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考资源 > 中考信息 >

体现透视的画 初一美术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1    阅读:

体现透视的画 初一美术篇一:七年级美术下教案(新)

体现透视的画 初一美术篇二:七年级美术画家乡的风景

体现透视的画 初一美术篇三:第8课 绘画中的空间

体现透视的画 初一美术篇四:七年级美术第五课探索焦点透视

体现透视的画 初一美术篇五:七年级美术第五课探索焦点透视

体现透视的画 初一美术篇六:七年级美术第五课探索焦点透视

体现透视的画 初一美术篇七:初一美术图画

初一上学期美术教案

刘杨

第一课 美术概说 初一上学期美术教案

课型:单一型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初一上学期美术教案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初一上学期美术教案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初一上学期美术教案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

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公共建筑:

分类:民用建筑:

纪念性建筑:

、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 、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

三、课本学生范画赏析

图:紫灰色主调,对比很弱,短直线条杂乱无章,表现出一种灰暗、乱、挣扎的情感。 图:黄绿色主调,少量红、紫色,整个画面明亮,对比强烈,犹如阳春三月,春游在外,给人以充满活力、精神饱满的感觉。

四、作业:

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要求:、用少量文字概括作业表现的情感。

、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运用。

第二课美术作品造型的基本要素(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

1、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2、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

3、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4、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5、通过对本课的学习,6、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7、从而8、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9、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3、教具、学具准备4、

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挂图一张,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学生:课本、作业本、软心铅笔、尺。

5、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

大千世界的各种物象形体,首先是被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对视觉形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会使我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多种知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板书:视觉形象的分类(约23分钟)

尽管视觉形象复杂多变、丰富纷呈,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形和人工形。由自然力造成的,叫自然形(如山石、河岸、动植物等),人类出于某种目的造成的形,叫人工形(如产品、工具等)人工形中以表达思想观念和审美感受为目的的,叫艺术形(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

板书:自然形

人工形

艺术形:表达思想观念、富于审美价值。

提问:分别举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艺术形的物象。

形还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类,如材料上分,有纸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属材料造型、石质材料造型等。

(以问答形式讨论欣赏作品,再作总结)

《饮水的熊》作者在创作中,用造型的基本法则之一即对称手法,巧妙地表现了饮水的熊和它的倒影,且将石质材料打磨光洁,以表现小熊的可爱和水的清盈感。

《怀抱》以金属材料制作的富有动感的造型表现了母子欢快的神情。《母子》则用概括的手法打磨光洁的木质,表现丰润的母子形象,摇篮式的造型,激起了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板书:造型要素:(约18分钟)

造型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块与空间、光与色、质地等。在艺术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要素,将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 (结合造型要素范图讲解)

点:最小的视觉单位。包括各种不同形状的点,能成为注意中心确定结构以及组成体面(参看课本P4生活中的点和表现点的节秦的绘画)。图①中,我们看到运用点的组织,产生疏密有致的变化,富有节奏感。

线:可看作点运动的痕迹,有方向和运动感,可以表达情感,限定形状,表现质地和描绘阴影(讲解挂图)

面:由长度和宽度构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种方式:线的包围、分割和表面色、质的变化。面可以分为几何形和自由形两大类(讲解挂图)。

体块与空间:体块即长度、深度三维空间的占有形式,或者说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构成的主体形。(参看P4生活中的体块)。空间指物体间的远近层次关系和包容关系。(如雕塑)具有实在的体积和空间,而绘画艺术,则是在平面上创造体块与空间的幻觉。如《长城》一画,就是在平面上通过平俯视构图,运用了大-小的透视缩形规律,以及近实远虚的视觉规律,加上光与色的烘托渲染,画面气势磅礴,使我们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光与色:有光才有色,视觉世界是由光显示出来的。(参见P4大自然中的光与色)。色彩的正确表现能使画面获得真实感。不同倾向的色彩还能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绪的变化,如红色能给人以温暖、刺激的感受,蓝色则可能给人以冷、宁静的感受。

质地:指物体表面的解觉性或这种质地的视觉表现。(参看P4《雕塑》的质地)《雕塑》用粗扩的石质表现男性皮肤的质感。

6、总结和布置下一课时内容(约2分钟)

