古人云: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即是此意。余五十年改过迁善之事,今且举十条为常人所不注意者,先与诸君言之: 一、虚心。二、慎独。三、宽厚。四、吃亏。五、寡言。六、不说人过。七、不文已过。八、不覆己过。九、闻谤不辩。十、不瞋。 瞋习最不易除。古人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

"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一、惜福:「惜」是爱惜,「福」是福气 ,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诸位要晓得:未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二、习劳:「习」是练习:「劳」是劳动。诸位请看看自己的身体,上有两手,下有两脚,这原是为劳动而生的。若不将他运用习劳,不但有负两手两脚,就是对于身体也一定有害无益的。三、持戒:「持戒」二字的意义,我想诸位总是明白的吧!我们不说修到菩萨或佛的地位,就是想来生再做人,最低的限度,也要能持五戒。可惜现在受戒的人虽多,只是 挂个名而己,切切实实能持戒的却很少。要知道:受戒之后,若不持戒,所犯的罪,比不受戒的人要加倍的大 。四、自尊:「尊」是尊重,「自尊」就是自已尊重自已,可是人都喜欢人家尊重我,而不知我自己尊自己;不知道要想人家尊重自已,必须我自已尊重自己做起。怎样尊重自己呢?就是自己时时想着:我当做伟大的人,做一个了不起的人。但自尊与贡高不同:贡高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胡乱行为:自尊是自己增进自己的德业,其中没有一丝毫看不起人的意思。 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终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功夫得力处。"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密多经》)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养情。德育,天地万物皆归我春风和气之中;情养,乖戾妖孽皆消于光天化日之下;然后以之自成,则为净满自尊;以之成物,则为慈力悲仰。仅一念瞋起,百万不过积恚所招;世局土崩,皆无远虑所致;士生斯世,宜如何努力以障狂澜也。人情应酬可省则省,不必迁就勉强敷衍。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所谓正直心、柔轻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视人之善,犹己之善。

视己之善,犹人之善。念念同观,亘古无间。法界偕游四德城,方满最初宏誓愿。视人之恶,犹己之恶。视己之恶,犹人之恶。猛省力除,无令愧怍。法界众生三毒除,彼我同归无上觉。视人之乐,犹已之乐。视已之乐,犹人之乐。所欲与共,嫉妒永却。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寻略约。善恶性具,善恶性空。何喜何怒,如空御风。默持机咸,妙应无穷。大圆镜智照不疲,岂似权乘作意通。(《四无量心铭》)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