我们认识造型的基本要素,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视觉形象,认识艺术家取自自然之法则,创造出的瑰丽艺术世界。我们下节课将进入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世界。

第二课时

1、复习旧知,

2、导入新课

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来之于生活,但不是对生活的复制。“艺术源于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从事美术创作时,艺术家会根据特定表现目的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美术表现形式。

3、表现形式的分类

就表现形式的明显特点而言,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两种基本形式。具象造型与抽象造型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客观的现实形象,而后者中我们则不能看出任何客观的现实形象(结合教材范图讲解)。

具象造型又可分为写实造型和变形造型。写实造型指忠实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面目的造型,或者说,在这种造型中,客观物象基本上按我们日常所见的样子被反映出来(见《苹果树》之二、《小提琴手》)。变形造型则是运用夸张、省略等方法,表现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尽管变形造型反映的对象与我们日常所见不同,但我们仍可认出它们。变形造型即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式,层次十分丰富,既可偏于写实造型,又可偏于抽象造型(见《苹果树》之三、《人物》)。

抽象造型在古代艺术中就已出现,而现代抽象则主要通过抽象的线、形、色的不同组合表达人的主观情感(见《即兴》、《岩石间的小镇》)第三课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1课

时)

课型:单一课

教学方法:讲述、欣赏与思考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成就。

三、教学步骤

(一)引言与组织教学

中华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她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有着自己璀璨的民族文化。中国画----则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一颗绚丽的明珠。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多以中国画见长。下面请欣赏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全盛时期的作品,中国古代最大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板书课题,挂出画卷,约3分钟)

(二)作者简介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生卒时间不详。约生活在十二世纪,为北宋未年著名的风俗画家。早期游学于京师。后习绘画,专攻界画,擅长舟船、车马、人物、街市、城郭等。宋徽宋熏和、宣和年间供职于翰林图画院侍诏(画院最高职称)。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画》、《西湖争标画》、《武夷图卷》等。

三)《清明上河图》创作的历史背景

公元十世纪后期(960年),赵匡胤统一中国,建立了北宋皇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政治上实行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农业上注重了精耕细作、使用良种;陶瓷、纺织等手工业产品闻名于世,畅销国外;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三大发明等科学技术使对外贸易和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城市集镇不断出现,并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了专营经商的“”(商店)、“”(剧场)、“”娱乐场”等。当时的京城汴梁(今开封市)则更显繁华。但北宋后期各代皇帝为求苟安(亦称偏安),向辽国接受屈辱的澶渊之盟。给西夏纳“岁币”。向金割地、纳银、贡绢,宋徽宗时期则更甚,虽联金灭了辽国,次年金兵大肆攻宋,徽宗为求苟安,主张议和投降,罢免了主战派将领。终在1127年,徽宗成了金兵的俘虏,北宋王朝被灭亡。张择端生活在北宋末期。皇帝宋徽宗赵佶虽昏庸腐朽,却是一个出色的画家。在位期间是宋代画院的极盛时期。招录了不少有才华的画师入画院供职。宋徽宗很注重写生,他诏令翰林画院的画师都要写生。张择端根据京城汴梁繁华的集市贸易与街景(一是说清明时节,但清明时节的景象描写不多,另一说法是从清明坊到虹桥一汴河上河的街景。后者则更有说服力。人物中有赤膊的、戴斗笠的、轿上插树技遮荫的、摊位上的遮阳伞、遮荫篷等可以作证)写生而创作了蜚声世界的《清明上河图》。

体现透视的画 初一美术篇八:初一美术试题

初一美术试题

一、填空

1、《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人,此作品再现了12世纪我国城市的生活面貌,初

课本上出现的这幅作品是《清明上河图》的第( )部分,表现的是汴河上的情景。

2、人体在活动时,各部分都有变化,人体正立时肩胛骨与骨盆带成( )状。人体活动时

肩胛骨与骨盆带倾斜呈( )状。

3、以头为单位来衡量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则跪约( )头长,席地而坐( )头长,坐约( )

头长,站约( )头长。

4、我们共学过四种美术字,分别有:( )、宋体、( )、( )。其中( )由其他三种字体

演变而来。

5、壁报的版面除文章外,还包括( )、栏图、( )、尾花几部分。

6、壁报的主体要( ),要充分考虑( )与( )之间的关系。

7、在校园里设置艺术品,因该考虑这些艺术品与( )或( )的和谐。

8、我们学过两种透视规律,分别是( )透视和( )透视,其中( )有一个消失点,叫

( )点,( )透视,有两个消失点,叫( )点。

二、判断

1、优秀的美术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有表现力的情节,精心设计的构图,人物的深入刻

画,环境气氛的渲染等。总之,要表达画家的独特感受,引发观赏者的思索。( )

2、《推磨》是一幅套色木刻画。( )

3、《戈射收获图》是东汉画像砖。( )

4、《牛耕》是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

5、日用品在设计的时候,只要考虑给人以美的感受就可以了,不用考虑其他的。( )

6、壁报设计时栏目与栏目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

7、优秀的美术作品不是停留在对劳动情节的描绘上。( )

8、优秀的美术作品,要选择有表现力的情节,精心设计的构图和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

环境氛围的渲染等艺术手段,表达画家对所描绘对象的独特感受。( )

9、产品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它的用途即功能。( )。

10、凡高作品的特点是强烈明亮的色彩,粗狂的笔触,如《播种者》。( )

三、连线题,请把以下左右两边相关联的用线连在一起。

《夯歌》 委拉斯凯兹 荷兰 《粮食》 张萱 前苏联 《捣练图》 王文彬 《北方的九月》 凡

高 西班牙 《倒牛奶的女佣》 晁楣 唐 《纺织女》 穆希娜 《播种者》 雅布隆斯卡娅 《收

获》 维米尔 荷兰

四、简答题

1、日用生活用品的设计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2、日用品设计的要求是什么?

3、衡量工业产品设计质量高低的尺度是什么?

四、判断题

1、在对劳动的描绘上只要把劳动场面细致刻画就是一副优秀作品。( )

2、《北方的九月》是一幅黑白木刻画。( )

3、《捣练图 》是唐代张萱的作品。( )

4、《倒牛奶的女佣》和《播种者》的作者都是荷兰人。( )

5、《夯歌》是一副油画,作者是马达。( )

6、我们学过两种透视关系,其中我们在马路上看到路边的树越来越小的现象,成角透视规

律。( )

7、平行透视有两个消失点,叫余点。( )

8、人体比例随着动作的不同会有变化。( )

9、以头长为测量单位,跪着时的比例是4又3分之一个头长 。( )坐着时高度是5又二

分之一个头长。( )

10、仿宋体是由宋体演变而来的。( )

11、黑体字的笔画特征是:横细竖粗,点象水滴。( )

12、宋体字的特点是:横竖同粗,方头方尾。字的整体方方正正。

13、壁报在设计的时候,只要好看,不需要考虑栏目与栏目之间的关系。( )

14、在校园里放艺术品因考虑艺术品与自然或人工环境的和谐。( )

15、设计日用品只要美观就行了。( )

第一学期末七年级美术试卷

一、填空。

1.美术,也称为 或 。美术的门类主要

有 、 、 、 、 以及 、篆刻、摄影等。

2.线的主要性质是 ,具有方向感和 。

3.色彩的三要素是 、 和 。

4.色性指色彩的 。红色、黄色这类颜色会给人以 、 的感觉,

蓝色、紫色这类颜色会给人以 、 的感觉

5.流动的美来源于 之美,是 、 、连续的线条所产生的特殊

之美。

6.地图具有 、 和 的特点。

7.卡通指 和漫画。卡通形象设计,形神 ,并且大量使用 的创作方法。

8.建筑的造型和序列化空间构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形成 。建筑又被人们称

为“ ”。

二、解释词语。

1绘

画: 。 2.联

想: 。 3.色

调: 。 4.标

志: 。

三、连连看。 王羲之 《黄昏》 凡·高 《溪山

行旅图》 中国画 范宽 《父亲》 油画

罗中立 《兰亭序》 书法 高金法 《星月夜》 农民画

初中美术试题

(一) 填空题

1、陶瓷艺术是(工艺)与(绘画)的艺术。

2、从一万年前发明( )技术开始,到东汉时期发明( )技术,中国在每个历史

时期都有新的创造,因而被誉为( )。

3、(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有五大名窑,分别是:( 汝 )、( 官)、(钧)、

( 哥)、(定)。

4、青花瓷器是(元)、(明)、(清)以来瓷器装饰的重要工艺技术,青花主要是以(钴)做

为主要成分的绘瓷颜料,先画纹样后上釉烧成,称之为(青花)。

5、中国木版年画的著名产地有(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

坞)、(河北武强)、(四川绵竹)等。

6、(迎春?)题材的年画是民间木版年画中的重要品种。

7、中国剪纸以强烈的民族特色著称于世,(河北?)是重要的剪纸产地。

8、()、()、()、()和()等地,是中国北方草编的主要产地。草编的主要技法有:()、

()、()、()、()、()、()、()等技法。

8、山东高密以出产()著称,产地在()

9、木偶是表演“木偶戏”的主要道具,也是绝妙的观赏品。主要有:()、()、()三种。

10、民间美术根植于民间,它的内容受()的制约。 2、藏书票是将(图案?)和(文

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称之为

藏书票。

11、一枚藏书票包括(图案)、(文字)两部分。

12、制作纸板藏书票的方法有:()和()。

13、收藏印是欠于所藏图书、字画上的()。始于()代。

14、用木刻的方法制作藏书票有两种方法:(阴刻)和(阳刻),(阳刻)即白地留黑线,(阴

刻)即黑地刻白线。

16、剪纸的制作过程分为:(构思)、(画图)、(剪刻)等。

17、中国陶瓷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是()代,有五大名窑是()、()()、()、()。

18、明代的(彩瓷)得到发展,代表作品是(斗彩鸡缸杯)。元、明、清以来瓷器装饰的重

要工艺技术是(青花),他的主要成分是(钴)。

19、陶和瓷的区别关键在于(原料)和(温度)。

20、中国木板年画的著名产地有()、()、()、()、()、(),其中(天津杨柳青?)经过

了较多的手描工序。

21、山东()以出产泥玩著称,产地在()。

22、木偶有三种()、()、( )。

23、民间美术植根于民间,他的内容受()的制约。

二、判断 2、区分陶瓷的关键在于原料和烧成温度。(正确)

3、陶器质地细腻,不含杂质,瓷器质地粗糙,含有少量杂质。(错误)

4、陶器的烧制温度较高,瓷器的烧制温度较低。(错误)

5、陶器的颜色多呈灰色、赭色、土黄色;瓷器的颜色多为白色和淡米黄色。(正确?)

6、实用是构成日用陶瓷形式美的先决条件。(正确)

7、我们过年吃的大饽饽也是民间美术的一类。(正确?)

8、皮影是用驴皮或牛皮碉楼刻画而成的平面图像,皮影人物都是侧面造型。(正确?)

9、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的载体,是民间生活习俗、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的形象表现。(正

确)

10、唐朝时的唐三彩很出名,其中骆驼是主要的表现题材之一。(正确?) 初中美术试卷

1、唐代书法艺术以 书、 书、 书的成就最突出,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

2、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是: 、阎立本的代表作

是 。

3、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表现原则是:以 写 。

4、举世瞩目的秦代 、与汉代 墓前的石

雕形成了中国雕塑史上第一个高峰。

5、 国, 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是: 。

6、抽象派的代表画家是 和 。

7、视觉艺术的基本规律是: , 。

二、单选题:

1、《雪景寒林图》的作者是宋代的( ) A. 关仝 B.李 成 C.范 宽 D.

郭 熙

2、著名唐代人物画家张萱的代表作是( )

A. 《挥扇仕女图》 B. 《虢国夫人游春图》 C.《簪花仕女图》 D. 《明皇幸蜀图》

3、下面属于海派画家的是: A. 吴昌硕 B. 高剑父 C. 金农 D. 黄慎

4、属于哥特式建筑的是( )

A、《圣索菲亚教堂》 B、《比萨教堂》 C、《圣马可教堂》D、《巴黎圣母院》

5、油画《干草车》是著名画家( )的成名作。

A.康定斯基 B.列维坦 C.康斯太勃尔 D. 透纳。

6、第一幅具有立体主义倾向的毕加索的作品是:(

A、《格尔尼卡》 B《亚维农少女》 C 《照镜子的姑娘》 D《吉他与酒杯》

浙江中学美术教学法试卷(一

1.综合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实际,我们可以归纳出3种类型,分别是专题欣赏、随堂欣赏

和( ) A.焦点欣赏 B.分类

欣赏 C.主题欣赏 D.现场欣赏

2.“循序而渐进”的提出者是下列哪一位?( )

A.朱熹

B.老子

C.孔子 D.墨子 3.美术

教科书的结构,一般应包括显性的学科知识结构和隐性的______两个方面。( ) A.能

力结构 B.素养结构 C.教学内容结

构 D.心理学结构 4.美术研究中引入的

“三论”方法分别是控制论、信息论和( ) A.耗散结构论

B.系统论 C.协同论 D.突变

论 5.美术欣赏能力包括审美感知能力、审美评价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和( ) A.审

美创新能力 B.审美想象能力 C.审美提炼能

力 D.审美表达能力 6.绘画构图学就是

研究绘画中各要素的组合、构成等形式美的学问,中国画称之为( ) A.构成

B.章法 C.画幅 D.留白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艺术设计?( )

A.商业美术 B.织染设计

C.书籍装帧设计 D.图案设计

8.我国现行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构可分为欣赏式和______两种。( )

A.综合式 B.探究式 C.练习

式 D.渐进式

9.摸底考核这一考核类型是按照______来规定的。( )

A.考核的功能 B.考核的内容 C.考核

的目的 D.考核的阶段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 A.欣赏法

B.参观法 C.比较法 D.演示

初中美术理论试卷(一)

填空题(每格一分,共80分)

1. 美术的主要种类有_绘画、_雕塑_建筑艺术、_书法、_摄影、工艺美术、。三原色是

指红、黄、蓝。间色是指橙、绿、紫。

2. 版画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四种。中国画大致可分为 _____、

_______ 和_______ 三大画科。

3. 建筑具有________ 和________ 双重价值,

4. 美术的三大社会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雕塑可分为_______ 和

________ 两大类。版画以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方面为表现手段来制作作品。

6. 明暗五调子是指 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五种。构成

物体明暗度的两大系统是_______ 和_________ 。明暗法重在表现物体的 _______感和

________感。

7.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亦指汉字的书写法则。它包括________、_______ 、

_______三方面要素。

8.写意花鸟画的主要用笔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主要的

用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人们根据经验,把色彩分为_______ 、 _______ 两大调。

10.透视法又称_______ ,常用的透视有_______透视 和_______ 透视。

11.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_______ , 既造就出达• 芬奇这样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又开拓了西方近现代美术发展的广阔道路。

12.法国印象主义代表画家 _______ 开拓了表现外光的道路,色彩成了他的主要艺术

表现语言,其代表作品《印象• 日出》。

13.中国北方木板年画的著名产地有山东杨家埠 ,天津_______,河北_武强,

河南朱仙镇等,所产年画各具特色。

14.刺绣是运用色线组织在匹料上塑造形象的传统工艺,湖南的湘绣,四川的 _______ ,

广东的粤绣,江苏的_______享誉全国。

15.《星空》是后期印象派画家 的作品。

16.《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是 ________________。

17.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是________________。

18.《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画家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版画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2、油画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3、书法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4、中国画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5.、简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大概内容。

体现透视的画 初一美术篇九:美术试题

美术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

1、设计藏书票最大不超过( c )

A、1cm B、5cm C、10cm D、20cm

2、油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 A )

A、达芬奇 B、拉斐尔 C、米开朗基罗 D、塞尚

3、中国画《清明山河图》作者是( D )

A、张萱 B、范宽 C、阎立本 D、张择端

4、唐三彩陶器是唐代的伟大创作,其中(A )是主要题材

A、骆驼 B、马 C、牛 D、羊

5、皮影是用牛皮或驴皮雕楼刻画而成的,皮影人物都是( C)造型.

A、正面 B、反面 C、侧面 D、立体

6、“中国结”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每一个结都是用( A)丝绳结而成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7、《富春山居图》作者( B)

A、范宽 B、黄公望 C、张择端 D、马远

8、《开国大典》的作者是( B)

A、徐悲鸿 B、董希文 C、任伯年 D、蒋兆和

9、《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者是( A )

A、列宾 B、柯罗 C、拉斐尔 D、毕加索

10、《向日葵》的作者凡高是( C )的

A、意大利 B、法国 C、荷兰 D、英国

11、青花瓷是( C )以来瓷器装饰的重要技术

A、隋唐宋 B、唐宋元 C、元明清

12、《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 D )

A、顾恺之 B、张择端 C、阎立本 D、顾闳中

13、油画《日出印象》是( A )的作品

A、莫奈 B、凡高 C、塞尚 D、高更

14、《维纳斯的诞生》属于(B )画

A、油画 B、蛋彩画 C、水彩画 D、淡彩画

15、中国画《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 C )

A、黄公望 B、张择端 C、范宽 D、赵佶

16、《创造亚当》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该画是( A )的局部

A、《创世论》 B、《地狱之门》 C、《西斯廷圣母》 D、《和平》

17、下列哪两个色是相近色( A)

A、红色 橙色 B、红色 黄色 C、绿色 紫色 D、蓝色 黄色

18、《红蓼白鹅图》是北宋皇帝宋徽宗( A )的名作

A、赵佶 B、范宽 C、吴镇 D、马远

19、绘画中的透视原理可以概括为(C )

A、近小远大 B、近窄远宽 C、近大远小 D、远近一样

20、《最后的晚餐》是( B )

A、水粉 B、壁画 C、中国画 D、水彩画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

1、所谓美术就是画画 ( X )

2、变体字也是美术字 ( V)

3、红、绿、蓝称为色彩三原色 ( X)

4、我国传统绘画大多以线来进行造型表现 (V )

5、工笔画是传统画,不是国画.( X )

6、设计艺术是为生活创造的艺术( V )

7、在一万年之前,我们的额祖先就发明的制陶技术.( V)

8、花鸟画是我们熟悉的中国绘画,题材以描绘花鸟,人物,草虫等内容为主.(X )

9、版画就是在木板上画的一种画 (X )

10、关祖章是中国使用藏书票的第一人 ( V)

11、剪纸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商周就已出现.( V)

12、齐白石最擅长的是画“虾” (V )

13、文艺复兴三杰分别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 V )

14、绘画是唯一的室内环境装饰品 ( X )

15、在中国绘画体系中,山水画与花鸟画、人物画并称三大画科.( V )

三、实践题 (共30分 每题10分)

1、下面是色彩三原色的排列图,请将三间色和复色填到相应的位置

黄 蓝

2、画一个立方体的平行透视图

初中美术毕业会考复习资料 一、中国画作品 1.《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分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代表天上,人间,地下的境界,画面主次分明,色彩鲜丽,代表了西汉绘画艺术的高度水平。 2.《洛神赋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取材于曹植名作《洛神赋》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 3.《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五代的顾闳中。 4.《捣练图》的作者是唐代的张萱。 5.《步辇图》作者:唐代的阎立本。 6.《溪山行旅图》是宋代范宽的作品。 7.《梅石溪凫fu图》是宋代画家马远的一幅传世精品,画面采用对角线式构图,正是山不见巅、树不见顶的边角截景。 8.《雏鸡图》中国画,作者宋代李迪。 9.《雪图》作者南宋的马远。 10.《清明上河图》是宋代张择端的作品,是一幅生动反映北宋都城汴梁繁盛景象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著名之作。 11.《富春山居图》作者元代四大家这一黄公望,具有鲜明的文人水墨山水画的特征。 12.明代徐渭的《杂花图卷》用笔迅疾奔放,墨色浓淡枯润变化无穷而又对比鲜明,集中体现了大写意花卉画的笔情墨趣。

13.《收尽奇峰图》中国画,作者是清代的石涛。 14.《珠光图》是中国近代画家吴昌硕的作品。 15.《荷花》 (中国画,纨扇)《承天夜游》作者是清代的任伯年。 16.《梅花》中国画,作者:潘天寿,画中梅花的竖枝与横枝靠近画面的横竖黄金分割线,使人在视觉上产生舒适之感。 17.齐白石(1864-1957) ,湖南湘潭人,小名阿芝,名璜,号白石等,《群 虾图》是齐白石其中最为著名的画作之一,他在题词中写道: “苦把流光换画禅,工夫深处渐天然。”是一种物我两合一的境界,画家表现虾的生命的能力已达到了极致。另有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牧牛图》等。 18.《春雨江南》画于1962 年,是李可染画江南风景的代表作,描绘春雨中的江南景象,水墨淋漓,幽淡为宗,极尽浑厚华滋之致。 19.《江山如此多娇》作者:傅抱石、关山月。傅抱石(1904~1965) ,汉族, 江西省新余县人。 我国著名画家, 国画大师。 “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 20.蒋兆和在 1942 年——1943 年创作了(长 26 米,高 2 米)的巨幅人物画《流民图》。它描写了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下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是对日本侵略者的 )悲愤控诉。 21.《春如线》中国现代画家吴冠中的作品,其中的“线” ,形象地表达了情之缠绵,线在感情世界中任性奔驰。描写的既是春光的流转,又是作者奔驰的情感。 22.《小鸡》作者:现代黄胄。 23.《运草》 (木刻)作者:现代古元。 24.《艰苦岁月》 (雕塑)作者:现代潘鹤。 27.《开国大典》 (油画,1953 年)作者董希文。作品以富有民族特色和大国气派的构图和色彩,成功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伟大庄严的宏伟场景。 28.《狼牙山五壮士》油画,作者:詹建俊(现代) 29.中国美术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于1962年落成。 二 、 外国美术作品 1.《野牛》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西班牙),公元前 15000-前 12000 年。 2.法国首都巴黎,有一座闻名于世的艺术盛殿——卢浮宫博物馆。卢浮宫镇馆三宝,一件是“名画中的名画”——《蒙娜丽莎》 ,一件是断臂美神的雕像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 ,另一件是巨型雕塑《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 3.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4.《蒙娜丽莎》在世界美术史上可以说是一幅家喻户晓的杰作。他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花费了四年时间才完成的一件得意之作。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科学家、建筑家、雕刻家。还有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 5.《创造亚当》壁画(天顶画《创世纪》的局部),作者:意大利的米开朗基罗。代表作品:雕像《大

卫》(1501--1504),是美术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不朽杰作,也是最鲜明展示盛期文艺复兴意大利美术特点的作品。 6.《纺织女》、《宫娥》油画,作者:委拉斯凯兹(西班牙)。 7.《伊莎贝拉·勃朗像》作者:鲁本斯 巴洛克风格代表画家。 8.《倒牛奶的女佣》油画,作者:维米尔,是十七世纪荷兰杰出的风俗画家。 9.《自由引导人民》油画,作者:德拉克洛瓦,法国浪漫主义画家。 10.《伏尔加河的纤夫》油画,作者:俄罗斯的列宾,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11.《鲁昂教堂》、《持阳伞的女人》油画,作者:法国莫奈,法国印象主义的代表。 12.《扎辫子的少妇》油画,作者:雷诺阿(法国) 13.《金黄色的庄稼和柏树》 作者:凡·高,荷兰后印象主义的代表。没有比这幅画上更好地反映出凡·高的精神状态了。画家借助麦田和柏树在发作,在呼唤着自己的生命。凡·高 还有代表作品《向日葵 》、《播种者》等。 14.《樱桃与桃》、《苹果与橙子》油画,作者:塞尚(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

15.印象派注重外光、色彩表现。后印象派三杰:梵高、高更、塞尚,注重主观感受。 16.《戴帽子的妇人》油画,作者:马蒂斯(法国),野兽主义的代表。 17.《梦》、《哭泣的女人》、《曼陀林和吉他》油画,作者:毕加索(西班牙),立体主义的代表。 三、美术基础知识 1.美术:又叫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 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 艺术活动。 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四大类。 3.中国画:泛指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从内容上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几类。 4.中国画从技法上分为写意、工笔两类。 工笔画的特点:注重写生、造型严谨、用笔工细、设色浓丽。写意画的特点:格调粗犷豪放,造型简练生动。 5.使用的是是国独有的毛笔、墨、宣纸等工具材料。 6.用笔:指用中锋、侧锋等笔法做画的方法 7.用墨: 墨色——焦、浓、重、淡、清(墨分五色) 墨法——积墨法 破墨法 泼墨法 8.写意花鸟画是我们熟悉的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 9.山水画——勾、皴、擦、染、点。 10.速写: 指在短时间内扼要画出形象的形体、 动作和神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11.要画好人物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大体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还需要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12.人体分为头部、躯干、上肢、下肢四大部分,脊椎骨是躯干的支柱,它连贯头颅、胸廓和骨盆三大块形体,并通过肩胛和骨盆连接上下肢,形成了人体基本结构。 13.人体比例是指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度量比较,人们常常习惯于以头的高度为一个度量单位, 以此来测量全身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14.人体重心在脐孔上下,由此向地面垂直的线为人体重心线。 15.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是不同的,站约 7.5个头长,坐约 5.5个头长,席地坐约 3.5个头长.简称:立七、坐五、盘三半;跪约

4.5个头长。 16.“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长度平均分成三份称为上庭从发际到眉间,中庭从眉间到鼻尖,下庭从鼻尖到下下巴。 17.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为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 18.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上下左右几个面都分别向视平线上的一个点集中消失,这个点可称为“心点”。 19.成角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方形物所有的面与画面都不平行,所有能见的面都形成向左右延伸的两组消失线,分别向视平线上的两个点集中消失,这两个点被称为“余点”。 20.油画:以油质颜色描绘在画布、木板或墙壁等上的绘画,它是欧洲绘画主要画种,是自 14 世纪逐渐形成的独特画种,油画是自清末传入中国的。 21.水彩画: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制,是一种淋漓空灵的画种,因透明轻快、水色淋漓的特点而被称为绘画中的“轻音乐”, 产生透明、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水彩画的表现技法有干画法和湿画法。 22.淡彩画所采用的工具不同可分成铅笔淡彩 碳笔淡彩和钢笔淡彩,淡彩风景画的景深可概括为远景色、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23.原色: 原色指按一定的比例相互混合,可以混合出全部色彩,而自身不能被别的色彩混合成的三种色。我们使用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24.间色: 又称二次色,由两种原色相混而成。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25.对比色:色相性质相反,光度明暗

体现透视的画 初一美术篇十: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检测试题(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40分)

1、美术主要包括绘画、影、动画、新媒体艺术和 也归入美术的范畴。

2、用来装饰人民大会堂的绘画《江山如此多娇》按工具材料来分类是分是 画。

3、“三庭五眼”中的中庭是以 线和 来分界的。

4、直立人物的身高是个头,坐着的人物高度是个头,盘坐的人物高度是三个半头。

5、、面料是服装设计的三要素。

6、图1中头部的基本形是 字,图2是 字。

图1 图2

7、版式设计的基本法则有对称与均衡、 、空白与疏密、 、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

8、写出下面图片的构图方式:图1是2是。

1 图2

9、写出下图中的透视关系:图1;图。

图1 图

2

10、字体设计主要从字形、结构和等方面考虑变化。主要有形象化、化等表现形式。

二、判断题:(20分)

1、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成

角透视”。

2、校园环境整体设计理念要体现学校的地域、文化和教书育人的精神。

3、壁报的主题要明确,要充分考虑栏目与栏目之间的关系。 ( ) ( ) ( )

4、中国有句俗话叫“物以致用”,所以,日用产品的设计只须考虑它的用途,不必考虑人对物

质产品还有精神方面的即审美的要求。 ( )

5、校园雕塑设计不仅是雕塑与环境的形式统一,而且要考虑与校园文化的一致性。( )

三、动动手:(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动手画出来。)(40分)

1、利用成角透视原理把下列绘画对象画在后面的画面中。要标明余点(即消失点)、视平线。

有一带兜课桌,桌面上放一本厚厚的新华字典,字典上面有一支铅笔。

2、我来做个设计师:校服或班服设计

要求: 1、画出设计图纸,写出设计思路。

2、款式新颖,符合中学生衣着特点。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期中考试总结主持词
  • 中考鼓励孩子加油的暖心话
  • 中考百日誓师班级口号
  • 中考百日誓师口号八字押韵
  • 中考百日誓师口号
  • 初三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主持词
  • 中考2024百日誓词主持稿
  • 中考百日誓词主持稿简短